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文化基础完整ppt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计算机文化基础完整ppt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计算机 文化 基础 完整 ppt 课件
- 资源描述:
-
1、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第一章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基础知识实践训练中心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1.1 计算机的发展、分类与应用1.1.1 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的发展 1、计算机的出现与分代、计算机的出现与分代 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诞生于美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诞生于美 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占地面积:占地面积:170平方米;重平方米;重30余顿;耗电余顿;耗电140千瓦;运算速度千瓦;运算速度5000次次/秒;秒; 使用了使用了18000多个电子管、多个电子管、1500多个继电器、多个继电器、10000多只多
2、只电容和电容和7000多个电阻。多个电阻。.3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1.1 计算机的发展、分类与应用1.1.1 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的发展 1、计算机的出现与分代、计算机的出现与分代 计算机的发展分代是根据电子元器件的发展而划分:计算机的发展分代是根据电子元器件的发展而划分: 【电子管(1946-1957)】【晶体管1957-1964】【集成电路 1965-1970】【大规模集成电路 1971】.4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1.1 计算机的发展、分类与应用1.1.1 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的发展 1、计算机的出现与分代、计算机的出现与分代 计算机的发展分代(根据电子元器件的发展):计算机的发展分代(根据
3、电子元器件的发展): (1)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时代(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时代(19461957年)年) 采用电子管作为运算和逻辑元件,使用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运算次数采用电子管作为运算和逻辑元件,使用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运算次数 达到达到500030000次次/秒。秒。 IBM705电子计算机.5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1.1 计算机的发展、分类与应用1.1.1 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的发展 1、计算机的出现与分代、计算机的出现与分代 计算机的发展分代(根据电子元器件的发展):计算机的发展分代(根据电子元器件的发展): (2)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时代(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时代(19571964年)
4、年) 采用晶体管作为运算和逻辑元件,具有主存储器和外存储器,使用高级采用晶体管作为运算和逻辑元件,具有主存储器和外存储器,使用高级 编程语言(编程语言(FORTRAN、COBOL)。运算次数达到几万次)。运算次数达到几万次几十万次几十万次/ 秒。并被广泛应用于数据处理领域。秒。并被广泛应用于数据处理领域。 CDC6600电子计算机.6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1.1 计算机的发展、分类与应用1.1.1 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的发展 1、计算机的出现与分代、计算机的出现与分代 计算机的发展分代(根据电子元器件的发展):计算机的发展分代(根据电子元器件的发展): (3)第三代: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
5、(第三代: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19651970年)年) 采用集成电路代替分立元件,采用半导体存储器,中央处理器采用微程采用集成电路代替分立元件,采用半导体存储器,中央处理器采用微程 序技术;拥有较完善的操作系统;出现了并行技术、多处理机、虚拟存序技术;拥有较完善的操作系统;出现了并行技术、多处理机、虚拟存 储系统等技术。运算速度达到几十万次储系统等技术。运算速度达到几十万次几百万次。几百万次。IBM360.7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1.1 计算机的发展、分类与应用1.1.1 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的发展 1、计算机的出现与分代、计算机的出现与分代 计算机的发展分代(根据电子元器件的发展):
