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oc 75页).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oc 75页).doc》由用户(欢乐马)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oc 75页 公路 土地 路堤 设计 施工 技术规范 doc 75
- 资源描述:
-
1、 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JTJ 01796 条文说明条文说明 目 次 编制说明 1 总则 2 术语、符号、代号 21 术语 22 符号 3 软土地基工程地质勘察 31 一般说明 32 初步勘察 33 详细勘察 4 路堤的稳定与沉降 41 一般规定 42 稳定计算 43 沉降计算 5 软土地基处治及路堤设计 51 一般规定 52 垫层与浅层处治 53 轻质路堤 54 反压护道 55 加筋路堤 5. 6 预压及超载预压 5. 7 竖向排水体预压 5. 8 粒料桩 59 加固土桩 5. 10 综合(组合)处治设计 5. 11 路堤设计 6 软土地基处治
2、施工 6. 1 一般规定 62 垫层及浅层处治 6. 4 土工合成材料 6. 5 袋装砂井 66 塑料排水板 67 砂桩 68 碎石桩 69 加固土桩 7 路堤施工与观测 71 一般规定 7. 2 路堤填筑 73 吹填砂路堤 74 粉煤灰路堤 7. 5 矿渣路堤 7. 6 沉降与稳定观测 8 试验工程 81 一般规定 8. 2 试验工程地质勘察 8. 3 试验工程设计 8. 4 试验工程观测 参考文献 编编 制制 说说 明明 根据交通部公路管理司(91)工技字 290 号关于下达编制公路软土路基设计、施 工暂行规定 (1993 年底改名为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的要求,经 过三年
3、多的时间, 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肉相应的“规范”的条文说明 编制完毕。 近十余年来,随着我国高等级公路建设的起步和迅速发展,软土地基上公路路堤的 设计和施工遇到一些关键技术问题,沿海与内陆等地进行了广泛的科研和工程实践,积 累了不少资料和经验。本规范编制组在收集和总结我国京津塘、沪宁、杭甬、广佛、莘 松等高速公路,以及其它沿海与内陆软土地区已建和正在修筑的高等级道路与试验工程 的科研成果及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广泛吸取国内外软基工程规范、标准等可借鉴的内容, 首次为我国软土地区的公路勘察、设计与施工编制了本规范。 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以下称“规范” )编 制共包括以
4、下八章内容: 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软土鉴别、分类与术语、符号;第三章软土地基工程地质勘察; 第四章路堤的稳定与沉降;第五章软土地基处治设计;第六章软土地基处治施工;第七 章路堤施工与观测;第八章软土地基试验工程。 同时,按要求编制了相应主要条款的条文说明。 本规范主编单位为交通部第一公路勘察设计院(以下称“部一公院” ) ,参加单位为 交通部重庆公路科学研究所(以下称“部重科所” ) 、上海市公路管理处(以下称“沪公 路处” ) 、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院(以下称“浙江院” )及广东省高速公路公司(以下称 “广 东公司” ) 。 本规范的编写分工如下: 第一章“第一公院”编写;第二章“部重科所”与“
5、第一公院”合编;第三章“部 一公院”编写;第四章“第一公院”与“部重科所”合写;第五章“部一公院”与“部 重科所”合写;第六章“沪公路处”编写;第七章“浙江院”与“广东公司”合写;第 八章“浙江院”编写。 统稿与审稿均由“部一公院”承担。 相应规范条款的条文说明由编制承担单位编写。 本规范的编制严格遵照建设部(91)建标技字第 32 号印发的工程建设技术标准编 写暂行办法及工程建设技术标准编写细则 ,并坚持严格按程序进行,分阶段请有关 专家审查,编写组不断修改与完善以控制编写质量。 1992 年上半年进行编制工作的组织协调与技术准备; 1992 年 9 月在浙江富阳组织了 “编制大纲”审查会;
