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散与离子注入-ppt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扩散与离子注入-ppt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扩散 离子 注入 ppt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第十七章 扩散和离子注入1ppt课件17.1 引引 言言本章主要内容:本章主要内容:p扩散工艺和离子注入工艺扩散工艺和离子注入工艺p扩散和离子注入工艺的应用扩散和离子注入工艺的应用p扩散和离子注入设备扩散和离子注入设备本章知识要点:本章知识要点:l掌握掺杂的目的和应用;掌握掺杂的目的和应用;l掌握扩散和离子注入的原理及其应用;掌握扩散和离子注入的原理及其应用;l掌握退火效应和沟道效应掌握退火效应和沟道效应l了解离子注入设备。了解离子注入设备。2ppt课件掺杂原因: 本征硅导电能力很差。本征硅导电能力很差。 在硅中加入一定数量和种类的在硅中加入一定数量和种类的杂质杂质,改变其电学性,改变其电学性
2、质,并使掺入的杂质数量和分布情况都满足要求。质,并使掺入的杂质数量和分布情况都满足要求。17.1 引引 言言3ppt课件受主杂质受主杂质 IIIA 族族 (P-Type) 半导体半导体 IVA 族族 施主杂质施主杂质 VA 族族(N-Type) 元素元素 原子序数原子序数 元素元素 原子序数原子序数 元素元素 原子序数原子序数 Boron (B) 5 Carbon 6 Nitrogen 7 Aluminum 13 Silicon (Si) 14 Phosphorus (P) 15 Gallium 31 Germanium 32 Arsenic (As) 33 Indium 49 Tin(锡锡)
3、 50 锑锑 51 半导体常用杂质半导体常用杂质17.1 引引 言言4ppt课件扩散扩散: 是将一定数量和一定种类的杂质通过是将一定数量和一定种类的杂质通过高温高温扩散掺入到硅扩散掺入到硅或其它晶体中,以改变晶体的电学性质,并使掺入的杂质数量或其它晶体中,以改变晶体的电学性质,并使掺入的杂质数量和分布情况都满足要求的过程。和分布情况都满足要求的过程。离子注入离子注入: 是在高真空的复杂系统中,产生电离杂质并形成高是在高真空的复杂系统中,产生电离杂质并形成高能量的离子束,入射到硅片靶中进行掺杂的过程。能量的离子束,入射到硅片靶中进行掺杂的过程。OxideOxideP Silicon substr
4、ateDiffused regionNDopant gas束扫描束扫描MaskMaskSilicon substratexj离子注入机离子注入机17.1 引引 言言5ppt课件掺杂方式p 扩散:扩散:掺杂总量及浓度分布受掺杂总量及浓度分布受扩散时间扩散时间和和温度影响温度影响;形成;形成特征尺寸较大特征尺寸较大;扩散温度;扩散温度较高,需较高,需氧化物或氮化物氧化物或氮化物作为作为掩膜掩膜。p 离子注入离子注入:杂质总量及浓度分布受:杂质总量及浓度分布受注入剂注入剂量量、能量能量和和推结时间推结时间及及温度温度决定。适于决定。适于小小特征尺寸特征尺寸的芯片。注入的芯片。注入温度较低温度较低,常
5、用,常用光光刻胶刻胶作为作为掩膜掩膜。17.1 引引 言言6ppt课件具有掺杂区的具有掺杂区的CMOS结构结构17.1 引引 言言7ppt课件17.1 引引 言言8ppt课件亚微米亚微米CMOS IC 制造厂典型的硅片流程模型制造厂典型的硅片流程模型测试测试/ /拣选拣选t t注入注入扩散扩散刻蚀刻蚀抛光抛光光刻光刻完成的硅片完成的硅片无图形的硅片无图形的硅片硅片起始硅片起始薄膜薄膜硅片制造前端硅片制造前端17.1 引引 言言9ppt课件17.2 扩散扩散10ppt课件p 扩散原理扩散原理p 固溶度固溶度p 扩散机构扩散机构p 扩散方式扩散方式p 扩散工艺扩散工艺 p 扩散效应扩散效应 17.
