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6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中药组方的基础知识.ppt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 文档编号:2575951
  • 上传时间:2022-05-06
  • 格式:PPT
  • 页数:76
  • 大小:3.11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中药组方的基础知识.ppt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中药 基础知识 ppt 课件
    资源描述:

    1、中药组方的基础知识中药组方的基础知识 1 1、中药的性能、中药的性能 中药、中药学的概念中药、中药学的概念 四气四气 五味五味 升降沉浮升降沉浮 归经归经 毒性毒性2 2、中药的配伍、中药的配伍 配伍的概念配伍的概念 七情七情3 3、方剂配伍的基本理论、方剂配伍的基本理论 方剂与方剂学的概念方剂与方剂学的概念 方剂组成的目的方剂组成的目的 方剂的组成原则方剂的组成原则 常见方剂配伍的形式常见方剂配伍的形式 中药组方的基础知识中药组方的基础知识 内容简介内容简介 钩藤钩藤 中药的概念中药的概念:中药是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包括植物药、:中药是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包括植物药、 动物药、矿物药、化学制

    2、品和生物制品动物药、矿物药、化学制品和生物制品 中药学的概念中药学的概念:是研究:是研究中药基中药基 本理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品种和各种中药的品种来源、来源、 采制、性能、功效、临床应用采制、性能、功效、临床应用 等知识的一门学科。是祖国医等知识的一门学科。是祖国医 药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药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一、中药的性能中药的性能 中药组方的基础知识 穿山甲穿山甲中药性能中药性能 是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是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 是依据用药后的机体反应归纳出来的,是是依据用药后的机体反应归纳出来的,是以人体为观察以人体为观察 对象。对象。 主要主要包括四

    3、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等等 性能性能 性状性状: 中药的中药的性状性状(物理特征):是指药物形状、颜色、气味、(物理特征):是指药物形状、颜色、气味、滋味、质地(包括轻重、疏密、坚软、润燥等),滋味、质地(包括轻重、疏密、坚软、润燥等),是是以以 药物为观察对象。药物为观察对象。 中药组方的基础知识 中药的性能中药的性能 续续 中药的性能中药的性能 续续 中药组方的基础知识 涵义:涵义: 寒寒(甚于凉,大寒)(甚于凉,大寒) 性质基本一致性质基本一致 凉凉(次于寒,微寒)(次于寒,微寒) (属阴)(属阴) 四气四气 热热(甚于温,大热)(甚于温,大热

    4、) 性质基本一致性质基本一致 温温(次于热,微温)(次于热,微温) (属阳)(属阳) 平平 不凉不温之谓,但按药性皆偏之理,不凉不温之谓,但按药性皆偏之理, 实际仍有偏凉或微温,不过实际仍有偏凉或微温,不过其寒热其寒热 偏性不显著偏性不显著而已。而已。 1、四四 气气 中药的性能 四气的来源四气的来源 机体发生的反应机体发生的反应 西瓜使人感觉凉快西瓜使人感觉凉快 寒凉性寒凉性 药物药物 (正常机体)(正常机体) 生姜使人感觉温暖生姜使人感觉温暖 温热性温热性 机体机体 对疾病的疗效对疾病的疗效 知母、石膏治愈热证知母、石膏治愈热证 寒凉性寒凉性 (异常机体)(异常机体) 附子、肉桂治愈寒证附

    5、子、肉桂治愈寒证 温热性温热性 中医学认为,中医学认为,病证寒热病证寒热根本上讲是由于人体阴阳偏盛、根本上讲是由于人体阴阳偏盛、偏衰而引起的。偏衰而引起的。四气反映了药物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四气反映了药物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倾向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倾向,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重,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重 要概念之一。要概念之一。 四气 续 中药的性能 四气的作用四气的作用(一般中药的作用规律)(一般中药的作用规律) 清热泻火清热泻火 寒凉寒凉 凉血解毒凉血解毒 热证、阳证。热证、阳证。 养阴生津养阴生津 作作 用用( (共性共性) ) 温里散寒温里散寒 补火助阳补火助阳 热温热温

    6、温经通络温经通络 寒证、阴证。寒证、阴证。 回阳救逆回阳救逆 四气 续 中药的性能 说明说明: 四性实际只有寒热二性四性实际只有寒热二性,每个药物只能有一个性,非寒,每个药物只能有一个性,非寒 则热。其与药物的功效,是共性与个性,抽象与具体的则热。其与药物的功效,是共性与个性,抽象与具体的 关系。关系。 药之寒热是相对病之寒热而言的,只能反映药物影响人药之寒热是相对病之寒热而言的,只能反映药物影响人 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基本倾向,并不说明药物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基本倾向,并不说明药物 的具体作用。的具体作用。 四气 续 中药的性能 药之寒热药之寒热 病之寒热病之寒热 掌握四性,分清

