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43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中药基础知识PPT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 文档编号:2618164
  • 上传时间:2022-05-11
  • 格式:PPT
  • 页数:143
  • 大小:1.63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中药基础知识PPT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中药 基础知识 PPT 课件
    资源描述:

    1、2022-5-11.1中中 药药 基基 础础 知知 识识2022-5-11.2 中药中药 中成药中成药2022-5-11.3第一部分第一部分中药中药 2022-5-11.4 凡是以中医传统理论为指导采集、炮制、制剂,说明作用机制,指导临床应用的药物统称为中药。概概 述述2022-5-11.5一、中药的产地、采集、干燥和贮存一、中药的产地、采集、干燥和贮存(一)产地(一)产地 产地与中药质量密切相关。 这是由于各地的土壤、水质、气候、日 照、 雨量、肥料等自然条件不同所致,特别是土壤成份的差异对中药质量的影响尤为突出,故逐渐形成了使用“道地药材”的用药原则。 2022-5-11.6一、中药的产地

    2、、采集、干燥和贮存一、中药的产地、采集、干燥和贮存(二)采集(二)采集 1 1. .植物药植物药(1) 全草:在枝叶茂盛,花朵初开时采集。(2) 叶类:在花蕾将放或盛开时采收。(3) 花及花粉:在含苞未放时采摘花蕾。(4) 果实及种子:在成熟时采摘。(5) 根及根茎:在初春或秋末采收。(6) 树皮及根皮:在春夏之间采剥。2022-5-11.7一、中药的产地、采集、干燥和贮存一、中药的产地、采集、干燥和贮存(二)采集(二)采集 1 1. .植物药植物药(1) 全草:在枝叶茂盛,花朵初开时采集。(2) 叶类:在花蕾将放或盛开时采收。(3) 花及花粉:在含苞未放时采摘花蕾。(4) 果实及种子:在成熟

    3、时采摘。(5) 根及根茎:在初春或秋末采收。(6) 树皮及根皮:在春夏之间采剥。2022-5-11.8一、中药的产地、采集、干燥和贮存一、中药的产地、采集、干燥和贮存(二)采集(二)采集 2.2.动物药动物药(1) 夏秋季捕捉:石决明、牡蛎、蛤壳、瓦楞子等。(2) 秋季采集:桑螵蛸、露蜂房。(3) 夏末秋初:蝎子、土鳖虫、蟋蟀、斑蝥等。3.3.矿物药矿物药 全年皆可采挖。2022-5-11.9一、中药的产地、采集、干燥和贮存一、中药的产地、采集、干燥和贮存(三)干燥三)干燥:晒干:肉质类药材阴干:芳香性花类、类及草类药材烘干:阴雨天急需干燥或一些特殊要求的药材 石灰干燥:易变质的药材远红外线干

    4、燥及微波干燥:技术的优点干燥速度快,脱水率高,加热均匀且能杀灭微生物。2022-5-11.10一、中药的产地、采集、干燥和贮存一、中药的产地、采集、干燥和贮存(四)贮存:(四)贮存:a.贮存不当,就会发生虫蛀、霉烂、变色、走油等现象,导致药材变质。b.通常采用的贮存方法有:干燥、低温、避光、密闭保存及化学药物薰杀。2022-5-11.11二、中药的炮制二、中药的炮制(一)炮制的目的(一)炮制的目的 1.消除或降低毒副作用 2.增强药效 3.改变药物性能 4.利于贮存 5.便于服用2022-5-11.12二、中药的炮制二、中药的炮制(二)炮制方法(二)炮制方法1.修治法:主要包括纯净、粉碎和切制

    5、三道工序。2.水制法:用水或其它辅料处理药材的方法称为水制法。3.火制法:用火对药物进行加热处理的一种方法。4.水火共制法:本法既要用水,又要用火。5.其他制法:主要有制霜、发酵、发芽、药拌等。2022-5-11.13(一)四气(一)四气四气是指药物具有寒、热、温、凉四四气是指药物具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凡能治疗温热性疾病的药物,多属凉凡能治疗温热性疾病的药物,多属凉性或寒性。性或寒性。凡能治疗寒凉性疾病的药物,多属热凡能治疗寒凉性疾病的药物,多属热性或温性。性或温性。寒、热之性不甚明显,谓之平性药。寒、热之性不甚明显,谓之平性药。三、中药性能三、中

    6、药性能2022-5-11.14(二)五味(二)五味1.辛味:“能散、能行”,即具有发散、行气、行血作用。(细辛、当归)2.甘味:“能补、能和、能缓”,即具有补益、调和、缓急作用。(甘草、大枣)3.酸味:“能收、能涩”,即具有收敛、固涩作用。(五 味子、乌梅) 4.苦味:“能泄、能燥”,即具有通泄、燥湿等作用。(大黄) 5.咸味:“能下、能软”,即具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等作用。 另有淡味药,即无明显味道。“淡”则“能渗、能利”,即能渗湿利便。(龙骨)三、中药性能三、中药性能2022-5-11.15(三)升降浮沉(三)升降浮沉升,即上升提举;降,即下达降逆;浮,即向外发散;沉,即向内收敛。1.升、

