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7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培训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2711199
  • 上传时间:2022-05-20
  • 格式:PPT
  • 页数:87
  • 大小:245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培训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全国 疾病 监测 系统 死因 工作 规范 培训 课件
    资源描述:

    1、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2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承担全国疾病监测系统工本规范适用于承担全国疾病监测系统工作的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监测点行作的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监测点行政区划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政区划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3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规范的内容规范的内容一一. . 死亡登记死亡登记二二. . 死亡信息的报告死亡信息的报告三三. . 人口学信息的收集人口学信息的收集四四. . 资料分析和利用资料分析和利用五五. . 机构与职责机构与职责六六. . 制度保障制度保障七七. .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八八. . 考核与评价考核与评价4全国疾病监测系

    2、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一一. .死亡登记死亡登记死亡登记对象为发生在辖区内的所有死亡个案,死亡登记对象为发生在辖区内的所有死亡个案,包括在辖区内死亡的户籍和非户籍中国居民,包括在辖区内死亡的户籍和非户籍中国居民,以及港、澳、台同胞和外籍公民以及港、澳、台同胞和外籍公民5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不同情形死亡个案的登记不同情形死亡个案的登记 医院死亡个案医院死亡个案家庭死亡个案家庭死亡个案其他场所发生的死亡个案其他场所发生的死亡个案非正常死亡个案非正常死亡个案 6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医院死亡个案医院死亡个案凡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发生的死亡个案(包括到达医院时已死凡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发

    3、生的死亡个案(包括到达医院时已死亡,院前急救过程中死亡、院内诊疗过程中死亡)均应由诊治亡,院前急救过程中死亡、院内诊疗过程中死亡)均应由诊治医生作出诊断并逐项认真填写医生作出诊断并逐项认真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死亡医学证明书。死亡原因。死亡原因不明者必须将死亡者生前的症状、体征、主要的辅助检查结果不明者必须将死亡者生前的症状、体征、主要的辅助检查结果及诊治经过记录在及诊治经过记录在死亡医学证明书死亡医学证明书第二联背面的调查记录第二联背面的调查记录栏内。栏内。 新生儿死亡,包括活产随即死亡的应由诊治医生或接生员(助新生儿死亡,包括活产随即死亡的应由诊治医生或接生员(助产士)填写产士)填写死亡医学证

    4、明书死亡医学证明书7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家庭死亡个案家庭死亡个案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或承担该地区预防保健任务的医疗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或承担该地区预防保健任务的医疗卫生机构(含村卫生室)的医生,根据死者家属或其他卫生机构(含村卫生室)的医生,根据死者家属或其他知情人提供的死者生前病史、体征和知情人提供的死者生前病史、体征和/ /或医学诊断,作或医学诊断,作出正常和非正常死亡的判断出正常和非正常死亡的判断. .对于正常死亡者对于正常死亡者, ,应对其死应对其死因进行推断因进行推断, ,填写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死亡医学证明书, , 并由街乡居并由街乡居委会(村委会)盖章证明,同时必须填写死亡

    5、调查记录委会(村委会)盖章证明,同时必须填写死亡调查记录( (记录内容包括致死疾病的全称、诊断单位、时间、依记录内容包括致死疾病的全称、诊断单位、时间、依据),家属必须签名据),家属必须签名 8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其他场所发生的死亡个案其他场所发生的死亡个案由负责救治的医生填写由负责救治的医生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死亡医学证明书;在医务人员到达之前死亡者,由救治医生根据在医务人员到达之前死亡者,由救治医生根据死者家属或其他知情人提供的死者生前病史、死者家属或其他知情人提供的死者生前病史、体征和体征和/ /或医学诊断,进行死因推断后填写或医学诊断,进行死因推断后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死亡医学

    6、证明书 9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非正常死亡者非正常死亡者凡非正常死亡或不能确定是否正常死亡者,需凡非正常死亡或不能确定是否正常死亡者,需经公安部门判定死亡性质,并出具经公安部门判定死亡性质,并出具法医鉴定法医鉴定书书,卫生部门根据公安司法部门的,卫生部门根据公安司法部门的法医鉴法医鉴定书定书填写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死亡医学证明书10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死亡医学证明书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填写的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填写要求的填写要求死亡医学证明书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填写内容的填写内容 11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死亡医学证明书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填写要求的填写要求o按

