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ppt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ppt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危害 识别 风险 评价 ppt 课件
- 资源描述:
-
1、风险识别与控制 共 78 页1石油化工危害识别石油化工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与风险评价风险识别与控制 共 78 页2一一. 石油化工石油化工企业的特点企业的特点4工艺过程复杂,工艺条件要求十分严工艺过程复杂,工艺条件要求十分严格;格;4介质具有易燃、易爆、有毒、腐蚀等介质具有易燃、易爆、有毒、腐蚀等特点特点;4生产过程高温、高压、连续性;生产过程高温、高压、连续性;4生产装置大型化;生产装置大型化;4承包商承包商、供应商现场作业供应商现场作业。风险识别与控制 共 78 页3二二. 事故事件发生根源事故事件发生根源*不安全设备、设施、设计;不安全设备、设施、设计;*人的不安全行为;人的不安全行为;*
2、不安全作业环境;不安全作业环境;*安全管理缺陷。安全管理缺陷。风险识别与控制 共 78 页4 物(设施)的不安全状态物(设施)的不安全状态: 包括可能导致事故发生和危害扩大的设计缺陷、工艺包括可能导致事故发生和危害扩大的设计缺陷、工艺缺陷、设备缺陷、保护措施和安全装置的缺陷。缺陷、设备缺陷、保护措施和安全装置的缺陷。 人的不安全行为人的不安全行为: 包括不采取安全措施、误动作、不按规定的方法操作,包括不采取安全措施、误动作、不按规定的方法操作,某些不安全行为(制造危险状态某些不安全行为(制造危险状态)。 可能造成职业病、中毒的劳动环境和条件可能造成职业病、中毒的劳动环境和条件: 包括物理的(噪
3、音、振动、湿度、辐射),化学的包括物理的(噪音、振动、湿度、辐射),化学的(易燃易爆、有毒、危险气体、氧化物等)以及生物因素(易燃易爆、有毒、危险气体、氧化物等)以及生物因素,自然环境;自然环境; 管理缺陷管理缺陷: 包括安全监督、检查、事故防范、应急管理、作业人包括安全监督、检查、事故防范、应急管理、作业人员安排、防护用品缺少、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管理员安排、防护用品缺少、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管理。风险识别与控制 共 78 页5三三. 对风险的意识对风险的意识有风险识别与控制 共 78 页6 3.3 3.3 危险源(危害因素)危险源(危害因素)的概念的概念 (1) 危险源(危害因素)的定
4、义:危险源(危害因素)的定义:危险源危险源人身伤害或疾病人身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环工作环境破环或以上之组合或以上之组合危险因素危险因素有害因素有害因素可能导致可能导致对危险源的辨识、控制和管理是安全控对危险源的辨识、控制和管理是安全控制的基本工作制的基本工作风险识别与控制 共 78 页7(1) 危险源(危害因素)的定义:危险源(危害因素)的定义:危险源是可能导致人身危险源是可能导致人身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 危险因素危险因素有害因素有害因素突发性和短时间作用的因
5、素突发性和短时间作用的因素在一定时间内的慢性损害和积累作用在一定时间内的慢性损害和积累作用多导致事故多导致事故多导致职业病多导致职业病安全控制的主要对象安全控制的主要对象危危险险源源危险因素危险因素强调突发性和瞬间作用的因素,有害因素有害因素强调在一定时期内的慢性损害和累积作用。风险识别与控制 共 78 页8(2) 危险源(危害因素)分类方法(一)危险源(危害因素)分类方法(一)两类危险源两类危险源第一类危险源第一类危险源危险物质(泄漏)危险物质(泄漏)能量(意外释放)能量(意外释放)能量载体能量载体 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的载体或危险物质能量的载体或危险物质称作称作第一类危
6、险源。能量或危险物质的第一类危险源。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意外释放是事故发是事故发生的物理本质。通常把产生能量的能量源或拥有能量生的物理本质。通常把产生能量的能量源或拥有能量的能量载体作为的能量载体作为第一类危险源第一类危险源来处理。来处理。 风险识别与控制 共 78 页9第二类危险源第二类危险源 正常正常状态状态异常状态异常状态失效失效故障故障能量按人能量按人们的意志们的意志控制(无控制(无事故)事故)发发生生事事故故人的不安全行为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物的不安全状态不良环境条件不良环境条件约束限制能量的措施(约束限制能量的措施(设备、工设备、工 具)的失效或具)的失效或破坏破坏风险
7、识别与控制 共 78 页10 造成约束、限制能量措施失效或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造成约束、限制能量措施失效或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称作第二类危险源。称作第二类危险源。在生产、生活中,为了利用能量,人们制造了各种机器设备,让能量按照人们的意图在系统中流动、转换和做功为人类服务,而这些设备设施又可以看成是限制约束能量的工具。正常情况下,生产过程中的能量或危险物质受到约束或限制,不会发生意外释放,即不会发生事故。但是,一旦这些约束或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措施受到破一旦这些约束或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措施受到破坏或失效(故障),则将发生事故坏或失效(故障),则将发生事故。第二类危险源包括人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