    7、降、浮、沉是指药物在治疗疾病时对人体的作用有不同的趋向性。 2.药物的这种性能可用于调整机体气机紊乱,使之恢复 正常的生理功能,或因势利导,驱邪外出,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三、中药性能三、中药性能2022-5-11.16(四)归经(四)归经归经药物对某经(肮脏及共经络)或某几条经发生明显作用,而对其他经作用较少,甚至无作用,这种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称归经。 引经药一些不但能自入某经,而且还能引导它药进入某经的药物,称引经药。三、中药性能三、中药性能2022-5-11.17(五)有毒无毒(五)有毒无毒 是指药物用于人体后能否造成伤害,即是指药物用于人体后能否造成伤害,即不良反应。一般系指药物

    8、对机体所产生的不不良反应。一般系指药物对机体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及损害性。良影响及损害性。 1.1.毒性分级毒性分级 (1)大毒中毒症状严重,常引起主要脏器严重损害,甚至造成死亡者,归为“大毒”。如草乌、川乌、马钱子等。 (2)有毒当用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久,出现严重中毒症状,并引起重要脏器损害,归为“有毒”。如附子、商陆、牵牛子等。 (3)小毒中毒症状轻微,一般不损害组织器官,不造成死亡者,归为“小毒”。如吴茱萸、细辛、苦杏仁等。三、中药性能三、中药性能2022-5-11.18(五)有毒无毒(五)有毒无毒 2.2.中毒原因中毒原因 (1)剂量过大 (2)服用太久 (3)炮制不当 (4)配伍失误 (

    9、5)制剂不妥 (6)外用失控 (7)误食误用三、中药性能三、中药性能2022-5-11.19(五)有毒无毒(五)有毒无毒 3.3.预防措施预防措施 (1)应掌握有毒中药的品种及其使用的特殊要求。 (2)根据病人体质强弱和病情,严格控制使用剂量和服药时间。 (3)严密观察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和毒副反应,早诊断、早处理。 三、中药性能三、中药性能2022-5-11.20(一)配伍(一)配伍 配伍根据不同病情和临床辨证,有选择地将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组合在一起应用叫配伍。四、中药用法四、中药用法2022-5-11.211.1.配伍七情配伍七情(1) 单行用一味药治疗疾病谓单行。(2) 相须两种性能、功效相

    10、同或近似的药物合用,以增强 疗效的一种配伍方法叫相须。(3) 相使两种药合用,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药物为辅,辅药可以提高主药功效的配伍方法谓相使。(4) 相畏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被另一种药物所抑制,使其毒副作用减轻或消失的配伍方法称相畏。(5) 相杀一种药物能够清除另一种药物毒副作用的配伍叫相杀。(6) 相恶一种药物能破坏另一种药物的功效,使其作用减 弱,甚至消失的一种配伍谓相恶。(7) 相反两种药物配伍应用后,产生毒性反应或副作用, 即谓之相反。 四、中药用法四、中药用法(一)配伍(一)配伍2022-5-11.222.2.七情配伍关系七情配伍关系(1) 相须、相使可以起到协同作用,提高药效;

    11、(2) 相畏、相杀可以减轻或消除毒副作用;(3) 相恶是一种药物抵消或削弱了另一种药物的功效;(4) 相反是药物配伍后,产生毒性反应或副作用。 相须相使、相畏相杀是常用的配伍方法, 相恶相反则是配伍禁忌。四、中药用法四、中药用法(一)配伍(一)配伍2022-5-11.23(二)用药禁忌(二)用药禁忌 1.1.配伍禁忌配伍禁忌(1 1)中药配伍禁忌)中药配伍禁忌 1)十八反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四、中药用法四、中药用法2022-5-11.24 2) 十九畏硫磺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

    12、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荆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爁炙煿莫相依。四、中药用法四、中药用法(二)用药禁忌(二)用药禁忌2022-5-11.25 (2)中西药的配伍禁忌1)形成难溶性物质:如四环素族与石膏、海螵蛸、石决明、龙骨等配伍。2)影响药物的分布与排泄:如磺胺类药物与乌梅、蒲公英、五味子、山楂等配伍。3)抑制酶活性:如六神丸、牛黄解毒丸与胃蛋白酶、多酶片、乳酶生等配伍。4)酸碱中和:如氨茶碱、碳酸氢钠与山楂、山茱萸、乌梅 等配伍。5)产生毒性反应:如溴化物、硫酸亚铁与朱砂安神丸、六 神丸、人丹等配伍。四、中药用法四、中药用法(二)

    13、用药禁忌(二)用药禁忌2022-5-11.26 (2)中西药的配伍禁忌6)拮抗作用:如黄连素与六神丸、六应丸、回春丹等配伍。7)产生酶促作用:如鲁米那、苯妥因钠、降糖灵与含乙醇的国公酒等配伍。8)产生酶抑作用:如痢特灵、优降宁与人参再造丸、大活络丸、半夏露等配伍。9)作用类似,易致中毒:如西药强心苷与万年青、救心丹、活心丸等配伍。四、中药用法四、中药用法(二)用药禁忌(二)用药禁忌2022-5-11.27 2.2.妊娠用药禁忌妊娠用药禁忌 禁用药: 毒性强、药性猛烈的药物,如巴豆、牵牛、斑蝥、麝香、虻虫、水蛭、三棱、莪术、芫花、大戟、甘遂、商陆、水银、轻粉、雄黄等。 慎用药: 活血药、攻下药、

