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课件第4章-原生质体培养及融合配色.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遗传学课件第4章-原生质体培养及融合配色.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遗传学 课件 原生 质体 培养 融合 配色
- 资源描述:
-
1、 第四章第四章 原生质体培养及融合原生质体培养及融合 名词术语:名词术语:原生质体原生质体(protoplast):指除去细胞壁的细胞或是一个被质膜所包围的裸露细胞。亚原生质体亚原生质体(subprotoplast):在原生质体分离过程中,有时会引起细胞中内含物的丢失而形成一些较小的原生质体,称为亚原生质体。 它可以具有细胞核,也可以没有细胞核,或是只有1条或少数几条染色体,具体情况有:小原生质体(miniprotoplast):也称核质体 (nuclearplast),具备完整细胞核,但只含有部分细胞质。微小原生质体(microprotoplast):只有1条或几条染色体的情况。胞质体(cy
2、toplast):不含细胞核,只有细胞质。n原生质体融合原生质体融合:也称为细胞融合或体细胞杂交。是指将植物的不同种、属甚至科间的原生质体,通过人工方法诱导融合,然后进行离体培养,使其再生成为杂种植株的技术。原生质体植物细胞小原生质体(核质体)胞质体细胞膜细胞壁细胞核微小原生质体染色体 第一节第一节 原生质体培养原生质体培养一、一、原生质体培养的发展历史原生质体培养的发展历史要进行原生质体培养,首先必须分离原生质体,要进行原生质体培养,首先必须分离原生质体,即去除细胞壁,得到完整的裸露细胞。即去除细胞壁,得到完整的裸露细胞。 植物原生质体培养研究中几个重要的成就:植物原生质体培养研究中几个重要
3、的成就:18801880年,年,HansteinHanstein首次提出原生质体首次提出原生质体(protoplast)(protoplast)一词。一词。18921892年,年,KlerckerKlercker采用机械法分离原生质体,但效采用机械法分离原生质体,但效率极低,无法进行培养和再生。率极低,无法进行培养和再生。甜菜洋葱萝卜黄瓜1960年,英国诺丁汉大学的Cocking教授首次使用纤维素酶酶解法处理番茄的幼根,获得了大量具有高度活性的原生质体。1968年后,由于纤维素酶、离析酶投入了市场,使原生质体分离技术日益发展和成熟,原生质体培养也开始成为热门研究领域。1971年,Takebe
4、等首次将烟草叶肉原生质体培养成完整植株。1985年,Fujimura 等获得第一例禾谷类作物,即水稻原生质体的再生植株。 1986年,Spangenberg 等由甘蓝型油菜的单个原生质体培养得到再生植株。(白菜型、芥菜型和甘蓝型 )BACK 随后,其它植物上也逐渐有原生质体再生植株成功的报道,包括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经济作物和一些药用植物。 据1993统计,已有49个科,146个属的320多种植物,都可经原生质体培养得到再生植株。虽然大体上仍以农作物和经济作物为主,但已从一年植物生向多年生植物、从草本植物向木本植物、从高等植物向低等植物扩展。二、原生质体培养的意义1、为细胞融合提供直接方法2、
5、为遗传转化提供新的途径 原生质体没有细胞壁,可以直接吸收外源DNA,或通过电击穿孔法、PEG法等方法,将基因导入原生质体,实现遗传转化。3、利用原生质体培养中广泛发生的变异,选育新品种。4、用于细胞器的分离与转移 由于原生质体没有细胞壁的障碍,可以进行亚细胞水平的操作研究。如叶绿体、线粒体、细胞核、染色体等的摄取。在摄取细胞器后进行培养,获得再生植株,根据再生植株的表现,即可进行遗传分析,研究某种细胞器的功能或其所控制的性状。 也可以通过细胞器的转移,使物种获得相应的性状。 5、 用于理论研究 如细胞壁的生物合成、原生质膜的结构与功能、激素的作用机理、病毒的侵染机理等。 原生质体研究已在细胞生