8、的不安全状态和不良环境条件三个方面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不良环境条件三个方面。风险识别与控制 共 78 页11(3) 危险源与事故危险源与事故第一类危险源第一类危险源第二类危险源事故发生的主体事故发生的主体和前提和前提事故发生的事故发生的条件条件事故出现的难易事故出现的难易程度和可能性大程度和可能性大小小事故的严重程事故的严重程度度事事故故发发生生共同共同作用作用 事故的发生是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一类危险第一类危险源源是事故发生的前提,第二类危险源的出现是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的必要条件。在事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两在事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两类危险源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第一类危险
9、源类危险源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第一类危险源是事故的主是事故的主体,决定事故的严重程度,第二类危险源出现的难易,决体,决定事故的严重程度,第二类危险源出现的难易,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风险识别与控制 共 78 页12 其他危害因素的分类其他危害因素的分类按按GB/T138161992 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和代码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和代码 六类六类(物理、化学、生物、生理、行为及其他)(物理、化学、生物、生理、行为及其他)按按GB64411986企业伤亡事故分类企业伤亡事故分类16类类 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等等物体打击、车辆伤害、
10、机械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等等按按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七类七类 生产性粉尘、毒物、噪声与振动、高温、低温、辐射、其他危害生产性粉尘、毒物、噪声与振动、高温、低温、辐射、其他危害风险识别与控制 共 78 页13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分类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分类1、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和代码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和代码 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行为性危险、危害因素行为性危险、危害因素 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 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 心理、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心理、
11、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其他危险、危害因素其他危险、危害因素 风险识别与控制 共 78 页14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设备、设施缺陷设备、设施缺陷防护缺陷防护缺陷电危害电危害 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 噪声危害噪声危害 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 振动危害振动危害 粉尘与气溶胶粉尘与气溶胶 电磁辐射电磁辐射 作业环境不良作业环境不良运动物危害运动物危害 信号缺陷信号缺陷明火明火 标志缺陷标志缺陷 其他物理性风险其他物理性风险因素因素易燃易爆性物质易燃易爆性物质自燃性物质自燃性物质有毒物质有毒物质 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腐蚀性物质腐蚀
12、性物质 致病微生物致病微生物其他化学性风险、危害因素其他化学性风险、危害因素 传染病传染病媒介物媒介物 致害动物致害动物 致害植物致害植物 其他生物性风险、危害因素其他生物性风险、危害因素风险识别与控制 共 78 页15心理、生理性危害、危害因素心理、生理性危害、危害因素 负荷超限负荷超限 健康状况异常健康状况异常 行为性危险、危害因素行为性危险、危害因素 从事禁忌作业从事禁忌作业 指挥错误指挥错误 心理异常心理异常 操作失误操作失误 辨识功能缺陷辨识功能缺陷 监护失误监护失误 其他心理、生理性风险危害因素其他心理、生理性风险危害因素 其他失误其他失误 其他行为性风险其他行为性风险 和有害因素
