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6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一一轮复习优质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2711368
  • 上传时间:2022-05-20
  • 格式:PPT
  • 页数:66
  • 大小:2.10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一一轮复习优质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人民 高中历史 必修 专题 一轮 复习 优质 课件
    资源描述:

    1、必修一必修一盘古开天神话传, 三皇五帝数千年。炎帝黄帝华夏祖, 尧舜禹王位让贤。夏商西周奴隶制, 东周列国变封建。秦汉统一开疆域, 三国纷争起战乱。西晋东晋南北朝, 隋唐疆域又扩展。五代十国闹割据, 宋辽夏金归大元。明朝船队下西洋, 清朝锁国被破关。民国内战加外战, 人民共和开新篇。专专题题一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点一考点一 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考点二考点二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考点三考点三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考点四考点四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总体了解中国古代史:总体了解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政治制

    2、度概况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概况监察制度汉朝的察举制度 考点一考点一 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二、西周分封制二、西周分封制1 1、目的、目的: :巩固西周统治,扩大疆域巩固西周统治,扩大疆域 2 2、分封对象、分封对象: :同姓王族(同姓王族(主体主体)、异姓功臣、先代贵族)、异姓功臣、先代贵族 3、诸侯的权利诸侯的权利:诸侯从周王那里得到土地和人民,:诸侯从周王那里得到土地和人民, 在封国内享有在封国内享有 世袭统治权。世袭统治权。 4、诸侯的义务诸侯的义务: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服从周天子的命令, 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 军赋和力役军赋和力役 5、重要的诸侯国重要

    3、的诸侯国:晋、鲁、燕、宋、齐、等。晋、鲁、燕、宋、齐、等。 6、评价评价: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但是后来随着实力的变: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但是后来随着实力的变化,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化,容易形成地方割据。 7、分封制的结果:分封制的结果:西周后期,破坏;西周后期,破坏;春秋时期,瓦解;春秋时期,瓦解;战国战国秦朝秦朝,废除,被,废除,被郡县制郡县制取代)取代)三、西周宗法制三、西周宗法制1 1、含义、含义: :用用父父系系血缘关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 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2 2、目的、目的: :保证王权的稳定保证王权的稳定3 3、核心内容、核

    4、心内容: :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继承制 (嫡长子(大宗)和庶子(小宗)嫡长子(大宗)和庶子(小宗)有双重关系,既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有双重关系,既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4 4、作用:、作用: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5 5、与分封制的关系: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宗法制是分封、与分封制的关系: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体现。制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体现。易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易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下列选项

    5、不能反映宗法制及其影响的是 A.“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B.“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 C.“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D.“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四、西周的礼乐制度 1、目的:为了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西周制定了各种礼乐制度。 2、含义:礼乐制度就是对统治阶级的政治、社会活动,制定一些规则和仪式,并配有特定的音乐。不同等级的贵族要行不同的礼仪。3、作用:成为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越行为的工具,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1、宗法制与分封制相结合、宗法制与分封制相结合,互为表里,实质具,互为表里,实质具有有族权和政权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特点;相结合的特点;2、以、以血缘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基关

    6、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基本的特点)本的特点)3、 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高度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集中 4、神权神权与与王权王权相结合相结合五、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五、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考点二考点二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结束混战,有利于人民安定生活,社会生产发展,结束混战,有利于人民安定生活,社会生产发展,符合人民共同愿望符合人民共同愿望 扩大了疆域,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扩大了疆域,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成。知识拓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知识拓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概念辨析、概念辨析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7、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两个概个概 念念, 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二者的区别)二者的区别: 专制主义专制主义是就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的,主要指最而言的,主要指最高统治者从决策到行使立法、行政、司法等权力,都具高统治者从决策到行使立法、行政、司法等权力,都具有有独断性和随意性独断性和随意性; 中央集权中央集权是是针对地方分权针对地方分权而言的,主要指地方政而言的,主要指地方政府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府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受制于中央政府。受制于中央政府。 (2)二者的联系:地方和中央都必须服从皇帝

    8、一人;)二者的联系:地方和中央都必须服从皇帝一人;专制皇权的强弱与中央集权的程度紧密相关。专制皇权的强弱与中央集权的程度紧密相关。 2 2、形成条件:、形成条件:(1 1)经济条件: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经济条件: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需要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来加以保护;,需要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来加以保护;(2 2)政治条件:地主阶级维护本阶级统)政治条件:地主阶级维护本阶级统治的需要;治的需要;(3 3)思想条件:战国时期法家代表韩非)思想条件:战国时期法家代表韩非子提出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理论。子提出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理论。3 3、主要特点:、主要特点: (1 1)皇权至高无上并走向神化;)皇权至

