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壳素材料PPT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甲壳素材料PPT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甲壳素 材料 PPT 课件
- 资源描述:
-
1、ZHE JIANG A & F UNIVERSITYZ A F U.1ZHE JIANG A & F UNIVERSITYZ A F U.24.1 甲壳素的发现和命名1811年 H.Braconnot 温热的稀碱溶液反复处理蘑菇,提取甲壳素,命名Fungine,真菌纤维素。1823年 A.Odier 甲壳类昆虫翅鞘中分离,命名Chitin1843年 A.Payen 发现Chitin与纤维素性质不同 J.L.Lassaigne 发现Chitin中有氮元素ZHE JIANG A & F UNIVERSITYZ A F U.34.1 甲壳素的发现和命名1878年 G.Ledderhose 从Chit
2、in的水解反应液中检出 了氨基葡萄糖和乙酸1894年 E.Gilson 进一步证明Chitin中含有氨基葡萄 糖,后来研究证明,Chitin是由N-乙酰基葡 萄糖缩聚而成的。ZHE JIANG A & F UNIVERSITYZ A F U.4ZHE JIANG A & F UNIVERSITYZ A F U.54.1 甲壳素的发现和命名1859年 C.Rouget将甲壳素浸泡在浓KOH溶液 中煮沸一段时间,取出发现可溶于有机 酸中。1894年 F.Hoppe-Seiler确认这种产物是脱掉了部 分乙酰基的甲壳素,并命名为Chitosan。ZHE JIANG A & F UNIVERSITYZ
3、 A F U.64.1 甲壳素的发现和命名壳聚糖(Chitosan)ZHE JIANG A & F UNIVERSITYZ A F U.74.1 甲壳素的发现和命名 壳聚糖壳聚糖是甲壳素的N-脱乙酰基的产物,一般而言,N-乙酰基脱去55%以上就可以称之为壳聚糖,这种脱乙酰度的壳聚糖能溶于1%乙酸或1%盐酸。 作为有实用价值的工业品壳聚糖,N-脱乙酰度必须在70%以上。ZHE JIANG A & F UNIVERSITYZ A F U.84.1 甲壳素的发现和命名 ZHE JIANG A & F UNIVERSITYZ A F U.94.1 甲壳素的发现和命名 根据N-脱乙酰度可以把壳聚糖分为:
4、 55%-70%为低脱乙酰度低脱乙酰度壳聚糖 70%-85%为中脱乙酰度中脱乙酰度壳聚糖 85%-95%为高脱乙酰度高脱乙酰度壳聚糖 95%-100%为超高脱乙酰度超高脱乙酰度壳聚糖(极难制备)ZHE JIANG A & F UNIVERSITYZ A F U.104.2 甲壳素的存在 天然有机化合物中,数量最大的是纤维素纤维素(植物生成),其实是甲壳素甲壳素(动物生成)。 估计自然界每年生物合成的甲壳素将近100亿1000亿吨。 甲壳素是地球上除蛋白质外数量最大的含含氮氮天然有机化合物。ZHE JIANG A & F UNIVERSITYZ A F U.114.2 甲壳素的存在n在自然界的存
5、在 甲壳素广泛存在于甲壳纲动物虾和蟹的甲壳、昆虫外壳、真菌(酵母、霉菌)的细胞壁和植物(如蘑菇)的细胞壁中。ZHE JIANG A & F UNIVERSITYZ A F U.12ZHE JIANG A & F UNIVERSITYZ A F U.134.2 甲壳素的存在n存在状态存在状态 甲壳类动物外壳的结构材料就是甲壳素,它既有生理作用生理作用,又能保护机体保护机体防止外来机械性冲击;同时,还具有吸收高能吸收高能辐射辐射的性能。在真菌的细胞壁中,甲壳素与其他多糖相连,在动物体内,则是与蛋白质结合成蛋白聚糖。ZHE JIANG A & F UNIVERSITYZ A F U.144.2 甲壳
