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完整版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分析化学完整版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分析化学 完整版 课件
- 资源描述:
-
1、分 析 化 学Analytical Chemistry什么是分析化学?是化学的重要分支之一。欧洲化学联合会的定义: “建立和应用各种方法、仪器和策略获取关于物质在空间和时间方面的组成和性质等信息的科学”。分分 析析 科科 学学关于研究物质的组成(composition) 、结构(chemical structures)、形态(types of species)和含量(amount, content)等化学信息的分析方法及理论的科学。第一章 绪 论 Introduction 第 一 节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1. 分析化学的目的和任务物质世界是由什么、如何组成的? 大到宇宙,小到细胞、分子 复杂体系
2、,(与其他各学科共同回答这一问题)分析化学的任务: 采用各种方法和手段,获取分析数据, 确定物质体系的化学组成、有关成分的含量, 鉴定体系中物质的结构和形态。2. 分析化学的重要作用(1)对化学学科自身发展的突出贡献 在科学中的重要作用生命科学:基因组、蛋白质组、代谢组学材料科学:新材料的元素组成及形态分布环境科学:水、空气质量,三废处理资源和能源科学:医学和药学:药品质量控制、中草药成分的分离和测定、新药研制、药物代谢和药物动力学、药物制剂的稳定性、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 从事科学研究的科学 2. 2. 分析化学的重要作用(分析化学的重要作用(2 2)u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经济发展中的重
3、要作用农业:土壤、化肥、农药、作物生长过程的研究农业:土壤、化肥、农药、作物生长过程的研究 工业:资源的勘探、基地的选定、原料的选择、工业:资源的勘探、基地的选定、原料的选择、流程的监控、成品的检验流程的监控、成品的检验u药学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药学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第 二 节分 析 化 学 的 发 展分析化学的诞生 :18世纪,在氧化汞形成实验中的定量测定,拉瓦锡(AL. Lavoisier) 分析化学之父。滴定分析的产生:直接动力是化学工业的兴起。 18世纪时,硫酸、盐酸、苏打和氯水是化学工业的中心产品。最早的“滴定分析” ,法国人日夫鲁瓦测定醋酸的浓度,将醋酸滴加入碳酸钾中。u作为一门
4、科学的分析化学的形成:作为一门科学的分析化学的形成: 2020世纪初,以溶液四大平衡理论为基础。世纪初,以溶液四大平衡理论为基础。化学分析法迅速发展成为系统理论和方化学分析法迅速发展成为系统理论和方法。法。u以仪器分析为主的现代分析化学:20世纪4060年代,物理学与电子学的发展促进分析化学的发展。光谱分析、极谱分析及其理论体系。u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分析化学: 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化学计量学,各种联用技术,专家系统 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是动力其他学科的发展是基础与药学相关的主要活跃领域:联用技术 (hyphenated techniques)生物分析(bioanalysis
5、)全分析 (total analysis) 化学信息学(informatics)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测定物质的组成和含量 包括 形态(如价态、配位态、晶型等)、结构(空间分布)分析对化学物质的测定 化学和生物活性物质瞬时跟踪监测和过程控制解析型分析策略 整体型综合分析策略(分析完整的生物体内的基因、蛋白质、代谢物、通道等各类生物元素随时间、空间的变化和相互关联,获取复杂体系的多维综合信息)提高选择性、灵敏度和智能化水平第 三 节 分 析 化 学 的 方 法 分 类 1. 按照分析任务分类定性分析( qualitative analysis ): 鉴定试样的组成元素、离子、基团或化合物定量分析(
