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82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三地表形态的塑造课件.pptx

  •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 文档编号:2575147
  • 上传时间:2022-05-06
  • 格式:PPTX
  • 页数:182
  • 大小:7.16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三地表形态的塑造课件.pptx》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0 高考 地理 一轮 复习 专题 地表 形态 塑造 课件
    资源描述:

    1、第二部分 自然地理专题三 地表形态的塑造高考地理高考地理 (北京市选考专用)五年高考A A组组 自主命题自主命题北京卷题组北京卷题组考点一岩石圈物质循环考点一岩石圈物质循环下图为某地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2018北京文综,4,4分)图中()A.甲处的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B.断层发生在花岗岩形成之后C.岩浆侵入可能导致乙处岩石变质D.丙处的溶洞景观由岩浆活动造成答案答案C本题考查岩石圈物质循环与地质作用。甲处为花岗岩,属于岩浆岩,物质来源于地幔中的软流层,A项错误;读图可知,甲在丙之后,断层在丙之前,故甲在断层之后,B项错误;乙在岩浆岩附近,高温高压下易变质,C项正确;溶洞景观由流水

    2、溶蚀作用造成,D项错误。解题指导解题指导恢复地壳发展历史:甲破坏了丙和乙,说明甲发生在丙、乙后;丙覆盖在乙之上,说明丙在乙之后,断层对丙没有影响,说明丙在断层后;断层破坏了乙的完整性,说明断层在乙之后,故区域地壳发展历史为乙断层丙甲。考点二内力作用与地貌考点二内力作用与地貌下图示意平顶海山的形成过程。读图,回答下题。1.(2016北京文综,4,4分)平顶海山()A.为褶皱山B.由沉积岩构成C.顶部形态由内力作用塑造D.随着板块的移动没入水下答案答案D本题考查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读图可知,平顶海山为火山,A项错误;由岩浆岩构成,B项错误;顶部平顶形态由外力侵蚀所致,C项错误;随着板块移动平顶海山

    3、没入水下,D项正确。解题技巧解题技巧注意图中“岩浆”这一关键信息,结合内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貌的影响解答即可。下图为地处北纬50附近欧洲中部的某聚落局部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2.(2011北京文综,8,4分)图中()A.河流形成于距今2300万年前B.处经历了先侵蚀后沉积过程C.处地层由下到上是连续的D.河流处左岸侵蚀,右岸堆积答案答案D河流处左岸为凹岸,受侵蚀;右岸为凸岸,以沉积作用为主,故D项正确;图中距今21002300万年形成的地层受到河流的侵蚀,故河流形成在这个时间段之后,A错;处在距今21002300万年形成的沉积层,后岩层受力断裂,处为断层一侧上升的岩块,上升伴随着外力侵蚀

    4、,故处经历了先沉积后侵蚀的过程,B错;处缺失距今150万至2100万年的地层,故该处地层不连续,C错。3.(2011北京文综,9,4分)该聚落()A.出现在图中所示断裂产生前B.坐落在河流冲积平原上C.自然景观以落叶阔叶林为主D.居住区适宜向河滩扩展答案答案C根据图中聚落和道路的连续性,可以判断聚落应出现在图中所示断裂产生后,A错;聚落分布在河流两岸台地上,不在河流冲积平原,B错;50N附近欧洲中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故自然景观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C项正确;河滩易发生洪灾,居住区不适宜向此扩展,D错。评析本题难度中等。考查聚落及自然带分布,考查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关键是把握“河滩”“河流

    5、冲积平原”这些关键词。下图是八达岭长城照片,该段长城主要坐落在花岗岩侵入体上。读图,回答下面两题。4.(2010北京文综,1,4分)图中指示山脊和山谷的分别是()A.和B.和C.和D.和答案答案D该题主要考查常见地形部位,为山顶,为鞍部,、为山脊,为山谷,故选D。5.(2010北京文综,2,4分)八达岭地区花岗岩从形成到出露所经历的地质过程依次是()A.固结成岩风化剥蚀侵蚀搬运地壳抬升B.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风化剥蚀C.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D.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答案答案C该题主要考查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由题干可知花岗岩为侵入岩,后经过地壳抬升出露地表,受到

    6、外力风化、侵蚀、搬运等作用的影响。所以其地质循环过程依次为“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故选C。6.2017北京文综,36(1)(2),14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概述匈牙利的地形特征。(8分)(2)简述巴拉顿湖形成的主要过程。(6分)答案答案(1)以平原、丘陵为主;多瑙河以东主要为平原,北部和多瑙河以西多山地;地势总体北部、西部高,东南部低。(2)断层发育,断裂下陷,积水成湖。解析解析(1)本题考查地形特征。描述地形特征时要考虑三个方面:地形类型、各类型分布状况和地势起伏。根据图中山脉、多瑙河和匈牙利大平原等地理事物及分布信息,从上述三个方面描述即可。(2)本题考查内外力作用与地

