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5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1下半年吉林教师资格证高级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及答案.doc

  • 上传人(卖家):雁南飞1234
  • 文档编号:2613529
  • 上传时间:2022-05-11
  • 格式:DOC
  • 页数:15
  • 大小:607.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1下半年吉林教师资格证高级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及答案.doc》由用户(雁南飞1234)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1 下半年 吉林 教师 资格证 高级中学 化学 学科 知识 教学 能力 答案
    资源描述:

    1、2021下半年吉林教师资格证高级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及答案一、单选题 (每题3分,共20题,共60分)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宫二号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的有机高分子材料B.可以用浸有高锰酸钾(酸性)的硅藻土做水果保鲜剂C.可以焚烧废旧塑料以防止“白色污染”D.用含有重铬酸钾的仪器测试司机是否酒驾利用了乙醇的氧化性参考答案B2.下列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硅分子式Si0B.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的氧原子: C.次氯酸的结构式:HOc1D.醋酸的电离方程式:CH:COOH=CH CO0+H.参考答案C3.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siO

    2、2、cO2都是酸性氧化物,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B.Na2O、Na2O2组成元素相同,与二氧化碳反应的产物相同。C.sO2、NO、cO2都是大气污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D.HCl、HNO;都是强酸与氧化亚铁的反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参考答案A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往碳酸镁中加入稀盐酸: B.浓碱溶液中加入铝片: C氯化钙与碳酸氢钾溶液混合: D.用惰性电极电解氯化溶液: 参考答案D5.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大量共存的是( ) 。参考答案A6.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将中的溶液通入中,预测现象与实际相符的是()A.如上图所示B.如上图所示C.如上图所示

    3、D.如上图所示参考答案D7.五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z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等于电子层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z的氧化物可以做光导纤维B.气态氢化物稳定性:MR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YxD.z、M、R原子半径依次增大,最高化合价依次升高参考答案C8.“盐水动力”玩具车的电池以镁片、活性炭为电极,向极板上滴加食盐水后电池便可工作,电池反应为2Mg+0+2HL-O=2Mg (OH z。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镁片为正极B.食盐水为电解质溶液C.电池工作时镁片*被消耗D.电池工作时实现了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参考答案A9.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

    4、,关于该有机物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B.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一定条件下,能生成高分子化合物D.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参考答案 D10.某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仅为六种微粒,其中C10-的物质的量随反应进行逐渐变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还原剂是cl-B.反应后溶液的酸性明显减弱C.消耗1mol还原剂转移3mol电子D.消耗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参考答案C11.合成氨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不会改变反应的热效应B.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C.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D.该反应

    5、是吸热反应参考答案A12.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B.甲烷的空间结构是正四面体,所以的空间结构也是正四面体C.稀盐酸与锌反应产生氢气,所以稀硝酸与锌反应也产生氢气。D.碳酸氢钙的溶解度大于碳酸钙,所以碳酸氢钠的溶解度也大于碳酸钠。参考答案B13.下列属于描述技能性学习目标的行为是()A.认识B.评价C.解释D.模仿参考答案D14.章节教学后的单元测试属于( ) 。A诊断性测试B终结性测试C选拔性测试D形成性测试参考答案D15.化学教师常用“浮、熔、游、响、红”五个字概括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这五个字体现了实验观察应该( )。全面仔细准确形象A.B.C.D.参考答案D16.有机化学中,还

    6、原反应与加成反应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 ) 。A.从属关系B.交叉关系C.对应关系D.重合关系参考答案B17.下列关于演示教学的说法不合理的是()A.实验开始前,要告诉学生观察什么B。实验结束后教师要里克服知学生结论C.实验可以是学生和老师共同操作D.教师课前应该做演示实验参考答案B18.学生学习中采用了以氯气的性质的核心,将氯气的制法、检验、保存、用途等知识组织起来形成彼此相互联系的整体的策略,这种策略属于( ) 。A.预测-联系策略B.多感官协同记忆策略C.知识结构化策略D.先行组织者策略参考答案C19.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 。A.化学作业除了习题形式外,还可以采取实验报告等形式B.教

