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时期-PPT课件(同名2156).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秦汉时期-PPT课件(同名2156).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秦汉 时期 PPT 课件 同名 2156
- 资源描述:
-
1、30秦汉时期(一)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一)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1 1背景:秦朝的统一背景:秦朝的统一 (1 1)背景:春秋时期,宗法分封制度日)背景:春秋时期,宗法分封制度日益崩溃;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竞相变法益崩溃;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竞相变法(改(改革背景);革背景);秦国经商鞅变法,实力强大秦国经商鞅变法,实力强大(改(改革作用)。革作用)。秦王嬴政重用人才并具军事战略秦王嬴政重用人才并具军事战略才能。才能。 (2 2)统一:嬴政统一六国建立秦朝)统一:嬴政统一六国建立秦朝。 (历史人物(历史人物) 文字材料:文字材料:地图资料:春秋战国形势图、地图资料:春秋战国形势图、 秦
2、统一六国图等秦统一六国图等意义意义 :国家统一与社会的发展;:国家统一与社会的发展; 统一与历史潮流等统一与历史潮流等2 2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特征:权力的高度集中)(特征:权力的高度集中) (1 1)皇帝制度(至高无上的皇权):皇帝制度(至高无上的皇权):称号、沿袭、集权称号、沿袭、集权 (2 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三公互不相属、互相牵制)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三公互不相属、互相牵制) 九卿(分管国家和皇家各种事务)九卿(分管国家和皇家各种事务) (3 3)地方制度:郡县制度地方制度:郡县制度(官吏由中央任免,不能世袭)(官吏由中央任免,不能世袭) 李斯建议,秦始皇采纳
3、废分封性郡县李斯建议,秦始皇采纳废分封性郡县(材料)(材料) (4 4)用人制度:(对世卿世禄的否定)用人制度:(对世卿世禄的否定) (5 5)法律制度:)法律制度:3 3作用:作用:打破传统的打破传统的;开始形成中央集;开始形成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开拓疆域,加强国权的政治体制;开拓疆域,加强国家统一;奠定家统一;奠定的基础;对的基础;对20002000多年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重要影响。多年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重要影响。 分封制郡县制不同点一分封制是与宗法制相联系的,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郡县制是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的,是按地域划分的。不同点二分封的诸侯王位世袭,并拥有封地;(世卿世禄)郡县的
4、官吏由皇帝或朝廷任免调迁,官位概不世袭,官吏只有俸禄没有封地。不同点三诸侯国拥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郡县则是地方行政机构,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这是一个空前广袤的帝国,面积大约三百万平方公里。嬴这是一个空前广袤的帝国,面积大约三百万平方公里。嬴政大帝摆脱周王朝最洋洋得意的制度政大帝摆脱周王朝最洋洋得意的制度分封制度,把帝国划分封制度,把帝国划分为四十一个郡。郡是地方行政单位,直属中央政府,郡下再分为四十一个郡。郡是地方行政单位,直属中央政府,郡下再划分为若干县,县下再划分为若干乡。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划分为若干县,县下再划分为若干乡。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
5、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男。 柏杨柏杨中国人史纲中国人史纲“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大一统帝制之创建:大一统帝制之创建“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大一统帝制之创建:大一统帝制之创建【例】历史学家夏增佑在中国古代史一书中说:“中国之教,的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的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其中“中国之政”主要指的是 A皇帝制 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中国历史上形成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是由当中国历史上形成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