6、素的存在n存在状态存在状态 甲壳素的结构因氢键类型不同而有三种结晶体:-甲壳素甲壳素,由两条反向反向平行的糖链组成-甲壳素甲壳素,由两条同向同向平行的糖链组成-甲壳素甲壳素,由三条糖链三条糖链组成,其中两条同向,两条同向,一条反向一条反向。ZHE JIANG A & F UNIVERSITYZ A F U.15n壳聚糖(chitosan)是天然多糖中唯一的碱性多糖碱性多糖,也是少数具有电荷特性的天然产物之一,具有许多特殊的物理、化学性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生理功能质和生理功能。 ZHE JIANG A & F UNIVERSITYZ A F U.164.3 甲壳素与壳聚糖的结构与性质甲壳素与壳
7、聚糖的结构与性质 n4.3.1 一般性质n甲壳素甲壳素是白色或灰白色无定形、半透明固体,分子量因原料不同而有数十万至数百万,不溶于水、稀酸、稀碱、浓碱、一般有机溶剂,可溶于浓的盐酸、硫酸、浓的盐酸、硫酸、磷酸和无水甲酸磷酸和无水甲酸,但同时主链发生降解降解。ZHE JIANG A & F UNIVERSITYZ A F U.17n结构特征结构特征 研究证实,甲壳素与其他多糖一样,其分子链也是螺旋形螺旋形,XRD照片给出的螺距为0.515nm,一个螺旋平面由6个糖残基个糖残基组成。 ZHE JIANG A & F UNIVERSITYZ A F U.18ZHE JIANG A & F UNIVE
8、RSITYZ A F U.19n红外光谱 ZHE JIANG A & F UNIVERSITYZ A F U.20n核磁共振氢谱(1HNMR) ZHE JIANG A & F UNIVERSITYZ A F U.21n壳聚糖壳聚糖 壳聚糖壳聚糖也是白色无定形、半透明、略有珍白色无定形、半透明、略有珍珠光泽的固体珠光泽的固体,因原料和制备方法不同,分子量也从数十万至数百万不等,不溶于水和碱溶液,可溶于稀的盐酸、硝酸盐酸、硝酸等无机酸和大多数有机酸,不溶于稀的硫酸、磷酸硫酸、磷酸。在稀酸中,壳聚糖的主链会缓慢水解,溶液黏度会逐渐降低,所以壳聚糖溶液应随用随配壳聚糖溶液应随用随配。ZHE JIANG
9、 A & F UNIVERSITYZ A F U.22ZHE JIANG A & F UNIVERSITYZ A F U.23主要特性有主要特性有: 1. 不能完全溶解于水和碱溶液中,但可溶于稀酸(pH6),游离氨基质子化促进溶解。溶于稀酸呈黏稠状,在稀酸中壳聚糖的-1,4糖苷键会慢慢水解,生成低相对分子质量的壳聚糖。 2. 壳聚糖在溶液中是带正电荷多聚电解质多聚电解质,具有很强的吸附性。3. 壳聚糖的溶解性与脱乙酰度脱乙酰度、相对分子质相对分子质量量、黏度黏度有关,脱乙酰度越高,相对分子质量越小,越易溶于水.ZHE JIANG A & F UNIVERSITYZ A F U.244. 壳聚糖
10、具有很好的吸附性、成膜性、通透性、成纤性、吸湿性和保湿性n N-脱乙酰度和黏度(平均分子量)是壳聚糖的两项主要性能指标ZHE JIANG A & F UNIVERSITYZ A F U.25脱乙酰度脱乙酰度n脱乙酰度(D.D.)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它在稀酸中的溶解能力、黏度、离子交换能力、絮凝性能和与氨基有关的化学反应能力。n测定的方法有酸碱滴定法、电位滴定法、氢溴酸盐法、胶体滴定法、苦味酸分光光度法、UV、IR法等ZHE JIANG A & F UNIVERSITYZ A F U.26黏度黏度 黏度反应了高分子物质的分子量大小,在黏度反应了高分子物质的分子量大小,在壳聚糖的生产上,常用旋转黏度
