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7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物流快递配送与流通加工》课件第08章-配送质量管理.ppt

  •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 文档编号:2569088
  • 上传时间:2022-05-05
  • 格式:PPT
  • 页数:107
  • 大小:707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物流快递配送与流通加工》课件第08章-配送质量管理.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物流快递配送与流通加工 物流 快递 配送 流通 加工 课件 08 质量管理
    资源描述:

    1、配送管理1第八章第八章 配送质量管理配送质量管理第一节 配送质量管理概述第二节 配送质量管理的评价指标 第三节 配送商品的质量保证 第四节 配送服务质量体系 第五节 配送质量管理的常用方法第一节第一节 配送质量管理概述配送质量管理概述一、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 二、配送质量的含义 三、配送质量管理的基本工作 质量(质量(Quality):): 反映实体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能力反映实体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的特性总和。 实体明确需要和隐含需要特性质量特性“满足需要”实体实体:“可以单独描述和研究的事物”,可以是活动或者过程;可以是产品,包括硬件、软件和服务等;也可以是组织、体系、个人等

    2、。明确需要明确需要:在标准、规范、图样、技术要求和其他文件中已经做出规定的需要;隐含需要:包括顾客和社会对实体的期望;人们公认的、不言而喻的、不必明确的需要。特性特性:实体所持有的性质,反映实体满足需要的能力。 硬件类别产品的质量特性可以归纳为性能、可信性、安全性、适应性、经济性、时间性等。软件类别产品的质量特性可以归纳为功能、可靠性、便于操作、效率、可维修性、可移植性、保密性、经济性等。质量特性要由过程或活动来保证。“满足需要”不限于满足顾客的需要,而且要考虑到社会的需要,符合法律、法规、环境、安全等方面的要求。质量管理(质量管理(Quality Management):): 确定质量方针、

    3、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使其实施的全部管理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使其实施的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职能的所有活动。质量管理(质量管理(Quality Management):):质量管理的实施涉及到组织中所有成员,必须由最高管理者进行领导。质量管理的职责是制定并实施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质量职责,质量管理应与经营活动相结合。质量管理是有计划的系统活动,为了实施质量管理,需要建立质量体系。质量管理是以质量体系为基础,通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活动发挥其职能。 GB/6583

    4、1994中与质量管理相关的中与质量管理相关的其他重要概念:其他重要概念: (1)质量体系(Quality System) (2)质量策划(Quality Planning) (3)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 (4)质量保证(Quality Assurance) (5)质量改进(Quality Improvement) (6)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第一节第一节 配送质量管理概述配送质量管理概述一、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 二、配送质量的含义 三、配送质量管理的基本工作 配送质量配送质量 反映配送活动过程中满足用户明确和隐含需要的能反映配送活动

    5、过程中满足用户明确和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力的特性总和,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1.配送商品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 2.配送服务质量 3.配送工作质量 1.配送商品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配送商品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配送的对象是具有一定的质量的实体,即有合乎要求的等级、尺寸、规格、性质、外观。配送过程不单是消极地保护质量及转移质量 。 2.配送服务质量配送服务质量 配送活动有极强的服务性质。 整个配送过程的质量目标,就是其服务质量;服务质量因不同用户而要求各异。 配送服务普遍体现在满足用户要求方面。 这一点难度很大,因各个用户要求不同,且要求往往超出企业的能力,要实现这些服务要求,就需要企业有很强的

    6、适应性及柔性,而这些又需要以强大的硬件系统和有效的管理系统支撑。 配送承担者的责任是积极、能动地推进服务质量。配送服务质量的具体衡度指标主要是:时间、成本、数量和质量。 3.配送工作质量配送工作质量 工作质量指的是配送各环节、各工种、各岗位具体工作的质量。工作质量和服务质量是两个有关联但又不大相同的概念。配送服务质量水平取决于各个工作质量的总和。工作质量是配送服务质量的保证和基础。 质量,配送服务质量也就有了一定程度的保证。 3.配送工作质量配送工作质量工作质量是具体表现和反映在各环节、各工序的质量,由于配送系统的庞杂,工作质量内容也十分庞杂。 配送工作质量所能达到的程度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必须

    7、对影响配送工作质量的诸因素进行有效控制。 影响配送工作质量的六因素影响配送工作质量的六因素 人的因素。包括人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技术熟练程度、质量意识、责任心等; 体制的因素。包括领导方式、组织结构、工作制度等方面; 设备因素。包括配送设施设备的技术水平、能力、适用性、维修保养状况及配套性等; 工艺方法因素。包括配送流程、设备组合及配置,工艺操作等; 计量与测试因素。包括计量、测试、检查手段及方法等; 环境因素。包括配送作业场所的温湿度、粉尘、照明、噪音、卫生条件等。第一节第一节 配送质量管理概述配送质量管理概述一、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 二、配送质量的含义 三、配送质量管理的基本工作 配送质量

