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化学 课件 下载 _九年级上册_人教版_化学_初中
- 资源描述:
-
1、1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一课时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册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 用实验的方法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概念、本质、判断依据及方法。 2. 学会观察实验的方法。3. 会运用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断依据判断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变化。新课引入同学们了解生活中的这些变化吗?节日烟火钢 铁 生 锈新课引入【实验1-1】操作:1.把盛有少量水的试管斜夹在铁架台上。2.在试管底部小心加热到水沸腾。3.把一块洁净的玻璃片移近试管口。水的沸腾新课讲授【实验1-2】操作: 取少量胆矾(又叫蓝矾)放在研钵内,
2、用研杵把胆矾研碎。胆矾的研碎新课讲授实验实验序号序号变化前变化前的的物质物质变化时变化时发生发生的现象的现象变化后变化后产产生的物质生的物质有无新物有无新物质生成质生成实验实验1-11-1实验实验1-21-2液态的水块状的胆矾产生气泡,遇冷凝结成水珠变为蓝色粉末水胆矾水的沸腾: 态 态 无胆矾的研碎: 无(状态改变)液 气液态块状粉末状仔细观察、准确记录、深入分析:(形状改变)新课讲授如:矿石粉碎,水蒸发,汽油挥发等。一.物理变化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2. 特征:没有其他(新)物质生成。3.伴随现象: 形状、状态的改变。新课讲授【实验1-3】操作:1.把少量块状的胆矾和研碎的胆
3、矾分别放入2支试管,向其中加入少量水,振荡直到变成澄清的溶液。2.再向其中分别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胆矾和研碎的胆矾均溶于水,并和氢氧化钠反应。新课讲授【实验实验1-41-4】操作:1.把少量石灰石放在干燥的试管里。2.向其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用配有玻璃弯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使弯管的另一端伸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里。石灰石与稀盐酸的反应新课讲授实验实验序号序号变化前变化前的的物质物质变化时变化时发生的发生的现象现象变化后变化后产产生的物质生的物质有无新物有无新物质生成质生成实验实验1-31-3实验实验1-41-4蓝色硫酸蓝色硫酸铜溶液铜溶液颗粒状石颗粒状石灰石灰石产生产生蓝色沉淀蓝色沉淀蓝色的
4、氢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氧化铜沉淀淀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等等有有有有产生气泡,石产生气泡,石灰水变灰水变浑浊浑浊仔细观察、准确记录、深入分析:仔细观察、准确记录、深入分析:新课讲授如:木炭燃烧,铁生锈,食物腐烂等。2. 特征:有其他(新)物质生成。3 .伴随现象:发光、发热、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并且常伴随能量变化。1.概念: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新课讲授生成沉淀,放出气体,颜色改变,发光,放热,吸热新课讲授甲同学:有发光放热的现象,所以是化学变化。乙同学:没有生成新的物质,所以是物理变化。总结:判断物质变化类型的标准: 看“是否生成新物质”。新课讲授物理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
5、化化学变化概念概念本质区别本质区别(判断依据判断依据)伴随现象伴随现象相互联系相互联系实例实例说明说明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变化时是否有新物质生成物质的外形、形状、状态发生改变伴随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气体,产生沉淀等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矿石粉碎,水蒸发,汽油挥发等木炭燃烧,铁生锈,食物腐烂等化学变化常伴随发光发热等现象发生,但发光发热等现象产生的变化却不一定是化学变化新课讲授分析蜡烛燃烧的过程蜡烛融化蜡烛燃烧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同时进行着融化但融化的过程中却不一定燃烧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同时发生你认为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关系是什么? 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但物理变化中不一
6、定伴随化学变化。新课讲授1.生活中哪些常见的变化是化学变化?生活中哪些常见的变化是化学变化?2.伴随有是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吗?伴随有是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吗? 3.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吗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吗? 所有物质的燃烧,金属的锈蚀,食物的腐烂,动植物呼吸,植物的光合作用。不一定。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而灯泡通电后发光、放热的现象是物理变化。不一定。火药爆炸、煤气爆炸等是化学变化。气球爆炸、锅炉爆炸等是物理变化。新课讲授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1.纸张撕成碎片 2.纸张燃烧3.白炽灯发光 4.湿衣服晒干5.铁锅生锈 6.火炬燃烧7.司马光砸缸 8.凿壁
