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0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18年河南济源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doc

  • 上传人(卖家):雁南飞1234
  • 文档编号:2661716
  • 上传时间:2022-05-16
  • 格式:DOC
  • 页数:20
  • 大小:73.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18年河南济源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doc》由用户(雁南飞1234)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考试试题及答案
    资源描述:

    1、2018年河南济源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5小题,每小题0.9分,共49.5分。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把正确选项的代码填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1.用计算机原理,以信息加工的特点,即从信息的转化、编码、转换、储存和提取等加工过程中研究人的认知活动的是( )。该理论流程重点是对信息加工历程的研究,代表人物有皮亚杰、奈塞尔。A.机能主义心理学 B.行为主义心理学 C.认知心理学 D.人本心理学2.法国小说左拉陪衬人描述有钱人的小姐们,太太们专找一些比较丑的、没有特点的人带身边出没公共场合,以此来显示美。利用的是 ()A.同时对比

    2、 B.继时对比 C.感觉适应 D.感觉补偿3.对一群人的特征或动机加以概括,把概括得出的-个群体特征归属于团体的每一个人,认为他们都具有这种特征,而无视团体成员的个体差异。例如:一般女生心细胆小;男生胆大、粗心。这是 ()A.中心品质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刻板印象4.人们对-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与特殊的时间和地点无关。它表现在单词、符号、公式、规则、概念这样的形式中,如记住一年有四季。这种记忆属于 ()A.情景记忆 B.语义记忆 C.情绪记忆 D.动作记忆5.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在最初的时间里遗忘速度很快,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逐渐慢下来,过了相

    3、当长时间后,几乎不再发生遗忘。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有很多,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学习材料的性质 B.系列位置效应 C.识记材料的数量 D.个体的个性特点6.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事物是人们不可能直接感知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借助想象,弥补人类认识活动的时空局限和不足,超越个体狭隘的经验范围,扩大人的视野。这体现了想象的A.预测功能 B. 补充功能 C. 替代功能 D. 调节功能7.下列对“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的措施”表述不正确的是()A.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B.加强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C.加强言语交流训练 D.运用启发式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8.根据不同的标准,结

    4、合单个或多个属性所形成的概念,例如“好孩子”概念可以结合各种属性,如“学习成绩好”“诚实”“乐于助人”都可称为“好孩子”,强调的是概念解释。这种概念类型属于 ()A.合取概念 B.析取概念 C.关系概念 D.组合概念9.问题解决的( )策略是对一个问题解决的所有可能途径都加以尝试的一种策略。该策略的特点是如果解决方案存在的话,就一-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而且能找出所有的解决方案,选出最佳的解决方案。A.反推法 B.手段一目标分析 C.爬山法 D.算法式10.-个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放弃已经学到的比较成熟的技巧和方式,而使用原先比较幼稚的方式去应付困难和满足自己的愿望。这种心理防御机制属于 ()

    5、A.否认 B.退行 C.反向形成 D.文饰11.人们在研究中发现:成就动机水平不同的人,归因倾向不一样,归因后的行为表现也不.同。成就动机水平低的人在失败时往往把原因归于(),容易灰心丧气,产生无助感。A.努力不够 B.运气不好 C.能力不足 D.任务太难12.在参与某种群众性运动时,手持标牌表明你赞同这一运动主题,如在观看运动会时,观众席打着“友谊第-,比赛第二”的牌子,表明你同意这一运动主张,这是社会态度的()A.认识功能 B.自我防御功能 C.价值表现功能 D.理解功能13.611岁时多数儿童已进入学校,第一次接受社会赋予他们并期望他们完成的任务。他们追求任务完成时获得的成就感以及由此带

    6、来的长辈的认可和赞许。按照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理论,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A.培养勤奋感 B.培养自主性 C.培养主动性 D.培养信任感14.儿童身体发展是头部躯干、四肢;个体动作发展是自上而下,由身体中心向外围、从大肌肉动作到精细动作;儿童的认知和思维能力的发展,遵循着先具体后抽象的顺序。这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 B.连续性 C.稳定性 D.阶段性15.李老师问一名四岁儿童:“你有兄弟吗?”儿童:“有。”李老师:“兄弟叫什么名字。”儿童:“吉姆。”李老师:“吉姆有兄弟吗?”儿童:“没有。”按照皮亚杰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该儿童的思维处于( )阶段。A.感知运动 B.前运算 C.具体运

