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六-人口、城市与交通-课件-2021届高考二轮复习.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专题六-人口、城市与交通-课件-2021届高考二轮复习.pptx》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题 人口 城市 交通 课件 2021 高考 二轮 复习
- 资源描述:
-
1、核 心 专 题突破专题六人口、城市与交通地理地理内 容 索 引价值引领 备考定向知识体系 网络构建价值价值引领引领 备考备考定向定向核心要求核心价值通过本专题的复习,提高人口统计图的判读能力以及分析人口迁移的成因与影响;根据现实情境分析人口问题、城市规划和交通区位建设的能力;综合运用地理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有关人口、城市与交通的实际应用学科素养强化对现实生活中地理现象的观察,提升学科素养中的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等方面素养关键能力综合思维能力、区域认知能力、人地协调观必备知识人口增长特征、人口问题及其对策、人口迁移成因及其影响、城市功能区规划、城市化进程及其影响、交通建设区位分析及其影响
2、等试题情境高考中本专题知识的“情境”有:以人口统计图为载体,考查有关人口增长的特征;以某热点事件为载体,考查人口迁移、城市功能区、城市化、交通建设等考查方式本专题考点在高考中以选择题和综合题形式呈现,多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中等难度为主,综合考查考生运用基本地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向预测高考试题主要考查人口统计图的判读、人口迁移、城市空间结构的合理性、城市化、分析交通区位及其影响等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典型例题剖析指导典型例题剖析指导考点一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考点一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2020全国卷)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差值可以表示当地人口常年(半年以上)外出的数量。下图显示20
3、10年我国西部某市50岁以下各年龄组女性人数。调查表明,该市妇女生育峰值在2129岁。据此完成下列要求。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1)以下时间段中,该市人口出生率最高的为()A.20012005年B.19911995年C.19811985年D.19711975年(2)造成该市2024岁年龄组人数明显偏多的原因可能是,该组人口出生期间()A.生育政策放宽B.经济发展提速C.育龄妇女较多D.生育观念转变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3)推测20102030年该市人口发展的变化是()A.人口出生率逐渐提高B.人口增长较为缓慢C.2025年迎来生育高峰D.人口总量逐渐减少试题情景
4、试题以人口统计图为背景材料,考查城市人口出生率、年龄结构、人口增长的特征等。学科素养 区域认知:通过人口统计示意图判断2010年该城市的人口特征。综合思维:通过图文材料考查人口统计图的判读、人口出生率的计算、人口结构的成因、人口发展趋势等。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思路引导 第一步,读图文材料,明设问。 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第二步,调知识,求答案:第(1)题,读图可知,3539岁和4044岁的户籍人口数量较多,由材料可知,该图显示2010年的人数统计,因此据时间推断,19711975年和19661970年该市人口出生率比其他年份高。故选D项。第(2)题,由图可知,该市
5、常住人口中年龄为4044岁的女性人数较多,与2024岁年龄组相差1624岁,即存在生育年龄上的相关性,由材料可知,该市妇女生育峰值在2129岁,因此造成该市2024岁年龄组人数明显偏多的原因可能是,该组人口出生期间育龄妇女较多。第(3)题,从2010年到2030年的20年间,2010年为09岁的女性陆续进入生育峰值,而2010年为04岁和59岁的女性数量相差不大,且比其他大部分年龄组人数少,故20102030年出生率较低,人口增长缓慢,B正确,A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错误;2025年时,2010年为514岁的女性进入生育峰值,而2010年为514岁的女性人数没有显著增多,所以20
6、25年不会迎来生育高峰,C错误;20102030年人口增长缓慢,但不一定出现人口负增长,D错误。故选B。答案 (1)D(2)C(3)B 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知识整合技能提升知识整合技能提升1.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1)从时空分布规律判断根据所处历史发展阶段(时间):根据国家类型(空间):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属于传统型;个别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古巴、韩国、新加坡等属于现代型;发达国家则属于现代型。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2)从人口增长特征判断定性描述:原始型是“高高低”模式;传统型是“高低高”模式;现代型是“低低低”模式。定量描述:人口增长模式 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原始型
7、4%左右 4%左右 1%以下,接近0,甚至是负值传统型3%左右 1%以上 2%左右现代型1%左右 1%左右 1%以下,接近0,甚至是负值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2.人口问题的判断和评价(1)判断人口问题首先,明确主要的人口问题有人口增长过快、人口老龄化、人口性别比失调等。其次,在解题时要注意对材料或图中数据信息的提取。关于人口问题的判断,经常通过关于人口的新概念切入,比如人口红利等,分析时要注意对新概念的理解,注意新概念中各人口年龄段的关系,根据各人口年龄段数据的变化,尤其是少儿人口和老年人口的变化,对具体的人口问题进行判断。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2)评价人口问题人