    9、高无上并走向神化; (2 2)两对基本矛盾贯穿专制主义中央)两对基本矛盾贯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发展过程的始终:集权制发展过程的始终: 一是皇权和相权的矛盾一是皇权和相权的矛盾。其发展。其发展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直至被废除。 二是中央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二是中央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其发展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其发展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割据势力不断削弱。地方割据势力不断削弱。4 4、演变、演变 (1 1)萌芽:战国)萌芽:战国 (2 2)确立:秦朝)确立:秦朝 (3 3)巩固:西汉)巩固:西汉 (4 4)完善:隋唐)完善:隋唐

    10、(5 5)加强:宋代)加强:宋代 (6 6)新发展:元代)新发展:元代 (7 7)顶峰:明清)顶峰:明清5、影响:(或如何评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影响:(或如何评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 1)在明清以前)在明清以前 以积极作用为主。以积极作用为主。 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先进有利于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先进生产技术和文化的传播。生产技术和文化的传播。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财力从事大规模经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财力从事大规模经济活动,为封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也为中济活动,为封

    11、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也为中华文明长期领先于世界奠定了基础;华文明长期领先于世界奠定了基础;有利于抵御外来侵略,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有利于抵御外来侵略,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和统一。整和统一。(2)明清时期(封建社会末期)以消极作用为明清时期(封建社会末期)以消极作用为主主 经济: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商品经济: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义萌芽的成长,造成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义萌芽的成长,造成中国社会的长期落后。;的长期落后。; 政治:以强化君主专制为核心,形成了长政治:以强化君主专制为核心,形成了长期的人治传统,民主政治无从发展;皇权过度期的人治传统,民主政治无从发

    12、展;皇权过度专制,易成暴政专制,易成暴政 思想:专制统治严格控制思想文化,造成思想:专制统治严格控制思想文化,造成国民的愚昧与落后,严重阻碍科技进步国民的愚昧与落后,严重阻碍科技进步1、皇帝制度、皇帝制度u皇帝独尊:皇帝独尊: u皇权至高无上:皇权至高无上: 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最核心特征最核心特征u皇位世袭皇位世袭。 百官之首百官之首协助皇帝处理政事协助皇帝处理政事监察百官监察百官(位低权重)(位低权重)主管军事,主管军事,但是虚有其位但是虚有其位三公的职责是什么三公的职责是什么? 丞相丞相: 百官之首,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百官之首,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御史

    13、大夫:御史大夫: 监察百官(位低权重);太尉:主管军事,监察百官(位低权重);太尉:主管军事,但是虚有其位但是虚有其位(2)秦朝中央的三公九卿制有何特点?秦朝中央的三公九卿制有何特点?皇帝任命、不得世袭,皇权至高无上皇帝任命、不得世袭,皇权至高无上;分权而设、各司其职、分工明确、效率较高;分权而设、各司其职、分工明确、效率较高;丞相位高权重丞相位高权重是一种新的官僚体制。是一种新的官僚体制。九九 卿卿奉常奉常郎中令郎中令卫尉卫尉太仆太仆廷尉廷尉典客典客宗正宗正治栗内史治栗内史少府少府宗庙礼仪教和教育事务宗庙礼仪教和教育事务宫中警卫宫中警卫宫门屯卫宫门屯卫宫廷车马宫廷车马司法司法 少数民族和外交

    14、事务少数民族和外交事务皇室宗族皇室宗族国家财政国家财政皇家财政皇家财政地位相当还有地位相当还有京城治安京城治安宫廷工程建设宫廷工程建设中尉将作少府皇帝皇帝郡尉郡尉郡守郡守监监御御史史县尉县尉县令县令县丞县丞有秩有秩(民政赋役)(民政赋役)三老(教化)三老(教化)啬夫啬夫(听讼赋税)(听讼赋税)游徼(治安)游徼(治安)亭长亭长里正里正郡郡县县乡乡亭亭里里道道分掌行政、军事分掌行政、军事和监察职责和监察职责秦朝政府地方组织系统表秦朝政府地方组织系统表(1 1)演变:)演变: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时期,列国开始出现了郡、县时期,列国开始出现了郡、县等地方行政区划形式;等地方行政区划形式;秦朝秦朝建立后推广

