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初中语文中考复习文言文常考虚词讲解(共8个).doc

  • 上传人(卖家):luzy369
  • 文档编号:2682092
  • 上传时间:2022-05-18
  • 格式:DOC
  • 页数:3
  • 大小:46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初中语文中考复习文言文常考虚词讲解(共8个).doc》由用户(luzy369)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初中语文 中考 复习 温习 文言文 虚词 讲解 讲授 下载 _一轮复习_中考专区_语文_初中
    资源描述:

    1、中考语文文言文常考虚词讲解一、之1、作助词用(1)相当于“的”,是定语的标志。例如菊之爱,陶后鲜有闻。水陆草木之花。(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起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例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3)起补足调音节和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例如公将鼓之。久之。怅恨久之。2、作代词用(可以代人,代事,代物)(1)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我”、“他们”、“她们”、“它”、“它们”。例如具答之。亲戚畔之。彼竭我盈,故克之。(2)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这”、“这样”“这件事”、“那”、“那样”等。例如渔为甚异之。(3)作动词用。相当于“到”、“往”、“去”。例如

    2、辍耕之垄上。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语法作用(1)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例如何陋之有?宋何罪之有?(2)定语后置标志,无实义。例如马之千里者。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二、而1、表顺接关系的连词(1)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例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则)(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例如环而攻之而不胜。前一个“而”就表示承接关系。(3)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例如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4)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例如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面山而居。2、表转接关系的连词,译作“但是”“

    3、可是”“却”例如(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3)学而不思则罔三、以1、用作介词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的工具、物件、时间等可以译为“把”、“用”、“拿”、“在”、“从”等,或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译为“靠”、“凭借”、“根据”等。例如(1)何以战?/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借(2)虽不能察,必以情。/策之不以其道。根据2、作连词表目的时,可译作“(用)来”,“以便”; 表顺接时,相当于“而”;表结果时,可译作“以致”;表原因时,可译作“由于”、“因为”。例如(1)属予作文以记之(用)来(2)以伤先帝之明以致(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4)卷石底以出。相当于“而

    4、”3、用作动词可译作“认为”。例如(1)皆以美于徐公。4、特殊用法通假字,通“已”,已经。例如固以怪之矣。四、乃1、副词(1)可译为“竟然”。例如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2)可译为“于是”、“才”、“就”。例如乃重修岳阳楼。(于是,就)(岳阳楼记)2判断词可译为“是”、“就是”。例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3第二人称代词可译为“你”、“你的”。例如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五、因1、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就”。例如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唐雎不辱使命)2、介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由于”、“凭借”、“依靠”。例如高祖因之以成帝业。(隆中对

    5、)3、介词可译为“根据”、“依照”。例如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4、副词可译为“因此”。例如因以为号焉。(五柳先生传) 六、于1、引进动作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可灵活地译为“在”、“向”、“到”、“从”、“跟”、“对”、“给”等。例如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在)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对)舜发于畎亩之中(从)欲报之于陛下也(向)2、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例如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皆以美于徐公。七、为1、作介词时除表被动外都读作wi,可译作“被”、“对”、“给”、“替”、“当”,“为了”、“因为”等。例如舌一吐而二虫尽

    6、为所吞/山峦为晴雪所洗(wi,被。)不足为外人道也。(wi“向”“对”)为楚造云梯之械。(wi,“给”)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wi,“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wi,因为,由于)2、当“为”作动词时读wi,可依据语境的不同,译成各种相应的动词,如“做”,“当作”、“成为”,“雕刻”,“是”等。例如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当,成为)为宫室、器皿。(雕刻)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有)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称为,叫做)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造)3、特殊用法例如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名词,心理活动)八、乎1、语气词(一般用在句未)表提问或反问,也可表猜测、感叹。例如死国可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是亦不可以已乎!2、介词(一般用在句中)类似于“于”的用法。例如在乎山水之间也颓然乎其间者3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初中语文中考复习文言文常考虚词讲解(共8个).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2682092.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