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新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24 河中石兽》导学案(精编).doc

  • 上传人(卖家):阳光灿烂杨老师
  • 文档编号:261565
  • 上传时间:2020-02-15
  • 格式:DOC
  • 页数:4
  • 大小:987.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新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24 河中石兽》导学案(精编).doc》由用户(阳光灿烂杨老师)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新部编版 24 河中石兽 精编 【新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24 河中石兽导学案【精编】 年级 语文 24 河中 导学案 下载 _七年级下册_(统编)部编版_语文_初中
    资源描述:

    1、新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导学案精编新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导学案精编 第 1 页 共 4 页 24 河中石兽 学习目标 1 理解实践出真知道的道理。 2 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 3 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 (1) 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 (2) 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2难点:理解实践出真知道的道理。 课前预习案 知识链接: 作者简介:纪昀(清代)有名的才子,学识渊博,自幼聪慧过人,再加之后来对人情 事故之通达,24 岁便中进士,31 岁成为翰林院大学士。他为人为官刚直不阿,机智善辩, 其渊博学识和管理才能深受乾隆帝赏识,成为卷帙浩繁的四

    2、库全书的总纂官,其作品涉 猎文学、历史、哲学政治经济地理等各个领域。 他的作品记录很多亲身经历, 详述一切他认为值得注意的事件, 又对所叙内容常常加以 讥讽和评论。 本文选自他晚年所作的文言笔记小说阅微草堂笔记。该书主要记述狐鬼神怪故事, 其中也有不少关于考据的文字。 1、 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圮 ( )于河 募 ( )金重修 棹 ( )数小舟 曳铁钯( ) 木柿 ( ) 湮 ( )没 啮 ( )沙 溯 ( ) 欤 ( ) 2. 本文作者 ,字 ,是 朝的 、 家,也是 的总篡官。 3.本文选自 一书,这是一部 小说,全书主要记 述 ,其中也有不少 。 4.用文中的句子写出本文的主旨 5、解释下

    3、列加点字 山门圮 于河 二石兽沉焉 棹 数小舟 曳 铁把 是 非木柿 湮 于沙上 不亦颠 乎 啮 沙为坎穴 反溯流 逆上 可据理臆断 新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导学案精编新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导学案精编 第 2 页 共 4 页 6.翻译下列句子 山门圮于河 译: 二石兽并沉焉 译: 尔辈不能究物理。译: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译: 遂反溯流逆上矣 译: 课堂学习案 一、检查预习 二、导入新课 三、熟读课文(抽读、齐读等方式) 四、小组合作翻译课文 1. 结合课下注解弄懂课文意思 2. 小组内互相释疑 3. 小组内串译课文 五、课堂探究 1 课文说了一件什么事? 说的是一个庙门口的石兽,倒塌到河里,

    4、十几年后,人们找石兽的事。 2、 故事中主要说了哪几位主要人物他们各自寻找河中石兽的道理和方法是怎么样的?分 析一下他们这样认识的原因。 对于河中石兽的位置: 寺僧判断其在 , 依据是 ; 讲学家判断其在 ; 理由是 ; 老河兵则判断其在 , 是因为 3、文中两次写道了笑:“讲学家闻之笑之”、“老河兵闻之又笑之”,这两次“笑”各有 什么含义? 讲学家的“笑”: 老河兵的“笑”: 4、文中寺僧、讲学家、老河兵各自表现出的性格特征是什么? 寺僧: 讲学家: 老河兵: 5、老河兵的判断为什么是正确的? ( ) 新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导学案精编新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导学案精编 第 3 页 共 4 页 6、

    5、作者由此得出了什么结论?怎样理解这句话? 结论:( 理解: 7、故事是如何发展变化的?概括各段大意。 第一段: ; 第二段: ; 第三段: 。 第四段: 。 分段: 第一部分( 段 段):写 这部分以 (填表达方式)为主。 第二部分( 段): 。 这部分以 为主。 8、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许 多 自 然 现 象 的 发 生 往 往 有 着 复 杂 的 原 因 , 我 们 不 能 , 而要 。 学习检测案 1、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是 非木柿 如是 再啮 B、岂能为 暴涨携之去 后特征为 洛阳令 C、一老河兵闻之 当求之 于上流 D、山门圮于 河

    6、果得于 数里外 2、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句中“之”字的意思 1)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 笑曰 2)岂能为暴涨携之 去? 3)沿河求之 ,不亦颠乎? 4)一老河兵闻之 5)至石之 半 6)求之 下流,固颠 7)然则天下之 事 3、对下列句子翻译不当的一项是 ( ) A寻十余里,无迹。(寻找了十多里,也没有石兽的踪迹。) B众服为确论。(众人佩服他的话,认为是正确的判断。) 新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导学案精编新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导学案精编 第 4 页 共 4 页 C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按照老水手的说法去找,果然找到石兽在几里外的上游。) D竟不可得。(居然没有找到。) 4、阅读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

    7、,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 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傎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 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 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傎;求之地中,不更 傎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

    8、臆断欤? 1用自己的话写出下列代词指代的内容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 “之”指代 求之下流,固傎;求之地中,不更傎乎? “之”指代 2讲学家和老河兵都说到了“石性坚重,沙性松浮”,但他们对沉在河中的石兽作出的结 论是完全不同的。讲学家据此得出的最终结论是_(A、尔辈不能究物理;B、是 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C、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D、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老河兵的最终结论则为_(A、水不能冲石;B、再转不已,遂反朔流逆上矣;C、 求之下流,固傎;D、石必倒掷坎穴中)。 3、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或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门圮于河(倒塌) B棹数小舟(划船) C、不亦颠乎(颠倒,即本末倒置) D遂反溯流逆上矣(逆水流而上) 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一种见解是从石性和沙性角度作分析,认为应在石兽落水处寻找石兽。 B、一种见解是从水暴涨冲击石兽而走作分析,认为应该到河的下游去寻找石兽。 C、一种见解是从石性、沙性和水冲击角度作综合分析,认为应到兽落水的上游去寻石兽。 D、三种见解都是正确的,只不过实践更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新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24 河中石兽》导学案(精编).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261565.html
    阳光灿烂杨老师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