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预习自学辅导.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0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预习自学辅导.docx》由用户(luzy369)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 小学语文 年级 下册 一二 单元 预习 自学 辅导 下载 _五年级下册_部编版(统编版)_语文_小学
- 资源描述:
-
1、1 五五年级语文下册预习自学辅导年级语文下册预习自学辅导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古诗三首古诗三首 【我会写】 昼:昼夜 白昼 极昼 昼夜不息 耘:耘田 耕耘 春耕夏耘 桑:桑树 蚕桑 桑叶 沧桑 沧海桑田 晓:拂晓 破晓 报晓 知晓 揭晓 【多音字】 解:ji解释 ji押解 xi 浑身解数 供:gng 供品 gng 提供 【形近字】 昼(昼夜)尽(尽头) 耘(耕耘)耕(耕地) 晓(报晓)浇(浇水) 【问题归纳】 1、三首诗中的孩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第一首诗中的孩子勤劳、天真;第二首诗中的孩子天真可爱,自得其乐;第三首诗中的儿童 悠闲自在、无忧无虑。 2、这三首诗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相同
2、之处:都写儿童自在快乐的生活状态,天真活泼的儿童形象,充满了童真童趣。 不同之处: 四时田园杂兴 (其三十一)描写的是繁忙的劳动场面引出儿童学种瓜的可爱场景。 稚子弄冰从稚子的心理出发,重点描写“脱冰作戏” 。 村晚先写乡村晚景,再写牧童,构成了乡村晚景图。 【课外积累】 描写儿童天真可爱的诗句: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课后习题答案】 二、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 1、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诗意:小孩子虽然不懂得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荫下学着种瓜。 一
3、个“学”字使儿童天真的形象跃然纸上。不仅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可爱,还表现了他们 耳濡目染大人们的勤劳,从小就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 场景: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于 是“也傍桑阴学种瓜” ,也就在茂盛的桑树底下学种瓜,那一本正经的样子,真是太有趣了! 2、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诗意: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盆中的冰块脱下,用彩丝穿起来,提在手中当 钲来敲。 前两句诗主要对稚子进行了动作描写, “脱” “穿”等动词生动表现了稚子弄冰的动作。 场景: 清晨,孩子们小心翼翼地从铜盆里取出冻好的冰块,用彩色丝线穿上,提在手中,当 作银
4、钲来敲打。当孩子们正醉心于那穿林而过的美妙的声音时,忽然冰块儿落地,发出了如玻璃 破碎的声音。唉,太令人失望了!从中体会到孩子自得其乐的盎然情趣。 2 3、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诗意: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把家还;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声 腔。 “横”坐不是规规矩矩地坐着,表现了牧童的天真顽皮之态。如改为“骑”则没有这种效果。 场景: 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慢悠悠地走着;他的手里还拿着一支短笛,有模有样地吹着 自己编的小曲,虽不成调但那头老牛似乎听懂了小主人吹奏的曲子, “哞哞”地叫着。从中体会到 孩子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的心情。 三、小练笔 根据诗歌內容,展开想
5、象,选择其中一首改写成短文。 示例: 稚子弄冰 冬天的早晨,凉飕飕的空气迎面扑来,稚子跑到昨晚放铜盆的地方。一夜之间,铜盆里的水 已经变成厚厚的冰了。他把盆子倒过来,敲打一番,再慢慢地拿掉铜盆。一块圆圆的、晶莹剔透 的冰出现在面前。小孩子在冰块中间钻出一个小窟窿,找来漂亮的五彩线,穿进窟窿,再把五彩 线两头打结,提起来就像银钲一样。他一面举起冰块,一面拿起棍子轻轻敲打起来。 “当当” ,犹 如玉磬发出的响声穿林而过,深远高亢。忽然, “叮当” 一声,冰块从小孩子的手中滑落,像玻 璃落地一样,发出清脆的声音。他提着手中的五彩线,呆呆地望着地上的碎冰,眼中满是无奈! 四时田园杂兴 (其三十一) 正