    7、貌。内力作用、外力作用和人类活动都可以影响湖泊的形成,图中巴拉顿湖北侧有一典型的断块山,据此推测该地区有断层发育,上升部分形成断块山,下陷部分形成了巴拉顿湖。误区警示误区警示(1)考生容易遗漏地势起伏这一方面。地形和地势是有区别的:以地形设问时,既要回答地形类型和分布,也要回答地势起伏;以地势设问时,则只需回答地势起伏状况。审题方法审题方法(2)找到图例中的信息“断块山”是解题关键,该湖泊的形成必然与断层有密切关系。考点三外力作用与地貌考点三外力作用与地貌下图为华北某地局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1.(2015北京文综,4,4分)图中()A.甲地陡峻,喀斯特地貌典型B.乙地低平,泥石流灾害

    8、频发C.丙村比丁村土层深厚D.丁村比丙村地下水埋藏浅答案答案C本题考查外力作用、自然灾害及地下水。读图可知,甲地为花岗岩,不会发育喀斯特地貌,A项错误;乙地低平,而泥石流发生于山区,B项错误;丙村位于冲积扇边缘,沉积作用显著,土层厚,丁村位于冲积扇顶部,土层薄,C项正确;结合图中地下水水位分析,丁村地势较高,地下水埋藏深,丙村地下水埋藏较浅,D项错误。误区警示误区警示地下水埋藏深度为从地表到地下水位线的垂直距离。海拔越高,地下水埋藏越深;海拔越低,地下水埋藏越浅。2.(2015北京文综,5,4分)图示地区()A.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B.山前平原受外力侵蚀作用明显C.洪积扇面积差异取决于降水量

    9、D.渠水通过蒸发环节参与水循环答案答案D本题考查外力作用、水循环等。通过山地与山前平原分布的位置、地表水流向及指向标可知,该地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A项错误;山前平原受外力沉积作用明显,B项错误;洪积扇面积差异取决于地形、岩石性质、植被覆盖程度等,C项错误;渠水不易下渗,主要通过蒸发、径流等环节参与水循环,D项正确。下图示意某河谷断面经历的一次洪水过程。读图,回答下面两题。3.(2014北京文综,6,4分)该河谷()A.岩层比岩层形成年代早B.岩层比岩层易受侵蚀C.是断层上发育形成的向斜谷D.呈“V”型,适宜修建水库答案答案A本题考查外力作用、地质构造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读图可知,岩层位于

    10、岩层的下面,形成年代较早,A项正确;岩层有明显的受侵蚀痕迹,而岩层较完整,故岩层比岩层易受侵蚀,B项错误;岩层没有弯曲变形,C项错误;断层处不适宜修建水库,D项错误。归纳总结归纳总结一般情况下,下面的岩层比上面的岩层形成时间早。注意随时间的变化岩层形态(侵蚀痕迹)的变化。4.(2014北京文综,7,4分)本次洪水()A.水位上升时,河流搬运作用减弱B.水位下降时,河流含沙量增加C.流量增大时,河流堆积作用增强D.河流侵蚀作用使河床加宽变深答案答案D本题考查外力作用。读图可知,水位上升时,河流径流量增大,流速快,流水侵蚀、搬运作用增强,堆积作用减弱,A、C项错误;水位下降时,流速减慢,河流堆积作

    11、用增强,含沙量减少,B项错误;比较初期、中期、后期三幅图,此次洪水过程中,因侵蚀作用使河床加宽加深,D项正确。解题指导解题指导注意水下沉积物和河床的变化。水下沉积物增多,说明含沙量增加,沉积作用增强,搬运作用减弱;注意河床的变化,河床加深加宽说明侵蚀作用增强。5.2012北京文综,36(2),6分读图,回答下题。简述图中滦河三角洲的成因。(6分)答案答案在滦河河口附近,流速减缓,泥沙堆积,形成三角洲。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河流三角洲的成因。三角洲一般都是由于河流在入海口处流速减缓,泥沙堆积作用而成。考点四地质灾害考点四地质灾害下图是某地区大地震后救灾工作程序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1.(2012

    12、北京文综,8,4分)图中所示救灾工作程序还可能适用于()A.鼠害B.洪涝C.旱灾D.寒潮答案答案B本题考查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图中信息显示灾害发生后,有一项重要的工作程序是安居工程。四个选项中,洪涝灾害会对房屋造成较大的破坏,故B项正确。2.(2012北京文综,9,4分)为降低大城市震后救灾活动强度,应采取的主要防灾减灾措施包括()完善城市功能区划调整产业结构人口外迁房屋加固组建志愿者队伍避灾自救技能培训A.B.C.D.答案答案D本题考查防灾减灾措施。调整产业结构不能减轻灾害损失,人口外迁是消极的减灾措施,可排除两项,故选D。下图为某年中国发生地质地貌灾害次数最多的6个省级行政区。读图,回答下

