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电子课本教材(全册pdf电子书)-免费下载.pdf

收藏

编号:257908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6.87MB    格式:PDF    上传时间:2020-02-11
0
文币
资源描述:
义 务 教 育 教 科 书 数 学 九年级 上册 QINGDAOCHUBANSHE 亲爱的同学: 你们好!祝贺你进入九年级,开始了义务教育阶段最后一学年的 学习生活,攀登上一个新的起点。 过去你已经熟悉了全等形。但生活中还有形状相同大小未必相等 的图形,怎样判定两个三角形的形状相同呢?形状相同的三角形有 什么性质?怎样把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你将在“图形的相似”中 得到解答。 你到过或听说过“东方比萨斜塔”——苏州虎丘塔吗?这座塔 四百多年前就开始倾斜,现在它的中心线偏离铅直方向多少度了?它 与地面的倾斜角是多少?你会在“解直角三角形”中学到解决这类实 际问题的本领。 在七年级,你对圆已经有了初步认识,本书将带你进一步探索圆 的性质,掌握圆与角、圆与直线、圆与三角形、圆与正多边形等更为 广阔的知识。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你的数学视野将会进一步扩大,你 的推理能力将会进一步得到提高。 在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和分式方程的基础上,你将认识新的朋 友——一元二次方程,学会它的解法,并用它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你 会再次感受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重要的数学模型。 数学是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也是一种文化和 思维的方式。数学不仅给我们知识,而且给人以智慧、修养和力量。 过去,数学一直是你的亲密伙伴,今后,数学将继续伴你茁壮成长。 现在,就让我们走进九年级数学的新天地,继续领略数学的美 妙,探索数学的奥秘吧! 1 目 录 2 4 8 22 26 32 36 38 41 45 49 53 62 66 68 76 81 91 101 104 109 117 目 录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 1 章 图形的相似 1.1 相似多边形 1.2 怎样判定三角形相似 1.3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1.4 图形的位似 回顾与总结 第 2 章 解直角三角形 2.1 锐角三角比 2.2 30° ,45° ,60° 角的三角比 2.3 用计算器求锐角三角比 2.4 解直角三角形 2.5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 回顾与总结 第 3 章 对圆的进一步认识 3.1 圆的对称性 3.2 确定圆的条件 3.3 圆周角 3.4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3.5 三角形的内切圆 3.6 弧长及扇形面积的计算 3.7 正多边形与圆 回顾与总结 122 124 130 135 139 142 146 149 155 158 ⋯⋯⋯⋯⋯⋯⋯⋯⋯⋯⋯⋯⋯⋯⋯⋯⋯⋯⋯⋯⋯ ⋯⋯⋯⋯⋯⋯⋯⋯⋯⋯⋯⋯⋯⋯⋯⋯⋯⋯⋯⋯⋯ ⋯⋯⋯⋯⋯⋯⋯⋯⋯⋯⋯⋯⋯⋯⋯⋯ ⋯⋯⋯⋯⋯⋯⋯⋯⋯⋯⋯⋯⋯⋯⋯⋯ ⋯⋯⋯⋯⋯⋯⋯⋯⋯⋯⋯⋯⋯⋯ ⋯⋯⋯⋯⋯⋯⋯⋯⋯⋯⋯⋯⋯⋯⋯⋯ ⋯⋯⋯⋯⋯⋯⋯⋯⋯⋯⋯⋯⋯⋯ ⋯⋯⋯⋯⋯⋯⋯⋯⋯⋯⋯⋯⋯⋯⋯⋯⋯⋯ ⋯⋯⋯⋯⋯⋯⋯⋯⋯⋯⋯⋯⋯⋯⋯⋯⋯⋯⋯⋯⋯⋯ ⋯⋯⋯⋯⋯⋯⋯⋯⋯⋯⋯⋯⋯⋯⋯⋯⋯ 第 4 章 一元二次方程 4.1 一元二次方程 4.2 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4.3 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4.4 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4.5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4.6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4.7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回顾与总结 综合与实践 黄金分割与五角星 2 目 录 第1章 图形的相似 2 3 第1章 图形的相似 4 1.1 相似多边形 小莹在电脑上任意画出一个四边形 ABCD(图 1-2 ①) ,并将它按原大复制下来,得到四边形 A'B'C'D' (图 1-2 ②). 