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1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古代汉语PPT课件:第三讲-汉字的结构和发展.ppt

  •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 文档编号:2687030
  • 上传时间:2022-05-18
  • 格式:PPT
  • 页数:21
  • 大小:480.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古代汉语PPT课件:第三讲-汉字的结构和发展.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古代汉语 PPT 课件 第三 汉字 结构 发展
    资源描述:

    1、 第三讲第三讲 漢字的結構和發展漢字的結構和發展 一、一、“六書六書”與漢字的形體構造與漢字的形體構造 關於漢字的形體構造,傳統關於漢字的形體構造,傳統有六書的說法。六書是象形、指有六書的說法。六書是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 許慎在許慎在說文解字說文解字敍敍裏對裏對六書進行了解釋,並舉了例字。六書進行了解釋,並舉了例字。他說:他說: 這成為一千多年來六書說的依據。前人大多認為,六書就是六種造字方法。應該指出,這是不太科學的說法。事实上六書只是戰國以後的人根據漢字的形體結構和使用情況,加以分析歸納出來的字體的分類。 假借只是一種用字的方法。 語言中有些詞,

    2、没有專門為它造字,而借用一個同音字來表示,比如: 難(难),本是烏名(說文:“難,烏也”),借用作“難易”的難; 權(权),本是樹名(說文:“黄華木”),借用作“權衡”、“權力”的權; 而,本是鬍鬚(說文:“須也,象形”),借用作表示語法關係的連詞。 至於轉注,文字學家對它的解釋最紛繁,很難作出定論。有的說,同一部首的字都是轉注;有的說,轉注就是互訓(“老,考也”,“考,老也”);有的說,轉注就是詞義引申。 許慎除了在敍裏舉了兩個轉注的例字外,在分析字形時,一個轉注字都没有指出。 總之,所謂轉注字,它的形體都不能超出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四種形體的範圍。關於假借,我们回头將專題論述。關於轉注,

    3、只要了解它與漢字的形體結構無關就行了。 如果進一步分析歸納,漢字的形體結構,也可以分成兩類: 一類是不帶表音成分的純粹表意字(包括象形字、指事字、會意字), 一類是帶表音成分的形聲字。 但是,為了對字形和字義的關係有較深入的了解,下面仍按四類作一簡單介紹。(一)象形:畫成其物,隨體詰詘(一)象形:畫成其物,隨體詰詘 象形是描繪物體的形狀特徵來表示意義的一種造字方法。它是最初的,也是最基本的造字方法。 這些字在甲骨文中很明顯地是把事物的輪廓或具有特徵的部分描畫出來。1、構字方法:描繪物體輪廓,突出物體特徵。2、所表對象:有實體可以描繪的事物,主要是名詞。3、文字特徵是:獨體。 (二)指事:視而可

    4、識,察而見意(二)指事:視而可識,察而見意 指事是一種用記號指出事物特點的造字方法。例如: 這裏有的是純粹符號的指事字,如:一、二、三、上、下;有的是在象形字基礎上增加指示的符號,如:亦、本、末、刃等。指事字數量不多。1、其構字方法:主要是以象形為背景,在此基礎上加指事符號,指出“事”之所在。如:本、末、朱、刃、旦、亦等。2、所表對象:事物的局部;抽象的概念。3、文字特徵:一個象形字加一個指事符號。 象形和指事的異同:在結構上都歸“獨體”。象形多表示具體概念,指事多表示抽象概念。 (三)會意:比類合誼,以見指撝 會意是由兩個以上的形體組成,把它們的意義组合成一個新的意義,讓人們看了可以體會出來