    14、行气药、大辛大热药,如桃仁、红花、乳香、没药、王不留行、大黄、枳实、厚朴、附子、干姜、肉桂、天南星、川乌、草乌等。四、中药用法四、中药用法(二)用药禁忌(二)用药禁忌2022-5-11.28 3.3.证候禁忌证候禁忌 中药具有寒、热、温、凉等特点,因而一种药物只适用于某种或某几种特定的证候,而对其他证候无效,甚或出现反作用。此时,对其他证候而言,即为禁忌证。如: 热结便秘大黄适用。 阴虚便秘大黄禁忌。 阳虚便秘大黄禁忌。四、中药用法四、中药用法(二)用药禁忌(二)用药禁忌2022-5-11.29 4.4.饮食禁忌饮食禁忌(1) 病证食忌 温热病:忌食辛辣油腻煎炸之品。 寒凉证:忌食生冷寒凉之品

    15、。(2) 服药食忌 常山忌葱; 鳖甲忌苋菜; 地黄、何首乌忌葱、蒜。四、中药用法四、中药用法(二)用药禁忌(二)用药禁忌2022-5-11.30 (三)中药用量(三)中药用量 确定中药的剂量,应根据以下几方面因素来考虑。 1、药物性质:毒性大、作用峻烈者用量宜小。 2、药物配伍:复方中,君药比辅药重;单方剂量比复方重。 3、年龄、病情、体质:小儿、妇女产后及体质虚弱者用量宜小。 4、季节与地域:解表药夏季用量宜小,冬季用量宜大;在严寒冬天的北方用量重;南方用量宜轻。四、中药用法四、中药用法2022-5-11.31 (四)中药煎服法1、煎药法 煎药用具:以砂锅、瓦罐为最好,搪瓷罐次之,忌用铜、铁

    16、锅。(2) 煎药用水:自来水、井水均可。(3) 煎煮火候:补益药宜用文火慢煎;解表药宜用武火急煎。(4) 煎煮方法:先加水浸泡3060分钟,每剂煎煮23次,分 23次服。四、中药用法四、中药用法2022-5-11.32 2 2、特殊要求:、特殊要求:1)先煎:介壳、矿石类药,如龟板、鳖甲、代赭石、石决明、牡蛎等应打碎先煎半小时以上;附子、川乌、草乌等药宜先煎1小时以上。2)后下:薄荷、荆芥、木香、砂仁、沉香、豆蔻等久煮有效成分易于挥发;大黄、钩藤等久煎有效成分破坏,故此两类药物均宜后下。3)包煎:对于蛤粉、滑石、旋复花、车前子、灶心土等宜先用纱布包好,再与其他药物同煎。4)另煎:人参、羚羊角、

    17、鹿角等贵重药,往往单煎23小时,以便能更好地煎出有效成分。5)熔化:阿胶、龟胶、鹿角胶、鳖甲胶等入煎粘锅,宜加热后熔化兑服。四、中药用法四、中药用法(四)中药煎服法(四)中药煎服法2022-5-11.33 3 3、服药法、服药法服药时间1) 汤剂一般每日一剂,分23次服。2) 急性病可不拘时间,慢性病应定时服。3) 胸膈以上病宜饭后服,胸膈以下病宜饭前服。4) 补益药宜早晚空腹服。5) 对胃有刺激的药物宜饭后服。6) 泻下药及驱虫药宜空腹服。7) 宁神安眠药宜睡前服。四、中药用法四、中药用法(四)中药煎服法(四)中药煎服法2022-5-11.34 3 3、服药法、服药法(2)服药方法 1) 汤

    18、剂宜温服。 2) 解表药宜偏热服。 3) 寒证用热药宜热服。 4) 热证用寒药宜冷服。 5) 服用丸剂用温开水吞服。 6) 服用散剂用温开水冲服。四、中药用法四、中药用法(四)中药煎服法(四)中药煎服法2022-5-11.35 概述:概述:传统中药材中具有特定的种质特定的产区特有的生产技术或加工方法而生产的质量、疗效优良的药材。 全国全国“道地药材道地药材”约有约有200200余余种,占常用中药品种的种,占常用中药品种的40%40%,而其产值却占经营药材的而其产值却占经营药材的80% 80% 以上。以上。五、地道药材五、地道药材2022-5-11.36 道地药材特点:道地药材特点:1、具有明确

    19、的地理性 四大怀药四大怀药:怀地黄、怀牛膝、怀山药、怀菊花。 与当地的土壤、气候、地理环境有关。2、特有的质量标准 怀牛膝是四大怀药之一,在全国各地都能生长,但生长在河南的牛膝,其性质量却大有不同。真正河南产的道地怀牛膝多呈长条形,挺直,皮细,肉肥,味甜微苦。而外地产的牛膝则常短小、细瘦二多分歧,柴性强,干枯而不柔润,无弹性,味苦。临床上,怀牛膝以补肝肾为主,而土牛膝则以治咽喉痛为主。二者主治应用出现了差异。3、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人们对道地药材有了深厚的文化和良好的口碑。4、高经济价值 真正道地药材市场上价格比普通药材贵几倍甚至十几倍,但是,由于很多消费者不懂药材而片面的忽略了价格决定质量的

