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及其教育思想-ppt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孔子及其教育思想-ppt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孔子 及其 教育 思想 ppt 课件
- 资源描述:
-
1、1ppt课件礼、义、廉、耻忠、孝、仁、爱、信、义、和、平2ppt课件孔子的生平2孔子与教育4孔子的思想3 3孔子的影响3 13ppt课件4ppt课件56“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 瑞典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阿尔文博士 7全球首家孔子学院400多所,分布在96个国家(地区)(美国及欧洲最多),成为推广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及国学的全球品牌和平台。8韩国人对祭孔大典申遗?在韩国首都首尔,传统舞蹈剧团在纪念孔子的活动中表演。 9 韩国人已经在准备拿祭孔大典去申请世界文化遗产,韩国人已经在准备拿祭孔大典去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下一步就是把孔子彻彻底底的变成韩
2、国人了下一步就是把孔子彻彻底底的变成韩国人了,中国的,中国的论坛上却还在为应不应该祭孔吵个不停,很多人对孔论坛上却还在为应不应该祭孔吵个不停,很多人对孔子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子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 10孔子的生平2孔子与教育4孔子的思想3 3孔子的影响3 111 v孔子(公元前前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12出生出生贵族家庭(殷商后裔,宋国贵族)避祸至鲁国1314青少年时代青少年时代3岁丧父,17岁丧母15岁“志于学” 孔子自幼好礼,“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史记孔子世家)他15岁“志于学”,读诗、书,学礼、乐
3、,从不放弃任何可以学习的机会。二十几岁时,当过委吏、乘田等小官为了谋生,年轻时他也做过鲁国大夫季氏的管仓库的“委吏”和管牛羊的“乘田”,表现出他从事实际工作的才能。由此他有些自许地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论语子罕14ppt课件15而立之年而立之年:正式收徒讲学,编辑教材,开始其教育生涯。 孔子从30岁开始奠定了一生为人处世、施教、为政的基础。他顺应当时“文化下移”的趋势,收徒讲学。孔子所办的私学,是春秋时期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组织最完备的私学。不惑之年不惑之年:创立了儒家学派,而且在积累丰富的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育理论。 1650-55岁曾任中都宰职务 。孔子在教学的同时
4、,从未放弃过步入仕途践履自己的政治主张的理想。他51岁时鲁定公请他担任鲁国的中都宰,以弟子为辅佐,治理中都,颇有政绩。一年后升迁为小司空,管理土地、山林。不久又提升为大司寇,位同三卿(司徒、司马、司空)。他襄助鲁定公赴夹谷齐鲁之会,会后又运用外交手段收回了被齐侵占的郓、灌、龟阴之田。为加强公室,抑制三桓(季孙、孟孙、叔孙),孔子提出“堕三都”的计划,并派弟子子路为季氏宰去实施。孔子55岁时因与鲁国执政大夫季桓子的矛盾不断激化而下野1755岁弃职周游列国,弟子数十人随之同行,弃政游学,他见自己的政治抱负在鲁国不能实现,便率领弟子周游列国,先后奔走于宋、卫、陈、齐等十几个诸侯国,度过了十四年的流亡
5、生涯。他的政治主张不为各国执政者所采纳,凄凄惶惶,找不到一处容身之所。但他不改初衷,坚持自己的主张。在周游列国期间,他的私学是走到那里办到那里,从来没有停止过教学活动。他在去曹适宋中途,“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在陈蔡绝粮的危机时刻“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史记孔子世家),与子路、子贡、颜渊等弟子研究学问,砥砺品行。 18l68岁返鲁尊为国老。晚年完成诗书礼乐易春秋的编纂和核定工作。l孔子返回鲁国时,已经是六十八岁的老人了,从此他专门从事讲学和整理古代文献,直到逝世。孔子逝世时,弟子皆以父母之丧礼之,服孝三年。“三年心表毕,相诀而去,则哭,各复尽衰,或复留。” l论语是孔子的弟子辑录的
6、孔子言行录,也杂有其弟子的言行,是无系统的语录和记事体裁。论语一书共有20篇,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19现如今大致路线曲阜菏泽长垣商丘夏邑淮阳周口上蔡罗山,然后原路返回。”从55岁到68岁,孔子带着他的若干亲近弟子,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在鲁国周边游历孔子只到了楚国的边境。孔子还打算西去晋国,但由于时局不好,结果只是在黄河边上感慨了一番,“美哉!水洋洋乎,丘之不济,命也夫!”最终连黄河也没过。20孔子的生平2教育思想3 3孔子的影响3 121 论教育的作用“性相近、习相远” 论办学方针 “有教无类” 论培养目标“学而优则仕” 论教育内容
7、六经 论教学方法“启发”“、学思结合”、“因材施教” 论道德修养:仁、礼22n 论教育的作用论教育的作用(1)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先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教育家“庶 富 教”“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论语子路V:庶富教 “庶 富 教”23 孔子认识到国家发展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一是“庶”:即充足的劳动力; 二是“富”: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因为“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三是“教”:使人民受到政治伦理教育,安分守纪。“富而不教则如禽兽矣”。孔子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论述教育与经济关系的教育家。 庶与富是实施教
8、育的基础,经济发展,生活宽裕之后必然随之进行教育,引导人民,引导社会走健康发展的道路。 24(2)教化民众是教育最直接为政治服务的表现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德治和礼教对于治理国家的作用要高于一般政令刑律,主张“为政以德”,靠道德的引导、礼教的规范,才能使人心悦诚服。他把政治看作就是教育过程,为政就是一种完善自身并由此影响他人的教育活动。因此,只有实施良好的教育,才能真正实现“德治”的社会理想25 对个体发展的作用:对个体发展的作用:“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内涵意义:人人都可以受教育,人人都必须受