    7、师备课主要是备典型性例题和练习题,以提高教学效率C.教学过程既包括教师的教的过程,也包括学生学的过程D教学评价既包括对学生的评价,也包括对教师的评价参考答案B20.在中和滴定实验教学中,教师首先讲解实验原理和操作要点,再进行示范演示,然后要求学生按照实验操作步骤练习。该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 。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讨论法讨论法参观法A.B.C.D.参考答案A二、简答题 (每题12.5分,共2题,共25分)21.(材料)“电离平衡是高中化学中的重要概念,按照高中教材内容的编排,学生在学习“电离平衡”概念之前已经学习了“化学平衡”相关知识,故该知识可应用概念同化策略进行学习。问题:单主观题简述在

    8、电离平衡*中应用概念同化策略的主要环节。(6分)参考答案在新授过程中主要应用类概念同化策略,具体内容如下:回顾溶液的导电性,提出问题:为什么溶液具有导电性?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出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概念。通过同浓度不同电解质溶液导电实验的视频,提出问题:为什么同浓度的不同电解质的导电性不同,从而介绍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概念。教师播放电解质溶液中的微观粒子动画视频,同时提出问题:电解质溶液中的溶质微粒间会发生相互作用吗?学生观察总结出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这特点。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化学平衡的概念总结电离平衡的概念,并据此预测可能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寻找电离平衡与化学平衡之间的相同之处与差异之处。教师通过

    9、演示实验及视频实验验证学生对于电离平衡影响因素的预测。教师的引|导学生将电离平衡一思维导图的形式汇总在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单主观题简述学生实现概念同化策略的条件。(6分)参考答案学生实现概念同化策略所需要的条件:首先,寻找并激活认知结构中与新概念学习相关的已有概念,与“电离平衡相关的知识分别为化学平衡、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等知识,通过新旧概念建立联系,初步理解概念含义;其次,将新旧概念进行精确类比,寻找与“电离平衡有相似之处的化学平衡,找出二者之间的相同之处与差异之处;最后,将相关概念进行融会贯通,使新概念以恰当的方式纳入认知结构中,形成系统的概念网络体系。22.(材料)化学用语是化学*语言的一部

    10、分,化学用语有自身的学科规范要求。现有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单主观题什么是化学方程式?什么是离子方程式?(2分)参考答案化学方程式是用分子式(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同时需要遵循客观事实和质量守恒定律;离子方程式是在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单主观题请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表达上述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4分)参考答案化学方程式: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为水和氧气;离子方程式:碳酸根和氢离子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单主观题化学教学语言应符合哪些基本要求?(7分)参考答案化学教学语言是实现教学目的的重要工具,它的基本特点和要求为:遵守语言、逻辑规

    11、律。化学教学语言应该准确、鲜明、生动,合乎语法,用词恰当;书面语言规范、严谨、详略得当;口头语言句子简短,不过分修饰,符合口语习惯,让学生能听得懂、听得明白。适应教育教学要求。讲课语言声音清晰、洪亮、流利,发音标准,语调、语速恰当,有节奏变化;同时应该深入浅出,富有启发性、思考性、趣味性。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符合化学学科特点。正确地应用化学术语,确切地表达化学概念和命题,符合化学语言规范;不用日常概念代替科学概念;能准确、深刻、形象地表达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等规律。三、诊断题 (每题15分,共1题,共15分)(材料)某化学教师在一次化学测试中设计了下列试题,并对部分学生的解题结果进行了

    12、统计。试题下述实验的试管中均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对比分析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由中的红棕色气体,推断产生的气体定是混合气体B.红棕色气体不能说明中木炭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C.由说明浓硝酸具有氧化性,生成的红棕色气体为还原产物D.的气体产物中检测出CO2,由此说明木炭一定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考试结果对参加考试的*考生的答题情况统计,答案正确的考生为50%。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单主观题指出本题的正确答案。(2分)参考答案D单主观题分析和诊断各个选项解答正确或错误的原因。(8分)参考答案A项,加热条件下,试管中只有硝酸,浓硝酸分解生成二氧化氮和氧气,则产生的气体一定是混合气体,有学生选错

