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7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4-五行-PPT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 文档编号:2677403
  • 上传时间:2022-05-17
  • 格式:PPT
  • 页数:17
  • 大小:804.51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4-五行-PPT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五行 PPT 课件
    资源描述:

    1、 第二节第二节 五五 行行一、五行的基本概念一、五行的基本概念o五方:东、西、南、北、中五方:东、西、南、北、中o五材:木、火、土、金、水是日常生产和五材:木、火、土、金、水是日常生产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的物质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的物质 (一)五行学说的形成(一)五行学说的形成五行起源于古代的五行起源于古代的“五方五方”和和“五材五材”的观念。的观念。五行最早出自五行最早出自尚书尚书 洪范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

    2、中国古代哲学:中国古代哲学: 1 1、世界一切事物都是由这五种基本物质、世界一切事物都是由这五种基本物质的运动变化而生成;的运动变化而生成; 2 2、五种物质之间生克制化关系而维持着、五种物质之间生克制化关系而维持着协调、平衡。协调、平衡。(二)五行的概念及其特性(二)五行的概念及其特性o基本特性:基本特性:o“木曰曲直木曰曲直” 生长、升发、舒畅、条达生长、升发、舒畅、条达o“火曰炎上火曰炎上” 温热、上升、明亮温热、上升、明亮 o“土爰稼穑土爰稼穑” 生化、承载、受纳生化、承载、受纳 o“金曰从革金曰从革” 沉降、肃杀、收敛沉降、肃杀、收敛 o“水曰润下水曰润下” 寒凉、滋润、下行、闭藏寒

    3、凉、滋润、下行、闭藏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的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的运动变化。运动变化。(三)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归类(三)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归类1、直接的取象比类法、直接的取象比类法 例:例:o 五方:东方五方:东方日出之日出之地,充满生机,与木的升地,充满生机,与木的升发、生长特性相类似,故发、生长特性相类似,故归属于木。归属于木。 2、间接的推演络绎法、间接的推演络绎法 例:例: 数理逻辑中的数理逻辑中的A相似或相等相似或相等于于B,B相似或相等于相似或相等于C, 所以所以A相似或相等于相似或相等于C的论的论证思维证思维 。o 已知肝属木,肝与胆、

    4、已知肝属木,肝与胆、目、筋等皆有密切关系,目、筋等皆有密切关系,故胆、目、筋皆属木。故胆、目、筋皆属木。五行归类方法五行归类方法 五五 行行 系系 统统 归归 类类 表表 自自 然然 界界 五五 行行 人人 体体 五音五音 五味五味 五色五色 五化五化 五气五气 五方五方 五季五季 五脏五脏 五腑五腑 五官五官 五体五体 五志五志 五液五液 五脉五脉 五华五华 角角 酸酸 青青 生生 风风 东东 春春 木木 肝肝 胆胆 目目 筋筋 怒怒 泪泪 弦弦 爪爪 徵徵 苦苦 赤赤 长长 暑暑 南南 夏夏 火火 心心 小肠小肠 舌舌 脉脉 喜喜 汗汗 洪洪 面面 宫宫 甘甘 黄黄 化化 湿湿 中中 长夏

    5、长夏 土土 脾脾 胃胃 口口 肉肉 思思 涎涎 缓缓 唇唇 商商 辛辛 白白 收收 燥燥 西西 秋秋 金金 肺肺 大肠大肠 鼻鼻 皮皮 悲悲 涕涕 浮浮 毛毛 羽羽 咸咸 黑黑 藏藏 寒寒 北北 冬冬 水水 肾肾 膀胱膀胱 耳耳 骨骨 恐恐 唾唾 沉沉 发发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概念:相生,是指五行之间存在概念:相生,是指五行之间存在 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 和促进的关系。和促进的关系。(一)五行相生相克(一)五行相生相克1 五行相生五行相生 五行相生关系五行相生关系 “母子母子”关系关系 “生我生我”者为者为“母母”,“我生我生”者为者为“子子”。五行