6、物学、生物技术、生理学、遗传学、病理学、病毒学、育种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6、用于种质资源保存 A scheme of plant protoplast PlantsSuspension cellsPre-treatmentenzymolysisPurification Vigour testCuture and regeneration三、原生质体的分离 1、取材:材料的类别对原生质体培养很重要 可采用离体培养植株、田间或温室植株,利用其叶片、叶柄、茎段等均可分离原生质体,但一定要选用幼嫩部分。 近年来,为了提高原生质体再生的频率,最常用的是以下几类材料:无菌试管苗的叶片上胚轴和子叶处于对数
7、生长期的细胞悬浮系2、酶的种类和作用n原生质体分离的效果主要取决于酶的种类和浓度。n目前主要使用的酶有: 果胶酶类 纤维素酶类 半纤维素酶类和崩溃酶等 有时还会使用蜗牛酶。 1)果胶酶类 从根霉或黑曲霉中提取,能降解中胶层,使细胞从组织中释放出来。 常用的果胶酶商品制剂:Pectinase SigmaMacerozyme R-10 Japan Pectolyase Y-23 Japan (价格昂贵) 2)纤维素酶类 从绿色木霉中提取的一种复合酶制剂,其作用是降解细胞壁中的纤维素,使原生质体释放出来。常用的商品酶制剂:EA-867 中科院上海植生所Cellulase Onzuka R-10 Ja
8、panCellulase Onzuka RS Japan(价格昂贵)Meicelase P JapanCellulase USADriselase(崩溃酶,具多种活性) Japan 3)半纤维素酶用于降解细胞壁中的半纤维素,主要商品制剂有: Hemicellulase H-2125 Sigma Rhozyme HP-150 USA4)蜗牛酶:分离孢粉素、胼胝质 各公司生产的酶的效果不尽相同,使用时应予以注意。必须控制好浓度、温度和处理时间,例如: Cellulase Onzuka R-10 Japan 22h Cellulase Onzuka RS Japan 3-5h(两种纤维素酶的活性大约
9、差10倍) 3、酶液的渗透压 原生质体的一个基本属性是渗透破损性。因此,酶液、原生质体洗涤液及培养基中都要加入适量的渗透压稳定剂。常用的稳定剂分为两类: 1)糖溶液系统 2)盐溶液系统 1)糖溶液系统 多用甘露醇、山梨醇、葡萄糖、蔗糖等,目前广泛使用的是甘露醇和山梨醇。蔗糖因对原生质体培养不利,很少使用。 2)盐溶液系统 主要使用:KCl、MgSO47H2O 4、细胞质膜稳定剂 细胞质膜稳定剂,能防止质膜破坏,提高原生质体的稳定性,保持原生质体的活性,促进细胞壁再生及细胞分裂等。 常 用 的 质 膜 稳 定 剂 有 : 葡 聚 糖 硫 酸 钾 、CaCl2H2O、KH2PO4等。 MES:2-
10、( N-morpholino) ethanesulfonic acid,即2- 氮吗啉乙烷磺酸 ,可稳定酶液的pH值。 牛血清蛋白:可减少酶解过程中对细胞器的损伤,有利于原生质体的存活。 5、酶(混合)液的组成: 强活性的酶液配方,处理时间为3-5h: Pectolyase Y-23 0.1% Cellulase Onzuka RS 2.0% 甘露醇 0.6 M CaCl2H2O 0.5% MES 5.0 mM pH 5.6-5.8 弱活性的酶液配方,处理时间为20h: Macerozyme R-10 0.2% Cellulase Onzuka R-10 0.4% 甘露醇 0.6 M CaCl