6、2 扩扩 散散11ppt课件17.2.1 扩散原理扩散原理扩散:扩散:粒子从浓度较高的地方向着浓度较低的地方移动,从粒子从浓度较高的地方向着浓度较低的地方移动,从而使得粒子的分布逐渐趋于均匀;而使得粒子的分布逐渐趋于均匀; 浓度的差别越大,扩散越快;浓度的差别越大,扩散越快; 温度越高,扩散也越快。温度越高,扩散也越快。目的:目的:在硅中加入一定数量和种类的杂质,改变其电学性质在硅中加入一定数量和种类的杂质,改变其电学性质。扩散方式扩散方式:气态;液态;固态气态;液态;固态xt)N(x,DJ12ppt课件1100硅中的固溶度 固溶度:固溶度:在一定温度下,衬底能够吸收杂质浓度的上限在一定温度下
7、,衬底能够吸收杂质浓度的上限。17.2.2 固溶度固溶度13ppt课件在间隙位置被在间隙位置被转移的硅原子转移的硅原子SiSiSiSiSiSiSiSiSic) 机械的间隙转移机械的间隙转移SiSiSiSiSiSiSiSiSia) 硅晶格结构硅晶格结构b) 替位扩散替位扩散SiSiSiSiSiSiSiSiVacancyDopantd) 间隙扩散间隙扩散SiSiSiSiSiSiSiSiSi间隙式杂质间隙式杂质 (杂质杂质原子半径较小原子半径较小)17.2.3 杂质扩散机构杂质扩散机构14ppt课件p 杂质原子在半导体中扩散的方式有两种:杂质原子在半导体中扩散的方式有两种:间隙式扩散:间隙式杂质原子
8、在晶格的间隙位置间运动。间隙式扩散:间隙式杂质原子在晶格的间隙位置间运动。替位式扩散:替位式杂质原子依靠周围空的格点(即空替位式扩散:替位式杂质原子依靠周围空的格点(即空位)来进行扩散。位)来进行扩散。 如对硅而言,如对硅而言, Au、Ag、Cu、Fe、Ni 等半径较小的杂质原子按间隙式扩散;等半径较小的杂质原子按间隙式扩散; P、As、Sb、B、Al、Ga、In 等半径较大的杂质原子按替位式扩等半径较大的杂质原子按替位式扩散。散。17.2.3 杂质扩散机构杂质扩散机构15ppt课件p 间隙式扩散:间隙式扩散: 必须要越过一个高度为必须要越过一个高度为Ei为为0.61.2eV的势垒的势垒 越过
9、势垒的几率:越过势垒的几率: 扩散系数:扩散系数:/0E kTiiPe2iD a P17.2.3 杂质扩散机构杂质扩散机构16ppt课件p 替位式扩散:替位式扩散: 只有当替位杂质的近邻晶格上出现空只有当替位杂质的近邻晶格上出现空位(势垒高度位(势垒高度Ev),同时还需大于势),同时还需大于势垒高度垒高度Es 的能量,替位杂质才能运动的能量,替位杂质才能运动到近邻空位上。到近邻空位上。 越过势垒的几率:越过势垒的几率: 扩散系数:扩散系数:()/0EEs kTviPe2iD a P由于(由于(Ev+Es)比)比Ei大(其差值远大于大(其差值远大于kT),因而),因而替位杂质扩替位杂质扩散远比间
10、隙杂质的扩散慢散远比间隙杂质的扩散慢17.2.3 杂质扩散机构杂质扩散机构17ppt课件17.2.3 杂质扩散机构杂质扩散机构扩散系数与温度有关扩散系数与温度有关D0:扩散率扩散率E:扩散工艺激活能:扩散工艺激活能k0:玻耳兹曼常数玻耳兹曼常数T:绝对温度。:绝对温度。)exp(00TkEDD18ppt课件扩散过程中,杂质不断进入硅中,而表面杂质浓度扩散过程中,杂质不断进入硅中,而表面杂质浓度保持不变保持不变 表面杂质浓度由该杂质在此温度下的表面杂质浓度由该杂质在此温度下的固溶度固溶度决定:决定: 边界条件边界条件1: N(0, t)= Ns 假定杂质在硅片内扩散的深度远小于硅片的厚度:假定杂
