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粒体与叶绿体》PPT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线粒体与叶绿体》PPT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线粒体与叶绿体 线粒体 叶绿体 PPT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线粒体与叶绿体PPT课件 本本PPTPPT课件仅供学习用课件仅供学习用 本本PPTPPT课件仅供学习用课件仅供学习用 本本PPTPPT课件仅供学习用课件仅供学习用 学完请删除!学完请删除!生物的能量来源:太阳光的辐射能。生物的能量来源:太阳光的辐射能。植物细胞的叶绿体和蓝藻的光和片层:光能转换为植物细胞的叶绿体和蓝藻的光和片层:光能转换为化学能,并储存在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中。化学能,并储存在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中。线粒体将生物大分子中的化学能转换为细胞可直接线粒体将生物大分子中的化学能转换为细胞可直接利用的能源,储存在利用的能源,储存在NTPNTP(如(如ATPATP,GTPGTP)中。)中。线
2、粒体和叶绿体:封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封闭的双层膜结构双层膜结构,其内膜,其内膜 反复反复折叠形成内膜特化结构系统折叠形成内膜特化结构系统是能量转换的场所是能量转换的场所。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半自主半自主性细胞器,有自己的环状性细胞器,有自己的环状DNADNA和转录、翻译体系,是真核细胞的第二遗传和转录、翻译体系,是真核细胞的第二遗传信息系统。信息系统。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工厂动力工厂:人体细胞内95%的ATP在线粒体产生;线粒体通过氧化磷酸化进行能量转换;为细胞各种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一)(一)动态细胞器动态细胞器:多形性,易变性,运:多形性,易变性,运动性和适应性。动性和适应性。
3、 线状(线状(mito)mito)或粒状或粒状(chondrion)(chondrion); 大小,数量,分布因细胞类型或细胞代谢状态而不同。数量数量-动物内脏细胞含线粒体多(数千个):肝细胞的线粒体占细胞体积的20%;心肌细胞中线粒体占50%;人类红细胞无线粒体。分布分布-在多数细胞中均匀分布;在肌细胞中,沿肌原纤维排列;在分泌细胞中,聚集在分泌物合成区。(三)线粒体的结构与化学组成(三)线粒体的结构与化学组成 分为外膜、内膜、膜间隙和基质四部分。外膜外膜(outer membrane):蛋白质和脂质各占50%。 含孔蛋白(porin),非选择性通道蛋白,通透性很高。 外膜的标志酶为单胺氧化
4、酶。内膜内膜(inner membrane):蛋白质/脂质大于3:1。 心磷脂(有4个非极性尾)含量高,通透性很低。 向内折叠形成嵴(cristae),上有线粒体颗粒线粒体颗粒,又称耦联因子1(coupling factor 1),简称F1,是ATP合酶(F-型质子泵)的头部。 内膜的标志酶为细胞色素氧化酶细胞色素氧化酶膜间隙膜间隙(intermembrane space):是内外膜之间的腔隙,宽约6-8nm。标志酶为腺苷酸激酶腺苷酸激酶。充满无定形液体,含许多可溶性酶、底物及辅助因子。 基质基质(matrix):含多种酶系、线粒体DNA, RNA,核糖体。标志酶为苹果酸脱氢酶苹果酸脱氢酶。部
5、位酶的名称部 位酶 的 名 称外膜单胺氧化酶NADH-细胞色素c还原酶(对鱼藤酮不敏感)犬尿酸羟化酶酰基辅酶A合成酶膜间隙腺苷酸激酶二磷酸激酶核苷酸激酶内膜细胞色素b,c,c1,a,a3氧化酶ATP合成酶系琥珀酸脱氢酶-羟丁酸和-羟丙酸脱氢酶肉毒碱酰基转移酶丙酮酸氧化酶NADH脱氢酶(对鱼藤酮敏感)基质柠檬酸合成酶、苹果酸脱氢酶延胡索酸酶、异柠檬酸脱氢酶顺乌头酸酶、谷氨酸脱氢酶脂肪酸氧化酶系、天冬氨酸转氨酶、蛋白质和核酸合成酶系、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 人体细胞95%的ATP来源于线粒体。是物质彻底氧化分解的场所。还参与氧自由基的生成;细胞凋亡的调控;还参与氧自由基的生成;细胞凋亡的调控;细胞中细
6、胞中Ca2+Ca2+的稳态调节等。的稳态调节等。蛋白质,糖类和脂肪酸最终分解为乙酰CoA,进入TCA(tricarboxylic acid cycle) 循环,产生NADH或FADH2。NADH,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还原态,还原型辅酶。N指烟酰胺,A指腺嘌呤,D是二核苷酸。NAD+是氧化态。FADH2,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还原型)。FAD+是氧化型。TCA是物质氧化的最终共同途径,氧化磷酸化是生物体获得能量的主要途径。NADH或FADH2中的电子通过呼吸链最终传递给氧,生成水。呼吸链,电子传递链:呼吸链,电子传递链:线粒体内膜上传递电子的一组酶的复合体。由一系列能可逆地接受或释放电子或H+的
7、化学物质(电子载体)组成,在内膜上有序地排列成传递链。呼吸链中有呼吸链中有5 5种电子载体种电子载体1、黄素蛋白:是含FMN或FAD的结合蛋白,可接受2个电子2个质子。主要黄素蛋白:NADH脱氢酶(FMN);琥珀酸脱氢酶( FAD)。2、细胞色素:含血红素铁,通过Fe3+/ Fe2+变化传递电子,包括细胞色素a、a3、b、c、c1,其中a、a3含有铜原子。3、泛醌/辅酶Q:脂溶性小分子醌类化合物,有3种形式,即:氧化型醌Q,自由基半醌QH+,还原型氢醌QH2。4、铁硫蛋白:含非血红素铁的蛋白,通过Fe3+/Fe2+互变进行电子传递。5、铜原子:位于线粒体内膜的单个蛋白质分子内。通过Cu2+和C
8、u+两种状态的变换,传递单个电子电子载体除电子载体除UQUQ和和Cyt c Cyt c 存在,多形成复合物,共四存在,多形成复合物,共四种。种。 1 1、复合物、复合物I I:NADH脱氢酶。 组成:42条肽链,呈L型,含一个FMN和至少6个铁硫蛋白,以二聚体形式存在。 作用:催化NADH的2个电子至辅酶Q,同时由基质转移4个质子至膜间隙,是一种质子泵。 2 2、复合物、复合物II II:琥珀酸脱氢酶 组成:至少4条肽链,含1个FAD,2个铁硫蛋白。 作用:催化琥珀酸的低能电子至辅酶Q,不不转移质子转移质子。 3 3、复合物、复合物IIIIII:细胞色素c还原酶。 组成:含细胞色素b566 、
9、 b562、1个铁硫蛋白和1个细胞色素c1 。 作用:催化电子从辅酶Q传给细胞色素c,每转移1对电子转移4个H至膜间隙。 4 4、复合物、复合物IVIV:细胞色素c氧化酶 组成:13条肽链。 作用:将从细胞色素c接受的电子传给氧,每转移一对电子,同时转移2个H。呼吸链组分按氧化还原电位由低向高排列,也是电子的传递方向。氧化还原电位值越低,提供电子的能力越强,越易成为还原剂而处于电子传递链的前面。电子传递的过程伴随着能量的释放。线粒体内膜上两条呼吸链:NADH呼吸链(由复合物I,UQ,III,Cyt C, IV组成); FADH2呼吸链(由复合物II, UQ, III, Cyt C, IV组成)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