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3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刘教授教你舌诊 ppt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 文档编号:2705413
  • 上传时间:2022-05-19
  • 格式:PPT
  • 页数:33
  • 大小:2.74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刘教授教你舌诊 ppt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刘教授教你舌诊 ppt课件 教授 ppt 课件
    资源描述:

    1、刘教授教你舌诊刘教授教你舌诊主讲面相学专家刘耀增个人网址: 手少阴心经沿食道,之别系舌本;手少阴心经沿食道,之别系舌本; 足少阴肾经循喉咙,夹舌本;足少阴肾经循喉咙,夹舌本; 足厥阴肝经,络舌本;足厥阴肝经,络舌本; 足太阴脾经,连舌根、散舌下;足太阴脾经,连舌根、散舌下; 手太阴肺经上达咽喉,与舌根相连。手太阴肺经上达咽喉,与舌根相连。兴兴凯凯学学院院编辑刘耀增 (1) 心开窍于舌:心开窍于舌:舌体血络丰富,心主舌体血络丰富,心主血脉;血脉; (2) 舌为脾之外候:舌为脾之外候:苔由脾胃之气熏蒸苔由脾胃之气熏蒸而成;舌主味觉,脾主运化。而成;舌主味觉,脾主运化。 (3) 肾精上潮于舌:肾精上

    2、潮于舌:金津、玉液为胃津金津、玉液为胃津肾之精上潮于口。肾之精上潮于口。 (4) 肝主疏泄,推动气机运行:肝主疏泄,推动气机运行:肝藏血,肝藏血,调节血液运行,与舌上血液运行有密切调节血液运行,与舌上血液运行有密切关系。关系。 (5) 肺气通于口:肺气通于口:肺主宣发肃降,肺朝肺主宣发肃降,肺朝百脉,在津液输布和气血运行方面,与百脉,在津液输布和气血运行方面,与舌有密切关系。舌有密切关系。兴兴凯凯学学院院编辑刘耀增 (1)舌尖属心、肺)舌尖属心、肺 (2)舌中属脾、胃)舌中属脾、胃 (3)舌边属肝、胆)舌边属肝、胆 (4)舌根属肾)舌根属肾伤寒指掌伤寒指掌察舌辨证法有察舌辨证法有“舌尖属上舌尖

    3、属上脘,舌中属中脘,舌根属下脘脘,舌中属中脘,舌根属下脘”之说。之说。兴兴凯凯学学院院编辑刘耀增 1 舌背:舌面舌背:舌面 丝状乳头:与舌苔形成关系密切。丝状乳头:与舌苔形成关系密切。 菌状乳头:与舌质颜色关系密切。菌状乳头:与舌质颜色关系密切。 轮廓乳头轮廓乳头 与味觉有关与味觉有关 叶状乳头叶状乳头 2 舌底:舌质舌底:舌质兴兴凯凯学学院院编辑刘耀增阴阳阴阳虚实虚实 舌质舌质舌苔兴兴凯凯学学院院编辑刘耀增舌象舌象舌质舌质舌苔舌苔舌神舌神舌色舌色舌形舌形舌态舌态苔色苔色苔质苔质舌尖舌尖舌中舌侧舌中舌侧舌根;舌体色质舌根;舌体色质舌苔。舌苔。重复望舌一次。重复望舌一次。舌鉴辨正:刮舌验苔。刮去

    4、浮台,观察苔底;舌鉴辨正:刮舌验苔。刮去浮台,观察苔底;闻诊:听其语言是否清晰能够帮助判断。闻诊:听其语言是否清晰能够帮助判断。 兴兴凯凯学学院院编辑刘耀增“淡红舌,薄白苔淡红舌,薄白苔”常舌常舌舌质舌质舌苔舌苔苔色苔色-白白 苔质苔质-薄而均匀薄而均匀, ,有有根根 舌神舌神-舌质荣润舌质荣润舌色舌色-颜色淡红颜色淡红 舌形舌形-大小适中大小适中舌态舌态-柔软灵活柔软灵活兴兴凯凯学学院院编辑刘耀增舌的本体,舌体。舌的本体,舌体。舌的肌肉和脉络组织。舌的肌肉和脉络组织。观察内容:舌色、舌形质、动态、观察内容:舌色、舌形质、动态、舌下络脉舌下络脉 一 望 舌 质(一)望 舌 神 荣舌:红活润泽、