11、计来测定壳聚糖的生产上,常用旋转黏度计来测定其黏度,这是表观黏度,其数值可大体反其黏度,这是表观黏度,其数值可大体反映出壳聚糖映出壳聚糖分子量的大小分子量的大小。 常由此说高黏度壳聚糖、中黏度壳聚糖、常由此说高黏度壳聚糖、中黏度壳聚糖、低黏度壳聚糖。低黏度壳聚糖。ZHE JIANG A & F UNIVERSITYZ A F U.274.2.2 甲壳素与壳聚糖的提取甲壳素与壳聚糖的提取制备甲壳素的主要操作是:制备甲壳素的主要操作是:脱钙脱钙和和脱蛋白脱蛋白。制备甲壳素的传统工艺。制备甲壳素的传统工艺。ZHE JIANG A & F UNIVERSITYZ A F U.28u 酸的作用即为酸的作
12、用即为脱钙脱钙,即用于浸泡虾蟹壳时使其,即用于浸泡虾蟹壳时使其中的碳酸钙和无机盐变为水溶性溶液和二氧化碳中的碳酸钙和无机盐变为水溶性溶液和二氧化碳等。等。u 碱的作用即为碱的作用即为脱蛋白脱蛋白,因为蛋白质在碱液中比,因为蛋白质在碱液中比在酸液中溶解得较快也较完全。在酸液中溶解得较快也较完全。u 剩余下来的就是甲壳素。剩余下来的就是甲壳素。ZHE JIANG A & F UNIVERSITYZ A F U.29n 在提取工艺上的研究大多围绕着如何将在提取工艺上的研究大多围绕着如何将脱钙和脱蛋白进行得脱钙和脱蛋白进行得更彻底更完全更彻底更完全n 简单举例说明简单举例说明:EDTA处理虾壳制备甲处
13、理虾壳制备甲壳素的研究壳素的研究黄俊娴,杨建男黄俊娴,杨建男ZHE JIANG A & F UNIVERSITYZ A F U.30n实验原理:实验原理: n传统工艺用虾壳制备甲壳素,一般是酸脱钙,用传统工艺用虾壳制备甲壳素,一般是酸脱钙,用碱脱蛋白质,不仅消耗较多的酸和碱,且易破坏碱脱蛋白质,不仅消耗较多的酸和碱,且易破坏甲壳素的结构,脱蛋白时往往还需加热。甲壳素的结构,脱蛋白时往往还需加热。 n前人前人FosterFoster和和HackmanHackman曾用曾用EDTAEDTA先在先在pH 9pH 9,后在,后在pH 3pH 3条件下处理蟹壳,钙和蛋白质的脱除率为条件下处理蟹壳,钙和蛋
14、白质的脱除率为100%100%和和95%95%(存在(存在10%10%20%20%的误差)。的误差)。n但是经实验测定,用该方法处理已粉碎的虾壳时,但是经实验测定,用该方法处理已粉碎的虾壳时,效果不如上述文献中的理想。效果不如上述文献中的理想。ZHE JIANG A & F UNIVERSITYZ A F U.31n 实验过程概述及结论:实验过程概述及结论:n 根据根据pH 13pH 13时,时,EDTA-CaEDTA-Ca的的lgk=lgklgk=lgk的特征,的特征,且且EDTAEDTA的溶解度接近最大的特点,建立用的溶解度接近最大的特点,建立用EDTAEDTA在室温下在室温下一步处理虾壳
15、一步处理虾壳制备甲壳素的方法,制备甲壳素的方法,40 40 minmin时脱钙和脱蛋白率分别为时脱钙和脱蛋白率分别为100100和和98.798.7, 且且EDTAEDTA可回收循环使用。可回收循环使用。 n EDTAEDTA一步法处理虾壳制备甲壳素,可操作一步法处理虾壳制备甲壳素,可操作性强,操作步骤简单,生产周期短、原料和能性强,操作步骤简单,生产周期短、原料和能量消耗小,生产成本低,对环境污染小等优点。量消耗小,生产成本低,对环境污染小等优点。且在制备甲壳素的同时且在制备甲壳素的同时回收了蛋白质回收了蛋白质等,使虾等,使虾壳的利用价值增强。壳的利用价值增强。ZHE JIANG A & F
