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诂学(全套课件537P).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训诂学(全套课件537P).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训诂学 全套 课件 537
- 资源描述:
-
1、训诂学训诂学 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 训诂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 说她古老,是因为训诂活动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存在; 说她年轻,是因为中国训诂学研究会一九八一年五月才正式成立。一、训诂名称的由来一、训诂名称的由来 “训诂”这个说法很早就有了。最初单称为“诂”,或者称为“训”。“诂”字亦作“故”。 汉代以来,“训”和“诂”两个字连用,又称为“故训”,“诂训”合称最早见于汉代毛亨的毛诗诂训传。 专家学者对专家学者对“训诂训诂”的解释的解释 清代学者黄侃说,“诂”就是“故”,“本来”的意思,“训”就是“顺”,“引申”的意思。黄侃对“训诂”的总的解释是:“训诂者,以语言解释语言之谓也。” 唐代的训
2、诂学家孔颖达在诗经周南关雎的疏中对“训”和“诂”分别作了解释。他说:“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训者,道也。道物之貌以告人也。” 洪诚先生认为“训诂”是并列关系,而不是述宾关系。“诂训”原是并列式词组,所以能倒言为“训诂”。训诂出现于汉初,也是并列式,不是支配关系。 说文:“训,说教也。”段注:“说教者,说释而教之,必顺其理。”说文:“诂,训故言也。”段注:“故言者,旧言也,十口所识前言也。训诂者,说释故言语教人,是谓之诂。” 孔颖达的意思是说:诂和训,是解释语言的两个不同的法则:(1)“诂”是解释“异言”的。所谓“异言”,就是同一事物因时代不同或地域不同而有不同的称呼。因时代不同而
3、产生的异言,也就是古语。因地域不同而产生的异言,也就是方言。 对因时而异的古语,用当时的今语去解释;对因地而异的方言,用当时的标准语(雅言)去解释,这就是“诂”。(2)“训”是道形貌的。所谓“道形貌”,就是对文献语言的具体的含义,进行形象的描绘、说明。 结论结论 根据以上论述,我们对“训诂”可以作这样的结论: 1.“诂”和“训”散言时,都是“解释”的意思,析言时才有区别。 2.由于散言无别,所以对语言的解释可以单言“诂”,或单言“训”,也可以连言为“训诂”或“诂训”。“诂训”也可以写作“故训”。 3.“诂”和“训”兼具有名词和动词两种用法。 训诂就是对语言,主要是对古代语言作解释。用语言解释语
4、言(包括方言俗语)是训诂的一般含义。对古代文献语言作解释是训诂的特定含义。 二、训诂工作与训诂材料二、训诂工作与训诂材料 (一)训诂工作(一)训诂工作 1.注释工作。用易知易懂的语言来解释古代难知难懂的文献语言,总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词义训释和文意训释。 2.纂集工作。一种有目的的字、词、义的类聚工作。许慎的说文解字、清代阮元经籍籑诂、宗福邦故训汇纂就属于这一类的著作。 3.考证工作。考释和证明的合称。考释是指找出已经作出的训释的原始依据;证明是提出有力的证据。考释和证明并不是两个截然分开的过程。 (二)训诂材料(二)训诂材料 1.文献正文里的训诂 我国的训诂最早出现在先秦文献的正文里。远在
5、甲骨刻辞的正文中,就已经出现,尚书的正文中也有一些。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文献正文的训诂就遍及群书了。据张新武先秦文献正文中词义训诂辑录统计,周易孝经左传等31部古籍中共有1562条。 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礼记曲礼下:“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嫔。” 礼记乐记:“声成文,谓之音。” 孟子梁惠王下:“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 2.随文释义的注释材料。虽然训诂材料在先秦就已经产生,但是大量的、系统的训诂材料却产生在训诂工作之后。前人所称的“传、说、解、诠、疏、证、微、诂、注、义证、正义、义疏、音义、补注”等,都是随文注释的