    5、运动灵荣舌:红活润泽、运动灵活(有神)活(有神) 枯舌:晦暗无光、死板干枯舌:晦暗无光、死板干枯(无神)枯(无神) 鉴别要点:荣润晦暗、鉴别要点:荣润晦暗、灵活死板灵活死板兴兴凯凯学学院院编辑刘耀增(二) 望舌色主要分为淡白、淡红、主要分为淡白、淡红、红、绛、紫、青六种。红、绛、紫、青六种。 兴兴凯凯学学院院编辑刘耀增(三)望舌形(一)老嫩舌 (二)胖瘦舌 (三)点、刺舌 (四)裂纹舌 (五)齿痕舌 (四)望舌态正常舌态:舌体活动灵便,伸缩自如正常舌态:舌体活动灵便,伸缩自如。提示气血充盛,经脉通调、脏腑健旺。提示气血充盛,经脉通调、脏腑健旺。常见的病理舌态常见的病理舌态: 舌体痿软、强硬、歪

    6、斜、舌体痿软、强硬、歪斜、 颤动、吐弄和短缩等异常变化。颤动、吐弄和短缩等异常变化。 兴兴凯凯学学院院编辑刘耀增(一)痿软舌形成:(一)痿软舌形成:气血虚极,阴液亏损气血虚极,阴液亏损舌舌 肌筋脉失养肌筋脉失养 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多为伤阴或气血俱虚。多为伤阴或气血俱虚。 (二)强硬舌形成:(二)强硬舌形成: 邪热内扰邪热内扰-热盛伤津热盛伤津舌脉失养舌脉失养 热扰神明热扰神明-舌失主宰舌失主宰- 强硬舌强硬舌 痰浊内阻痰浊内阻-蒙闭心包蒙闭心包 肝风夹痰肝风夹痰上阻舌窍上阻舌窍 强硬舌表现强硬舌表现:舌体失柔,卷伸不利,板硬强直,不能转动; 意义意义:热入心包,高热伤津,风痰阻络兴兴凯凯学学

    7、院院编辑刘耀增(五)吐弄 吐舌-舌伸口外、不即回缩 弄舌-舌伸口外、立即回缩心脾积热 吐舌-疫毒攻心、正气将绝 弄舌-动风先兆、先天愚智注:多见于小儿智力发育不全兴兴凯凯学学院院编辑刘耀增(三)颤动舌形成:(三)颤动舌形成: 阴血亏损,肝筋失养,舌脉挛急阴血亏损,肝筋失养,舌脉挛急 邪热伤津,燔灼肝筋,筋脉拘急邪热伤津,燔灼肝筋,筋脉拘急临床意义:临床意义:血虚动风:舌淡白;酒毒内蕴:舌紫暗;阴虚动风:舌红少津 ;热极生风:舌绛紫;肝风内动;(四)歪斜舌表现(四)歪斜舌表现:舌体偏向 一侧(健侧) 临床意义临床意义:中风,喑痱,或中风先兆(五)短缩表现:(五)短缩表现:舌体卷缩,不能伸长 临床

    8、意义:临床意义:气血不足;血瘀:舌下络脉粗胀,青紫、紫红、绛紫、紫黑; 主病主病:气滞,寒凝,热郁,痰湿,气虚,阳虚兴兴凯凯学学院院编辑刘耀增二二 望舌苔望舌苔(一)苔质,即舌苔的质地、形态。(一)苔质,即舌苔的质地、形态。v 厚薄主要反应厚薄主要反应邪正盛衰和邪气深浅。邪正盛衰和邪气深浅。v 润燥主要反映体内润燥主要反映体内津液盈亏津液盈亏和和输布输布情况。情况。 v 腻松:腻松:腐苔腐苔主食积胃肠、或痰热内蕴主食积胃肠、或痰热内蕴 。 腻苔腻苔主湿浊、痰饮、食积。主湿浊、痰饮、食积。 松苔松苔湿浊之邪欲解的征象。湿浊之邪欲解的征象。 脓腐苔脓腐苔内痈或邪毒内结,邪盛病重表现。内痈或邪毒内结