    15、至全国。建立后推广至全国。(2)2)内容:内容:郡直属于郡直属于中央中央,设,设郡守郡守、郡尉、监御史等、郡尉、监御史等职官;职官;县县隶属于郡,县级以下有隶属于郡,县级以下有乡、里乡、里两级地方基层两级地方基层行政机构行政机构(3)(3)特点:特点: 形成中央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垂直管理地方形式;地方形式;郡县长官郡县长官由由皇帝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任免调动,不得世袭(4)(4)意义:意义:是是中央集权中央集权制的重要环节,制的重要环节,也是也是官僚政治官僚政治取代取代贵族政治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的重要标志,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维护国家的统一。3 3、地

    16、方的郡县制、地方的郡县制知识扩展:分封制和知识扩展:分封制和郡县制郡县制比较比较分封制分封制郡县制郡县制盛行于奴隶社会盛行于奴隶社会几乎盛行于整个封建社会几乎盛行于整个封建社会与宗法制相联系,以与宗法制相联系,以血缘血缘关系关系为基础为基础国家大一统条件下实行,按国家大一统条件下实行,按地域划地域划分分分封的诸侯,王位分封的诸侯,王位世袭世袭,并拥有封地并拥有封地郡县的郡县的官吏由皇帝或朝廷任免官吏由皇帝或朝廷任免调迁调迁,官位概,官位概不世袭不世袭,只有俸禄,没有,只有俸禄,没有封地封地(最大特点)(最大特点)诸侯国诸侯国相对独立于中央政相对独立于中央政府府之外,有很强的地方独之外,有很强的

    17、地方独立性,易发展为割据势力立性,易发展为割据势力郡县是郡县是中央政府属下的地方行政机中央政府属下的地方行政机构构,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的统一(从根本上否定分封制)(从根本上否定分封制)共同点:共同点:1.1.都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都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2.2.都是中国古代社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朝代朝代中央政治制度中央政治制度地方政治制度地方政治制度趋势趋势秦朝秦朝三公九卿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郡县制君君主主专专制制的的日日益益加加强强、中中央央集集权权加加强强两汉两汉中朝、外朝制度中朝、外朝制度郡国并行制郡

    18、国并行制魏晋魏晋隋唐隋唐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重大创造重大创造唐中期安史之乱后形成藩唐中期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镇割据局面宋朝宋朝中书门下中书门下(参知政事)(参知政事)、枢、枢密院、三司(二府三司)密院、三司(二府三司)收回地方权力,派文臣为收回地方权力,派文臣为知州(收权、钱、兵)知州(收权、钱、兵)元朝元朝中书省、枢密院、宣政院中书省、枢密院、宣政院(一省二院)(一省二院)行省制度行省制度重大变革重大变革明朝明朝废丞相、权分六部废丞相、权分六部,设内阁制度设内阁制度清朝清朝前期前期增设军机处增设军机处补充: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演变补充: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代:汉代:中外中外朝制朝制中

    19、朝中朝:又称:又称“内朝内朝”,由皇帝左右的亲信近臣构成,由皇帝左右的亲信近臣构成,在宫廷内对重要政事先做出在宫廷内对重要政事先做出决策决策,即政务的决策机构,即政务的决策机构外朝外朝:由丞相、御史大夫为首所构成的官僚机构,是:由丞相、御史大夫为首所构成的官僚机构,是政务的政务的执行执行机构机构唐代:唐代:三省三省六部六部制制中央设中央设中书中书省省( (政令草拟政令草拟) )、门下门下省省( (政令审核政令审核) )、尚书尚书省省( (政务执行政务执行) )三省,尚书省设吏、户、礼、兵、刑、三省,尚书省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工六部,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宋代:设

    20、中书门下,长官称同平章事,职务相当于宰相;宋代:设中书门下,长官称同平章事,职务相当于宰相;又增设又增设参知政事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作为副宰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枢密院枢密院:分割宰相军权;:分割宰相军权; 三司使三司使:分割宰相财权。:分割宰相财权。一、古代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及特点一、古代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及特点内容内容影响:中央的决策权由外朝向内廷转移,相权受到限制影响:中央的决策权由外朝向内廷转移,相权受到限制三省六部职权既有三省六部职权既有分工分工,又有,又有合作合作,三者相互牵制和,三者相互牵制和监督,提高了行政效率监督,提高了行政效率三省分工使相权一分为三,