    20、细节,所以导致道地药材在流通过程中受阻。五、地道药材五、地道药材2022-5-11.37 各地区的道地药材:各地区的道地药材:东北地区:人参、细辛、五味子华北大区:黄芪、甘草、党参西北地区:当归、肉苁蓉华东及中原地区:浙八味白术、元胡、玄参、杭白菊、杭麦 冬、杭白芍、杭白芷、温郁金;四大怀药等五、地道药材五、地道药材2022-5-11.38第二部分第二部分中成药中成药 2022-5-11.39一、中成药的概念一、中成药的概念 中成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中中成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中药饮片为原料,按规定的处方、生产药饮片为原料,按规定的处方、生产工艺和标准生产的中药制剂。工艺和标准生产的

    21、中药制剂。 中成药有着悠久的历史,应用广泛,中成药有着悠久的历史,应用广泛,在防病治病、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方面在防病治病、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成药的处方是根据中医理论,针对中成药的处方是根据中医理论,针对某种病证或症状制定的,因此使用时某种病证或症状制定的,因此使用时要依据中医理论辨证选药,或辨病辨要依据中医理论辨证选药,或辨病辨证结合选药。证结合选药。2022-5-11.40中成药的概念中成药的概念 中成药具有特定的名称和剂型,在中成药具有特定的名称和剂型,在标签和说明书上注明了批准文号、标签和说明书上注明了批准文号、品名、规格、药物组成、功能主治、品名、规

    22、格、药物组成、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禁忌、注意事项、生产用法用量、禁忌、注意事项、生产批号、有效期等内容。相对于中药批号、有效期等内容。相对于中药汤剂来说,中成药无需煎煮,可直汤剂来说,中成药无需煎煮,可直接使用,尤其方便急危病症患者的接使用,尤其方便急危病症患者的治疗及需要长期治疗的患者使用,治疗及需要长期治疗的患者使用,且体积小,有特定的包装,存贮、且体积小,有特定的包装,存贮、携带方便。携带方便。一、中成药的概念一、中成药的概念 2022-5-11.41中成药的概念中成药的概念 1.丸剂:系指将药材及饮片细粉或提取物加适宜粘合剂或辅料制成的球形或类球形固体制剂,其特点是吸收缓慢,药力持久,

    23、而且体积小,服用、携带、储存都比较方便。 分为蜜丸、水蜜丸、水丸、糊丸、蜡丸、浓缩丸等类型。 2.散剂:系指一种或多种单味中药混合制成的粉末状制剂,分为内服散剂和外用散剂。散剂粉末颗粒的粒径小,容易分散,起效快。外用散剂的覆盖面积大,可同时发挥保护和收敛作用。散剂制备工艺简单,剂量易于控制,便于婴幼儿服用。但也应注意散剂由于分散度大而造成的吸湿性、化学活性、气味、刺激性等方面的影响。 3.煎膏剂:系指将药材或饮片加水煎煮,取煎煮液浓缩,加炼蜜或糖(或转化糖)制成的半固体制剂,又称膏兹。适用于慢性病或需要长期连续服药的疾病,传统的膏滋也属于此剂型,以滋补作用为主而兼治疗作用。二、中成药的剂型分类

    24、二、中成药的剂型分类 2022-5-11.42中成药的概念中成药的概念 4.丹剂:系指由水银、硝石、雄黄等矿物药经过炼制、升华、融合等技术处理制成的无机化合物,如红升丹、白降丹等。此剂型含汞,毒性较强,只能外用。 5.片剂:系指将药材提取物、或药材提取物加药材细粉、或药材细粉与适宜辅料混匀压制成的片状制剂。主要供内服,也有外用或其它特殊用途者。其质量较稳定,便于携带和使用。按药材的处理过程可分为全粉末片、半浸膏片、浸膏片、提纯片。 6.颗粒剂(冲剂):系指药材的提取物与适宜的辅料或药材细粉制成具有一定粒度的颗粒状制剂。颗粒剂既保持了汤剂作用迅速的特点,又克服了汤剂临用时煎煮不便的缺点,且口味较

    25、好、体积小,但易吸潮。根据辅料不同,可分为无糖颗粒剂型和有糖颗粒剂型,近年来无糖颗粒剂型的品种逐渐增多。二、中成药的剂型分类二、中成药的剂型分类 2022-5-11.43中成药的概念中成药的概念 7.硬胶囊剂:系指将适量的药物提取物、药物提取物加药粉或辅料制成均匀的粉末或颗粒,填充于空心胶囊中而制成的剂型,胶囊剂可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易于吞服,崩解快,吸收好;能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及生物利用度;对药物颗粒进行不同程度包衣后,还能定时定位释放药物 8.糖浆剂:系指含有药物、药材提取物和芳香物质的浓缩蔗糖水溶液。比较适宜儿童使用,糖尿病人慎用。 9.合剂:系指药材用水或其他溶剂,采用适宜方法提取,经浓

    26、缩制成的内服液体制剂,具有用量小,口感好,作用快,质量较稳定,携带方便,易保存的特点。 10.酒剂:系指药物用黄酒或白酒为溶媒浸提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又称药酒。酒剂服用量少,吸收迅速,见效快,多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及补虚养体、踢打损伤等。二、中成药的剂型分类二、中成药的剂型分类 2022-5-11.44中成药的概念中成药的概念 11.酊剂:系指将药物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提取或溶解而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也可用流浸膏稀释制成。分内服和外用两种。有效成分含量高,剂量准确,吸收迅速,适宜制备含有挥发性成分或不耐热成分的制剂。 12.注射剂:系指提取药材有效成分,经精制加工制备的可供注入人体内的灭菌溶液或乳状液