    13、题。3.(2011北京文综,2,4分)该年发生地质地貌灾害次数最多的山地可能是()A.横断山和秦岭B.太行山和雪峰山C.大巴山和巫山D.祁连山和唐古拉山答案答案A图中列举了地质地貌灾害最多的6个省级行政区。A选项中横断山位于云南和四川西部,秦岭位于陕西省,和其他山地相比,两者有可能是地质地貌灾害次数最多的山地。4.(2011北京文综,3,4分)在下图所示的山区自然灾害链中,依次是()A.滑坡、泥石流、地震、崩塌B.泥石流、地震、崩塌、滑坡C.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D.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震答案答案C图中所示以地质灾害为主。地震会导致山体崩塌或滑坡,产生大量的碎屑物质,再加上暴雨冲刷,会形成

    14、泥石流,这些灾害产生的碎屑物堵塞河道就会形成堰塞湖,故分别对应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5.2019北京文综,36(1),8分中国与东南亚山水相连,人文相通,跨境合作不断深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说明图示区域地震多发的原因和主要危害。(8分)答案答案原因:地处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危害: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森林和水等自然资源与环境被破坏。解析解析本题以中国与东南亚跨境合作的图文资料为背景,考查自然灾害的成因及危害;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凸显了区域认知和人地协调观的学科素养,体现了正确的灾害观和减灾意识。图示区域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消亡边界附近,地震多发的原因主要是板块边界

    15、地壳活动频繁。地震多发的危害主要从地震及次生灾害对生产、生活、生命财产、自然资源和环境、交通等方面的影响考虑。6.2010北京文综,40(2),8分在长期的抗灾斗争中,中华民族表现出高度的聪明才智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国家建立救灾物资储备库是救灾应急措施之一。储备库选址应遵循储存安全、调运方便的原则。运用地理学知识说出满足上述原则的救灾物资储备库选址条件。(8分)答案答案不易遭受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地势较高,地质条件较好;远离火源、易燃易爆物等);交通运输便利(宜临近铁路、高速公路、机场等);市政条件较好(通讯/通信、供水、供电等)。解析解析救灾物资储备库储存应急救灾物资,所以首先要确保自身的安

    16、全,即不易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同时应急救灾强调能快速把物资运送到目的地,所以要求有便捷的交通条件。B B组组 统一命题、省统一命题、省( (区、市区、市) )卷题组卷题组考点一岩石圈物质循环考点一岩石圈物质循环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我国广西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1.(2018天津文综,3,4分)依据图中信息判断,造成甲、乙、丙三地地貌类型不同的最主要原因是()A.年降水量的差异B.地质构造部位不同C.植被覆盖率不同D.地表岩石种类不同答案答案D本题考查地质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由地质剖面图可知,该地区有页岩、砂岩和石灰岩分布,在页岩、砂岩分布地区,流水作用主要表现为流水侵蚀(下切)作用,形成河谷

    17、地貌;而在石灰岩地区,流水作用主要表现为流水溶蚀作用,即水的溶解和冲刷,形成峰林等喀斯特地貌,图中甲、乙、丙三处的岩石种类不同,流水作用差异明显,D项正确;该地区小范围内年降水量差异较小,A项错误;由图中岩层弯曲状态可以判断,该地区为向斜构造,甲、乙两处均位于向斜的侧翼但地貌不同,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显示该区域植被状况,C项错误。温馨提示温馨提示相同外力作用下的地貌差异多与岩石种类和岩性有关,如该题中石灰岩地区,流水作用主要表现为溶蚀,而页岩和砂岩地区主要表现为侵蚀;不同岩性或土质在同等的外力作用下,侵蚀强度差异明显,侵蚀地貌也呈现不同的形态。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2

    18、.(2017江苏单科,5,2分)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A.甲乙丙B.乙丙甲C.丙乙甲D.丙甲乙答案答案B断层乙上方岩层形成的时间晚于断层。岩浆岩丙的形态反映出岩浆活动侵入断层乙所在岩层及其上方岩层,说明岩浆岩丙形成晚于断层乙。岩浆岩丙未侵入甲岩层,故甲岩层形成晚于丙。因此选项B正确。方法技巧方法技巧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方法:沉积岩岩层越向下,岩层的年龄一般越老;若有岩浆侵入活动,则岩浆岩的形成晚于其侵入的岩层。某矿物形成于上地幔软流层,后随岩浆活动到达地表。人们在下图所示古火山的岩浆岩及河滩泥沙中均发现了该矿物。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某古火山及附近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3.(2015天津