    13、可能是因为对硝酸分解反应方程式不熟悉。B项当中浓硝酸加热分解也会产生红棕色二氧化氢,不能说明是木炭和硝酸反应,C项,硝酸当中N为+5价,而二氧化氮中N为+4价,如果有红棕色气体产生,说明定有二氧化氮,说明氮被还原。D项中碳加热会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不能说明是碳和硝酸反应产物。单主观题指出本题的解题思路。(5分)参考答案本题主要是学生要掌握浓硝酸加热分解和碳和浓硝酸反应两个反应方程式,写出两个反应方程式本题便不会有问题。四、案例分析题 (每题20分,共1题,共20分)(材料)阅读案例,并回答问题。下面是某化学老师关于“化学平衡移动”的课堂教学实录片段。教师:刚才我们学习了浓度、压强对化

    14、学平衡移动的影响,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教师:(投影)“活动探究4”将溶于浓盐酸中形成,溶液中存在以下平衡取两只试管,分别加入的盐酸溶液,用酒精灯微热其中的一支试管,比较两支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说明平衡向哪个方向移动?学生:(分组做“活动探究4实验)教师:大家观察到什么现象?学生1:加热的试管现象为:粉红色变为蓝色。教师:很好,观察的很仔细,那么我们能得出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产生怎样的影响?学生2: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教师:总结的很好,其他同学都*相同的结论了吗?学生:得到了(齐答)。教师板书: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温度升高

    15、,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温度降低,平衡效果放热反应方向移动。单主观题请结合上述案例评价该教师教学过程的优点。(6分)参考答案该教师教学组织的优点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采用实验的的方式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体现了化学学科的学科特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组织学生自主进行实验、观察、分析与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提升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在实验之后,注重总结学生得出的结论,关注也尊重学生的实验成果,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成就感,激发继续学习化学的学习兴趣。单主观题请指出该案例中“活动探究4”设计的不足之处和具体改进方法。(8分)参考答案参考解析:不足之处以及建议的具体改进方法如下

    16、:提出问题之后,可以请学生对温度如何影响化学平衡”这问题进行猜测,同时结合这化学反应原理尝试设计实验,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观察与分析的引导不足。学生观察得到实验现象之后,可以提问:为什么会变成蓝色?哪种离子的浓度增加或减少?为什么该离子浓度会发生变化?这说明化学平衡朝着那个方向发生了移动.通过这些问题可以引导学生逐步分析得出结论。没能由特殊上升到一般的过程。通过该实验只能分析温度变化对该化学平衡的影响,但是其他化学平衡是不是符合这一规律,没能进行解释或者说明,这样得出的结论不够严谨。建议该老师在此基础上补充一些其他的化学反应或者化学平衡,保证得出结论的严谨性。单主观题该案例中教师对学

    17、生回答的评价合适吗?请具体说明。(6分)参考答案参考解析:评价不合适,不符合新课程倡导的发展性评价的基本内涵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为“很好总结的很好”,这样的评价不够具体,内容也不全面综合,没能关注学生的科学素养。在进行教学评价时,需要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等能力的发展。评价主体一直是教师自己,主体不够多元化。在教学评价中需要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该教师的评价并不注重过程性评价,需要能够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不仅关注结果,同时关注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的过程。该老师进行教学评价时只是针对部分学生,没有关注到其他学生,这样也是不可取的。这样不利于建立学生与

    18、老师之间的联系,也不利于学生提升学习化学的兴趣。在口头评价的基础上可以增加多种评价方式,比如行为观察、查看实验记录等,便于全面地了解学生。五、教学设计题 (每题30分,共1题,共30分)(材料)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材料完成任务。材料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内容标准是: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材料二某版本高中教科书化学1中“氧化还原反应”的部分内容如下:这两种元素的原子获取电子难易的程度相差不大,所以在发生反应时,他们都未能把对方的电子夺取过来,而是双方各以最外层的一个电子组成一个共用电子对这个电子对受到的两个原

