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新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14 白杨礼赞教案.doc

  • 上传人(卖家):lilei2001
  • 文档编号:26548
  • 上传时间:2018-08-05
  • 格式:DOC
  • 页数:7
  • 大小:65.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新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14 白杨礼赞教案.doc》由用户(lilei2001)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新人 教部编版 语文 年级 上册 14 白杨 礼赞 教案 下载 _八年级上册_(统编)部编版_语文_初中
    资源描述:

    1、14 白杨礼赞 知识与能力 1 理解并积累 “ 妙手偶得 、 锤炼 、 虬枝 、 秀颀 、 恹恹 ” 等词语 。 2 体会文中 “ 白杨 ” 的象征意义 , 学会象征的修辞手法 。 过程与方法 1 联系本文写作的时代特点 , 了解作者的创作环境 , 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及全文的主旨 。 2 了解文中抒情和议论的特点及其作用 , 品味语句蕴涵的情感 , 赏析关键语句 。 3 学习对比和烘托的写作手法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中华儿女正直 、 质朴 、 紧密团结 、 力求上进 、 坚强不屈的精神和意志 教学重点 1 象征手法及象征意义的揭示 。 2 仔细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 教学难点 分析人与

    2、树的相似之处 , 弄清为什么作者会用白杨来象征人 。 2 课时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我国的诗词中有很多托物言志的佳句 , 有写 “ 竹姿 ” 的 , 如 : “ 千磨万击还坚劲 , 任尔东西南北风 。 ” 有写 “ 梅影 ” 的 , 如 : “ 墙角数枝梅 , 凌寒独自开 。 ” 有写 “ 柳韵 ” 的 , 如 :“ 一树春风千万枝 , 嫩于金色软于丝 。 ” 字面上写的是 “ 竹 ”“ 梅 ”“ 柳 ” , 赞颂的却是人的坚韧顽强 、 生气勃勃 。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托白杨树来言志的文章 白杨礼赞 , 看看作者托白杨树又言了什么志 。 二、自主预习 1 作者介绍 茅盾 (1896 198

    3、1), 原名沈德鸿 , 笔名茅盾 、 郎损 、 玄珠 、 方璧 、 止敬 、 蒲牢 、 微明 、沈仲方 、 沈明甫等 , 字雁冰 ,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人 。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 、 文学评论家 、 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 。 1981 年 3 月 14 日 , 茅盾自知病将不起 , 将稿费 25 万元人民币捐出设立茅盾文学奖 , 以鼓励当代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 。 2 背景资料 白杨礼赞写 于 1941 年 3 月 , 是茅盾根据自己 1940 年从新疆归来赴延安途中的见闻和感受写的一篇散文 。 当时 , 抗日战争正处于艰苦的相持阶段 , 日本帝国主义正加紧对国民党的诱降 。 国民党反动政府阴

    4、谋制造了 “ 皖南事变 ” , 进犯抗日根据地 ; 日寇也因此肆无忌惮地向我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 。 面对这种严酷的现实 , 全国人民 , 特别是抗日根据地军民在中国共产党与毛泽东的领导下 , 毫不妥协 , 坚持抗战 。 这篇散文就是作者以昂扬的革命激情 , 通过对白杨树的赞美 , 歌颂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抗战的北方农民 , 及其所代表的我们民族的质朴 、 坚强 、 力求上进的精神 。 茅盾的作品大部分是着力暴露旧社会黑暗的 , 正面歌颂党领导的革命斗争的作品并不多 , 这与作者的生活经历有关 。 但是 , 当他一踏上解放区的土地 , 便深深地被那里的一切所感动 。 于是 , 他不顾

    5、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 ,把解放区的新鲜空气带给了国统区的广大人民 , 用笔表示了他对共产党 、 对根据地军民的衷心赞美 , 写下了白杨礼赞这样热情洋溢的赞歌 。 3 知识链接 象征 : 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 , 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 , 这种以物征事的艺术表现手法叫象征 。 象征的表现效果是 : 寓意深刻 , 能丰富人们的联想 ; 耐人寻味 , 使 人获得意境无穷的感觉 ; 能给人以简练 、 形象的实感 , 能表达真挚的感情 。 教师点拨: 象征和比喻的区别: (1)象征是一种写作方法,是就篇章而言的;拟人和比喻是修辞方法,是就语言来说的,只表现在具体的句子上

    6、,不在篇章上。 (2)象征与拟人的相同点都是把事物人格化,但象征大体都用在立意上,而拟人则用在语句的表现上,是为了写得生动形象。 (3)象征与比喻和借喻的相同点都是使事物形象化,但象征是将所描写的事物赋予一定的意义,所以要作细致地描写,而借喻是建筑在相似的基础上,无需描绘或刻画。 4检查预习 (1)订正字音 外 壳 (k) 锤 炼 (lin) 主 宰 (zi) 怠 (di) 虬 枝 (qi) 婆娑 (p su) 楠 木 (nn) 秀 颀 (q) 刹 那 (ch) 参 天 (cn) 晕 圈 (yn) 倔强 (ju jing) 诸 如 (zh) 初 融 (rng) 潜 滋暗长 (qin) 旁 逸

    7、斜出 (y) 无边无 垠 (yn) 坦荡如 砥 (d) 恹 恹 (yn) 纵 横 决荡 (hng) (2)词语释义 妙手偶得 : 指文学素养深的人出于灵感 , 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句 。 锤炼 : 文中指反复推敲加以提炼的意思 。 无边无垠 : 没有地域的界限 , 广阔无边的意思 。 坦荡 如砥 : 宽广平坦得像磨刀石 。 恹恹 : 形容患病而精神疲乏 。 虬枝 : 像龙一样盘曲的枝条 。 秀颀 : 美而高 。 三、合作探究 初读课文 , 整体感知 1 默读课文 , 结合题目思考 “ 礼赞 ” 的含义 , 说说文中表达了作者对白杨树怎样的感情 。 答案示例: 礼赞是 “ 怀着敬意地赞扬 ” 的

