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7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18上半年广东教师资格考试高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及答案.doc

  • 上传人(卖家):雁南飞1234
  • 文档编号:2661278
  • 上传时间:2022-05-16
  • 格式:DOC
  • 页数:17
  • 大小:61.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18上半年广东教师资格考试高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及答案.doc》由用户(雁南飞1234)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考试试题及答案
    资源描述:

    1、2018上半年广东教师资格考试高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古代诗歌中的“云”意象,体悟其多样的内涵。下列含有“云”意象的诗句,意在表现人生哲理的是( )A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杜甫赠花卿)B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C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D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C项,句意为:之所以不怕浮云遮挡住远望的视线,是因为身处于飞来峰的最高层。这两句诗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即人不能只着眼于眼前的利益,应当放眼大局和未来,只有

    2、站得高,才能看得远。2教学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教师引入其他相关小说名作,引导学生体会自然环境描写的妙处。下列作品不适合的是( )A契诃夫装在套子里的人B孙犁芦花荡C鲁迅社戏D海明威老人与海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A项,装在套子里的人以社会环境描写为主,以夸张、讽刺的表达方式对俄国沙皇专制制度进行了猛烈抨击。B项,芦花荡中的自然环境描写富有诗情画意,充满水乡的气息,雅致隽永,在小说中起到烘托环境氛围,突显环境险恶,交代故事发生背景等重要作用。C项,社戏中出现了多处景物描写,集移步换景、大笔写意以及优美的修辞手法的运用于一体,既展现了江南水乡月夜之景的美,又体现了作者对童年故乡的爱。D项,老人与海中

    3、对海上景象的生动描写,既渲染了情节气氛,又突出了主人公老渔夫在海上捕渔时的艰难境遇以及他不屈服于命运。3教研组准备在高一年级开展散文专题教学,围绕“乡土情怀”选择阅读篇目。下列作品适合的是( )(易混) A郁达夫春风沉醉的晚上B贾平凹秦腔C蒙田热爱生命D富尔格姆信条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A项,春风沉醉的晚上是小说。B项,散文秦腔对秦腔这一地方剧种的生成、变迁进行了绘形绘色的描写,同时又通过对秦川大地上风土人情的描绘,展现出当地人热情蓬勃的生命力,其文章乡土气息浓厚。需特别注意的是,贾平凹另有一篇同名长篇小说秦腔,应与本题所述散文作品秦腔进行区分。C项,散文热爱生命重在表达作者对生命的理解与感悟

    4、,强调珍爱生命、热爱生命,并未涉及“乡土情怀”的内容。D项,散文信条全面地讲述了人类生活乃至社会管理方面的信条,未涉及“乡土情怀”的内容。4学完雷雨,教师向学生介绍欧洲古典主义戏剧“三一律”的创作原则。下列遵循这一原则的代表作是( )A关汉卿窦娥冤B郭沫若屈原C莫里哀伪君子D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三一律”要求戏剧创作在时间、地点和行动三者之间保持一致,即要求一出戏中所叙述的故事发生在一天(一昼夜)之内,地点在一个场景,情节服从于一个主题。A项,窦娥冤讲述了窦娥从幼时抵给蔡婆婆做童养媳到蒙冤被杀,再到沉冤昭雪的全过程,前后历时约五年,其时间跨度大,场景布置复杂,不符合“三

    5、一律”创作原则的要求。B项,屈原的时间跨度为清晨至半夜的一天之内,主要围绕联齐抗秦和绝齐事秦的中心矛盾展开,但该剧选取屈原的宅第、楚王的宫廷、东皇太乙庙等多处场景为故事发生地点,不符合“三一律”创作原则的要求。C项,伪君子时间跨度不超过一天,剧情紧凑且主要围绕奥尔恭认清伪君子真面目的过程来展开,故事集中发生在奥尔恭府内,符合“三一律”创作原则的要求。D项,罗密欧与朱丽叶场景布置复杂,涉及广场、街道、劳伦斯神父的寺院、凯普莱特家的花园、凯普莱特家中厅堂、凯普莱特家坟茔所在的墓地等多个场景,不符合“三一律”创作原则的要求。5研读古代文化经典时,教师提醒学生梳理文中重要字词。下列字词释义不正确的是(

