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技术导论PPT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物联网技术导论PPT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联网 技术 导论 PPT 课件
- 资源描述:
-
1、陈 永第一章 绪 论1.1 1.1 物联网的概念1.3 1.3 物联网的应用1.4 1.4 本章小结1.2 1.2 物联网的起源与发展1.1 1.1 物联网的概念 1.1.1 1.1.1 物联网的定义 定义:物联网是通过使用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Identification,RFIDRFID)、传感器、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采集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1.1 1.1 物联网的概念 1.1.2 1.1.
2、2 物联网的特征u全面感知u可靠传递u智能处理 1.1.3 1.1.3 “物”的含义1.1 1.1 物联网的概念 1.1.4 1.1.4 物联网概念辨析u EPC EPC系统u 信息物理系统u 传感器网络u M2M M2M技术1.2 1.2 物联网的起源与发展 1.2.1 1.2.1 物联网的起源u 国际发展现状u 国内发展现状 1.2.2 1.2.2 物联网的发展u 物联网发展面临的问题1.3 1.3 物联网的应用u 智能交通u 智能物流u 环境监测u 智能电网u 医疗健康u 智能家居1.4 1.4 小结第二章 物联网体系结构2.1 2.1 物联网体系结构概述 2.3 2.3 物联网关键技术
3、2.4 2.4 已有物联网相关应用架构2.2 2.2 物联网体系结构2.5 2.5 物联网的反馈与控制2.6 2.6 本章小结2.1 2.1 物联网体系结构概述 2.1.1 2.1.1 意义和功能 物联网的最终目的是建立一个满足人们生产、生活以及对资源、信息更高需求的综合平台,管理跨组织、跨管理域的各种资源和异构设备,为上层应用提供全面的资源共享接口,实现分布式资源的有效集成,提供各种数据的智能计算、信息的及时共享以及决策的辅助分析等。图 物联网2.1 2.1 物联网体系结构概述 2.1.1 2.1.1 意义和功能u 无线传感网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相关技术可以作为物联网开发的基础u 互联网互联网连
4、接的是虚拟世界,而物联网则是实现物理世界的互联互通2.1 2.1 物联网体系结构概述 2.1.1 2.1.1 意义和功能图 物联网的三层结构u 异构屏蔽性u 互联互通u 安全性2.1 2.1 物联网体系结构概述 2.1.2 2.1.2 设计原则u 以“用户为中心”u 时空性u 互联互通u 开放性u 可管理性u 安全性u 鲁棒性2.1 2.1 物联网体系结构 2.1.1 2.1.1 组成模块图 USN结构2.1 2.1 物联网体系结构 2.1.1 2.1.1 组成模块图 物联网体系结构2.2 2.2 物联网体系结构 2.2.1 2.2.1 组成模块u 感知控制层u 数据传输层u 数据的动态组织与
5、管理层u 应用决策层 数据的实时采集 信息的有效传递 信息的智能化处理2.2 2.2 物联网体系结构 2.2.2 2.2.2 感知控制层u 传感技术 传感器是将能感受到的及规定的被测量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u 标识技术标识技术是通过RFID、条形码等设备所感知到的目标外在特征信息 来证实和判断目标本质的技术来。u 定位技术定位技术是测量目标的位置参数、时间参数、运动参数等时空信息的技术,它利用信息化手段来得知某一用户或者物体的具体位置。2.2 2.2 物联网体系结构 2.2.2 2.2.2 感知控制层图 定位技术2.2 2.2 物联网体系结
6、构 2.2.3 2.2.3 数据传输层图 数据传输技术u 短距离通信技术u 广域网通信技术2.2 2.2 物联网体系结构 2.2.3 2.2.3 数据的动态组织与管理图 云计算架构2.2 2.2 物联网体系结构 2.2.4 2.2.4 数据的动态组织与管理u 智能计算技术u 海量数据的存储u 服务计算2.2 2.2 物联网体系结构 2.2.5 2.2.5 应用决策u 监控型应用图 基于RFID的物流跟踪2.2 2.2 物联网体系结构 2.2.5 2.2.5 应用决策u 控制型应用图 智能交通2.2 2.2 物联网体系结构 2.2.5 2.2.5 应用决策u 扫描型应用图 手机钱包2.3 2.3