6、名称。 3.纂集类训诂专书。例如尔雅、说文解字、释名、方言等。 4.考证材料。清代一些大家的考证专书有顾炎武的日知录、王念孙和王引之父子的读书杂志与经义述闻、钱大昕的十驾斋养新录等。也有的直接以“考”命名,如钱大昕的二十二史考异、赵翼的陔余丛考、沈家本的历代刑法考等。 三、训诂体例与训诂原理三、训诂体例与训诂原理 (一)训诂体例(一)训诂体例 一种是自觉的体例。训诂家在训诂工作开始时就在明确的理论指导下制定的,它体现为固定的表述格式和程式化的用语。如说文的部首采用“凡某之属皆从某”的说法;对汉字的前四书采用“像某形”、“从某从某”“从某某声”等等。 一种是自然的体例。训诂家由于对材料的把握比较
7、熟练而自然形成的较为一致的程式化语言格式。如尔雅惯用“曰”“言”“谓”“之谓”等。古代训诂材料中,“通”和“同”使用得就比较混乱,到目前为止,这种状况都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变。 (二)训诂原理(二)训诂原理 指从训诂工作和训诂材料中总结出的文献词义理论。训诂原理既是以往训诂工作的总结,也是今后训诂工作的指导。训诂学的专业工作者目前所从事的工作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介绍;二是发展。 四、训诂学四、训诂学 (一)训诂和训诂学(一)训诂和训诂学 训诂和训诂学虽密不可分,又不是一回事。前者是用语言解释语言的工作和材料,后者是研究语言意义的理论科学。 黄侃辨析:“训诂者,用语言解释语言之谓。若以此地之
8、语释彼地之语,或以今时之语释昔时之语,虽属训诂之所有事,而非构成之原理。真正之训诂学,即以语言解释语言,初无时地之限域,且论其法式,明其义例,以求语言文字之系统与根源是也。” 训诂学就是研究训诂规律的科学,是以词义解释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问。它通过训诂实践的总结和现存训诂资料的分析归纳,研究训诂的理论和常用的体式、方法、条例,解释语义系统,推求词语根源,探索语义发展的内部规律,用以指导训诂的实践。(二)训诂学的内容、范围和任务(二)训诂学的内容、范围和任务 1.训诂学的内容 黄侃所说:“真正之训诂学,即以语言解释语言,初无时地之限域,且论其法式,明其义例,以求语言文字之系统与根源是也。”(文
9、字声韵训诂笔记181页) 齐佩瑢说:“研究前人的注疏,历代的训诂,分析归纳,明其源流,辨其指归,阐其枢要,述其方法,演为统系而条理之。更进而温故知新,评其优劣,根据我国语文的特质提出研究古语的新方法,新途径,这便是训诂学。”(训诂学概论11页) 传统训诂学以研究古代文献语言的语义规律和训释方法为主要内容。 2.训诂学的范围 从传统训诂学到现代训诂学,训诂学的范围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 第一,早期训诂学。它包括一切语言单位和各种语言要素的规律。 第二,晚期训诂学。训诂与文字、音韵分立,偏重研究语义。 第三,现代训诂学。把自己的研究范围确定在古代文献语言的词汇而且偏重词义方面,与历史语义学想衔接。在
10、此基础上,借助相邻学科的成果,再去探讨综合应用法则。 从早期传统训诂学到现代训诂学,我们可以看出如下变化: (1)传统训诂学以经学为中心。传统训诂学缺乏现代意义上的理论阐述,大量的训诂工作不等于成熟的训诂理论。 (2)现代训诂学研究范围不断扩大。现代训诂学不同于传统训诂学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独创性。新材料、新观点、新方法。 第二,实用性。摆脱了经学的附庸地位。 第三,系统性。训诂学是训诂知识的理性认识,是训诂实践的条理化、科学化。 3.训诂学的任务 训诂的核心工作就是解释文献中的语言。要之,传统训诂学的任务主要有三个方面 (1)释古今之异言(晋郭璞尔雅释诂注)用当代的话去解释古代词语。