16、 UNIVERSITYZ A F U.32p 壳聚糖的制备p 化学法化学法p 壳聚糖的制取通常采用化学法化学法,制备工艺程序为:甲壳脱钙脱蛋白质脱色甲壳质脱乙酰基壳聚糖。ZHE JIANG A & F UNIVERSITYZ A F U.3333ZHE JIANG A & F UNIVERSITYZ A F U.34ZHE JIANG A & F UNIVERSITYZ A F U.35p 微生物法微生物法p 甲壳素是绝大多数真菌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许多制药企业和酶制剂的发酵过程产生的下脚料中含有真菌的菌丝体菌丝体,可从中提取甲壳素。如黑曲霉、雅致放射毛霉鲁氏毛霉等,真菌中的甲壳素是-甲壳素
17、p 微波法微波法p 微波法比常规法达到相同的脱乙酰度所需的反应时间可以缩短9/10,壳聚糖的黏度也有提高ZHE JIANG A & F UNIVERSITYZ A F U.364.2.3 壳聚糖的质量控制脱乙酰度的测定黏度的测定灰分的测定砷、汞、铅的测定含氮量的测定水分测定微生物检测ZHE JIANG A & F UNIVERSITYZ A F U.37ZHE JIANG A & F UNIVERSITYZ A F U.384.3 甲壳素与壳聚糖化学甲壳素与壳聚糖化学n4.3.1 碱化碱化nC6-OH和和C3-OH与浓碱反应,生成碱化甲壳与浓碱反应,生成碱化甲壳素。素。 n常温下进行甲壳素的碱
18、化反应,会伴随着甲壳素的脱乙酰化脱乙酰化反应。 NHCH2OHOOHOCOCH3nNaOHnCH3OCHOOOCH2ONaNHZHE JIANG A & F UNIVERSITYZ A F U.39n4.3.2 O-酰化和酰化和N-酰化酰化 壳聚糖可与多种有机酸的衍生物(酸酐、酰卤)反应,导入不同分子量的脂肪族或芳香族酰基。 壳聚糖分子链的糖残基上既有羟基,又有氨基,酰化反应既可在羟基上成酯酯,也可在氨基上成酰胺酰胺。ZHE JIANG A & F UNIVERSITYZ A F U.40n甲壳素的乙酰化反应在非均相条件下进行缓慢,而且必须在乙酸酐和盐酸乙酸酐和盐酸存在条件下才能获得乙酰化的产
19、物。乙酰化反应优先发生在游离氨基游离氨基上,其次发生在羟基羟基上。n壳聚糖在乙酸水溶液或吡啶溶剂中先形成高度溶胀的胶体,然后进行N-乙酰化反应。 ZHE JIANG A & F UNIVERSITYZ A F U.41n针对不同的酰化要求,大致有三类不同的酰化体系。n甲磺酸酰化体系甲磺酸酰化体系 :双O-长链酰基化壳聚糖产物,也可用于制备N-芳酰基化壳聚糖产物。 NHRCH2OHOOHOnMSA, (R1CO)2OnR1OCOOOCH2OCOR1NHR20oCZHE JIANG A & F UNIVERSITYZ A F U.42n氯仿和吡啶等非质子极性溶剂氯仿和吡啶等非质子极性溶剂中壳聚糖或
20、甲壳素与酰氯反应 ,得到N,O-酰基化的产物 .n反应之前原料需经过特殊处理 .NHRCH2OHOOHOnnR1OCOOOCH2OCOR1NHR2R1COClCHCl3/C5H5NZHE JIANG A & F UNIVERSITYZ A F U.43n甲醇或乙醇、有机酸和水组成的均相体系甲醇或乙醇、有机酸和水组成的均相体系 n由于有机醇羟基的竞争作用,酰化反应优先在吡喃环的氨基氨基上进行,使本反应体系具有优良的位置选择性,只在C2位氨基发生酰化反应。n该反应可以方便地制得N-酰化壳聚糖产物,而且可以通过酸酐用量酸酐用量的多少控制产物的酰化程度。 NHRCH2OHOOHOnnR1OCOOOCH