    19、文综,3,4分)使该矿物从上地幔软流层到达河滩泥沙中的地质作用,依次应为()A.岩浆喷发岩层断裂风化、侵蚀搬运、沉积B.岩浆喷发岩层断裂搬运、沉积风化、侵蚀C.岩层断裂岩浆喷发风化、侵蚀搬运、沉积D.岩层断裂岩浆喷发搬运、沉积风化、侵蚀答案答案C本题考查影响地表形态的内、外力作用。该矿物形成于上地幔,然后经过地质作用而到达河滩泥沙中。应该是岩层断裂,岩浆喷发而出露地表,然后经外力的风化、侵蚀作用,再经过搬运在河滩泥沙中沉积,C项正确。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图中为岩层编号,其年代由老到新。完成下题。4.(2015浙江文综,6,4分)有人称丙处山峰为“飞来峰”,其岩石可能是()A.石灰岩砂岩B.花

    20、岗岩流纹岩C.大理岩石英岩D.安山岩玄武岩答案答案A本题考查地质构造与地貌。该地岩层均为沉积岩,丙处山峰必为沉积岩,四个选项中石灰岩和砂岩按成因为沉积岩,故选A。考点二内力作用与地貌考点二内力作用与地貌下图为某湖泊区域地质构造示意图。图中等值线为该区域250万年以来沉积物等厚度线。完成下题。1.(2019浙江4月选考,21,2分)该湖湖盆形成主要因()A.风化侵蚀B.搬运沉积C.构造抬升D.断裂下陷答案答案D本题主要考查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的关系。根据图中信息可推知该湖盆周边有断层线的分布且周边地区地壳在抬升,因此该湖盆的形成主要是湖盆区地壳断裂下陷导致的。下图为某次地质野外考察时拍摄的照片。照

    21、片中界面M之上的“甲”是一水平岩层,界面M之下的“乙”是一向斜,“丙”是地表沟谷,N是岩层层面。读图回答下面两题。2.(2019江苏单科,3,2分)界面M反映的地质含义不同于N的是()A.沉积物变化B.古气候变化C.古环境变化D.构造运动变化3.(2019江苏单科,4,2分)该区域()A.甲抬升前持续接受沉积B.乙形成时代晚于甲岩层C.乙形成后经历长期侵蚀D.丙是背斜受侵蚀的结果答案答案DC本题组以区域岩层分布、地貌与地质构造剖面图为素材,考查地质作用与地质构造相关知识;同时考查了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运用地理原理分析自然现象的能力。地质剖面图的判读体现了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以地质

    22、剖面图考查,体现了科学探究观念。第2题,图示界面M呈水平状,说明构造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而N为弯曲岩层,可能是地壳水平挤压的结果,则M、N地质含义的不同体现在构造运动变化方面。易错分析易错分析第2题,图示M、N岩层均为沉积层,不能判断沉积物是否有差异,也不能判断气候及古环境变化,故A、B、C错误。第3题,图示M之上的甲岩层呈水平状分布于乙向斜构造之上,说明乙向斜构造形成后,地表经历了外力侵蚀,从而使乙向斜上部呈水平状,然后接受外力沉积,形成了甲岩层,则A错误,C正确。乙岩层位于甲岩层之下,则乙岩层形成时间早于甲岩层,故B错误。丙处为水平岩层,地表受外力侵蚀形成沟谷,则D错误。贝加尔湖(下图)是

    23、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8千米。据此完成下面两题。4.(2018课标,6,4分)贝加尔湖形成于()A.地壳断陷集水B.火山口集水C.河流改道D.滑坡阻断河流答案答案A本题考查地质作用与地貌。由“世界上最深的湖泊”可推测其成因是地壳断陷集水成湖。火山口集水形成的湖泊应大致呈圆形,而河流改道和滑坡阻断河流形成的湖泊应该深度较小。知识拓展知识拓展地壳断裂下陷往往形成长条形裂缝,并且深度较大,集水后形成的湖泊一般又深又长。5.(2018课标,7,4分)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且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说明()A.湖区降水量加大B.入湖径流增多C.湖盆在加深D.

    24、入湖泥沙增多答案答案C贝加尔湖位于高原山地,降水量加大和入湖径流增多,溢出的水量会往海拔较低的地方流,不会使湖水深度加大。入湖泥沙增多会增加湖底沉积物,反而使湖水深度减小。只有湖盆加深才会使湖水深度加大。知识归纳知识归纳地貌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当内力起主导作用时,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较小。读图,回答下题。6.(2017天津文综,3,4分)上图地貌景观显示的岩石类型和主要的地质构造最可能是()A.岩浆岩、褶皱B.沉积岩、褶皱C.岩浆岩、断层D.沉积岩、断层答案答案B本题考查岩石类型及地质构造。读图可知,图示地貌景观的岩石呈层状分布,最可能是沉积岩,且岩层发生了弯曲变形,可判断地质构造为褶皱