然后将四边形 ABCD 各角的大小保 持不变,将它的各边同时放大 5 4 倍,得到四边形 A''B''C''D''(图 1-2 ③) . 再将四边形 ABCD 各角的大 小保持不变,将它的各边同时缩小 2 3 ,得到四边形 A'''B'''C'''D'''(图1-2 ④) , 把这四个四边形打印在同一张纸上(图 1-2) . 五星红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 国旗上的左上角 有五颗五角星(图 1-1) . 这五颗五角星的形状相同吗? 大小相等吗? 在现实生活中,你还见过形状相同但大小未必相等 的图形吗? 形状相同的平面图形叫做相似形(similar fi gures) . 全等形与相似形有什么关系? 交流与发现 观察与思考 两个相似形未 必是全等形. 两个全等形也 是相似形. 图 1-1 5 (1)观察得到的四个四边形,你发现它们的形状和大小有什么特征?它们 是相似形吗? 1.1 相似多边形 (2)观察图 1-2 ① 和 ③,在四边形 ABCD 与四边形 A“B“C“D“ 中,∠A 与 ∠A“,∠B 与∠B“,∠C 与∠C“,∠D 与∠D“ 之间分别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相应的各边的比 AB A“B“ , BC B“C“ , CD C“D“, DA D“A“ 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3)观察图 1-2 ① 和 ④,四边形 ABCD 与四边形 A“'B“'C“'D“' 相应的各角 及相应的各边分别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图 ③ 和图 ④ 呢? 由上面的探究过程,我们发现:把四边形 ABCD 复制、放大或缩小后,所 得到的四边形与原来的四边形相似,它们的各个角对应相等,各边对应成比例. 反过来,如果一个四边形与四边形 ABCD 的各角对应相等,并且各边对应成比 例,那么这个四边形与四边形 ABCD 形状相同,也就是说,这个四边形与四边 形 ABCD 相似. 由此,可以给出相似多边形的定义: 两个边数相同的多边形,如果一个多边形的各个角与另一个多边形 的各个角对应相等,各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多边形叫做相似多边形 (similar polygons) . 如图 1-2,四边形 ABCD 与四边形 A''B''C''D'' 相似,记作四边形 ABCD ∽ 四边形 A''B''C''D'' . 符号“∽”读作“相似于”. 与三角形全等的表示方法一 形状相同是对相似形的一种描述,能利 用两个相似多边形的各角之间及各边之间的 数量关系表述它们形状相同的特征吗? ① ② ③ ④ 图 1-2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第1章 图形的相似 6 样,在记两个多边形相似时,要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相似多边形对应边的比叫做相似比(similarity ratio) . 例如,在图 1-2 中,四边形 A''B''C''D'' 与四边形 ABCD 的相似比为 5 4 ,或说成 5 : 4. 四边形 A'''B'''C'''D''' 与四边形 ABCD 的相似比为 2 3 . 当两个多边形全等时,其相似比为 1;反之,如果两个相似多边形的相似比为 1,那么这两个多边形全等. 例 1 如图 1-3,已知四边形 AEFD ∽ 四边形 EBCF . (1)写出它们相等的角及对应边的比例式; (2)若 AD = 3,EF = 4,求 BC 的长. 解 (1)在四边形 AEFD 和四边形 EBCF 中, ∵ 四边形AEFD ∽ 四边形EBCF, ∴∠A =∠BEF,∠AEF = ∠B,∠DFE =∠C,∠D =∠EFC . 并且 AE EB = EF BC = DF FC = AD EF . (2)∵ AD = 3,EF = 4 . 代入 EF BC = AD EF 得 4 BC = 3 4 . 解得 BC = 16 3 . 史海漫游 漫谈相似形 我们知道,形状相同的平面图形叫做相似形,形状相同且大小相等的图形叫做全等 形. 因此,全等形是相似形的特殊情况. 两个全等多边形是相似比为 1 的相似多边形. 挑战自我 由两个多边形的各个角分别相等,能断定它们相似吗?由两个多边形的边 对应成比例,能断定它们相似吗?如果不能,请分别举出反例;如果能,说明 你的理由. 图 1-3 7 1.1 相似多边形 人类对相似形的研究和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 古希腊数学家泰勒斯(Thalcs,约公元前 625 — 公元前 547)是希腊几何学的先 驱,早于欧几里得约 300 年,他已开始了对全等三角形和相似三角形的研究. 在他提出 的为数不多的几何命题中,就有“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并根据 相似三角形的原理,利用金字塔的塔高与垂直于地面的木杆的杆高之比等于它们的影长 之比,测量出了埃及金字塔的高度. 