11、质在硅片内扩散的深度远小于硅片的厚度: 边界条件边界条件2: N(, t)= 0 在扩散开始时,硅片内没有杂质扩进,初始条件为:在扩散开始时,硅片内没有杂质扩进,初始条件为: N(x, 0)= 0 x 0一、恒定表面浓度的扩散一、恒定表面浓度的扩散17.2.4 杂质扩散方式杂质扩散方式19ppt课件x是由表面算起的垂直距离是由表面算起的垂直距离(cm),t 代表扩散时间代表扩散时间(s)恒定表面源扩散,杂质为余误差分布恒定表面源扩散,杂质为余误差分布2202( , )12xDtssxN x tNedN erfcDt17.2.4 杂质扩散方式杂质扩散方式20ppt课件 在一定扩散温度下,表面杂质
12、浓度在一定扩散温度下,表面杂质浓度Ns为由扩散温度下的为由扩散温度下的固固溶度溶度决定决定。 扩散时间越长,扩散温度越高,扩散进硅片内的杂质数量扩散时间越长,扩散温度越高,扩散进硅片内的杂质数量就越多。对单位面积的半导体而言,在就越多。对单位面积的半导体而言,在t 时间内扩散到体时间内扩散到体内的杂质总量可求出内的杂质总量可求出: 恒定表面源扩散的主要特点恒定表面源扩散的主要特点:00( )( , )22ssxDtQ tN x t dxN erfcdxNDt扩散时间越长,温度越高,扩散深度越大扩散时间越长,温度越高,扩散深度越大。结深的位置由。结深的位置由N(xj, t)= NB 和和上面公式
13、可得:上面公式可得:12BjsNxDterfcA DtN17.2.4 杂质扩散方式杂质扩散方式21ppt课件扩散开始时,半导体表面扩散开始时,半导体表面杂质源总量一定杂质源总量一定,此种扩散称为有,此种扩散称为有限源扩散。限源扩散。假定扩散开始时硅表面单位面积的杂质总量为假定扩散开始时硅表面单位面积的杂质总量为Q,且均匀地,且均匀地在一极薄的一层内(厚度在一极薄的一层内(厚度h),杂质在硅片内要扩散的深度,杂质在硅片内要扩散的深度远大于远大于h。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为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为:N(x, 0)= 0, x hN(x, 0)= Ns= Q/h, 0 x hN(, t) = 0二、有限源扩
14、散二、有限源扩散:17.2.4 杂质扩散方式杂质扩散方式22ppt课件有限源扩散,杂质分布为高斯分布有限源扩散,杂质分布为高斯分布24( , )xDtQN x teDt17.2.4 杂质扩散方式杂质扩散方式23ppt课件 扩散时间越长,杂质扩散越深,表面浓度越低;扩散温度扩散时间越长,杂质扩散越深,表面浓度越低;扩散温度越高,杂质扩散得也越深,表面浓度下降得越多;越高,杂质扩散得也越深,表面浓度下降得越多; 在整个扩散过程中,杂质总量在整个扩散过程中,杂质总量Q保持不变保持不变。 表面杂质浓度可控,任何表面杂质浓度可控,任何t 时刻的表面浓度为:时刻的表面浓度为:因此有限源扩散的杂质分布也可表
15、示为:因此有限源扩散的杂质分布也可表示为:有限源扩散有限源扩散的主要特点的主要特点:( )SQNtDt 24( , )xDtSN x tNt e17.2.4 杂质扩散方式杂质扩散方式24ppt课件 结深为:结深为: 表面浓度表面浓度Ns 与扩散深度成反比,扩散越深,则表面与扩散深度成反比,扩散越深,则表面浓度越低;浓度越低;NB 越大,结深将越浅。越大,结深将越浅。2lnSjBNxDtA DtN17.2.4 杂质扩散方式杂质扩散方式25ppt课件p 为了同时满足对表面浓度、杂质总量以及结深等的要求,为了同时满足对表面浓度、杂质总量以及结深等的要求,实际生产中常采用两步扩散工艺:实际生产中常采用
