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的基本内容讲义PPT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国学的基本内容讲义PPT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学 基本 内容 讲义 PPT 课件
- 资源描述:
-
1、国学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刘毓庆三个内容l一、关于国学的概念l二、当下讲国学的意义l三、国学的基本内容一一、关于国学概念、关于国学概念l“国学” ,指本国的传统学术。l中国文化精神的一个载体。“国学”概念出自日本“国学”、“中学”、“汉学”国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区别l传统文化包括了由传统而来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思维特征、艺术风格、法律规则等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其中自然有精华也有糟粕。而国学,则是在对传统文化的研究中,梳理出的系统知识、学问。这种研究也是一个存优汰劣的过程。因而国学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一些不利于人类健康发展的东西,不断被国学排出体外。国学的性质l国学是与西方文化完全不同
2、的一个知识体系,这一知识体系中有两大亮点,一是以道德为核心的价值系统,一是以人类万世太平为终极目的的生存智慧。二、当下讲国学的意义l1、唤回中国人的自尊l2、挑战西方价值观l3、修复中国人为人类未来筹划的能力(1)唤回中国人的自尊7中国人失去了自我l洋符号走俏(CZ、WTO、MPI之类)l黑发变黄发l汉族人没有了自己的服饰l中国人没有了自己的路(跟着美国佬走)l机票、登机牌8美国哈佛大学林同奇教授:l有些国人一个劲地骂自己的祖宗,这在世界上很少见。9台湾学者王尔敏l20世纪是一个十分没有出息的世纪,出生了一群丧心病狂攻伐自己过出的知识分子。我们20世纪的中国生出这类人才,形成这种风气,我深以为
3、是中国的不幸。10(2)挑战西方价值体系11价值观颠倒l从电脑游戏说起l功利主义合法化l“现代化”变成了西化l“与国际接轨”变成了接受西方价值观1213l正是为了挑战这种支配人类行为二百年的西方价值观,我们再出提出了国学,目的是要让更多的中国人甚至世界民众,了解建立在五千年智慧基础上的价值体系,是怎样的一种形态,它是如何为人类的和平发展作出保证的。(3)修复中国人为人类未来筹划的能力14基本判断能力的丧失l在许多中国人的心目中,西方的昨天已成为我们的今天,西方的今天一定就是我们的明天,西方人引领着人类的发展。民族基本的为未来筹划的能力在西方价值观念的冲击下丧失殆尽。15中国智慧拯救人类l以五经
4、为核心的文化体系,支配东亚世界,平稳地走过了两千多年。西方文化支配世界只有两百来年,便使人类感受到了种种危机,此中有一种大智慧在。l五千年的大脑思考与五百年大脑的思考l犹如五十岁成人与五岁孩子思考的差别16三、三、国学的基本分类国学的基本分类l小学:开启中国文化之门的管钥;l经学:中国人的道德精神与理想追求;l史学:中国人的价值判断与道德坚持;l子学:中国人的思想与生存智慧;l文学:中国人的人生情怀与心灵世界。l这五个方面构成了国学的基本内容。小学:开启中国文化之门的管钥小学的概念l小学属于“语言文字学”。因为是古代小学生的东西,所以叫“小学”。 l汉字有三个要素:形、音、义,由此滋生出:文字
5、学音韵学训诂学最根本的是文字文字学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事物文字学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事物说文说:“取,捕取也。从又从耳。周礼:获者取左耳。司马法曰:载献聝。聝者,耳也。” 耻、聑(即妥帖之“帖”本字,安也 )( 童谣:羞!羞!羞!,羞掉耳朵打烧酒。 )晋l“晋”字,说文:“进也,日出万物进。从日,从臸。” 仪礼大射仪郑注:“古文箭作晋。”因箭前射,故释名说:“箭,进也。” l司马相如子虚赋说:“左乌号之雕弓,右夏服之劲箭。” 鲁、秦、豫、晋之命名。神智体:苏东坡晚眺長亭短景無人畫,長亭短景無人畫,老大老大横横拖瘦竹筇拖瘦竹筇 。回首雲斷斜日暮,回首雲斷斜日暮,曲江倒蘸小山峰。曲江倒蘸小山峰。 返汉字与
6、人本精神l说文:“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l 礼记礼运:“人者,天地之心也。”l大莫过于天地,而在汉字中“天”和“地”都是以人为本建造出来的。“天”字是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大”上面加一笔。说文:“天,颠也。至高无上,从一、大。”“地”字是由“土”与表示女阴的“也”字构成的,说文说:“也,女阴也,象形。”土地生长万物,它是伟大母性的体现,故而用女阴表示。 经学:中国人的道德经学:中国人的道德精神与理想追求精神与理想追求 2626什么是经学? “经经”指儒家经典,关于儒指儒家经典,关于儒家经典以及以儒家经典为研家经典以及以儒家经典为研究对象的学问就叫经学。究对象的学问就叫经学。 关于经