    6、 )A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效:效仿)(庄子逍遥游)B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戚戚:忧愁,哀伤)(论语述而)C道可道,非常道(第三个“道”:自然规律、自然法则)(老子上篇)D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罟:网)(孟子梁惠王上)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A项,效:胜任。6文言文复习课上,教师建议学生自主归纳常见文言虚词“则”的用法。下列语句中的“则”表示承接关系的是( )(易错)A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C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D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A项,表示承接关系,译为

    7、“就”。B项,用在判断句中,加强判断语气,译为“就是”。C项,表示转折关系,译为“却”。D项,表示假设关系,译为“如果”。7讲解锦瑟时,教师列举含有典故的诗句,向学生解释古代诗词创作的用典传统。下列诗句不适合的是( )A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B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C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其一)D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A项,诗句化用汉文帝采纳冯唐谏言,派遣冯唐持符节到云中赦免魏尚的历史典故,意在表达作者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B项,“后庭花”化用南朝陈后主所作诗歌玉树后庭花的诗名,意

    8、在表达诗人对沉湎声色、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的讽刺,对国家命运的极度关怀与深切忧虑。D项,诗句化用“廉颇善饭”的典故,意在表达词人报效国家的强烈愿望以及对朝廷不能启用人才的慨叹。8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题时,教师举例说明成语使用的注意事项。下列语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是( )A田野上盛开着金黄的油菜花,三两座红色的房子星罗棋布地点缀其中B他热爱科学,但动手能力捉襟见肘,暴露了他在实验操作方面的不足C当我国乒坛健儿战胜对手摘得金牌时,现场爆发出振聋发聩的欢呼声D因为没有合理的规划,小李在工作中总是千疮百孔,让领导非常无奈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A项,星罗棋布:像星星的罗列着,像棋子似的分布着,形容多而密

    9、集。题干句子中“三两座”说明房屋很稀少,此处使用“星罗棋布”不恰当。B项,捉襟见肘: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儿,形容衣服破烂,也比喻顾此失彼,应付不过来。C项,振聋发聩:发出很大的声响,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的人。此处使用“振聋发聩”不恰当。D项,千疮百孔:形容破坏得很严重或弊病很多。此处使用“千疮百孔”犯了大词小用的错误。9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倡导教师在写作教学虫“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对该教学建议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常考)A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交流自己的体验,从中提炼写作话题B指导学生通过社会调查和资料查阅获得信息,积累

    10、写作素材C倡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代替手工写作,运用计算机编辑文稿D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在写作中说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关于必修课“表达与交流”的教学建议指出:“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指导学生根据写作需要搜集素材,可以采用走访、考察、座谈、问卷等方式进行社会调查,通过图书、报刊、文件、网络、音像等途径获得有用信息。”故A、B、D三项说法正确。C项,说法过于绝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指出:“学生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演示自己的文

    11、稿,学习用计算机进行文稿编辑、版面设计,用电子邮件进行交流。”其中并未提及以信息技术代替手工写作。10某版教科书把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刘易斯托马斯作为生物的社会、史蒂芬霍金宇宙的未来三篇课文编排在一个单元。下列对该单元的教学建议恰当的是( )A本单元课文语言典雅,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B本单元课文风格鲜明,应该着重提升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C本单元课文结构严谨应该引导学生理清作者思路,归纳文章观点D本单元课文体裁多样,应该鼓励学生结合作者生平,展开个性解读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题干中的三篇文章都属于自然科学小论文。学习科普类文章,首先要准确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其次要理清结构,把握说明顺

    12、序;最后要了解文中的说明方法。A项,“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说法不恰当。B项,“提升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说法不恰当。D项,“课文体裁多样”说法错误,与该单元课文实际情况不符。11阅读某教师的教学叙事片段,按要求答题。近年来,我发现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在减弱,我觉得其中一个原因是教师没能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这种训练可以渗透在阅读教学中。比如,教学项链一课,以往我们只停留在批判玛蒂尔德的虚荣心上,这次我有意组织学生从多个视角评析玛蒂尔德,逐渐推进深度思考。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认识到玛蒂尔德的“虚荣”是人性使然,她在后期的转变是值得称赞的。接着,我继续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探究虚荣心的问