6、1993 年 7 月在西安市召开了“初稿”编制工作会;1994 年 5 月在 广州市进行了“征求意见稿”研究讨论会;1995 年 4 月在上海市召开了“规范送审稿” 审定会。 主编单位根据以上几次会议中专家所提出的意见及建议,做了详细地研究与分类, 并以“纪要”形式书面分发各编制单位,编制组多次进行了认真地修改与完善。 编制组在总结我国沿海及内陆软土地区公路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并广泛吸取国内外软 基工程规范等可借鉴的内容编制了本规范,其特点如下: 1首次为我国软土地区公路勘察、设计、施工编写的这一专业规范内容全面,反映 了当前我国公路软基设计、施工的先进技术水平,填补了路基设计、施工规范方面的这
7、一空白。 2规范提出的技术标准、稳定验算及沉降计算方法和选用参数,以及处治方案、施 工方法、施工监控和质量检测等内容集中了近年来我国已建和在建高等级公路的经验, 具有实践依据和科学性、适用性。 3 规范从我国实际出发, 根据软土地基公路路堤特点, 坚持室内与现场试验相应证, 理论计算与实际工程相检验,多方研究反复论证,力求规范采用的设计及施工方法技术 先进、经济合理。规范的颁布施行将对软土地基公路路堤的勘察、设计、施工起到有效 的指导作用,使软土地区公路建设质量得到可靠保证。 本规范的编制,是以近十余年来我国已建和正在建设的高等级公路的成功经验和积 累的资料,及相应的科学与生产实验(包括试验工
8、程资料)技术成果为依据,现在仍然 在不断发展中,因此规范也将随着形势的发展而不断的完善。 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公路的勘察、设计与施工,但我国地域广大,各地区,各交通系 统勘察、设计、施工专业单位的技术水平,设备能力也有差别,因此,需要通过各方面 的努力和提高才能达到本规范的标准和要求。 本规范注意了与国际标准的“接轨” ,但其在我国的广泛适用性方面,还有一定的问 题。如“软规”对软土的定名,参照了国外的分类,但其中一部分,目前我国高等级道 路地区尚未遇到,如泥炭型、腐殖质型及部分较高有机质含量的软土。存在着定名、分 类与实际应用不完全协调问题。 “软规”与已有相关专业规范的内容有交叉。目前公路工程
9、地质勘察规程正在 编制,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在本规范编制过程中已出版。 “软 规”作为其中的专业规范之一,若写的过于简单,专业规范相对独立的实用性降低;所 以编写的内容难免与勘察、设计、施工有关规范重复。 “软规”编制工作有五个单位参加,虽经主编单位统稿与各级审核,限于时间与水 平,难免有谬误或问题存在。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 意见和有关资料寄送交通部第一公路勘察设计院 (西安市友谊西路 87 号, 邮编 710068) 。 1 1 总总 则则 101 软土地基上公路路堤的设计与施工,国内没有行业规范可依。随着经济的飞速 发展,软土地基上修建
10、高速公路的数量越来越多,为了统一软土地基上公路路堤的设计 原则和处治方法,以保证路堤的正常使用和使用寿命,特编制本规范。 设计原则是指软土地基上公路路堤的设计与施工, 首先是进行详细周密的地质调查、 现场试验,选出有代表性的地质资料(参见参考文献 1) ,根据地质资料,结合水文、气 象资料、工期等因素采用不同的技术措施进行沉降设计和稳定验算。对设计方案进行技 术经济论证,选出最佳的设计施工方案。地基处理所用的材料和路基填筑材料在满足技 术要求的前提下,应以就地取材为原则;设计上必须采取综合处治原则,以缩短工期和 降低工程造价。对工期短、工后沉降量过大、稳定性很差的路段,以及交通量在初期增 长较
11、慢的工程,也可以分期修建,第一期作路堤和简易路面,第二期再作次高级或高级 路面。设计方法:首先根据地质条件及路基高度划分计算段落,根据路堤荷载,采用圆 弧条分法,对地基和路堤整体强度进行稳定性验算。沉降计算有两种方法:其一是根据 地基的变形特征,将总沉降分为瞬时沉降、主固结沉降和次固结沉降三部分;其二是经 验系数校正法,用主固结沉降乘以沉降系数来计算总沉降。施工处治方案是采取不同施 工方法、施工工艺,实现各种处治设计。目前软基处治方法中对地面以下有:换填、袋 装砂井、塑料排水板、挤密砂桩、粉喷桩等;对地面以上有:砂垫层、土工织物、反压 护道、轻质路堤、加筋路堤、加载预压等。 102 本规范适用
12、于软土地基上各级公路路堤的设计和施工,但沉降标准只适用于铺 筑次高级路面和高级路面的公路。 103 国家总的技术经济政策为实用、可靠、投资少、效益高。要做到这一点,必须 作好前期的可行性研究。另外高速公路占地多,在不降低技术指标的前提下设计施工必 须考虑农民利益,少占农田。技术经济政策的关键在于困地制宜,就地取材。 104 投资环境指的是资金来源和运用。软土地基上路堤设计一定要符合总工期的安 排,施工方案要采取各种措施保证设计的施工期。 105 软土地基上公路路堤的设计与施工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质资料的真实性 和代表性。要取得代表性很好的地质资料(参见参考文献 1、2) ,就要求认真钻探,