6、度,是由当时的国情和民情决定的,其正面作用是主要的,它时的国情和民情决定的,其正面作用是主要的,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标志,也是世界古代政不仅是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标志,也是世界古代政治文明的标志之一。治文明的标志之一。 (张传玺)(张传玺) 材料二材料二 秦的新皇帝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秦的新皇帝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他还解除了除他自己军队之外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他还解除了除他自己军队之外的所有士兵的武装;下令迁徙各国的旧贵族到首都,的所有士兵的武装;下令迁徙各国的旧贵族到首
7、都,以便监视他们;把秦原来的卫戍部队派到全国各地。以便监视他们;把秦原来的卫戍部队派到全国各地。此外,新皇帝还通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来实行经济集此外,新皇帝还通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来实行经济集中化。中化。 【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二)巩固统一的经济文化措施(二)巩固统一的经济文化措施1统一货币、度量衡,制作标准器发行全国统一货币、度量衡,制作标准器发行全国2建设交通,修筑驰道、直道等建设交通,修筑驰道、直道等3统一文字,以小篆为标准通行全国统一文字,以小篆为标准通行全国作用:密切了各地间的联系和交流,利于国家的统一。作用:密切了各地间的联系和交流,利于国家的统一。“六王毕、四海一六王毕、
8、四海一”:秦始皇的统一事业:秦始皇的统一事业 “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大一统帝制之创建:大一统帝制之创建“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大一统帝制之创建:大一统帝制之创建“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大一统帝制之创建:大一统帝制之创建(三)秦的暴政(三)秦的暴政1赋敛过重赋敛过重2刑罚过重刑罚过重3繁重的徭役负担和苦难繁重的徭役负担和苦难关于历史人物的评价:关于历史人物的评价: 阅读材料: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在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历阅读材料: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在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能够加速或延缓历史任务的解决,但是,这种作用无论
9、史人物能够加速或延缓历史任务的解决,但是,这种作用无论再大,也决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纳入历史发展的整个再大,也决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纳入历史发展的整个过程来看,仍然不过是对历史发展速度和具体外貌的影响而已。过程来看,仍然不过是对历史发展速度和具体外貌的影响而已。历史人物不仅不是历史发展的决定者,而且他们的活动本身也历史人物不仅不是历史发展的决定者,而且他们的活动本身也不能游离于历史必然规律的支配之外,不能摆脱社会历史条件不能游离于历史必然规律的支配之外,不能摆脱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性。 依据上述材料,联系秦始皇说明重要的历史人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4分)“天下苦秦天下苦秦
10、”:秦国的暴政和速亡:秦国的暴政和速亡 “天下苦秦天下苦秦”:秦国的暴政和速亡:秦国的暴政和速亡 “天下苦秦天下苦秦”:秦国的暴政和速亡:秦国的暴政和速亡 (一)两汉中央集权的巩固 1 1七国之乱和汉武帝的集权措施七国之乱和汉武帝的集权措施 (1 1)西汉初的诸侯王问题)西汉初的诸侯王问题 诸侯王问题的形成:刘邦实行郡国并行制诸侯王问题的形成:刘邦实行郡国并行制 景帝平定七国之乱:采纳晁错建议,削夺其封地景帝平定七国之乱:采纳晁错建议,削夺其封地 (2 2)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实行推恩令及结果)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实行推恩令及结果“天下之势,方病大瘇天下之势,方病大瘇”:汉初王国问
11、题:汉初王国问题 子子子子子子子子子子兄兄子子子子弟弟从从父父子子与刘邦关系刘刘恒恒刘刘友友刘刘恢恢刘刘如如意意刘刘长长刘刘濞濞刘刘肥肥刘刘交交刘刘贾贾王王名名代代淮淮阳阳梁梁赵赵淮淮南南吴吴齐齐楚楚荆荆国国名名“天下之势,方病大瘇天下之势,方病大瘇”:汉初王国问题:汉初王国问题 “天下之势,方病大瘇天下之势,方病大瘇”:汉初王国问题:汉初王国问题 。“天下之势,方病大瘇天下之势,方病大瘇”:汉初王国问题:汉初王国问题 削藩与七国之乱削藩与七国之乱“天下之势,方病大瘇天下之势,方病大瘇”:汉初王国问题:汉初王国问题 王国问题的解决王国问题的解决“天下之势,方病大瘇天下之势,方病大瘇”:汉初王国