    13、题,学生探究之后进一步认识到玛蒂尔德虚荣心的本质是不切实际,迷失自我,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克服自己的虚荣心。直到下课前,学生还在热议。可见,问题研讨的过程就是训练理性思维的过程。对上述教学叙事片段的相关分枥,止确的是( )A学生理性思维减弱的根本原因是阅读教学中缺乏有效的训练B围绕人物形象展开多元解读是进行理性思维训练的唯一捷径C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应该跳出文本范围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D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可以基于特定的话题展开逐层深入的研讨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A项,“根本原因”说法错误。分析题干教学叙事片段可知,阅读教学中缺乏有效的思维训练只是学生理性思维减弱的原因之一。B项,“唯一捷径”说法

    14、过于绝对,错误。题干教学叙事片段中,教师组织学生从多个视角评析人物形象,确实对学生的理性思维进行了有效的训练,但却未体现出这一理性思维训练是唯一途径。C项,“跳出文本范围”说法错误。要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教师应当在文本内容的基础上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D项,题干中的教师以“玛蒂尔德的虚荣心”为中心话题,引导学生围绕这一话题从多个角度展开逐步深入的交流、研讨,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理性思维,说法正确。12阅读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反思片段,按要求答题?文本解读是阅读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切入点。学生通过品味语言能够走进文本深处,汲取作者的言语智慧,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教师从文本解读入手培养学生的研究

    15、能力,更容易关注到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促进学生形成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学生围绕文本解读开展实践活动,也更容易激发自身的探究欲望,形成积极的探究心理。在研读文本的过程中,教师尤其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运用语文积累解决问题;学会通过研读、讨论和反思,提高整体感知、信息提取、推断阐释、鉴赏评析等核心阅读能力,为未来深入开展研究性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对上述教学反思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文本解读具有探究性,因而能成为研究性学习的切入点B文本作者的言语智慧体现在语言运用、情感表达等方面C学生在阅读中提出的问题都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价值D文本解读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方面具有独特功能和优势参考答案

    16、:C参考解析:学生通过解读文本,即品味文本语言的运用、情感的表达等,可以走进文本深处,汲取作者的言语智慧,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这使得文本解读本身具有了探究性。以文本解读作为切入点来开展研究性学习,也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故A、B、D三项说法正确。C项,说法属于无中生有。题干材料中并未提及学生所提问题是否具有有效性等问题,“都具有”的说法过于绝对,学生在阅读中所提出的问题也可能是偏离文本主题思想的。13阅读某教师教学后的访谈记录片段,按要求答题。上课前我担心记念刘和珍君远离时代,会造成学生理解困难,但备课时没想太多,参照一些资料加上自己的理解就写完教案了。一上课就发现学生

    17、难以产生共鸣,不太容易进入文本,课堂气氛很沉闷。我当时有点紧张,赶紧调整教学思路。先带领学生反复朗读,体会鲁迅的情感变化,然后把这个变化过程用曲线呈现在黑板上;接着抓住一些重要语句给学生示范如何围绕关键词,比如“猛士”“庸人”等,品味作者情感;最后让学生找出喜欢的句子谈谈自己的理解,我点拨、总结。教案原计划还要分析“刘和珍”形象,但当时没有讲,准备挪到下节课来完成。作为新手教师,我觉得真的要好好考虑学情。对上述访谈记录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如果教师课前有充分预设,课堂教学就能够按教案顺利展开B学生缺乏情感共鸣是因年龄小,无法理解鲁迅的文字和思想C调整后的教学思路比较随意,不利于发挥学生学

    18、习的主体性D充分把握学情是正确处理课堂教学预设及生成关系的前提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A项,表述过于绝对,错误。教师课前进行充分的教学预设只是课堂教学能够顺利展开的一个重要条件,而非决定条件。B项,表述偏离问题的关键。分析教学访谈记录可知,学生缺乏情感共鸣的原因主要是教师在备课阶段没有充分考虑学生学情,即记念刘和珍君远离时代,学生理解困难。C项,“教学思路比较随意”说法错误。题干中教师运用教育机智,及时调整了教学思路,使课堂得以顺利开展。14阅读某教研室集体备课的研讨记录片段,按要求答题。教研组长:写作教学往往依附于阅读教学.一直以来,写作教学效率不高。下周要给高一新生上写作课,大家有什么建议可