    7、算 D.形式运算阅读下列案例,回答1618题。邻家小孩一直体弱多病,所以经常到医院去看病打针,每次打针,他都因为害怕而“哇哇”大哭。久而久之,他一见到穿白大褂的大夫就放声大哭。有一次,他母亲带他到一个亲戚家玩,这时亲戚家请的清洁工如约而至。清洁工身穿白衣、头戴白帽,酷似医院大夫。这位小孩一见清洁工,立即抱住其母亲放声大哭起来。16.案例中,这个小孩的反应是一种什么现象 ()A.刺激泛化 B.刺激分化 C.刺激比较 D.行为强化17.案例中描述的是( )的学习理论。A.尝试一错误说(试误论) B.经典条件作用理论C.操作条件作用理论 D.社会学习理论18.该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桑代克

    8、B.巴甫洛夫 C.斯金纳 D.班杜拉19.()是在学生掌握一个比认知结构中原有概念的概括和包容程度更高的概念或命题时产生的,是从具体到一般的归纳概括过程。例如,学习了“萝卜”“白菜”等概念后再学习“蔬菜”的概念。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类属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20.苛勒的“小鸡(或幼儿)觅食”实验,他让小鸡在深浅不同的两种灰色纸下面寻找食物。食物总放在深灰色的纸上,当被试学会了这一任务后,变换实验情境,保留原来的深灰的纸,用黑色的纸取代浅灰色纸。结果表明,小鸡对黑色纸的反应为70%;幼儿则始终对黑色纸做出.反应。这一实验证明了( ) 的迁移理论。A.形式训练说 B.相同要素说 C.概

    9、括化理论 D.关系转换理论21.道德判断只注重行为的客观效果,不关心主观动机,是受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的道德判断,具有客体性,错误的程度是由破坏的数量而定的。这种道德水平处于皮亚杰道德发展的 ()A.他律阶段 B.自律阶段 C.无律阶段 D.超自律阶段22.教师采取的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一切活动计划是( ),包括教学事项的顺序安排、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环境的设置以及师生相互作用设计等。A.教学设计 B.教学策略 C.教学内容 D.教学手段阅读下列案例,回答2325题。记得在一个寒冬的早晨,西北风呼呼地刮着。王老师因为昨晚校外辅导班下课太晚,上课铃声响过后,他才走进教室。这时,

    10、赵小明匆匆忙忙从他身后冲进来。他大声斥责道:“赵小明,你为什么又迟到?把手从裤兜里放下,站好!”赵小明并没有把手从裤兜里放下,这时王老师气愤地说:“赵小明,站到教室外边去。”此时王老师听到有同学嘀咕:“自己的手不也是插裤兜吗?自己,不也是刚刚走进教室吗?”王老师心头一惊,正要发作的火一下子熄灭了,并陷入了沉思。王老师回想担任该班班主任期间,由于担任校外的辅导课太多,班里的纪律很涣散,学生自由散漫,班集体的奋斗目标不明确,学生对他的话也不是言听计从,不少学生还跟老师对着干。23.案例中,王老师的行为主要是没有遵守( )的职业道德规范。A.团结协作 B.教书育人 C.终身学习 D.为人师表24.从

    11、案例“王老师气愤地说:赵小明,站到教室外边去。”中分析,王老师侵犯了赵小明的. ()A.人身自由权 B.隐私权 C.名誉权 D.受教育权25.从案例中分析,王老师的班级领导方式的类型属于A.强制专断型 B.仁慈专断型 C.民主平等型 D.放任自由型26.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开始形成-门独立学科的标志,该书被认为是近代第- - 本教育学著作。下面不属于夸美纽斯的教育观点的是()A.夸美纽斯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人的永生做准备B.提出了普及教育的思想C.教育要心理学化D.教育要适应自然27.学习动机的()是在希望他人关心、认可、友谊与支持的需要基础上产生的,其目标是获

