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级课题立项申请书(开题报告):“双减”背景下城区小学家校共育路径的研究(优秀课题).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市级课题立项申请书(开题报告):“双减”背景下城区小学家校共育路径的研究(优秀课题).doc》由用户(大王)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市级 课题 立项申请书 开题报告 “双减”背景下 城区小学 家校共育路径的研究 家校共育 路径的研究 优秀课题
- 资源描述:
-
1、活页编号Z288J项目编号72ZJ合肥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课题申请书课题名称 “双减”背景下城区小学家校共育路径的研究 选题分类 综合类 课题负责人(签名) XXX  
2、;Z J 责任单位 XX市XXX小学 填表日期 202X年3月 18日 合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2022年) 填报须知
3、1. 申请人自愿申报合肥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课题),承诺对所填写的各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遵守我国著作权法和专利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遵循学术规范,恪守学术道德;遵守合肥市教育科学项目实施办法的规定。2按照合肥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实施办法,课题负责人必须在项目研究中承担实质性的研究工作。课题实行“双负责人”,负责人至少一人须具有一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课题负责人完成过省市县级以上课题,且同期只能申报一个课题。3.选题分为学科类、综合类和管理类。学科类课题包括中小学、学前教育、特殊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的各学科课程研究及教学研究;综合类课题包括跨学科、跨领域或多学科整合等研究;管理类课题包括课程与教学管理、学
4、校管理、校本教研、教育教学评价、综合素质评价、教师评价、班主任工作等。4申请书须经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审核,承诺提供研究条件、经费保障和课题管理职责并签署明确意见,加盖公章。5课题申请书、课题设计论证活页必须使用规定的格式,用A4纸型。活页表供匿名评审使用,填写时不得出现课题申请人和课题组成员的姓名、单位名称等信息,否则,一律不得进入评审程序。活页务必单独设计。申报时需提交课题申请书、课题设计论证活页电子版。6在确保研究者依法享有著作权法等规定的相关权益前提下,同意授权合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报送课题成果的原件、复印件、摘要和电子版;有权公布课题研究成果的全部或部分内
5、容,同意以影印、缩印、扫描、出版等形式复制、保存、汇编课题研究成果;有权推广科研成果,允许将课题研究成果通过内部报告、学术会议、专业报刊、大众媒体、专门网站、评奖等形式进行宣传。课题名称“双减”背景下城区小学家校共育路径的研究关键词双减 城区小学 家校共育 课题负责人姓名性别年龄专业职务行政职务工作单位Z J男46高级教师教导主任XXXX小学身份证号XXXXXXXXXX手机号XXXXXXXXXX电子信箱XXXXXXXXXX 单位通讯地址XXXXXXXXXX小学邮政编码XXXXXXXXXX课题负责人姓名性别年龄专业职务行政职务工作单位XXX男38
6、高级教师总务主任XXXXXXXXXX小学身份证号3 4XXXXXXXXXX手机号XXXXXXXXXX电子信箱XXXXXXXXXX 单位通讯地址XXXXXXXXXX小学邮政编码XXXXXXXXXX负责人近五年完成的课题主持人主持人课题名称课题类别批准时间完成情况批准单位Z J小学家校共育的XXXX综合类2022.1已完成市教科院XXXX信息时代背景下少先队工作的实践研究学科类2022.3已完成市教科院课题组主要成员姓名性别年龄专业职务研究专长工作单位本人签名XXX男42教师家校共育指导师XXX小学XXX女33教师家校共育制度研究XXX小学XXX男41教师留守儿童的研究XXX小学XX
7、X女29教师家校共育指导师XXX小学课题设计论证1.选题依据: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综述, 本课题独到理论或实践意义等。2.研究内容:研究目标、总体框架、主要内容、重点难点、研究对象等。3.思路方法:研究的基本思路、具体方法、研究计划、总体框架及其可行性等。4.创新之处:在理论或实践、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特色和创新,预计有哪些突破。5.预期成果:成果形式、成果应用及预期社会效益等。一、选题依据:1.家校共育的概念:学校和家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重要的两个场所,在小学阶段,学生接触社会较少,而教育的主要途径就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二者有机结合势在必行。家校共育是通过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来共同培育学生。因为家庭教
8、育和学校教育各有其特点,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学校教育如果忽视家庭教育的影响必将因孤军作战而难以奏效;家庭教育如果与学校教育方向不一致,就会使孩子不知所措,家庭教育也将举步维艰。具体说来有三点:(1)教育思想上的互补。学校教育强调把德育放在首位,其实施受到各方面的监督,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有教学、教育计划作保证。家庭教育则不然,家长比较多的是从自身的需要和愿望来培养和塑造孩子。教育思想上的不一致,会造成孩子思想上的混乱,影响孩子健康成长和发展。家校共育可以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要求上相互弥补。(2)教育内容上的互补。学校重视德育的双基教育,即基本政治思想观点和基本文明行为规范教育。而