欧几里得的《原本》中,在系统地建立了与全等形有关的知识体系后,专门有两卷 (第Ⅴ卷和第Ⅵ卷)研究了比例论和相似图形. 1679年,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Leibniz,1646—1716)在 研究图形的相似问题时,产生了一个奇妙的想法,他把拉丁字 母 S 横过来,把相似符号写成“” ,用“∽”表示全等. 后人在 此基础上,创造了全等符号“≌” ,其中上面的“∽”表示两个 图形相似,下面的“=”表示两个图形的大小相等,这充分反映 了两个全等形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本质. 正因为相似符号“∽”和全等符号“≌”具有直观、简便 等优点,所以这两个符号被数学界沿用至今.莱布尼兹 1. 如果五边形 ABCDE ∽ 五边形 A'B'C'D'E',且五边形 ABCDE 与 A'B'C'D'E' 的相似比为 k1,五边形 A'B'C'D'E' 与 ABCDE 的相似比为 k2,那么 k1 与 k2 满足怎样的数量关系? 2. 如图,已知 △DEA ∽△BCA, (1)BC∥DE 吗?为什么? 1. 三角形与四边形能相似吗?等边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能相似吗?为什么? 2. 如图,△ABC ∽△DFE,点 A 与点 D,点 B 与点 F 是对应顶点. 请写出它 们的对应角、 对应边以及对应边之间 的比例式. A (第 2 题) BCEF D EF 练 习 习题1.1 复习与巩固 第1章 图形的相似 8 拓展与延伸 4. 如图,△BEA∽△BAD,写出图中所有相等的角和成比例线 段的比例式. (第 4 题) A B D E 探索与创新 5. 已知△ABC ∽△DEF,如果 BC = 3,CA = 4,AB = 6,△DEF 的最短边长为 2 . 求: (1)△DEF 各边的长; (2)△ABC 与△DEF 的相似比. 1.2 怎样判定三角形相似 实验与探究 (1)如图 1-4,直线 l1,l2 被平行直线 l3,l4 所截, 交点分别为 A,B,C,D . 过线段 AB 的中点 E,作直线 l5∥l4,交 l2 于点 F . F 是线段 DC 的中点吗?如果是,证明 你的结论. 图 1-4 (第 2 题) A ED B C (2)如果 BC = 3.6,ED = 2.4,AE = 5,求 AC 的长. 3. 如图,四边形 ABCD ∽四边形 PRS,BC = 8, R = 10,PS = 6,∠B = 64° . 求: (1)∠ 的度数; (2)AD 的长; (3)求四边形 ABCD 与四边形 PRS 的相似比. C R S D (第 3 题) ABP 9 1.2 怎样判定三角形相似 (1)的结论还可以说成:直线 l1,l2 被三条平行直线 l3 ,l4,l5 所截,如果 在 l1 上截得的两条线段的比等于 1∶1,那么在 l2 上截得的两条线段的比也等于 1∶1,也就是说这时截得的四条线段成比例. 过 D 作 DG∥l1,交 l5 于点 G,过 F 作 FH∥l1,交 l4 于点 H,由已知 AE = EB,可 推出 DG = FH . 再设法证明△DGF ≌△FHC (AAS) ,便能推出 DF = FC . ①② 图 1-5 要证明 DF = FC,如果能把它们放 在两个全等三角形中就好办了. 上面的结论能进一步推广吗? (2)在图 1-4 中,如果再取 AE 的中点 P,过点 P 作直线 l6∥l3 交 l2 于点 (图 1-5 ①) ,此时对应线段 AP,PB,D, C 成比例吗?为什么?如果取 EB 的中点 P1,过点 P1 作直线 l7∥l3,交 l2 于点 1(图 1-5 ②) . 你发现 l 1,l2 被平行 线 l3, l7, l4 截得的对应线段 AP1,P1B,D 1,1C 成比例吗(图 1-5 ②) ? 在图 1-5 ① 中,由 E 是 AB 的中点,P 是 AE 的中点,可得 第1章 图形的相似 10 AE = EB = 1 2 AB, AP = PE = 1 2 AE = 1 4 AB, PB = PE + EB = 1 4 AB + 1 2 AB = 3 4 AB . ∴ AP PB = AB 1 4 3 4 AB = 1 3 . 另一方面,由 l6∥l3∥l5∥l4,利用(1)的结论,可知 DF = FC,D = F, 于是 D = F = 1 4 DC,C = F + FC = 3 4 DC . ∴ D C = 1 3 . ∴ AP PB = DC . 在图 1-5 ② 中,类似地可以得到 AP1 P1B = D 1 1C , 即 AP1,P1B,D 1,1C 是成比例线段. (3)在图 1-5 ① 中,再继续取 AP 的中点 P2,或 PE 的中点 P3,或 PB 的中 点 P4,或 AP4 的中点 P5,分别过这些点作 l3 的平行线,重复(2)中的推理过 程,还可得到 APi PiB = D i iC (i = 1,2,3,⋯) . (4)一般地,如果任意两条直线 l1,l2 被一组平行直线 l3,l4,l5 所截,交点分别是点 A,B,C;D,E,F(图 1-6) . 