    7、寒热、逆治可纠偏。掌握四性,分清寒热、逆治可纠偏。 病病 “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 “阴虚则内热,阳阴虚则内热,阳 虚则外寒虚则外寒”; 用用药原则药原则 “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 “ 疗寒以热药,疗寒以热药, 疗热以寒药疗热以寒药”、 “ 温以调阴,寒以调阳,盖使阴温以调阴,寒以调阳,盖使阴 阳调而得其正阳调而得其正” 四性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改四性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改 变的变的(主要与炮制有关)。(主要与炮制有关)。 四气 续 中药的性能 涵义涵义: “ “ 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 ” ”本经本经。 辛辛 辛辣、麻胀感觉,芳香气味

    8、。辛辣、麻胀感觉,芳香气味。 酸酸 包括涩(即味涩、性涩)。包括涩(即味涩、性涩)。 甘甘 甜味。甜味。 五味五味 苦苦 包括火焦味。包括火焦味。 咸咸 淡淡 淡而无味淡而无味 “ “本草不言淡,淡附于甘本草不言淡,淡附于甘” 实际是甘味最淡薄者(实际是甘味最淡薄者(余甘余甘之味),之味), 淡附于甘,甘淡并称。淡附于甘,甘淡并称。 * 说明说明一药可以有两个以上的味,但有主次之分。一药可以有两个以上的味,但有主次之分。若一药具两个以上的味,主要之味起主要作用。若一药具两个以上的味,主要之味起主要作用。 2、五五 味味 中药的性能 * * 主要是通过味觉器官辨别出来(即药物实际滋味)。主要是通

    9、过味觉器官辨别出来(即药物实际滋味)。 * * 其次是根据五味的作用反推其味(即药物作用的标识)。其次是根据五味的作用反推其味(即药物作用的标识)。 例:例: 葛根葛根(甘、凉)(甘、凉) 解肌发表解肌发表 甘、甘、辛辛、凉。、凉。 玄参玄参(苦、甘、寒)(苦、甘、寒) 软坚散结软坚散结 苦、甘、苦、甘、咸咸、寒。、寒。 * * “ “辛散、酸收、甘缓、苦坚、辛散、酸收、甘缓、苦坚、 咸软咸软”、“淡味渗泄淡味渗泄”(内经内经) 五味的来源五味的来源(五味确定的依据)(五味确定的依据) 中药的性能 * * “ “ 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 ” ”、“ “ 淡味渗

    10、泄淡味渗泄 ” ” (内经内经)* * “ “ 凡凡酸酸者,者,能收能涩能收能涩;苦苦者,者,能泄能燥能坚能泄能燥能坚;甘甘者,者,能能 和能补能缓和能补能缓;辛辛者者能散能润能散能润 能横行能横行;咸咸者者能下能软能下能软坚;坚; 淡淡者,者,能利能利窍窍能渗能渗泄;此五泄;此五 味之用也。味之用也。” ” (本草从新本草从新) 五味的作用五味的作用 中药的性能 发发散表散表邪邪 治表证,解表药味多辛;治表证,解表药味多辛; 散散 祛祛散风散风邪邪 治外风证及外风引动内风证;治外风证及外风引动内风证; ( (发散发散) ) 祛祛散风湿散风湿 治风湿痹证治风湿痹证, ,祛风湿药味多辛祛风湿药味

    11、多辛( (苦苦) ); 祛祛散湿散湿邪邪 治湿阻中焦证,化湿药味皆辛;治湿阻中焦证,化湿药味皆辛; 辛辛 行气行气 治气滞证,行气、芳香化湿药味多辛味治气滞证,行气、芳香化湿药味多辛味 行血行血 治血瘀证,活血药味多辛;治血瘀证,活血药味多辛; 行行 宣通宣通肺气肺气 治肺气不宣之咳嗽;治肺气不宣之咳嗽; ( (运行运行) ) 芳香芳香开窍开窍 治窍闭神昏证,开窍药味多辛;治窍闭神昏证,开窍药味多辛; 芳香芳香辟秽辟秽 治感受秽浊之气。治感受秽浊之气。 * * 禁忌禁忌 辛味药性多辛散,易伤津耗气(阴),气虚、津辛味药性多辛散,易伤津耗气(阴),气虚、津 亏阴虚者慎用亏阴虚者慎用 五味的作用五

    12、味的作用 续续 中药的性能 收敛收敛止汗止汗 治虚汗证;治虚汗证; 收收 收敛收敛止血止血 治虚证出血证;治虚证出血证; ( (收敛收敛) ) 敛肺敛肺止咳止咳 治肺虚久咳。治肺虚久咳。 酸酸 涩肠涩肠止泻止泻 治久泻久痢;治久泻久痢;味味 涩涩 ( (固涩固涩) ) 涩精涩精止遗止遗 治遗精遗尿。治遗精遗尿。 禁忌禁忌 酸涩味能收敛邪气,酸涩味能收敛邪气, 故有实邪者不用。故有实邪者不用。 五味的作用五味的作用 续续 中药的性能 补补(补养、强壮)(补养、强壮) 补益,治虚证,补虚药味多甘;补益,治虚证,补虚药味多甘; 作用作用 和和(调和)(调和) 调和药性;调和药性; 甘甘 缓缓(缓急)

