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工作坊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创新工作坊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创新 工作 课件
- 资源描述:
-
1、创新设计工作坊目 录1面向设计的市场研究方法易学易用的用户研究方法快速有效的设计创意方法前言 第一章 概论 第二章 产品的生命周期 第三章 市场细分和定位 第四章 品牌研究 第五章 竞争对手调 第六章 趋势研究 第七章 用户研究概述 第八章 现场调查方法 第九章 角色构建方法 第十章 可用性测试方法 第十二章 快速有效的设计方法 第十一章 快速有效的创意思维 练习题 主题:IDEO印象 规格要求:通过出版物、网络等媒体收集美国IDEO设计公司的设计作品、设计方法等相关信息并进行整理,得出对IDEO的初步印象。将图片与文字整理成PPT。 参考时间:135分钟(90分钟收集整理,45分钟组织课堂讨
2、论) 分析:IDEO是以设计创新著称的公司,通过对其设计案例和设计方法的研究,有助于真正理解设计方法在实际设计过程中的重要性。 8目录面向设计的市场研究方法第二章 产品的生命周期第三章 市场细分和定位第四章 品牌研究第五章 竞争对手调查第六章 趋势研究9目录第二章 产品的生命周期面向设计的市场研究方法10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讲述市场学中产品生命周期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理解产品生命周期概念,培养产品生命周期特征判别能力,熟练掌握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设计策略。重点: 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特征判断、革新者特征。难点: 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设计师的设计策略。 目录第二章 产品的生命周期11 产品
3、从投放市场到淡出市场,这一过程很像生物从出生到死亡。因此,市场学中将这个过程称为产品的生命周期。 产品的生命周期一般分为引入期(也称介绍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SONY公司则创新地以一天中的不同时段来表示产品的生命周期,分为日出、清晨、上午、正午、午后、下午、黄昏、日落这8个阶段。在生命周期的不同时段,产品的销量和利润呈现出图中的曲线波动。 目录面向设计的市场研究方法12第二章 产品的生命周期第一节 引入期 小批量应用新技术的创新产品被迅速投放并抢占市场。这时的新产品处于非盈利阶段,需要在产品上投入各种资源,积极地宣传和推广产品,鼓励顾客试用。此时产品因为综合成本的增加,定价往往较高,获
4、利较慢,产品本身也未必理想,可能不够稳定。目录面向设计的市场研究方法13第二章 产品的生命周期 新产品推向市场时,往往会有不少缺陷,其成本也往往偏高。企业在产品成长期的早期(清晨)的任务是根据市场反馈修正错误,改良产品,调整定位,控制成本。工程师会优化内部结构,设计师则从可用性和外观方面对原产品进行改良,强化产品特征,逐渐形成产品独特的视觉识别符号。第二节 成长期 第三节 成熟期 成熟期(正午)是产品生命周期中企业获得最大利润的时候。产品的稳定性也达到了一个新高度,产品的尺寸、功能、成本控制都十分合理,设计师、工程师已经在为下一步的革新做准备。成熟期的企业战略往往是保持、防御和创新。保持指通过
5、设计和营销来巩固强化产品在市场上地位,防御指针对竞争对手进行策略调整,创新指开发新功能、发掘新用户。目录面向设计的市场研究方法14第二章 产品的生命周期第四节 衰退期 衰退期是任何产品都要经历的,就像生命终将消亡一样。企业希望延长产品线寿命,在产品线终结之前尽可能地获取最大利润。此时设计师的重要性得到了极大体现。目录面向设计的市场研究方法15第二章 产品的生命周期 课后练习 1.主题:我身边的“革新者” 。 分析:我们熟悉的人当中有没有符合文中描述的“革新者”定义的?他们购买了哪些创新产品?他们 对这些产品是如何评价的?他们的性格如何?通过寻找“我身边的革新者”有助于深入了解革新者的特征, 对
6、革新者形成直观鲜明的印象,有助于第二部分用户研究的深入学习。 课后练习 2.主题:xx的一生 根据所学产品生命周期知识,判断并选择一种你认为处在产品生命周期衰退期的产品(如胶卷相机), 制作该产品的生命周期图,从图中选择位于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典型产品进行简单的设计分析。 适用年级:工业设计专业本科二年级以上。 规格要求:通过出版物、网络等媒体收集该产品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产品图片,参考示例样式进行绘制,并选择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的典型产品进行分析,将图片文字整理成PPT。 参考时间:165分钟(120分钟收集整理,45分钟组织课堂讨论)。目录面向设计的市场研究方法16第二章 产品的生