11、2H2O 0.5% MES 5.0 mM pH 5.6-5.8酶混合液的灭菌: 采用微孔过滤器除菌,其滤膜的孔径有0.45m和0.22m两种型号,一般采用两级过滤法,彻底除去酶液中的微生物 6、原生质体的游离(分离)与纯化 1)原生质体的游离 经酶液处理后,细胞壁被降解,释放出球状原生质体。为使原生质体从组织上解离下来,酶解的最后2小时需轻度振荡,速度为45转/分(rpm)。酶解液酶及其它不利于原生质体培养的试剂。破碎的原生质体、未去壁的细胞(团)、细胞器及碎片酶解后的产物包括:完整原生质体2)纯化具体方法为:先用不锈钢网过滤,孔径分别为400目和200目,过滤时要加入一些培养基清洗,常用CP
12、W盐溶液。nCPW盐成分为:n KH2PO4 27.2mg/Ln KNO3 101.0mg/Ln CaCl2.2H2O 1480.0mg/Ln MgSO4.7H2O 246.0mg/Ln KI 0.16mg/Ln CuSO4.5H2O 0.025mg/Ln pH 5.8 然后,滤液中主要是原生质体,可以采用三种方法进行进一步的纯化:A、飘浮法B、沉降法C、界面法具体介绍如下:A A、漂浮法、漂浮法:使用的飘浮剂有蔗糖、:使用的飘浮剂有蔗糖、PercollPercoll(珀(珀可,是由聚乙烯吡咯烷酮包被的可,是由聚乙烯吡咯烷酮包被的SIOSIO2 2颗粒的无菌胶体颗粒的无菌胶体悬液)、悬液)、F
13、icollFicoll(菲可,水溶性聚蔗糖)。(菲可,水溶性聚蔗糖)。原理:原理:采用比原生质体比重高的渗透溶液,使原生质体漂浮在溶液表面,具体方法为:n1、 将酶解后的原生质体悬液混匀,通过孔径44-169 m的筛网过滤(孔径大小因植物种类而异),除去大的组织碎片和残渣。n2、将滤液与高渗溶液混合,在900-4500r/min下离心,小心吸取上层的原生质体。重复洗2-3次。n优点:优点:可得到较为纯净、完整的原生质体。n缺点缺点:由于高渗溶液对原生质体有伤害,因而活力高的原生质体较少。B B、离心沉淀法、离心沉淀法n利用比重差别原理,在甘露醇溶液中低速离心,使原生质体沉积在试管底部,然后再用
14、Percoll飘浮一次。 n优点:方法简单。n缺点:原生质体沉积在试管底部,造成相互间挤压,引起原生质体破裂。酶解产物+原生质体培养基400g,5min0.45mol/L甘露醇碎片带原生体C、界面法:原理:采用两种比重不同的溶液,其中一种比原生质体大,一种更小,使原生质体处于两相的界面中。界面法(甘露醇界面法(甘露醇182.17,蔗糖,蔗糖342.3 )优点:可以收到数量较大的纯净原生质体,避免收集过程中原生质体相互挤压而破碎。酶解产物+原生质体培养基(0.45mol/L甘露醇)0.45mol/L蔗糖400g,离心5min碎片带(轻)原生体带0.45mol/L蔗糖采界面法分离形成的原生质体带四
15、.原生质体活力测定目测法目测法:在显微镜下观察,根据细胞形态、胞质环:在显微镜下观察,根据细胞形态、胞质环流现象确定原生质体活力。流现象确定原生质体活力。FDAFDA法法:FDAFDA(荧光素双醋酸酯)是一种非极性物质,(荧光素双醋酸酯)是一种非极性物质,本身无荧光,能够自由穿越细胞质膜,在活细胞内,本身无荧光,能够自由穿越细胞质膜,在活细胞内,FDAFDA被酯酶分解为荧光素而发出荧光,而且荧光素不被酯酶分解为荧光素而发出荧光,而且荧光素不能自由出入质膜,因而可在细胞内积累,通过荧光显能自由出入质膜,因而可在细胞内积累,通过荧光显微镜即可观察细胞是否具有活性。微镜即可观察细胞是否具有活性。伊文