11、 (2)通方俗之殊语(晋郭璞尔雅释诂注)用通语释方言。 (3)道物之形貌以告人也(毛诗诂训传唐孔颖达疏)说明事物的形貌让人了解。(三)训诂学的学科定位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三)训诂学的学科定位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训诂学是古代“小学”的一个分支。我国传统的语言文字学曾经被称为是“小学”,包括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 训诂学既是我国传统语言文字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对文字学、音韵学、语义学、历史语法学、文言修辞学及校勘学等的综合运用。 1训诂学和音韵学训诂学和音韵学 训诂学的目的是研究如何正确解释古书中的语言,而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也是词的存在形式,训诂学和音韵学的关系自然是密不可分的。明
12、代方以智说:“欲通古义,先通古音。”(通雅卷首音义杂论)清代戴震说:“故训音声,相为表里。” (见戴震集卷十六书音均表序)方氏和戴氏的话都很好地阐明了这个道理。 训诂学和音韵学的关系,在破除假借、探讨语源等方面尤为明显。 庄子至乐:“支离叔与滑介叔观於冥伯之丘,俄而柳生其左肘,其意蹶蹶然恶之。”对句中的“柳”字,清代以前的人大都按字面来理解,如晋代葛洪抱朴子内篇论仙:“枝离为柳,秦女为石。”唐成玄英的庄子疏:“柳者,易生之木;木者,棺槨之象;此是将死之徵也。”都直接把“柳”解释为杨柳。 清代郭庆藩庄子集释引郭嵩熹曰:“说文:瘤,肿也。瘤之生於身,假借者也。柳、瘤字,一声之转。”郭氏的说法是对的
13、,“柳”、“瘤”都隶属於来母幽部,读音非常接近,仅有声调上的差异,所以借“柳”为“瘤”。 庄子逍遥游:“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有很多人将句中的“而”翻译为“而且”,这是望文生义。其实,这里的“而”通“能”指能力。郭庆藩集释:“而字当读为能,能、而古声近通用也。”“能”,广韵奴登切,平登,泥;“而”,广韵如之切,平之,日。 2.训诂学和文字学训诂学和文字学 段玉裁在广雅疏证序中就形、音、义三者的关系发表了著名的理论,他说:“小学有形、有音、有义,三者互相求,举一可得其二;有古形、有今形,有古音,有今音,有古义,有今义,六者互相求,举一可得其五。”认为
14、语言研究应该形、音、义相结合,古今相结合。是十分辩证的观点。 文字学可以帮助了解字的本义,使训诂学家的形训有了基础。形训是传统的训诂条例之一,指通过分析文字的形体构造来解释字义。既然要分析文字的形体,那么识别形体是第一要素。 说文自部:“自,鼻也。象鼻形。” 小篆写作 ,甲骨写作 ,像人的鼻子形状,是“鼻”的初文。 这种繁华是为了表音的明确。 西晋竺法护译生经卷二佛说舅甥经:“守者连昔饥渴,见酒宗,共酤饮。” “见酒宗”一句,大正藏、频伽藏本生经均同,敦煌遗书伯希和2965号陈写本佛说生经残卷“宗”作“宍”,是。“宍”就是“肉”的俗字。干禄字书入声:“宍、肉,上俗下正。” 3.训诂学和语法学训
15、诂学和语法学 我国语法观念产生很早,而系统地进行研究则很晚。古人的语法观念是伴随训诂学同时产生的。陆宗达说过:“因训诂学是对具体要求的语言作出分析,解释它的全部内容,决不仅是单词和词义的问题,许多地方要涉及到语法。”(见中国语文1957年4月号)陆氏的说法是正确的。 唐孔颖达就用了“语法”一词,他在五经正义中用语法概念训释语义的地方比比皆是。到了清代,语法已成为训诂的重要内容。俞樾的古书疑义举例可谓是集前人关于构词和句法研究成果之大成。 如果不明语法,训诂的过程中就会出现问题。 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田律:“唯不幸死而伐棺椁者,是不用时。 ”被称为是我国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森林保护法。 有人认为本句
