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第13章-财政政策与宏观调控汇总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13第13章-财政政策与宏观调控汇总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3 财政政策 宏观调控 汇总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第十三章 财政政策与宏观调控1财政政策的含义 广义的财政政策是政府依据客观经济规律并结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制定的指导财政工制定的指导财政工作和处理财政、经济关系的基本方针和基本作和处理财政、经济关系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准则,准则,其基本表现是各级政府或国家机关制定的有关财政的各种法律、法规。 狭义的财政政策,则是政府为了实现既定宏则是政府为了实现既定宏观经济目标调整财政收支和预算平衡状态的观经济目标调整财政收支和预算平衡状态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主要表现为旨在调控宏观经济运行的财政预算安排和税收制度安排。 财政政策目标是指运用预算、税收、公债、财政补贴等财政政策工具对宏观
2、经济实施调控所要达到的结果或要实现的目的。 财政政策旨在实现三大目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和经济稳定增长)。古代朴素的财政政策古代朴素的财政政策思想是:藏富于民、思想是:藏富于民、轻徭薄赋、量入为出轻徭薄赋、量入为出等等2 政府干预经济方式的转变政府干预经济方式的转变: :(1)(1)观念的转变观念的转变世纪年代以前,干预的偶然性。之后,人们世纪年代以前,干预的偶然性。之后,人们才承认政府干预经济是经常的现象。才承认政府干预经济是经常的现象。(2)(2)目标的转变:现在财政政策目标包括促进经济目标的转变:现在财政政策目标包括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社会福利。发展和提高社会福利。(3)(
3、3)手段的转变。现在财政手段除了税收手段外,手段的转变。现在财政手段除了税收手段外,还包括预算、公共支出、政府投资、公债和补贴等还包括预算、公共支出、政府投资、公债和补贴等手段。手段。3财政政策的三大构成要素 财政政策目标财政政策目标(政策要实现的期望值)(政策要实现的期望值) 财政政策主体财政政策主体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财政政策的主体只能财政政策的主体只能是各级政府,而且主要是中央政府。是各级政府,而且主要是中央政府。 财政政策工具财政政策工具即各种政策手段:税收、公债、政府投资、公即各种政策手段:税收、公债、政府投资、公共支出、财政补贴。共支出、财政补贴。4国家宏观
4、调控手段及特点、功能手段手段特征特征在宏观调控中的功能体现在宏观调控中的功能体现国家国家预算预算直接调控性直接调控性调节力度强调节力度强国家预算规模和结构制约和影响经济规模;国家预算规模和结构制约和影响经济规模;国家预算的组织形式合理化影响财政宏观调国家预算的组织形式合理化影响财政宏观调控的效果控的效果税收税收集经济、法律、行政手集经济、法律、行政手段于一身;具有一定灵段于一身;具有一定灵活性;运用广泛活性;运用广泛调控社会总需求;调控社会总供给;对个人调控社会总需求;调控社会总供给;对个人收入和财产的调控收入和财产的调控公公 债债不完全的主动性;灵活不完全的主动性;灵活性;与银行的协调性性;
5、与银行的协调性宏观调控功能是借助其规模、发行对象、偿宏观调控功能是借助其规模、发行对象、偿还期限、公债利率的变动实现的。调节国民还期限、公债利率的变动实现的。调节国民收入使用;调节货币流通;调节社会总供需收入使用;调节货币流通;调节社会总供需财政支财政支出手段出手段不同性质的财政支出形不同性质的财政支出形式各有不同式各有不同购买性支出的增减会引起社会总供需的平衡购买性支出的增减会引起社会总供需的平衡变化:转移性支出不直接影响社会总供需,变化:转移性支出不直接影响社会总供需,但其对社会公平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但其对社会公平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财政投财政投融资手融资手段段政府作为投融资主体本政
6、府作为投融资主体本身直接介入经济运行身直接介入经济运行着眼于宏观社会效益;壮大国家宏观调控的着眼于宏观社会效益;壮大国家宏观调控的实力;增强财政调控产业结构的力度实力;增强财政调控产业结构的力度5第一节 财政政策目标 一、充分就业一、充分就业 有工作能力且愿意工作的劳动者能够找到工作有工作能力且愿意工作的劳动者能够找到工作,有四种类型的失业:,有四种类型的失业:(1 1)磨擦性失业;()磨擦性失业;(2 2)结构性失业;()结构性失业;(3 3)季节性)季节性失业;(失业;(4 4)周期性失业周期性失业。思考:财政政策对就业的影响思考:财政政策对就业的影响 二、物价稳定二、物价稳定思考:财政支