    9、,邪盛病重表现。v 剥落苔:剥落苔:一般主胃气匮乏,胃阴枯涸一般主胃气匮乏,胃阴枯涸或或气血两虚气血两虚, 亦是全身虚弱的一种征象。亦是全身虚弱的一种征象。v 偏全苔和真假苔等。偏全苔和真假苔等。 兴兴凯凯学学院院编辑刘耀增 疾病初起在表,病情轻浅,未伤胃气,苔亦无明显变化,可见到薄苔;舌苔由薄变厚,提示邪气渐盛,为病进;薄苔突然增厚,提示邪气极盛,迅速入里; 舌苔厚或中根部尤著者,提示胃肠内有宿食,或痰浊停滞,主病位在里,病情较重。 舌苔由厚渐化,舌上复生新苔,提示正气胜邪,为病退的征象; 厚苔骤然消退,舌上无新生薄苔,为正不胜邪,或胃气暴绝。(一)舌苔的厚薄兴兴凯凯学学院院编辑刘耀增(二)

    10、舌苔的润燥润苔是正常舌苔的表现; 临床意义:津液未伤,如风寒表证、湿邪 初起、食滞、瘀血等。滑苔主痰饮、主湿。如寒湿,阳虚燥苔津液已伤。如高热、大汗、吐泻后, 或过服温燥药物,津液不足,苔失滋 润而干燥。或阳气为阴邪所阻,不能 上蒸津液而见燥苔。糙苔燥苔进一步发展,热盛伤津重证,湿 浊内停,水液布散不利。 兴兴凯凯学学院院编辑刘耀增(三)腻、腐苔(三)腻、腐苔 临床意义腻苔湿浊内蕴,阳气被遏。 舌苔腻而滑痰浊寒湿内阻,阳气被遏; 舌苔厚腻如积粉时邪夹湿,自里而发, 舌苔厚而粘腻胃湿浊之邪上泛。腐苔阳热有余,蒸腾胃中腐浊邪气上升,多见食积痰浊。脓腐苔热痈,邪毒内结兴兴凯凯学学院院编辑刘耀增黄腻苔

    11、黄腻苔黄滑粘腻苔黄滑粘腻苔霉腐苔霉腐苔根部腐苔根部腐苔兴兴凯凯学学院院编辑刘耀增 (四)剥苔、类剥苔(四)剥苔、类剥苔 舌苔全部或部分剥落,剥落处舌面光滑无苔。前剥苔;中剥苔;根剥苔;花剥苔舌苔多处剥落,舌面仅斑驳片存少量舌苔;镜面舌舌苔剥落殆尽,舌面光滑如镜。(最严重)类剥苔舌苔剥落处,舌面不光滑, 仍有新生苔质颗粒或乳头。地图舌舌苔大片剥落,边缘突起, 界限清楚,剥落部位时时转移。兴兴凯凯学学院院编辑刘耀增主胃气匮乏,胃阴枯涸或气血两虚 。舌红苔剥阴虚;舌淡苔剥血虚,或气血两虚;舌苔部分剥落,未剥落处仍有腻滑苔正气已虚、湿浊之邪未化,病情复杂。镜面舌多见于重病阶段,镜面舌色红胃阴干涸,胃无

    12、生发之气; 舌白如镜营血大亏,病危难治。先天性剥苔是生来就有的剥苔,其部位常在舌面中央人字沟之前,呈菱形,多因先天发育不良所致。 剥苔、类剥苔的临床意义兴兴凯凯学学院院编辑刘耀增镜面舌色红镜面舌色红花剥苔花剥苔舌苔部分剥落,未剥落处仍有腻滑苔舌苔部分剥落,未剥落处仍有腻滑苔兴兴凯凯学学院院编辑刘耀增(五)偏、全苔(五)偏、全苔舌苔偏于某处-舌所分候的脏腑有邪气停聚偏外苔偏外苔( (舌尖为外舌尖为外) ), 邪气入里未深邪气入里未深+ +胃气却先伤;胃气却先伤;偏内苔偏内苔( (舌根为内舌根为内) ), 外邪虽减外邪虽减+ +胃滞依然;胃滞依然;舌苔仅见舌中舌苔仅见舌中痰饮、食浊停滞中焦;痰饮、

