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5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孔子及其教育思想-ppt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 文档编号:2694800
  • 上传时间:2022-05-18
  • 格式:PPT
  • 页数:65
  • 大小:6.56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孔子及其教育思想-ppt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孔子 及其 教育 思想 ppt 课件
    资源描述:

    1、1ppt课件礼、义、廉、耻忠、孝、仁、爱、信、义、和、平2ppt课件孔子的生平2孔子与教育4孔子的思想3 3孔子的影响3 13ppt课件4ppt课件56“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 瑞典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阿尔文博士 7全球首家孔子学院400多所,分布在96个国家(地区)(美国及欧洲最多),成为推广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及国学的全球品牌和平台。8韩国人对祭孔大典申遗?在韩国首都首尔,传统舞蹈剧团在纪念孔子的活动中表演。 9 韩国人已经在准备拿祭孔大典去申请世界文化遗产,韩国人已经在准备拿祭孔大典去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下一步就是把孔子彻彻底底的变成韩

    2、国人了下一步就是把孔子彻彻底底的变成韩国人了,中国的,中国的论坛上却还在为应不应该祭孔吵个不停,很多人对孔论坛上却还在为应不应该祭孔吵个不停,很多人对孔子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子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 10孔子的生平2孔子与教育4孔子的思想3 3孔子的影响3 111 v孔子(公元前前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12出生出生贵族家庭(殷商后裔,宋国贵族)避祸至鲁国1314青少年时代青少年时代3岁丧父,17岁丧母15岁“志于学” 孔子自幼好礼,“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史记孔子世家)他15岁“志于学”,读诗、书,学礼、乐

    3、,从不放弃任何可以学习的机会。二十几岁时,当过委吏、乘田等小官为了谋生,年轻时他也做过鲁国大夫季氏的管仓库的“委吏”和管牛羊的“乘田”,表现出他从事实际工作的才能。由此他有些自许地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论语子罕14ppt课件15而立之年而立之年:正式收徒讲学,编辑教材,开始其教育生涯。 孔子从30岁开始奠定了一生为人处世、施教、为政的基础。他顺应当时“文化下移”的趋势,收徒讲学。孔子所办的私学,是春秋时期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组织最完备的私学。不惑之年不惑之年:创立了儒家学派,而且在积累丰富的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育理论。 1650-55岁曾任中都宰职务 。孔子在教学的同时

    4、,从未放弃过步入仕途践履自己的政治主张的理想。他51岁时鲁定公请他担任鲁国的中都宰,以弟子为辅佐,治理中都,颇有政绩。一年后升迁为小司空,管理土地、山林。不久又提升为大司寇,位同三卿(司徒、司马、司空)。他襄助鲁定公赴夹谷齐鲁之会,会后又运用外交手段收回了被齐侵占的郓、灌、龟阴之田。为加强公室,抑制三桓(季孙、孟孙、叔孙),孔子提出“堕三都”的计划,并派弟子子路为季氏宰去实施。孔子55岁时因与鲁国执政大夫季桓子的矛盾不断激化而下野1755岁弃职周游列国,弟子数十人随之同行,弃政游学,他见自己的政治抱负在鲁国不能实现,便率领弟子周游列国,先后奔走于宋、卫、陈、齐等十几个诸侯国,度过了十四年的流亡

    5、生涯。他的政治主张不为各国执政者所采纳,凄凄惶惶,找不到一处容身之所。但他不改初衷,坚持自己的主张。在周游列国期间,他的私学是走到那里办到那里,从来没有停止过教学活动。他在去曹适宋中途,“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在陈蔡绝粮的危机时刻“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史记孔子世家),与子路、子贡、颜渊等弟子研究学问,砥砺品行。 18l68岁返鲁尊为国老。晚年完成诗书礼乐易春秋的编纂和核定工作。l孔子返回鲁国时,已经是六十八岁的老人了,从此他专门从事讲学和整理古代文献,直到逝世。孔子逝世时,弟子皆以父母之丧礼之,服孝三年。“三年心表毕,相诀而去,则哭,各复尽衰,或复留。” l论语是孔子的弟子辑录的