7、出对物价的影响思考:财政支出对物价的影响 三、国际收支平衡三、国际收支平衡6第二节 财政政策的运行机理* 一、国民收入的决定一、国民收入的决定财政政策运行的基点是财政政策运行的基点是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的平衡。社会总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社会提供的可社会总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社会提供的可供购买的商品(劳务)价值总额(国民收入供购买的商品(劳务)价值总额(国民收入的产出)。的产出)。在封闭经济条件下,社会总供给的收入流量在封闭经济条件下,社会总供给的收入流量是由消费是由消费C、储蓄、储蓄S和税收和税收T组成(组成(如果是开如果是开放经济,还应包括进口放经济,还应包括进口M)
8、,即),即Y=C+S+T7社会总需求,是指一定时期内有货币支付能力的社会购买力社会总需求,是指一定时期内有货币支付能力的社会购买力总额所形成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对国民收入的消费)。总额所形成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对国民收入的消费)。在封闭经济条件下,社会总需求在封闭经济条件下,社会总需求AD是由消费需求是由消费需求C(居民、居民、家庭支出)、投资需求家庭支出)、投资需求I I(企业支出)和政府支出(企业支出)和政府支出G(包括商(包括商品和劳务)三部分组成(如果是开放经济,还应包括外国的品和劳务)三部分组成(如果是开放经济,还应包括外国的总支出总支出X X),即:),即:AD=C+I+G 当
9、当Y=AD时,即时,即C+I+G=C+S+T时,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达时,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达到平衡(到平衡(图图13-13-2 2)。其中)。其中C为非政府部门的消费需求,它是为非政府部门的消费需求,它是国民收入国民收入Y Y的增函数和税收的增函数和税收T T 的减函数,的减函数,I为非政府部门投资需求为非政府部门投资需求,G为政府部门支出。为政府部门支出。 由上可得政府预算帐户、储蓄投资帐户之间的恒等式:由上可得政府预算帐户、储蓄投资帐户之间的恒等式:I-S=T-G(反映政府预算平衡状态)(反映政府预算平衡状态) 如果是开放经济,还应包括国际收支账户,即如果是开放经济,还应包括国际收支账户,
10、即: G-T=(S-I)+(M-X)影响社会总需求的财政因素是政府支出和税收。当社会总需求超影响社会总需求的财政因素是政府支出和税收。当社会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时,财政可以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和增加税收,以减少总过总供给时,财政可以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和增加税收,以减少总需求;反之,当社会总需求不足时,财政可以通过增加财政支出需求;反之,当社会总需求不足时,财政可以通过增加财政支出和减少税收,以增加社会总需求。和减少税收,以增加社会总需求。8简要结论 1.1.财政平衡是社会总供求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平衡是社会总供求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 2.2.财政平衡作为局部平衡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财政平衡作为局部平衡是手
11、段而不是目的; 3.3.财政平衡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其主要是财政平衡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其主要是作用在直接调节总需求上(作用在直接调节总需求上(G),而非总供给上(可以),而非总供给上(可以间接调控总供给)。间接调控总供给)。 因为:首先,在市场经济下,企业和个人的生产或劳务因为:首先,在市场经济下,企业和个人的生产或劳务活动直接由市场机制所支配。对于他们来说,只要存在活动直接由市场机制所支配。对于他们来说,只要存在着市场需求,为满足这些需求的生产经营活动具有获得着市场需求,为满足这些需求的生产经营活动具有获得平均利润率的合理预期,他们就会在市场价格的引导下平均利润率的合理