6、 quantitative analysis): 测定试样中组分的量结构分析(structural analysis):确定试样的分子结构或晶体结构形态分析(speciation analysis):研究物质的价态、晶态、结合态等存在状态(现代分析技术常可同时进行多种分析) 2. 按照分析的对象分类。 u无机分析(无机分析(inorganic analysisinorganic analysis)和有机分析)和有机分析(organic analysisorganic analysis)u食品分析、水分析、岩石分析、钢铁分析食品分析、水分析、岩石分析、钢铁分析u药物分析(药物分析(pharmac
7、eutical analysispharmaceutical analysis)、环境)、环境分析(分析(environmental analysisenvironmental analysis)和临床分析)和临床分析(clinical analysisclinical analysis) (与研究领域有关)(与研究领域有关)3. 按照分析方法的原理分类(1) u化学分析化学分析(chemical analysischemical analysis):利用物质的化学反):利用物质的化学反应及其计量关系确定被测物质的组成及其含量应及其计量关系确定被测物质的组成及其含量 化学定量分析化学定量分析
8、:根据化学反应中试样和试剂的用量,根据化学反应中试样和试剂的用量,测定物质各组分的含量测定物质各组分的含量 化学定性分析化学定性分析:根据分析化学反应的现象和特征鉴定根据分析化学反应的现象和特征鉴定物质的化学成分物质的化学成分 u滴定分析滴定分析(titrimetric analysis )(titrimetric analysis )u重量分析重量分析(gravimetric analysis) (gravimetric analysis) 3. 按照分析方法的原理分类(2)仪器分析(instrumental analysis):使用较特殊仪器进行分析的方法 (以物质的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为基
9、础)电化学分析(electrochemical analysis)光谱分析(spectral analysis) 质谱法(mass spectrometry)色谱法(chromatography)放射化学分析(radiochemical analysis)等4. 按照试样用量分类 分析方法分析方法试样质量试样质量试液体积试液体积常量分析法常量分析法半微量分析法半微量分析法微量分析法微量分析法超微量分析法超微量分析法0.1 g0.1 g0.10.1 0.01 g0.01 g1010 0.1 mg0.1 mg0.1 mg0.1 mg10 ml10 ml10101 ml1 ml1 1 0.01 ml
10、0.01 ml0.01 ml0.01 ml5.按照试样中被测组分的含量分类常量组分分析 (1%)微量组分分析 (0.01%1%)痕量(组分)分析 (0.01%) 注意与试样用量分类法的区别第 四 节 分 析 过 程 和 步 骤 明确分析任务和制订计划(包括标准操作程序,明确分析任务和制订计划(包括标准操作程序,SOPSOP)取样取样 (sampling),要有代表性,要有代表性制备试样,以适应分析方法的要求制备试样,以适应分析方法的要求试样测定(计量器具和仪器校验,方法认证试样测定(计量器具和仪器校验,方法认证validation)结果的计算、表达(平均值、标准差和置信度等)和书面报告结果的计
11、算、表达(平均值、标准差和置信度等)和书面报告 第 五 节分 析 化 学 课 程 的 学 习 第一节第一节 测量值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测量值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实验结果都有误差,误差自始实验结果都有误差,误差自始至终存在于一切科学实验的过程之至终存在于一切科学实验的过程之中。测量结果只能接近于真实值,而中。测量结果只能接近于真实值,而难以达到真实值。难以达到真实值。误误 差差 公公 理理 一、准确度和误差一、准确度和误差(accuracy and error)(accuracy and error)准确度:表示分析结果准确度:表示分析结果( (测量值测量值) )与真实与真实值接近的程度。值接近的程度
12、。误差:即测定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即测定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是用来表示准确度的数值。是用来表示准确度的数值。误误 差差 的的 表表 示示 方方 法法1.1.绝对误差:绝对误差:(absolute error) (absolute error) x-x- xx 为正误差,为正误差,xx0)0)为常数,则称为常数,则称 X X 服从参数为服从参数为 , , 2 2 的正态分布。的正态分布。)x(e21)x(f222)x( x x0 0f f( (x x) )- -+ +x x0 0f f( (x x) )相同相同1 12 2x x0 0f f( (x x) )相同(相同(1 1 G G表