9、不少家长在家里谈论社会问题时,往往不负责任,信口开河,并不避开孩子。此外,学校教育重打基础,强调循序渐进,家庭教育则常常重理轻文,急于求成,希望立竿见影;学校一般全面安排教育内容,教育内容也相对稳定;家庭教育的内容则不稳定,往往受家长的兴趣爱好的影响,受社会潮流的影响。家校共育可以使双方的教育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互相弥补。Z (3)教育方法上的互补。家庭中,家长虽然普遍具有教育子女的积极性,但大多缺乏教育子女的正确而有效的方法。而学校教育则有较完善的教育制度,实行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和方法,家校共育也可以使双方的教育方法互相弥补。J2.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综述在国外:国外相关研究起步比较早
10、,成果较为丰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对质量的每个个体都应考虑制订不同层面的标准,以符合目标一致的原则。为此,质量框架特别强调和鼓励各国在本土适宜和文化适切的情况下,制订出符合本国、本地区乃至各教育机构自身特色的质量框架并进行不同的实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文指出:“明天的教育要试图使家长能够直接参与学校结构,共同制订教育计划,并共同实施。”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从最广义的教育来说,它是一个社会的过程。所有的人,所有的事物和现象,都在教育着儿童,但其中最重要的是人,在人当中,父母和老师占首要的地位。” 欧美国家也十分重视家校共育对学校教育的
11、影响力。J 在国内:我国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尊重子女的健康情趣,加强与学校的合作,共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关心社会教育,帮助子女养成良好习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2015年,我国教育部面向教育系统颁布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做出了将指导家庭教育工作正式列入教育系统工作序列的重要决策。2017年8月,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也明确提出要“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引导家庭、社会增强育人责任意识,提高对学生道德发展、成长成人的重视程度和参与度,形成学校、家庭、
12、社会协调一致的育人合力”。,随着国家的重视和各项政策的出台推进,学者们也开始家校合作问题:Z(1)关于家校合作的内涵。林玲(2013)认为:是指家庭与学校通力协作,共同培育学生成才。(2)关于家校合作的作用。李先军(2009)提出加强家校合作能为学校变革提供智力和动力方面的支持,学者黄河清(2014)从学生发展、家长发展、教师发展以及学校发展四个方面做了详细的论述。(3)关于家校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困惑。易苏欣(2017)认为,存在家庭教育缺位,平台渠道缺乏,形式单一,家校沟通不足,重视不足,校方组织不力,效果不佳等一系列问题。(4)家校合作的阻碍因素。我国学者周欣然(2019)主要从学校、教师、
13、家长三个层面剖析了家校互动不良的原因。3.理论和实践意义:落实“双减“政策”的需要。落实“双减”等教育政策,城区中小学首当其冲,在此背景下,家校共育已经成为教育主要趋势。(1)学校与家长教育思想的差异显著,缺乏沟通。大多数教师充分认识到发展孩子素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从而形成正确的教育思想,力求发展学生的能力,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而大多数家长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认为“只要孩子的学习好,其他什么都不重要”,忽略了从精神上、思想上关心孩子,尤其是与孩子进行平等、积极有效的沟通,在教育方面也不能主动与学校联系。(2)家庭教育是影响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一环,家庭教育观念滞后,不仅影响教育新政策的落实,也会
14、阻碍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这就给我们提出新的课题,在“双减”背景下,我们如何实施“五项管理”,如何在家长配合下开展个性化课后服务,如何充分利用家庭资源,发挥家庭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能动性,使为学生减负落到实处。 (3)改变家校共育的方式,这是我们研究的意义之一。城区小学家长文化水平较高,但大多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理论指导,尤其是面临“双减”,很多家长手足无措,所以学校的科学引导就意义突出了。同时,家校共育中应充分发挥家、校两个主体的作用,分清合作中家、校责任边界,提高活动质量的层次等。要发掘家庭教育中天然的、个性的显性与隐性的教育潜力,与学校专业的、系统的、完整的教育相辅相成。二、研究内容:(一)研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