    13、食浊停滞中焦;中根部少苔中根部少苔胃阳不能上蒸,胃阳不能上蒸, 肾阴不能上濡,肾阴不能上濡, 阴精气血皆伤。阴精气血皆伤。舌苔偏于左或右舌苔偏于左或右邪在半表半里、肝胆湿热。邪在半表半里、肝胆湿热。兴兴凯凯学学院院编辑刘耀增二二 苔色苔色 白苔、白苔、灰黑苔灰黑苔(一)(一)白苔白苔(1)舌象特征 白苔有薄厚之分。薄白苔透过舌苔可以看到舌体的白苔;厚白苔舌体被苔遮盖而不透出的白苔。 兴兴凯凯学学院院编辑刘耀增兴兴凯凯学学院院编辑刘耀增本色,最常见的苔色,厚、薄之分,本色,最常见的苔色,厚、薄之分,其它各色舌均可由白苔转化而成。其它各色舌均可由白苔转化而成。 临床意义:正常苔色,临床意义:正常苔

    14、色,主表证、寒证、湿证,可见热证。主表证、寒证、湿证,可见热证。但不局限于表证和寒证,但不局限于表证和寒证,兴兴凯凯学学院院编辑刘耀增 润润+舌质淡红舌质淡红 正常人,或表证初起。正常人,或表证初起。 里证病轻,或阳虚内寒。里证病轻,或阳虚内寒。 薄白苔薄白苔-质地干燥质地干燥 风热表证。风热表证。 质地滑利质地滑利 外感寒湿,或脾肾阳虚水停。外感寒湿,或脾肾阳虚水停。 厚白厚白+腻腻 湿浊、痰饮、食积之证。湿浊、痰饮、食积之证。 厚白苔厚白苔- 厚腻厚腻+干干 痰浊湿痰浊湿热热内蕴,内蕴,化热伤津化热伤津之证。之证。 糙裂苔糙裂苔燥热伤津,阴液亏损。燥热伤津,阴液亏损。 积粉苔积粉苔瘟疫或内

    15、痈,瘟疫或内痈,秽浊湿邪与热毒秽浊湿邪与热毒相相结。结。 兴兴凯凯学学院院编辑刘耀增兴兴凯凯学学院院编辑刘耀增薄黄苔薄黄苔热轻热轻 深黄苔深黄苔热重热重 焦黄苔焦黄苔热极热极舌舌尖尖苔黄苔黄热在上焦热在上焦舌舌中中苔黄苔黄热在肠胃热在肠胃舌舌根根苔黄苔黄热在下焦热在下焦舌舌边边苔黄苔黄热在肝胆热在肝胆苔色愈黄苔色愈黄邪热愈甚邪热愈甚部部位位黄苔主热证、里证。黄苔主热证、里证。舌苔由白舌苔由白黄黄邪已化热入里邪已化热入里 (二)(二) 黄苔的临床意义黄苔的临床意义 兴兴凯凯学学院院编辑刘耀增(三)灰黑苔(三)灰黑苔舌象特征:舌象特征: 浅黑苔浅黑苔灰苔灰苔 深灰苔深灰苔黑苔黑苔分布:人字界沟附近

    16、较深,舌尖浅淡分布:人字界沟附近较深,舌尖浅淡灰黑苔多由白苔、黄苔转化而成,灰黑苔多由白苔、黄苔转化而成, 疾病持续一定时间发展相当程度后出现。疾病持续一定时间发展相当程度后出现。兴兴凯凯学学院院编辑刘耀增临床意义:阴寒内盛,或里热炽临床意义:阴寒内盛,或里热炽盛盛机理分析:寒热均见,但均为重机理分析:寒热均见,但均为重证,证, 黑色越深,病情越重。黑色越深,病情越重。苔质苔质润燥润燥鉴别灰黑苔鉴别灰黑苔寒热属寒热属性性的重要指征的重要指征 寒湿病:白苔转化寒湿病:白苔转化灰黑苔灰黑苔+湿润多津湿润多津 热性病:黄苔转化热性病:黄苔转化灰黑苔灰黑苔+干燥无津干燥无津兴兴凯凯学学院院编辑刘耀增(三)(三)灰黑苔灰黑苔多由白苔或黄苔转化而成。主里热或里寒的重证。润燥是鉴别灰黑苔寒热属性的重要指征。 寒湿病,舌苔多由白苔转化,必湿润多津; 热性病,舌苔多由黄苔转化,必干燥无津。白腻灰黑苔舌面湿润,舌质淡白胖嫩, 为阳虚寒湿、痰饮内停。黄腻灰黑苔为湿热内蕴,日久不化。苔焦黑干燥,舌质干裂起刺热极津枯。润润兴兴凯凯学学院院编辑刘耀增主讲面相学专家刘耀增主讲面相学专家刘耀增个人网址:个人网址: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刘教授教你舌诊 ppt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2705413.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