    25、。知识归纳知识归纳三类岩石的主要特征沉积岩:具有层理构造,许多沉积岩中有化石。变质岩:具有典型的片理构造。岩浆岩:侵入岩结构致密,岩性坚硬,是良好的建筑材料。喷出岩多气孔和流纹。考点三外力作用与地貌考点三外力作用与地貌霍林河发源于大兴安岭,为山前半干旱区及部分半湿润区的平原带来了流水及泥沙。受上游修建水库和灌溉的影响,山前平原河段多年断流。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据此完成下面三题。1.(2019课标,9,4分)修建水库前,营造该地区山前平原地表形态的力主要来自()A.构造运动B.流水C.冰川D.风2.(2019课标,10,4分)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是由于()A.地面沉

    26、降B.流水侵蚀C.风力侵蚀D.冻融塌陷3.(2019课标,11,4分)伴随着洼地增多增大,周边地区可能出现()A.水土流失B.沼泽化C.土地沙化D.盐碱化答案答案BCC本题组以霍林河流域地表形态及其变化为背景,考查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以及地理环境整体性知识;同时考查了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论证和探究地理现象成因的能力;试题中人类活动对河流的影响,导致山前平原地区的环境发生变化,这一情境体现了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的学科素养;以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命题,旨在强化学生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谋求人地协调的地理观。第1题,霍林河为山前平原带来了流水及泥沙,说明山前平原受到河流的影响,流水堆积作用形成了山

    27、前冲积扇平原,故山前平原的主要营造力量是流水作用,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说明该地区的地质状况,A项错误;该地区没有冰川作用,C项错误;风力作用对该平原的影响主要是侵蚀,而不是堆积,D项错误。思路分析思路分析河流山前平原的形成是因河流流出山口,流速降低,大量泥沙堆积而成的,大多属于冲积(洪积)扇平原。第2题,依据材料可知,河流为平原“带来流水及泥沙”,则平原上多河流堆积物,地表物质疏松;上游修建水库使山前平原流水作用减弱,但因该地位于东北半干旱区,风力侵蚀作用明显,从而形成较多的风蚀洼地,故B项错误、C项正确;地面沉降多是过量开采地下水所致,而该地区人口相对较少,且靠近河流,地下水开采量较少,A项

    28、错误;冻融作用是该区域的长期现象,不是断流期间形成洼地的主因,则D项错误。规律总结规律总结风力侵蚀作用主要发生于干旱、半干旱地区,风蚀洼地形成的主要条件是地表物质疏松(物质基础)、强风(动力)。第3题,由上题分析可知,洼地的形成是风力侵蚀的结果,洼地增多增大,说明该地区风力作用较强、吹起的沙土多,受风力侵蚀和堆积的影响,附近地区地表植被易破坏,土地生产力下降,沙化明显,C项正确;水土流失的重要条件是流水作用,洼地形成于河流断流期间,流水作用弱,A项错误;地表含水量少,不会形成沼泽,B项错误;盐碱化一般是人类不合理灌溉所致,材料无该地灌溉状况信息,D项错误。知识拓展知识拓展沼泽化是指土壤长期处于

    29、过湿状态,以致地表滞水,植物遗体因氧化不完全而形成泥炭层堆积下来,形成沼泽。在流速缓慢或水流停滞的小河或河流的个别河段,在岸边甚至到河心,常见到水草丛生的沼泽化现象。一些河流,由于地势低平,坡降很小,流速缓慢,河道弯曲,水草丛生,具有沼泽化河流的特点。下图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砾石的平均砾径T3T0T2T1。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据此完成下面两题。4.(2018课标,6,4分)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A.T0B.T1C.T2D.T3答案答案A本题考查河流地貌的形成。图中河流岸边四个平坦面均

    30、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说明其是因河流堆积作用形成;材料显示现阶段河流洪水期仅能淹没T0,说明只有T0这一平坦面仍有河流堆积作用,其面积仍在扩大,故选择A项。解题关键解题关键从材料中提取“平坦面上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这两个信息是解题的关键。5.(2018课标,7,4分)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为()A.T3形成时期B.T2形成时期C.T1形成时期D.T0形成时期答案答案A本题考查流水作用及其表现。河流搬运和堆积作用与流速相关;流速越大,河流的搬运作用越强,堆积物的颗粒越大;四个平坦面堆积的砾石砾径最大的是T3,说明该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是T3形成时期,故选择A项。规律总结规

    31、律总结流水侵蚀和堆积作用与流速的关联性流速由快到慢,流水侵蚀作用减弱,堆积作用增强;在流水侵蚀作用中,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增强。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我国广西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古河床沉积物是某地质历史时期河流位置的标志。在乙地不同高度上分布着两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河床沉积物。6.(2018天津文综,4,4分)这反映了自古河床形成以来,该地区地壳经历过()A.间歇性抬升B.持续性抬升C.间歇性沉降D.持续性沉降答案答案A本题考查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图示区域河流形成了两级阶地,阶地是地壳运动和流水作用共同作用的产物,当地壳抬升时,河流下切作用明显,形成深切河谷;当地壳相对稳定时,流水下切作