12、预期,他们就会在市场价格的引导下提供市场所需求的产品和劳务。因此,财政对宏观经济提供市场所需求的产品和劳务。因此,财政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只要作用于社会总需求就行了。的调控,只要作用于社会总需求就行了。 其次,在市其次,在市场经济下,某一特定时期内,由于技术条件所限,社会场经济下,某一特定时期内,由于技术条件所限,社会总供给的规模总是有一定客观的约束界限而难以随意伸总供给的规模总是有一定客观的约束界限而难以随意伸缩。而社会总需求则有着较大的弹性,当政府作为一个缩。而社会总需求则有着较大的弹性,当政府作为一个社会需求的因素介入时,它可以人为的扩张和收缩社会社会需求的因素介入时,它可以人为的扩张和收
13、缩社会需求总量。需求总量。9二、财政政策乘数 乘数:两个相关变量的增量之比。乘数:两个相关变量的增量之比。 财政政策乘数:指由于财政支出的边际变动量引起的财政政策乘数:指由于财政支出的边际变动量引起的社会总需求的变动量。社会总需求的变动量。 (一)政府购买支出乘数(一)政府购买支出乘数 在整个社会经济未处于充分就业水平时,扩大财政支在整个社会经济未处于充分就业水平时,扩大财政支出从而导致社会总需求的变化,使产出水平即国民收出从而导致社会总需求的变化,使产出水平即国民收入水平发生变化。财政支出不仅自身直接影响国民收入水平发生变化。财政支出不仅自身直接影响国民收入水平,而且还通过影响消费和投资的方
14、式间接影响入水平,而且还通过影响消费和投资的方式间接影响国民收入水平。国民收入水平。 根据凯恩斯的根据凯恩斯的“乘数原理乘数原理”(Multiplier Principle),政府的财政支出变化会引起整个社会的消费数额的,政府的财政支出变化会引起整个社会的消费数额的变化,整个社会消费变化的数量要比财政支出的变化变化,整个社会消费变化的数量要比财政支出的变化数量大,这种变化的幅度可以通过边际消费倾向来加数量大,这种变化的幅度可以通过边际消费倾向来加以说明。以说明。10(一)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在在Y=C+I+G中,消费支出中,消费支出C C是国民收入是国民收入Y Y的函数,即:的函数,即:C= a+
15、bY,其中,其中a是一常量,表示自主消费;是一常量,表示自主消费;b为边际为边际消费倾向(消费倾向(0 0b1)1)将将C= a+bY代入代入Y= =C+I+G中,则有中,则有所以,所以,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政府购买支出乘数为:为:Y/G= 1/(1-b) 它表示政府每增加元的购买性支出,就会增加它表示政府每增加元的购买性支出,就会增加1/1/(1 1- -b)元的总需求,元的总需求,因为因为0 0b b1 1,显然,显然1/1/(1-1-b)1。 11财政支出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在考虑政府介入的经济模型中,国民收在考虑政府介入的经济模型中,国民收入等于消费、投资和政府购买性支出之和,入等于消费、投
16、资和政府购买性支出之和,用式子表示:用式子表示:Y=C+I+G,其中,其中Y为国民收入,为国民收入,C为消费,为消费,I为投资,为投资,G为政府的购买性支出。为政府的购买性支出。12财政支出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将边际消费倾向引入国民收入式中,国民收入将边际消费倾向引入国民收入式中,国民收入变为:变为:Y=1/(1-1/(1-b) )( (a+I+G) ),其中,其中b为边际消为边际消费倾向,费倾向,a为基本消费水平,为基本消费水平,I为投资,为投资,G为政为政府购买性支出。例如,政府增加购买性支出府购买性支出。例如,政府增加购买性支出100100亿元,边际消费倾向为亿元,边际消费倾向为0.80.
17、8,在其他条件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国民收入将增加变的情况下,国民收入将增加500500亿元(亿元(dY=1/=1/(1-0.81-0.8)100=500100=500)。)。 13(二)税收乘数 在引入政府税收后,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在引入政府税收后,人们的可支配收入Yd= =Y-T消费函数就变为消费函数就变为C= a+b(T- -Y),将此式代入),将此式代入Y=C+I+G中,则有中,则有 那么,税收乘数为:那么,税收乘数为: 由于由于税收乘数是负数税收乘数是负数,它表示:每增加,它表示:每增加1 1元的税收,元的税收,就会引致国民收入(或总需求)减少就会引致国民收入(或总需求)减少 b
18、/ /(1-1-b)元。元。但减少的国民收入额是否大于所增加的税收额,则取但减少的国民收入额是否大于所增加的税收额,则取决于消费倾向决于消费倾向b。14(三)平衡预算乘数 由政府的购买支出乘数和税收乘数,将引出:如果政府由政府的购买支出乘数和税收乘数,将引出:如果政府增加征税增加征税T,同时又安排等量支出,同时又安排等量支出G( (即即G=T),则政府增加,则政府增加 的税收引致的国民收入减少量为:的税收引致的国民收入减少量为: 政府增加的开支引致的国民收入增量为:政府增加的开支引致的国民收入增量为: 则政府这一措施的净结果是:则政府这一措施的净结果是: 即即平衡预算乘数的数值为平衡预算乘数的