    27、,或可供临床用前配制溶液的灭菌粉末或浓缩液制剂,为中成药现代新剂型。又称针剂。 13.贴膏剂:系指将药材提取物、药材或和化学药物与适宜的基质和基材制成的供皮肤贴敷,可产生局部或全身作用的一类片状外用制剂。包括橡胶膏剂、巴布膏剂和贴剂等。贴膏剂用法简便,兼有外治和内治的功能。 14.栓剂:系由药材提取物或药材细粉与适宜基质混合制成供腔道给药的制剂。既可作为局部用药剂型又可作为全身用药剂型,用于全身用药时,不经过胃,且无肝脏首过效应,因此生物利用度优于口服,对胃的刺激性和肝的副作用小,同时适合不宜或不能口服药物的患者。 二、中成药的剂型分类二、中成药的剂型分类 2022-5-11.45中成药的概念

    28、中成药的概念 15.搽剂:系指将药物用乙醇、油或其他溶剂制成供无破损患处擦用的液体制剂,其中以油为溶剂的又称油剂。一般不用于破损皮肤或创伤。如妇洁搽剂,骨质宁搽剂等。 16.涂膜剂:系指药物经适宜溶剂和方法提取或溶解与成膜材料制成供外用涂抹,能形成薄膜的液体制剂。可在创口形成一层保护膜,对创口具有保护作用。用于治疗口腔溃疡、眼科疾病、鼻腔疾病、妇科疾病,烧烫伤、皮肤炎症等。 17.其他:还有软膏剂、软胶囊剂、膏药露剂、气雾剂、滴丸、滴眼剂、锭剂、胶剂、浸膏剂、流浸膏剂、袋泡剂等。二、中成药的剂型分类二、中成药的剂型分类 2022-5-11.46 (二)使用剂量(二)使用剂量1、严格按说明书规定

    29、的剂量使用。2、特殊情况下可根据病者的年龄、体质强弱、病程长短、病势轻重及所用药物的性质和作用强度来确定剂量。3、5岁以下的儿童通常用成人量的1/4,59岁可用成量的1/3, 10岁以上可用成人量的1/2。三、中成药的使用方法和使用剂量三、中成药的使用方法和使用剂量2022-5-11.47中成药的概念中成药的概念 (一)使用方法(一)使用方法1、内服法:一般宜在餐前约1小时服用; 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宜在餐后服用; 滋补药宜在餐前空腹服用; 安神药宜在临睡前服用; 急症不拘时间; 慢性病应定时长期服药; 晕车药宜上车前服用。2、外用法:根据不同的剂型或贴、或搽、或涂等,直接作用 于病变部位或经络

    30、穴位,发挥保护、封闭及拔毒生肌、收口、消肿止痛等局部作用;或经透皮吸收,发挥药物的驱风散寒、行滞去瘀、强壮筋骨等功效。3、注射法:肌内注射、静脉注射、皮下注射、穴位注射等。三、中成药的使用方法和使用剂量三、中成药的使用方法和使用剂量2022-5-11.48(一)证候禁忌(一)证候禁忌 中成药应在中医辩证论治指导下,根据病情轻重缓急,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合适的剂型,切忌盲目服用。四、中成药的使用注意事项四、中成药的使用注意事项2022-5-11.49(二)配伍禁忌(二)配伍禁忌 使用中成药时,一定要注意配伍禁忌,如含有乌头的中成药与含有贝母、半夏等治疗咳嗽的中成药配合应用,就会出现配伍禁忌,从而引起

    31、毒副作用 含附子:大活络丸、尪痹冲剂、天麻丸、人参再造丸 含川贝、半夏:川贝枇杷露、蛇胆川贝液、通宣理肺丸附子、乌头与川贝、半夏当属相反禁忌 含郁金:利胆排石片、胆乐胶囊、胆宁片 含丁香:六应丸、苏合香丸、妙济丸、纠阳正气丸、紫雪散, “十九畏” 禁忌。四、中成药的使用注意事项四、中成药的使用注意事项2022-5-11.50(三)中西合用(三)中西合用 1.1.中成药的联用中成药的联用 功能相似的中成药联用功能相似的中成药联用, ,可增强原有药物疗可增强原有药物疗效效肾阴虚证:六味地黄丸+益肾补骨液;阳虚者:附子理中丸+参茸卫生丸。功能不同的中成药相配功能不同的中成药相配, ,可以互补治疗兼证

    32、可以互补治疗兼证如气阴两虚证:六味地黄丸+补中益气丸;中气下陷而又肾阳虚者:补中益气丸+金匮肾气丸四、中成药的使用注意事项四、中成药的使用注意事项2022-5-11.51(三)中西合用(三)中西合用 2.2.中成药与中药汤剂的联用中成药与中药汤剂的联用 面神经麻痹气血亏虚者:当归补血汤+牵正散治之,挟正祛邪,标本兼顾。 3.3.中成药与药引的联用中成药与药引的联用 根据中药的归经理论,以药引引药物到达病所,从而增加疗效。 常用生姜、大枣煎汤+送服中成药增强散风寒和脾胃之功; 黄酒或白酒+送服三七粉、云南白药、三七伤药片腰痛宁以行药势,直达病所(跌打损伤、风寒湿痹等证); 治疗便秘的麻子仁丸,宜