7、偷光9.火烧赤壁 10.铁杵磨成针11.气球爆炸 12.车胎爆炸13.锅炉爆炸 14.鞭炮爆炸15.蜡炬成灰 16.木已成舟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物理变化物理变化物理变化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化学变化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新课讲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化学变化常伴随放热、发光等现象化学变化一定有其他物质生成化学变化一定比物理变化剧烈化学变化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C针对训练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2.下列变化有一种变化与其他三种变化的类型不同,这种变化是( )A.汽油挥发 B.粉碎矿石C.水变成冰 D.木材燃烧 D针对训练4.下列变化属
8、于化学变化的是( )A.灯泡发光 B.空气液化C.光合作用 D.海水晒盐 3.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食物腐败 B.钢铁生锈 C.瓦斯爆炸 D.锅炉爆炸CD针对训练5.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A.产生耀眼的白光 B.放出大量的热 C.生成白色固体该变化的类型是 , 你依据的理由是现象 。 化学变化C针对训练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2.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3.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知识梳理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二课时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人教
9、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册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 知道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概念、本质、判断依据与方法。 2. 记住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主要包括的内容。 3. 会运用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判断依据准确找出物质的变化与性质。燃 烧这些变化中伴随着物质的什么性质?新课引入新课引入牛奶变质新课引入新课引入颜色:颜色: 状态:状态:气味:气味: 密度:密度:水溶性:水溶性: 挥发性:挥发性:无色液体有特殊气味能与水互溶易挥发0.8g/ml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新课讲授新课讲授新课讲授新课讲授点燃时能燃烧发生了化学变化讨论:以上性质可以怎样分类?新课讲授新课讲授1 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
10、、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可归纳为:色味态、两度、两点、三性。 熔点:物质的熔化温度(固态变液体)。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液态变气态)。如:固态的冰在0时会熔化成液态的水,即冰的熔点为0。如:液态水加热到100时会沸腾,即水的沸点为100。(沸点会随着大气压的减小而降低) 101kPa的压强称为标准大气压,上述水的熔点和沸点是在标准大气压下测定的;若压强低于101kPa,则水的沸点低于100。新课讲授新课讲授 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物质密度水水1.0g/cm3铁铁7.8g/cm3铝铝2.7g/cm3氧气氧气1.42
11、9g/L二氧化碳二氧化碳1.977g/L空气空气1.293g/L新课讲授新课讲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新课讲授新课讲授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腐蚀性、稳定性、酸性、碱性等。如:(1)铁放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 (2)铜能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 (3)纸张、木材可以燃烧。 (4)镁条在点燃的条件下可以燃烧。 叙述物质的性质往往用“能” “难” “易” “会” “就” “可”等表示能力或属性的用语。如能燃烧、易挥发、难溶于水等用语新课讲授新课讲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叙述物质的变化往往用“已经”“了”等过去时或“在”等现在时等表示时态的用语。 例如:
12、性质 变化 汽油可燃烧 汽油在燃烧 汽油易挥发 汽油挥发了新课讲授新课讲授下列关于性质的描述:标准状况下水的沸点是100;胆矾是蓝色的块状固体;酒精能燃烧;水的密度比汽油大;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铜可以导电。其中属于物理性质是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新课讲授新课讲授【实验1-5】操作:1.分别取一集气瓶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2.仔细观察它们的颜色、状态和气味。3.取一根点燃的木条先后慢慢地放入盛有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的集气瓶中。新课讲授新课讲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1.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试试尽可能 多地描述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2.利用哪些方法可以区分它们? (物质的区分要根据物质