都有 AB BC = DE EF . (5)在图 1-6 中,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你能得到 BC AB = EF DE , AB AC = DE DF 吗?你还可以得到哪些比例式? 在本书中,把下面的命题作为第 9 个基本事实: 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图 1-6 11 1.2 怎样判定三角形相似 (6)特别地,在△ABC 中,DE∥BC . 线段 AD,AB,AE,AC 成比例吗? 线段 AD,AB,DE,BC 呢? 过点 A 作直线 l∥BC(图 1-7) ,则 l∥DE,于是 AD AB = AE AC (基本事实 9) . 过 D 作 DF∥AC,交 BC 于点 F(图 1-8) ,则 AD AB = CF CB (基本事实 9) . ∵ DE∥BC,DF∥AC, ∴ 四边形 DFCE 是平行四边形. ∴ DE = CF . ∴ AD AB = DE BC . 从而 AD AB = AE AC = DE BC . 于是,就得到基本事实 9 的一个推论: 推论 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与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 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的三边对应成比例. 练 习 1. 如图,已知直线 l1∥l2∥l3,AB = 3 cm,BC = 5 cm,DE = 2.4 cm,求 DF 的长. 2. 如图,已知直线 l1∥l2∥l3,直线 l4,l5 分别与 l1,l2,l3 相交 ,直线 l4 与 l5 相交于点 A, 如图 ① ② ③. 分别写出图中对应线段的比例式. (第 1 题) DA A A A l4 l4l4l4 l5 l5l5l5 l1 l1l1l1 l2 l2 l2l2 l3 l3l3l3 EB BB B FC CC CDD DE E E F G ①②③ (第 2 题) 图 1-7图 1-8 l A A D B B D E C C E F 第1章 图形的相似 12 (2)我们知道,两个三角形有 6 对元素,只要其中的 3 对元素符合下面的 一种情况,就可以判定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① 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 ② 两角及其中一组等角的对边分别相等; ③ 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 ④ 三边分别相等. 在 ① 和 ② 两种情况中,都包含三个条件:两角相等及其中某一边分别相 等,由于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长可以不相等,如果把其中一边相等的条件去 掉,仅保留两角分别相等的条件,能判定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吗? (3)任意画△ABC,然后再作 一个△A'B'C',使∠A =∠A',∠B =∠B'(图 1-9) . 观察这两个三角 形,它们的形状相同吗?怎样判定 它们相似呢? 利用定义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太 不方便了. 能否适当减少其中的某些 条件,建立简便一些的判定方法呢? 图 1-9 BC A A' B'C' 如果将△A'B'C' 放到 △ABC 上面,使 A' 与 A 重合. A'B' 落到 AB 上,由∠A =∠A',那么 A'C' 落到 AC 上. 因为∠B =∠B' ,所以 B'C'∥BC,于 是△ABC 与△A'B'C' 的三边对应成比例,且∠C =∠C' ,所以 △ABC ∽△A'B'C' . 实验与探究 (1)相似三角形是最简单、 最常见的相似多边形. 你能根据相似多边形的定义 说出两个怎样的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吗?怎样判定两个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呢? 13 1.2 怎样判定三角形相似 (4)小莹利用实验的方法探索发现了命题“两角分别相等的三角形是相似 三角形” . 你能在她的思路的基础上,完成这一命题的证明吗? * 证明 1 在 AB 边(当 AB r,直线 AB 与⊙C 相离; (2)当 r = 2.4 cm 时,d = r,直线 AB 与⊙C 相切; (3)当 r = 3 cm 时,d 2 . 所以可以估计 x 的范围是 2 0 . 所以 x2 不合 题意,应当舍去,问题(3)的答案是: AC AB 的值约为 0.618 . 例3 解方程 2x2 + 3x - 1 = 0 . 解 方程两边同除以 2,得 x2 + 3 2 x - 1 2 = 0 . 移项,得 x2 + 3 2 x = 1 2 . 两边都加上( 3 4 ) 2,得 x2 + 3 2 x +( 3 4 ) 2 = 1 2 +( 3 4 ) 2 . 