    13、(缓急) 缓急止痛;缓急止痛; 味味 解毒解毒 解食物、药物中毒。解食物、药物中毒。 禁忌禁忌 甘味药性多腻滞、难消化,易助湿,脾胃湿滞勿用。甘味药性多腻滞、难消化,易助湿,脾胃湿滞勿用。 五味的作用五味的作用 续续 中药的性能 降肺降肺平喘平喘 治咳嗽证;治咳嗽证; 降泄降泄 降胃降胃止呕止呕 治呕呃。治呕呃。 通泻通泻大便大便 治积滞便秘;治积滞便秘;泄泄 通泄通泄 通利通利小便小便 治小便不利证。治小便不利证。 疏疏泄肝气泄肝气 治肝郁证;治肝郁证; 苦苦 疏泄疏泄 疏疏泄血结泄血结 治血瘀证。治血瘀证。 味味 清清泄邪热泄邪热(苦寒)(苦寒) 治热证治热证 苦寒治湿热证苦寒治湿热证 燥

    14、燥 燥湿燥湿 苦温治寒湿证苦温治寒湿证 坚坚 某些苦寒药如知母、黄柏能泻火坚阴某些苦寒药如知母、黄柏能泻火坚阴 * * 禁忌禁忌 苦味多燥苦味多燥, ,易伤津液易伤津液, ,阴津不足者当慎用。阴津不足者当慎用。 五味的作用五味的作用 续续 中药的性能 软软( (软坚、软化软坚、软化) ) 软坚散结,治痰火或瘀血凝滞。软坚散结,治痰火或瘀血凝滞。 作用作用下下(泻下)(泻下) 泻下通便。泻下通便。 咸咸 味味 禁忌禁忌 咸能滋水,故便溏、水肿者不宜用。咸能滋水,故便溏、水肿者不宜用。 作用作用 渗渗(渗利)(渗利) 渗利水湿,治水湿证(小便不利、渗利水湿,治水湿证(小便不利、 淡淡 泄泻、淋浊)

    15、泄泻、淋浊) 味味 禁忌禁忌 淡味性多能通利,易伤津液,故津液不足者慎用。淡味性多能通利,易伤津液,故津液不足者慎用。 五味的作用五味的作用 续续 中药的性能 四气和五味分别从不同角度说明药物的作用,两者结合起四气和五味分别从不同角度说明药物的作用,两者结合起 来才能构成较成完整的药性,从而发挥协同作用。来才能构成较成完整的药性,从而发挥协同作用。 温温( (祛寒祛寒) ) 辛温辛温: :发散风寒;治风寒表证;发散风寒;治风寒表证; 辛辛 ( (发散发散表证表证) ) 凉凉( (清热清热 ) ) 辛凉辛凉: :发散风热,风热表证。发散风热,风热表证。 气和味的关系气和味的关系 中药的性能 性和

    16、味都有多种,两者结合,可反映药物的多种作用和性能。性和味都有多种,两者结合,可反映药物的多种作用和性能。 发散风热;发散风热; 辛辛 辛寒辛寒 透发肌热。透发肌热。 清敛肺气;清敛肺气; 酸酸 酸寒酸寒 清敛清敛 清热涩肠。清热涩肠。 同一寒性同一寒性 甘甘 甘寒甘寒 清热生津或养阴。清热生津或养阴。 药有药有 苦苦 苦寒苦寒 清热泻火、解毒。清热泻火、解毒。 咸咸 咸寒咸寒 清热滋阴潜阳。清热滋阴潜阳。 淡淡 甘淡寒甘淡寒 清热利水。清热利水。 气和味的关系气和味的关系 续续 中药的性能 性味相同、而功用不一定相同,因一味当中有多种作用性味相同、而功用不一定相同,因一味当中有多种作用。 例:

    17、例: 黄连黄连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苦寒药苦寒药 大黄大黄 泻热通便泻热通便 丹参丹参 活血化瘀活血化瘀 气和味的关系气和味的关系 续续 中药的性能 青黛青黛五味的阴阳属性五味的阴阳属性 辛、甘、淡辛、甘、淡 属属阳阳 酸、苦、咸酸、苦、咸 属属阴阴 * * “ “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咸味涌泄为阴,淡味 渗泄为阳。渗泄为阳。”素问素问 五味的阴阳属性及其与五脏的关系五味的阴阳属性及其与五脏的关系 中药的性能 大枣大枣 辛辛先入先入肺肺 肺气郁闭,以辛散之肺气郁闭,以辛散之 五味所入五味所入 酸酸先入先入肝肝 醋炒玄胡,入肝

    18、止痛醋炒玄胡,入肝止痛 ( (五脏所欲五脏所欲) )甘甘先入先入脾脾 米炒人参,补脾米炒人参,补脾 “久而增气久而增气, , 苦苦先入先入心心 物化之常也物化之常也”咸咸先入先入肾肾 盐炒杜仲盐炒杜仲 辛辛伤伤皮毛皮毛 有害(五伤)有害(五伤) 酸酸伤伤筋筋 “气增而久气增而久, 甘甘伤肉伤肉 夭之由也。夭之由也。” 苦苦伤伤气气( (苦为心火之味,多则化火伤气苦为心火之味,多则化火伤气) ) 咸咸伤伤血血 中药的性能 五味的阴阳属性及其与五脏的关系五味的阴阳属性及其与五脏的关系 续续涵义涵义:升降浮沉是升降浮沉是反映药物作用的趋向性反映药物作用的趋向性,是说明药物作,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概念