    7、照全国统一的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基本格式及填写要求,逐项认真填写,不能漏项或错项;o应用黑色或蓝黑色钢笔书写,字迹清楚,不得用圆珠笔、红笔或铅笔书写;o死亡原因填写应用医学专业疾病名称,并用中文书写,不得用英文或英文缩写;o死亡证明书正面内容不得涂改,必须有医生签名及医院公章;o死亡证明书如死因不明,必须当时填写调查记录,内容包括死者既往疾病名称、发病时间、诊断单位、诊断依据、以及相关慢性病史的一系列情况;o发生对死亡原因有怀疑(他杀、自杀)的,可以向警务部门协助确定死因。凡填报以外损伤、中毒死亡,死亡证明书上应进一步报告意外事故的外部原因12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基础项目的填写要求基础

    8、项目的填写要求o卡片编号:由公安和卫生部门统一编号;o死者户口所在地:城镇以街道、农村以乡为单位;o死者姓名:指现时用的姓名;如婴儿,可同时填写婴儿母亲的姓名以备调查;o性别:男或女;o民族:按汉、回、壮、维吾尔、藏、白族等填写;o主要职业及工种:按就职之间最长的职业填写,并尽可能同时填写职业和工种,如工人中的车工、钳工、电工、纺织工、挡车工、排版工、电镀工等;o身份证编号:填写15位或18位身份证号码,应与出生日期一致;13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基础项目的填写要求基础项目的填写要求o婚姻状况:按法定的婚姻状况分为未婚、已婚(含再婚、复婚、分居)、丧偶、离婚、不详5种情况划记;o文化

    9、程度:按死者的最高学历填写,文盲指不识字,半文盲指稍识字,中学含中专,大学含大专;o生前工作单位:指就业所在或死前最后所在的、工作时间较长的单位;o出生日期及死亡日期:按公历年、月、日填写;o实足年龄:按周岁计算, 当年未过生日者:死亡年龄-出生年龄-1 已过生日者:死亡年龄-出生年龄 未满1周岁的婴儿,填写实足月龄;28天内的新生儿,填写存活天数;未满1天的新生儿,填存活小时;14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o死亡地点:按死亡证明书上的5种情况填写;来院已死的死亡地点应为家中、赴医院途中;o常住户口地址:应按户口簿上登记的住址填写完整;城市要填写到街道、里弄门牌或楼房单元号数,农村填写到

    10、行政村的村民组或自然寨;o可以联系的家属姓名:指最了解死者生前疾病或其他情况的直系亲属或亲友;o住址或电话或工作单位:指联系人的常住地址、联系电话和所在工作单位15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特殊项目的填写要求特殊项目的填写要求o死亡原因:填写导致死亡的疾病、损伤或并发症 1.第部分是用于填写直接导致死亡的疾病,死亡医学证明书的主要内容填写导致死亡的疾病以及更早的原因是必须要填写的部分: 按照导致死亡的顺序填写,(a)由(b)引起,(b)由(c)引起, (c)由(d)引起,每行只能填写一个疾病,至少(a)行要填写一个疾病,发病距死亡的时间间隔应尽量填写,填写的行数是不限定的,不要只填写临死

    11、情形 2.第部分是对第部分内容的补充,用于填写与致死疾病无关但对死亡有影响的情况,应根据具体情况填写。第部分有明确诊断的慢性疾病都须报告,如精神病、糖尿病、高血压、肿瘤、冠心病等。填写所有促进死亡、但与第部分死亡原因顺序无关的疾病,按照严重程度依次填写 16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特殊项目的填写要求特殊项目的填写要求3. 发病到死亡的大概时间间隔:指第部分报告的疾病从发病到死亡之间的间隔时间,如询问不清,可以不填;4. 死者生前疾病的最高诊断医院:指第部分报告的主要疾病最高级确诊单位;5. 最高诊断依据:按实际确诊的各项依据划记;如实行诊断分级,取最高级别的诊断依据,B超、X光、心电图

    12、等特殊检查均放到“临床+理化”一栏;6. 住院号:未住院就诊者不填;7. 医师签名:由填写死亡证明书并承担法律责任的医师签名;8. 单位盖章:由填写医生所在单位加盖公章;9. 填报日期:指出具证明书的日期,一般应是死者死亡当日或随后几日 内,如间隔过长应予以说明。17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调查记录调查记录: :死因不明或来院已死,由诊治该死亡者的医生填写1.死者生前病史及症状体征:用精简的医学术语,写出病历摘要,如达 不到此要求,也可将死者家属提供的有关情况如实记录下来,内容应 包括:本次发病的症状体征(包括起病急缓、病程长短、病情轻重、 原发病的并发和继发、实验室检查结果、疾病的演