即 (x + 3 4 ) 2 = 17 16 . 由平方根的意义,得 x + 3 4 = ± 4 17 . 所以 x1 = 4 17-3+ , x2 = 4 17-3- . 如果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 系数不是1,为了便于配方,可 以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先把方 程的二次项系数化为 1 . 挑战自我 如果 p 与 q 都是常数,且 p2 ≥ 4q,你会用配方法解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 x2 + px + q = 0 吗?试一试. 第4章 一元二次方程 134 练 习 1. 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 (1)3x2 - 6x = 0; (2)2x2 - 4x - 3 = 0; (3)2x2 - 7x + 3 = 0; (4)4x2 - 7x - 2 = 0 . 习题4.2 拓展与延伸 复习与巩固 1. 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 (1)x2 + 8x = 9; (2)x2 - 3x = 0 ; (3)x2 + 4x = -3; (4)x2 - 18x + 31 = 0 . 2. 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 (1)x2 - 6x - 3 = 0; (2)-x2 + 4x = 3; (3)2x2 - 3x - 2 = 0; (4)3x2 - 6x - 1 = 0 . 3. 解答下列问题: (1)当 x 为何值时,代数式 x2 - 15x + 45 的值等于 -5 ? (2)当 x 为何值时,代数式 x2 - 13x + 40 与 x - 5 的值相等? 4.(中国古代数学问题)有一个矩形,面积为 864 平方步,它的宽比长少 12 步. 求这个矩形的长和 宽. 1 1 本题出自南宋数学家杨辉 1275 年所著《田亩比类乘除算法》一书. 原题是:直田积八百六十四步, 只云阔不及长一十二步. 问阔及长各几步? 5. 用配方法证明,无论 x 取何实数,代数式 2x2 - 8x + 18 的值不小于 10 . 6. 用配方法解方程 x2 +(x + 7) 2 = 112,然后借助 计算器求解的近似值(精确到 0.1) ,并将得出的近似值与 4.1 节“实验与探究”中的 估计值进行比较. 步是我国古代的长度单 位,1 步约等于 1.67 米. 亩、 分、平方步都是面积单位, 它们的关系是: 1 亩 = 10 分; 1 分 = 24 平方步. 小资料 135 4.3 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探索与创新 8. 关于 x 的二次方程 4x2 + 4kx + k2 = 1 的一个根是 -2,求 k 的值和另一个根. 日 6 13 20 27 一 7 14 21 28 二 1 8 15 22 29 三 2 9 16 23 30 四 3 10 17 24 五 4 11 18 25 六 5 12 19 26 (第 7 题) 7. 右图是一张月历表. 在此月历表上可以用一个矩形任 意圈出 2×2 个位置上相邻的数(如 2,3,9,10) . 如果圈出的 4 个数中最大数与最小数的积为 128,求 这 4 个数中最小的数. 4.3 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实验与探究 运用配方法,我们已经会解 x2 + x - 1 = 0, 2x2 + 3x - 1 = 0 等一元二次方程. 你会运用配方法解一般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 ax2 + bx + c = 0 吗?试一试. 因为 a≠0,方程两边都除以 a,得 x2 + b a x + c a = 0 . 移项,得 x2 + b a x = - c a . 两边都加上( b 2a ) 2,得 x2 + 2·x· b 2a +( b 2a ) 2 = (b 2a ) 2 - c a , 即 (x + b 2a ) 2 = b 2-4ac 4a2 . 由于 4a2 0,所以当 b 2 - 4ac ≥ 0 时,由平方根的意义,得 第4章 一元二次方程 136 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应将方程 化为一般形式,确定 a,b,c 的值(注意 符号) ,在 b2 - 4ac ≥ 0 的条件下,将 a, b,c 的值代入求根公式求解. 例1 用公式法解方程: (1)2x2 + 5x - 3 = 0; (2)4x2 = 9x . 解 (1)这里 a = 2,b = 5,c =-3 . ∵ b2 - 4ac = 52 - 4×2× (-3)= 49 0, ∴ x = -b± b 2-4ac 2a = -5± 49 2×2 = -5±7 4 . 