    21、这就削弱了三省分工使相权一分为三,这就削弱了相权相权,加强了,加强了皇权皇权,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影响影响内容内容考点三考点三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武帝强化皇权的措施汉武帝强化皇权的措施皇皇 帝帝中朝中朝外朝尚书令尚书令侍侍 中中常常 侍侍丞 相御史大夫太 尉 九 卿 决策机构决策机构执行机构执行机构有事上报有事上报皇帝皇帝 中书省中书省(草拟、颁发诏令)(草拟、颁发诏令) 尚书省尚书省(执行命令)(执行命令) 门下省门下省(审核政令)(审核政令)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宰相,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相权一分为三,削弱了削弱了

    22、相权相权,加强了,加强了皇皇权权;三省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三省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隋朝隋朝正式确立,正式确立,唐朝唐朝进一步完善进一步完善隋唐三省六部制隋唐三省六部制宋朝时期的中央集权体制宋朝时期的中央集权体制 削弱宰相权力削弱宰相权力皇帝总揽大权皇帝总揽大权二、古代地方管理制度的演变及特点二、古代地方管理制度的演变及特点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解决:解决: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秦代:郡县制汉代:州郡县唐代:道州县宋代:路州县元代:行中书省制度-古代地方政治制度重大变革元代:元代:行省行省制度制度内容内容作用作用以行中书省作为地方常设行政机构,全国设十以行中书省作为地方

    23、常设行政机构,全国设十行省行省中书省中书省直辖直辖“腹里腹里”:晋、冀、京、鲁:晋、冀、京、鲁宣政院宣政院辖区: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辖区: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省下行政区划,依次为路、府、州、县省下行政区划,依次为路、府、州、县行省行省与中与中央的央的关系关系行使权力时受中央节制,民政呈报中书省,军政行使权力时受中央节制,民政呈报中书省,军政呈报枢密院;呈报枢密院;行省官员要定期觐见皇帝,向皇帝述职;行省官员要定期觐见皇帝,向皇帝述职;中央以监察机构进行监督;中央以监察机构进行监督;采取省官互迁等形式加以控制采取省官互迁等形式加以控制便利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对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了便利中央对

    24、地方的管理,对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具有重要意义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具有重要意义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重大变革,是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中国省制的开端开端补充: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比较补充: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比较比较点比较点分封制分封制郡县制郡县制行省制行省制不不同同点点盛行的时盛行的时代不同代不同奴隶社会的行政制奴隶社会的行政制度,盛行于西周度,盛行于西周几乎盛行于整个封几乎盛行于整个封建时代建时代确立并盛行于元确立并盛行于元朝朝和中央政和中央政府关系不府关系不同同诸侯国相对独立于诸侯国相对独立于中央政府,并且权中央政府,并且权力和地位可世袭力和地位

    25、可世袭郡、县是中央政府郡、县是中央政府下属的地方行政机下属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守和县令由构,郡守和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皇帝直接任免行省只是中央最行省只是中央最高行政机关中书高行政机关中书省的派出机构,省的派出机构,其行政长官直接其行政长官直接对中书省负责对中书省负责作用和影作用和影响不同响不同在一定时期内产生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一些积极作用,过一些积极作用,但长期以来其残余但长期以来其残余势力破坏了国家的势力破坏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不仅在当时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不仅在当时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而且经过后世的调维护了国家统一,而且经过后世的调整和补充,其积极作用愈

    26、益明显整和补充,其积极作用愈益明显相相同同点点1.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2.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统治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统治选官制度选官制度科举制科举制察举制察举制时间:汉(西汉、东汉)时间:汉(西汉、东汉)含义:由官吏察访合适的人才向中央含义:由官吏察访合适的人才向中央推荐推荐,最后由中央予以任用的选官制度。,最后由中央予以任用的选官制度。影响:体现封闭性,以官举士,权操于上,百姓不得参与,民意无从体现。影响:体现封闭性,以官举士,权操于上,百姓不得参与,民意无从体现。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为中下层地主知识分子提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为中下层地主