    13、变和治疗经过、有 否后遗症即晚期效应(指发病后一年或一年以上的残留病症)、发病 时间、诊断单位、诊断依据、既往史及相关情况(包括死者生前以往 患过的疾病以及可能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如生长发育史、家族史、 遗传史、职业史、接触史、以及死者生前的起居饮食、生活习俗、烟 酒嗜好等);2.被调查者姓名:指接受死因调查的对象在此签名;3.与死者的关系:指受调查者与死者的关系,如直系旁系或邻里同事等关系;18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调查记录调查记录4.联系地址或工作单位:指被调查者的具体联系地址和所在工作单位 电话号码;5.电话号码:指被调查者的联系电话号码;6.死因推断:应为明确的疾病名称,不应

    14、填写为症状、体征或来院已 死等情况;7.调查者签名:由填写调查记录并承担法律责任的医师签名;8.调查日期:对死亡病例的调查时间。 死亡证明书在完成上述项目的填写后即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 家属可凭此证明书办理一切善后事宜19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统计项目的填写要求统计项目的填写要求o由统计人员填写由统计人员填写o根本死亡原因编码根本死亡原因编码: :指指ICD-10,ICD-10,采用采用4 4位数编码位数编码o统计分类号统计分类号: :指居民病伤死亡原因年报总表的分指居民病伤死亡原因年报总表的分类号类号20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常见死亡原因错误的填写常见死亡原因错误的填

    15、写o死亡原因未填写:为空白,没有填写任何死亡原因;o死亡原因逻辑顺序错误:常见“流水帐”式书写,将各种死亡原因罗列在死亡证明书上,一行填写多个死亡原因,没有顺序和关系;或顺序颠倒、混乱;o直接死因填写的是临死前的表现、症状、某一综合的症状或非特异性表现,如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肝昏迷、休克、内出血、尿毒症,败血症、酸中毒、早产、窒息等,而未进一步追根填写死亡原因;o填写“老衰”(或老死)、“病亡”、“猝死”、“暴死”、“来院已死”或“死因不明”等,而背面调查记录未填写生前病史或没有做出死因推断;21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常见死亡原因错误的填写常见死亡原因错误的填写o全身性疾病情况,如高

    16、血压、风湿热、动脉硬化、糖尿病等,未报告与之相联系的脑出血、脑梗死、昏迷、瘫痪等具有特异性的疾病情况;o传染病而未核实具体病种者、肿瘤未明确良性或恶性及原发部位者、未特指的心脏病、未特指的先天异常、未特指疾病的孕产妇死亡;o意外伤害未填写外部原因或外部原因不明确,如填写为颅脑损伤、中毒、窒息、车祸;o使用英文名称或缩写:如“AIDS”、“肺Ca”、“VSD”等,由于英文缩写常出现多个原因,无法确定死亡原因22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死亡医学证明书死亡医学证明书填写举例说明填写举例说明o例1 某男性患者,54岁,患慢性十二指肠溃疡4年,1周前因该病引起穿孔而施行手术,术后继发腹膜炎,3天

    17、后死亡。还患有冠心病已10年。 正确的填写顺序为: (a)继发性腹膜炎 (b)十二指肠手术 (c)慢性十二指肠溃疡伴有穿孔 冠心病 不正确的填写顺序可能有 1. (a)冠心病,腹膜炎 2. (a) 腹膜炎,冠心病 (b)慢性十二指肠溃疡伴有穿孔23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死亡医学证明书死亡医学证明书填写举例说明填写举例说明o例2 某孕妇有糖尿病,因妊娠加重了糖尿病,后发生酮症酸中毒死亡,可填写为: (a)酮症酸中毒 (b)妊娠并发糖尿病 错误填写为: (a)酮症酸中毒 (b) 糖尿病 24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死亡医学证明书死亡医学证明书填写举例说明填写举例说明o例3 某女性

    18、患者,49岁,患卵巢恶性肿瘤1年,后行切除术;半年前发热、胸痛,查出肺转移性癌,1周年死于终末期肺炎。患有慢性胃肠炎8年。 正确的填写顺序为 (a)终末期肺炎 (b)肺转移性癌 (c)卵巢癌(切除术) 慢性胃肠炎 不正确的填写顺序可能为: (a) 肺炎,肺癌,卵巢癌 胃肠炎25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第一联存根的保存要求第一联存根的保存要求o住院病房所开具的第一联必须粘贴在死亡者的住院病史中,保存期限同住院病史,或参照当地管理制度,保管于机构内或科室内;o急诊留观室开具的第一联必须粘贴在死亡者的留观病史中,保存期限同留观病史,或参照当地管理制度,保管于机构内或科室内;o急诊室开具的第一