7、说文说文说:说:“经,织纵丝也。经,织纵丝也。” 释名释名说:说:“经,径也,常典也。经,径也,常典也。” 文心雕龙文心雕龙宗经宗经篇说:篇说:“经也者,恒久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论也。之至道,不刊之鸿论也。” 四库全书总目四库全书总目说:说:“经禀圣裁,垂型经禀圣裁,垂型万世,删定之旨,如日中天。万世,删定之旨,如日中天。” ” 关于典l说文说文:“典,五帝之书也。从典,五帝之书也。从册在丌上,尊阁之也。庄都说:册在丌上,尊阁之也。庄都说:典,大册也。典,大册也。”l典籍用二尺四寸长的竹简或木牍书,每典籍用二尺四寸长的竹简或木牍书,每一简写一简写24或或25个字。这是当时的大开本,个字
8、。这是当时的大开本,表示重要。解释文字则写在八寸或六寸表示重要。解释文字则写在八寸或六寸的小简上,这就相当于现在的小开本。的小简上,这就相当于现在的小开本。经书的范畴十三经:十三经:诗诗书书周礼周礼仪礼仪礼 礼记礼记易易左传左传公羊传公羊传 谷粱传谷粱传孝经孝经论语论语尔尔雅雅 孟子孟子四书五经:四书五经:论语论语孟子孟子大学大学中中庸庸 周易周易尚书尚书诗经诗经礼礼记记 春秋春秋五经的基本性质l 周易周易推天道以明人事,以修德为旨归。推天道以明人事,以修德为旨归。l 尚书尚书述三代以求治道,以敬德保民为本。述三代以求治道,以敬德保民为本。l 诗经诗经顺人情不违礼义,表达道德浸润下的人顺人情不
9、违礼义,表达道德浸润下的人生情怀。生情怀。l 礼礼制礼义以倡人道,坚持道德原则。制礼义以倡人道,坚持道德原则。l 春秋春秋正名分以明责任,以礼为价值尺度。正名分以明责任,以礼为价值尺度。l 五经从五个方面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确五经从五个方面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确立了以道德为核心的价值观立了以道德为核心的价值观 经典体系建立的意义l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没有遭到古印度、古埃及和古巴比伦那样的命运,赖在中国有以五经为核心的经典文化体系。l没有五经,就没有中华民族。l中华民族是一个文化概念,不是血统概念。史学:中国人的价值判 断与道德坚持 释“史” 说文:“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
10、正也。” 江永说:“凡官府簿书谓之中,故诸官言治中、受中,小司寇断庶民狱之中,皆谓簿书,犹今案卷也。故掌文书者谓之史。”事、吏、史l古此三字为一字,执书谓之史、治人谓之吏、职事谓之吏。中国史籍之富 梁启超说:“试一翻四库之书,其汗牛充栋、浩如烟海者,非史学之书居十六七乎!上自太史公、班孟坚,下至毕秋帆、赵瓯北,以史名家者,不下数百。兹学之发达,二千年于兹矣!” 黑格尔道:“中国历史学家的层出不穷,继续不断,实在是任何民族所比不上的。” 史学之性质 1、中国史学是在“经典”的道德精神哺育下生成的一个以记事为主旨的价值判断系统。 2、中国史学像人类行为的一个监督系统与导航系统,对历史的健康发展起到
11、了积极的作用。3、价值评断的三个系统(分类传、史断、史评) 史学的意义 刘知几:记事载言劝善惩恶 在历史的面前,任何人都会作出思考,都会考虑自己在历史中的位置。一个有历史意识的人,决不会苟且自己的行为,而是认真的对待自己的人生,对待生与死。而一个丧失了历史意识的人,一个漠视历史存在的人,我们则很难想象他们怎样对待历史的。 (人生四重境界之一) 史家的精神与传统l1、史官是政体中的执法系统和监督系统l 2、“据法守职”是史家坚持的精神l 3、秉笔直书是史家坚持的传统l4、史官有抗权力干扰 的有制度保证l5、史家有抗权力干扰的技术手段1、史官是政治体制中的一个执法系统和监督系统 汉书艺文志说:“古
12、之王者,世有史官,君举必书,所以慎言行慎言行,昭法式也。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帝王靡不同之。” 国语晋语中提到优施教骊姬夜半而泣向献公进谗言的事 。 2 2、“据法守职据法守职”是史家坚持的精神是史家坚持的精神 韩诗外传:据法守职而不敢为非者,太史也。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崔杼杀齐庄公)太史书曰:“崔杼弑其君。”崔子杀之。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其弟又书,乃舍之。南史氏闻大史尽死,执简以往。闻既书矣,乃还。 3、秉笔直书是史家坚持的传统 汉书司马迁传:“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善,故谓之实录。”4 4、史官有抗拒权力干扰的制度保证、史官有抗拒权力干扰的制度保证 贞观政要卷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