    27、知识分子提供了参政的机会,保证行政人员的来源供了参政的机会,保证行政人员的来源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士人从政,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士人从政,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促成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促成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从追求公平公正的角度看,也有一定的合理性从追求公平公正的角度看,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时间:隋唐至明清时期时间:隋唐至明清时期含义:以含义:以考试考试选官制度选官制度影响影响时间:先秦时期时间:先秦时期含义:官位含义:官位世袭世袭影响:将官职限定贵族范围内,下层人士一般没有参政的机会影响:将官职限定贵族范围内,下层人士一般没

    28、有参政的机会世官制世官制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时间:魏晋南北朝时间:魏晋南北朝含义:以九品官人法为基础选拔官吏。含义:以九品官人法为基础选拔官吏。影响:官吏被世家大族所控制影响:官吏被世家大族所控制三、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三、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补充:选官制度变化的规律标准:标准:从世家财产、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从世家财产、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 选拔标准逐渐趋向公平公正;选拔标准逐渐趋向公平公正;方式:方式:由举荐授官到科举考试,选拔方由举荐授官到科举考试,选拔方 式趋向严密、科学和公平公正。式趋向严密、科学和公平公正。四四.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 1、演变、演变:(1)开始于秦朝开始

    29、于秦朝:御史大夫御史大夫兼理国家监察事务兼理国家监察事务 (2)发展于汉代发展于汉代:汉武帝设:汉武帝设刺史刺史监察诸侯王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和地方高官; (3)完善于北宋:完善于北宋:各州设各州设通判通判,监督知州,监督知州,各州的公文必须由知州和通判联合签署后才能各州的公文必须由知州和通判联合签署后才能生效。生效。 (4)强化于明朝强化于明朝:设:设厂卫厂卫特务机构。特务机构。(2015(2015浙江浙江) )下列地方行政区划级别最低的是下列地方行政区划级别最低的是 A A汉代益州郡汉代益州郡 B B唐代扬州唐代扬州 C C宋代扬州宋代扬州 D D元代顺宁府元代顺宁府 (2015(201

    30、5浙江浙江) )历史发展既有传承又有创新。下表所列信息,历史发展既有传承又有创新。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唐、宋、元、明)先后排列正确的是按朝代(唐、宋、元、明)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通政司、复社、都察院、风力水车通政司、复社、都察院、风力水车 政事堂、北门学士、内作使绫匠、高转筒车政事堂、北门学士、内作使绫匠、高转筒车 枢密院、土司、木活字、监察御史枢密院、土司、木活字、监察御史 中书门下、三司使、中书门下、三司使、武经总要武经总要、草市、草市 A A B B C C D D 20152015新课标全国新课标全国卷卷 2525汉宣帝曾称:汉宣帝曾称:“与朕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

    31、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A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 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2015安徽卷安徽卷 1313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谌,以知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谌,以知人出名。田歆对他说:人出名。田歆对他说:“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多有贵戚书信相命

    32、,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这体现了这体现了 A A地方无选官权地方无选官权 B B选拔官吏以品评为主选拔官吏以品评为主 C C察举制的弊端察举制的弊端 D D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内阁制度内阁制度原因:明太祖吸取了历史上宰相原因:明太祖吸取了历史上宰相“专权专权乱政乱政”的教训的教训影响:达到了高度集权的目的,但又导影响:达到了高度集权的目的,但又导致皇帝政务繁多致皇帝政务繁多, 需要辅臣帮助处理国家需要辅臣帮助处理国家事务事务 背景背景:明太祖废除:明太祖废除丞丞相相,六部

    33、直属皇帝,六部直属皇帝影响影响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或决策机构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或决策机构,只是只是为皇帝的顾问机构为皇帝的顾问机构是皇帝加强君主专制的政治机构,但职权范围不明朗,是皇帝加强君主专制的政治机构,但职权范围不明朗,不能统率六部百司不能统率六部百司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不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设立过程设立过程: 明太祖明太祖废丞相后,设置废丞相后,设置殿阁大学士作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为侍从顾问 明成祖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参与机密事时,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参与机密事务务 的决策,史称的

    34、决策,史称“内阁内阁”。内阁制度确立。内阁制度确立。性质性质: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但非法定机构: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但非法定机构考点四考点四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补充:比较宰相制与内阁制的异同补充:比较宰相制与内阁制的异同。 (1 1)相同点:两者的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相同点:两者的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2 2)不同点:)不同点:宰相宰相内阁首辅内阁首辅权力来源权力来源职责职责任免任免对皇权影响对皇权影响宰相宰相制度制度赋予,法定赋予,法定皇帝皇帝个人信任,非法定个人信任,非法定一级决策者(机构一级决策者(机构咨询机构,无决策权咨询机构