    19、以自由畅谈。师1:上次组里安排我调查新生的写作困惑,我先汇报下:多数学生觉得没东西可写,凑字数,压力大;不喜欢老师的命题形式,感觉有点远离生活。师2:既然这样,我觉得第一次写作课就可以把写作与生活的关系作为教学切入点,引导学生明白生活是写作的重要源泉。师3:我觉得引导学生阅读也很重要,没有输入哪有输出。师4:我同意大家的观点。写作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技术指导层面,还要引导学生认识写作的源泉、写作的价值,理解写作是一种表达自我、思考人生的精神生活方式。对上述研讨记录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读写结合教学无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B学生的写作困惑能够为教师提供教学设计依据C社会生活和日常阅读都

    20、是学生写作内容的来源D教师认为应当引导学生将写作融入个人的生活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A项,“无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说法错误。读写结合是以文章为载体,从文章的内容出发,设计与之相关的“写”的训练,使阅读、写作、思维训练融为一体的教学方式。通过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的读写训练,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分析题干教师观点可知,教师们一致认为引导学生将“读”与“写”结合起来是十分重要的,是有助于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15阅读某教师有关选修课的教研论文片段,按要求答题。选修课个性化的核心特征是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和发展需求,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性体验,尤其要引导学生通过专题学习获得文化积累和情感滋

    21、养。比如,教学“中外戏剧名著选读”,可以安排学生围绕“我喜欢的人物”这一话题开展写作活动,与人物充分对话,从中获得人生启迪。教师还要尊重学生在生活阅历、语文能力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着眼于学生不同的发展需求,结合专题内容设计多层次的学习活动。比如,教学“史记选读”,可以设计这些学习活动:为刘邦写一则生平简历,分析刘邦的性格特征,讨论刘邦是不是英雄等。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每种活动侧重与培养学生不同的阅读能力。对上述教研论文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选修课的核心特征是要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B选修课最重要的教学任务是陶冶学生的情操C选修课的教学设计要考虑学生多方面的差异D选修课的多层次学习活动

    22、应该保持难度一致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A项,将“个性体验和发展需求”表述为“个性需求”是对材料原意的曲解。B项,材料中并未提及陶冶学生情操是最重要的教学任务。C项,说法正确。分析材料可知,教师在选修课教学中,既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和发展需求,又要尊重学生在生活阅历、语文能力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着眼于学生不同的发展需求,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每种活动侧重培养学生不同的阅读能力。D项,“保持难度一致”说法错误。二、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题20分。第17题8分,第18题12分,共40分)阅读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实录片段,回答第16题。(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

    23、淘尽英雄”)师: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和歌词开头两句很相似,但苏轼用的是“风流人物”,而不是“英雄人物”,这是为什么呢?生:我觉得它们都可以指杰出的、有成就的人物。生:我觉得它们意思不同,一个侧重“风流”,一个突出“英勇”。师:“风流人物”与“英雄人物”究竟有什么异同,我们一会儿再来讨论,先继续往下看。师:再来看这句“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如果把“公瑾”换成“周郎”,把“初嫁”换成“出嫁”,意思会有什么变化?生:“公瑾”是字,苏轼是带着尊敬的态度去写的。生:“初嫁”是刚刚出嫁,而“出嫁”没有这种刚出嫁的意思。师:“初嫁”强调小乔年轻,刚刚嫁给周瑜。可是,我想告诉大家,这

    24、里苏轼是真的“错”了!小乔嫁给周瑜是建安三年,赤壁之战是建安十三年,她不是“小乔”,已经是“老乔”了。生(齐):啊?师:苏轼真的不知道小乔已经嫁给周瑜十年了?他为什么要这样写呢?生:是不是强调周瑜仍然沉浸在热恋当中?师:情感如火,十年依然这种理解合情合理,但不准确,大家还记得我开头提出的问题吗?为什么苏轼偏偏用“风流人物”,而不用“英雄人物”?生:“风流人物”跟美女与英雄有关,是用美女来衬托英雄的,说明周瑜是特别浪漫、懂爱情的。师:对!在苏轼看来,只会打打杀杀不能算“风流人物”,“风流人物”不仅要有侠胆,还要有柔肠。正如刚才同学所说,懂得爱情。苏轼故意把建安十三年的赤壁之战,跟十年前周瑜的燕尔