    19、之一。用性质的概念之一。 升升 升提、升阳升提、升阳 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 (上升)(上升) 开窍等功效开窍等功效 (向上、向外)向上、向外) 浮浮 上行、发散上行、发散 (升浮并称)(升浮并称) (浮越)(浮越) 沉沉 下行、通利下行、通利 具有泻下、清热、利水渗湿、重镇具有泻下、清热、利水渗湿、重镇 (下沉)(下沉) 安神、潜阳息风、消导积滞、降逆安神、潜阳息风、消导积滞、降逆 降降 降逆、收敛降逆、收敛 止呕、收敛固涩、止咳平喘等功效止呕、收敛固涩、止咳平喘等功效 (下降)(下降) (向下、向里)(向下、向里) (沉降并称)(沉降并称) 中药的性能

    20、 3 3、升降浮沉升降浮沉作用:作用: 表证表证 发汗解表发汗解表 病位病位 在上、在表在上、在表 头风痛头风痛 祛风止痛祛风止痛 升浮升浮 食停上脘食停上脘 涌吐涌吐 病势病势 病势下陷病势下陷 久痢、脱肛、久痢、脱肛、 内脏下垂内脏下垂 升阳升阳 里热证、里寒证里热证、里寒证 清热、温里清热、温里 病位病位 在下、在里在下、在里 便秘便秘 泻下泻下 小便不利小便不利 利水渗湿利水渗湿 沉降沉降 咳喘咳喘 止咳平喘止咳平喘 病势病势 病势上逆病势上逆 呕呃呕呃 止呕、止呃止呕、止呃 肝阳上亢肝阳上亢 潜阳息风潜阳息风 中药的性能 升降浮沉升降浮沉 续续升降浮沉的依据升降浮沉的依据 * * 升

    21、降浮沉的依据是药物的功效(即主要的、直接的关系)升降浮沉的依据是药物的功效(即主要的、直接的关系) * * 升降浮沉与药物性味、质地的关系是:升降浮沉与药物性味、质地的关系是: 升降浮沉与药物性味是间接的关系:升降浮沉与药物性味是间接的关系: 温热辛甘温热辛甘 升浮升浮 寒凉酸苦咸寒凉酸苦咸 沉降沉降 “ “ 酸咸无升,甘辛无降;寒无升,热无沉酸咸无升,甘辛无降;寒无升,热无沉 ” ” 纲目纲目影响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影响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 * * 炮制:炮制:如如酒炒酒炒则升,则升,姜汁炒姜汁炒则散,则散,醋炒醋炒则收敛,则收敛,盐水炒盐水炒则则 下行下行。 * * 配伍:配伍:在复方配伍

    22、中在复方配伍中 性属升浮的药物与较多沉降药配伍时,其升浮之性可制;。性属升浮的药物与较多沉降药配伍时,其升浮之性可制;。 性属沉降的药物与较多的升浮药同用,其沉降之性亦会受性属沉降的药物与较多的升浮药同用,其沉降之性亦会受 到一定程度的制约。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升降浮沉升降浮沉 续续 升降浮沉与药物质地的关系:升降浮沉与药物质地的关系: 质地轻如花、叶,大多升浮质地轻如花、叶,大多升浮 “ “诸花皆升,旋覆独降诸花皆升,旋覆独降” 种子、果实、矿物、贝壳,大多沉降种子、果实、矿物、贝壳,大多沉降 “ “诸子皆降,蔓荆独升诸子皆降,蔓荆独升” 升降浮沉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升降浮沉对临床用药的指导

    23、意义: * 指导临床用药:指导临床用药: 纠正机体功能的失调,使之恢复正常;纠正机体功能的失调,使之恢复正常; 因势利导,有助于祛邪外出。因势利导,有助于祛邪外出。 升降浮沉升降浮沉 续续 中药的性能 涵义涵义:归经是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即:归经是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即表示药物作用部位表示药物作用部位。归归是作用的是作用的归属归属,经经是是脏腑经络脏腑经络的概称。的概称。归经的归经的理论基础及依据理论基础及依据: 归经是归经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所治具体病证为依据以所治具体病证为依据。归经理论归经理论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按经选药,有助于提高用

    24、药的准确性按经选药,有助于提高用药的准确性; ; 作引经药,使药力直达病所,更好地发挥作用。作引经药,使药力直达病所,更好地发挥作用。 膀胱经膀胱经 羌活、桂枝羌活、桂枝 胆经胆经 柴胡柴胡 胃经胃经 葛根、白芷葛根、白芷 大肠经大肠经 白芷白芷 心经心经 黄连黄连 肺经肺经 桔梗桔梗 肝经肝经 青皮青皮 肾经肾经 细辛、知母细辛、知母 中药的性能 4、归、归 经经必须注意的问题必须注意的问题: 运用归经理论,必须考虑到脏腑经络间的综合关系,若运用归经理论,必须考虑到脏腑经络间的综合关系,若 单分经用药,治疗效果必受影响。(单分经用药,治疗效果必受影响。(培土生金、木火刑金)培土生金、木火刑金