    5、。例如: 1、其構字方法:用兩個(或兩個以上)象形符號,合成一個新義。可分為兩類: (1)會形合成:靠各參構部件的形象會合成義。如前面所舉的字:、 、 等。 (2)會義合成:靠各參構部件的意義會合成義。如:劣、歪、尖、岩、卡、汆、掰、楞、粜tio卖米等。 2、所表對象:行為動作(主要是動詞);抽象概念。 3、 文字特徵:合體。 會意字與象形字、指事字的區別: 象形、指事是以獨體、靜態而名物,會意則是以合體、動態而示意。所以反映在語法上,象形字、指事字多用為名詞,會意字則多為動詞。 (四)形聲:以事為名,取譬相成 形聲字是由意符(義符、形符)和聲符兩部分組成的,意符表示意義範疇,聲符表示讀音類别

    6、。例如: 1、構字方法:一個義符(意符、形符)表意義範疇,一個聲符表字音。 2、所表對象:不受限制。 3、文字特徵:合體。 學習形聲字應注意的問題: 1、形聲字的義符一般只表示某種意思的範圍,而不標明具體含義。 2、形聲字的聲符除了標聲之外,往往兼有表意的作用。 這種現象有人稱之為形聲兼會意。如,“警,戒也。從言,從敬,敬亦聲。” 再如,“脛、徑、頸、經、陘”等字都從其聲符“巠”獲得了細長之義。 四類字總的界限是清楚的,但有些字的歸屬有不同的看法,主要表現在象形和指事以及指事和會意之間。例如齊(齐)、飛(飞),許慎認為象形,王筠則認為指事;高、夾,許慎認為會意,王筠却認作指事。 “高高”的甲骨

    7、文 ,像拨地而起、带塔楼的多层楼台,用于瞭望预警。説文解字説文解字:高,崇也。象臺觀高之形。从冂口。與倉、舍同意。凡高之屬皆从高。 在會意和形聲之間也有個“亦聲”問題,就是說,有的文字學家把某些字看成會意字,而其中一個偏旁又代表這個字的讀音,叫做“亦聲”,實際上是認作會意兼形聲。 例如“忘”,說文:“不識(記住)也,从心,从亡,亡亦聲。”, 這種歸類上的分歧,畢竟是少數;而且我們今天研究漢字的形體構造,重要的不在它是六畫中的哪一種,而是要瞭解它的間架结構,由哪些部分組成和怎樣組成的,以便推断其本义。 二、形聲字的結構形式與漢字的部首二、形聲字的結構形式與漢字的部首 (一一)形聲字的結構形式形聲

    8、字的結構形式 漢字從很早的時候起,就有百分之八九十是形聲字了。我們特别要瞭解哪部分是形,哪部分是聲。盡管漢字大多是採用“左形右聲”的結構形式,但别的形式的形聲字也很不少。歸納起來,主要有下列六種: (一)左形右聲 江棋詁超鲤銅唱说组 (二)左聲右形 攻期胡邵和欣颈鸩 (三)上形下聲 空箕罟苕薪露岗花草宇 (四)上聲下形 汞基辜照坠婆斧忌 (五)内形外聲 辯哀問閩闻辫 (六)内聲外形 閣國固裹裏病府衢 第一種是形聲字的基本形式,第二、第三、第四種的形聲字也很多,第五、第六種的形聲字是少數。 還有些形聲字,形符或聲符只占一個角或者一個很小的位置。例如: 勝(從力,朕聲) 裁(從衣, zi聲) 徒(

    9、從 Chu,土聲) 形聲字的形符和聲符的位置是約定俗成,經過長期發展才固定下來的。固定以後,却不能任意變動了。 我們對漢字形體結構的分析,目的在於學會通過字形弄清本義。有些字,我們今天所熟知的是它後來發展出來的意義,而古書常用到它的本義,閱讀時會遇到困難。 例如詩經豳風七月: “塞向墐户。” 據說文山部:“向,北出牖 (yu)也,從 min,從口。” (二)漢字的部首 分析漢字的形體結構,掌握部首是簡便有效的方法。一般說來,部首就是意符,意符是對聲符而言,部首是就它所統屬的字說的。 部首最早是許慎提出來的,他在說文解字中按照六書的原則,把篆文的形體構造加以分析和歸類,從中概括出540個偏旁作為