7、命周期目录面向设计的市场研究方法16第三章 市场细分和定位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市场学中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这一对重要概念,要求学生理解市场细分和定位的目的,了解市场细分的原则和基本方法,熟练掌握定位图的绘制方法。 重点: VALS混合细分方式、定位图。 难点: 细分方式的合理选择、定位图的设置。 目录面向设计的市场研究方法17第三章 市场细分和定位第一节 市场细分 市场细分源自全球市场的多样性:不同个性、价值观、生活风格、文化背景和购买能力的人们形成了不同的市场。生产者只有通过推出差异化的产品,才能满足他们的差异性需求和避免激烈的市场竞争。 目录面向设计的市场研究方法18第三章 市场细
8、分和定位一、市场细分的条件 市场细分需要满足两个条件: 1群体具有充分的多样性,各群体有不同的需求和价值取向,对产品或营销活动的反应区别于其他群体。 2细分群体有足够的消费能力。 目录面向设计的市场研究方法19第三章 市场细分和定位二、市场细分的方法 市场细分的方法一般分为两类:基于顾客的细分与基于产品的细分。 基于顾客的细分主要分析消费者特征如人口统计因素、生活方式等。 基于产品的细分则是关注产品或服务本身的特性,如U盘采用基本型、数据安全型以及不同容量的方式细分。目录面向设计的市场研究方法20第三章 市场细分和定位 市场细分一般分为以下几步: 选择细分变量、识别细分市场、 描述细分市场、选
9、择目标细分市场。选择细分变量是市场细分的基础。常用的基于消费者的变量有: 人口统计因素、地理因素、心理因素、生活方式特征、社会文化因素、混合细分等。目录面向设计的市场研究方法21第三章 市场细分和定位 人口统计细分是最早应用于消费者市场的细分变量,也是最常见的变量。包括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收入、受教育程度和职业等。随着消费者年龄的变化,人们的兴趣和对产品的需求也在改变。同一年龄段的人们还会产生同伴效应与同龄人共同拥有相关经验。 地理细分背后的理论是居住在同一区域的人们有相似的需求,区域指城市、郊区、农村等,心理细分往往基于消费者的动机、人格、感知、学习和态度。 生活方式细分也被称为消费心态细
10、分,通过对消费者活动(action)、兴趣(interest)和观念(opinion)的综合研究来描述不同消费者从而细分市场(简称AIO)。 目录面向设计的市场研究方法22第三章 市场细分和定位目录面向设计的市场研究方法AIO 调查表23第三章 市场细分和定位 社会文化细分一般指基于家庭生命周期、社会阶层、文化的市场细分。家庭生命周期分为单身期、初婚期、生育期、满巢期、离巢期、空巢期、鳏寡期。目录面向设计的市场研究方法24第三章 市场细分和定位 混合细分是对不同细分方式的综合运用。由于混合细分结合了多个细分变量,往往比单一的细分方式能更准确地界定消费者细分市场。这里主要介绍VALS、PRIZM
11、以及BSBW的全球扫描系统这三种典型的混合细分体系。 VALS,价值观(value)和生活方式(lifestyle)体系。目录面向设计的市场研究方法25第三章 市场细分和定位 PRIZM细分是美国Claritas有限公司开发的根据邮政编码来区别不同消费群体的细分系统。 该系统基于以下思想:具有相同文化背景、谋生方式和观念的人们会互相吸引,他们自然而然地选择与具有相似生活方式的人做邻居,并彼此影响。他们拥有相似的社会价值观,形成相近的品味和期望,在购买产品、服务和使用媒体时表现出共有的行为模式。 PRIZM细分综合了地理细分与生活方式细分,该系统将美国的邮政编码分为62个群组,每个群组拥有不同的
12、生活方式,从“贵族阶层”到“公共救济”群体。 PRIZM系统虽然仅针对美国市场,但在中国,尤其是沿海发达城市,人们因为收入水平和生活方式的相似性选择不同地段、不同小区群聚而居的趋势越来越明显。PRIZM系统的参考价值也因此越来越大。 目录面向设计的市场研究方法26第三章 市场细分和定位 BSBW ( Backer Spielvogel Bates Worldwide )公司的“全球扫描” (global scan)系统通过对澳大利亚、加拿大、芬兰、中国香港、日本等14个国家和地区的15 000名消费者的价值观与态度进行调查,并结合人口统计数据,发现了5种全球性的细分市场。 传统者、适应者、受压