    12、得他人的赞许或认可,如学生努力学习就是为了得到教师、父母或同伴的称赞。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交往内驱力 D.情感内驱力28.从广义上说,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但教育又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文化,因为教育既是文化的构成体,又是文化的传递、深化与提升的手段,文化对教育发展具有制约作用,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B.文化决定教育的性质C.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 D.文化影响着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29.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它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挥得到部分补偿。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规律要求教育工

    13、作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 ()A.树立学生的信心,发挥学生的优势,扬长避短B.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做到因材施教C.抓住学生发展的关键期,提高教育的有效性D.开展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的教学30.环境是指人生活于其中、赖以生存并影响人发展的一切外部条件的总和,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部分。有关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作用的表述错误的是 ()A.社会环境是人的发展的现实基础B.社会环境在人的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C.社会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对象、手段、资源、机遇等D.人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31.学校是个体社会化的场所,教育是个体社会化的途径,教育在促进个体社会化中的功能表述错误的是 (

    14、)A.教育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B.教育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C.教育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能憾D.教育培养个体的职业意识和角色32.“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每个人应该能够在一个比较灵活的范围内,比妆自由地选择他的道路。如果个人离开这个教育体系,也不至于被迫终身放弃利用各种教育设施的权利。这种教育思想属于 ()A.前制度化教育 B.制度化教育 C.非制度化教育 D.无制度化教育33.( )是教师对成为一.个成熟的教育教学I作者的向往与追求,它为教师提供了奋斗的目标,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巨大动力。A.教师的专业理想 B.教师的专业知识 C.教师的专业能力 D.教师的专业

    15、自我34.美国教育学家、课程论专家杰克逊在1968年出版的班级生活中首次提出“隐性课程”这一概念。下列不属于隐性课程的是 ()A.学校领导和教师的教育观念 B.学校的校风、学风C.学校人际关系状况 D.课程内容与课程实施35.课堂管理是指教师为有效利用时间、创造愉快的和富有建设性的学习环境以及减少问题行为而采取的组织教学、设计学习环境、处理课堂行为等一系列活 动与措施。下列对其功能表述不正确的是 ()A.控制功能 B.维持功能 C.促进功能 D.发展功能阅读下面案例,回答3638题。一天,班里的学习尖子晓东对语文老师说:“老师,您好。我向您提个建议,您布置的字词我早已写过了,能不能再给我布置点

    16、别的作业,我不想再机械地抄写这些词语了,真没意思。”又到了交作业的时间了,小组长认真地向老师汇报:“老师,小明的作业又没有写。他每次这样的语文阅读理解的作业都不写。”老师把这些没有交作业的同学叫过来大声训斥,询问原因。他们仿佛也很无辜:“老师,不是我们不写作业,而是这样的作业太难了,我们不会写。”老师又给这些学生做了思想工作,告诉他们这些都是考试中的高频考点,大家必须要好好练习,否则会影响班级的排名。36.案例中该语文老师的教育主导思想是 ()A.素质教育 B.应试教育 C.教师主导 D.学生主体37.案例中该语文老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出现尖子生作业不够做的现象,这违背了()的教学原则。A.循序

    17、渐进 B.思想性与科学性相结合C.量力性 D.直观性38.案例中学习尖子晓东觉得语文老师布置的作业太简单了,而其他未交作业的学生觉得语文老师布置的作业太难了。这说明语文老师在给学生布置作业时,没有遵循维果斯基的()A.最近发展区 B.教学应走在发展之前C.教学应和学生的发展相一致 D.最佳发展区阅读下面案例,回答3940题。每个教师都意识到应努力为班内的所有学生提供均等的学习机会,然而,群体教学中的实际情况与这种理想相差甚远。对师生在课堂里相互作业所进行的观察表明:教师针对某些学生进行教学与讲解,而忽视了其他学生,,教师给予了某些学生更多的积极强化与鼓励,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以及回答问题,