16、两步扩散工艺: 第一步称为预扩散或预淀积,在较低的温度下,采用第一步称为预扩散或预淀积,在较低的温度下,采用恒定表面源扩散方式,其分布为余误差函数,目的在恒定表面源扩散方式,其分布为余误差函数,目的在于控制扩散杂质总量;于控制扩散杂质总量; 第二步称为主扩散或再分布,将表面已沉积杂质的硅第二步称为主扩散或再分布,将表面已沉积杂质的硅片在较高温度下扩散,以控制扩散深度和表面浓度。片在较高温度下扩散,以控制扩散深度和表面浓度。 激活:激活:杂质原子与衬底原子形成共价键,成为替位式杂质原子与衬底原子形成共价键,成为替位式杂质杂质。17.2.4 杂质扩散方式杂质扩散方式在引入扩散源后作推进扩散时,常常
17、会在硅片上表面有一氧化层或其它覆盖层保护硅片,使硅片中的杂质不会挥发到大气中去。26ppt课件 17.2.6 扩散工艺扩散工艺液态源扩散系统固态源扩散系统气态源扩散系统磷烷(PH4)、砷烷(AsH3) 、氢化锑(SbH3)、乙硼烷(H2B6)等(剧毒气体) 三氯氧磷 (POCl3) 、硼酸三甲脂 B(CH3)O3 (B2O3,P2O5,BN等)27ppt课件 磷的液态源扩散三氯氧磷(POCl3)是普遍选用的液态源,无色透明液体,有毒,在室温下具有较高的蒸气压。磷的液态源扩散做为预扩散,其化学反应式: POCl3 PCl5 P2O5 PCl5 O2 P2O5 Cl2 POCl3 O2 P2O5
18、Cl2 P2O5 Si P SiO217.2.6 扩散工艺扩散工艺28ppt课件 硼的涂源扩散B2O3乳胶源是普遍选用的扩散源,该源无毒。通过旋转涂敷到硅片上,经过烘培除去有机溶剂然后进入高温炉进行预扩散。其化学反应式: B2O3 Si B SiO217.2.6 扩散工艺扩散工艺29ppt课件p 方块电阻(Rs:单位为 /)和结深是扩散的重要工艺参数,两个参数已知则扩散分布曲线也可确定下来。 结深测量:磨角染色法, HF与0 1HNO3的混合液,使p区的显示的颜色比n区深 方块电阻(Rs:单位为 /):17.2.6 扩散工艺扩散工艺wlRwlxwxlAlRSjjVItS S S143230pp
19、t课件17.2.7 横向扩散横向扩散原子扩散进入硅片,向各个方向运动:硅的原子扩散进入硅片,向各个方向运动:硅的内部内部、横向横向和和重新重新离开离开硅片。硅片。杂质原子沿硅片表面方向迁移,发生杂质原子沿硅片表面方向迁移,发生横向扩散横向扩散。热扩散中。热扩散中的横向扩散通常是纵向结深的的横向扩散通常是纵向结深的75%一一85。横向扩散导致沟道长度的减小,影响器件的集成度和性能。横向扩散导致沟道长度的减小,影响器件的集成度和性能。31ppt课件 硼、磷杂质在SiO2Si界面的分凝效应 在硼、磷杂质的再扩散中,总是要生长一定厚度的SiO2,杂质在SiO2Si界面发生分凝效应,使杂质在SiO2和S
20、i中重新分布,其结果造成在硅中的硼杂质总量比磷损失的多,其现象俗称SiO2吸硼排磷。17.2.7 扩散效应扩散效应2SiSiOm 杂质在中的平衡浓度分凝系数杂质在中的平衡浓度32ppt课件杂质杂质 杂质源杂质源 化学名称化学名称 Arsenic (As) AsH3 砷烷砷烷(gas) Phosphorus (P) PH3 磷烷磷烷 (gas) Phosphorus (P) POCl3 三氯氧磷三氯氧磷 (liquid) Boron (B) B2H6 乙硼烷乙硼烷 (gas) Boron (B) BF3 三氟化硼三氟化硼 (gas) Boron (B) BBr3 三溴化硼三溴化硼 (liquid