13、抑者、奋斗者成就者。目录面向设计的市场研究方法27第三章 市场细分和定位目录面向设计的市场研究方法28第三章 市场细分和定位目录面向设计的市场研究方法29第三章 市场细分和定位 基于产品的细分主要针对人们对产品的使用情况以及产品给消费者带来的利益进行设定。主要包括:使用量细分,即通过对产品使用量的调研,可以将消费者划分为重度用户、中间用户以及轻度用户3个不同的市场。设计师需要尽力满足重度用户的需求,同时关注中间用户和轻度用户。使用情景细分,即基于产品的使用模式进行细分。消费者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场景)使用着特定的产品。利益细分,即设计师和市场策划人员应明确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消费者的种种利益,尤其
14、是最重要的利益。目录面向设计的市场研究方法30第三章 市场细分和定位第二节 市场定位一、定位 定位是现代设计和营销领域中一个关键的战略概念。它将企业自身的产品、服务与竞争对手区别开来,针对特定的细分市场进行策划、设计。二、定位图 定位图是市场定位的最常用方法。传统的定位图显示了竞争对手的产品、品牌在设定好的虚拟空间中的位置,以此标明消费者对该产品的认知和评价。现在,定位图方法在众多领域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 目录面向设计的市场研究方法31第三章 市场细分和定位目录面向设计的市场研究方法32第三章 市场细分和定位三、定位图的设置 定位图的设置步骤如下: 1.收集产品资料图片,2.确定轴和象限,
15、3.放置参照样本,4.放置其余样本, 5. 进行产品定位。目录面向设计的市场研究方法33第三章 市场细分和定位目录面向设计的市场研究方法第三章 市场细分和定位34目录面向设计的市场研究方法第三章 市场细分和定位35目录面向设计的市场研究方法第三章 市场细分和定位36目录面向设计的市场研究方法37第三章 市场细分和定位目录面向设计的市场研究方法新潮西式传统38第三章 市场细分和定位3.2.4 定位图案例分析目录面向设计的市场研究方法第三章 市场细分和定位39目录面向设计的市场研究方法第三章 市场细分和定位40目录面向设计的市场研究方法41第三章 市场细分和定位目录面向设计的市场研究方法42第三章
16、 市场细分和定位练习题 1. 主题: 谁瞄准了我。 适用年级:工业设计专业本科二年级以上,可以分小组进行。 规格要求:通过拍照收集自己和身边同学日常使用的各类产品、吸引自己购买的产品广告、校园里的产品宣传、商家针对大学生的促销活动等,整理分类并进行初步分析,将图文制成PPT。 参考时间:135分钟(90分钟收集整理,45分钟组织课堂讨论)。 分析:全国在校大学生有2 000多万。学生市场的潜力是巨大的,一方面大学生自身已具有一定的购买力,另 一方面当下消费时形成的产品态度会影响其工作后的购买行为。我们大学生最喜欢购买哪些产品?哪些因素影响了我们的购买行为?通过收集大学生相关产品、宣传的资料图片
17、,初步研究这些产品设计时的定位策略,有助于深入理解“市场细分和定位”的意义。 2. 主题: 数码相机定位研究 适用年级:工业设计本科二年级以上,可以分小组进行 规格要求:通过出版物、网络等媒体尽可能多地收集当今市场上正在销售的数码相机的产品图片。设计并制作数码相机的场定位图和风格定位图。并尝试根据定位图设计出适合数码相机的市场细分方式,参考图3-7给每个细分群体命名并进行简单分析。将图文制成PPT。也可根据设计项目选择其他的产品进行 练习。 参考时间:165分钟(120分钟收集整理,45分钟组织课堂讨论)。 分析:数码相机是较为普及的消费电子产品,对于数码相机市场定位、风格定位的分析具有一定的
18、代表性。设计定位图时需要把握数码相机与设计、销售相关的重要属性,设定合适的轴向。研究产品在定位图中的分布,寻找合适的市场细分方式,注意不要将市场分得过粗或过细。 目录面向设计的市场研究方法43第四章 品牌研究 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研究与品牌相关的设计理论和方法,要求学生了解品牌概念和品牌价值,从知觉、品牌设计原则和品牌形象的构成要素等角度全面地认识品牌形象,理解品牌个性,熟练掌握产品DNA的分析方法。 重点: 产品形象、品牌个性。 难点: 产品DNA的设计分析、品牌地图。 目录面向设计的市场研究方法44第四章 品牌研究第一节 品牌与品牌形象 品牌是一种名称、名词、标志、符号或设计,或是他
19、们的组合运用,其目的是藉以辨认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区别开来。二、品牌形象 随着消费者群体对产品、服务的认知加深,他们共同拥有的对某一品牌的主观心理印象就形成了品牌形象。品牌形象的形成有三个方面的因素:营销传播、消费者感受和社会影响,也可以简单理解为:广告、体验和口碑。 目录面向设计的市场研究方法一、品牌45第四章 品牌研究 从消费者知觉而言,品牌形象源自人的图示记忆。 图式记忆(schematic memory)也叫知识结构,是人长时间记忆中的信息组织方式。图式记忆是一种复杂的联想网络,各种信息如概念、事件、情感以节点形式存储在记忆中。目录面向设计的