    10、部首,凡同一偏旁的都統屬其下 。 例如:情、懼、惟、憐、志、念、恥、悲、恭、慕等都歸入以心字為首的心部。心部的字大都與心理有關。部首就標示着該部字的本義所屬的意義範疇,說文解字540部一般都體現了這一情況。 但漢字從篆書到隸書、楷書,字體有了很大的變化,明清以後的字典通用的214部是檢字法原則的部檢字法原則的部首首,與說文解字的部首有了很大不同。有的部首歸併不影響字形結構的分析,如木部和林部的歸併;有的部首歸併就打亂了字形結構的分析。還有一點,後代的字典因為從檢字的方便出發,不少字的歸部也與說文有差異。例如: 所,從斤,户聲。本義是伐樹的聲音。說文歸斤部,辭海歸户部。 發(发),從弓, (p)

    11、聲。本義是發射(把箭射出去)。說文歸弓部,辭海歸 (b)部。 解放以後新編的字典,部首的分合又有些變化,由於簡化字的推行,歸部的差異更大一些。在檢字上,後來的分部比540部方便一些,但對於分析字形結構,加深對詞義的理解,却必須根據文字學原則的部首。三、漢字的形體演變三、漢字的形體演變(一)(一)漢字形體的發展脈絡漢字形體的發展脈絡 商代的代表文字是甲骨文;西周春秋時期是金文;戰國時有秦國文字和六國文字(大篆、古文);秦統一後,小篆是通行文字;漢魏時以隸書、楷書為主;其後又出現了草書、行書等等。其基本脈絡圖示如下: 商商西周、春秋西周、春秋戰國(秦國、六國)戰國(秦國、六國)秦秦兩漢兩漢魏晉魏晉

    12、現代現代甲骨文甲骨文金文金文秦國文字、六國文字秦國文字、六國文字小篆小篆隸書隸書楷書楷書楷書楷書(二)漢字形體的分期(二)漢字形體的分期 現在學術界一般把漢字字體分作兩個時代,四個時期:現在學術界一般把漢字字體分作兩個時代,四個時期:1 1、古文字時代、古文字時代 (1 1)大篆時期:商代甲骨文、殷周兩代的金文、古文、籀文、石鼓文等等。)大篆時期:商代甲骨文、殷周兩代的金文、古文、籀文、石鼓文等等。 (2 2)小篆時期:秦篆。)小篆時期:秦篆。2 2、今文字時代、今文字時代 (1 1)隸書時期:隸書,秦代產生,盛行於兩漢。)隸書時期:隸書,秦代產生,盛行於兩漢。 (2 2)楷書時期:楷書,東漢

    13、出現,一直使用到現在。)楷書時期:楷書,東漢出現,一直使用到現在。(三三)古代字體古代字體简介简介、甲骨文、甲骨文()定義()定義“龜甲獸骨文龜甲獸骨文”、“貞卜文字貞卜文字”、“殷墟文殷墟文字字”、“契文契文”、“書契書契”商代人崇拜鬼神,凡事皆占卜,占卜的結果刻在商代人崇拜鬼神,凡事皆占卜,占卜的結果刻在甲骨上,因此,甲骨文可以作為瞭解商代社會甲骨上,因此,甲骨文可以作為瞭解商代社會生活的依據。生活的依據。)特點:)特點:A、因爲刀刻成文,所以表現為細綫瘦筆,富有、因爲刀刻成文,所以表現為細綫瘦筆,富有刀筆味。刀筆味。B、形體不定,書寫隨便。、形體不定,書寫隨便。 2 2、金文、金文 主要

    14、指鑄刻在鐘鼎一類的金屬器物上的文字。商周時盛行青銅器,有食器、炊器、武器、樂器等。金文鑄刻在銅器上,又稱鐘鼎文、銘文、吉金文等等。 金文的特點: (1)因為是鑄刻的,所以金文表現為寬粗肥筆,兩端細,中間粗。字形結構工整。 (2)金文部件組織不嚴,字形不定。 3 3、小篆、小篆 小篆是漢字歷史上第一次規範化的字體。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對文字進行了改革,將原有的大篆和六國的文字加以整理和簡化,“罷其不與秦文合者”,使“天下書同文”。在甲骨金文中漢字的字形還帶有不少的繪畫意味,到了秦代的篆書,形體上已經起了一個很大的變化。 小篆特點: (1)筆畫圓轉,雖然在一定程度上還保存著象形的意味,但符號性顯然大