    8、管理的基本工作配送质量管理的基本工作 配送质量管理的基本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加强全体职工的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水平,建立必要的管理组织和管理制度 2.做好配送质量管理的信息工作 3.作好实施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 4.开发差错预防体系1.加强全体职工的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水平,建立加强全体职工的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水平,建立必要的管理组织和管理制度必要的管理组织和管理制度建立一个统筹的质量组织,实行质量管理的规划、协调、组织、监督是十分必要的。另外,在各个过程中建立质量小组并通过质量小组带动全员、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也是很重要的方式。 增强职工的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水平。 建立必要的管理组织。 2.

    9、做好配送质量管理的信息工作做好配送质量管理的信息工作 配送过程涉及的范围比生产过程更广、信息传递距离更远,收集难度大,及时性差。解决这个问题,应采取管理、技术等方面的办法,建立有效地质量信息系统,彼此对配送实行动态的管理。为提高质量保证程度,要建立合理的信息管理网络,用以指导配送质量管理工作。 3.作好实施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作好实施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质量管理的主要基础工作包括以下两方面 :标准化工作。 标准化是开展配送质量管理的依据之一。 制度化。将质量管理作为配送的一项永久性工作,必须有制度的保证,建立协作体制、建立质量管理小组都是制度化的一部分。 制度化的另一重要方式是建立责任制。 4.开

    10、发差错预防体系开发差错预防体系 配送过程中的差错问题是影响配送质量的主要因素。由于配送商品数量大,操作程序多,差错的发生可能性很大,因此,建立差错预防体系也是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差错预防体系的建立有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1)配送中心库存货物的调整。(2)运用新技术。(3)建立智能配送系统。本节结束第二节第二节 配送质量管理的评价指标配送质量管理的评价指标 一、配送质量管理评价指标的建立原则 二、配送质量管理的主要指标 三、配送质量管理指标的应用 一、配送质量管理评价指标的建立原则一、配送质量管理评价指标的建立原则评价指标的科学性在于它能够客观反映配送服务质量与配送工作质量的内在联系。具体而言应

    11、坚持以下原则:(1)全面性和重点性统一的原则。 (2)系统性和层次性统一的原则。 (3)定量和定性相统一的原则。 (4)可操作性和可比性相结合的原则 。 第二节第二节 配送质量管理的评价指标配送质量管理的评价指标 一、配送质量管理评价指标的建立原则 二、配送质量管理的主要指标 三、配送质量管理指标的应用 二、配送质量管理的主要指标二、配送质量管理的主要指标 衡量配送质量的主要指标,应根据配送服务的最终目标确定。围绕这些指标,在工作环节中,又可以制定一系列的实现“分目标”的质量指标,这就形成了配送质量指标体系。 配送质量指标体系应包括以下几类指标: (1)衡量数量正确性的指标。 (2)衡量质量正

    12、确性的指标。 (3)衡量时间正确性的指标。 (4)衡量地点正确性的指标。 (5)衡量工作完善性的指标。 (6)衡量工作安全性的指标。 常用的配送质量管理指标常用的配送质量管理指标 (1)服务水平指标(F)(2)满足程度指标(M)(3)交货水平指标(J水)用户要求配送总次数满足用户要求配送次数F量用户要求配送商品总数数量满足用户要求配送商品M总交货次数按交货期交货次数水J1.配送服务水平指标配送服务水平指标 (4)交货期质量指标(J天),以实际交货与规定交货期相差日(时)数表示,正号为提前交货,负号为延迟交货。 (5)商品完好率指标(W) 或以缺损率表示(Q) (6)配送吨费用指标(C)货期规定

    13、交货期实际交天J配送商品总量交货时完好商品量100W配送商品总量缺损商品量Q吨)(元配送商品总量总配送费用/C(1)仓库吞吐能力实现率(T)(2)商品收发正确率(S)(3)商品完好率(W库) 2.储存作业质量指标储存作业质量指标 仓库设计吞吐量计划期内实际吞吐量T同批吞吐量量某批吞吐量出现差错100S某批商品库存量缺损商品量某批商品库存量出现库100W(4)库存商品缺损率(Q库)(5)仓库面积利用率(M)(6)仓库利用率(R) 2.储存作业质量指标储存作业质量指标该批商品总量某批商品缺损量库100Q库房使用面积库房内存储商品面积100M设计库存数量或容积积存储商品实际数量或容100R(7)设备