7、 物联网关键技术图 物联网关键技术2.3 2.3 物联网关键技术 2.3.1 2.3.1 感知标识技术图 感知设备2.3 2.3 物联网关键技术 2.3.1 2.3.1 感知标识技术u 传感器u 无线传感网u 标识技术u 定位技术2.3 2.3 物联网关键技术 2.3.2 2.3.2 网络与通信技术u 接入网技术u 通信技术u 三网融合技术2.3 2.3 物联网关键技术 2.3.3 2.3.3 云计算技术u PaaSu IaaSu SaaS2.3 2.3 物联网关键技术 2.3.4 2.3.4 安全技术 从安全技术角度来看,相关技术包括以确保使用者身份安全为核心的认证技术,确保安全传输的密钥建
8、立及分发机制,以及确保数据自身安全的数据加密、数据安全协议等数据安全技术。因此,在物联网安全领域,数据安全协议、密钥建立及分发机制、数据加密算法设计以及认证技术是关键的部分。2.4 2.4 已有架构 2.4.1 2.4.1 无线传感网图 WSN2.4 2.4 已有架构 2.4.1 2.4.1 无线传感网图 WSN体系结构2.4 2.4 已有架构 2.4.2 EPC/UID 2.4.2 EPC/UID图 EPC的组成2.4 2.4 已有架构 2.4.2 EPC/UID 2.4.2 EPC/UID图 EPC2.4 2.4 已有架构 2.4.3 CPS 2.4.3 CPS图 CPS2.4 2.4 已
9、有架构 2.4.4 M2M 2.4.4 M2M图 M2M2.5 2.5 物联网的反馈与控制 2.5.12.5.1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与方式 u 自动控制的概念及应用u反馈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u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方式自动控制是指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外加的设备或装置(称控制装置或控制器),使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统称被控对象)的某个工作状态或参数(即被控量)自动地按照预定的程序运行。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与方式 反馈把取出输出量送回到输入端,并与输入信号相比较产生偏差信号的过程,称为反馈。分为负反馈和正反馈。反馈控制就是采用负反馈并利用偏差进行控制的过程,而且,由于引入了被控量的反馈信息,整
10、个控制过程成为闭合过程,因此反馈控制也称闭环控制。测量元件:检测被控制的物理量,并将其转换为电量。给定元件:给出与期望的被控量相对应的系统输入量。比较元件:把测量元件检测的被控量实际值与给定元件给出的参据量进行比较,求出它们之间的偏差。放大元件:将比较元件给出的偏差信号进行放大,用来推动执行元件去控制被控对象。执行元件:直接推动被控对象,使其被控量发生变化。校正元件:也叫补偿元件,用串联或反馈的方式连接在系统中,以改善系统性能。方式:按偏差进行控制。特点:减小或消除这个偏差作用:具有抑制任何内、外扰动对被控量产 生影响的能力,有较高的控制精度。问题:系统使用的元件多、结构复杂,设计 麻烦。方式
11、:是指控制装置与被控对象之间只有顺向作 用而没有反向联系的控制过程。特点:是系统的输出量不会对系统的控制作用发 生影响。设计简单。作用:可以按给定量控制,也可以按扰动控制。缺点:按扰动控制方式只适合扰动可测的场合, 且一个补偿能力单一。方式:把两者结合起来,对主要扰动采用适当补偿的装置实现按扰动控制,同时再组成反馈控制系统实现按偏差控制,以消除其余扰动产生的偏差。特点:系统的主要扰动已被补偿,反馈控制系统就比较容易被设计,控制效果也会更好。2.5 2.5 物联网的反馈与控制2.5.2 2.5.2 物联网系统的控制论解析2.5.32.5.3物联网的控制特性2.5.42.5.4控制理论在物联网中的
12、应用前景物联网中的“感、智、控”分别构成了物联网控制系统的测量、比较、执行等三大部件,这三大部件又在“联”这种网络平台上得以相互作用,形成了“控制系统”,最终实现了“控”的目的。联鲁棒性保安性可信性时延性物联网的控制系统一定是一个计算机参与的离散控制系统,将离散控制理论的分析方法引入物联网系统的分析、研究和设计过程中,能够使这一过程更加科学、合理,对系统的各种性能将有一个更准确的判断,同时也便于进行仿真分析。第三章 传感器技术3.1 3.1 传感器概述 3.3 3.3 传感器技术原理3.4 3.4 常见传感器介绍3.2 3.2 传感器分类3.5 3.5 本章小结3.1 3.1 传感器概述 3.