13、的不同性质)新课讲授新课讲授实验1-5:(1) 如何正确闻气味?(2) O2和CO2的性质有何异同?(3) 如何鉴别O2和CO2两种气体?扇闻法燃着的木条新课讲授新课讲授 方法1:二氧化碳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氧气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 方法2:二氧化碳能使带火星的木条熄灭,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方法3: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氧气不能。新课讲授新课讲授 用途:二氧化碳可以用于灭火。 性质: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体现用途 性质决定新课讲授新课讲授2.物质的用途反映物质的性质。 1.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如铝有导电性,可以做导线,铁可以导热,可以用来做炊具,汽油能燃烧
14、,可以做燃料。新课讲授新课讲授2.下列物质的变化为化学变化的是( ) 酒精挥发 白糖溶于水 食物腐烂 铁矿石炼铁 汽车胎爆炸 电灯发光 (A) (B) (C) (D)A电熨斗通电产生的能量 B电灯通电发出的光C水电站利用水力产生的电 D液化石油气燃烧放出的能量1.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下列能量主要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针对训练针对训练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3.下列方法可以用来鉴别O2和CO2的是( ) A闻气味 B看颜色 C澄清石灰水 D燃着的木条 4.下列变化有一种变化与其他三种变化的类型不同,这种变化是( ) A.蒸发 B.变形 C.水变成冰 D.物质燃烧 D针对训练针对训练5、下列描述属于物
15、理变化的是(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铜绿受热时会分解; B.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变成了氧化镁;D.氧气不易溶于水且比空气密度大; E.木棒受力折断。针对训练针对训练6、阅读并回答问题: 在做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时,先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放入水中,可看到钠在水面上急速游动,剧烈反应,产生的气体能够燃烧,钠立刻熔成银白色的小球,逐渐缩小,最后完全消失。指出金属钠有哪些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色态 ; 硬度 ;密度 ;熔点 。无色固体软比水小低与水反应产生一种可燃性气体。针对训练针对训练物质变化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
16、出来的性质。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知识梳理知识梳理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册学习目标学习目标4.能进行药品的取用、加热、洗涤仪器等基本实验操作,了解操作要求。1.了解化学实验对探究的重要性及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2.认识化学实验的目的和意义,了解实验的注意事项。3.了解常用仪器的名称、使用范围。西方18世纪中叶的化学实验室(1747年)拉瓦锡纪念馆一角新课引入新课引入新课讲授新课讲授进行实验的基本途径一般为:提
17、出问题 猜想假设 制定方案 进行实验 分析论证 得出结论 反思评价 表达交流 验证化学原理作用 获得化学知识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提出问题做出猜想或假设收集证据得出结论交流评价新课讲授新课讲授新课讲授新课讲授实验探究步骤现象结论1.观察蜡烛的制作材料烛芯:外形: 2.点燃前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气味 色, 态,有 气味用小刀切下一块放入水中 切, 于水面, 溶解于水硬度 ,密度 于水,而且 溶于水线状线状圆柱形圆柱形由石蜡制作由石蜡制作白白固固轻微地轻微地易易浮浮不不小小小小难难新课讲授新课讲授实验探究步骤现象结论3.点燃蜡烛用火柴点燃蜡烛,观察蜡烛火焰蜡烛安静、持续燃烧,火焰会随气流闪烁,摇晃,
18、火焰上方有 ,火焰分 层,上层黄色且明亮,中层较暗,内层底部淡蓝色石蜡有取一根火柴,迅速平放在火焰中,1S后取出火柴靠焰心部分基本不变色而 部分变黑。火焰分为 三部分, 焰温度最高,加热时应用 _焰可燃性外焰黑烟三外焰 、内焰、 焰心外外新课讲授新课讲授实验探究步骤现象结论用一干燥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片刻,取下火焰上方的烧杯,迅速向烧杯中倒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烧杯内壁有 生成,澄清石灰水变石蜡燃烧有 和 生成4.熄灭时熄灭蜡烛,观察所发生的现象有 从烛芯飘出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说明蜡烛燃烧时先由 态变成 态,再蒸发成 ,而后燃烧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 浑浊浑浊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白烟白烟火顺白烟
19、将火顺白烟将蜡烛重新点蜡烛重新点燃燃水珠水珠水水石蜡蒸气石蜡蒸气石蜡蒸气石蜡蒸气固固液液新课讲授新课讲授 石蜡为 色 体,硬度较 ,加热可熔化、汽化。石蜡能在空气中燃烧、发光、发热。其火焰分为 层, 焰温度最高。石蜡燃烧生成 和 。白固小三外水二氧化碳新课讲授新课讲授新课讲授新课讲授(1)根据观察到的具体现象,抓住实质的、 客观的、能体现问题的进行描述。(2)描述实验现象而不能说成实验结论。如: 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现象是有 水珠 出现,而不能描述成有水形成。取样品; 加试剂; 看现象; 得结论。新课讲授新课讲授2.对空气和人体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一 收集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的气体,