    6、孔子言行录,也杂有其弟子的言行,是无系统的语录和记事体裁。论语一书共有20篇,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19现如今大致路线曲阜菏泽长垣商丘夏邑淮阳周口上蔡罗山,然后原路返回。”从55岁到68岁,孔子带着他的若干亲近弟子,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在鲁国周边游历孔子只到了楚国的边境。孔子还打算西去晋国,但由于时局不好,结果只是在黄河边上感慨了一番,“美哉!水洋洋乎,丘之不济,命也夫!”最终连黄河也没过。20孔子的生平2教育思想3 3孔子的影响3 121 论教育的作用“性相近、习相远” 论办学方针 “有教无类” 论培养目标“学而优则仕” 论教育内容

    7、六经 论教学方法“启发”“、学思结合”、“因材施教” 论道德修养:仁、礼22n 论教育的作用论教育的作用(1)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先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教育家“庶 富 教”“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论语子路V:庶富教 “庶 富 教”23 孔子认识到国家发展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一是“庶”:即充足的劳动力; 二是“富”: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因为“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三是“教”:使人民受到政治伦理教育,安分守纪。“富而不教则如禽兽矣”。孔子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论述教育与经济关系的教育家。 庶与富是实施教

    8、育的基础,经济发展,生活宽裕之后必然随之进行教育,引导人民,引导社会走健康发展的道路。 24(2)教化民众是教育最直接为政治服务的表现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德治和礼教对于治理国家的作用要高于一般政令刑律,主张“为政以德”,靠道德的引导、礼教的规范,才能使人心悦诚服。他把政治看作就是教育过程,为政就是一种完善自身并由此影响他人的教育活动。因此,只有实施良好的教育,才能真正实现“德治”的社会理想25 对个体发展的作用:对个体发展的作用:“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内涵意义:人人都可以受教育,人人都必须受

    9、教育人性论中的矛盾 :“唯上智与下愚不移”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季氏 26n论办学方针论办学方针 “有教无类有教无类”1、内涵: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 2、人性论依据?3、针对奴隶主贵族的有教有类而提出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束脩:脩是干肉,又叫脯。每条脯叫一脡,十脡为一束。束脩就是十条干肉,古代用来作初次拜见的礼物。子曰:“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篇)27在孔门三千弟子中,有少数贵族弟子(如南宫敬叔、司马牛、孟懿子),有少数商人弟子(如子贡),而大多数出生贫贱,如蓬户瓮牖、捉襟见肘的原宪,

    10、穷居陋巷、箪食瓢饮的颜回,卞之野人以藜藿为食的子路,穷困至三天不举火十年不制衣的曾参,还有梁父大盗颜涿聚。 意义:打破贵贱、贫富和种族的界限,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打破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使平民有机会受教育满足了平民入学的愿望,促进了“士”阶层的崛起及文化学术的下移,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28n论培养目标论培养目标“学而优则仕学而优则仕” 孔子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德才兼备的治术人才,依论语记载,可以概括为“士”、“君”和“成人”三个层次。士具有二重性:一是为学,其旨在修已;二是入仕,其旨在治人。为学要求学问道德方面能严格要求自己,达到崇高的境界,这是治人的前提;入仕要求能“使于四方”,“见危

    11、授命”,在政治上谋进取,以道治国安邦;君子须具有“仁”、“智”、“勇”三达德;成人则要有“仁”、“智”、“勇”、“艺”、“礼”、“乐”六个方面的要求,构成了孔子最理想的培养目标。孔子力求通过教育去这些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达到改良社会政治的目的。29孔子的学生子夏提出“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比较准确地概括了孔子关于教育目的的主张。 “优”是指有余力(或优秀)的意思。这句话的含义是:为官从政尽职尽责,在尚有余力的情况下应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业务水平;有了丰富的知识,在学有余力情况下应将所学知识服务于社会,即出仕为官。30内涵:将学习与做官联系起来 孔子认为只有经过教育和学习才能取得