    14、完好率(W设)(8)设备利用率(L)(9)仓储吨成本(C仓) 2.储存作业质量指标储存作业质量指标同期设备总台数计划期内设备完好台数设100W)设备工作总能力(时数全部设备实际工作时数100L吨)(元库存量仓储费用仓/C3.运输作业质量指标运输作业质量指标 (1)正点运输率(Z)(2)满载率(M运)(3)运力利用率(Y)%100运输总次数正点运输次数Z %100车辆装载能力车辆实际装载量运M%100公里)往返运输能力(吨公里)实际运输量(吨Y第二节第二节 配送质量管理的评价指标配送质量管理的评价指标 一、配送质量管理评价指标的建立原则 二、配送质量管理的主要指标 三、配送质量管理指标的应用 三

    15、、配送质量管理指标的应用三、配送质量管理指标的应用 对企业的配送服务质量和配送作业质量等进行综合评价,以便找出存在的问题,提供质量改进的依据。 对于企业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节介绍一种基于灰色理论和模糊数学的配送质量评价方法 。采用分组讨论和匿名问卷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咨询与统计收集信息、分析专家意见,确定服务质量各个项目评价的指标集合:U=U1,U2, , Un。1.确定评价指标集确定评价指标集 2.评价指标数值的处理评价指标数值的处理评价指标按其取值可分为成本型、效益型和区间型三类。所谓成本型指标是指评价值越小越好的指标;效益型指标是指评价值越大越好的指标,如客户满意

    16、度、资源利用率等指标;区间型指标是指落在某个区间内为最佳的指标,如先进性指标等。根据上述指标分类情况,将指标集U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子集,即:由于各种指标的量纲不一致,因而无法直接比较。为此,对于不同类型的指标,应采取不同的无量纲化变换。3 , 2 , 1 31jQQQQjiii,且对于成本型指标,无量纲化变换公式为:对于效益型指标,无量纲化变换公式为:对于中间型指标,无量纲化变换公式为:3.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和样本矩阵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和样本矩阵 综合专家对各评价准则和评价因素相对重要性的判断,对指标体系采用AHP法,构造比较权重矩阵:W=W1, W2, , Wn,其中Wi为指标Ui所对应的权重,并

    17、且。设有r位客户参加评价,将第k位客户对第i个指标Ui的评价量样本记为dki(k=1, 2, ,r),这样可以用全部客户对所评价项目的评价数据来构造样本矩阵: 4.确定评价等级确定评价等级根据行业质量评价的实际情况,依照科学的测度理论的指导,确定服务质量评价的等级为 m 级 , 得 到 综 合 评 价 标 准 集 合 :V=V1,V2, , Vn。5.确定评估类别确定评估类别主要是确定评价灰类的等级数、灰数以及灰数的白化权函数。依据评价等级,可以通过定性分析确定。常用的白化权函数有以下3种:(1)上端级,其白化权函数为: (2)中间级,其白化权函数为: (3)下端级,其白化权函数为: 白化权函

    18、数转折点(也称阀值)的确定有两种方法:一种根据准则和经验用类比的方法取得,这种方法取得的阀值称为客观阀值;二是从样本矩阵中寻找最大、最小和中等值,作为上限、下限和中等值,称为相对阀值。 6.计算灰色统计数计算灰色统计数用灰色统计法确定灰数的白化权函数,求出dki属于第j类评价指标的权fj(dki),据此求出判别矩阵的灰色统计数nij和总灰色统计数ni。7.计算灰色评估权值及模糊权矩阵计算灰色评估权值及模糊权矩阵综合r位专家对第i个评价因素判断为第j评价指标的灰色权值:rij =nij/ ni,由rij构成单因素模糊权矩阵: 8.计算模糊综合判别矩阵计算模糊综合判别矩阵模糊综合评判矩阵由模糊加权

    19、矩阵和单因素模糊评判矩阵复合运算得到:其中 ;通过归一化处理,可使 。 nmnnmmnmrrrrrrrrrWWWRW)bb(bB2122221112112121),(, mjrwbniijij, 2 , 1 ,1niib119.计算评价结果计算评价结果根据已经确定的服务等级综合评价标准集合,确定等级矩阵C=(V1,V2, , Vm)T;求出综合评价结果Z=BC,即可得到服务质量的综合评价分数。 本节结束第三节第三节 配送商品的质量保证配送商品的质量保证 一、商品质量变化的形式一、商品质量变化的形式 二、影响商品质量变化的影响二、影响商品质量变化的影响 三、配送商品质量保证工作三、配送商品质量保