即 x1 = -5+7 4 = 1 2 , x2 = -5-7 4 =-3 . (2)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得 4x2 - 9x = 0 . 这里 a = 4,b =-9,c = 0 . ∵ b2 - 4ac =(-9) 2 - 4×4×0 = 81 0, x + b 2a = ± b2-4ac 2a . 移项,得 x = - b 2a ± b2-4ac 2a , 即 x = -b± b 2-4ac 2a . 一般地, 对于一元二次方程 ax2 + bx + c = 0, 当 b2 - 4ac ≥ 0 时,它的根是 x = -b± b 2-4ac 2a ± b2-4ac . 这个式子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 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 叫做公式法(solving by formula) . 137 4.3 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 x = 9± 81 2×4 = 9±9 8 . 即 x1 = 9+9 8 = 9 4 , x2 = 9-9 8 = 0 . 练 习 1. 用公式法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 (1)x2 + 6x + 5 = 0; (2)6y2 - 13y - 5 = 0; (3)2y2 - 1 = 4y; (4)3 4 x2 = 2x + 1 2 . 例2 用公式法解方程 x2 + 3 = 2 3x . 解 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得 x2 - 2 3x + 3 = 0, 这里 a = 1,b = -2 3,c = 3 . ∵ b2 - 4ac =(-2 3) 2 - 4×1×3 = 0, ∴ x = 2 3±0 2 , 即 x1 = x2 = 3 . 例3 用公式法解方程,并求根的近似值(精确到 0.01) : (x + 1) (3x - 1)= 1 . 解 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得 3x2 + 2x - 2 = 0, 这里 a = 3,b = 2,c = -2 . ∵ b2 - 4ac = 22 - 4×3× (-2)= 28 0, ∴ x = -2± 28 2×3 = -1± 7 3 . 即 x1 = -1+ 7 3 ≈ -1+2.646 3 ≈ 0.55, x2 = -1- 7 3 ≈ -1-2.646 3 ≈ -1.22 . 第4章 一元二次方程 138 练 习 1. 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 (1)x2 - 12x + 20 = 0; (2)2x2 + 11x + 5 = 0; (3)5x2 - 2 15x + 3 = 0; (4)5x2 + 10x - 6 = 0 . 2. 用公式法解方程 2x2 - 6x + 3 = 0,并求根的近似值(精确到 0.01) . 习题4.3 拓展与延伸 探索与创新 复习与巩固 1. 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 (1)x2 - 3x - 10 = 0; (2)3x2 + 4x - 7 = 0; (3)6x2 + 2 = 7x; (4)4x2 - 12x = 1 . 2. 用公式法解习题 4.1 第 5 题中的方程,并把求得的解与原来估计的解进行比较. 3. 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 (1) (x + 1) (x - 1)= 2 2x; (2)2x2 + 2 5x + 1 = 0 . 4. 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并求根的近似值(精确到 0.1) : (1)x2 - 3x + 3 2 = 0; (2)3x2 + 5 (2x + 1)= 0 . 5. 已知方程 x2 + kx - 6 = 0 的一个根是 2,求它的另一个根及 k 的值. 6. 你会解方程(x2 + 2x) 2 - 7 (x2 + 2x)- 8 = 0 吗?小莹通过设 y = x2 + 2x,把原方程 化为 y2 - 7y - 8 = 0,求出 y 值,再求 x . 你来试一试. 7. 菱形 ABCD 的一条对角线长为 6 . AB 边的长是方程 x2 - 7x + 12 = 0 的一个根,菱形 ABCD 的周长是多少? 8. 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 2 和 6,第三边的长是方程 x2 - 10x + 21 = 0 的解,第三边的长是多少? 139 4.4 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4.4 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观察与思考 对于一元二次方程 x2 + 7x = 0,用配方法和公式法都可以求出它的解. 