    18、页,对待其他学生就并非如此,一般说来,教师对班内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的优秀生最为关注并给予最多的鼓励,班内半数较差的学生所得到的关注与帮助最少,师生之间关系的这些差异使得一些学生得到了更多的机会与鼓励。39.案例中揭示的问题是:大多数教师能够意识到在教学中应该给学生提供均等的学习机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是A.欣赏教学法 B.情境教学法 C.发现法 D.现场教学法49.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学生的思想品德由知、情、意、行四个心理因素构成,下列对知、情、意、行之间的关系表述错误的是 ()A.

    19、道德认识是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的基础B.道德情感在促进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的转化中起着调节作用C.道德意志对道德行为起着维持作用D.道德意志是衡量一个人品德好坏的客观标准50.要统- -学校内部各方面和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力量,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合,逐步形成以学校为中心的“三位-体”的德育网络,处理好衔接工作,保持德育工作的经常性、系统性。这体现了()的德育原则。A.知行统一 B.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C.导向性 D.疏导性51.体谅或学会关心的道德教育模式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该模式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下列对该德育模式的观点表述不正确的是 ()A.坚持人具有一种天赋的自我实现趋向B.把

    20、培养健全人格作为德育目标C.大力倡导民主的德育观D.强调观察学习是行为获得的基本学习方法52.说服教育法是通过言语说理传道,使学生明理晓道,分清是非,提高品德认识的方法。运用说服教育法,教育者切不可空洞说教,以势压人。下列对使用说服教育法的要求表述不正确的是 ()A.有目的性和针对性 B.要选好示范的榜样C.有知识性和趣味性,内容真实 D.善于捕捉说理时机,拨动学生的心弦53.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校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班主任的首要任务是()A.组织建立良好的班集体 B.促进机体全体成员的全面发展C.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D.了解和研究学生54.

    21、在教育理论指导下,通过运用观察列表、问卷、访谈、个案研究以及测验等方式,搜集教育问题的资料,从而对教育的现状做出科学分析,并提出具体I作建议的整套实践活动的研究方法是 ()A.教育行动研究法 B.调查研究法C.教育叙事研究法 D.比较研究法55.关于学习发生的原因和什么是影响学习的主要因素,行为主义各代表人物的看法基本相同,经赫尔、米勒与多拉德概括,提出了学习的基本要素。下列对学习的基本要索表述不正确的是 ()A.内驱力 B.线索 C.注意 D.奖赏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涂在答

    22、题卡的相应位置上,不选、少选、多选、错选,该小题均不得分)56.外部强化可激发人的外在动机,影响人的行为。运用外部强化影响人的形式可以分为A.奖赏训练 B.惩罚训练 C.取消训练 D.回避训练57.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而反射分为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用语词或符号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称为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下列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的是 ()A.谈虎色变 B.望梅止渴 C.谈梅生津 D.望梅生津58.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反映,按照人脑反映对象的不同,可把知觉分为A.物体知觉 B.错觉 C.幻觉 D.社会知觉59.有意想象也称随意

    23、想象,指有预定目的和自觉进行的想象,有时还需要- -定的意志努力。例如,在居室装修前,对房间布置进行的想象。它包括 ()A.再造想象 B.创造想象 C.幻想 D.梦60.心境是-种微弱、平静和持久的情绪状态,也叫心情。没有特定的指向性,不指某一特定对象,而是使人们的整个生活都染上某种情绪色彩。心境具有的特点有 ()A.弥散性 B.长期性 C.短暂性 D.内隐性61.下面对情绪和情感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A.情绪的产生与有机体的自然需要有关;而情感的产生则与人的社会性需要有关B.情绪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心理现象;而情感则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C.情绪产生早;情感产生晚D.情感具有情境性和动摇性;而情