    19、联由急诊科(室)保存;o医疗救护中心开具的第一联由医疗救护中心急救科保存;o第一联在复查时用于核对,在进行死亡漏报调查时,第一联可作为是否上报死亡证明书的依据26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死亡医学证明书死亡医学证明书的管理的管理死亡医学证明书四联的处理:第一联为出证单位存根;第二联由出证单位直接寄(送)至所在县(区)疾控机构;第三联为户籍管理部门注销户口凭据;第四联为殡葬火化凭据。死亡医学证明书的保存:第一联应由乡或乡级以上医院指定专人妥善保存,以备核实、查询;第二联由县(区)疾控机构按国家级档案管理,并按卫生部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规范规定长期保存;第三、四联由出证机构交死者家属,用

    20、于办理有关手续,由相应单位妥善保存27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死亡医学证明书死亡医学证明书的管理的管理o各县(区)疾控机构对收到的死亡医学证明书进行审核后,将非辖区内的死亡医学证明书转往死者户籍地区县(区)疾控机构o死亡医学证明书内容与样式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由省市级疾控机构统一负责印制,向县(区)疾控机构提供,各县(区)疾控机构定期定量向辖区内医疗机构提供死亡医学证明书,各级收发单位要做好编号登记工作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28(二)死亡信息的报告(二)死亡信息的报告 29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县级及县级以上医疗机构死亡个案报告程序县级及县级以上医疗机构死亡

    21、个案报告程序1医院正常死亡个案报告医院正常死亡个案报告诊治医生填写死亡证医院保存第一联第二联县(区)CDC保存专人收集审核进行网络直报市CDC第三、四联公安部门保存殡葬火化凭据省CDC国家CDC30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乡镇级医疗机构死亡个案报告程序乡镇级医疗机构死亡个案报告程序2村(社区)医生填写死亡证登记簿省CDC县(区)CDC保存第一联乡镇卫生院保存第二联院外正常死亡个案院外正常死亡个案 乡镇卫生院(街道医院)医生审核居委会村委会盖章确认第三、四联公安部门保存殡葬火化凭据家属及知情人提供的死亡信息由县(区)CDC进行网络直报国家CDC市CDC3天内上报31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

    22、测工作规范非正常死亡个案报告程序非正常死亡个案报告程序3非正常死亡个案非正常死亡个案医疗机构医生填写死亡证医院保存第一联第二联县(区)CDC网络直报保存市CDC第三、四联公安部门保存殡葬火化凭据公安部门出具证明非正常死亡信息报告国家CDC省CDC32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死亡信息的审核、根本死因的确定和编码o医疗机构的死亡报告管理人员应对收到的死亡医学证明书进行错项、漏项、逻辑错误等检查,对有疑问的死亡医学证明书必须及时向诊治(填写)医生进行核实o县(市、区)级疾控机构死亡报告管理人员每个工作日需上网对辖区内报出的死亡信息进行审核,发现填写不合格者应注明具体审核意见,并通过报告人核实

    23、、纠正。审核合格者,县区CDC死因监测人员根据死亡原因的定义及确定规则,依据致死的主要疾病诊断信息判断死者的根本死因,并进行死因编码,对有疑问的报告信息及时反馈报告单位向报告人核实33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o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报告管理人员每个工作日需上网 对辖区内报出的孕产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信息进行审核,对有疑问的报告信息及时反馈报告单位或向报告人核实。如妇幼保健机构不具备条件,该职责由当地疾控机构代为承担o死亡信息的订正:对已审核确认的报告信息,在同一医疗机构发生死亡病例死因诊断变更或填卡、编码错误时,应由该医疗机构及时进行订正;对于调查核实发现死亡医学证明书信息有误时,应由核实

    24、单位及时订正34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死亡个案收集的补充途径死亡个案收集的补充途径 各级疾控机构定期与户籍管理、殡葬和妇幼部门等部门核对死亡资料来发现漏报死亡个案,并摘录相关信息,完成死亡医学证明书的补报 乡镇(街道)医院定期与公安、妇幼、计生核实,进行入户调查,填写漏报的死亡医学证明书并注明,并将第二联报当地县疾控机构,县疾控机构负责补报村医定期了解辖区内死亡情况,漏报的要入户调查与核实,并及时将信息上报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其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而后者将死亡医学证明书第二联上报县疾控,由县疾控补报死亡信息报告人、报告单位、疾控机构和妇幼机构发现漏报的死亡病例,应及时补报