20、比较一下,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准备收集气体新课讲授新课讲授排水集气法 空气、人体呼出的气体均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结论新课讲授新课讲授二氧化碳(CO2)气体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浑浊越多,说明二氧化碳(CO2)气体越多(前提条件:澄清的石灰水足够多)。氧气(O2)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木条燃烧越旺,说明氧气(O2)越多。即氧气(O2)可以助燃。二氧化碳(CO2)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熄灭,即二氧化碳(CO2)不支持燃烧。新课讲授新课讲授新课讲授新课讲授现象 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人体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浑浊。结论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的二氧化碳多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新课讲授新课讲授
21、实验三 在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的气体中分别插入一根燃着的木条,观察现象,能得到什么结论?新课讲授新课讲授现象 插入空气中的木条继续燃烧;插入呼出的气体中的木条火焰立即熄灭。结论 空气中含有的氧气多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的氧气。新课讲授新课讲授实验四 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一块放置不动,对着另一块呼气。 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新课讲授新课讲授 放置不动的玻璃片上无明显变化;对着呼气的玻璃片上有水珠。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的水蒸气比空气中含有的水蒸气多。新课讲授新课讲授实验探究步骤现象结论1.用排水法收集气体用两个集气瓶装满水,倒放入水中,将吸管小心插入集气瓶中,吹气集气瓶中的水逐渐被 人呼出的气体大部分
22、溶于水在水中充满气体后,用玻璃片盖住瓶口,从水中取出正放于桌上瓶内充满 色的气体呼出的气体的 密度 于空气排出没有无大新课讲授新课讲授实验探究步骤现象结论2.探究呼出气体的性质向一个盛空气的集气瓶和一个盛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各滴几滴澄清石灰水盛空气的集气瓶内石灰水 ;盛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石灰水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的 将燃着的木条插入另一个盛呼出的气体的集气瓶中燃着的木条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比空气中的 ,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的 ,二氧化碳 支持燃烧无变化浑浊熄灭多少多不新课讲授新课讲授实验探究步骤现象结论取一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呼气,并与放在空气中的另一块玻璃片比较对着呼气的玻璃片上
23、有 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中的 水珠多 吸入的空气中含有较多的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 和 。氧气水二氧化碳新课讲授新课讲授1. 下列有关蜡烛燃烧的叙述错误的是( ) 可观察到蜡烛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火焰分三层 蜡烛熔化产生“烛泪” 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 有层水雾 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蜡 烛不能被点燃D针对训练针对训练1. 在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活动中,其中有一操作如右图所示,则该操作说明该气体是( ) 极易溶于水 不易溶于水 易溶于水 与气体是否溶于水无关B针对训练针对训练3.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下列两个集气瓶中,出
24、现的现象是( )A.甲中熄灭,乙中变旺B.甲中变旺,乙中熄灭C.甲、乙都变旺D.甲、乙都熄灭氧气二氧化碳甲乙B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梳理知识梳理1.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2.描述实验的基本步骤与方法取样品; 加试剂; 看现象; 得结论提出问题做出猜想或假设收集证据得出结论交流评价3.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鉴别方法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册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新课引入新课引入新课引入新课引入集气瓶烧杯试管胶头滴管药匙托盘天平量筒长颈漏斗铁架台漏斗药匙蒸发皿干燥管漏斗量筒烧杯胶头滴管铁架台试管酒精
25、灯水槽集气瓶可直接加热的:可间接加热的(垫石棉网):存放药品的仪器:广口瓶(固体)、细口瓶(液体)、滴瓶(少量液体)、集气瓶(装气体,也可做反应容器,但不能加热)加热仪器:酒精灯、酒精喷灯计量仪器:托盘天平(称质量)、量筒(量体积) 取用仪器夹持固定仪器:试管夹、坩埚钳、铁架台(带铁夹、铁圈)其他仪器:石棉网、玻璃棒、试管刷、试管架、水槽、表面皿、长颈漏斗、分液漏斗、三脚架、研钵、点滴板反应容器镊子(块状药品或较大的金属颗粒)药匙(粉末状或小颗粒药品)胶头滴管(少量液体)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 烧杯、烧瓶、锥形瓶 不摸不用手接触药品。 不闻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直接闻药品气味。 不尝不尝任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