    19、子核的共同吸引,使双方最外层都达到稳定的结构。在氯化氢分子里,由于氯原子对共用的电子对的吸引力比氯原子的稍强一些,所以共用电子对偏向于氯原子而偏离于氢原子。因此氢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升到+1价,被氧化氯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降低到-1价,被还原在这个反应中。发生了共用电子对的偏移,氢气发生了氧化反应,氯气发生了还原反应。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认识到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反应表现为被氧化元素价合价升高,其实质是该元素的原子失去(或偏移)电子的过程,还原反应表现为被还原的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其实质是该元素的原子获得(或偏移)电子的过程。材料三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学习了

    20、物质的分类、化合价的相关知识。要求:1、请回答第1个思考与交流中的问题2。(2分)参考答案参考解析:思考与交流问题2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为什么定是同时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在反应的过程中,电子的得与失或电子对的偏与移都是同时发生的,因此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一定是同时发生的。2、主观题请完成“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设计,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方法过程(不少于300字) 。(28分)参考答案参考解析:(1)思考与交流问题2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为什么定是同时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在反应的过程中,电子的得与失或电子对的偏与移都是同时发生

    21、的,因此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一定是同时发生的。(2)、教学目标:1.能够利用化合价升降,判断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能从化合价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角度认识氧化剂、还原剂及被氧化、被还原的概念;能列举中学阶段常用的氧化剂和还原剂;能够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现象进行解释说明。2通过对日常生活现象的分析,初步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广泛存在于生活中;通过知识内容类比,学会判断电子转移和化合价升降的关系;通过参与探究活动,领悟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特征,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勇于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材料对比方法获取信息,培养学生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3.通过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在主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并积极思维,激

    22、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体验探究过程,体验知识生成的愉悦感。本节内容的重点;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以及电子转移的观点来认识氧化还原反应。二、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通过向学生展示现象:削了皮的苹果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苹果表面变成褐色;但市售的苹果汁不变色,为什么呢?(展示市售苹果汁的成分,提示其中的维生素C起到了防止苹果汁变色的作用)。向学生提示:在空气中苹果中的Fe2+ 被氧化成Fe3+而使苹果变色,苹果汁中加的Vc将Fe3+还原为Fe2+ .而防止变色。这里面涉及到我们这节课的重点氧化还原反应。()活动探究,探究

    23、新知1.首先请学生写出可以制取NaCl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分析各反应中的化合价如何变化。学生有的写出来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有的写出了钠与氯气的反应.学生完成后,引导学生从化合价变化的角度将这些化学反应分类:有化合价变化的反应和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我们就将有化合价变化的化学反应叫做氧化还原反应。重点分析钠和氯气反应中化合价的变化。2.请字生阅读课本36页,图2-11,用自己的话描述氯化钠形成过程中微粒的变化,分析形成氯化钠的过程中化合价变化的原因,并归纳化合价与电子得失的关系。通过讨论让学生初步感知化合价变化与电子得失的关系,由于钠和氯原子间电子的得失而使两元素分别显示+1、-13.提出问题:

    24、若参加反应的物质中的元素都不容易得失电子化合价变化又是如何产生的?请大家看课本37页第一段,然后观看动画氯化氢形成的过程及电子对的形成和偏移情况。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该物质即为氧化剂;失去电子(或电对偏离)的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该物质为还原剂。有电子转移的(得失或者偏移)的反应即为氧化还原反应。电子的转移决定了了化合价的升降。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有化合价的变化,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有电子转移(得失或电子对的偏移)。(三)习题练习,巩固新知削了皮的苹果在空气中放置颜色变为褐色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变化?加入Vc起到了什么作用?(四)自我总结,分享收获由学生总结本堂课的收获,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予以肯定,并做情感态度的升华。(五)紧扣主题,扩展延伸课后让学生查阅资料,查询氧化还原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1下半年吉林教师资格证高级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及答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2613529.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