    33、用蜂蜜冲水送服以增其润肠和中功效。 滋阴补肾的六味地黄丸,宜用淡盐水送服以取其引药入肾。四、中成药的使用注意事项四、中成药的使用注意事项2022-5-11.52(三)中西合用(三)中西合用 4.4.中成药与西药的联用中成药与西药的联用 减低毒性减低毒性 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 +糖皮质激素类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药物( (强的松、地塞米松强的松、地塞米松) )配伍配伍减轻激素减轻激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减少用量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减少用量, ,缩短治程缩短治程提高疗效提高疗效 如香连丸如香连丸+ +广谱抗菌增效剂甲氧苄胺嘧啶广谱抗菌增效剂甲氧苄胺嘧啶抗菌活性增强抗菌活性增强161

    34、6倍倍; ;丹参针丹参针+ +脑活素脑活素对老年功能性失眠的治对老年功能性失眠的治愈率是对照组的愈率是对照组的2.962.96倍倍; ;四、中成药的使用注意事项四、中成药的使用注意事项2022-5-11.53(三)中西合用(三)中西合用 4.4.中成药与西药的联用中成药与西药的联用 减低毒性减低毒性 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 +糖皮质激素类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药物( (强的松、地塞米松强的松、地塞米松) )配伍配伍减轻激素减轻激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减少用量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减少用量, ,缩短治程缩短治程提高疗效提高疗效 如香连丸如香连丸+ +广谱抗菌增效剂甲氧苄胺嘧啶广谱抗菌

    35、增效剂甲氧苄胺嘧啶抗菌活性增强抗菌活性增强1616倍倍; ;丹参针丹参针+ +脑活素脑活素对老年功能性失眠的治对老年功能性失眠的治愈率是对照组的愈率是对照组的2.962.96倍倍; ;四、中成药的使用注意事项四、中成药的使用注意事项2022-5-11.54(三)中西合用(三)中西合用 4.4.中成药与西药的联用中成药与西药的联用 不合理联用中西药, 会产生种种问题,或产生沉淀,降低药物疗效;或产生络合物,妨碍吸收; 或产生毒性,引起疾病乃至危及生命等 临床应当避忌,切勿联用。 如中成药防风通圣丸与西药复方降压片不能同服。前者含麻黄碱,会使动脉收缩升高血压,影响降压效果。四、中成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36、四、中成药的使用注意事项2022-5-11.55(四)不良反应(四)不良反应 有些中成药会引起严重的毒副反应及有些中成药会引起严重的毒副反应及过敏反应:过敏反应: 朱砂安神丸口服可引起口腔炎、药源性朱砂安神丸口服可引起口腔炎、药源性肠炎;肠炎; 黑锡丹久服可致严重铅中毒;黑锡丹久服可致严重铅中毒; 牛黄解毒片口服可引起过敏性血小板减牛黄解毒片口服可引起过敏性血小板减四、中成药的使用注意事项四、中成药的使用注意事项2022-5-11.56(四)不良反应(四)不良反应 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 (1 1)中药自身的药理作用或所含毒性成分引)中药自身的药理作用或所含毒性成分引起的不良反应起的不良反应;

    37、;(2 2)特异性体质对某些药物的不耐受、过敏)特异性体质对某些药物的不耐受、过敏等等; ;(3 3)方药证候不符,如辨证不当或适应证把)方药证候不符,如辨证不当或适应证把握不准确握不准确; ;(4 4)长期或超剂量用药,特别是含有毒性中)长期或超剂量用药,特别是含有毒性中药材的中成药,如朱砂、雄黄、蟾酥、附子、药材的中成药,如朱砂、雄黄、蟾酥、附子、川乌、草乌、北豆根等,过量服用即可中毒川乌、草乌、北豆根等,过量服用即可中毒; ;(5 5)不适当的中药或中西药的联合应用。)不适当的中药或中西药的联合应用。四、中成药的使用注意事项四、中成药的使用注意事项2022-5-11.57(五)妊娠禁忌(

    38、五)妊娠禁忌 禁用:大多含有毒性较强或药性峻烈的中药,如麝香、三棱、巴豆等;绝对不能用 慎用:大多含有一些活血行气、泻下导滞及大辛大热药物,如红花、大黄、附子等。可酌情使用四、中成药的使用注意事项四、中成药的使用注意事项2022-5-11.58(六)饮食禁忌(六)饮食禁忌 忌食生冷、腥膻油腻、刺激性食物, 不能喝酒, 忌食辛辣, 不能喝茶、喝绿豆汤。 个别的药忌食用狗肉、牛肉等。 服用滋补类中药时一般不能同时食萝卜。四、中成药的使用注意事项四、中成药的使用注意事项2022-5-11.591.1.解表药解表药 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扶正解表、祛署解表。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扶正解表、祛署解表。2.2