    25、新婚放在一块儿来写,突出自己所敬佩的周瑜的完美形象。“英雄人物”容易让人们只想到英勇顽强、刚毅果决,就如同词中四字写英雄气概生:“雄姿英发”。师:“雄姿英发”描写的是“风流人物”英雄气概的一面,那么“羽扇纶巾”说的又是哪一面呢?注意啊,“羽扇纶巾”是文臣的装扮。生:是不是说周瑜有文采的一面?师:正是!这里表面上写周瑜的外在装扮,实际是写他风流倜傥、智慧超群。如果说,“公瑾当年”和“小乔初嫁”是写周瑜既有刚,又有柔,那么后两句“雄姿英发”与“羽扇纶巾”写的是周瑜的什么呢?生:既能武,又能文。师:好。这下我们就把“苏轼为什么用风流人物”这个问题解决了,其实他心目中的周瑜就是这样一个刚柔相济、文武双

    26、全的“风流人物”!问题16(1)说明教师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片头曲的教学意图。(10分)(2)评析该教师是如何发挥引导作用的。(10分)参考答案(1)创设情境,引入教学内容,借歌词中的“英雄人物”与苏轼词中的“风流人物”探究周瑜的形象。拓展课堂资源,以电视剧三国演义片头曲引入,使学生在音乐欣赏中初步感受三国时战争的宏伟场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需要通过有层次的设问和活动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题干材料中,教师先由三国演义片头曲引入,让学生思考歌曲中“英雄人物”与“风流人物”有何不同。然后借“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一句,引导学生逐步理解苏轼写就

    27、本篇词作时对周瑜的态度赞叹、充满敬意,使学生在积极的思考中得出周瑜这一“风流人物”不仅有侠胆,还有柔肠,懂得浪漫与爱情的结论。之后教师再通过问答,循循善诱,让学生用词作中的“雄姿英发”一词来概括周瑜的英雄气概,并借此发问“羽扇纶巾”所展现的周瑜形象富有文采。最后,师生一起总结出周瑜的形象,即刚柔并济、能文能武,对一开始的疑问做出了解答。阅读下面的学生习作,回答第1718题。不要和父母算“经济账”生活中,我们经常把为父母干点儿活为获得“人生中第一桶金”的机会,于是就把这笔“经济账”算得相当清楚。姑且不说从父母那里要钱多么缺乏合理性,为父母办事就要钱在根儿上就不对,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更多的应该是感

    28、情而不应该是利益。父母给予我们生命,这么多年付出无数的心血把我们拉扯大,我们又有什么资格通过这样的理由去找父母要钱呢?我曾经看过一个小故事,一个小男孩,他把自己一周干的活儿全写下来,列了一个详细的账单,上面写清了干了什么活儿,干了几次,要收几美元,他把账单给了他妈妈。他妈妈看后,照着账单把钱如数给了他。同时也给了小男孩一份账单,上面写得也很清楚,给了你生命,供你吃穿,供你上学但最后收费那里只写了一个零。小男孩看完后,羞愧地把钱还给了母亲。我们不应该觉得父母的关爱和付出是理所当然的。爱是相互的,父母给予我们无私的爱,我们也应有所补偿。当我们斤斤计较的时候,可曾想过父母为我们付出过多少?如果和父母

    29、算经济账,我们是算不清,也算不起的。孩子和父母算经济账,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从小受到父母的不良影响。当孩子还小的时候,父母喜欢在孩子干点儿活后给一些零钱。不管是出于什么情感,这种做法会让孩子从小就觉得付出和物质回报应该成正比。孩子帮父母办事要钱就觉得理所当然了。并且,父母给的次数越多,孩子也许还会变本加利。比如,父母要孩子买东西,他们会按快递收费。父母要求加快速度,他们还会究结普快和特快的差价问题。常此以往,对下一代乃至整个家庭的影响都非常大。所以,父母教育孩子时应该注意这些问题,对孩子的物质奖励要适度,不能让孩子觉得自己与父母之间是经济交往关系。如果一个人与父母的关系主要是经济关系的话,那这个