13、和有害因素 其他危险、危害因素其他危险、危害因素风险识别与控制 共 78 页16参照事故类别和职业病类别进行分类参照事故类别和职业病类别进行分类 参照参照GB6441-86企业伤亡事故分类企业伤亡事故分类,将危险、危害因素分为,将危险、危害因素分为20类类 物体打击物体打击 冒顶片帮冒顶片帮 车辆伤害车辆伤害 透水透水 机械伤害机械伤害 放炮放炮 起重伤害起重伤害 瓦斯爆炸瓦斯爆炸 触电触电 火药爆炸火药爆炸 淹溺淹溺 锅炉爆炸锅炉爆炸 灼烫灼烫 容器爆炸容器爆炸 火灾火灾 其它爆炸其它爆炸 高处坠落高处坠落 中毒和窒息中毒和窒息 坍塌坍塌 其他伤害其他伤害 风险识别与控制 共 78 页17
14、参照卫生部、原劳动部、总工会等颁发参照卫生部、原劳动部、总工会等颁发的的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的规定将将危害因素危害因素分为生产性粉尘、毒物、噪声分为生产性粉尘、毒物、噪声与振动、高温、低温、辐射与振动、高温、低温、辐射(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电离辐射)、其他危害因素等、其他危害因素等七类。七类。风险识别与控制 共 78 页18 3.4 危险识别的三种时态、三种状态和七种类型危险识别的三种时态、三种状态和七种类型 (1)三种时态 三种时态分为过去、现在和将来过去、现在和将来。组织在对现有的环境污染及环境问题进行充分识别的同时,也要看到以往遗
15、留的环境问题,这些因素可能仍在产生环境影响;此外,还须注意到计划中的活动在将来可能产生的环境因素,产品出厂以后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等。 (2)三种状态 正常状态正常状态:正常生产及动作的条件下产生的环境问题; 异常状态异常状态:设备开机、停机、检修、停电时的变化; 紧急状态紧急状态:可合理预见的紧急情况,如意外泄漏、爆炸、坍塌、井喷、事故排放、雷击、火灾、环境设备的故障等。 正常、异常和紧急状态下的环境因素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有较大差别,组织应分别加以识别和评价,特别注意不要遗漏紧急状态下的环境因素,组织的许多重大环境因素往往针对的就是紧急状态。风险识别与控制 共 78 页19 四四. 危险源(危害
16、)识别与风险评价方法危险源(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方法 1)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危险源辨识的方法 专家调查法专家调查法 (定性的定性的)l 头脑风暴法 安全检查表法安全检查表法 (SCL)工作危害分析(工作危害分析(JHA)预危险性分析(预危险性分析(PHA)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 风险识别与控制 共 78 页20(1)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 2) 风险评价方法(定量的)方法方法1 1 R = L * S 式中R 风险大小 L 事故发生的概率(频率) S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极显著极显著显著显著轻微轻微保
17、护措施保护措施预预防防措措施施不显著不显著危危害害发发生生可可能能性性后果严重程度后果严重程度风险识别与控制 共 78 页21评估危害及影响后果的严重性(S)危害发生的可能性危害发生的可能性(L)及频率及频率 等级分数人员伤亡程度财产损失停工时间法规及规章制度符合状况形象受损程度5死亡终身残废丧失劳动能力50万元3 套以上生产装置切断进料,时间超过12小时。单套装置停工单套装置停工3 3天以上天以上违法全国性影响4部分丧失劳动能力、职业病、慢性病、住院治疗10万元2 套以上生产装置切断进料,时间超过12小,单套装置停工单套装置停工1 1天天以上以上潜在不符合法律法规地方性影响3需要去医院治疗,
18、但不需住院2万元1 套以上生产装置切断进料,时间超过12小时,单套装置停工单套装置停工半天以上半天以上不符合集团公司规章制度标准中石化集团影响2皮外伤短时间身体不适小于 2万元单套装置局部停工单套装置局部停工1212小时以下小时以下不符合公司规章制度镇海炼化公司内部影响1没有受伤无没有停工完全符合无影响风险识别与控制 共 78 页22危害发生的可能性危害发生的可能性(L)及频率及频率等级分数偏差发生频率安全检查操作规程员工胜任程度(意识、技能、经验)防范、控制措施5每天发生,经常、从来没有检查没有操作规程不胜任(无任何培训、意训不够、缺乏经验)无任何防范或控制措施4每月发生偶尔按标准检查有,但
19、只是偶尔执行或操作规程规定不具体,不够胜任防范、控制措施不完善3每季度发生,部分时间按标准检查有操作规程,只是部分执行一般胜任有,但没有完全使用(如个人防护用品)2每年发生偶乐不按标准检查有、但偶尔不执行胜任,但偶然出差错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1以往未发生、偶尔或一年以上发生按标准检查有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高度胜任(培训充分,经验丰富,意识强)有效防范控制措施。风险识别与控制 共 78 页23风险等级及控制措施实施期限 风险度等级应采取的行动/控制措施实施期限20202525不可容忍在采取措施降低危害前,不能继续作业,对改进措施进行评估立刻15151616巨大风险采取紧急措施降低风险,建立