    39、.泻下药泻下药 润下、清下、温下。润下、清下、温下。3.3.和解药和解药 和解少阳、调和肝脾。和解少阳、调和肝脾。4.4.清热药清热药 清热泻火、清热解毒、清热利湿、清脏腑热。清热泻火、清热解毒、清热利湿、清脏腑热。5.5.祛暑药祛暑药 祛暑和中。祛暑和中。6.6.表里双解药表里双解药 解表攻里、解表清里。解表攻里、解表清里。7.7.祛风药祛风药 疏散外风、平肝熄风。疏散外风、平肝熄风。8.8.祛湿药祛湿药 清热利湿、清肝利胆、利湿通淋、祛湿止泻、温水清热利湿、清肝利胆、利湿通淋、祛湿止泻、温水化湿、化浊降脂。化湿、化浊降脂。9.9.益痹通络药益痹通络药 祛寒通痹、清热通痹、活血通痹、补虚通痹

    40、。祛寒通痹、清热通痹、活血通痹、补虚通痹。1 10 0. .祛痰药祛痰药 燥湿化痰、清热化痰、润燥化痰、湿化寒痰、化燥湿化痰、清热化痰、润燥化痰、湿化寒痰、化痰散结。痰散结。五、中成药分类五、中成药分类 2022-5-11.601111. .止咳平喘药止咳平喘药 散寒止咳、清热止咳、燥湿化痰、润肺止散寒止咳、清热止咳、燥湿化痰、润肺止咳、化痰平喘、纳气平喘。咳、化痰平喘、纳气平喘。1212. .消导药消导药 消食导滞、健胃消食。消食导滞、健胃消食。1313. .温里药温里药 温中散寒、回阳救逆。温中散寒、回阳救逆。1414. .理气药理气药 理气疏肝、理气和中。理气疏肝、理气和中。15.15.

    41、理血药理血药 活血祛瘀、行气活血、益气活血、益气养阴活活血祛瘀、行气活血、益气活血、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消癥、活血化瘀熄风、止血。血、化瘀消癥、活血化瘀熄风、止血。16.16.补益药补益药 益气、助阳、养血、滋阴、气血双补、益气养益气、助阳、养血、滋阴、气血双补、益气养阴、阴阳双补。阴、阴阳双补。17.17.开窍药开窍药 凉开、温开凉开、温开1818. .安神药安神药 养血宁心、补益心脾、补益心肾、补脾益肾、养血宁心、补益心脾、补益心肾、补脾益肾、疏肝解郁。疏肝解郁。1919. .固涩药固涩药 固表止汗、固肾涩精、固脬缩尿、固肠止泻。固表止汗、固肾涩精、固脬缩尿、固肠止泻。五、中成药分类五、中成

    42、药分类 2022-5-11.61具有发汗、解肌、透疹、解除表证的作用。具有发汗、解肌、透疹、解除表证的作用。1 1、辛温解表药、辛温解表药2 2、辛凉解表药、辛凉解表药(一)解表药(一)解表药 外感风寒、症见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肢体酸疼、口不干,无汗或汗出仍发热恶风寒,舌苔薄白,脉浮紧等。 普通感冒、上呼吸道感染 感冒清热颗粒、风寒感冒颗粒、感冒软胶囊 外感风热、症见发热,有汗,微恶风寒,头痛口干,咽痛,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等。 普通感冒、流行感冒、急性扁桃体炎、流行性腮腺炎 风热感冒颗粒、银翘解毒丸、双黄连口服液、柴黄颗粒2022-5-11.623 3、扶正解表药、扶正解表药2 2、祛暑解

    43、表药、祛暑解表药(一)解表药(一)解表药 体质虚弱又感受外邪而致头痛鼻塞、汗出恶风,倦怠乏力。 普通感冒、气管炎、慢性鼻炎、自主神经紊乱之原发性多汗症。 参苏丸(颗粒、片) 暑气内伏,兼外感风寒,而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心烦口渴等症。 藿香正气水、保济丸2022-5-11.63通导大便、排除肠胃积滞、荡涤实热或攻逐水饮、寒积等作用。通导大便、排除肠胃积滞、荡涤实热或攻逐水饮、寒积等作用。1 1、润下药、润下药2 2、清下药、清下药3 3、温下药、温下药(二)泻下药(二)泻下药 虚人便秘及老人肠燥便秘、产妇便秘。 麻仁润肠丸(软胶囊)、通便灵胶囊 热毒内盛,胃火上攻所致口苦咽干,腹胀腹痛,便秘,

    44、小便黄赤等症。 复方芦荟胶囊 年老体弱,阳气不振的大便坚涩,小便清长,四肢不温等症。 苁蓉通便口服液2022-5-11.64采用调和的方法,以解除少阳半表半里之邪,肝脾功能失调,采用调和的方法,以解除少阳半表半里之邪,肝脾功能失调,上下寒热互结者。上下寒热互结者。1 1、和解少阳药、和解少阳药2 2、调和肝脾药、调和肝脾药(三)和解药(三)和解药 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以及口苦,咽干,目眩等症。急慢性肝炎,上呼吸道感染,胆囊炎。 小柴胡颗粒 胸闷胁痛,脘腹胀痛,不思饮食,大便泄泻等症。 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病毒性肝炎,胆囊炎,乳腺炎,乳腺增生等。 逍遥丸、丹栀逍遥丸、加味逍遥丸2022