13、表,可疑,可疑值舍弃,反之则保留值舍弃,反之则保留SxxG可精密度检验精密度检验- -F F检验检验目的:判断两组数据间存在偶然误差目的:判断两组数据间存在偶然误差是否有显著不同。是否有显著不同。 212221SSSSF F F1 1=n=n1 11 1, F F2 2=n=n2 21 1F F检验的步骤检验的步骤1.1.计算两个样本的方差计算两个样本的方差(S(S大大2 2,S,S小小2 2) )2.2.求算求算F F计计(F(F计计= =S S大大2 2/S/S小小2 2) )3.3.确定合适的显著性水平确定合适的显著性水平( ( =0.05=0.05) )4.4.查表比较查表比较(F(F
14、计计F F ,f1 , f2 ,f1 , f2两组数据精密度无显著性差两组数据精密度无显著性差异异) )注:注:F F检验多为单侧检验检验多为单侧检验准确度检验准确度检验- -t t检验检验目的:判断某一分析方法或操作过目的:判断某一分析方法或操作过程中是否存在较大的系统误差。程中是否存在较大的系统误差。t t检验的步骤检验的步骤u确定检验区间确定检验区间( (双侧或单侧双侧或单侧) )u确定检验的统计量确定检验的统计量( (样本平均值与标准值比较或两个样本平均值与标准值比较或两个样本平均值比较等样本平均值比较等) )u确定显著性水平确定显著性水平( ( = =0.050.05或或 = = 0
15、.01) 0.01)u计算计算 X, SX, Su计算统计量计算统计量t t计计u查表比较(查表比较( t t计计 t t , ,f f , ,表明无显著性差异表明无显著性差异)t t检验的应用检验的应用1.1.样本平均值与标准值比较样本平均值与标准值比较Snx 计tF=n-1F=n-12.2.两个样本平均值比较(方差齐性)两个样本平均值比较(方差齐性)F=nF=n1 1+n+n2 2-2-22) 1() 1(t21222211212121nnSnSnSnnnnSxxRR其中计显著性检验注意事项显著性检验注意事项1.1.两组数据的显著性检验顺序是先进行两组数据的显著性检验顺序是先进行F F检检
16、验,通过后做验,通过后做t t检验。检验。2.2.单侧与双侧检验。单侧与双侧检验。3.3.置信水平置信水平P P或显著水平或显著水平 的选择。(一类的选择。(一类错误与二类错误)错误与二类错误)六、相关与回归六、相关与回归相关系数的范围:相关系数的范围:0 0 |r| |r| 1 1 0.90r0.950.90r0.95表示一条平滑的直线表示一条平滑的直线0.950.95r0.99r0.99r0.99表示线性关系很好表示线性关系很好注注 意意 点点1.x1.x1 1或或Y Y1 1是否相关?是否相关?2.2.线性回归方程是经验公式。只适合在原来的试验线性回归方程是经验公式。只适合在原来的试验范
17、围。(例外:标准加入法)范围。(例外:标准加入法)3.3.回归方程的稳定性受回归方程的稳定性受X X的离散程度影响,相关系的离散程度影响,相关系数的稳定性受数的稳定性受Y Y的离散程度影响。的离散程度影响。4.4.相关与回归的结果良好时,一定是线性?相关与回归的结果良好时,一定是线性?小小 结结 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定义、特点、来源等定义、特点、来源等 精密度的表示方式以及相互间的运算精密度的表示方式以及相互间的运算 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 误差的传递误差的传递 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有效数字及其
18、运算法则有效数字及其运算法则l有效数字的判断有效数字的判断l有效数字的修约有效数字的修约l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有限量测量数据的统计处理有限量测量数据的统计处理 统计概念回顾统计概念回顾 正态分布正态分布t t分布分布 总体均数的区间估计总体均数的区间估计 数据统计检验的基本步骤数据统计检验的基本步骤 相关与回归相关与回归第三章 滴定分析法概论 An introduction to titrimetric analysis 滴定分析 将一种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标准溶液)滴加到被测物质的溶液中, 根据所加试剂溶液的浓度和体积,计算出被测物质的量。 容量分析 (volumetri