    20、证工作 一、商品质量变化的形式一、商品质量变化的形式商品在配送过程中的质量变化形式主要有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和生物变化等。 物理变化是指只改变商品本身的外部形态,而不改变其本质,不生成新的物质,并可以反复进行的变化。 化学变化是指不仅改变商品的外部形态,而且改变物质性质,并生成新的物质的变化。生物变化是指商品受到生物和微生物的作用而发生的质量变化。 常见的变化形式常见的变化形式 1.挥发挥发挥发是某些液体商品(如松节油、香水、花露水、白酒、印刷油墨等)或经液化的气体商品(如液氨、液氮、液态二氧化碳等)在空气中能迅速蒸发的现象。挥发不仅使商品数量减少,质量下降,而且有的蒸汽(如乙醚、丙酮蒸汽)影响

    21、人体健康,甚至引发爆炸和火灾事故。 2.溶化溶化 溶化是某些具有较强吸湿性和水溶性的晶体、粉末或膏状商品(如化工商品中的明矾、氯化镁、氯化钙、硫代硫酸钠等),吸收潮湿空气中水分至一定程度后溶解的现象。常见的变化形式常见的变化形式 3.熔化熔化熔化是某些固体商品在温度较高时,发软变形甚至熔融为液体的现象。熔化造成商品流失。易熔化商品有化妆品、蜡烛、化工商品中的松香、石蜡、硝酸锌等。 常见的变化形式常见的变化形式 4.破碎和散落破碎和散落破碎和散落是商品在配送过程中由于外力作用所发生的现象。如玻璃、陶瓷制品等在搬运、运输过程中受到碰撞、挤压或抛掷而破碎;粉状商品因包装物强度低或包装不严而造成的脱落

    22、散开。 常见的变化形式常见的变化形式 5.分解和水解分解和水解某些化学性质不稳定的商品,在光、热、酸、碱及潮湿空气作用下,会发生分解反应。分解不仅使商品质量变劣,而且会使其完全失效。例如用作漂白剂或杀菌剂的双氧水,在常温下缓慢分解,在高温下则迅速分解为氧气和水,失去效用。水解是某些商品在一定条件(如酸性或碱性条件)下,与水作用而发生的复分解反应。 常见的变化形式常见的变化形式 6.氧化氧化商品与空气中氧或其他氧化性物质作用,会被氧化。商品的氧化除质量降低外,有时还会因氧化产生热量,导致自燃和爆炸事故。易于氧化的商品种类很多,如油脂类商品(包括用油脂加工的食品)、某些还原性化工商品、纤维制品、橡

    23、胶制品等。 常见的变化形式常见的变化形式 7.老化老化老化是某些以高分子化合物为主要成分的商品(如橡胶和塑料制品以及纤维,尤其是合成纤维制品等),受日光、水分、热和空气中氧等环境因素作用而失去原有优良性能,以致最后丧失其使用价值的化学变化。商品的老化过程,主要是以高分子化合物的大分子链发生断裂、降解或交联的结果。例如,塑料制品变软、发粘、机械性能变坏或者变僵、变脆、丧失弹性和发生龟裂等。 常见的变化形式常见的变化形式 8.腐蚀腐蚀金属与周围介质(主要是空气、水分)发生化学反应或电化学反应而引起的破坏现象,称为金属腐蚀。在干燥空气中,金属受到空气中氧化的作用,在表面形成很薄的氧化膜。它仅使金属表

    24、面变暗,而对制品质量无显著影响。在潮湿空气中,金属制品通过表面吸附、毛细管(表面裂纹和结构缝隙)凝聚,特别是结露作用,可在金属表面形成水膜。水膜溶解表面的水溶性粘附物或沉淀物(多为盐类)和空气中的CO2、SO2等可溶性气体,结果成为具有导电性的电解液。金属制品接触这种电解液后,电位较低的金属成分成为负极(阳极),电位较高的碳以及其他金属成分成为正极(阴极),引起电化学反应。常见的变化形式常见的变化形式 9.霉变霉变霉变是由于霉菌在商品上繁殖而导致的商品变质现象,粮食及其加工制品、水果、蔬菜、茶叶、纺织品等商品非常容易发生霉变。10.虫蛀和鼠咬虫蛀和鼠咬商品在配送过程中,遭受害虫或老鼠的咬损,使