    6、相生次序:木生火,火生土,五行相生次序:木生火,火生土, 土生金,金生水,土生金,金生水, 水生木。水生木。正常正常1 五行相生五行相生例如:例如: 水水生生木木生生火火 水为木之水为木之“ ”,木为,木为水之水之“ ” 木为火之木为火之“ ”,火为,火为木之木之“ ”母母子子 母母子子相克关系相克关系 “所不胜所不胜”“”“所胜所胜”关关系系 “克我克我”者为者为“所不胜所不胜”, “我克我克”者为者为“所胜所胜”。 2 五行相克五行相克相克次序:木克土,土克水,相克次序:木克土,土克水, 水克火,火克金,水克火,火克金, 金克木。金克木。概念:相克,是指五行之间存在概念:相克,是指五行之间

    7、存在 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的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的 关系。关系。2 五行相克五行相克例如:例如: 水水克克火火克克金金 水为火之水为火之“ ”;火为;火为水之水之“ ”。 火为金之火为金之“ ”;金为;金为火之火之“ ”。 所不胜所不胜所胜所胜所不胜所不胜所胜所胜五行生克制化五行生克制化水水水水木木火火金土土o概念:五行生克制化,是指五行之间,既概念:五行生克制化,是指五行之间,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生中有克,克中有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生中有克,克中有生,从而维持事物之间平衡协调的变化和生,从而维持事物之间平衡协调的变化和发展。发展。o五行制化关系:五行制化关系:o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相生和相

    8、克两种关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相生和相克两种关系协调并存的状态,是维持五行之间动态系协调并存的状态,是维持五行之间动态平衡不可缺无的两种方式。平衡不可缺无的两种方式。o没有相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和成长;没有相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和成长;o没有相克,事物就会产生过度的亢奋而失没有相克,事物就会产生过度的亢奋而失去协调。去协调。(二)五行生克制化(二)五行生克制化1、 相乘相乘相克关系异常相克关系异常o概念:相乘是指五行某一行对其相乘是指五行某一行对其 所胜一行的过度制约或克制所胜一行的过度制约或克制o相乘次序和方向与相克一致相乘次序和方向与相克一致。相克:正常情况下的制约关系相克:正常情况下的制约

    9、关系相乘:异常情况下的相克太过相乘:异常情况下的相克太过(三)五行相乘相侮(三)五行相乘相侮异常异常2 、相侮、相侮相克关系异常相克关系异常概念:相侮是指五行某一行对其所不概念:相侮是指五行某一行对其所不 胜一行的胜一行的反向制约或克制反向制约或克制, 又叫又叫“反克反克”,或者,或者“反反侮侮”。 o相侮次序和方向与相克相反相侮次序和方向与相克相反。3、导致乘侮的原因及其联系、导致乘侮的原因及其联系太过:太过:相乘:相乘:“所不胜所不胜”一方太过一方太过例如:金例如:金 木木 土土 木乘土:木乘土: 木(太过)木(太过) 乘乘 土(不及)土(不及)相侮:相侮: “所胜所胜”一方太过一方太过木

    10、侮金:木侮金: 木(太过)木(太过)侮侮金(不及)金(不及) 不及:不及:相乘:相乘:“所胜所胜”不及不及 导致导致“所不胜所不胜”相对太过相对太过土虚木乘:土虚木乘: 土不足,木相对太过土不足,木相对太过 乘乘 土土 (更加不及)(更加不及)相侮:相侮: “所不胜所不胜”一方不及一方不及金虚木侮:金虚木侮: 金不足,木相对太过金不足,木相对太过侮侮金金 (更加不及)(更加不及)(四)五行母子相及(四)五行母子相及o母子相及母子相及 相生关系异常o母及子:母及子:o是指母的一方异常时,波及到子的一方。其顺序和方向顺序和方向与正常调节中的相正常调节中的相生关系一致生关系一致。o子及母(子盗母气):子及母(子盗母气):o是指子的一方异常时,就会波及到母的一方。其顺序和方向与相生关系相其顺序和方向与相生关系相反反。 五行生克制化关系失调 太过太过木木土土相侮相侮 相乘相乘母及于子母及于子子及于母子及于母(母)(母)(子)(子)(所不胜)(所不胜)(所胜)(所胜)水水火火金金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4-五行-PPT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2677403.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