还有 更简便的求解方法吗? 思考下面的问题: (1)这个方程的两边有什么特征? 方程的右边为 0, 左边可以分解成两个一 次因式的积. 当一元二次方程的一 边是 0,另一边可以分解为 两个一次因式的积时,可 分别令两个一次因式为 0, 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 这 两个一元一次方程的根都 是原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加油站 (2)小莹的解法是: 把方程左边的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得 x (x + 7)= 0 . 从而 x = 0,或 x + 7 = 0 . 所以 x1 = 0, x2 = -7 . 你同意小莹的解法吗?这种解法的根据是什么?分别用配方法和公式法解 原方程,验证用三种方法求得的根都是一致的. 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因式分解法(solving by factorization) . 例1 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 (1)15x2 + 6x = 0; (2)4x2 - 9 = 0 . 解 (1)把方程的左边进行因式分解,得 3x (5x + 2)= 0 . 从而 x = 0,或 5x + 2 = 0 . 第4章 一元二次方程 140 挑战自我 所以 x1 = 0, x2 = - 2 5 . (2)把方程的左边进行因式分解,得 (2x + 3) (2x - 3)= 0, 从而 2x + 3 = 0,或 2x - 3 = 0 . 所以 x1 = - 3 2 , x2 = 3 2 . 例2 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 (2x + 1) 2 =(x - 3)2 . 解 移项,得 (2x + 1) 2 -(x - 3)2 = 0 . 把方程的左边进行因式分解,得 (2x + 1 + x - 3) (2x + 1 - x + 3)= 0 . 即 (3x - 2) (x + 4)= 0 . 从而 3x - 2 = 0,或 x + 4 = 0 . 所以 x1 = 2 3 ,x2 = -4 . 对于例 2,你还有其他的求解方法吗? 运用因式分解法, 通过降低未知数的次 数,便把解一元二次方 程的问题转化为解两个 一元一次方程的问题. (1)对于本节开始给出的方程 x2 + 7x = 0,小亮是这样解的: 把方程两边同除以 x,得 x + 7 = 0 . 所以 x = -7 . 怎么少了一个根?你知道小亮的解法错在什么地方吗? (2)对于例 2,大刚想到的解法是: 把原方程两边开平方,得 2x + 1 = x - 3 . 所以 x = -4 . 怎么也少了一个根?你知道大刚的解法错在什么地方吗? 141 4.4 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练 习 1. 用因式分解法解下列方程: (1)3x2 + x = 0; (2) 3y 2 + 2 3y = 0 ; (3)4x2 - 81 = 0; (4)9(x + 5) 2 = 1 . 2. 当 x 为何值时,分式 2x x-x2 没有意义? 习题4.4 拓展与延伸 探索与创新 复习与巩固 1. 用因式分解法解下列方程: (1)9x2 - 25 = 0; (2)16x2 + 10x = 0; (3)2y2 - 4 2y = 0; (4) (x - 1) x = 2 (x - 1) . 2. 用因式分解法解下列方程: (1) (2x + 1) 2 - x2 = 0; (2)16 (3x + 1) 2 = 9(x + 2)2; (3)2 (x + 2) 2 = 3 (x + 2) ; (4) (x - 2) (2x + 1)= 1 + 2x . 3. 当 x 取何值时,代数式(3x - 2) 2 与 2 (2 - 3x)的值相等? 4. 用因式分解法解下列方程: (1)5x(x - 2)- x + 2 = 0; (2)x2 -(x - 3)= 9 . 5. 填空: 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 ax2 + bx + c = 0 的两个根为 x1 = 1,x2 = 2,则二次三项式 ax2 + bx + c 可分解因式为 . 6. x 为何值时,分式 x - 1 2 (x - 1) 2 - x + 1 有意义? 7. 对于一元二次方程(2x - 5) 2 =(x - 2)2,你有几种不同的解法?你认为哪种方法最 简便? 第4章 一元二次方程 142 4.5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实验与探究 (1)你会解方程 x2 + 2x + 5 = 0 吗?试一试. 配方,得(x+1) 2 = -4 . 因为任何实数的平方都不可能是负 数,所以任何实数都不会是原方程的根. 因为 22 - 4×1×5 0 与 b2 - 4ac = 0 时,所求出的方程的两个根分别具有 什么特征? 