6、是初夏时节,水稻田里的秧苗都到了该除草的时候了。白天,村子里的男人们就都到水稻 田里去除草。 妇女白天忙完了家中别的家务活以后, 晚上也不闲着, 忙着又是搓麻线, 又是织布。 全村的年轻人都各忙各的,忙得不亦乐乎。 那些孩子们既不会耕田也不会织布,可也闲不下来。 因为他们从小都对家中父母亲忙农活的事情见多不怪了,也都很喜爱劳动。你看,在茂盛成荫的 桑树底下,他们都在忙着跟父母学习种瓜的方法呢!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作者介绍】 范成大,字至能,号称石湖居士。南宋诗人。诗
7、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 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著有石湖集 吴船录等。 主 要作品: 夏日田园杂兴 喜晴 卖痴呆词等。 【主题】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以朴实的语言,细致地描绘了乡村农人耘田绩麻以及儿童学着 大人的样子种瓜的情景,展现了农家夏忙时热闹的劳动场面,抒发了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译文】 白天在田里除草,到了夜晚回来搓麻绳,男村里的男女都各自挑起家庭的重担。小孩子虽然 不懂得耕织之事,却也模仿大人的样子,在桑树的树荫旁学着种瓜。 【注解】 昼(zhu) :白天 耘(yn)田:在田间锄草 绩麻:把麻搓成线。 各当家:各人都担任一
8、定的工作。 解:理解,懂得。 供(gng) :从事。 傍:靠近。 阴:树荫。 【鉴赏】 3 这首诗描写农村初夏时节生活中的一个场景。诗的前两句用昼和夜对比,生动地描绘了乡 村里男耕女织、日夜辛劳的情形,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敬重之情。 诗的后两句生动描写了农村儿童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的情形,一个“学”字让天真可爱的 儿童形象跃然纸上,流露出诗人对热爱劳动的农村儿童的喜爱和赞扬之情。 稚子弄冰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 年1206 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
9、 大并称“南宋四大家” (又作“中兴四大诗人” )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 为“诚斋先生” 。主要作品: 小池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舟过安仁等。 【主题】 稚子弄冰从小孩幼稚贪玩的心理特征切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稚气满纸而又诗意盎然的 “脱冰做戏”的场景,表现了儿童调皮、可爱的特点,表达了诗人对儿童的喜爱之情。 【译文】 一个小孩子,早上起来,从金属盆里把冰取出来,用彩丝穿起来当钲来敲。敲出的声音像玉 磬一般穿越树林,突然冰落在地上发出玻璃一样的碎裂声。 【注解】 稚(zh)子:幼小的孩子。 金盆脱晓冰:早晨从金属盆里把冰取出来。 取:这里没有实在意义。 钲(zhng) :
10、一种金属打击乐器。 馨(qng) :一种用玉或石制成的打击乐器。 玻璃: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鉴赏】 前两句通过对小孩子一系列动作的描写,刻画出一个天真快乐的儿童形象。 “脱”字形象传 神,写出了孩子取冰的样子。 后两句写孩子玩得正高兴时突然冰块落到地上, 发出如玻璃碎裂的声音。“忽作玻璃碎地声” 一句,让我们仿佛听到了那清脆的声音,看到了孩子那失望的表情。 诗中从三个方面上描写稚子弄冰的情:形色泽上, “金”盘“彩”丝穿“银”冰;形态上, “金 盘”脱出的冰犹如“银铮” ;声音上,既有“玉磬穿林响”的高亢,又有“玻璃碎地声” 的清 脆。有形有色有声,生动表现了稚子弄冰
11、的无限乐趣。 村晚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作者介绍】 雷震,南宋,生平不详。或以为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宋宁宗嘉定年间进士。 【主题】 村晚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诗人即景而写,描写了自然景物变化和牧童的活动,有 动有静,有声有色,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表现了牧童无忧无虑、悠闲自在的 情致,抒发了诗人对乡村晚景的喜爱和赞美以及对悠然恬静的农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译文】 池塘四周长满了青草,池塘里的水几乎溢出了塘岸。远远的青山,衔着红红的落日,一起把 影子倒映在寒冷的水中,闪动着粼粼的波光。放牛的孩子横坐
12、在牛背上,向家走去,随意地用短 4 笛吹奏着不成调的乐曲。 【注解】 陂(bi) :池岸。 衔:口里含着。本诗中指落日西沉,半挂在山腰,像被山咬住了。 浸:淹没。 漪(y) :水中的波纹。 横牛背:横坐在牛背上。 腔:曲调。 信口:随口。 【鉴赏】 前两句写景。 诗人把池塘、 山、 落日三者有机地融合起来, 描绘了一幅非常幽雅美丽的图画, 为后两句写牧童出场布置了背景。两个“满”字,写出了仲夏时节的景物特点,描绘了景色的生 机勃勃; “衔” 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写出来落日将沉未沉的情态, 将山写活了; 一个 “漫” 字, 写出和落日倒映在水中,生动形象。 后两句写人。与前两句恬静相比,这两