19、数值为1 1 。 即政府增加开支同时又加征等量的税,所引致的国民收即政府增加开支同时又加征等量的税,所引致的国民收入增量,就等于政府增加的支出额;同理,政府削减开入增量,就等于政府增加的支出额;同理,政府削减开支同时也同量减少税收,将会导致国民收入减少,减少支同时也同量减少税收,将会导致国民收入减少,减少的数额为政府削减的开支额。的数额为政府削减的开支额。 15(四)政府转移支出乘数 在消费在消费函数函数公式公式C=a+b( (Y-T) )中的税收中的税收T T是税收是税收净额,即从政府事实上征收的税额净额,即从政府事实上征收的税额Tg中减去转移中减去转移支出支出R(如财政补贴)后的数额,即:
20、(如财政补贴)后的数额,即:T=Tg-R,将其代入将其代入C=a+b( (Y-T) )后,可得:后,可得: C=a+b( (Y-Tg+R) ),将此式代入,将此式代入Y=C+I+G中,得中,得Y= 1/ 1/(1-1-b)()(a+I+G-bT+bR) ) 当政府转移支出为当政府转移支出为R R时,政府转移支出乘数为时,政府转移支出乘数为: 它表示当政府转移支出增加它表示当政府转移支出增加1 1元时,总需求增加元时,总需求增加b/b/(1-b1-b)元。)元。 16 很显然,很显然, 1/(1-1/(1-b) )b/(/(1-b),即政府购买支出,即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大于政府转移支出乘数。这意味
21、着,当政乘数大于政府转移支出乘数。这意味着,当政府增加单位购买支出要比增加等量转移支出增府增加单位购买支出要比增加等量转移支出增加的总需求更大。换言之,政府的投资或其它加的总需求更大。换言之,政府的投资或其它购买支出要比等量的财政补贴更能拉动需求。购买支出要比等量的财政补贴更能拉动需求。这是因为,在这是因为,在Tg保持不变的条件下,虽然将保持不变的条件下,虽然将R全部变成可支配收入,但因边际消费倾向全部变成可支配收入,但因边际消费倾向b b小于小于1 1,所以有一部分收入被,所以有一部分收入被“漏出漏出”,转变,转变成了储蓄。成了储蓄。 同时,还可看出,税收乘数与政府转移支出乘同时,还可看出,
22、税收乘数与政府转移支出乘数的绝对值相等,但正负号相反。这显然是因数的绝对值相等,但正负号相反。这显然是因为税收减少了个人可支配收入,而政府转移支为税收减少了个人可支配收入,而政府转移支出则增加了个人可支配收入所致。出则增加了个人可支配收入所致。17财政调控的特殊功能 (一)通过调整财政收支及其平衡状况可以直接影响社(一)通过调整财政收支及其平衡状况可以直接影响社会总供求及其平衡会总供求及其平衡扩大(缩小)财政支出,可扩张(紧缩)社会总需求。坚持扩大(缩小)财政支出,可扩张(紧缩)社会总需求。坚持财政收支平衡,则能为社会总供求的平衡奠定坚实的基础;财政收支平衡,则能为社会总供求的平衡奠定坚实的基
23、础;调整建设性财政支出的方向,可以调整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建设性财政支出的方向,可以调整国民经济结构。 (二)通过调整财政收支可对企业和个人货币收支的增(二)通过调整财政收支可对企业和个人货币收支的增减和流向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减和流向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增加财政收入增加财政收入企业和个人收入相对减少企业和个人收入相对减少抑制民间需求抑制民间需求;反之亦然。通过财政收入负担的轻重鼓励或抑制投资(生;反之亦然。通过财政收入负担的轻重鼓励或抑制投资(生产、流通、消费),从而调节企业和个人的资金使用方向。产、流通、消费),从而调节企业和个人的资金使用方向。财政支出有一部分流向企业和个人,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
24、必财政支出有一部分流向企业和个人,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必然对企业和个人货币收支的流向产生波及效应然对企业和个人货币收支的流向产生波及效应 (三)财政调控渗透市场活动与非市场活动两大领域(三)财政调控渗透市场活动与非市场活动两大领域其他经济杠杆只能调控市场活动。其他经济杠杆只能调控市场活动。18财政调控的特点 财政调控的逆经济周期性财政调控的逆经济周期性当社会总需求过旺、经济过热时,采取适度紧缩当社会总需求过旺、经济过热时,采取适度紧缩的政策,以压缩社会总需求;的政策,以压缩社会总需求;当社会总需求不足、经济萧条时,采取适当扩张当社会总需求不足、经济萧条时,采取适当扩张的政策,以刺激社会总需求。的
25、政策,以刺激社会总需求。 财政调控的时滞性财政调控的时滞性认识时滞(较短);认识时滞(较短);决策时滞(较长);决策时滞(较长);执行时滞;执行时滞;反馈时滞。反馈时滞。19第三节 财政政策的选择一、财政政策的分类一、财政政策的分类二、二、“自动稳定器自动稳定器”三、财政政策的选择三、财政政策的选择20一、财政政策的分类 (一)按政府是否可以自主选择(一)按政府是否可以自主选择 可选择性财政政策(相机抉择政策)可选择性财政政策(相机抉择政策)扩张性扩张性紧缩性紧缩性中性中性 非选择性财政政策非选择性财政政策自动稳定器,自身功能和机制自动发挥作用自动稳定器,自身功能和机制自动发挥作用社会保障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