    25、死亡信息的查重:属地的县(区)级疾控机构及具备网络报告条件的医疗机构每日对报告信息进行查重,对重复的报告信息进行确认以后删除35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死因编码死因编码 由县(区)各级网络直报的医疗机构经过培训人员编码由县(区)各级网络直报的医疗机构经过培训人员编码执行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执行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CD-10ICD-10)标准)标准36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原始数据的录入和上报 数据来源死亡医学证明书的第二联 由县(区)各级实现网络直报的医疗机构,将编码后的死亡医学证明书第二联信息及时通过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上报县(区)疾控机构每月将数据汇总分析上报至市疾控中

    26、心省、市疾控机构对通过网络直报的数据及时进行审核,并定期汇总分析,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措施37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三)人口学信息的收集(三)人口学信息的收集出生数据来源:各地户口管理部门负责辖区内居民的出生登记工作,是提供出生资料的法定部门;计划生育、妇幼保健部门掌握的出生资料是补充的来源各级疾控机构由专人负责每年到当地公安部门或统计部门获取当年的分地区、分年龄、分性别人口数资料,以及分地区、分性别的出生、死亡、迁入、迁出人口数,也可抄录最近一次人口普查资料,推算出所需数据每年3月1日前,逐级将人口资料上报上级疾控机构 38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四)资料分析与利用(四

    27、)资料分析与利用规定规定: : 对在死因登记报告数据分析中发现的传染病异常波动情况,应向对在死因登记报告数据分析中发现的传染病异常波动情况,应向同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同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各级疾控机构应对常规死因登记报告资料进行汇总,按卫统报各级疾控机构应对常规死因登记报告资料进行汇总,按卫统报表要求产生年报表,并撰写年度死亡分析报告,报上级疾控机构和同表要求产生年报表,并撰写年度死亡分析报告,报上级疾控机构和同级卫生行政部门;级卫生行政部门;对于申请使用者应对其使用范围、时段和类别进行登记;对于申请使用者应对其使用范围、时段和类别进行登记; 凡涉及个案资料或信息,未经家属书面同意不得向其他部

    28、门和个凡涉及个案资料或信息,未经家属书面同意不得向其他部门和个人提供;人提供; 对信息的管理和使用,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省级卫生对信息的管理和使用,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有关规定执行,不得擅自公布行政部门有关规定执行,不得擅自公布39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五)机构与职责(五)机构与职责省级疾控机构地市级疾控机构县(区)疾控机构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街道医院)、防保站妇幼保健机构 40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省级疾控机构职责省级疾控机构职责按照国家统一的工作规范和有关方案,组织开展本省全国疾病监测点死因监测工作;定期开展培训工作

    29、。并且对合格人员进行登记注册;日常技术指导,定期督导,解决实际问题;制定质量控制计划,组织定期质控检查和漏报调查;收集数据,审核和上报监测数据;定期分析数据,供有关部门参考利用,并及时反馈到基层单位 41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地市级疾控机构职责地市级疾控机构职责o设立专门岗位,对县(区)疾控机构的死因监测工作进行日常管理、人员培训、技术指导,定期进行质控和评价。o组织和指导各县(区)按照国家统一的工作规范和本省工作要求开展死因监测工作;o对县(区)疾控机构开展的死亡报告工作进行日常管理,督促死因监测数据的及时上报;o制定辖区内死因监测工作人员培训计划,组织开展相应的技术培训;o落实国

    30、家和省级死因监测工作各类方案要求,协助上级部门组织开展漏报调查和其他质控与评价,充分发挥在省与县之间信息沟通与交流的桥梁功能42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县(区)疾控机构县(区)疾控机构职责职责组织和指导辖区内各级医疗机构开展死亡登记和网络直报收集辖区内各级医疗机构的死亡病例报告,负责审核、整理、编码、录入、转卡、分析和上报;按照有关规定,管理与保存相关监测资料;开展死因核实和组织实施漏报调查工作;对临床、防保等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定期与公安、民政、妇幼和计生部门核对和补报监测数据。对工作进行督导、质控和考核,要求每年不少于2次,撰写工作通报,及时反映评估结果。对数据统计分析,为

    31、有关部门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43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县级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防保站县级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防保站收集死亡个案信息,填报死亡医学证明书;死亡案例进行核实,对填报不全的,进行入户调查;收集辖区内死亡医学证明书,并按时上报;定期汇总资料,与公安、民政等部门核对、补漏;对死亡报告工作进行培训和指导,定期检查所管辖村医的工作质量,做好质控管理工作;原始死亡医学证明书的保存与管理44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六)制度保障(六)制度保障 例会制度:是各级机构间工作交流、质控的保证每月由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防保科组织辖区村(社