    45、-5-11.65 清热药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透热等作用。清热药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透热等作用。对于因温、热、火所致的里热证均适用。对于因温、热、火所致的里热证均适用。 凡急性结膜炎、牙周炎、口腔溃疡、咽炎、腮腺炎、慢性肝凡急性结膜炎、牙周炎、口腔溃疡、咽炎、腮腺炎、慢性肝炎、胆囊炎、便秘、泌尿系统感染等疾病也可选用此类中成炎、胆囊炎、便秘、泌尿系统感染等疾病也可选用此类中成药辩证治疗。药辩证治疗。 此类中药大多性寒凉,故虚寒型体质、老人,儿童,产后妇此类中药大多性寒凉,故虚寒型体质、老人,儿童,产后妇女及腹泻便溏者慎用。女及腹泻便溏者慎用。(四)清热药(四)清热药 20

    46、22-5-11.66 (四)清热药(四)清热药 1.清热泻火药中、上二焦热毒内盛所致的头晕耳鸣,目赤,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尖红,苔黄,脉滑数或弦数等症。黄连上清丸(颗粒、胶囊、片)(清实热火毒,阴虚火旺者慎用;苦寒,易伤胃气,脾胃虚寒者慎用;不宜同时服用温补性中成药。)清火片(孕妇禁用;虚火喉痹、牙痛和虚秘者慎用。)2.清热解毒药三焦火毒热盛所致的身热面赤、胸膈烦热、口舌生疮、头面红肿等症。牛黄解毒丸(胶囊、片)(阴虚火旺所致口疮、牙痛、喉痹者不宜用;苦寒降泄,脾胃虚弱者慎用;不宜同时服用温补性中成药。)银黄颗粒(片)新雪颗粒(清热解毒。用于外感热病,热毒壅盛证,症见高热

    47、、烦躁;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感冒见上述证候者。孕妇禁用;外感风寒证慎用)清开灵胶囊 2022-5-11.67 (四)清热药(四)清热药 3.清热利湿药适用于湿热内壅,所致的发热,尿少,泄泻,痢疾,胁肋胀痛,黄疸,口苦,妇女带下等症。茵栀黄颗粒(口服液) (黄疸:因湿热瘀毒蕴结肝胆,胆汁外溢所致; 急性肝胆病急性发作期见上述证候者。)4.清脏腑热药适用于不同脏腑邪热偏盛所致的心烦失眠,口苦,咳嗽,腹泻,便秘,小便黄赤等症。龙胆泻肝丸(颗粒、片)(泻肝胆实火,清下焦实热。用于头痛目赤, 胁痛口苦,耳聋,耳肿,阴痒,妇女湿热带下等症。)清肺抑火片清胃黄连片2022-5-11.68 (五)

    48、祛暑药(五)祛暑药 具有祛除暑邪的作用,用于治疗暑病的方剂。 包括解表祛暑药、健胃祛暑药。由于暑病夹湿最为常见,故祛暑时不忘祛湿,亦不宜过食甘寒。 凡医之胃肠型感冒、急性胃炎、急性肠炎、中暑均可选用此类中成药辩证治疗。祛暑和中药 适用于中暑脾胃不和,以恶心、呕吐、腹痛、胃肠不适为主要临床表现者。十滴水:还可用于治疗皮炎、烧烫伤、冻疮。2022-5-11.69 (六)表里双解药(六)表里双解药 表里双解药是以解表药配和泻下药、清热药或温里药等为主组成,具有表里同治,治疗表里同病的方剂。 适用于外寒内热,表里俱实,恶寒壮热,头痛咽干,小便短赤,便秘,身热下利等症。 普通感冒,荨麻疹,急性胃炎,痔疮

    49、,急性肠炎,急性细菌性痢疾等疾病见上述症状者均可选用此类中成药辨证治疗。 表、里证并存时方可应用此类中成药,并须辨证寒、热、虚、实,分清主次。1、解表攻里药 主要组成:麻黄、桂枝、荆芥、防风,大黄、芒硝 适用于外有表邪,里有实积的证候,如胸胁苦满痞闷,郁烦呕恶等症。防风通圣丸(颗粒),临床用于:感冒、风疹湿疮、瘰疬,淋巴结核 早期见上述症候者。上清丸2、解表清里药 主要组成:麻黄、淡豆豉、葛根,黄芩、黄连、黄柏、石膏 适用于表证未解,里热已炽的证候。 葛根芩连片(微丸、口服液):为解表清里常用这剂、泄泻、痢疾2022-5-11.70组成:组成:辛散祛风药、 熄风止痉药应用:应用:血管神经性头痛

    50、,颈椎骨质增生,脑血管意外后遗症,高血压,动脉硬化症,内耳性眩晕症,普通感冒等疾病具有特征者均可用此类中成药辨证治疗。 (七)祛风药(七)祛风药 2022-5-11.71:羌活、独活、防风、秦艽、川芎、白芷、白附子等。:羌活、独活、防风、秦艽、川芎、白芷、白附子等。 (七)祛风药(七)祛风药 :风邪外袭,侵入肌肉,经络,筋骨,关节所致的:风邪外袭,侵入肌肉,经络,筋骨,关节所致的、 眩晕、风疹、湿疹、口眼眩晕、风疹、湿疹、口眼斜、关节酸痛、麻木不仁、屈斜、关节酸痛、麻木不仁、屈伸不利、手足拘急、角弓反张等症。伸不利、手足拘急、角弓反张等症。 凡中风,感冒,荨麻疹,面神经麻痹,破伤风等病见上凡中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中药基础知识PPT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2618164.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