19、c analysis) 第 一 节 滴定分析法和滴定方式一、滴定曲线及有关概念滴定分析基于下列化学反应: tT + bB = cC + dD T: 滴定剂 titrant 标准溶液 standard solution标准溶液(Standard solution): 滴定分析中具有准确已知浓度的试剂溶液。滴定(Titration): 将标准溶液(滴定剂)通过滴定管逐滴加到被测 物质溶液中进行测定的过程。化学计量点 (计量点) (Stoichiometric point, sp): 滴定剂的量与被测物质的量正好符合化学反应式 所表示的计量关系的一点。1. 基本概念指示剂(Indicator): 通
20、过颜色的改变来指示化学计量点到达(确定终点)的试剂。一般有两种不同颜色的存在形体。滴定终点(终点) (Titration end point, EP): 指示剂改变颜色(滴定终止)的一点。滴定终点误差(Titration end point error), 滴定误差(titration error,TE): 滴定终点与化学计量点的不完全一致引成的相对误差。2. 滴定分析法的分类酸碱滴定法 Acid-base沉淀滴定法 Precipitation配位滴定法 Complexometric (complex-formation) 氧化还原滴定法 Oxidation-reduction 非水滴定法(在
21、水以外的溶剂中进行) Nonaqueous titration 3. 滴定曲线和滴定突跃滴定方程: 以数学方程描述滴定过程中组分浓度的变化。滴定曲线(Titration curve): 以作图的方式描述滴定过程中组分浓度的变化。 以加入的滴定剂体积(或滴定百分数)为横坐标,溶液的组分浓度或与浓度相关的某种参数(pH, pM, 等)为纵坐标绘制的曲线。以溶液中组分的浓度(或浓度的负对数值)以溶液中组分的浓度(或浓度的负对数值)或某种参数(性质)对加入的滴定剂体积或某种参数(性质)对加入的滴定剂体积(或滴定百分数)作图(或滴定百分数)作图 滴定曲线的特点曲线的起点决定于被滴定物质的性质和浓度滴定过
22、程中溶液浓度(参数)的变化: 滴定开始时,变化比较平缓;计量点附近,发生突变,曲线变得陡直;之后,又趋于平缓 。 滴定突跃和突跃范围滴定突跃(abrupt change in titration curve) : 在化学计量点附近(计量点前后0.1%范围内),溶液浓度及其相关参数所发生的急剧变化。突跃范围(the range of abrupt change in titration curve) : 滴定突跃所在的范围。 4.指示剂有机化合物在溶液中能以两种(或两种以上)型体存在两种型体具有明显不同的颜色。 In+ X XIn (X:H+、M n+ 等) 颜色 1 颜色 2到达滴定终点时,由
23、一种颜色转变为另一种颜色。通过颜色的改变来指示化学计量点的到达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Color change interval ): 由一种型体颜色转变为另一型体颜色的溶液参数变化的范围。 In/XIn10, 显颜色 1; In/XIn1/10, 显颜色 2, 由颜色 1变为颜色 2,X的浓度变化范围。理论变色点 (Theoretical color change point): In=XIn,溶液呈现指示剂的中间过渡颜色怎样选择指示剂?指示剂的变色点尽可能接近化学计量点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全部或部分落在滴定突跃范围内 5. 滴定终点误差滴定终点误差(Titration end point err
24、or)或滴定误差(Titration error): 由于滴定终点与化学计量点不相符合产生的相对误差。可用林邦误差公式计算(3-1) TE(%)tXppXcK 1010100% pXpX: : 滴定过程中发生变化的参数,如滴定过程中发生变化的参数,如pH pH 或或 pMpM pX pXpXpXepep( (终点终点) ) pX pXspsp( (计量点计量点) )K Kt t: : 滴定常数即滴定反应平衡常数滴定常数即滴定反应平衡常数c c : : 与计量点时滴定产物的总浓度与计量点时滴定产物的总浓度c cspsp有关有关强酸强碱滴定强酸强碱滴定: Kt 1/Kw=1014(25),强酸(碱
25、)滴定弱碱(酸)强酸(碱)滴定弱碱(酸):Kt= Kb/Kw (Ka/Kw), c = csp配位滴定配位滴定:Kt ,c = cM(sp)2spcc MYK例例1 1 用用0.1000mol/L NaOH0.1000mol/L NaOH滴定滴定20.00ml 20.00ml 0.1000mol/L HCl0.1000mol/L HCl,以酚酞(,以酚酞(pHpHepep= 9.00= 9.00)或甲基黄(或甲基黄(pHpHepep= 3.50= 3.50)为指示剂,计算)为指示剂,计算滴定误差。滴定误差。 解:pHsp=7.00,csp=0.05mol/L 酚酞为指示剂 pH=9.00 7.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