13、并用 十字板、静力触探仪进行现场测试,同时钻探取样要采用薄壁取土器,室内试验尽可能 采用自动化程度高的试验手段。地质资料一般不得用单孔资料,应该是把同层的同指标 用数理统计法进行统计整理,从中选出有代表性的地层资料。 106 软土地基上公路路堤的处治设计是通过对室内土工试验与现场测试的软土物 理力学指标的反复计算,结合试验与已建工程的成果,运用各种具体措施使路堤的沉降 和稳定符合要求。 107 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主要是指自动化程度高,减轻劳动 强度又能保证质 量的措施。动态施工是措施工过程中根据观测资料调整填筑速率或依靠观测资料的推算 结果重新确定路槽底面标高。施工中应建立、健全自检体系,
14、要制定保证质量的规章制 度,同时要制定安全措施。 1. 0. 8 对于高等级公路路堤,必须进行稳定观测和沉降观测(参见参考文献 3、4、5、 6) 。稳定观测主要是措施工过程中对超过极限高度的路堤进行侧向位移观测,侧向位移 的观测点一般设在路堤坡脚和坡脚外一定距离的地方;沉降观测是指在铺筑路面以前的 施工过程中对路堤的垂直变形进行观测,沉降观测点一般设在路堤中心,有必要时还要 在路肩设置。路堤设计末期的沉降量可以根据实际观测资料用双曲线、星野曲线或指数 曲线进行拟合推算,推算出来的沉降量能够反映地基的真实沉降规律,并能根据沉降速 率决定铺筑路面的时间。 1. 0. 9 对于软土地基上的高等级公
15、路路堤, 在开工前约一年时间先铺筑一段试验路堤。 该试验路堤应包括该条路上的各种设计方案(参见参考文献 3) ,也可有针对性地对某一 种或两种设计方案进行试验,其目的是解决设计施工中的具体问题(参见参考文献 3) 。 试验工程必须有目的、有计划,通过分析、比较、总结,提出结论,为修改设计、指导 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 1010 使用本规范时应与现行的公路工程地质勘测规程 (JTJ 064-86) 公路路 基设计规范 (JTJ 013-95)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JTJ O33-95) 、 公路工程抗震设 计规范 (JTJ004-89) 、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JTJ 005-
16、96) 、 公路粉 煤灰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 016-93) 、公路加筋土工程设计规范(JTJ 015-91) 、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 (JTJ O51-93)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J 071-94) 、 公路 工程技术标准 (JTJ 001-88) 、 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待颁布) 、 公路工程基本建 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等互相协调对应。 2 2 术语、符号、代号术语、符号、代号 21 术 语 2. 1. 12. 1. 4 对软土的定义特征与成因类型,不同的专业技术部门的解释大同小 异。如铁路工程设计技术手册桥梁地基和基础中,对软土解释为: “软土是指在静水
17、或缓慢的流水环境中沉积,经生物化学作用形成的饱和软弱粘性土。 ”对软土的主要特征 描述为: “天然含水量高(接近或大于液限) ,孔隙比大(一般大于 1.0) ,压缩性高a1 2 5(kPa) -1,或 a 1310(kPa) -1 ,强度低(快剪的内摩擦角,5凝聚力 c 20kPa) ,渗透系数小(K10 7 CmS10-8CmS) 。 ”对软土的成因类型描述为: “在沿 海地区为滨海相、三角洲相;在内陆平原或山区为湖塘相等” 。 人民交通出版社版铁路工程地质手册中,对软土的特征解释为: “软土含有大量 亲水的胶体颗粒,具有海绵状结构,因此其孔隙比大、含水量高、透水性小、抗剪强度 低、压缩性大
18、。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版 工程地质手册 对软土的解释为: “软土是指天然含水量大、 压缩性高、承载能力低的一种软塑到流塑状态的粘性土,如淤泥、淤泥质土以及其它高 压缩性饱和粘性土、粉土等。 ”对淤泥和淤泥质土及其特征解释为: “淤泥和淤泥质土是 指在静水或缓慢的流水环境中沉积,经生物化学作用形成的粘性土。这种粘性土含有机 质,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 L ) 。当天然孔隙比e大于 1.5 时,称为淤泥;天然孔 隙比e小于 1.5 而大于 1.0 时,称为淤泥质土。当上的烧灼量大于 5时,称有机质上; 大于 60时,称泥炭。 ”对软土按沉积环境分为下列类型: (1)滨海沉积滨海相、泻 湖相、溺谷