    30、人就太悲哀了。让我们正确看待帮父母做事这个问题,不要和父母算“经济账”,要多去翻“感情账”。问题17从第段找出两个错别字,从第段找出一处病句,并分别修改。(8分)18指出该习作的一个缺点,并结合具体内容展开分析。(12分)参考答案17【参考答案】错别字:第段中,“变本加利”改为“变本加厉”,“究结”改为“纠结”,“常此以往”改为“长此以往”。(写出任意两个即可)病句:爱是相互的,父母给予我们无私的爱,我们也应有所补偿。改为:爱是相互的,父母给予我们无私的爱,我们也应对父母有所回报。18【参考答案】缺点:论证缺乏说服力。分析:习作的核心论点是“不要和父母算经济账”。在论证这一论点的过程中,作者先

    31、借小男孩和父母算“经济账”的例子引出论点,再由此生发出对孩子不应和父母算“经济账”的理由以及出现孩子和父母算“经济账”的原因的分析,最后收束全文,再次指明论点。然而,这一论证看似完整,实则缺乏对“和父母算经济账的负面影响”的充足的道理论证,不足以支撑全文论点,其论证论据不足,缺乏说服力。论证方法单一,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文章的说服力。议论文常用的论证方法有很多种,如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等,不同的论证方法在文中具有不同的强化论证作用。本篇文章只运用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说服力不足。三、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9题20分,第20题20分,第21题25分。共65分)阅读文本材

    32、料和具体要求,回答第1921题。归园田居(其一)原文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课文介绍本课文选自某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2)第二单元第四课诗三首,另外两首诗为涉江采芙蓉和短歌行。同单元另外三篇课文为诗经两首、离骚和孔雀东南飞。单元说明这个单元学习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这一时期产生了在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上都堪称后世诗歌典范的伟大作品,诗人们在许多方面都做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新诗体、新

    33、流派和新的表现手法相继出现,为唐代诗歌高潮的出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习这个单元,要注意反复吟咏,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注意不同的作品在创作手法上的独创性,还要注意不同诗体的节奏,感受由此产生的不同情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相关要求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学生情况高一年级,班额50人。教学条件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PPT,

    34、播放音频、视频文件,投影实物。问题19根据上述材料,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并具体说明确定的依据(不可照抄材料)。(20分)20选择其中一个具体的教学目标,设计一个教学片段,简要说明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20分)21设计一个具体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完成下面的【研讨与练习】。(25分)研讨与练习仔细品味下列陶渊明的诗句,说说它们在动词的使用上有什么共同特点。1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2有风自南,翼彼新苗。(时运(其一)3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拟古(其七)4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和郭主簿(其一)5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参考答案【参考设计】19【参考答案】教学目

    35、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陶渊明的生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抓住重点词语感知理解诗歌内容。(2)过程与方法:通过想象画面,读懂意境,学习诗中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小组合作探讨,分析陶诗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特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悟诗人的田园情怀,领悟作者返朴归真的人生志趣与人生境界;学习陶渊明高尚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砥砺自我人生修养,努力做到知人论世。确立依据:(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要求学生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还规定,在阅读鉴赏与活动中,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

    36、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注重合作学习,养成互相切磋的习惯。(以上所示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的相关内容。为充分备考,考生也可对新发行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拓展阅读)(2)本单元学习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陶渊明是东晋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他的作品大多写退隐后的生活,表现农村风物和劳动生活,表达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他的诗情感真实,风格平淡自然,诗味醇厚,语言清新,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陶渊明归隐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抒发归隐后的愉悦心情。材料中所选是第一首。(3)高一学生对诗歌已经有

    37、了一定的鉴赏方法和欣赏能力,而且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陶渊明的诗歌和散文,粗略了解了陶渊明的隐士思想和所生活的时代特点,但学生对于作者甘于贫困、悠然自乐的人生境界还难以真正的理解。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最大限度地将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调动起来,重在分析作者情感,让学生能够从作者的情感中得到人生启示。20【参考答案】教学目标:领悟诗人的田园情怀,领悟作者返朴归真的人生志趣与人生境界;学习陶渊明高尚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砥砺自我人生修养,努力做到知人论世。教学过程:(1)学生自由诵读,思考标题含义:“归园田居”这个标题能告诉我们哪些信息?题眼是哪个字?明确:“归”。(2)以“归”字为核心解读诗歌。教