13、句描绘得生动活泼“横”字表明牧童不是规矩地骑, 而是随意横坐在牛背上; 牧童吹笛也不是认真地吹, 而是 “无腔信口吹” 表现了牧童的调皮可爱、 天真活泼、淳朴无邪。 祖父的园子祖父的园子 【教材分析】 1、 “祖父的园子”是一幅色彩明丽、富有童话色彩的画,这里是“我”童年生活的地方,它 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不只是园子,还有慈爱的祖父,他给了“我”心灵的自由,放飞了 “我”的心灵,舒展了“我”的人生。 2、文章用独特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明艳、动感十足的画面。第一、二自然段是由白的、 黄的、大红的、金粉的蝴蝶、金的蜻蜓、绿的蚂蚱、各色鲜艳的花组成的一幅色彩丰富绚丽而富 于生气的画。第十三自
14、然段则是一幅流动的画, “我”看见黄瓜摘来吃,丢下黄瓜又去追蜻蜓,采 倭瓜花,捉蚂蚱,随着作者文字的描述,一个个画面一一展现,在画面自然转换中,读者能够充 分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快乐和自由。 3、课文重点写了作者在“祖父的园子”里自由自在的嬉戏生活。 4、本文善用寄情于景,寄情于物。 5、作者语言选择很有意思,大量使用短句表达情感。文中选择短句营造出轻松欢快的氛围, 表达了自由快乐的感情,读来流畅自然,轻快灵动,亲切感人。 【作者介绍】 萧红(1911-1942) 中国近现代女作家, “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 世纪 30 年代的 文学洛神” 。萧虹是一位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女性作家,以其
15、作品中悲喜交杂的情感基调、刚柔并 济的语言风格以及独特的写作视角的运用和对行文结构的处理,在文学史中独树一识。主要作品 有呼兰河传 生死场等。 【我会写】 蝴:蝴蝶 蝴蝶结 蝴蝶花 蝶:蝴蝶 蝶泳 彩蝶 招蜂引蝶 蚂:蚂蚱 蚱:蚂蚱 蚱蜢 樱:樱桃 樱花 拔:拔草 拔剑 选拔 拔河 出类拔萃(cu) 瞎:瞎闹 瞎忙 瞎想 眼瞎 黑灯瞎火 铲:铲地 铲平 铲土 铲菜 铲除 铁铲 割:割草 割掉 割断 割舍 忍痛割爱 5 承:承认 承担 承载 承重 继承 承包 拴:拴马 拴住 拴牢 拴线 拴束 瓢:水瓢 瓢泼 瓢虫 瓢饮 逛:游逛 闲逛 逛街 逛公园 【形近字】 蝴(蝴蝶)湖(湖水) 拔(拔草)拨
16、(拨打) 瓢(水瓢)飘(飘落) 【多音字】 晃:hung 明晃晃 hung 摇晃 结:ji结果子 ji结束 【近义词】 漂亮美丽 闪烁闪耀 存心故意 特别非常 随意随便 阴凉凉爽 【反义词】 新鲜陈腐 漂亮丑陋 承认否认 黑暗光明 随意拘束 阴凉炎热 【理解词语】 明晃晃光亮闪烁。 闪烁(光亮)动摇不定,忽明忽暗。 马马虎虎形容做事马虎、随便。 光芒四射指强光向四处照射。也形容人或事物光彩照人,极具影响力。 随意任凭自己的意思。 【词语扩展】 ABB 式: 胖乎乎 圆滚滚 明晃晃 毛嘟嘟 蓝悠悠 静悄悄 黑沉沉 香喷喷 亮晶晶 【课内词语】 蝴蝶 蜻蜓 蚂蚱 樱桃 榆树 锄头 承认 水瓢 随意
17、 阴凉 圆滚滚 明晃晃 【句子解析】 1、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蜒、蚂蚱,样样都有。 “样样都有”可见花园里昆虫种类很多,让我们仿佛看到一个孩子扳着手指头给人显示她的 富有,那种满足、得意、炫耀的神态跃然纸上。 2、 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 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 描写了蝴蝶、蜻蜓、蚂蚱等昆虫的色彩丰富。 3、 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 不动了。 运用比喻修辞,把蜜蜂比作小毛球,形象地写出了蜜蜂的形态。 “胖乎乎,圆滚滚”生动表现 了作者对蜜蜂的喜爱和自己满心的快乐。
18、4、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这句话写园子留在作者记忆中的色彩。 “明晃晃”一词改为“五颜六色”好不好? 6 不好。 “明晃晃”一词是园子留在作者记忆中的色彩,这色彩明亮,健康,活力四射。从这个 词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园中事物的满心喜爱。如果改为“五颜六色” ,只是表现色彩的丰富多样,则 不能传达出这种感情。 5、到我有记忆的时候,园子里就只有一棵樱桃树、一棵李子树,因为樱桃和李子都不大结果 子,所以觉得它们并不存在。 “因为所以”这一句式表现了孩子的天真可爱,喜欢事物的原因就是这么简单。结 果子的喜欢,不结果子的好像不存在。 6、小的时候,只觉得园子里边就有一棵大榆树。这榆树