16、话中“伐”通“乏”,这是乱言通假,因为古音“伐”属月部,“乏”属叶部,韵尾不同。 其实伐棺椁,就是砍伐作棺椁的木材。诗经豳风伐柯中“伐柯”就是砍伐作斧柄的木材。诗经魏风伐檀中“伐辐”“伐轮”的语法结构也都相同,可能作为证明。 4.训诂学与其它学科训诂学与其它学科 训诂与其它学科,诸如校勘学、版本学、文学、史学、法学、哲学以及经济学等也有较为密切的关系,训诂学依靠这些知识阐明了语义,而语义的阐明又可为这些学科提供考证的依据。 文物春秋2006年發表的新見唐王李茂貞墓誌淺釋云:“然後遵睿謀于全晉,誓復宗祧。除僭位於大梁,重明日月。留侯借筋果,禆創業之君;謝傳團棋允,贊中興之主。” 細核原拓後發現,
17、“借筋”實為“借筯”,“筋”、“筯”形近而誤,也寫作“借箸”。“謝傳”不詞,原拓實作“謝傅”,“傳”和“傅”俗寫形近而誤,“團棋”實作“圍棋”,由於文字釋讀疏誤,把“留侯借筯”和“謝傅圍棋”兩個常見的用典給泯滅了。 张永言训诂学简论:“按照近代科学系统来说,训诂学可以说是语言学(philology)的一个部分,是主要从语文的角度研究古代文献的一门学科。它跟语文学的各个部门(如文字学、校勘学)和语言学(Linguistics)的各个分科(如词汇学、音韵学、语法学、修辞学)以及其他一些人文科学(如历史学、考古学、民族学)都有密切的联系。它需要综合运用这些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来达到自己的研究目的。
18、”(华中工学院,1985年,20页)同时,训诂学的发展也必然促进这些分支学科的发展。五、训诂学的学习方法和原则五、训诂学的学习方法和原则 (一)训诂学的学习方法(一)训诂学的学习方法 1.严格把握第一手材料 。 2.掌握训诂学的科学原理。 3.良好运用训诂学的基本功。(二)学习训诂学的原则(二)学习训诂学的原则 1.历史的原则。 2.唯物的原则。 3.辩证的原则。 4.现实的原则。 违背训诂学的原则就会产生种种谬误。其中有的属于训诂学的造诣问题,如望文生训、轻言假借、浑同古今、增义成训等;也有个人的学风问题,这里指逞奇曲解和曲循旧说两条。 主要参考教材主要参考教材 1.郭在贻:训诂学,中华书局
19、,2005。 2.陆宗达:训诂简论,北京出版社,1980。 3.张永言:训诂学简论,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5 。 4.周大璞:训诂学初稿,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第二章第二章训诂学的内容训诂学的内容一、解释字词一、解释字词、正文释义、正文释义作者本人在行文过程对某作者本人在行文过程对某一词语进行解释。一词语进行解释。 【例】【例】礼记礼记学记学记:大学之法,禁于未: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发之谓预预,当其可之谓时,不凌节而施之,当其可之谓时,不凌节而施之为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为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由兴也。【例【例2】孟子孟子梁惠王下梁惠王下:老而无妻曰鳏,老而
20、无: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 【例【例3】 古者仓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厶,背厶古者仓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厶,背厶谓之公。谓之公。 、同代的学者或后代学者对别人作品的、同代的学者或后代学者对别人作品的某一词语进行解释某一词语进行解释随文释义。随文释义。 【例【例1】礼记礼记曲礼曲礼:“长者举未釂,少者长者举未釂,少者不敢饮。不敢饮。” 孔颖达疏:举,犹饮也。孔颖达疏:举,犹饮也。【例【例2】孟子孟子梁惠王梁惠王:“上下交征利而国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危矣。” 赵注:赵注:“征,取也。征,取也。” 【例【例3】诗经诗经邶风邶风谷