    38、师课件出示问题:从何而归?为何而归?归向何处?各小组选择一个问题进行组内讨论,小组派代表发言,其他组补充,教师点评、总结。从何而归?明确:尘网、樊笼。追问:为什么要如此比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明确: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分析:“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是作者对自己整个前半生的摇摆、痴迷表示深沉的忏悔。“尘网”足见他对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官场极端厌恶,“三十年”说明了时间之长,痛苦之深。为何而归?明确:性本爱丘山。讨论:既然“性本爱丘山”,又为何要出仕?提示:在封建社会,人们要建功立业,要实现政治理想,只能当官,走仕途。但当时的东晋政治腐败,社会动乱,门阀势力飞扬跋扈,统治阶级热忠于追名逐利,

    39、在这样政治局面下想实现进步的政治理想是不可能的,陶渊明又不愿同流合污,只有选择离开,选择归隐。明确:养家糊口,大济苍生,仕途不得志,难以施展抱负。归向何处?明确:归向田园。非常普通平常的农村生活场景,在陶渊明笔下却成为一片宁静、一片和谐、一派迷茫、一派朦胧的、美似仙境的田园,让诗人弃官归隐,流连忘返。“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这八句话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优美的田园风光,由近到远,声色相调,淡浓相宜,描摹了诗人心中的朴拙自然、宁静中又不失生机的乡村图景。而这一切又与诗人在官场上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里诗人用歌颂田园的方式,

    40、无言地批判了官场的尔虞我诈、混乱险恶,表明了诗人追求恬淡生活的宁静和谐的心境,也流露出了诗人对即将开始新的生活的欣喜之情。(3)联系现实,全班分正反两方举行辩论:陶渊明归隐是一种消极避世的态度,你是怎么认为的?教师引导总结。明确:古有“学而优则仕”之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如果从这一角度看,陶渊明似乎是消极避世的。然而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陶渊明的归隐是对污浊现实社会绝望后做出的一个超脱的选择。他坚持高尚的志趣是对黑暗的反叛,具有积极意义。这就是人生的有舍有得,他为了追求田园生活和自由的高洁品格,选择了舍弃功名利禄。(4)学生齐读诗歌,领悟诗人的田园情怀,领悟作者返朴归真的人生志趣与人生境界。2

    41、1【参考答案】教学活动:(1)教师课件展示【研讨与练习】中的诗句,学生大声诵读;教师强调字音、停顿、节奏以及有感情地朗读。(2)四人为一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诗句;思考讨论,仔细品味陶渊明的诗句,说说诗句在动词使用上的特点。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引导生生互评,并总结评价,予以明确。明确: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荫”名词作动词,“遮蔽”的意思。“榆柳荫后檐”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好像“榆柳”们自觉主动地把阴凉“遮蔽”在“后檐”上似的,这就把无生命意识的树荫这一自然现象写得情意绵绵,让人读起来非常亲切。“罗”字本为动词,“排列、陈列”的意思,如“星罗棋布”“桃李罗堂前”都有比拟的意味。“荫”“罗”两字

    42、,不仅用字准确,而且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化无情为有情,突出了家园的可爱可亲。有风自南,翼彼新苗。“翼”名词用作动词,“扇动”的意思。全句意为“那微微的南风温存地抚爱着幼嫩的禾苗,使得那新苗像小鸟儿扇动着翅膀一样活泼可爱”,把禾苗鲜活的生命描写得栩栩如生。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扇”是人的动作行为,这里用来写风,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显得春风似乎对人特别有情,殷勤地传布着“微和”,人情物态显得极为融洽。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贮”字是“藏、留”的意思。清幽凉爽的林荫好像是可以贮存、可以掬取的一泓清泉,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形象,把清幽凉爽的树荫写得具体可感。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交”是“通”的意思。本是远风吹拂平畴,诗人却偏不这样写,而是反其道而行之,仿佛平畴与远风在某个特定的时节里相交。一个“交”字使得整句生意盎然,写出了一种飞扬灵动之感。(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陶渊明诗句在动词使用上的特点。明确:这些动词都是常见字眼,诗人用起来,却显得新鲜有味。他将无生命的事物写得情意绵绵,读起来使人觉得格外亲切。(4)教师出示【研讨与练习】中陶渊明诗句的完整诗歌,学生大声齐读,感受陶渊明用字的新颖和精准。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18上半年广东教师资格考试高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及答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2661278.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