20、市场研究方法46第四章 品牌研究 品牌形象由产品形象(PI)、视觉形象(VI)和人力资源形象(HI)组成,其中产品形象是关键。基于产品形象的构建原则,研究者提出了产品DNA概念。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决定着生物体亲子之间的相似性和继承性。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自然法则相似,产品的继承和创新也应遵循一定的设计法则,这就是产品的DNA。目录面向设计的市场研究方法47第四章 品牌研究 公司的设计理念只能形成DNA的雏形和血统,DNA的遗传特征则来自一代一代的成功产品,尤其是具有鲜明特色和广泛认知度的里程碑式的产品。目录面向设计的市场研究方法48第四章 品牌研究 产品DNA的活力源于其自身的不断进化。产
21、品的遗传特征并没有被简单地复制,而是一代一代地发展变化着。目录面向设计的市场研究方法49第四章 品牌研究 产品DNA不仅仅在同一产品线中延续,有时还被移植到同一品牌的其他产品中。以 Philips公司为例,Philips公司的三刀头电动剃须刀是广为人知的专利产品,其DNA中被称为“三叶草”的遗传特征不仅在剃须刀的升级换代中得到强化,还被移植到其通信产品线中去。目录面向设计的市场研究方法50第四章 品牌研究 设计师可以通过建构轮廓线方法或者剪影方法分析产品的DNA,通过勾勒产品轮廓或绘制产品剪影,消除产品在材质、细节上的差异,凸现产品的视觉特征,发现产品的相似之处。轮廓法或剪影法也可用来分析产品
22、造型元素之间的联系。 目录面向设计的市场研究方法51第四章 品牌研究 设计师可以通过建构轮廓线方法或者剪影方法分析产品的DNA,通过勾勒产品轮廓或绘制产品剪影,消除产品在材质、细节上的差异,凸现产品的视觉特征,发现产品的相似之处。轮廓法或剪影法也可用来分析产品造型元素之间的联系。 目录面向设计的市场研究方法52第四章 品牌研究 消费者常常使用各式各样的类似人格的特质来描述品牌的属性,这使得品牌也拥有了个性。品牌的个性化形象反映了消费者对品牌产品“内部核心”的看法。惠而浦(Whirlpool)公司的研究人员总结出以下关于品牌个性的结论:消费者总是赋予品牌某些“个性”特征,即使品牌本身并没有被刻意
23、塑造成这种“个性”或者这些“个性”并非设计者所期望的。第二节 品牌个性 目录面向设计的市场研究方法53第四章 品牌研究目录面向设计的市场研究方法54第四章 品牌研究目录面向设计的市场研究方法55第四章 品牌研究练习题 主题: We are Family(我们是一家人)产品DNA分析。 适用年级:工业设计专业本科二年级以上 规格要求:选择历史悠久,产品识别特征明显的品牌,收集该品牌同一类产品各视图图片(尽量不要选透视图),通过轮廓线法或剪影法重新绘制(利用Illustrator、Photoshop、CorelDraw等软件),从轮廓线图或剪影图中分析产品形态之间的联系,提取DNA遗传特征。将图文
24、整理成PPT。 参考时间:225分钟(180分钟收集整理,45分钟组织课堂讨论)。 分析:不要选择那些新品牌或者品牌形象模糊的品牌(国内很多著名品牌的产品形象不够统一)。在选择产品时,要注意不同产品线之间的区别,如Nokia手机的N系列、E系列等。对于像SONY这样的大品牌,旗下有太多的产品,选择同一类产品较容易展开分析。 目录面向设计的市场研究方法56第五章 竞争对手调查 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对竞争对手展开调查的方法,要求学生了解竞争对手调查的目的和基本内容,熟练掌握次级资料调研、路线图、产品阵容、品牌意象拼图设计风格和设计语言分析、优缺点分析等竞争对手调查方法。 重点: 次级资料
25、调研、路线图和产品阵容、意象拼图、优缺点分析。 难点: 品牌意象拼图、产品意象拼图、旗舰产品分析、优缺点分析。目录面向设计的市场研究方法57第五章 竞争对手调查 第一节 竞争对手调查的内容第二节 竞争对手调查的方法 在对竞争对手设计策略和设计风格的调研中,设计师可以使用的工具和方法有次级资料调研、路线图(road map)、产品阵容(line up)、竞争对手用户分析、品牌意象拼图(brand image)、设计风格(design style)和设计语言(design language)分析、优缺点分析等。目录面向设计的市场研究方法 竞争对手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竞争对手的企业概况、企业文化、人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