21、2OCOR1NHR2(R1CO)2OC2H5OH/H2OZHE JIANG A & F UNIVERSITYZ A F U.44n4.3.3 酯化酯化n含氧无机酸酯化含氧无机酸酯化 甲壳素和壳聚糖的羟基,尤其是C6-OH,可与一些含氧无机酸(或其酸酐)发生酯化反应,类似于纤维素的反应。 在壳聚糖的氨基氨基上也可能发生反应。ZHE JIANG A & F UNIVERSITYZ A F U.45n含氧无机酸酯化含氧无机酸酯化 在含氧无机酸的酯化反应中,最常见的是甲壳素和壳聚糖的硫酸酯硫酸酯。 这些酯类的结构与肝素相似,也具有抗凝血作抗凝血作用用,而肝素的提取和生产较为困难,价格很高。肝素还有引起
22、血浆脂肪酸浓度增高血浆脂肪酸浓度增高的副作用。NHCH2OHOOHOCOCH3nClSO3HNnCH3OCHOOONHCH2OSO3HZHE JIANG A & F UNIVERSITYZ A F U.46n4.3.4 醚化醚化 甲壳素和壳聚糖的羟基羟基与烃基化试剂烃基化试剂反应生成醚(甲基醚、乙基醚、苄基醚等),广泛用于日化工业。 此外,用低分子冠醚通过接枝于高分子化合物分子上,可制备具有高分子化合物和冠醚化合物双重结构特性的高分子冠醚高分子冠醚。ZHE JIANG A & F UNIVERSITYZ A F U.47ZHE JIANG A & F UNIVERSITYZ A F U.48n
23、4.3.5 N-烷基化烷基化 壳聚糖的氨基是一级氨基,有一孤对电子,具有很强的亲核性,能发生很多反应。 甲壳素的乙酰氨基的N上只有一个H,很稳定,但在一些强烈条件下,也能发生取代反应。ZHE JIANG A & F UNIVERSITYZ A F U.49n4.3.6 氧化氧化 甲壳素和壳聚糖可以被氧化剂氧化。 氧化剂不同,反应的pH不同,机理和产物也不同,既可使C6-OH氧化成醛基或羧基氧化成醛基或羧基,也可使C3-OH氧化成羰基(成酮),氧化成羰基(成酮),还可能发生部分脱氨基或脱乙酰氨基脱氨基或脱乙酰氨基,甚至破坏吡喃环及糖苷键。ZHE JIANG A & F UNIVERSITYZ A
24、 F U.50n4.3.7 螯合螯合 甲壳素和壳聚糖的糖残基在C2上有一个乙酰氨基或氨基,在C3上有一个羟基,它们都是平伏键,这种特殊结构使得它们对具有一定离子半径的一些金属离子在一定的pH条件下具有螯合作用,尤其是壳聚糖壳聚糖。ZHE JIANG A & F UNIVERSITYZ A F U.51p壳聚糖与金属离子通过离子交换、吸附、离子交换、吸附、螯合螯合三种形式发生结合。p特点特点:p壳聚糖与金属离子螯合后,本身的结构并未改变,但产物性质变了。p碱金属和碱土金属不会被壳聚糖螯合,因此壳聚糖可在存在这些离子的水溶液中螯合分离过渡金属离子分离过渡金属离子。ZHE JIANG A & F U
25、NIVERSITYZ A F U.52p当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过渡金属离子共存于一种溶液中时,将是离子半径合适离子半径合适的离子优先被壳聚糖结合。p氧化价态不同,结合能力也不同。p壳聚糖对过渡金属离子的结合受到阴离子的影响,氯离子氯离子会抑制抑制金属离子的结合量,硫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会促进促进结合。ZHE JIANG A & F UNIVERSITYZ A F U.53n4.3.8 交联交联 为了使壳聚糖得到很好的应用,需要把它制成交联产物。交联剂有戊二醛、甲醛、环氧氯丙烷、环硫氯丙烷及二异氰酸酯等。 交联后的产物不溶于稀酸,吸附性能好,可再利用。ZHE JIANG A & F UNIVERSI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