    32、区)卫生人员,召开死亡资料报告、填写和审查的会议。县级疾控应轮流参加各乡镇(街道)的会议,进行工作交流和指导,协调出现的问题医院定期召开死亡报告讨论会,提高死亡证的填报质量县级疾控每月定期召集辖区各级医院相关工作人员,讨论和布置死亡报告等相关事宜省、地级疾控机构召开年会工作研讨,交流等45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各级医疗机构死亡报告管理制度核查制度档案管理制度 人员培训制度:要求建立培训人员档案工作考核制度 46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七)质量控制(七)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是死因监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疾控机构和各级医疗工作都要充分重视到;如果没有质量的保证我们的数据将失去

    33、其价值47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国家国家CDCCDC质控工作质控工作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分析死因监测资料质量,通报工作开展情况,并提出质量控制工作的重点审核上报的死因监测数据,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提出纠正要求对各监测点上报数据进行审核,如监测点年粗死亡率及婴儿死亡率低于监测点所属地区分类的上年全国平均水平?应要求省级疾控机构开展调查,作出合理的解释48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省、市级疾控机构质控工作省、市级疾控机构质控工作每年至少召开1次工作会议和技术培训会议每年2月底前完成年度数据审核和分析,同时上报和反馈数据监测点年度粗死亡率及婴儿死亡率低于同类地区全国平均水平的,应及时开展

    34、调查;并应配合国家级的数据审核49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省、市级疾控机构质控工作省、市级疾控机构质控工作每年抽查监测点死亡医学证明书填写和ICD-10编码质量,死亡医学证明书项目填写错误或不完整、死因填写不规范或逻辑错误者比例不超过5,ICD-10编码错误比例不超过5日常技术指导,定期赴现场督导。省疾控每年对辖区内监测点现场督导覆盖率应为100%50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县(区)级疾控机构质控工作县(区)级疾控机构质控工作对辖区内的死因监测工作进行督导、质控和培训,每季度一次,并定期上报省疾控构每月的30日前,将上月的数据上报省疾控,报告及时率应为100死亡证项目填写错误或

    35、不完整、死因填写不规范或逻辑错误者的比例城市不超过5,农村不超过8%;ICD-10编码错误比例不超过551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县(区)级疾控机构质控工作县(区)级疾控机构质控工作定期与当地公安等有关部门核对死亡信息,监测点报告的死亡数、婴儿死亡不小于公安部门、民政部门等部门的数字死因诊断不明及其他原因的比例城市点不超过5,农村监测点不超过8根据省级疾控机构下发的方案,每年开展居民死亡漏报调查工作52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各级医疗机构质控工作各级医疗机构质控工作死亡医学证明书上报数量与本医院开具的死亡医学证明书数量应相符,符合率应为100,漏报率在5以下死亡医学证明书项目填

    36、写完整率应高于95,项目填写错误率小于553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各级医疗机构质控工作各级医疗机构质控工作参加疾控中心的业务培训及例会,每年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建立医院死亡登记报告管理制度,定期自查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发生在家死亡的个案入户调查率应达95以上开展危重婴儿足岁结局追踪工作地区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认真完成收集各种场合出生的危重婴儿足岁的结局资料54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八)考核与评价(八)考核与评价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年进行一次对各省疾病监测点死因监测工作的抽查工作省级疾控机构每年对辖区内监测点的工作考核一次以上,覆盖面100县(区)

    37、疾控机构每年对辖区内承担死因监测工作的单位,报告人考核一次以上,覆盖面10055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考核与评价考核与评价考核内容及指标(略)56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 确定根本死因的规则和指导确定根本死因的规则和指导oICD第六次国际修订会议,同意将主要用于统计列表的死亡原因指定为“根本死亡原因”o根本死亡原因的定义为:(a)直接导致死亡的一系列病态事件中最早的那个疾病或损伤,或者(b)造成致命损伤的那个事故或暴力的情况o与“死亡原因”概念相比,可以看出,“根本死因”在“死亡原因”的基础上,更侧重于寻找死亡原因源头,用它作为统计制表,更有利于预防和控制死亡的发生o寻找根本

    38、死因的目的和意义是尽可能从根本(源头)上找出引起死亡的原因,或尽量突出严重危害健康的疾病,采取相应措施中断死亡或疾病发生的链条,以预防死亡和疾病的发生,或在某个环节治愈病人,因而这是最有效的方式这体现公共卫生以预防为主的方针57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确定根本死因的规则o国际疾病分类下的死因统计是以根本死亡原因为主要内容的,正确合理地确定根本死亡原因是保证死因统计数据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由于引起死亡的疾病或情况报告的复杂性,为了规范根本死因的选择,保证不同国家和不同时间内报告的资料可比性,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建立了一系列针对各种情况的确定根本死亡原因的规则和方法,指导全球范围内的死因统计