6、计算机的发展分代(根据电子元器件的发展): (4)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1971) 采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为主要功能部件,采用更高集成度的半采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为主要功能部件,采用更高集成度的半 导体存储器,出现了磁盘、光盘、鼠标、图像扫描仪、数码照相机和高导体存储器,出现了磁盘、光盘、鼠标、图像扫描仪、数码照相机和高 分辨率彩色显示器以及高质量的打印机和绘图仪。分辨率彩色显示器以及高质量的打印机和绘图仪。IBM-PC.8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1.1 计算机的发展、分类与应用1.1.1 计算机的发展
7、计算机的发展 2、微型机的发展阶段、微型机的发展阶段 20世纪世纪70年代后,出现了微处理器和微型计算机。年代后,出现了微处理器和微型计算机。 微处理器(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以单片大规模集成电路制成的具有运):以单片大规模集成电路制成的具有运 算和控算和控 制功能的处理器。制功能的处理器。 以微处理器作为以微处理器作为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CPU)的计算机通称为的计算机通称为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 第一阶段(第一阶段(1971-1972):计算机指令长为:计算机指令长为4位或位或8位。采用机器语言或汇编语位。采用机器语言或汇编语 言。言。 第二阶段(第二阶段(1973-1
8、977):):计算机指令长为计算机指令长为8位。集成度较高,采用汇编语言位。集成度较高,采用汇编语言 和高级编程语言,并出现了操作系统。和高级编程语言,并出现了操作系统。 第三阶段(第三阶段(1978-1981):):计算机指令长为计算机指令长为16位。具有丰富的指令系统、多种位。具有丰富的指令系统、多种 数据处理方式。数据处理方式。 第四阶段(第四阶段(1981-):):90年代出现了由年代出现了由32位微处理器构成的微型机。位微处理器构成的微型机。2001年出年出 现了现了64位微处理器位微处理器(Itanium)。.9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1.1 计算机的发展、分类与应用1.1.2 计算
9、机的分类计算机的分类 分类标准:计算机的速度、存储量、同时容纳的用户数以及价格。 (1)、巨型计算机、巨型计算机 也称为超级计算机,其占地最大,价格最贵,功能最强,其运算速度最也称为超级计算机,其占地最大,价格最贵,功能最强,其运算速度最 快,每秒万亿次。目前多用于军事、气象预报、科学研究等领域。快,每秒万亿次。目前多用于军事、气象预报、科学研究等领域。银河巨型计算机.10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1.1 计算机的发展、分类与应用1.1.2 计算机的分类计算机的分类 (2)、大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 速度低于巨型机,容量稍小于巨型机,价格低于巨型机。能够支持上百个用速度低于巨型机,容量稍小于巨型机,
10、价格低于巨型机。能够支持上百个用 户工作,一般用于处理中度复杂的问题。户工作,一般用于处理中度复杂的问题。 IBM大型计算机.11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1.1 计算机的发展、分类与应用1.1.2 计算机的分类计算机的分类 (3)、小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 容量小于大型机,价格较便宜,同时容纳容量小于大型机,价格较便宜,同时容纳3060多个用户。随着计算机硬件多个用户。随着计算机硬件 的发展,已有用微型机代替小型机的发展趋势。的发展,已有用微型机代替小型机的发展趋势。小型机.12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1.1 计算机的发展、分类与应用1.1.2 计算机的分类计算机的分类 (4)、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
11、机 又称又称“个人计算机个人计算机”(PC),俗称),俗称“电脑电脑”。价格便宜,功能齐全,广泛应。价格便宜,功能齐全,广泛应用于用于 家庭、学校、办公等。家庭、学校、办公等。 主要类型有台式的、笔记本式等。目前市场上主要流主要类型有台式的、笔记本式等。目前市场上主要流 流行的是流行的是“双核双核”CPU 的计算机。的计算机。 微型机.13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1.1 计算机的发展、分类与应用1.1.2 计算机的分类计算机的分类 (5)、工作站、工作站 是一种高档的微型机,介于小型机和微型机之间。是一种高档的微型机,介于小型机和微型机之间。 与普通与普通PC机的区别是:配有高分辨率大屏幕、容量