16、斯蓝伊文斯蓝(Evans blueEvans blue)法)法:伊文斯蓝伊文斯蓝不能穿过质不能穿过质膜,只有当质膜受到严重损坏时,细胞才会被染色,膜,只有当质膜受到严重损坏时,细胞才会被染色,故能通过细胞染色与否确定原生质体的活力。故能通过细胞染色与否确定原生质体的活力。 影响原生质体活力的因素所用材料的基因型和生理状态所用材料的基因型和生理状态 酶解条件酶解条件:酶的质量和浓度、抗氧化剂、酶解温:酶的质量和浓度、抗氧化剂、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长短、酶溶液系统的渗透压度、酶解时间长短、酶溶液系统的渗透压 分离操作条件分离操作条件:离心次数、离心速度、纯化方法、:离心次数、离心速度、纯化方法、分离
17、持续时间分离持续时间 环境条件环境条件:操作时的温度、分离器具的影响等:操作时的温度、分离器具的影响等 以烟草为例(漂浮法):材料1g切碎 黑暗条件下用酶液处理,震荡,使原生质体游离 50m过滤 在20%-30%蔗糖溶液上方轻轻加入过滤后的解离液 350g离心 收集漂浮的原生质体 加洗涤液悬浮,150g离心洗涤2次 用液体培养基洗涤1次 培养 五、原生质体培养 培养密度很重要(原因):一般以104-105个/ml为宜。 一般采用的培养方法:液体培养基 固体增殖培养基 再分化培养基 器官、胚胎或植株分化。培养方式详见第二节。 1)液体培养 分成三个阶段 培养基:1/2无机盐、正常有机成分、适量的
18、水解酪蛋白、适量的激素、1% 蔗糖、0.4-0.6 M甘露醇,pH 5.8 培养基:1/2无机盐、正常有机成分、适量的水解酪蛋白、适量的激素、2% 蔗糖、0.2-0.3 M甘露醇, pH 5.8 培养基:正常培养基,适量的激素、3% 蔗糖, pH 5.8 2)固体增殖培养 液体培养中,待小愈伤组织生长至1-2 mm后,转移到固体培养基上。 固体增殖培养基:MS或其他基本培养基,添加适量的激素,使愈伤组织迅速增殖。 3)再分化培养基 以分裂素为主,也可不添加激素,目的是促使愈伤组织再生植株。 根据植物不同,培养方法及再生途径往往也不相同。有的植物,在液体培养基中就可以形成胚状体,有的植物则需要在
19、固体培养基上才能形成不定芽。 原生质体培养过程原生质体培养过程原生质体固体培养基上小愈伤组织细胞团再生植株再分化 第二节 原生质体融合原生质体融合 一、细胞融合的概念 细胞融合,也称原生质体融合或体细胞杂交。是指两种异缘(种间、属间)原生质体,在诱导剂诱发下或电冲击下,发生膜融合、胞质融合和核融合,形成杂种细胞,并进一步发育成杂种植株。 二、原生质体融合的发展历史 1909年,Kuster用低渗NaNO3溶液引起原生质体的融合。 1972年,Carlson等用NaNO3融合方法获得了第一株体细胞杂种,即烟草与其野生种间体细胞杂种。 但NaNO3法异核体形成率低,且对细胞有毒害。 1973年,K
20、eller和Melchers用高p H 和 高 钙 离 子 浓 度 ( 5 0 m M CaCl22H2O,pH 10.5)溶液诱导烟草叶肉原质体融合,获得种内及种间的体细胞杂种。 但该方法异核体形成率低,而且对细胞有毒害。 1974年,Kao和Michaylub用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 PEG )作融合剂,明显提高了异核体的形成率,且对细胞的毒性很低。因此,该方法迅速推广开来。 1978年,Melchers等用PEG法,成功获得了西红柿与马铃薯体细胞杂种。 1979年,Senda发明电融合方法。对原生质体无毒害,也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种内、种间、属间体细胞杂种已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