    25、) “ “不知经络而用药,其失也泛,必无捷效;执经络而用不知经络而用药,其失也泛,必无捷效;执经络而用 药,其失也泥,反能致害药,其失也泥,反能致害 。”(徐灵胎)(徐灵胎) 归经所依据的是用药后的机体归经所依据的是用药后的机体 效应所在,而不是指药物成分效应所在,而不是指药物成分 在体内的分布在体内的分布 中药的性能 归经归经 续续细辛细辛毒性的涵义:毒性的涵义: (广义广义)毒性毒性:指药物所具有的能治疗疾病的偏性。:指药物所具有的能治疗疾病的偏性。 毒药毒药:一切药物的总称(西汉以前)。:一切药物的总称(西汉以前)。 “医师聚毒药以供医事医师聚毒药以供医事” ” 周礼周礼 (狭义狭义)毒

    26、性毒性:指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性。:指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性。 毒药毒药:造成机体损害的药。:造成机体损害的药。 现所说毒性多指狭义的毒性。现所说毒性多指狭义的毒性。使用有毒药物应注意的问题使用有毒药物应注意的问题 * * 影响毒性的因素:影响毒性的因素: 用药是否对证用药是否对证 剂量的大小剂量的大小 药材的品种药材的品种 药材质量药材质量 炮制方法炮制方法 给药途径给药途径 剂型及制剂工艺剂型及制剂工艺 配伍配伍 服药时间服药时间 患者个体差异患者个体差异 中药的性能 5、有毒无毒、有毒无毒减毒方法:减毒方法: 炮制要规范炮制要规范 适当配伍适当配伍 控制剂量控制剂量 掌握剂型、煎法掌握剂型、煎法

    27、 给药途径给药途径 证候性质证候性质 药物储存、使用时间的长短药物储存、使用时间的长短 病人的体质、年龄病人的体质、年龄药物毒性的临床意义:药物毒性的临床意义: 对毒药用来对毒药用来“以毒攻毒以毒攻毒”、以偏纠偏,以偏纠偏,如利用有毒药如利用有毒药以治恶以治恶 疮肿毒、疥癣、麻风、瘰疬、瘿瘤、癌肿、癥瘕等。疮肿毒、疥癣、麻风、瘰疬、瘿瘤、癌肿、癥瘕等。 “有毒观念,无毒用药有毒观念,无毒用药” 中药的性能 有毒无毒有毒无毒 续续使用有毒药物时,须确保使用有毒药物时,须确保用药安全用药安全: 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而不过极量,中病即止;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而不过极量,中病即止; 对有毒药物应严格控

    28、制贮存、炮制、配伍、剂型、用药途对有毒药物应严格控制贮存、炮制、配伍、剂型、用药途径、剂量等,以免中毒。径、剂量等,以免中毒。 加强观察,做好中毒抢救准备。加强观察,做好中毒抢救准备。“若毒药治病,先起如黍粟,若毒药治病,先起如黍粟, 病去即止,不去倍之,不去病去即止,不去倍之,不去 十之,取去为度十之,取去为度” ” 。 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 中药的性能 有毒无毒有毒无毒 续续 “凡药之用,或取其气,或取其味,或取其色,凡药之用,或取其气,或取其味,或取其色,或取其形,或取其质或取其性情,或取其所生之时,或取其形,或取其质或取其性情,或取其所生之时,或取其所成之地或取其所成之地各以其所偏胜而

    29、即资之疗疾,各以其所偏胜而即资之疗疾,故能补偏救弊,调和脏腑,深求其理,可自得故能补偏救弊,调和脏腑,深求其理,可自得之之。” (徐灵胎)(徐灵胎)四气五味是阐述药物的性质与作用,升降浮沉是指四气五味是阐述药物的性质与作用,升降浮沉是指药物的作用趋向,归经是说明药物的作用部位,而药物的作用趋向,归经是说明药物的作用部位,而毒性是指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性。毒性是指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性。 中药的性能 中药药性小结中药药性小结配伍的概念:配伍的概念:配伍配伍指根据病情的需要和药物的性能,有指根据病情的需要和药物的性能,有 选择的将药物与药物配伍在一起使用。选择的将药物与药物配伍在一起使用。七情:七情:是指

    30、中药的单味使用及药物与药物之间的配伍关是指中药的单味使用及药物与药物之间的配伍关 系,包括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系,包括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 七种情况。七种情况。 二二、中药的配伍中药的配伍 中药组方的基础知识 “药有阴阳配合药有阴阳配合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 相畏者,相畏者, 有相恶者,有相恶者, 相反者,有相杀者。凡此七情,合相反者,有相杀者。凡此七情,合 和视之,当用相须相使者良,勿用相恶相反者,若有毒宜制,和视之,当用相须相使者良,勿用相恶相反者,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者,不尔勿合用可用相畏相杀者,不尔勿