12、很大的内存储器存和外存机的区别是:配有高分辨率大屏幕、容量很大的内存储器存和外存 储器、有较强的信息处理和高性能的图形图像以及联网功能。适用于储器、有较强的信息处理和高性能的图形图像以及联网功能。适用于 CAD/CAM等。等。 网络中的网络中的“工作站工作站”泛指联网用户的结点,以区别于网络服务器,常由一般泛指联网用户的结点,以区别于网络服务器,常由一般 的的PC机充当机充当 。 工作站.14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1.1 计算机的发展、分类与应用1.1.3 计算机的特点计算机的特点 (1)、处理速度快、处理速度快 (2)、计算精度高、计算精度高 (3)、具有记忆能力、具有记忆能力 (4)、具有
13、逻辑判断能力、具有逻辑判断能力 (5)、支持人机交互、支持人机交互.15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1.1 计算机的发展、分类与应用1.1.5 计算机的发展趋势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1)、高度集成化、高度集成化 (2)、网络化、网络化 (3)、智能化、智能化 、智能机器人、智能机器人 、专家系统、专家系统 、模式识别、模式识别 、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16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1.2 数制与数制转换1.2.1 二进制及二进制的运算规则二进制及二进制的运算规则 2、采用二进制的原因、采用二进制的原因 电路简单电路简单 计算机是由逻辑电路组成的,逻辑电路
14、只有两种状态:如开关的接通和断计算机是由逻辑电路组成的,逻辑电路只有两种状态:如开关的接通和断 开、晶体管的饱和与截止、电压的高电平与低电平等开、晶体管的饱和与截止、电压的高电平与低电平等。 运算简单运算简单 二进制运算法则简单二进制运算法则简单 工作可靠工作可靠 二进制运算规则简单、状态少,数字的存储、传输和处理不易出错二进制运算规则简单、状态少,数字的存储、传输和处理不易出错 逻辑性强逻辑性强 二进制的二进制的0和和1正好与逻辑代数的正好与逻辑代数的“真真”与与“假假”相匹配相匹配。 .17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1.2 数制与数制转换1.2.2 八进制与十六进制八进制与十六进制 1、八进制
15、、八进制 八进制有八个数码:八进制有八个数码:0、1、2、3、4、5、6、7;进位基数为;进位基数为8;加法运算;加法运算 为为“逢八进一逢八进一”;减法运算为;减法运算为“借一为八借一为八”。 八进制的数按权展开表示法八进制的数按权展开表示法: D=Qn-1.8n-1+Qn-2.8n-2+Q0.80+Q-1.8-1+Q-m.8-m 如:如: (317)8=382181780(207)10.18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1.2 数制与数制转换1.2.2 八进制与十六进制八进制与十六进制 2、十六进制、十六进制 十六进制有十六进制有16个数码:个数码:0、1、2、3、4、5、6、7、8、9、A、B、
16、C、D、 E、F;进位基数为;进位基数为16;加法运算为;加法运算为“逢十六进一逢十六进一”;减法运算为;减法运算为“借一为借一为十十 六六”。 其中:其中:A10、B11、C12、D13、E14、F15 十六进制的数按权展开表示法十六进制的数按权展开表示法: D=Qn-1.16n-1+Qn-2.16n-2+Q0.160+Q-1.16-1+Q-m.16-m 如:如: (3C4)16=3162121614160(964)10 .19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1.2 数制与数制转换1.2.2 八进制与十六进制八进制与十六进制 各进制数的区别表示:各进制数的区别表示: 十进制十进制:在数字后加:在数字后
17、加D或不加字母,或不加字母,512D或或512; 二进制二进制:在数字后加:在数字后加B,1011B; 八进制八进制:在数字后加:在数字后加Q,126Q; 十六进制十六进制:在数字后加:在数字后加H,A804H; .20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1.2 数制与数制转换1.2.3 各进制数之间的转换各进制数之间的转换 1、二进制数与十进制数、二进制数与十进制数 的相互转换的相互转换 二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二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 将二进制数按权展开相加即可。将二进制数按权展开相加即可。 二进制的数按权展开的表示法:二进制的数按权展开的表示法: D=Dn-1.2n-1+Dn-2.2n-2+D0.20
18、+D-1.2-1+D-m.2-m 如:如:(1011.01)2= 123+022+121+120+02-1+12-2 = 8+0+2+1+0.25 =(11.25)10 .21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1.2 数制与数制转换1.2.3 各进制数之间的转换各进制数之间的转换 1、二进制数与十进制数、二进制数与十进制数 的相互转换的相互转换 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 整数的转换整数的转换 将十进制数反复除以将十进制数反复除以2,直至商为,直至商为0,然后把第一次相除得到的余数作为,然后把第一次相除得到的余数作为 最低位最低位K0,最后一次得到的余数作为最高位,最后一次得到的余数