    25、商品及其包装受到损害,甚至完全失去使用价值的现象。 常见的变化形式常见的变化形式 第三节第三节 配送商品的质量保证配送商品的质量保证 一、商品质量变化的形式一、商品质量变化的形式 二、影响商品质量变化的影响二、影响商品质量变化的影响 三、配送商品质量保证工作三、配送商品质量保证工作 二、影响商品质量变化的因素二、影响商品质量变化的因素 主要是内因和外因两个因素。 1.内部因素 (1)化学成分(2)结构形态 (3)商品性质 2.自然因素 影响商品质量变化的自然因素主要有温度、湿度、大气、日光、生物和微生物等。第三节第三节 配送商品的质量保证配送商品的质量保证 一、商品质量变化的形式一、商品质量变

    26、化的形式 二、影响商品质量变化的影响二、影响商品质量变化的影响 三、配送商品质量保证工作三、配送商品质量保证工作 三、配送商品质量保证工作三、配送商品质量保证工作 1.严格验收要防止商品在配送过程中发生各种不应有的质量变化,首先在商品进入配送中心前要严格验收,弄清商品及其包装的质量状况,对吸湿性商品要检测其含水量是否超过安全水分,对有其他异常情况的商品要查清原因,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处理和采取救治措施,做到防微杜渐。 三、配送商品质量保证工作三、配送商品质量保证工作2.科学分类与分区 由于不同商品性能不同,对保管条件的要求也不同。一些既怕热、又怕冻、且需要较大湿度的商品,应存放在冬暖夏凉的楼下库房

    27、或地窖里。此外,性能相互抵触或易串味的商品不能在同一区域混存,以免相互产生不良影响。尤其对于化学危险物品,要严格按照有关部门的规定,分区分类安排储存地点。 三、配送商品质量保证工作三、配送商品质量保证工作3.加强温湿度管理 温度和湿度对商品质量变化的影响极大。各种商品由于其本身特性,对温湿度一般都有一定的适应范围,超过这个范围,商品质量就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因此,应根据商品的性能要求,适时采取密封、通风、吸潮和其它控制与调节温湿度的办法,力求把温湿度保持在适应商品保管的范围内,以维护商品质量安全。 三、配送商品质量保证工作三、配送商品质量保证工作4.加强检查与监控 做好商品在配送过程中的检查

    28、与监控,对维护商品质量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商品质量发生变化,如不能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进行救治,就会造成或扩大损失。因此,对商品的质量情况,应该在日常监控的基础上,同时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 三、配送商品质量保证工作三、配送商品质量保证工作5.做好清洁卫生工作 配送环节不清洁,容易引起微生物、虫类孳生繁殖,危害商品。因此,对配送中心的内外环境应经常清扫,彻底铲除杂草、垃圾等物,必要时使用药剂杀灭微生物和潜伏的害虫。表8-1列出了配送商品质量保证的一般工作方法表表8-1 配送商品质量保证的方法配送商品质量保证的方法 处理目的方法与措施温湿度控制密封通风:自然通风、机械通风吸潮:去湿机、吸湿剂(氯化

    29、钙)金属制品防锈与除绣防锈:涂油防锈、涂漆防锈、气相防锈除绣:手工除绣、机械除绣、药剂除绣防霉变虫害防霉变:化学方法:除氧剂、充氮气物理方法:紫外线、微波、辐射防虫害:化学药剂(驱避、杀虫、熏蒸)危险品分区隔离控制温湿度文明作业本节结束第四节第四节 配送服务质量体系配送服务质量体系 一、建立配送服务质量体系的意义 二、配送质量体系要素的选择 三、配送质量体系的建立 四、实施质量体系认证应注意解决的问题 一、建立配送服务质量体系的意义一、建立配送服务质量体系的意义 1.融入世界经济贸易一体化的需要 2.获得ISO9000认证,就获得了通往一体化市场的通行证 3.实施ISO9000标准,有利于提高

    30、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能力 二、配送质量体系要素的选择二、配送质量体系要素的选择 ISO9000族标准中,ISO9001、ISO9002、ISO9004为质量保证模式,他们各自的内容不同,证实的范围、质量体系要素不同,是分别代表三种不同供方质量的质量保证模式。配送企业在实施,ISO9000标准时,应在了解各种保证模式内容的基础上,从企业实际出发,对质量保证模式和质量体系要素进行恰当的选择。通过实施和认证,达到提高配送企业服务质量的目的。 二、配送质量体系要素的选择二、配送质量体系要素的选择1.配送服务应选择的质量保证模式 2.配送质量体系质量要素的选择 3.配送服务实施质量体系证实方式的选择

