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 教案 7《土地的誓言》.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 教案 7《土地的誓言》.doc》由用户(hbdyhf)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土地的誓言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 教案 7土地的誓言 部编七 年级 语文 下册 土地 誓言 下载 _七年级下册_(统编)部编版_语文_初中
- 资源描述:
-
1、7 土地的誓言 1揣摩精彩语句及段落,理解作者对故乡炽痛的热爱之情和强烈的爱国情怀。 2多角度感受课文的抒情方式,体会课文语言形式的特色及其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一、导入新课 在我国有那么一片美丽的土地,那里出 产著名的“三宝”人参、鹿茸和貂皮; 那里有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那里还有参天 碧绿的白桦林, 肥硕的小鹿, 剽悍的马群 大家知道这是哪里吗? 明确:东北! 正是东北,可是当时间的指针指向 1931 年 9 月 18 日的时候, 日本侵略者发动了震惊 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接着践踏了这片美 丽的土地,许多东北人民被迫背井离乡,四 处流浪。1941 年的 9 月 18 日,“九一八” 事变十周
2、年,正是日寇全面侵华最疯狂的时 候,也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就在这个 时候,著名的进步作家端木蕻良为了纪念 “九一八”事变十周年,也为了激发全国人 民奋起抗日、保卫家乡的热情,写下了散文 土地的誓言 。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 要求:学生认真听老师朗读,画出喜 欢的句子,并能够说明喜欢的理由。通过 喜欢的句子感受文中的情感。 2学生朗读课文,进一步把握文中的思 想感情。 要求:流畅、准确,并尽量读出自己 所体悟到的情感。读后能够谈谈自己的感 受。 3面对故土,作者发出了怎样的誓言?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土地, 原野,我
3、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 立!”“我要回到她的身边为了她,我 愿付出一切。”表达了作者热爱故乡,思念 故乡的情感,抒发了作者失去故乡的忧伤、 愤怒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愿意为故乡而 战斗而牺牲的坚定信念。 4 本文的结构看似复杂, 实则线索清晰, 结构简单。请你简要说说文章结构简单在哪 儿。 第 1 段的主要内容是:“我”常常想起 关东原野上的一切,“我”时时听见故乡的 呼唤,“我”内心为此热血沸腾!第 2 段的 主要内容是:故乡美好的生活令“我”魂牵 梦萦,“我”发誓要为故乡母亲战斗!两段 文字一气呵成,任由情感的激流倾泻,在结 构上有如双峰并峙,又宛如对仗工整的一副 长联。 目标导学
4、二:品味精彩语言,感受家国 情怀 1如何理解本文的标题土地的誓 言? 明确:从文章看来,这誓言是作者对土 地发出的, 而不是“土地自身发出的誓言”。 作者之所以如此表达,估计是在不影响意思 表达的前提下力求简洁,在拟写标题之前更 是如此。况且,本文集中笔力写“土地”, 将“土地”二字置于最醒目的位置也确实是 一种好的选择。 2 怎样理解“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 种热情”中的“泛滥”与“在那田垄里埋葬 过我的欢笑”中的“埋葬”这两个词语的确 切含义? 明确:“泛滥”原意是“江河湖泊的水 溢出,四处流淌”,又引申为“坏的事物不 受限制地流行”。细细品味这一词语会觉得 十分贴切:作者的心情正如决堤之
5、水不可遏 制地四下奔流,作者那激愤狂放的心情用 “泛滥”来形容较之用“澎湃”“涌动”等 词语更多了几分野性和难以驾驭的力量。至 于“埋葬过我的欢笑”中的“埋葬”就更加 特殊,作者为什么不用“飘荡着我的欢 笑”“回响着我的欢笑”之类的语句呢?昔 日在田垄间留下的欢笑晶莹如露珠般,散发 着迷人的光泽。而“埋葬”只用于已经死去 的事物,这样想来,用“埋葬”是不是更多 了一层沉重的感觉和悲愤的心绪呢? 3为什么文章起初写“关东大地”用 “她”来称呼,而到了后面时却又改口说 “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 你必须站立”? 明确:人称的变化实际上是情感变化的 结果。文章开始用第三人称,是因为感情起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