    24、绪则具有稳定性和深刻性62.能力是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促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根据能力功能的不同,可以把能力分为 ()A.认知能力 B.操作能力 c.模仿能力 D.社交能力63.在教育过程中,作为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气质类型开展教育。下列对“气质类型和教育”表述正确的有 ()A.正确区分和认真对待学生的气质类型和特征B.根据气质类型和特征采取恰当的教育方式和手段C.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控制自己的气质D.气质没有好坏之分,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予太关注64.社会态度是通过学刘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它包括()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技能成分 D.行为倾

    25、向成分确65.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很好地 揭示了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下面表表述正确的是()A.学习动机和学习效率呈倒U型关系B.一般来讲,中等强度的学习动机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率C.任务难度越大,达到最佳的学习效率的动机越小任务难度越小,达到最佳的学习效率的动机越大D.学生中流传的“大考大玩,小考小玩,不考不玩”就是这一理论的运用66.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学习了骑自行车有利于学习骑摩托车;学习了汉语拼音的书写有利于学习英语字母的书写。这种学习迁移属于 ()A.顺向迁移 B.正迁移 C.逆向迁移 D.负迁移67.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26、。冯忠良认为心智技能形成经历的阶段有 ()A.原型定向 B.原型操作 C.原型内化 D.原型外化68.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遵循的要求有 ()A.用可观察的行为来表述,使教学目标具有可操作性B.要反映学生行为的变化,陈述学生的学习结果C.教学目标的设计要有利于教师控制教学D.教学目标的表述要完全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69.心理辅导就是运用心理学等专业知识技能,设计与组织各种教育性活动,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充分发挥个人潜能,进一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过程。心理辅导的原则有 ()A.关注高危人群 B.预防与发展相结合 C.发挥学生主体性 D.促进

    27、学生整体性发展70.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甄别与选拔而是促进发展。强化评价的发展性、激励性功能,通过评价促进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和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的特征有 ()A.以被评价者的素质全面发展为目标B.为了促进被评价者的后继发展C.注重结果评价D.评价主体是教师71.综合实践活动是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的一种课程。该课程的性质是 ()A.相对于学科课程,它是一门经验性课程B.相对于分科课程,它是一门综合性课程C.是一门实践与理论相融合的课程D.是三级管理的课程72.下列对教师职

    28、业道德基本原则与教师职业道德范畴、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A.教师职业道德范畴与规范是由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派生出来的B.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是由教师职业道范畴与规范派生出来的C.教师职业道德范畴与规范是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展开、扩充和具体化D.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是教师职业道德范畴与规范的展开、扩充和具体化7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质,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 )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A.辩证分析能力 B.团队合作 C.创新能力 D.独立思考74.教师有下列(

    29、)情形之- -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A.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B.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C.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D.备课不认真,课堂教学随意的75.教育的确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但构成教育活动的本质要素是相对稳定的,它们是:教育者、受教育、教育影响。在教育构成要素中,下面表述正确的是 ()A.受教育者就是接受教育的客体B.教育影响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C.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教”的主体D.教育内容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的客体三不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3分,共6.5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或

    30、-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不选、少选、多选错选,该小题均不得分)阅读案例,回答7678题。在一次公开课.上,执教老师对一个胖乎乎的男孩说:“请你把这段课文给大家读下,好吗?”“老师,现在我不想读。”这名学生不顾有听课老师在场,大胆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思。“你有权保持沉默。”执教老师笑容依旧,“我们会耐心地等待,以后再欣赏你的精彩表现。”果然,在后半节课上,这个学生主动发言,以自己精彩的朗读博得了听课老师和学生们的热烈掌声。76.案例中,执教老师在上课过程中遇到了突发事件,该教师成功地化解了该事件,确保了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该教师在处理这一事件时所表现出的

    31、教育教学素养是 ()A.教育机智 B.较高的知识素养 C.职业道德素养 D.教学经验77.案例中,执教老师打破了传统的学生观我讲你听,我说你记,你不听话我就批评。该教师具有正确的学生观,即 ()A.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B.学生是独特的人C.学生是独立意义的人 D.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的人78.案例中,执教老师的劳动体现了()的特点。A.创造性 B.长期性 C.劳动成果的群体性 D.广延性阅读案例,回答7980题。课堂上,王老师在黑板上用简练的几笔勾画出一只公鸡,并总结画公鸡的七个要素。接着,老师让四位同学在黑板上画出不同的圆形。由老师按画公鸡的要素依次在这四个不同的图形上分别添加几笔,面出了四只栩