    31、三、配送质量体系的建立三、配送质量体系的建立 实施质量保证标准是要使全体员工在熟悉ISO9000标准内容的基础上,建立与其管理运作相适应的质量体系,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最后通过第三方认证。这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应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进行。通常情况下,整个认证工作大致需要经过5个阶段,即前期准备、确立质量体系、编制文件、实施运行、认证注册等。四、实施质量体系认证应注意解决的问题四、实施质量体系认证应注意解决的问题 实施ISO9000质量标准和认证工作是配送企业的一件大事,要求高,难度大,涉及面广,持续的时间长,又是在企业经营活动正常运转的情况下进行的,其中会遇到许多问题、矛盾和困难,需要引起足

    32、够的重视和妥善处理,以确保认证的一步到位、一举成功。根据一些已经取得认证的配送企业的经验教训,认证工作应注意解决好这样几个问题。 1.认清形势,变“要我认证”为“我要认证”,提高自觉性 2.既要坚持标准,又要从实际出发,发挥灵活性 3.言简意赅,简便易行,有可操作性 4.持之以恒,不松不懈,保持连续性 四、实施质量体系认证应注意解决的问题四、实施质量体系认证应注意解决的问题 本节结束第五节第五节 配送质量管理的常用方法配送质量管理的常用方法 常用的质量管理方法有包括因果图、排列图、直方图、控制图、散布图、分层图、调查表等。近年来又有很多新方法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具体包括:质量功能展开、田口方法

    33、、故障模式和影响分析、头脑风暴法、六西格玛法、水平对比法、业务流程再造等。本节主要介绍一些常用统计检查方法和统计图表方法。 一、配送质量检查的统计方法二、管理图表 第五节第五节 配送质量管理的常用方法配送质量管理的常用方法 在配送的许多环节中,常要利用检查方法对配送服务质量和工作质量进行判断。同时,检查也是为质量管理提供数据的重要工作。在采用协作方式进行质量管理时,必须了解协作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及质量保证能力,这就需要知道对方在管理过程中对配送对象的检查,要求协作企业互相间对检查都有所了解。但是,在配送工作中,使用检查方法较多的还是进货环节,进货检查是进货验收的一项主要内容。检查方法的主要内容如

    34、下:一、配送质量检查的统计方法一、配送质量检查的统计方法(一)决定是否进行质量检查(一)决定是否进行质量检查是否对到货的质量或仓库存货的质量进行检查,这是需慎重决定的事。进行检查要付出相应的费用并要用一定时间,不进行检查,则要冒一定风险(如图8-1)。所以,要按以下情况做出是否检查的判断。 (一)决定是否进行质量检查(一)决定是否进行质量检查(1)上一环节有可靠的质量管理系统和符合要求的工程能力,则可决定完全信赖决定免检。这样,既对到货的质量有充分把握,又可节省检查费用、人力和时间,简化验收程度。 不检查的损失费分歧点不合格品率P0费用全检费(一)决定是否进行质量检查(一)决定是否进行质量检查

    35、 (2)到货中有不合格品存在,使用时可能造成一定的损失。在对损失的程度和费用有充分了解的前提下,如果检查的费用大大高于使用不合格品所造成损失的费用,则可决定免检。但是,如果检查费用不是大大高于损失费用,而是高一些或两者关系不清,则一般不能冒风险,以检查为好。 (3)按般的情报或预估的不合格品率P大大低于损益分歧点所对应的不合格品率P0,则可肯定,即使免检,在经济上仍是合算的,可决定免检。 (二)决定检查方式(二)决定检查方式 经过上述分析,决定应在验收时进行检查的物资批次后,还需要决定对物资质量采取什么样的检查方式。一般说来,检查分全检及抽检两种,决定全检或抽检的依据如下:(1)全检。有以下几

    36、种情况应进行全检:第一,不允许混入一个不合格品,否则就会对使用造成极大的危害。异常贵重的物资,如果混入一个不合格品也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二)决定检查方式(二)决定检查方式 第二,当检查费用很低时,即使全检也无需付出太多的费用,为了不承担风险,可决定全检;第三,如不合格率与费用的关系如图所示,如果按一般的情报或预估,可以大致肯定P大大高于P0,则应进行全检,以剔除不合格品;第四,货物批量较小,没有抽样检查的价值,则应决定全检。 (二)决定检查方式(二)决定检查方式(2)抽检。抽检即抽样检查,是从货物批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试样(子样),通过对试样的检查来判断到货批(母体)的质量。有以下几种情