    12、官职俸禄,即“学也禄在其中矣”。“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必担心没有官做,要担心有没有做官所需要的知识本领。 孔子培养的弟子大多参与了政治活动,他们“散游诸侯,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但孔子提倡“学而优则仕”是有条件的,他告戒学生“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现),无道则隐。”教育学生只有在国家有道时才能从政,邦无道,不能行道时,要退而隐其身。31(2)依据: “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 “学也,禄在其中矣” 论语先进 孔子说:“先学习礼乐而后再做官的人,是(原来没有爵禄的)平民;先当了官然后再学习礼乐的人,是君子。如果要选用人才,那我主

    13、张选用先学习礼乐的人。”32(3)意义: “学而优则仕”口号的提出在教育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为平民从政开辟了道路,成为推动当时人们积极学习的巨大力量。同时,也是对奴隶制世袭制的巨大冲击,有利于封建官僚制度的形成。“学而优则仕”还是科举制的理论来源,二者有密切联系。33论语述而记载:“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以文献、品行、忠诚和守信教育学生。文献主要指传统的诗书礼易春秋等文化典籍。品行、忠诚和守信实际上是指道德教育。孔子主张“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把道德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首位。道德教育没有专门的教科书,而是贯穿到文化知识的学习中,文化知识也是为道德教育服务。n论教育内容论教育内容六经六经

    14、34“文”的基本内容包括“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是孔子亲手编定的我国历史上第一套教科书,除乐散佚之外,其他儒家经典成为汉代以后我国封建社会官学和私学使用的基本教科书,它们与四书一起成为隋唐之后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 35诗诗 我国历史上最古老的诗歌选集,由孔子编辑整理而成,取其精华305篇,概称“诗三百”。诗的特点是合乎周礼,内容纯正无邪。诗包括风、雅、颂三部分,“风”(民歌)反映各地平民和贵族的风俗习惯,多为抒情诗;“雅”(宫廷诗歌)反映贵族的生活和政治情况,有史料价值;“颂”(庙堂诗歌)歌颂祖先的功劳,格调庄严肃穆。诗对个人品德修养和人际关系有重要作用。“可以兴”“可以观”“可以

    15、群”“可以怨”。36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国风周南关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国风秦风蒹葭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诗经国风王风黍离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国风王风采葛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国风郑风子衿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372、书又称尚书,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保存了夏商周时代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方面的资料,有很高的历史价值。3、礼又称士礼或仪礼,孔子认为三代之礼,周礼比较完善,他依据周礼加以改良,编辑成一部君子必须掌握的礼仪,作为教材。他要求学生“

    16、立于礼”。“夫礼,先王以承天道,以治人之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知礼是立足社会的重要条件,他要求弟子不仅学会礼仪,而且要理解礼所蕴涵的精神实质。384、乐又称乐经,与诗经相联,前者是曲调,后者是歌词。同时乐与礼也是密切相关,礼乐经常配合发挥为政治服务的作用,礼是人们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用以规范人的行为,建立稳定有序的社会等级制度;乐则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形成崇高的品格。孔子要求学生“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乐在秦朝焚书中散佚。5、易又名周易或易经,是一部占卜用的卦书,含有朴素的辨证法思想。 39 6、春秋 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孔子根据鲁史和周史编辑而成,记载了上讫鲁隐公元年(前72

    17、2年),下至鲁哀公14年(前481年)共242年的政治、经济、军事、天文、地理和灾异等方面的资料,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后人为便于学习,进行了阐述和补充,称为传。流传至今有三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和春秋左氏传 40特点:1、偏重社会和人文科学,六经中包含哲学、政治、伦理、历史、文学和音乐等丰富的社会科学知识。2、不设宗教科目,侧重以政治和道德知识教育学生,从而抑制了宗教的迷狂,有助于形成“以道德代宗教”的中国文化模式。3、轻视自然科学和实用技术,所传授的知识局限于做人和从政,“君子谋道不谋食”,认为君子不必参加物质生产劳动,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分离有不利影响。41n论教学方法论教学方法 “学而