    32、栩如生的公鸡。这使同学们精神为之一振,都想试试身手。于是,老师让全体学生在纸上动手画公鸡。在观察学生画的过程中,老师没有批评任何一个学生画得不像,而是不时对学生进行指导。之后,老师要求学生剪下画好的公鸡,贴在一张画有养鸡场的铅笔面板上,构成了一幅具有千姿百态公鸡的漂亮作品。最后,老师别具匠心地用铅笔盒纸做成了立体鸡,并在鸡背上开了个洞,让学生把剪下的碎纸片揉成颗粒作为饲料喂鸡,教室很快干净了。79.案例中,该教师充分诠释了新课程倡导下的( )教师角色。A.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B.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C.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 D.教师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80.案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

    33、生了变革,案例中体现的新型学习方式有()A.合作学习 B.探究学习 C.自主学习 D.接受学习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解析C 认知心理学以信息加工观点为核心,认为外界信息通过人的认知过程而加以编码、存储和提取,进而影响人类的行为,又称为信息加工心理学。代表人物有皮亚杰、奈塞尔。2.解析A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会产生同时对比现象。“有钱人的小姐们、太太们专找一些比较丑的、没有特点的人带身边出没公共场合,以此来显示美”,利用的便是同时对比,以突显有钱人的小姐们的美丽。3解析D题干所述符合社会刻板印象的概念4.解析B语义记忆即人们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与特殊的地点、时间无关。它表现在单词

    34、、符号、公式、规则、概念这样的形式中,如记住化学公式、乘法规则、一年有四季等。5.解析D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有: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数量。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记忆任务的长久性与重要性。时间因素。学习程度。识记者的方法与态度。情绪和动机。不包括D项。6.解析B题干所述为想象的补充功能,即对于那些人们无法直接感知的事物,想象具有补充社会知识经验的作用。7.解析A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强科学思维方法论的训练。运用启发式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加强言语交流训练。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8.解析B析取概念指根据不同的标准,由单个

    35、或多个属性结合形成的概念。如“好学生”这个概念既可以指学习成绩好,也可以指讲礼貌、乐于助人,还可以指热爱劳动。9.解析D题干所述为算法式的概念。10.解析B题干所述符合自我防御机制中退行的内涵。11.解析C成就动机水平低的人在失败时往往把原因归于自己能力不足,容易灰心丧气,产生习得性无助感。12. 解析C德国心理学家D.卡茨从需要满足的角度,认为态度具有以下四种功能:适应功能。个体具有从外部环境获得奖励,避免惩罚的需要,而态度使人具有满足这种需要的功能。价值表现功能。态度可以明确地显示自我的价值,具有积极的表现功能。自我防御功能。态度既可以拒绝引起焦虑的外部事件,又可调节内部冲动。知识功能。态

    36、度可以作为理解环境的一种手段,将它作为判断的标准或理解的参考系。由题干“手持标牌表示赞同这一运动主题可知,体现的是价值表现功能。13.解析A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其中重年期(6一12岁)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14.解析A儿童身体的发展是自上而下、从身体中心向外围逐渐发展的,这体现的就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性。15.解析B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认为前运算阶段的儿童思维具有不可逆性,题干中的儿童知道自己的兄弟是吉姆,却不知道吉姆的兄弟就是自己,说明其不具备逆向思维的能力。这是前运算阶段儿童的典型特点之一16.解析A刺激泛化是指对某一特定的条

    37、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题干中的小孩因为害怕穿白大褂的大夫,进而害怕穿着与大夫类似的清洁工,即属于刺激泛化。17.解析B刺激泛化属于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属于经典条件作用理论的内容。18.解析B经典条件作用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巴甫洛夫。19.解析A题干所述符合上位学习的概念。20.解析D苛勒所做的“小鸡觅食”实验是支持迁移的关系转换说的经典实验。21.解析A皮亚杰道德发展的他律水平是指早期儿童的道德判断只注意行为的客观效果,不关心主观动机,是受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的道德判断,具有客体性。22.解析B题干所述符合教学策略的概念。23.解析D题干