    32、用减弱,堆积作用增强,形成河流阶地。由此可知,该地地壳经历了间歇性抬升,A项正确;持续抬升不会形成两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河床沉积物,B项错误;地壳沉降,该地区河流下切作用较弱,图中古河床较现代河谷的位置明显偏高,说明有明显的下切作用,C、D项错误。名师点睛名师点睛“乙地不同高度上分布着两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河床沉积物”,说明该地存在两个河流阶地,由此可以推知地壳运动出现间歇性抬升。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下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据此完成下面三题。7.(2016课标,7,4分)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

    33、A.向陆地方向推进B.向海洋方向推进C.位置稳定D.反复进退答案答案C由材料可知贝壳堤是死亡的贝类生物堆积形成的,某一条贝壳堤的形成必须是海岸线稳定,死亡贝类生物持续堆积的结果;另外,图示三条贝壳堤形状都较平直,说明形成过程中位置较稳定。故C项正确。8.(2016课标,8,4分)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由此()A.形成新的贝壳堤B.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C.形成河口三角洲D.迫使河流改道答案答案B泥沙在贝壳堤外持续堆积,会使海岸线不断向前推进,加大贝壳堤与海岸线的距离,故B项正确。海岸线向海洋方向推进,不利于死亡贝类的持续堆积,不会形成新的贝壳堤,故A项错误。

    34、泥沙在贝壳堤外堆积,不会影响河口三角洲,也不会使河流改道,故C、D项错误。9.(2016课标,9,4分)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A.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小B.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大C.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小D.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答案答案D由图中不同年代贝壳堤的位置可知,海岸线随时代的变化,不断向海洋方向推进,说明其位置发生了多次变动,变动的原因是河流带来了大量泥沙,且泥沙不断沉积导致海岸线向前推进,故A、B、C项均错误,D项正确。中国山水画家多师法自然,其作品往往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下图为我国四幅山水画作品。读图回答下面两题。10.(

    35、2016江苏单科,1,2分)画中描绘江南丘陵景观的是()A.B.C.D.答案答案D丘陵地貌海拔较低,相对高差较小,地势起伏和缓,因此选项D正确。画中山高谷深,相对高度大,描绘的是山地景观。画中山清水秀,描绘的是喀斯特景观。画中地表千沟万壑,描绘的是黄土高原景观。评析评析本题以四幅山水画作品为背景,考查地形地貌特点的判断,立意巧妙,视角独特。11.(2016江苏单科,2,2分)画中描绘的地貌类型形成原因是()A.冰川作用、风力作用B.流水作用、冰川作用C.风力作用、流水作用D.生物作用、流水作用答案答案C画描绘的是黄土高原景观,黄土高原的形成是风力堆积作用的结果。黄土高原表面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

    36、流水侵蚀作用造成的。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完成下题。12.(2015安徽文综,28,4分)甲地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A.风力堆积B.风力侵蚀C.流水堆积D.流水侵蚀答案答案C本题考查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图中甲地位于湄公河河口三角洲,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故选C。13.(2019课标,37,2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某河发源于美国内陆高山,河流上游河段受季节性融雪和大气降水补给。7月后主要受降水补给,降水多为暴雨。该河段流量和含沙量年内变化大,但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下图示意该河段典型河流断面不同时间的水体形态。(1)对该河段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的现象作出合理解释。(6分)(2)指出

    37、46月该断面河水深度的变化特征,并说明原因。(8分)(3)分析8月该河段河底淤积的原因。(8分)答案答案(1)(地壳抬升,)河流下切(未摆动);单一岩性(岩性相近)河岸,河岸直立。(2)变化特征:深度增加。原因:融雪补给为主,流量持续增长,水位上升;融雪补给为主,含沙量低,流速持续加快,侵蚀河床。(3)降水补给,(坡面侵蚀强,)河水含沙量高;径流量与流速变率大,流速降低时泥沙快速淤积。解析解析本题以发源于美国内陆高山地区的某河河面宽度变化与河水深度变化为背景,考查影响河道宽度及河水深度的原因,即河流地貌的成因;考查了地理学科四大能力;凸显了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的学科素养;体现了尊重自然规律、科

    38、学探究观念。(1)河道宽度主要受制于地形地质条件。该河段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可以结合材料从内陆高山、河岸直立、岩性单一、河流下切等方面分析。(2)46月该断面河水深度增加。原因主要从河流水量增加、水位上升及流速加快、向下侵蚀等方面考虑。注意分析时结合材料描述清楚因果关系。(3)8月份河床淤积、河底抬升主要从河水含沙量大及流速降低来分析。失分警示失分警示对第(1)题影响河面宽度的地形地质条件考虑不清,本题易失分;第(2)(3)题都要求“分析”原因,需要结合材料说清因果关系,学生在表述时容易按条目作答,导致失分。14.2016课标,36(1),8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一位被热带雨林风光吸引的