    31、合用” ” 。 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序录序录“药有七情,独行者,单方不用辅也;相须者,同类不可药有七情,独行者,单方不用辅也;相须者,同类不可 离也离也相使者,我之佐使也;相恶者,夺我之能也;相使者,我之佐使也;相恶者,夺我之能也; 相畏者,受彼之制也;相反者,两不相合也;相杀者,相畏者,受彼之制也;相反者,两不相合也;相杀者, 制彼之毒也制彼之毒也” 。 本草纲目本草纲目 中药的配伍中药的配伍 续续 中药组方的基础知识 七情的内容:七情的内容: 单行:单行:即一种药物单独应用。即一种药物单独应用。本草经集注本草经集注有有“单行径用赴急单行径用赴急”的说法,其的说法,其意即在病情紧急时,可单用

    32、以应急。如后世意即在病情紧急时,可单用以应急。如后世十药神书十药神书独参汤,以一味人独参汤,以一味人参补气救脱;参补气救脱;证治准绳证治准绳独行散以一味五灵脂破血逐瘀,治产后血晕,均独行散以一味五灵脂破血逐瘀,治产后血晕,均属属“赴急赴急”之意。之意。 相须:相须:即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即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 疗效。疗效。 相使:相使:性能、功效方面有某些共性,或性能功效虽不相同,性能、功效方面有某些共性,或性能功效虽不相同, 但是治疗目的一致的药物配合应用,而以一种药为主,但是治疗目的一致的药物配合应用,而以一种药为主, 另一种药为辅,能提高主

    33、药的疗效。另一种药为辅,能提高主药的疗效。大黄配厚朴大黄配厚朴 相畏:相畏:即一种药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即一种药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 或消除。或消除。 相杀:相杀: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 相恶:相恶:即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即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 甚至丧失。甚至丧失。 相反:相反:即两药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即两药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 中药的配伍中药的配伍 续续 配伍用药原则配伍用药原则: 有些药有些药物因

    34、产生协同作用而增进疗效,是临床用药时要充分物因产生协同作用而增进疗效,是临床用药时要充分 利用的。利用的。 有些药物可能互相拮抗抵消,削弱原有功效,用药时应加以有些药物可能互相拮抗抵消,削弱原有功效,用药时应加以 注意。注意。 有些药物则由于相互作用,而能减轻或消除原有的毒性或副有些药物则由于相互作用,而能减轻或消除原有的毒性或副 作用,在应用毒性药或烈性药时必须考虑选用。作用,在应用毒性药或烈性药时必须考虑选用。 一些药物因相互作用而产生或增强毒副作用,属于配伍禁一些药物因相互作用而产生或增强毒副作用,属于配伍禁 忌,原则上应避免配用。忌,原则上应避免配用。 中药的配伍中药的配伍 续续 中药

    35、组方的基础知识 配伍用药的禁忌配伍用药的禁忌 包括配伍禁忌、妊娠用药禁忌、服药食忌。包括配伍禁忌、妊娠用药禁忌、服药食忌。 配伍禁忌(相反):配伍禁忌(相反):是指药物之间有相反的关系。主要是指药物之间有相反的关系。主要 包括包括“十八反十八反”、“十九畏十九畏”。 * * 十八反:十八反:“本草明言十八反,本草明言十八反,贝蒌半蔹及攻乌,藻戟遂芫贝蒌半蔹及攻乌,藻戟遂芫 俱战草,俱战草,诸参诸参辛芍叛藜芦辛芍叛藜芦” 。 甘草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 乌头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及;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及; 藜芦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苦

    36、参、细辛、芍药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 中药组方的基础知识 * * 十九畏:十九畏: 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 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 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 “ 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 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 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荊三棱;丁香莫与郁金见,

    37、牙硝难合荊三棱; 川乌草乌不认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川乌草乌不认犀,人参最怕五灵脂; 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大凡修治看顺逆,炮槛炙煿莫相依。大凡修治看顺逆,炮槛炙煿莫相依。” 中药组方的基础知识 妊娠用药禁忌:妊娠用药禁忌: * * 妊娠禁忌药:专指妇女妊娠期除中断妊娠、引产外,禁妊娠禁忌药:专指妇女妊娠期除中断妊娠、引产外,禁 忌使用的药物。忌使用的药物。 * * 禁用禁用药:药: 剧毒药;剧毒药; 药性峻猛;药性峻猛; 堕胎作用强。堕胎作用强。服药食忌:服药食忌:又简称食忌、忌口。一般原则:又简称食忌、忌口。一般原则: 忌防碍脾胃消化功能,影响药物

    38、吸收的忌防碍脾胃消化功能,影响药物吸收的食物食物:如生冷、:如生冷、辛热、油腻、腥膻、不易消化,有刺激性的食物。辛热、油腻、腥膻、不易消化,有刺激性的食物。 忌食对某种病证不利的食物:如热病忌食辛辣、油腻、忌食对某种病证不利的食物:如热病忌食辛辣、油腻、煎炸类食物;煎炸类食物; 寒性病忌食生冷等。寒性病忌食生冷等。 忌食与所服药物之间存在类似相恶或相反配伍关系的忌食与所服药物之间存在类似相恶或相反配伍关系的食物。食物。 中药组方的基础知识 * * 是中医根据临床是中医根据临床病证病证的特点,在的特点,在 辨证辨证审因,确定治法(审因,确定治法(立法立法)的基)的基础上,按照础上,按照组方原则组