    37、况应进行抽检;第一,检查需要破坏被检物,或者会降低被检物的使用价值,就不允许全检;第二,检查费用高,如果全检,耗费太大;第三,时间紧迫,力量不足,不允许实施全检;(二)决定检查方式(二)决定检查方式第四,按不合格品率和费用的关系图(图8-1),如果根据一般情报或预估的不合格率P,不是明确地肯定大于或小于P0;第五,到货批量太大,无法进行全检;第六,检查项目太多,不可能全部实施检查;第七,全数检查的结果,会形成供货单位的依赖情绪,不利于促进供货单位质量系统的改进,可决定抽检。 (三)决定抽样方式(三)决定抽样方式确定进行抽样检查之后,还要决定如何抽样,采取何种抽取层次及数量等问题。1.如何抽样抽

    38、样的方法分有意抽样及随机抽样两种。有意抽样是抽取有代表性的样品,抽样检查的结果往往夸大了母体的问题,子样不能充分反映母体的情况,因此,在一般检查中不主张采用。 随机抽样是运用统计手法进行检查的现代方法,有如抽签一样,从到货中抽取试样。 (三)决定抽样方式(三)决定抽样方式2.抽样层次及数量确定了随机抽样的原则之后,还要解决抽样的具体方式,即层次与数量问题。简介如下: 一次抽样,从到货批中一次抽取足够的检查试样,为保证抽检的准确性,抽样数量一般不能太低,因而检查工作量较大。一次抽样的数量一般按标准及合同规定,或通过概率的方法确定。二次抽样,从到货批中先抽取一定数量的试样(试样数低于按一次抽样法的

    39、数目),如果能明确判定是否合格,则以此为结论,不再抽样;如果第一次抽样检查结果不能明确判定是否合格,则第二次扩大抽样数量再进行检查,根据两次抽检结果判断到货批是否合格。 (三)决定抽样方式(三)决定抽样方式 多次抽样,是在二次抽样基础上的繁演,每次抽样数量较少,直到能够做出合格与否的判断为止。 连续抽样,从到货批中每次抽取一个试样进行检查,然后决定是否继续抽样,如不能判定合格与否,则再抽一个试样,如此反演,直到能够判断是否合格为止。各种抽检方式利弊比较如表8-2所示。 表表8-2 抽样方式比较表抽样方式比较表一次抽样二次抽样多次抽样连续抽样每批的平均检查个数大中小最小每批中检查个数变化没有稍有

    40、有有检查费用大中小小实施和记录复杂程度简单中复杂复杂心理效果不好中良良适合场合检查费用低 检查费用高,减少检查个数的场合 对左列条件有更高要求的场合 对左列条件有更高要求的场合(四)检查结果的处理(四)检查结果的处理 对合格与否进行判定后,需对到货批进行处理,方法如下: 1.对全数检查结果的处理 ,有两种处理方法:第一种:全部留下合格的到货而将不合格品剔出退货;第二种:检查后,不合格率P如果低于标准及合同规定数值,则整批合格,应予验收,但在对内供应时应剔除不合格品另做处理;如果P高于规定,则整批不合格,整批退货。 (四)检查结果的处理(四)检查结果的处理2.对抽样检查的处理有两种处理方法,一为

    41、界限控制法,一为范围控制法。界限控制法规定不合格的界限,试样不合格率高于此限,则到货批全不合格,应退货或改用全检法剔除不合格品;试样不合格率低于此限,则到货批定为合格,准予验收。 范围控制法不是用一个界限而是以一个范围进行控制。当试样的不合格率落于范围之内,说明产品质量稳定,落于范围之外,说明产品质量受不稳定因素的影响,其中,高于范围的上限,到货批应定为不合格。假定标准或合同中规定不合格率应等于或小于P0,则,现在较多采用的控制范围是: 式中:n表示抽取的样本数。 nPPPb000196. 1上限00011.96PPaPn下限二、管理图表二、管理图表(一)P管理图 1.管理图原理上控制界限中心

    42、线下控制界限管理图(又称控制图)是用统计方法进行质量控制的核心方法。利用管理图对过程进行控制监督,可以及时发现由于异常因素引起的质量波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管理图的种类很多,适用于不同过程的质量控制,配送管理工作最常用的是P管理图。P管理图又称不合格品率管理图(如图8-2),是通过测定样品的不合格品率,在P管理图上打点以实现质量控制的方法,除去控制生产工序以外,在配送管理工作中的,仓储、运输、流通加工等都可以采用这种管理图。 图图8-2 P管理图管理图 上控制界限中心线下控制界限nPPP13nPPP13P3 u3 uP管理图的原理如下:根据正态分布原理,一个没有异常因素影响,因而是处于管理状态