    35、,无决策权要经皇帝及大臣商议要经皇帝及大臣商议直接由皇帝意愿决定直接由皇帝意愿决定制约皇权制约皇权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能制约皇权不能制约皇权明朝的内阁制与西方近代的内阁制的明朝的内阁制与西方近代的内阁制的不同点不同点 1、明朝内阁制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明朝内阁制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无决策权,不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无决策权,不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2、西方近代的内阁制是权力民主的象、西方近代的内阁制是权力民主的象征,总揽国家的行政权力。它是政治民征,总揽国家的行政权力。它是政治民主监督机制,有助于防止专制独裁。主监督机制,有助于防止专制独裁。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36、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军机处军机处原因:起初用兵西北,防止泄露军事机密而设置,实质是强化原因:起初用兵西北,防止泄露军事机密而设置,实质是强化皇权皇权设立:设立:雍正雍正年间年间性质: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性质: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职责:军机大臣均由钦定,职责:军机大臣均由钦定,跪受笔录,承旨遵办跪受笔录,承旨遵办特点:机构简单、人员精干、办事效率高、决策封闭性(特点:机构简单、人员精干、办事效率高、决策封闭性(简、简、精、速、密精、速、密)清初,中央政权机构大体采用明朝制度,设内阁,置清初,中央政权机构大体采用明朝制度,设内阁,置六部六部军国机要由满洲贵族组成的

    37、军国机要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议定夺。 康熙时,为扩大皇权,在宫内设南书房。康熙时,为扩大皇权,在宫内设南书房。 背景背景评价:(作用):提高行政效率,评价:(作用):提高行政效率,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弊端):地方政治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越来越受到压抑。(弊端):地方政治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越来越受到压抑。考点四考点四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四、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四、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积极作用: 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为康乾盛世的出现提供政治保证。 2、消极作用、消极作用: 皇

    38、权极度膨胀,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皇权极度膨胀,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素重难点突破重难点突破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体现了怎样的演变趋势?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体现了怎样的演变趋势?有何积极作用?有何积极作用? 1、趋势:、趋势: (1)由以家世、门第为选拔标准,逐渐演变)由以家世、门第为选拔标准,逐渐演变为以学识、才能为选拔标准;为以学识、才能为选拔标准; (2)由地方评议推荐的方式逐渐演变为以考)由地方评议推荐的方式逐渐演变为以考试成绩作为选拔的主要依据。试成绩作为选拔的主要依据。2、积极作用、积极作用 (1)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员的权力,从地)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员的权力,从地方豪门世家大族

    39、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方豪门世家大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和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和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2)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推动了中国古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官员文推动了中国古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官员文化素养的提高。化素养的提高。二、归纳:中国古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二、归纳:中国古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措施的主要方式有哪些?权措施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1、加强君主权力、加强君主权力。如秦始皇确立皇权至上的皇帝制度,汉武帝利用新儒学神化王权,明朝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等。 2、加强思想控制。、加

    40、强思想控制。如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清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等。 3、变革中央和地方政府机构。、变革中央和地方政府机构。如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推行郡县制,汉代实行中外朝制度和刺史制度,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4、注重选拔和、注重选拔和任用任用官吏官吏。自秦废分封后,官吏的任免权由皇帝一人决定。隋唐开始实行的科举考试,也是培养和选拔忠君之臣的重要途径。5、加强监察机制。、加强监察机制。如秦代设御史大夫,汉代设刺史,宋代地方设通判,明代设锦衣卫,东厂、西厂等。三、归纳概括:唐宋时期解决皇权与相三、归纳概括:唐宋时期解决皇权与相权矛盾的方式与汉代有什么明显的区别权矛盾

    41、的方式与汉代有什么明显的区别? 区别:区别: 汉代汉代通过通过剥夺宰相的决策权剥夺宰相的决策权来限制来限制相权;相权; 唐宋唐宋时期通过时期通过设置宰相群体设置宰相群体来分散来分散相权。相权。专题一专题一 总结总结一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早期政中国早期政治制度治制度专制主义中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央集权制度西周:宗法制;分封制西周:宗法制;分封制形成(秦朝)形成(秦朝)发展(汉朝)发展(汉朝)加强(宋元)加强(宋元)完善(隋唐)完善(隋唐)顶峰(明清)顶峰(明清)皇帝制皇帝制三公九卿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郡县制中外朝制度中外朝制度地方:地方:刺史制度刺史制度郡国并行制(汉初)郡