9、教育人性论中的矛盾 :“唯上智与下愚不移”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季氏 26n论办学方针论办学方针 “有教无类有教无类”1、内涵: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 2、人性论依据?3、针对奴隶主贵族的有教有类而提出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束脩:脩是干肉,又叫脯。每条脯叫一脡,十脡为一束。束脩就是十条干肉,古代用来作初次拜见的礼物。子曰:“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篇)27在孔门三千弟子中,有少数贵族弟子(如南宫敬叔、司马牛、孟懿子),有少数商人弟子(如子贡),而大多数出生贫贱,如蓬户瓮牖、捉襟见肘的原宪,
10、穷居陋巷、箪食瓢饮的颜回,卞之野人以藜藿为食的子路,穷困至三天不举火十年不制衣的曾参,还有梁父大盗颜涿聚。 意义:打破贵贱、贫富和种族的界限,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打破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使平民有机会受教育满足了平民入学的愿望,促进了“士”阶层的崛起及文化学术的下移,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28n论培养目标论培养目标“学而优则仕学而优则仕” 孔子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德才兼备的治术人才,依论语记载,可以概括为“士”、“君”和“成人”三个层次。士具有二重性:一是为学,其旨在修已;二是入仕,其旨在治人。为学要求学问道德方面能严格要求自己,达到崇高的境界,这是治人的前提;入仕要求能“使于四方”,“见危
11、授命”,在政治上谋进取,以道治国安邦;君子须具有“仁”、“智”、“勇”三达德;成人则要有“仁”、“智”、“勇”、“艺”、“礼”、“乐”六个方面的要求,构成了孔子最理想的培养目标。孔子力求通过教育去这些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达到改良社会政治的目的。29孔子的学生子夏提出“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比较准确地概括了孔子关于教育目的的主张。 “优”是指有余力(或优秀)的意思。这句话的含义是:为官从政尽职尽责,在尚有余力的情况下应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业务水平;有了丰富的知识,在学有余力情况下应将所学知识服务于社会,即出仕为官。30内涵:将学习与做官联系起来 孔子认为只有经过教育和学习才能取得
12、官职俸禄,即“学也禄在其中矣”。“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必担心没有官做,要担心有没有做官所需要的知识本领。 孔子培养的弟子大多参与了政治活动,他们“散游诸侯,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但孔子提倡“学而优则仕”是有条件的,他告戒学生“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现),无道则隐。”教育学生只有在国家有道时才能从政,邦无道,不能行道时,要退而隐其身。31(2)依据: “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 “学也,禄在其中矣” 论语先进 孔子说:“先学习礼乐而后再做官的人,是(原来没有爵禄的)平民;先当了官然后再学习礼乐的人,是君子。如果要选用人才,那我主
13、张选用先学习礼乐的人。”32(3)意义: “学而优则仕”口号的提出在教育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为平民从政开辟了道路,成为推动当时人们积极学习的巨大力量。同时,也是对奴隶制世袭制的巨大冲击,有利于封建官僚制度的形成。“学而优则仕”还是科举制的理论来源,二者有密切联系。33论语述而记载:“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以文献、品行、忠诚和守信教育学生。文献主要指传统的诗书礼易春秋等文化典籍。品行、忠诚和守信实际上是指道德教育。孔子主张“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把道德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首位。道德教育没有专门的教科书,而是贯穿到文化知识的学习中,文化知识也是为道德教育服务。n论教育内容论教育内容六经六经
14、34“文”的基本内容包括“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是孔子亲手编定的我国历史上第一套教科书,除乐散佚之外,其他儒家经典成为汉代以后我国封建社会官学和私学使用的基本教科书,它们与四书一起成为隋唐之后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 35诗诗 我国历史上最古老的诗歌选集,由孔子编辑整理而成,取其精华305篇,概称“诗三百”。诗的特点是合乎周礼,内容纯正无邪。诗包括风、雅、颂三部分,“风”(民歌)反映各地平民和贵族的风俗习惯,多为抒情诗;“雅”(宫廷诗歌)反映贵族的生活和政治情况,有史料价值;“颂”(庙堂诗歌)歌颂祖先的功劳,格调庄严肃穆。诗对个人品德修养和人际关系有重要作用。“可以兴”“可以观”“可以
15、群”“可以怨”。36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国风周南关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国风秦风蒹葭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诗经国风王风黍离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国风王风采葛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国风郑风子衿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372、书又称尚书,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保存了夏商周时代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方面的资料,有很高的历史价值。3、礼又称士礼或仪礼,孔子认为三代之礼,周礼比较完善,他依据周礼加以改良,编辑成一部君子必须掌握的礼仪,作为教材。他要求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