    39、58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选择根本死亡原因的步骤o当只有一个死亡原因被记录时,就用这个原因进行死因统计制表o当不止一个死亡原因被记录时,选择根本原因的第一步就是通过应用总原则或选择规则1、2和3去确定在证明书第部分中最低一行占用线上特有的称之为起始前因的情况,下一步是去确定是否要应用一条或多条修饰规则A-F(见后)处理上述情况(不仅包括起始前因),然后确定根本死亡原因,所确定根本原因的编码是统计制表用的最后编码号o某些情况下根本死因的确定要考虑应用ICD-10提供的某些注释进行再编码处理o纵上所述,在确定根本死亡原因的过程中,要考虑到使用1条总原则、3条选择规则、6条修饰规则以及某些

    40、有关注释59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起始前因的选择规则o总原则总原则:当死亡医学证明书列入不止一个情况时,应选择单独列在第部分最低一行占用线上的那个情况,只要它能够引起列在其上的所有情况o选择规则: 规则1:如果总原则不适用,但存在一个报告顺序,则选择第一个提及顺序的起始原因。如果存在不止一个提及顺序,则选择第一个提及顺序的起始原因 规则2:如果不存在终结于调查表或医学证明书上首先列入之情况的报告顺序,则选择首先提及的情况 规则3:如果按照总原则、规则1或规则2所选择的情况明显为另一报告情况的直接后果,不管该情况处于第部分或第部分,均选择这个原始的情况60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

    41、范总原则应用特点o只对第部分o多于1个死因o最低一行占用线上的情况,是引起上面的一系列疾病顺序的根o例1:(a)肺脓肿 (b)大叶性肺炎 选择大叶性肺炎(J18.1) 例2:(a)脑出血 (b)高血压 (c)慢性肾盂肾炎 (d) 前列腺腺瘤 选择前列腺腺瘤(N40)61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规则1应用特点o第部分o多于1个原因o多于1个的顺序,顺序不规范o选择第顺序的根 如果总原则不适用,但存在一个终结于证明书首先列入之情况的报告顺序,则选择该顺序的起始原因,如果存在不止一个终结于首先提及之情况的顺序,则选择第一个提及顺序的起始原因62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举例说明o例1.

    42、(a)支气管肺炎 (b)脑梗死和高血压性心脏病 选择脑梗死(I63.9),存在两个终结于证明书上首先列入之情况的报告顺序;由于脑梗死引起的支气管肺炎和由于高血压性心脏病引起的支气管肺炎,选择第一个提及顺序的起始原因o例2.(a)食管静脉曲张和充血性心力衰竭 (b)慢性风湿性心脏病和肝硬变 选择肝硬变(K74.6),终结于证明书上首先列入之情况的顺序是由于肝硬变引起的食管静脉曲张63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规则2应用特点 如果不存在终结于证明书上首先列入之情况的报告顺序,则选择首先提及的情况。 应用特点: 1.部分 2.多于1个死因 3.没有顺序 4.(a)首先提到的情况64全国疾病监测

    43、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举例说明o例1. (a)恶性贫血和足坏疽 (b)动脉粥样硬化 选择恶性贫血(D51.0)。不存在终结于证明书上首先列入之情况的报告顺序 例2. (a)胰腺纤维囊性病 (b)支气管炎和支气管扩张 选择胰腺纤维囊性病(E84.9)。不存在报告顺序65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规则3应用特点o如果按照总原则、规则1或规则2所选择的情况明显为另一报告情况的直接后果,不管该情况处于第部分或第部分,均选择这个原始的情况o应用特点: 1.对部分,部分 2.多于1个死因 3.用选择规则后,还有更早的原因 4.更早的原因66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举例说明o例1. (a)急性贫

    44、血 (b)呕血 (c)食道静脉出血 (d)门静脉高压 肝硬变 选择肝硬变(K74.6)。按照总原则选择的门静脉高压可以认为是肝硬变的直接后果 例2. (a)坠积性肺炎,脑出血和乳房癌 选择脑出血(I61.9)。按照规则2选择的坠积性肺炎可以认为是所报告的另外两个情况的直接后遗症;故选择首先提及者67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被选择原因的修饰:规则A.衰老和其他不明确情况o当选择的原因可以分类到第十八章(症状、体征和临床与实验室异常所见,不可归类在他处者),除外R95(婴儿猝死综合征),而在证明书上又报告了可以分类在R00-R94或R96-R99以外其他地方的一个情况,则重新选择死亡原因,