    18、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学而知之”是孔子进行教学的主导思想,也是求知的唯一途径。 吾尝终日不食,终日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思:“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行:“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1、学、思、行结合、学、思、行结合42 君子视思明,要分得清是非,辨得明真假,要把人和事看得通透,看清真假虚实。 君子听思聪,不要听风则雨。人多嘴杂,每个人的标准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同一个事物在不同人那里千差万别,有的真实有的夸张,光是听人说,安能辨它真伪?君子要多听,要善于听不同的声音,还要听得聪明,要听得出什么对,什么对自己有利

    19、。首先要做一个好的倾听者,才能做一个好的语者。 君子色思温,谦谦君子,自古就有。君子是应该有平和的心态,温润的言语。要心怀宽广,有容乃大;要处变不惊,潇洒自如。有时候太激烈和明显的表情能瞬间转变周围的气氛,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君子应该有比常人更大的气量,比常人更稳定的情绪。 43君子貌思恭,要真诚待人,无论贵贱;懂得尊敬,也懂得谦卑,就像是玉一块,不如炭火那么炽热,不如冰水那么寒冷,温温的,让人觉得舒服。只有尊敬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敬,那些目空无人,总是高高在上的人,不懂得自己什么时候应该谦虚和恭敬的人,不会有好结果的。 君子言思忠,要学会说话,懂得说话,什么时候该说话,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要

    20、言行一致,说出的话,掷地有声,常言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自己的话要对自己的心忠诚,自己的话要对自己的行为忠诚。 44 君子事思敬,要懂得敬业,每一份事业都需要全心全意,都要全情投入。没有随随便便就能做好的事情,只有仔细思考,周密准备,态度认真,才能有可能把事情做好。 君子疑思问,要好奇,要有疑问,要多问。只有能不断发现问题,不断思考问题,才能不断解决问题,才能不断进步。学会提问,需要时间的积累和实践的经验,才能知道什么地方有问题,要有提问的好奇心,才能在别人没有发现的地方发现问题,人之所以为人,除了会使用工具以外,还有思考。人类在思考中进化了。 45君子忿思难,君子要克制自己的情绪,要学会三思

    21、而后行,学会忍让。当然,这些都是在自己的最大限度以内的,不能因为需要做君子就让那些小人们得寸进尺。首先是要忍让,其次才是反击。退一步海阔天空,有时候一时的忍耐,可以换来今后长久的平稳。 君子见得思义,个人认为是在利益面前,要知道自己坚守的道义。有的人见利忘义,看见即得好处,便忘记了自己还是人,可以牺牲别人的一切甚至生命。君子爱财要取之有道,切不能把道义放两旁,把利字摆中间。 462、启发诱导孔子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比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早几十年。孔子认为,学生必须通过自我努力进入一定的学习状态,然后因势利导,适时点拨,进而使学生触类旁通。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22、,则不复也。”按照朱熹的解释:“愤”是“心求通而未得之意”,“启”是“开其意”;“悱”是“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发”是“达其辞”;“复”是“再告知”。(“教导学生,不到他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说不出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东方,他却不能由此推知西、南、北三方,便不再教他了。)47v诱导:循循善诱、叩其两端、由博返约v 孔子还提出“叩其两端”的方法。“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论语子罕即用反问方法引导对方从正反两面进行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深受学生欢迎,其高足弟子颜回感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

    23、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论语子罕 48因材施教因材施教 如何进行因材施教?观察了解学生。“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听其言而观其行根据学生智力水平的高低,进行不同的指导。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论语雍也 49针对学生的性格缺点,补偏救弊。 “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安之”。论语先进顺应学生的各种爱好,发展其特殊才能。“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与宾客言” 论语公冶长 50好学与实事求是态度好学与实事求是态度好学乐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实事求