20、运行控制程序,定期检查、测量及评估。立即或近期整改9 91212中等可考虑建立目标、建立操作规程,加强培训及沟通2年内治理4 48 8可容忍可考虑建立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但需定期检查有条件、有经费时治理44轻微或可忽略的风险无需采用控制措施,但需保存记录风险识别与控制 共 78 页242)风险评价的方法 方法方法2 2(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方法或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方法或 LECLEC方法)方法) 公式:R L E C 式中:R 风险大小 L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按表1Z205032-2所给的定义取值 E 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按1Z205032-3所给的定义取值 C 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
21、按表1Z205032-4所给的定义取值风险识别与控制 共 78 页25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可能性极小、完全意外1实际不可能0.1可能、但不经常3极不可能0.2相当可能6很不可能、可以设想0.5必然发生的10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分值分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分值分值风险识别与控制 共 78 页26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非常罕见的暴露0.5每周一次3每年几次暴露1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6每月一次暴露2连续暴露10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程度分值分值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
22、度繁程度分值分值风险识别与控制 共 78 页27引人关注,轻伤1非常严重,一人死亡15较大,受伤较重3灾难,数人死亡40严重,致残或重伤7大灾难,许多人死亡100事故发生造成的后果事故发生造成的后果分值分值事故发生造成的后果事故发生造成的后果分值分值表表1Z205032-4. 1Z205032-4.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 C)风险识别与控制 共 78 页28危险性分值危险性分值危险级别危险级别 20以下以下可忽略风险可忽略风险2070可容许风险可容许风险70160中度风险中度风险160320重大风险重大风险320以上以上不容许风险不容许风险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危险源辨识与
23、风险评价 2) 风险评价方法风险评价方法 方法方法2风风 险险 分分 级级 表表风险识别与控制 共 78 页29按事故后果严重程度分类按事故后果严重程度分类105工作日以上(3个半月)1个工作日以上,105个工作日以下每个伤者损失工作日每个伤者损失工作日人体在短时间内发生病变一次死亡10人以上(含10人)一次3 人以上(含3人)一次死亡12 人引起人体长期存在功能障碍或劳动能力有重大损失劳动能力轻度或暂时丧失对人的伤害特征对人的伤害特征急性中毒事故急性中毒事故特大伤亡事故特大伤亡事故重大伤亡事故重大伤亡事故死亡事故死亡事故重伤事故重伤事故轻伤事故轻伤事故事故程度事故程度风险识别与控制 共 78
24、 页30(3)危险源的控制方法(措施)危险源的控制方法(措施) 1 ) 第一类危险源控制方法(措施) 消除危险源,用安全品代替危消除危险源,用安全品代替危险品(如:采用低压电等)险品(如:采用低压电等)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隔离隔离避免或减少事故避免或减少事故损失的措施损失的措施隔离隔离个体防护用品个体防护用品设置薄弱环节,使能量设置薄弱环节,使能量或危险物质释放,减小或危险物质释放,减小其破坏性和危害性其破坏性和危害性避难与援救措施避难与援救措施 规定安全距离规定安全距离隔离设施隔离设施防止事故发防止事故发生技术措施生技术措施措措施施风险识别与控制 共 78 页31(3) 危险
25、源的控制方法(措施) 2) 第二类危险源控制方法(措施)第二类危险源控制方法(措施)增加安全系数增加安全系数 提高可靠性提高可靠性 设置安全监控系统设置安全监控系统减少故障减少故障故障故障安全设计安全设计故障消极方案故障积极方案故障正常方案风险识别与控制 共 78 页32(4) 危险源控制的策划原则危险源控制的策划原则l尽可能完全消除有不可接受风险的危险源,如用安全品取代危险品;l如果是不可能消除有重大风险的危险源,应努力采取降低风险的措施,如使用低压电器等;l在条件允许时,应使工作适合于人,如考虑降低人的精神压力和体能消耗;l应尽可能利用技术进步来改善安全控制措施;风险识别与控制 共 78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