当 b 2 - 4ac 0 时,由于 b2-4ac 是正数,-b2-4ac 是负数,所以 -b± b2-4ac 2a 是两个不相等的实数. 因此,方程 ①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 x1 = -b+ b2-4ac 2a , x2 = -b- b2-4ac 2a . 如果 b2 - 4ac = 0, 那么 b2-4ac = 0,这时方程 ① 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x1 = x2 = - b 2a . 143 4.5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如果 b2 - 4ac 0,所以 b 2-4ac 4a2 0 时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当Δ= 0 时有两个相等的实根;当Δ 0, ∴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 (2)把原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得 4y2 - 12y + 9 = 0 . 这里 a = 4,b = -12,c = 9 . ∵Δ= b2 - 4ac =(-12) 2 - 4×4×9 = 0, ∴ 原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符号“Δ”是希腊字 母,读作“delta” . 小资料 如果一元二次方程 ax2 + bx + c = 0 有两个不相等 的实根,那么Δ 0;如果 有两个相等的实根,那么 Δ= 0;如果没有实根,那 么Δ 0 . 解不等式,得 k 0,而 x2 = -2.1 0,因此 x2 = -2.1 不符合题意,应当舍去, x1 = 0.1 符合题意. 所以,该养殖场 2010〜2012 年产值的年平均增长率为 0.1,即 10% . 例4 某种药品经过两次降价后,每盒售价为原售价的 64%,求该药品平 均每次的降价率. 解 设该药品平均每次的降价率为 x,那么第 1 次降价后该药品每盒的 售价为原售价的(1 - x) ,第 2 次降价后该药品每盒的售价为原售价的(1 - x) 2 . 根据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得 (1 - x) 2 = 64% . 解这个方程,得 x1 = 0.2, x2 = 1.8 . 根据题意,降价率应满足 0 x 1,因而 x2 = 1.8 不符合题意,应当舍去, 而 x = 0.2 符合题意. 所以,该药品平均每次的降价率为 0.2,即 20% . 挑战自我 例 3 与例 4 都是增长率(包括负增长)问题,你能把这类问题中的基本数量 关系用公式表示出来吗? 练 习 1. 某农机厂 1 月份生产联合收割机 300 台,为了满足夏收季节市场的需求,3 月份比 1 月 份多生产 132 台. 求 2 月、3 月两个月的平均月增长率. 2. 某玩具厂今年每个月的产量都比上个月环比增长同样的百分数,已知该厂今年 4 月份 的玩具产量为 5 万件,6 月份比 5 月份多生产了 12 000 件. 求今年产量的月增长率. 第4章 一元二次方程 154 (第 2 题)(第 3 题) 北 东 小亮 小莹 3. 如图,AB 与 BC 分别是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的道路,AB = 1 000 m . 晨练时,小莹从 点 A 出发,以每分钟 150 m 的速度向东跑;小亮同时从点 B 出发,以每分钟 200 m 的 速度向北跑. 经过几分钟时,他们之间的直线距离仍然是 1 000 m? 4. 一本书的长为 26 cm,宽为 18.5 cm,厚为 1 cm . 小莹准备用 一张面积为 1 260 cm2 的矩形纸包这本书的书皮(如图) . 若 书皮四周折进的宽度一样,折叠进去的宽度应为多少? 5. 某种品牌汽车的售价为
展开阅读全文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青岛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电子课本教材(全册pdf电子书)-免费下载.pdf》由用户(hsp)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关 键 词:
数学 青岛 九年级 上册 电子 课本 教材 pdf 电子书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青岛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电子课本教材(全册pdf电子书)-免费下载.pdf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257908.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