    39、方原则,选择适当,选择适当的药物加以组合,并酌定剂量、的药物加以组合,并酌定剂量、规定适宜的剂型及用规定适宜的剂型及用法法而成的处而成的处方,是为方剂方,是为方剂。 三三、方剂学的基本理论方剂学的基本理论 1 1、方剂的概念、方剂的概念 中药组方的基础知识 * * 是中医药学的基础课程之一,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是中医药学的基础课程之一,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 指导,以中药学为基础的一门学科;指导,以中药学为基础的一门学科; * * 是研究和阐明方剂学的基本理论(治法等)、方剂是研究和阐明方剂学的基本理论(治法等)、方剂 的配伍规律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的配伍规律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 * 是在中

    40、医理论指导下运用中药防治疾病的经验总结;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中药防治疾病的经验总结; 是中医理、法、方、药在辨证论治中的综合运用。是中医理、法、方、药在辨证论治中的综合运用。 2、方剂学的概念、方剂学的概念 方剂学的基础知识 * * 增强原药效增强原药效:指将功效相同的药物配合应用,起到协同指将功效相同的药物配合应用,起到协同 作用,使作用增强,收效更快。作用,使作用增强,收效更快。 麻黄麻黄 + + 桂枝桂枝 增强散寒发汗解表之力。增强散寒发汗解表之力。 3 3、方剂的配伍目的、方剂的配伍目的 * * 综合多药效:综合多药效:指将功效不同(或作用相反)的药物配合应指将功效不同(或作用相反)

    41、的药物配合应 用,起到综合作用,增加方剂的多种功效,扩大治疗范围。用,起到综合作用,增加方剂的多种功效,扩大治疗范围。 人参人参 大补元气,生津复脉;大补元气,生津复脉; 益气养阴,益气养阴, 麦冬麦冬 滋阴养液以益心;滋阴养液以益心; 两救气阴。两救气阴。 五味子五味子 敛阴止汗,益气生津。敛阴止汗,益气生津。 治气阴两虚证。治气阴两虚证。 方剂学的基础知识 * * 产生新药效:产生新药效:指将功效不同的药物配合运用,起到指将功效不同的药物配合运用,起到 特殊作用,产生新的药效,以适应病情的需要。特殊作用,产生新的药效,以适应病情的需要。 桂枝桂枝 温助卫阳温助卫阳 调和营卫调和营卫 治营卫

    42、不和证。治营卫不和证。 白芍白芍 滋养营阴滋养营阴 * * 制约烈毒性制约烈毒性: :通过药物的不同配伍,使某药能消除或通过药物的不同配伍,使某药能消除或 减缓另一药物的毒性或烈性,以免伤耗机体正气或减缓另一药物的毒性或烈性,以免伤耗机体正气或 导致中毒。导致中毒。 生附子生附子 + + 炙甘草炙甘草 甘草甘缓以制附子之大毒。甘草甘缓以制附子之大毒。 方剂的配伍目的方剂的配伍目的 徐大椿:徐大椿:“故方之既成,能使药各全其性,故方之既成,能使药各全其性,亦能使之各失其性,操纵之法,有大权焉,亦能使之各失其性,操纵之法,有大权焉,此方之妙也此方之妙也”。 医学源流论医学源流论 方药离合论方药离合

    43、论徐灵胎:徐灵胎:“药有个性之专长,方有合群之妙药有个性之专长,方有合群之妙 用用”。 名家之言名家之言 方剂的配伍目的方剂的配伍目的 前人有谓:前人有谓: (单味)(单味)“ “ 药则功力有限,治疗范围狭小,方药则功力有限,治疗范围狭小,方可可 制裁随心,临证应变无穷制裁随心,临证应变无穷 ” ”; “ “ 药有益而即有害,方则有利而无弊药有益而即有害,方则有利而无弊 ” ”。 红花 方剂的配伍目的方剂的配伍目的 * * 君药君药:指针对主病因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指针对主病因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即内经所谓即内经所谓“主病之谓君主病之谓君”。 例:麻黄汤:麻黄例:麻黄汤:麻黄

    44、 发汗散寒解表力强发汗散寒解表力强(君)君) 治风寒表实证治风寒表实证(主证主证) 桂枝桂枝 散寒解肌发表,助君之力散寒解肌发表,助君之力。(臣)。(臣) 4 4、方剂的组成原则方剂的组成原则 君、臣、佐、使药的组方形式。君、臣、佐、使药的组方形式。 方剂组成的基本结构(组成原则):方剂组成的基本结构(组成原则): 君、臣、佐、使药的涵义:君、臣、佐、使药的涵义: 方剂学的基础知识 * * 臣药:臣药: a. a.协助君药加强治疗作用的药物(起协助君药加强治疗作用的药物(起辅助辅助作用);作用); 例:四君子汤例:四君子汤 人参人参 益气健脾补中(君)益气健脾补中(君) 白术白术 益气补中,助