    15、大加強。 (2)完整、規範。小篆的形體比大篆簡單,結構比金文整齊,寫法有一定的規矩。如從同一偏旁的字,偏旁的寫法和位置都保持一致。 總之,小篆是一套完整而穩定的漢字系統,在漢字發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它為漢字形體的規範和統一作出了特殊的貢獻。說文收錄的九千多個字,可視為小篆的標準字體。 4、隸書、隸書 小篆以後,盛行於兩漢的文字。初期的隸書產生于秦代,叫秦隸;兩漢時的隸書叫漢隸;習慣上也把前期隸書叫古隸,後期隸書叫今隸。 隸書的產生是一次重大的改革,這種改革直接影響到漢字的構造,改變了篆書和篆書以前的古文字的面貌,隸書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嶺。由小篆變為隸書叫做隸變,隸變以後,漢字徹底符號化了,漢字已

    16、經不能全部用六書分析了。 從篆書變成隸書,是一次更大的變化。 (1)它把小篆不規則的曲線或勻圓的線條變成方折的筆畫,使字形變得平直方正, (2)並改變了少數偏旁的形體。如:春、秦、泰、奉、奏的上部結構原來不同,隸書變成一樣了。是一次重要的簡化。從此,漢字象形的意味大部分喪失了。 5、楷書、楷書 東漢時,隸書是官方文字,日常書寫得比較草率的隸書成為新的手寫體,由此產生章草和行書。 到了魏晉時代,書法家又將行書的筆法融入隸書之中,創造了楷書。楷書是在隸書基礎上產生的一種新字體,是魏晉以來直至現代的正式標準字體。“楷”是楷模的意思,又稱“正書”、“真書”。 從隸書到楷書字形結構基本上沒有什麽變化,只

    17、是在書寫時把隸書的波勢挑法波勢挑法變得平直,把慢彎變成硬勾,把扁平方形變為豎長方形。 綜合上述,漢字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經歷了數次演變。其總的趨向是由繁複到簡易,由圖畫性到符號性。練習:練習:一、指出下列各字的意符。一、指出下列各字的意符。孤孤 街街 叔叔 惜惜 醒醒 稼稼 张张 震震 祟祟 戕戕 滕滕 费费 修修 徒徒 栽栽 彀彀 倏倏二、指出下列各字的声符。二、指出下列各字的声符。魁魁 醉醉 朗朗 圄圄 闺闺 训训 欲欲 经经 勇勇 序序 國國 誰誰 賊賊 賴賴三、分析下列形声字的结构。三、分析下列形声字的结构。哀哀 衷衷 闷闷 闺闺 锦锦 锡锡 篇篇 鸿鸿 膏膏 旂旂 徒徒 從從 雜雜 盆盆 基基 勝勝 務務 街街 嬴嬴 斧斧 鳳鳳 藩藩 波波 群群 匪匪 旗旗 逃逃 裳裳 匣匣 翼翼 病病 架架 晏晏 杉杉 被被 恭恭 古文是指春秋戰國及其以前古書上的文字。許慎在說文解字敘中說:“周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與古文或異。”把古文與大篆相提並論,說古文是史籀以前的文字的通稱。 籀文,即大篆,是古代秦國使用的文字,是小篆的前身,由於在春秋時秦人作的史籀篇中收藏有223個字,因此叫籀文,據說“籀”的意思是“誦讀”。 唐朝時出土的“石鼓文”據考證是秦襄公時所刻,和史籀篇中文字相同,是籀文的代表。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古代汉语PPT课件:第三讲-汉字的结构和发展.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2687030.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