13、1.1 3.1.1 传感器的功能 u 物理世界的“感觉器官”u 从狭义角度来看,传感器是一种将测量信号转换 成电信号的变换器u 从广义角度来看,传感器是指在电子检测控制设 备输入部分中起检测信号作用的器件3.1 3.1 传感器概述 3.1.1 3.1.1 传感器的功能 3.1 3.1 传感器概述 3.1.2 3.1.2 传感器的特性 u 线性度传感器的线性度是指传感器的输出与输入之间数量关系的线性程度2012nny aax axa xmaxLFS100%LY 3.1 3.1 传感器概述 3.1.2 3.1.2 传感器的特性 u 灵敏度 灵敏度是传感器静态特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其定义是输出量增量y
14、与引起输出量增量y的相应输入量的增量x之比。用S表示灵敏度,即:ySx3.1 3.1 传感器概述 3.1.2 3.1.2 传感器的特性 u 迟滞 传感器在正(输入量增大)反(输入量减小)行程期间其输出/输入特性曲线不重合的现象称为迟滞maxHFS100%HY3.1 3.1 传感器概述 3.1.2 3.1.2 传感器的特性 u 重复性 重复性是指传感器在输入量按同一方向作全量程连续多次变化时,所得特性曲线不一致的程度(2 3)100%RFSY 3.1 3.1 传感器概述 3.1.3 3.1.3 传感器的发展趋势 u 微型化u 智能化u 多样化u 网络化u 集成化u 新型材料u 高精度、高可靠3.
15、1 3.1 传感器概述 3.1.3 3.1.3 传感器的发展趋势 3.1 3.1 传感器概述 3.1.3 3.1.3 传感器的应用领域 u 工业检测和自动化控制系统u 智能家居u 环境保护u 医疗u 航空航天u 智能机器人3.2 3.2 传感器的分类 3.2.1 3.2.1 根据测试对象u 温度传感器u 湿度传感器u 压力传感器u 位移传感器u 加速度传感器3.2 3.2 传感器的分类 3.2.2 3.2.2 根据原理u 电学式传感器u 磁性式传感器u 电势型传感器u 光电式传感器u 电荷传感器u 半导体传感器u 谐振式传感器u 电化学式传感器3.2 3.2 传感器的分类 3.2.3 3.2.
16、3 根据输出信号u 模拟式传感器u 数字式式传感器3.2 3.2 传感器的分类 3.2.4 3.2.4 根据能量u 有源传感器u 无源传感器3.2 3.2 传感器的分类3.3 3.3 传感器的技术原理 3.3.1 3.3.1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3.3 3.3 传感器的技术原理 3.3.1 3.3.1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lRSdRdldsdRls12SdRdKR3.3 3.3 传感器的技术原理 3.3.1 3.3.1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u 应变片电阻值u 绝缘电阻u 应变片的灵敏系数 u 机械滞后 u 零漂和蠕变 u 极限 u 横向效应 3.3 3.3 传感器的技术原理 3.3.1 3.3.1 电阻应
17、变式传感器3.3 3.3 传感器的技术原理 3.3.2 3.3.2 电感式传感器自感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演示 气隙变小,电感变大,电流变小 A1 l1 L W 1线圈 2定铁芯 3 衔铁(动铁芯) A2 l2 3.3 3.3 传感器的技术原理 3.3.2 3.3.2 电感式传感器mRNL2线圈自感线圈匝数磁路总磁阻3.3 3.3 传感器的技术原理 3.3.2 3.3.2 电感式传感器mRNL2线圈自感线圈匝数磁路总磁阻70对于变隙式传感器, , 因为气隙很小, , 所以可以认为气隙中的磁场是均匀的。若忽略磁路磁损, , 则磁路总磁阻:02imiiLRSS式中: L Li i 各段导磁体的长度;
18、 i i各段导磁体的导磁率; S Si i 铁芯材料的截面积; 气隙的厚度;0 0 空气的导磁率;S S 空气隙的截面积;R R空气气隙RR导磁体忽略导磁体磁阻 3.3.2 3.3.2 电感式传感器自感传感器分为三种类型:02imiiLRSS202SNL a a)变间隙式b)S变面积式c)螺管式磁路磁阻随着衔铁插入深度不同而变化 3.3.2 3.3.2 电感式传感器72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 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是把被测位移量转换为一次线圈与二次线圈间的互感量M M的变化的装置。当一次线圈接入激励电源之后,二次线圈就将产生感应电动势,当两者间的互感量变化时,感应电动势也相应变化。由于两个二次线圈采用