    43、的稳定过程,其造成产品质量波动的因素(操作人员、机器设备、原材料、操作方法和环境)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使产品质量波动于3之间。在3范围内的概率为99.73%。就不合格品率来讲,超出3范围的不合格品率不到1%,可以忽略不计。换个角度讲,如果抽检的结果,样品的不合格率数据落入3范围内,就证实过程未受异常因素影响,是稳定的;如果超出此范围或出现其他类型的不正常情况,则说明存在着异常因素,需要通过其他方法找出异常因素予以消除,使过程恢复正常。这就达到了通过样品质量,利用管理图控制工程和工作质量的目的。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的配送质量管理工作中,更关注的是不合格品率过高的现象,而不是不合格品率过低。因此,下

    44、管理线一般没有管理意义。例例8-1某配送中心对库存商品按出库顺序进行抽样检查,并根据过去经验,商品出库不合格率平均为0.625%,用P控制图来控制库存商品质量。 (1)首先决定抽样检查试样的抽取个数,为保证试样中不合格数Pn15个,由此计算取样数为:n=3/P=3/0.00625=480。 (2)根据出库商品时间顺序,每次随机抽样480件进行检查,检查结果如表8-3所示。 表表8-3 出库商品抽样调查表出库商品抽样调查表 序号不合格数不合格率序号不合格数不合格率120.4171110.208210.20812003001320.417410.2081461.251510.2081581.668

    45、620.4171620.4177001710.208810.2081800910.2081910.20810002010.208 (3)计算中心线(CL) (4)计算上管理界线(UCL) (5)以不合格率为纵坐标,以时间为横坐标,绘出P管理图,见图8-3所示。 (6)根据不合格率的超限分布来分析影响质量的异常因素。 总检查个数总不合格品个数3235. 09600/31/nPnPCL%099. 1/ )1 (3nPPPUCL 从图8-3中可以看出,序号14、15的点越出上管理界限,说明配送中心作业流程出现了异常因素影响。 图8-3 P管理图的使用 (二)排列图和要因图(二)排列图和要因图 1.排

    46、列图 排列图又称巴雷特图,其作用是寻找质量问题的主次影响因素,并将这些因素用图形或曲线表示出来,这是ABC分析法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一个质量问题,往往有许多有关的影响因素,这些影响因素也存在“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的规律。在解决质量问题时,对这些影响因素的解决也要有所侧重。如果抓住“关键的”少数影响因素予以解决,一般便基本能解决整个质量问题,求得较好的技术经济效 排列图由一个横坐标和两个纵坐标表示。横坐标表示影响因素,如果用不合格品数及不合格率表示质量问题,则左边的纵坐标表示不合格品数,右边纵坐标表示不合格率。影响因素按大小自左至右在横坐标上排列,每个因素造成的不合格品数按纵坐标高度画平行

    47、于横坐标直线,这就与每一个影响因素的边线形成若干长方形,长方形高度自左至右递减,从直方图高度则可看出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 如果各个影响因素造成的不合格数或不合格率累计起来在图上打点连线,则形成巴雷特曲线,这样按一般的ABC分类原理就可将影响因素分为A、B、C三类,A类影响因素的个数一般占总影响因素的20%以内,其造成的不合格率高达80%,显然A类影响因素解决了,质量问题就解决了一大半。 例例8-2某商品在库存过程中引起质量变化因素如表8-4所示。根据排列图原理,画出影响商品质量变化的排列图如图8-4,将各个影响因素造成的不合格数或不合格率累积起来,形成ABC曲线。从图中分析可知,第、两项因素可

    48、归为A类;第、两项归为B类,其余为C类。要降低库存商品质量损耗,主要应在、两个环节采用措施。 表表8-4 排列图数据排列图数据 质量变化原因不合格数(损失数量)不合格率(损失比率%)累计不合格率()装卸作业7340.340.3潮解5821.172.4霉变2111.684虫害179.493.4包装操作42.295.6短途搬运42.197.8站台临时推存31.6599.45其它10.55100 图图8-4 影响商品质量的排列图影响商品质量的排列图 2.要因图要因图 在影响因素颇多,又没有明确数量关系的情况下,就不能采用排列图来对质量问题进行分析,而要使用要因图。要因图是从大量造成质量问题的原因中,分析这些原因对质量影响的层次和头绪,找出影响的根源,如图8-5所示。 图图8-5 配送质量要因图配送质量要因图(三)检核表(三)检核表 检核表是根据质量管理的目的,列举出一系列检核项目。然后,经常用这些项目对具体的配送质量问题进行检查核对,从而发现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改进。案例与习题 (略)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物流快递配送与流通加工》课件第08章-配送质量管理.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2569088.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