21、风谷风:就其深矣,方: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 笺云:潜行为泳。笺云:潜行为泳。 朱熹注:潜水曰泳,浮水曰游。朱熹注:潜水曰泳,浮水曰游。 方方为、曰为、曰解释词义的训释术语。用解释词义的训释术语。用“为为”解释词义,大体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解释词义,大体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叫作叫作”,它使用的格式是:训释它使用的格式是:训释+为为+被释词。被释词。【例【例4】诗经诗经周南周南汉广汉广:南有乔木,不:南有乔木,不可休息。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可休息。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不可泳思。江之永永矣,不可方思。矣,不可方思。 毛传毛传
22、:“思,辞也。思,辞也。” 毛诗正义毛诗正义:“以泳思、方思之等皆不以泳思、方思之等皆不取取思思为义,故为辞也。为义,故为辞也。” 【例【例5】诗诗郑风郑风大叔于田大叔于田:叔善射忌,:叔善射忌,又良御忌。又良御忌。传:忌,辞也。传:忌,辞也。【例【例6】左传左传隐公元年隐公元年:尔有母遗,繄:尔有母遗,繄我独无。我独无。杜注:繄,语助。杜注:繄,语助。 【例【例7】 楚辞离骚:羌内恕己以量人兮。 王逸注:羌,楚人语词也。王逸注:羌,楚人语词也。 【例【例8】九歌九歌:蹇谁留兮中洲?:蹇谁留兮中洲? 王逸注:蹇,词也。王逸注:蹇,词也。【例【例9】春秋春秋定公二年定公二年:“夏五月,壬辰,夏五
23、月,壬辰,雉门及两观灾。雉门及两观灾。” 公羊传公羊传:“其言雉门及两观灾何?两其言雉门及两观灾何?两观微也。然则曷为不言雉门灾及两观?主观微也。然则曷为不言雉门灾及两观?主灾者两观也。主灾者两观,则曷为后言之?灾者两观也。主灾者两观,则曷为后言之?不以微及大也。不以微及大也。”【例【例10】 春秋春秋哀公三年哀公三年:“五月辛卯,桓宫、僖五月辛卯,桓宫、僖公灾。公灾。”公羊传公羊传:“何言不言及?敌也。何言不言及?敌也。” 辨析辨析“及及”的用法:的用法:“及及”连连接的是重要的在前,次要的后的单位接的是重要的在前,次要的后的单位 。、以专书的形式来解说词义的,通称为专、以专书的形式来解说词
24、义的,通称为专著体。著体。说文说文尔雅尔雅属于这类书。属于这类书。 说文说文:默,犬潜逐人也。从犬,黑声。:默,犬潜逐人也。从犬,黑声。读若墨。读若墨。 尔雅尔雅:載,歲也。夏曰歲,商曰祀,:載,歲也。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載。周曰年,唐虞曰載。 释名释名释床帐释床帐:帐,张也,张施于床上:帐,张也,张施于床上也。也。 河东方言中称后退为“sao”,源于满语sorombi ;萨其马、蘑菇、(方言中的满语语词)二、解释文句二、解释文句 前人在训诂实践中认识到,只解释词义,还不足前人在训诂实践中认识到,只解释词义,还不足以使人明白全句的意思,所以,训诂学家又进一以使人明白全句的意思,所以,
25、训诂学家又进一步阐明句意。步阐明句意。 包括分析句读,疏通句意等内容。包括分析句读,疏通句意等内容。(一)分析句读(一)分析句读 礼记学记:“一年视离经辨志。” 说文:“、(zh),有所绝止而识之也。”前人在语意未完而需停顿时,点在两字间,近似于现在的“,”;在句终地方,点在字的旁边,后来用圈号作为句中标志,近似于现在的“。” 古人一般用古人一般用“句绝(绝句)句绝(绝句)”、“句读句读”、“某某字属上(上属)字属上(上属)”、“某字属下(下属)某字属下(下属)”、“断某为句断某为句”等来指出某处该断句。等来指出某处该断句。【例【例1】左传左传昭公三年昭公三年:“即成昏晏子受即成昏晏子受礼叔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