21、) 锑锑 (Sb) SbCl5 五氯化锑五氯化锑 (solid) 17.2.8 扩散常用杂质源扩散常用杂质源33ppt课件17.3 离子注入离子注入34ppt课件a) 低掺杂浓度低掺杂浓度 (n, p) 浅结浅结 (xj)MaskMaskSilicon substratexj低能低能低剂量低剂量快速扫描快速扫描束扫描束扫描掺杂离子掺杂离子离子注入机离子注入机b) 高掺杂浓度高掺杂浓度 (n+, p+) 和深结和深结 (xj)束扫描束扫描高能高能大剂量大剂量慢速扫描慢速扫描MaskMaskSilicon substratexj离子注入机离子注入机离子注入:离子注入:一种向硅衬底中引入可控制数量的
22、杂质,以改变其一种向硅衬底中引入可控制数量的杂质,以改变其电学性能的方法。它是一个电学性能的方法。它是一个物理过程,物理过程,即即不发生化学反应不发生化学反应。17.3 离子注入离子注入35ppt课件离子源离子源分析磁体分析磁体加速管加速管离子束离子束等离子体等离子体工艺腔工艺腔吸出组件吸出组件扫描盘扫描盘离子注入机示意图离子注入机示意图17.3 离子注入离子注入 离子注入的基本过程v 将某种元素的原子或携带该元素的分子经离化变成带电的离子v 在强电场中加速,获得较高的动能后,射入材料表层(靶)36ppt课件17.3.1 离子注入特点离子注入特点 离子注入的优点:1. 精确地控制掺杂浓度和掺杂
23、深度2. 可以获得任意的杂质浓度分布3. 杂质浓度均匀性、重复性很好4. 掺杂温度低5. 沾污少6. 无固溶度极限37ppt课件 离子注入的缺点: 1. 高能杂质离子轰击硅原子将产生晶格损伤 2. 注入设备复杂昂贵17.3.1 离子注入特点离子注入特点38ppt课件 剂量:剂量:剂量是单位面积硅片表面注入的离子数,单位是剂量是单位面积硅片表面注入的离子数,单位是原子每平方厘米。原子每平方厘米。Q:剂量,原子数:剂量,原子数/cm2;I:束流,库伦:束流,库伦/秒;秒;n:每个离子的电荷数;:每个离子的电荷数;A:注入面积;:注入面积; t:时间。:时间。离子注入是硅片制造的重要技术,主要原因之
24、一是它能够离子注入是硅片制造的重要技术,主要原因之一是它能够重复重复向硅片中向硅片中注入相同剂量的杂质注入相同剂量的杂质。17.3.2 离子注入参数离子注入参数ItQenA39ppt课件注入能量注入能量:离子注入的能量用电子电荷与电势差的乘积来离子注入的能量用电子电荷与电势差的乘积来表示。单位:千电子伏特表示。单位:千电子伏特KeV 带有一个正电荷的离子在电势差为带有一个正电荷的离子在电势差为100KV的电场运动,它的电场运动,它的能量为的能量为100KeV17.3.2 离子注入参数离子注入参数40ppt课件SiSiSiSiSiSiSiSiSiSiSiSiSiSiSiSiSiSiSiSiSiS
25、iSiSiX-rays电子碰撞电子碰撞原子碰撞原子碰撞被移动的硅原子被移动的硅原子携能杂质原子携能杂质原子硅晶格硅晶格p 主要能量损失机制是主要能量损失机制是电子阻止电子阻止和和核阻止核阻止;p 电子阻止是电子阻止是杂质原子杂质原子与靶材料的与靶材料的电子电子发生碰发生碰撞;撞;p 核阻止是核阻止是杂质原子杂质原子与与硅原子硅原子发生碰撞,造成发生碰撞,造成硅原子的移位。硅原子的移位。17.3.2 离子注入参数离子注入参数41ppt课件17.3.2 离子注入参数离子注入参数v 核阻止本领在低能量下起主要作用v 电子阻止本领在高能量下起主要作用核阻止和电子阻核阻止和电子阻止相等的能量止相等的能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