    42、国并行制(汉初)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宋宋中央中央:中书门下、参知政事、三司、枢中书门下、参知政事、三司、枢密使密使元元:中央:中书省、枢密院、宣政院中央:中书省、枢密院、宣政院;地方:地方:行省制度行省制度明废丞相,设内阁明废丞相,设内阁清设军机处清设军机处1、专题体系、专题体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2.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及其趋势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及其趋势 (1 1)演变:)演变: 西周实行西周实行分封制分封制,巩固了统治,但导致了春秋战,巩固了统治,但导致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割据。国时期的诸侯割据。 秦朝吸取西周的教训,实行秦朝吸取西周

    43、的教训,实行郡县制。郡县制。 西汉初年实行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郡国并行制度,导致王国问题。汉制度,导致王国问题。汉武帝设刺史,加强对地方的监督。武帝设刺史,加强对地方的监督。 隋唐时期实行隋唐时期实行道州县三级制道州县三级制,后设节度使,导致,后设节度使,导致藩镇割据局面。藩镇割据局面。 北宋派文官管理地方,解决了武将专权的局面。北宋派文官管理地方,解决了武将专权的局面。 元朝在地方实行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制度。 (20102010广东卷)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广东卷)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

    44、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 A A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B B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C C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D D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解析解析】唐代谏官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到宋代主要评议宰唐代谏官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到宋代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加强,即从某个侧面说明相是非。这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加强,即从某个侧面说明了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了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A A君权君权“不受制约不受制约”提法错误;宋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

    45、权力,提法错误;宋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B B排除;宋代排除;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向皇帝负责,谏官由皇帝选拔,向皇帝负责,C C项也不对。答案:项也不对。答案:D D (20102010山东卷)宋朝形成了山东卷)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的局面。这反映出 A 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宰相职权范围扩大 B 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C C君权对相权的制约君权对相权的制约 D 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解析解析】这是宋代分割相权采取的措施,为了集中皇权,这是宋代分割相权采取的措施,为了集中皇权

    46、,分割相权,宋代设立中书省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枢密分割相权,宋代设立中书省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枢密院分割宰相的兵权;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权,使宰相的院分割宰相的兵权;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权,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从而达到集中皇权的目的。答案:权力一分为三,从而达到集中皇权的目的。答案:C C 20152015重庆卷重庆卷 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主张: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主张:“操操兵之道,不独执械走阵于场肆,而后谓之操;虽兵之道,不独执械走阵于场肆,而后谓之操;虽闲居坐睡嬉戏,亦操也闲居坐睡嬉戏,亦操也兵虽静处闾阎(街兵虽静处闾阎(街巷),然亦谓之操,乃真操也。巷),然亦谓之操,乃真操也。” ” 可见戚

    47、继光可见戚继光更强调士兵的更强调士兵的 A A队形操练队形操练 B B武艺训练武艺训练 C C阵法演练阵法演练 D D习惯养成习惯养成 2015新课标全国新课标全国卷卷 2727明成祖朱棣认为,北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 A 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 B 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 C 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 D 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 20152015海南海南8 8雍正帝

    48、指责地方官员:雍正帝指责地方官员:“此当青黄此当青黄不接之际,朕待报湖南雨水情形,既特使人来奏,不接之际,朕待报湖南雨水情形,既特使人来奏,何雨水粮价竟无一语及之,汝任地方之责,试思何雨水粮价竟无一语及之,汝任地方之责,试思宁有大于此事乎?宁有大于此事乎?”雍正帝意在雍正帝意在 A A强调重农意识强调重农意识 B B关心百姓疾苦关心百姓疾苦 C C申饬官员无能申饬官员无能 D D关注地方稳定关注地方稳定 2015广东卷广东卷 1313针对皇帝频频越过中书省直接针对皇帝频频越过中书省直接向六部官员下达诏令的现象,有朝臣说:向六部官员下达诏令的现象,有朝臣说:“事不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出中书,是为乱政。”由此可知,该朝臣由此可知,该朝臣 A A反对中央集权反对中央集权 B B主张建立内阁主张建立内阁 C C主张加强相权主张加强相权 D D反对三省六部制反对三省六部制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一一轮复习优质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2711368.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