19、作为最高位Kn1,将每次相除所得的余,将每次相除所得的余 数按次序排列起来,数按次序排列起来,Kn-1Kn-2K0,即为所求的二进制数。,即为所求的二进制数。.22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1.2 数制与数制转换1.2.3 各进制数之间的转换各进制数之间的转换 1、二进制数与十进制数、二进制数与十进制数 的相互转换的相互转换 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 整数的转换整数的转换 例:将例:将(121)10转换为二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 2 121 余数为余数为1 (K0) 60余数为余数为0 (K1)2 302 余数为余数为0 (K2)15余数为余数为1 (K3)2 7余数为余数为
20、1 (K4)2 3余数为余数为1 (K5)2 1余数为余数为1 (K6)20低位低位高位高位(121)10=K6K5K4K3K2K1K0=(1111001)2.23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1.2 数制与数制转换1.2.3 各进制数之间的转换各进制数之间的转换 1、二进制数与十进制数、二进制数与十进制数 的相互转换的相互转换 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 纯小数的转换纯小数的转换 乘二取整法:乘二取整法:将十进制的小数乘以将十进制的小数乘以2,取乘积的整数部分,作为相应二进,取乘积的整数部分,作为相应二进 制小数点后最高位制小数点后最高位K-1,然后反复取小数部分乘以,然后反复
21、取小数部分乘以2取整数部分,得到取整数部分,得到 K-2K-3K-m,直至乘积的小数部分为零或二进制小数点后的位数达到精,直至乘积的小数部分为零或二进制小数点后的位数达到精 度为止,所得的序列度为止,所得的序列0.K-1K-2K-3K-m就是转换后得到的二进制小数。就是转换后得到的二进制小数。 .24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1.2 数制与数制转换1.2.3 各进制数之间的转换各进制数之间的转换 1、二进制数与十进制数、二进制数与十进制数 的相互转换的相互转换 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 纯小数的转换纯小数的转换 例:将例:将(0.8125)10转换为二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
22、: 0.812521.6250 整数部分为整数部分为1 (K-1) 0.625021.2500 整数部分为整数部分为1 (K-2)0.25002 0.5000 整数部分为整数部分为0 (K-3) 0.50002 1.0000 整数部分为整数部分为1 (K-4)(0.8125)10=0.K-1K-2K-3K-4=(0.1101)2高位高位低位低位.25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1.2 数制与数制转换1.2.3 各进制数之间的转换各进制数之间的转换 1、二进制数与十进制数、二进制数与十进制数 的相互转换的相互转换 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 纯小数的转换纯小数的转换 例:将例:将
23、(0.5773)10转换为二进制数,保留到小数点后转换为二进制数,保留到小数点后6位:位: 0.57732=1.1546 整数部分为整数部分为1(K-1) 0.15462=0.3092 整数部分为整数部分为0(K-2) 0.30922=0.6184 整数部分为整数部分为0(K-3) 0.61842=1.2368 整数部分为整数部分为1(K-4) 0.23682=0.4736 整数部分为整数部分为0(K-5) 0.47362=0.9472 整数部分为整数部分为0(K-6) (0.5773)10=0.K-1K-2K-3K-4K-5K-6=(0.100100)2高位高位低位低位.26第一章 计算机基
24、础知识1.2 数制与数制转换1.2.3 各进制数之间的转换各进制数之间的转换 1、二进制数与十进制数、二进制数与十进制数 的相互转换的相互转换 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 对于既有整数又有小数的十进制数,可将其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分别转对于既有整数又有小数的十进制数,可将其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分别转 换成二进制数,然后加起来即可。换成二进制数,然后加起来即可。 例:将例:将(25.25)10转换为二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 整数部分:整数部分:(25)10(11001)2 小数部分:小数部分:(0.25)10=(0.01)2 故故: ( 25.25)10=(11001.01)
25、2.27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1.2 数制与数制转换1.2.3 各进制数之间的转换各进制数之间的转换 2、八进制、十六进制和十进制数之间、八进制、十六进制和十进制数之间 的转换的转换 八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八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 以以8为基数按权展开并相加。为基数按权展开并相加。 十进制数转换为八进制数:十进制数转换为八进制数: 整数部分除以整数部分除以8取余,小数部分乘以取余,小数部分乘以8取整。取整。 例:将例:将(207.321)10转换为八进制数,保留小数后转换为八进制数,保留小数后4位:位:0.3218=2.568 整数部分为整数部分为20.5688=4.544 整数部分为整数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