    39、游客从马瑙斯出发,乘船沿内格罗河(下图)溯源而上,见两岸植被繁茂,河上很少有桥。行至内格罗河与布朗库河交汇处,发现两条河流的河水因颜色迥异,呈一黑黄分明的界线,景色令人震撼。船继续前行,岸边的沼泽渐渐映入眼帘当晚他查阅资料,得知内格罗河河水因富含腐殖质,颜色乌黑,而布朗库河因含大量泥沙而呈黄色。分析内格罗河河水富含腐殖质但泥沙含量少的原因。(8分)答案答案气温高,湿度大(降水多),生物量大,在沼泽形成大量腐殖质。(4分)地处平原,地势低平,河流流速慢,多沼泽,泥沙沉积。(4分)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及外力作用。结合图文材料分析,内格罗河位于赤道附近,流域内高温多雨,生物量大,死亡生物

    40、分解形成大量腐殖质;流域内等高线稀疏且流经沼泽,反映地处平原,地势低平,河流流速慢,泥沙易沉积。考点四地质灾害考点四地质灾害下图示意三峡库区滑坡频率(月滑坡次数占全年滑坡次数的百分比)与月均降水量关系。读下图,完成下面两题。1.(2014重庆文综,5,4分)上图表明该区滑坡多发的诱因是()A.年降水量少B.夏季降水多C.冬季降水少D.降水季节分配均匀答案答案B本题用柱状图和折线图考查学生对地理信息的获取与分析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7月份降水最多,滑坡频率也最高,冬季降水少,滑坡频率也低,故B项正确。2.(2014重庆文综,6,4分)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岸滑坡几率增大,主要是因为水库水体的()A.流

    41、速减小B.流速加大C.水位涨落D.水位稳定答案答案C本题考查学生对地质灾害成因的分析。从题中知蓄水后库岸滑坡概率增大,即蓄水后受水位涨落影响,库岸中的含水量增加,土质变松,使滑坡概率增大,故C项正确。3.(2016课标,43,10分)古乡沟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上游地区有6条冰川,沟谷有厚度达300多米的堆积物。中游河谷狭窄。冰川末端伸入森林带。每年夏秋季常有冰川泥石流爆发,其破坏力在世界上是罕见的。分析古乡沟夏秋季节冰川泥石流破坏力巨大的原因。答案答案深厚的松散堆积物提供了异常丰富的物质条件;夏秋气温高,冰川强烈消融,此时降水较为丰沛,冰川融水与降水叠加,提供了极为丰沛的水源;狭窄的河谷,巨大

    42、的落差,积累了巨大的能量。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冰川泥石流灾害的成因。可从物质条件(松散堆积物)、水源条件(大量的水)、比降大的沟谷三方面回答。4.(2011课标文综,43,10分)长江下游某城市边缘分布着丘陵,丘陵的基岩上有黄土覆盖(如下图所示)。近年来,由于城区扩展,大量开挖山坡,该地在夏季暴雨后曾发生多起黄土崩塌、滑坡灾害。阅读图文资料,简要分析该地黄土崩塌、滑坡多发的原因。答案答案黄土垂直节理发育,孔隙度大;人工开挖边坡,破坏了坡面地形的稳定性。暴雨容易诱发坡地黄土崩塌;雨水下渗,在基岩与黄土之间容易形成滑动面,造成黄土滑坡。解析解析崩塌、滑坡的原因不仅要考虑黄土本身特点及暴雨诱发等自然

    43、原因,还要考虑人工开挖等人为原因。C C组组 教师专用题组教师专用题组黄河小北干流是指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河段,全长132.5千米。该河段左岸有汾河、涑水河,右岸有渭河等支流汇入;河道摆动频繁,冲淤变化剧烈,为典型的堆积性游荡河道。下图为黄河小北干流河段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1.(2019课标,9,4分)黄河小北干流为堆积性游荡河道,是因为该河段河流()A.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小B.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大C.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小D.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大2.(2019课标,10,4分)黄河小北干流河道中段摆动范围较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河水流量支流汇入沿岸地貌两岸岩性A.B.C.D.