    38、中的王老师自己上课迟到,手插裤兜,但是却要求学生上课不能迟到,手不能插裤兜。其做法主要违背了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规范。24.解析D题干中王老师让小明站到教室外面,是不允许其正常上课听讲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25.解析0采用放任型领导方式的班主任主张对班级管理不要过多地干预,以容忍的态度对待班级生活中的冲突,不主动组织班级活动。由题干中“纪律很涣散”“自由散漫“奋斗目标不明确”“跟老师对着干”,可知属于放任自由型的领导方式。26.解析C“教育心理学化”是裴斯泰洛齐提出的主张。其他三项均为夸美纽斯的观点。27.解析c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如教师、家长等)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

    39、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它是为了从长者或同伴那里获得赞许和接纳。附属内驱力有时也可被称为交往内驱力。28.解析B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文化对教育具有价值定向作用。文化发展促进学校课程的发展。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而教育的性质是由社会经济制度决定的。29.解析A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的教育启示要求教育应结合学生实际,扬长避短,长善救失,注重发现学生的自身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30.解析B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作用表现为:社会环境是人的发展的现实基础。社会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对象、手段、资源、机遇等。人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得

    40、到发展的。环境对人的发展虽然起着重大的影响作用,但不能决定人的发展。31.解析C教育在促进个体社会化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教育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教育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教育培养个体职业意识和角色。c项属于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32.解析C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学习化社会、终身学习、教育终身化等都是非制度化教育的重要体现33.解析A题干所述为教师的专业理想的概念。34.解析D课程内容与课程实施属于显性课程。35.解析A课堂管理的功能有:促进功能维持功能。发展功能36.解析B应试教育中使用者将考试看作学习的目的。案例中该语文老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只

    41、考虑这些作业能够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而不考虑学生主体知识的发展,这是一种应试教育的主导思想37.解析C量力性原则,也称可接受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使他们能够接受,但又要有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案例中该语文老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出现尖子生作业不够做的现象,这违背了量力性的教学原则。38.解析A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材料中学习尖子晓东觉得语文老师布置的作业太简单了说明语文老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只考虑了学习尖子晓东的现有水平,

    42、而没有考虑其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礻其他未交作业的学生觉得语文老师布置的作业太难了说明语文老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只考虑了学生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而没有考虑到学生的现有水平。39.解析B“每个教师都意识到应努力为班内的所有学生提供均等的学习机会,然而,群体教学中的实际情况与这种理想相差甚远。说明教帅没有做到在教学过程中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违背了教育机会均等中的过程公平。所以案例中所提倡的是教育机会均等中的过程公平。40.解析C 我国现行的教学基本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41. 解析C 脱离知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不符合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教育性规律,应将两者结合起来。42.解析D贯彻启发性原则的要

    43、求有: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是贯彻此原则的首要问题。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动手实践,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扬教学民主。D项属于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要求。43、解析D个人本位论认为,个人的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社会只有在它有助于个人的发展时才有价值。A、B两项均属于社会本位论的观点,涂尔干和柏拉图是教育目的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44.解析A题干所述符合教师的心理调节者角色。45.解析A原型启发是指从其他事物上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对解决问题起了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原型。其中“丝茅草在鲁班发明锯的过程中起了启发作用,所以“丝茅草是原型。46.解析B题

    44、干中教师将学生作文归为己有的做法侵犯了未成年学生的著作权。47.解析A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六十六条规定,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允许未成年人进人,或者没有在显著位置设置未成年人禁人标志的,由主管部门责令改正,依法给予行政处罚。48.解析B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人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49.解析D道德行为是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现,是衡量一个人品德好坏的重要标志。50.解析B教俞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指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应主动协调多方面教育力量,统一认识和步调,有计划、有系统、前后连贯地教育学生,发挥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18年河南济源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2661716.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