19、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榆树先 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 “先呼叫”说明榆树高大,树大招风,只要一刮风,枝叶猛烈摇动发出呼呼声; “先冒烟”是 雨点落在纸页上,雨珠成线就像冒烟那样。这里运用拟人、比喻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勾勒出榆 树的高大。 7、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 写阳光下的榆树叶子,闪光发亮,充满活力。 作者从哪些角度描写了大榆树的高大? 作者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入手,用富有诗意的语言,生动描写大榆树的高大和充满活力。 8、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边,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哪里会溜 得准,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但没有
20、把菜种盖上,反而把它踢飞了。 “我”跟随祖父在院子里栽花、拔草、种小白菜。 “我”并非真正地劳动,而是儿童的天性 爱模仿,甚至还很淘气,把菜种踢飞。这些行为表现了“我”的天真幼稚、顽皮可爱。 9、祖父铲地,我也铲地。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锄头,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 个锄头的“头”来铲。 因为我太小,祖父拔下锄头杆,让“我”单拿着“头”铲地,表现祖父体谅我,不愿让“我” 太劳累,表现他对“我”的疼爱。 10、我并不细看,我又看见一只大蜻蜓从旁边飞过,于是丢下黄瓜又去追蜻蜓了。 跟着蜻蜓跑了几步就又去做别的了。 把蚂蚱腿用线绑上, 绑了一会儿, 线头上只拴着一条腿, 而不见蚂蚱了。 这一
21、段中运用“摘、丢、追、采、捉、绑”等动词,从“我”这些动作中,写出了“我”在 园子中一刻也不停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我”对园中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都非常喜爱。 11、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 运用拟人、排比修辞,写出园子里的花、鸟、虫是自由快乐的,是无拘无束的。 12、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园中的一切都是自由的,其实也处处表现了“我”的自由自在。 【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3) :写园子里的昆虫和树。 第二部分(415) :具体叙述“我”和祖父在园子里一起劳动、玩耍的情景。 第三部分(1620
22、) :写园子里的动物、植物还有人和谐相处,一切都可以自由自在地活动和 成长。 【问题归纳】 1、花园里面有什么昆虫?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这些昆虫的? 答:花园里有蝴蝶、蜻蜓、蚂蚱、蜜蜂。作者不仅着眼于它们的色彩“白、黄、红、金、 绿”一应俱全,还对蜜蜂的样子和姿态,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 2、十七段中反复出现的词语是什么?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答:这一段中反复出现的是“愿意” “就”这两个词。作者反复运用这些词语,表面上写倭瓜 上架上房、黄瓜开花结果、玉米生长和蝴蝶飞舞得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其实是作者把自己的自 由快乐、 无拘无束的心情寄托在这些事物上面, 通过拟人化的描写表现自己自由快乐的童年生
23、活, 借景抒情,清新自然。 3、 “我”为什么对祖父的园子念念不忘呢? 7 答:(1)园子给了“我”自由。 “我”可以在这里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玩耍,即使是瞎闹也 不会受到责备。 (3) 园子给了“我”快乐。这里有“我”喜欢的昆虫、花鸟、植物,这里的一切都是有生命 活力的,是“我”喜欢的环境。 【课文主题】 本文通过描写祖父的园子里的景物以及作者在园子里干活、游戏的场景,展现了作者快乐、 自由、幸福的童年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怀念。 【课后习题答案】 1、默读课文。说说“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做了什么,祖父的园子有什么特别之处。 “我”和祖父在园子里栽花、拔草、种白菜、铲地
24、、浇水。我还追蜻蜓、摘吃黄瓜、捉玩蚂 蚱等。 特别之处: (1)祖父的园子是一个五彩缤纷、生机勃勃的园子。园子里有蜜蜂、蝴蝶、蜻蜓、蚂蚱等许 多可爱的昆虫,白、黃、红、金、绿,各种颜色一应俱全。 (2) 祖父的园子是一个自由自在、充满欢声笑语的地方。花是自由的,鸟是自由的,虫子是 自由的,菜是自由的,什么都是自由的,空气里弥漫着自由。童年的作者也是自由的,这自由是 她童年快乐的源泉。 2、 读读下面的句子,体会“我”的内心感受。从课文中找出类似的句子,和同学交流。 a、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手,仿佛大树都会发出声响;叫一两声, 好像站在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 感受:园子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