12、问题:汉初王国问题 2 2中枢权力机构的变化(目的、作用)中枢权力机构的变化(目的、作用) (1 1)设置刺史,加强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设置刺史,加强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 (2 2)建立中朝制度: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建立中朝制度: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天下之势,方病大瘇天下之势,方病大瘇”:汉初王国问题:汉初王国问题 (一)两汉中央集权的巩固(二)两汉的社会经济 1 1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生产的发展 (1 1)农具改进(犁壁)和二牛一人的犁耕法)农具改进(犁壁)和二牛一人的犁耕法 (2 2)兴建水利工程(白渠等)兴建水利工程(白渠等) 2 2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1 1)手
13、工业:东汉时出现青瓷)手工业:东汉时出现青瓷 (2 2)商业:实行盐铁官营,全面控制工商业)商业:实行盐铁官营,全面控制工商业 (3 3)开通陆地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丝绸远销。获)开通陆地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丝绸远销。获“丝路丝路”称号称号 汉朝的犁和犁壁(三)两汉时期的文化 1 1西汉初的黄老之学:主张西汉初的黄老之学:主张“无为而治无为而治”居支配地位居支配地位 2 2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1 1)背景:)背景: 黄老之学不适应强化中央集权的需要黄老之学不适应强化中央集权的需要 儒家学说整合出适应统治需要的新的理论体系儒家学说整合出适应统治需要的新的理论体系 汉武帝即位后
14、进一步开拓大一统事业汉武帝即位后进一步开拓大一统事业 (2 2)理论:)理论: 形成:汉代儒学家董仲舒以形成:汉代儒学家董仲舒以天人三策天人三策为基础,融合为基础,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新儒学。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新儒学。 基础:基础:“天人感应天人感应”学说。学说。 (3 3)作用:)作用: 新儒学对巩固国家的统一有积极意义。新儒学对巩固国家的统一有积极意义。 “天人感应天人感应”思想限制了君主权力过分膨胀的目的思想限制了君主权力过分膨胀的目的 (4 4)影响:有利于巩固)影响:有利于巩固;从此确立了儒学;从此确立了儒学地位。地位。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
15、,独尊儒术”董仲舒改造儒家思想董仲舒改造儒家思想 为适应中央集权,提出为适应中央集权,提出“春秋大一春秋大一统统”和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的主张。主张。 为加强君权和限制君权宣扬为加强君权和限制君权宣扬“君权君权神授神授”、 “天人感应天人感应”的学说。的学说。 为维护统治秩序,提出为维护统治秩序,提出“三纲五常三纲五常”的道德标准。的道德标准。 董仲舒使儒学走上了宗教化的道路董仲舒使儒学走上了宗教化的道路,成为儒教。西方汉学家称董仲舒,成为儒教。西方汉学家称董仲舒是是“儒家的第一个神学家儒家的第一个神学家”。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以儒家经典以儒家经典“五
16、经五经”为学校的教科书,教为学校的教科书,教育为儒家所垄断。育为儒家所垄断。 兴办太学,学生毕业即可任官,提高了儒兴办太学,学生毕业即可任官,提高了儒学的地位。学的地位。 在全国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地方教在全国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地方教育体系,儒学在民间处于独尊的地位。育体系,儒学在民间处于独尊的地位。 秦始皇师从法家,通过制定极其精细具秦始皇师从法家,通过制定极其精细具体的规章制度来管束官吏,而汉武帝与其他体的规章制度来管束官吏,而汉武帝与其他汉朝皇帝则效法儒家,利用主从关系为核心汉朝皇帝则效法儒家,利用主从关系为核心的伦理道德进行统治,相信长此以往其臣下的伦理道德进行统治,相信长此
17、以往其臣下终会依忠君尽责的道法原则纾事,这样君主终会依忠君尽责的道法原则纾事,这样君主便容易达到自己的目的并节省开支。为使官便容易达到自己的目的并节省开支。为使官员们接受这一原则,武帝尊崇儒术。员们接受这一原则,武帝尊崇儒术。 美国历史学家伊佩霞美国历史学家伊佩霞 (PatriciaPatriciaBuckleyBuckleyEbreyEbrey) 尽管汉代儒术是一种奇特的思想大杂烩,尽管汉代儒术是一种奇特的思想大杂烩,孔子的伦理观念还是逐渐从汉初学者的调和思孔子的伦理观念还是逐渐从汉初学者的调和思想中再度脱颖而出。这样,秦朝在法家学说上想中再度脱颖而出。这样,秦朝在法家学说上建立起来的无情的
18、专制思想,渐渐就被儒家的建立起来的无情的专制思想,渐渐就被儒家的伦理价值观所取代了。这种法家帝国与儒术统伦理价值观所取代了。这种法家帝国与儒术统治之间的平衡再次证明鼓吹二元对立互补的治之间的平衡再次证明鼓吹二元对立互补的“阴阳阴阳”观是多么有用。法家思想与儒家思想观是多么有用。法家思想与儒家思想家们势不两立,但前者为后者创造了一个适合家们势不两立,但前者为后者创造了一个适合发展的稳定的社会环境,而后者亦使法家的帝发展的稳定的社会环境,而后者亦使法家的帝国稳如磐石。国稳如磐石。 费正清费正清(三)两汉时期的文化 3造纸术的发明 4数学成就 5医学成就 6汉赋的创作 (一)北魏孝文帝改革(一)北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