    45、就好象分类在第十八章的情况未曾报告那样,除非这些情况能够用于修饰编码才加以考虑例: (a)衰老和坠积性肺炎 (b)类风湿性关节炎 编码到类风湿性关节炎(M06.9)。不理会按照规则2选择的衰老,而应用总原则68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规则B.琐细情况o当选择的原因是一个不大可能引起死亡的琐细情况,而又报告了一个更为严重的情况,则重新选择根本原因,就好象琐细情况未曾报告那样.如果死亡是治疗琐细情况中一个有害反应之结果的话,则选择这个有害反应.o例1.(a)龋牙 心脏停博 编码到心脏停博(I46.9).不理会按照规则2选择的龋牙 例2. (a)手术中出血 (b)扁桃体切除术 (c)扁桃体肥

    46、大 编码到外科手术中的出血(Y60.0)69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规则C.联系o当选择的原因与分类中的一个条款或与证明书上用于伴有一个或多个其他情况时的根本死因编码的注释有联系时,则编码到联合情况.o当联系条款仅适用于一种特指为由另一个情况所引起的情况的联合时,则只有当正确的因果关系被陈述或能够通过应用选择规则而推断时才编码到联合情况.o当在联系中发生矛盾时,应与之建立联系的那个情况是指假如未报告最初选择之原因的话,本来应选择的情况.允许作出任何进一步的适当联系.o例1. (a)肠梗阻 (b)股疝 编码到伴有梗阻的股疝(K41.3)70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o例2. (a)

    47、脑梗死和坠积性肺炎 (b)高血压和糖尿病 (c)动脉粥样硬化 编码到脑梗死(I63.9).按照规则1选择的动脉粥样硬化与高血压建立联系,这种联系本身又与脑梗死建立联系.71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规则D.特异性o当选择的原因以一般性术语描述了一种情况,而在证明书上用一个术语提供了这个情况在部位和性质方面等精确的信息,则优先采用这个信息更丰富的术语,这条规则常用于当一般性术语作为形容词去限定更精确术语时o例1. (a)脑梗死 (b)脑血管意外 编码到脑梗死(I63.9) 例2. (a)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 编码到风湿性二尖瓣狭窄(I05.0). 72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规

    48、则E.疾病的早期和晚期阶段o当选择的原因是一个疾病的早期阶段,而在证明书上还报告了同一个疾病的较晚阶段,则编码到较晚阶段.本规则不适用于对一个”慢性”型被报告为由于一个”急性”型所引起的情况,除非在分类中对此情况给予了特殊的说明o例1. (a)妊娠期子痫 (b)子痫前期 编码到妊娠期子痫(O15.0) 例2. (a)慢性心肌炎 (b)急性心肌炎 编码到急性心肌炎(I40.9)74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对用于根本死因编码的注释o由于在使用ICD死因分类规则确定根本死因及进行编码时,还有很多具体要求是难以用分类规则来表达的.为此,ICD提供两个详细注释,以进一步规范在应用规则难以确定根本

    49、死因时的做法,使各个国家和地区在生命统计中报告的资料趋于一致.准确地掌握和使用有关注释,是ICD死因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75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注意o当死亡医学证明书报告的疾病或情况的编码存在以下特点时,须考虑重新选择编码: 1.此编码不用于根本死因编码; 2.如果根本原因已知,则不使用此编码; 3.伴有提及某种或多种情况(可在死亡医学证明书的任何地方出现),则考虑联合编码; 4.当报告为的初始前因(意味着其他情况必须以一个正确的因果关系出现或被指出是“由于”该初始前因所引起)时,则考虑联合编码 (详细内容略)76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解释死亡原因记录的注释o一.中介原因的

    50、假设 在医学证明书中,一种情况频繁地被指出是由于另一种情况所引起,但第一种情况却不是第二种情况的直接后果。例如,呕血可能被陈述为由于肝硬变所引起,而不是被报告为顺序的最后事件,即肝硬变 门静脉高压 食道静脉破裂 呕血 。为了接受所报告的顺序,允许在第部分中假定存在一个中介原因,但它不能用于修饰编码o二.“很不可能”的解释 自从ICD第六次修订本以来就一直在使用”很不可能”这种表达法,以指出不可接受的因果关系,作为在应用总原则和选择规则中对顺序可接受性的指导,下列关系应被认为是“很不可能”的 (a)一种传染病或寄生虫病(A00-B99)报告为“由于”这一章以外的任何疾病所引起,除外:77全国疾病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培训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2711199.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