19、相及三角洲相; (2)湖泊沉积湖相、三角洲相; (3)河滩沉积河漫 滩相、牛轭湖相; (4)沼泽沉积沼泽相。 港口工程技术规范 (JTJ 219-87)中定义,塑性指数大于 3 的土称为粘土,其中: 第四纪晚更新世 Q3及其以前形成的粘性上称为老粘土;第四纪全新世 Q4形成的粘土称为 一般粘土;近代水下沉积形成的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天然孔隙比大于 1.0 而小于 1.5 的亚粘土、粘土分别称为淤泥质亚粘土、淤泥质粘土;近代水下沉积形成的天然含水量 大于液限,天然孔隙比大于 1.5 的亚粘土、粘土都称为淤泥。以往港工、建工部门则把 上述淤泥、淤泥质土以及天然强度低、压缩性高、透水性小的一般粘性土
20、统称为软土或 软粘土(参见参考文献 9) 。 在部颁公路工程名词术语 (JTJ 002-87)中定义软土主要是由天然含水量大、 压缩性高、承载能力低的淤泥沉积物及少量腐殖质所组成的土。对淤泥的解释是,在静 水或缓慢的流水环境中沉积并含有机质的细粒上,其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天然孔隙比 大于 1.5;当天然孔隙比小于 15 而大于 1.0 时称为淤泥质土。对于泥炭的解释是,喜 水植物遗体在缺氧条件下,经缓慢分解而形成的泥沼覆盖层。其特点是持水性大,密度 较小。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中规定:天然孔隙比大于或等于 1.0,且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 的细粒土应判定为软土, 包括淤泥、 淤泥质土、 泥炭、 泥炭土
21、等, 其压缩系数大于 0.5Mpa -1, 不排水抗剪强度小于 30kPa。 国内还有对以上的土类对天然含水量、孔隙比、压缩系数、剪切力、摩擦角的界限 指标以及分布于塑性图中的位置作出规定的资料,如: 软土: 天然含水量L, 孔隙比e1.0, 压缩系数 a0.5Mpa -1 , 抗剪强度7。 泥炭: 天然含水量一般大于 300, 孔隙比一般大于 5, 快剪内摩擦角一般小于 12, 位于塑性图 A 线以下或以上。 腐殖质土:天然含水量一般大于 200,孔隙比一般大于 4,快剪内摩擦角一般小于 5,位于塑性图A线以下或以上。 有机质上常分为淤泥和淤泥质土两类。 淤泥: 天然含水量一般大于 60,
22、孔隙比一般大于 1.5, 快剪内摩擦角一般小于 5, 但含有未分解的有机质时则可高达 10,位于塑性图A线以下或以上。 淤泥质土: 天然含水量L, 孔隙比e为 1.01.5, 快剪内摩擦角一般小于 15, 位于塑性图A线以下或以上。 可见国内铁路、港口、建筑部门对软土的定义都不尽相同,其实国内外对软土均无 统一定义。有的把软土视为软粘土的简称,有的把软土视为整个软弱土质(高压缩性的 有机上、可液化的砂土、软粘土等)的简称(参见参考文献 10) ,有的则把软土视为软弱 土基的简称。无论软土还是软土地基,它的软硬都是相对的,软硬不但对土质而且对工 程而言也是相对的。软硬应与土质、工程性质两者相关。
23、设计者不要拘泥于它们的定义, 只要路堤或其它荷载在土基上有可能出现有害、过大的变形与强度不足的问题,都应认 真进行沉降、稳定验算。凡不满足设计控制指标时,均应进行处治设计,决不能只凭土 名来确定是否需要处治。 本条中的 “细粒土” 按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 05193) 的规定指粒径小于 0.074mm 的细粒组质量大于总质量的 50者。 编制本规范有关术语时,在保持与国标、部颁标准相一致的前提下,参照了铁路、建 筑等部门的规定,结合公路部门上的分类以及生产实践中调查与勘察积累的资料,作了 一些补充与调整,提出了如规范所列的内容。 215219 部颁公路工程名词术语 (JTJ 00287)
24、对路基砂垫层解释为: 为防止地下水的毛细上升和排除路基的水分,保证路基的强度和稳定,在路堤底部铺设 砂层。对预压法的解释为:为提高软弱地基的承载力,减少构造物建成后的沉降量,预 先在拟建的构造物的地基上施加一定静荷载,使地基土压密后再将荷载卸除。对砂井的 解释为:为加速地基排水固结,在软弱地基中钻孔,灌入中、粗砂而成的排水体。 本规范对砂垫层材料及保证填土路堤荷载均匀地传递至软土地基上的作用,作了补 充及强调。对预压法的卸载问题,基于是用路堤预压,不再将荷载全部卸除,对此处作 了修改。对于砂井的阐述,本规范将砂井与塑料排水板综合叙述,按竖向排水体的统一 提法加以阐明。 22 符号、代号 涉及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