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 导学案 1 邓稼先.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 导学案 1 邓稼先.doc》由用户(hbdyhf)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 导学案 邓稼先 部编七 年级 语文 下册 下载 _七年级下册_(统编)部编版_语文_初中
- 资源描述:
-
1、第 1 页 共 6 页 1 邓稼先邓稼先 【课文学习目标】 1、识记、理解本课的生字词。 2、学习本文精心剪裁,巧妙布局的特点。 3、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了解长句短句交错使用的作用。 4、学习写人物传记。 5、学习邓稼先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 第一课时 一、自主学习自主学习 1、背景资料 1999 年 9 月 18 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 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 23 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 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 功勋奖章。“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
2、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 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关于邓稼先, 1924 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 1945 年抗战胜利时, 邓稼先从西南联大毕业,他于 1947 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 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 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 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 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 此时他只有 26 岁,人称“娃娃博士”。1950 年 8 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 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同年 10 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 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此后的
3、八年间,他进行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研究。 关于杨振宁,1922 年 9 月 22 日出生于安徽合肥,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因与李政道 一起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共获 1957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是第二次世界大 战后涌现出来的一代杰出物理学家中在理论和实验两方面都有影响的物理学家之一。 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人物传记是记录人物生平事迹的一种实用文。一般有两类, 一类是记述自己的生平,一类是记述他人的生平。传记最大的特点就是“实录”。传记可繁 可简,一般按时间顺序来记叙。长篇传记要写出当时的时代背景、周围环境等。当然,重点 是写人物的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状况。短小的传记(小传),只需写人物的
4、主要生活经 历和思想状况,甚至可以选写人物生平的几件典型事情。 2、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 宰 割 署 名 奠 基 开拓 元勋 仰慕 孕 育 选聘 大厦 无垠 夐 黯 曛 铤 筹 划 签 字 颤 抖 燕 然 嫣 红 挚 友 彷徨 罗布泊 可歌可泣 鲜 为人知 至死不懈 鞠躬尽瘁 妇孺 皆知 马革裹 尸 3、理解下面的词语,注意加点字的含义。 宰割: 署名: 奠基: 开拓: 元勋: 仰慕: 孕育: 无垠 : 筹划: 嫣红: 第 2 页 共 6 页 挚友: 彷徨: 可歌可泣 : 鲜 为人知: 至死不懈: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 当之无愧: 家喻 户晓: 截然不同: 锋芒毕 露: 妇孺皆知: 引人
5、注目: 忠厚平实: 知人之明: 马革裹尸: 层出不穷 : 燕然勒 功: 4、初步阅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5、记下你初读的体会、感受以及不明白的地方,以便和老师同学交流。 二、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1、课文由小标题分为六个部分。请你简要地概括出各部分的大意。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第五部分: 第六部分: 2、下面是对这篇课文结构的图示,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 3、作者在第三部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中说,“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国和中 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 各是两国的功臣, 可是他们的性格和为人却截然不同甚至可以 说他们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
6、”下面是对这段话的分析,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A、这段话的一二句指出了奥本海默和邓稼先的共同之处。 B、作者用“可是”一转,概括地指出了他们二人在性格和为人上的截然不同。 C、这段话先说二人相同的地方,接着用对比的手法揭示他们的不同。 D、这段话表明了作者对邓稼先的赞扬和对奥本海默的贬斥。 4、作者在第四部分“民族感情?友情?”中写了他看邓稼先的信后感情有极大的震荡, A、 B、 C、 第 3 页 共 6 页 接着作者说:“事后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 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作者是真的“想不清楚”吗?他为什么这样写? 答; 参考答案 1. 2
7、、B 3、D 4、不是。作者这样写,是为了含蓄地告诉读者,他既为中华民族感到自豪,也为邓稼先 领导国内学者和技术人员独立地设计出中国的原子弹而感到骄傲。这样写,语言简练,蕴含丰富,更能 给读者回味的余地。 第二课时 一、本文探究 1、在写邓稼先以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 2、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 3、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邓稼先是中国 共产党的理想党员。试阐释这两句话。 4、如果邓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 质。试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5、全文六个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 6、为什么
8、作者对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巨大贡献没有作详细介绍? 二、类文拓展 带套袖的孙犁先生(带套袖的孙犁先生(20112011山东聊城)山东聊城) 我产生要当作家的妄想是在初中阶段。 为了验证我成为作家的可能性, 父亲还领我拜 会了小兵张嘎的作者徐光耀老师。记得有一次徐光耀老师对我说:“在中国作家里你应 该读一读孙犁。”我立即大言不惭 地答曰:“孙犁的书我都读过。”他又问:“你读过铁 木前传吗?”我说:“我差不多可以背诵。” 一九七九年,我从插队的乡村回到城市,在一家杂志社作小说编辑,业余也写小说。 秋天,百花文艺出版社准备为我出版第一本小说集,我被李克明、顾传箐二位编辑热情请 去天津面谈出版的事。行前
9、已故作家韩映山嘱我带封信给孙犁先生。 一九七九年秋日的一个下午, 由李克明同志陪同, 终于走进了孙犁先生的 “高墙大院” 。 这是一座早已失却规矩和章法的大院, 孙犁先生曾在文章里多次提及, 并详细描述过它的衰 败经过。如今各种凹凸不平的土堆、土坑在院里自由地起伏着,稍显平整的一块地,一户人 家还种了一小片黄豆。 那天黄豆刚刚收过, 一位老人正蹲在拔了豆秸的地里聚精会神地捡豆 子。我看到他的侧面,已猜出那是谁。看见来人,他站起来,把手里的黄豆亮给我们,微笑 第 4 页 共 6 页 着说:“别人收了豆子,剩下几粒不要了。我捡起来,可以给花施肥。丢了怪可惜的。” 他身材很高,面容温厚,语调洪亮,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