    8、意思。作者以白杨树象征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广大军民,歌颂他们团结战斗、不屈不挠、坚持抗战到底的崇高精神和坚强意志。如果这篇作品单是为写白杨树而写白杨树,自然也不失为一篇描写风物的佳作,但格调却要低得多。此文的独到之处,是作者采用了象征手法,使文 章有了更深的意义。 2 划出直接赞美白杨树的语句 。 答案示例: 第 1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第 4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第 6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第 8段: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 ? 。第 9段: ? 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3 仔细阅读全文

    9、 , 尝试着给全文划分结构层次 。 答案示例: 第一部分 (1):点明主旨,直抒对白杨树的赞美、崇敬之情,总起全文。第二部分 (2 4):描写西北高原的雄伟景象,引出白杨树。第三部分 (5 6):具体描绘白 杨树的外形,揭示其内在气质,赞颂白杨树力争上游、团结紧密、不屈不挠的精神。第四部分 (7 8):歌颂白杨树朴实的风格和内在的美质,由树及人,点明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第五部分(9):斥责那些贱视民众、顽固倒退的人,再一次赞美白杨树。 四、课堂小结 作者在文中赞扬了西北地区的一种 “ 极普通 ” 的树 , 它高大笔直 , 傲然耸立在无边无际的黄土中 , 它努力生长 , 不屈不挠地对抗着西北风 ,

    10、 就像坚强不屈的北方农民 , 顽强地在这片土地上同反动势力做斗争 , 为解放全中国而不懈努力 。 五、练习设计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 第二课时 一、课前复习 1 完成下面填空题 , 理清文章思路 。 答案示例: 文章一开始就赞美白杨树的 不平凡 ,接下来并不说明道理,而在第 2段写 _黄土高原 _景色,交代了白杨树生长的自然环境。第 4段承上启下,又回到了对白杨树的 _赞美 _。第 5、 6段描绘了白杨树的 _形象 _和 _性格 _。突出了它的不平凡。第 7段把白杨树象征为 _农民、哨兵、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精神和意志 _,点明了主题。最后,第 9段以白杨树与楠木进行 _对比 _,表达鲜明的

    11、爱憎,再次赞美白杨树。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景美,形美,神美。 2 作者仅仅是在赞美白杨树吗 ? 请用原文 中的语句回答 。 答案示例: 不是。第 7段: “ 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 ? 那种精神和意志? ” 第一个 “ 难道 ” 是总提,启发人们深思:不应该只觉得它是树;第二个 “ 难道 ” 点明白杨树象征北方农民;第三个 “ 难道 ” 点明白杨树象征保卫家乡的哨兵;第四个 “ 难道 ” 点明白杨树象征民族的抗日精神和意志。 二、新课导入 本文是一篇运用借物喻人手法写作的文章 , 文中用象征的修辞手法将坚强不屈的北方农民和力争上游的白杨树联结起来 , 让读者在体会白杨树品格的过程中也对北方农民有一

    12、个正面的认识 , 由此来感受作者对党和人民的热爱和赞扬 。 这节课我们接着来品味作者的语言魅力 。 三、合作探究 (一 )精读课文 , 内容探究 1 开篇句 “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 ” 在文中多次出现 , 有何作用 ? 答案示例: 这是贯穿全文的抒情线索,内容上将文章各段串联起来,结构上首尾呼应,使文章成为完整的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有助于强烈感情的抒发和主体的表达。 2 从第 4 段中的 “ 那 ” 到第 6 段中的 “ 这 ” , 从第 1 段中的 “ 赞美 ” 到第 9 段中的 “ 高声赞美 ” , 分别说明什么 ? 答案示例: 说明作者观察白杨树的角度是从远到近,所抒发的感情由浅入深;

    13、说明作者对白杨树的感情不仅仅是赞美,还有崇敬。 3 文章反复强调白杨树是 “ 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 , 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 , 你认为 “ 极普通 ” 和 “ 不平凡 ” 矛盾吗 ? 说说理由 。 答案示例: 不矛盾。 “ 极普通 ” 是单纯从树的生物角度而言,因为这种树在西北很多很常见。 “ 不平凡 ” 是从树的象征意义角度讲的,因为它象征北方的抗日军民。 4 茅盾借赞美白杨树歌颂北方抗日军民 , 为什么他不直接赞美北方抗日军民呢 ? 答案示例: 使文章显得含蓄隽永,与当时的写作背景有关。白杨礼赞写于 1941年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茅盾看到了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内战的种种事实,

    14、也欣喜地看到广大北方军民 在共产党领导下团结一致,粉碎日寇 “ 扫荡 ” 的决心。茅盾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希望,由于当时处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所以采用含蓄的象征手法,表达自己对抗日军民的赞美之情。 (二 )品读课文 , 句段赏析 1 反复朗读文章第 7 段 , 思考 : 这一段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 将四个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 朗读并体会两组句子的不同效果 。 答案示例: 这一段运用了反问、排比的修辞手法,反问句: “ 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 ” ; “ 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 ? 那种精神和意 志? ” 中的四个 “ 难道 ” 构成了排比句。 改为陈述句后:你不应该觉得它只是树 ? 你应该想到 ? 你应该联想到 ? 你应该更远一点想到 ? 。四个反问句组成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新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14 白杨礼赞教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26548.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