    45、君之力(臣)益气补中,助君之力(臣) 健脾燥湿。健脾燥湿。 b.b.针对兼病因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针对兼病因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例:生脉散例:生脉散 主因、主证:气虚主因、主证:气虚 人参:大补元气(君)人参:大补元气(君) 兼因、兼证:阴虚兼因、兼证:阴虚 麦冬:滋阴养液(臣)麦冬:滋阴养液(臣) 方剂的组成原则方剂的组成原则 续续 方剂学的基础知识 * * 佐药:佐药: a. a.直接治疗次要证候的药物直接治疗次要证候的药物 佐助药佐助药; * * 银翘散银翘散 主证候:风热表证主证候:风热表证( (发热、恶寒发热、恶寒) ) 次证候:风热犯肺,肺气不宣(咳嗽)次证候:风

    46、热犯肺,肺气不宣(咳嗽) 桔梗桔梗 宣肺化痰止咳宣肺化痰止咳(佐佐) b.b.协助君、臣药加强治疗作用的药物(起协助君、臣药加强治疗作用的药物(起 更次要的治疗作用)更次要的治疗作用) 佐助药佐助药; 桔 梗 方剂的组成原则方剂的组成原则 续续 方剂学的基础知识 c. c. 制约君、臣药烈、毒性的药物制约君、臣药烈、毒性的药物 - 佐制药佐制药。 d. 反佐药反佐药 - 指在病重邪盛时,根据指在病重邪盛时,根据“甚者从之甚者从之”的治的治 则,用于消除或避免产生格拒现象(饮药即吐)则,用于消除或避免产生格拒现象(饮药即吐) 而配伍的药物。而配伍的药物。 即内经所谓:即内经所谓:“治寒以热而佐以

    47、寒,治热以治寒以热而佐以寒,治热以 寒而佐以热。寒而佐以热。”白扁豆 方剂的组成原则方剂的组成原则 续续 方剂学的基础知识 例:例: 真真 寒寒 假假 热热 证证 阳气衰微,阴寒内盛阳气衰微,阴寒内盛 虚阳浮越于上:面赤、烦躁虚阳浮越于上:面赤、烦躁 ( ( 下利不止,厥逆无脉下利不止,厥逆无脉 ) ) 同性相斥同性相斥 治宜大辛大热,回阳救逆治宜大辛大热,回阳救逆 产生格拒(饮药即吐)产生格拒(饮药即吐) (姜附剂)(姜附剂) + 反佐药:反佐药:猪胆汁猪胆汁 咸、苦、寒,性降;咸、苦、寒,性降; 降上浮之虚阳降上浮之虚阳; 童童 便便 引热药下行:引热药下行: 益阴以和阳。益阴以和阳。 方

    48、剂的组成原则方剂的组成原则 续续 方剂学的基础知识 * * 使药:使药:a. a. 调和药性的药物;调和药性的药物;b. b. 引经报使药引经报使药: :指能引导方中诸药有选择性地作用于某一指能引导方中诸药有选择性地作用于某一 经脉、脏腑、病位的药物。经脉、脏腑、病位的药物。例:例: 太阳经太阳经 羌活、防风羌活、防风 风邪头痛风邪头痛 少阳经少阳经 川芎、柴胡川芎、柴胡 阳明经阳明经 白芷、葛根白芷、葛根 山茱萸 方剂的组成原则方剂的组成原则 续续 方剂学的基础知识 * * 说明:说明: 方剂的组成,一般是君、臣、佐、使药具备;有些方方剂的组成,一般是君、臣、佐、使药具备;有些方 剂则不必君

    49、臣佐使药俱全,但必须有君、使药存在或剂则不必君臣佐使药俱全,但必须有君、使药存在或 体现出来。体现出来。 君、臣药是方剂的主要组成部分,佐、使药是方剂的君、臣药是方剂的主要组成部分,佐、使药是方剂的 辅助部分;辅助部分; 君、臣药可兼佐、使药的作用;君、臣药可兼佐、使药的作用; 君药一般是药量重,药力大;君药一般是药量重,药力大; 君药味数较少,一般是君药味数较少,一般是1 12 2味。味。 方剂的组成原则方剂的组成原则 续续 方剂学的基础知识 5 5、方剂的变化、方剂的变化1.1.方剂变化的原因:方剂变化的原因: 病情的轻重病情的轻重 邪正的虚实邪正的虚实 兼证的有无兼证的有无 体质的强弱体

    50、质的强弱 年龄、气候、方土习俗。年龄、气候、方土习俗。 方剂学的基础知识 2.2.方剂变化的形式:方剂变化的形式:a.a.药味增减的变化;药味增减的变化;b.b.药量增减的变化;药量增减的变化;c.c.药味、药量同时增减的变化;药味、药量同时增减的变化;d d、剂型更换的变化。剂型更换的变化。 浙贝 方剂的变化 a.a.药味增减药味增减的变化的变化; * * 主证、主药不变:主证、主药不变:例例 桂枝汤桂枝汤 主证:外感风寒表证。(发热、恶寒主证:外感风寒表证。(发热、恶寒) 君药:桂枝君药:桂枝 ( 散寒解肌发表)散寒解肌发表)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主证、君药:同上主证、君药: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中药组方的基础知识.ppt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2575951.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