    44、3.(2019课标,11,4分)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流量和含沙量均较大。在主汛期,渭河的洪峰导致黄河小北干流()A.含沙量剧增,摆幅增大B.水量增大,流速加快C.水位上升,淤积增强D.侵蚀加强,河床加深答案答案DCC本题组利用黄河中游地区小北干流河段的堆积性游荡河道这一地理事象,考查流水作用的规律、成因及其影响;要求学生做题时对图文材料进行认真审读,结合所学的原理、规律进行实际应用,考查了学生解读和获取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究地理问题的能力;结合真实情境进行问题探讨,凸显了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的学科素养;利用我国区域地理环境特征,探讨地理规律及成因的实际应用,旨在要求学生树立

    45、科学探究、学以致用的观念。第1题,黄河小北干流位于黄河中游,以雨水补给为主,季风气候区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导致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地处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河流含沙量大;河道所经地区地势相对平坦,易形成堆积性游荡河道,故选择D项。知识拓展知识拓展堆积性游荡河道主要成因及危害:两岸土质疏松,易于冲刷展宽;水流含沙量大,河床堆积抬高;洪水暴涨暴落;流量变幅大。此外,在山区河流出山口处,河面突然变宽,流速急剧减小,泥沙大量淤积,也会形成游荡性河道。游荡性河道常处于淤积堆高状态,洪水上涨时,常使大堤溃决,易泛滥成灾,洪水降落时,顶冲大堤,也会形成险情;对航运、取水等也不利,需进行整治。

    46、第2题,河道属水系特征要素,其摆动范围主要受制于地形地质条件。图中小北干流左岸北部有汾河注入,南部有涑水河注入,右岸则无河流注入,说明其中段两岸可能地势较高,岩性坚硬,影响支流汇入,同时也影响河道展宽,故选C。易错警示易错警示受图中汾河和涑水河汇入处河道摆动范围较宽的影响,本题易错选支流汇入。主要原因是没弄清影响河道摆动范围的因素是地形地质条件。如河流在山区流动时,受制于两侧山地其摆动范围较小,甚至形成峡谷,当流动到平原时由于地形平坦往往河道展宽,支流对其并无太大影响。第3题,由图可知,渭河入黄河口位于黄河小北干流的下游位置,渭河在主汛期时,流量和含沙量均大,使入黄河口处的河床抬升、水位抬高,

    47、导致其上游的小北干流水位抬高,流速变慢,泥沙淤积增强,C项正确;小北干流位于渭河入黄河口的上游,其水量和泥沙量均主要来自上游地区,渭河的水量和泥沙量对其影响小,A、B项错误;水位抬高,流速变慢,泥沙堆积作用明显,河床抬高,D项错误。规律总结规律总结河道水平摆动条件主要有:地势相对平坦;河床相对较浅;河流流量不稳定。4.(2019上海单科,1,2分)“新速度,新经济,新时代”我国高速铁路建设是世界最完善,运行里程最长的。在高铁建设中,需要克服多溶洞,多暗河等不利地质条件的地貌类型区是()A.海成地貌B.黄土地貌C.岩溶地貌D.风成地貌答案答案C石灰岩地区因流水的溶蚀,冲刷作用强烈,而形成喀斯特地

    48、貌,又称岩溶地貌;该地貌类型区多峰林、溶洞和地下暗河,C项正确。5.(2019上海单科,2,2分)横断山脉位于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之间。横断山脉是亚欧板块和哪一板块碰撞形成的()A.太平洋板块B.印度洋板块C.非洲板块D.美洲板块答案答案B横断山脉位于我国西南地区,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故选择B项。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6.(2017江苏单科,6,2分)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褶皱的次数是()A.1B.2C.3D.4答案答案B褶皱是岩层受挤压发生的弯曲变形。沉积岩岩层形成之初一般是水平的,若发生倾斜则判断其可能受挤压形成褶皱。同一次褶皱形成过程中

    49、,同一区域岩层弯曲变形倾斜的角度保持一致。若发生岩层倾角不一致的情况,则可能出现多次褶皱过程。所以,图中乙所在左下角岩层为一次褶皱过程,甲所在右上角岩层为另一次褶皱过程。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下图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据此完成下面两题。7.(2017课标,9,4分)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贺兰山东坡()A.坡度和缓B.岩石裸露C.河流、沟谷众多D.降水集中答案答案C本题考查外力

    50、形成的地貌及区域环境特征。由图可知,贺兰山东部洪积扇集中连片,同时,每个洪积扇都因山区河流而形成,众多河流沟谷形成连片的洪积扇,C项正确;图中河流大多发育于中高山,说明其坡度大,A项错误;岩石裸露、降水集中是导致洪积扇形成的物质和动力来源,是洪积扇形成的原因,但不是其集中连片分布的原因,B、D项错误。解题关键解题关键“集中连片分布”不是问某一个洪积扇的成因,而是问空间分布特征的成因。8.(2017课标,10,4分)与其他洪积扇相比,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的原因主要是()降水较少山地相对高度较小河流较长风化物粒径较小A.B.C.D.答案答案B本题考查地理问题分析能力。由图可知,形成甲地洪积扇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三地表形态的塑造课件.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2575147.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