    24、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第二 不耻下问: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论语泰伯篇 温故知新: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论语学而 51n论道德修养论道德修养(一)道德准则“仁”和道德规范“礼”礼:“不学礼,无以立”仁:“爱人”;“克己复礼”;以仁的精神处理好各种关系义与利:要“见利思义”,而不能“见利忘义”。人与己:“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质与文:“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仁和礼的关系: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容。52 1、立志:“人无志不立”

    25、 孔子十分重视立志的作用。他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他鼓励学生“志于仁”、“志于道”。他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他要求学生有安平乐道的精神,“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在孔子的激励下,孔门弟子中有很多以天下为己任的仁人志士。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53 2、力行(重视道德实践:“力行近乎仁” ) 孔子要求弟子不管治学还是修身都必须身体力行,注重实践。他平时考察学生不是“听其言而信其行”,而是“听其言而观其行”。要求学生“言必信,行必果”,主张“慎于言而敏于行”,反对“言过其行”。他说:“君子耻其言而过

    26、其行”。如“子路无宿诺”,子路答应办的事情从不过夜。 54 3、中庸 孔子要求弟子为人处事应遵循中庸之道。朱熹注解说:“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也。”他认为中庸是君子必须具有的一种品质,“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君子的行为处于中庸之道,小人却背离中庸之道。 55 4、克己内省 孔子要求弟子在自我修养上下功夫,经常对自己的言行进行自我省察和批评;当个人与他人发生冲突时应该反求诸己。“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在涉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时,应“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怒矣”,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样才

    27、能消除矛盾。他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56 5、改过迁善 孔子要求弟子正视自己的过失,有改过迁善的勇气。他说:“过则勿惮改”,“过而不改是谓过矣”。他还说:“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7n孔子的教育精神孔子的教育精神教师观教师观至圣先师,万世师表。58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认为这是教师的首要条件,“学而不厌”才能使教师不断增长知识和能力,满足教学的需要。他一生为师,从未停止过学习。孔子终生好学乐学,达到了“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诲人不倦是教师最宝贵的品格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28、孔子的高足弟子子贡赞美说 “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 孔子是“诲人不倦”的典范,无论谁向他请教,他都毫无保留地教诲;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坚持教学。59 2、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孔子把以身作则作为教育原则,对教师提出了严格要求。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这些从业信条是规范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尺度之一。 60 3、爱护学生 孔子把“仁者爱人”的精神倾注在学生身上,对学生充满深厚的感情。孔子反对学生对教师唯命是听,唯唯诺诺,对教师的话“无所不悦”,而主张他们“当仁不让于师”,即在仁义面前,对教师也不必谦让。孔子对学生的发展抱有

    29、乐观态度,认为学生可能会超过老师,提出了“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的著名论断。61 4、温故知新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教师既要掌握过去的政治历史知识,又要借鉴历史经验认识当代的社会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二是指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教师负有传承文化知识的使命,同时又要开拓创新。 5、教学相长 孔子在教学中还经常与学生进行切磋,蕴涵着“教学相长”的命题。在学记中我们会详细探讨这一原则。62孔子一生大部分时间从事教育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提出了一系列教育教学原则,他在教育史上的贡献是巨大的:第一,他首次提出教育在社会和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重

    30、视教育;第二,他创办私学,开私人讲学之先河,打破了“学在官府”局面,成为百家争鸣先驱;第三,他实行“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推动了文化教育的下移; 63第四,他提倡“学而优则仕”,培养德才兼备的从政君子,为封建官僚制度形成奠定了基础;第五,他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和整理,编撰了“六书”作为教材,保存了中国古代文化;第六,他在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强调学思行结合,首倡启发式教学,实现因材施教等;第七,他重视道德教育,把“仁”作为最高准则,鼓励人们提高道德水平;64第八,他提出道德修养应遵循的重要原则,如立志、中庸、自省、改过迁善等;第九,他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 以上经验和原则后来为他的弟子更系统地总结在学记一书中,成为中华民族一份宝贵的教育遗产。总之,孔子作为世界级的文化名人的地位早已确立,无论批孔还是尊孔都是片面的,只有客观地评价孔子才能从历史中汲取教益。65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孔子及其教育思想-ppt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2694800.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