19、差动接法,故称为差动变压器。n结构特点:两个二次线圈反向串联,组成差动输出形式。二次线圈二次线圈一次线圈铁心 3.3.2 3.3.2 电感式传感器73工作原理 3.3.2 3.3.2 电感式传感器74电涡流式传感器1 1、电涡流形成:高频电流线圈靠近被测金属,线圈上的高频电流所产生的高频电磁场在金属表面上产生电涡流。线圈通入交变电流I I,在线圈的周围产生交变的磁场H H1 1位于该磁场中的金属导体上产生感应电动势并形成涡流涡流也产生相应的磁场H H2 2,H H2 2与H H1 1方向相反H H2 2的作用引起线圈等效阻抗、等效电感等发生相应的变化 3.3.2 3.3.2 电感式传感器75
20、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 , 块状金属导体置于变化的磁场中或在磁场中作切割磁力线运动时, , 导体内将产生呈涡旋状的感应电流, , 此电流叫电涡流, , 以上现象称为电涡流效应。 3.3.2 3.3.2 电感式传感器76电涡流使通电线圈的等效阻抗发生变化,线圈等效阻抗的变化反映了金属导体的涡流效应。电涡流效应与被测金属间的距离及电导率、磁导率、线圈的几何形状、几何尺寸、电流频率等参数有关。通过电路可将被测金属参数转换成电压或电流变化。电涡流传感器根据这一原理实现对金属物体的位移、振动等参数的测量。),(xfIrfZZ:Z:高频涡流传感器线圈阻抗 :电导率:导磁率 r r:线圈半径等几何尺寸I:
21、I:线圈电流 f:f:频率 x:x:距离 3.3.2 3.3.2 电感式传感器 电容传感器是将被测量转换成电容量的测量装置,它与电阻传感器和电感传感器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测量范围大,C/C 可达100%; 灵敏度高,相对变化量可达10-7; 动态响应时间短,可动部分质量小,固有频 率高; 结构简单、适应性强。 3.3.3 3.3.3 电容式传感器工作原理法拉FdSdSCr0电容量C 的变化决定于参数S、d 和,因而有三种基本类型的电容传感器。d S :介质介电常数 r极板间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 0真空的介电常数 =8.8510-12F/m S :极板面积 d :极板间距离 3.3.3 3.3.
22、3 电容式传感器电容微位移计变极板间距离(d)型极板1固定不动的极板2沿间隙方向平行位移S1定极板2动极板SSCr0电容:极板间介质介电常数 0:真空介电常数 r :极板间介质相对介电常数 :极板间距离 S :极板面积 3.3.3 3.3.3 电容式传感器0000000000rrrSSSddCCCCdddddddd 000011CdddCddd 3.3.3 3.3.3 电容式传感器电容变化分析:v非线性误差随着d0的减小而增大v为了保证一定的线性度,应限制动极板的位移量。通常规定测量范围 X改变电容量的大小常用来检测容器中液位的高度或片状电介质厚度电容液位计 3.3.3 3.3.3 电容式传感
23、器 3.3.3 3.3.3 电容式传感器电容变化分析:010 000rL bc 10212000()rrLLLcccb20000(1)rLcccccL压电效应某些电介质,当沿着一定方向对其施力而使它变形时,内部就产生极化现象,同时在它的两个表面上便产生符号相反的电荷,当外力去掉后,又重新恢复到不带电状态。压电材料受力变形,在表面产生电荷正压电效应 压电材料通电压,材料变形逆压电效应 压电材料压电晶体压电陶瓷 3.3.4 3.3.4 压电式传感器石英的晶体结构为六方晶体系,化学式为SiO2。 定义:x:两平行柱面内夹角等分线,垂直此轴压电效应最强。称为电轴。 y :垂直于平行柱面,在电场作用下变
24、形最大,称为机械轴。z :无压电效应,中心轴,也称光轴。 3.3.4 3.3.4 压电式传感器压电晶体压电晶体与压电陶瓷的比较:相同点:都是具有压电效应的压电材料。不同点:石英的优点是它的介电和压电常数的温度稳定性好,适合做工作温度范围很宽的传感器。极化后的压电陶瓷,当受外力变形后,由于电极矩的重新定位而产生电荷,压电陶瓷的压电系数是石英的几十倍甚至几百倍,但稳定性不如石英好,居里点也低。 Fdq33 3.3.4 3.3.4 压电式传感器压电陶瓷 如果线圈是N匝,磁场强度是B,每匝线圈的平均长度la, 线圈相对磁场运动的速度为=dx/dt, 则整个线圈中所产生的电动势为: 3.3.5 3.3.
25、5 磁电式传感器ddENt 恒通式磁电传感器原理图 恒通式磁电传感器原理图 3.3.5 3.3.5 磁电式传感器恒通式磁电传感器原理 3.3.5 3.3.5 磁电式传感器ddxENBlt 式中:N为线圈在工作气隙磁场中的匝数;B为工作气隙磁感应强 度;l为每匝线圈平均长度。变通式磁电传感器原理图 变通式磁电传感器原理图 3.3.5 3.3.5 磁电式传感器/ 60fZn霍尔传感器 3.3.5 3.3.5 磁电式传感器图 霍尔效应 在一块导体的两侧面ab通以电流,在导体的垂直方向上施加磁感应强度为B的磁场,则在垂直于电流和磁场方向的另外两侧面cd上将产生电势,这种现象称为霍尔效应,产生的电势称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