8、口增长是否合理,关键不是数量的多与少、增长率的高与低,应该看其发展变化是否与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变化相协调。缓慢的人口增长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劳动力,过快的人口增长使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不能满足人口的需求,这些都是不合理的人口增长。所以,评价人口增长是否合理,必须在一定历史时期,一定社会生产力水平下进行。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对点训练迁移巩固对点训练迁移巩固(2020广东东莞一模)读吉林省近年来常住人口数据(单位:万人),完成12题。 年份总人口城镇人口乡村人口出生人口死亡人口20152 753.301 522.901 230.4016.1615.2320162 733.03
9、1 529.681 203.3515.2815.4220172 717.431 539.421 178.0118.4817.7620182 704.061 555.651 148.4117.9917.01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1.20152018年,吉林省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年份是()A.2015年B.2016年C.2017年D.2018年2.关于近年来吉林省人口变化特点及其原因,下列推测正确的是()A.总人口减少是由自然增长率下降造成的B.城市化水平大幅提高是由于东北振兴战略的实施C.死亡人口上升是由老年人口比重上升所致D.2017年出生人口明显增加是由于大量青壮年人口的迁入考
10、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答案 1. B2. C解析 第1题,分析表中数据可知,2015、2017、2018这三年的出生人口均大于死亡人口,即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只有2016年出生人口少于死亡人口,人口呈负增长,故2016年人口增长率最低,答案选B。第2题,读表可知,总人口的减少数大于人口增长与死亡的差值,这证明该省人口减少并不是因为自然增长率的下降导致的。主要原因应为人口的迁出导致,A错误。东北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滞后性,其使人口的影响是渐进性的,并不会立刻导致城市化水平大幅提高,B错误。东北近年来经济发展较为迟缓,许多年轻人离开本省到其他经济发达地区务工,这样就提高了本地人口老龄化水平
11、,老年人口死亡率较高,从而导致死亡率上升,C正确。材料中无明显线索证明大量青壮年人口迁入,D错误。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2020湖北七市5月联考)国家统计局常住人口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底全国有2.22亿老年人,全国平均老龄化水平是16.15%,其中,农村是18.47%,城市是14.34%,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010年)数据显示,重庆、四川、湖北、福建、浙江、安徽、广西、湖南、上海、江苏等10个省级行政区域乡村人口老龄化程度最严重,居全国前十位。下图为20002010年上述10个省级行政区域乡村人口老龄化发展变化图。结合图文材料,完成35题。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
12、(七)3.2010年,我国乡村人口老龄化程度最严重的省级行政区域,多数省区()A.位于我国中部地区B.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C.集聚于长江口D.位于东部沿海4.20002010年,乡村人口老龄化增速最快的是()A.重庆 B.浙江C.上海 D.广西5.近年来,我国城乡人口老龄化水平差异显著的主要原因是农村地区()A.出生率低B.环境质量好C.平均寿命长D.经济水平低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答案 3. B4. A5. D解析 第3题,这10个省区中,属于我国中部地区的有湖北、安徽、湖南,仅占少数,故A错误。10个省区中,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有湖北、湖南、安徽、江苏、上海,占总数的一半,故B
13、正确。只有上海位于长江口,故C错误。位于东部沿海的有福建、浙江、上海、江苏,仅占少数,故D错误。所以答案为B。第4题,20002010年乡村人口老龄化增速=(2010年老龄化率-2000年老龄化率)/2000年老龄化率100%,根据此公式计算得知,重庆的人口老龄化增速为72%,浙江的人口老龄化增速为44%,上海的人口老龄化增速为35%,广西的人口老龄化增速为41%。所以乡村人口老龄化增速最快的是重庆,所以答案为A。第5题,城市生活压力大,农村生活压力小,农村受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传统观念影响较大,所以农村地区的人口出生率比城市高,故A错误。环境质量不是影响人口老龄化水平差异的主
14、要因素,故B错误。受经济水平和医疗水平的影响,农村的平均寿命比城市的短,故C错误。农村地区经济水平低,多数的青壮年会选择到城市生活和工作,人口迁移使得农村的老龄化更严重,故D正确。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典型例题剖析指导典型例题剖析指导考点二人口迁移及其影响考点二人口迁移及其影响(2018全国卷)户籍人口是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的人口。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下图示意近十年来我国某直辖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数量变化。据此完成下列要求。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1)根据图示资料推测,近十年来该直辖市()A.外来务工人口多于外出
15、务工人口B.老年人口比例逐年下降C.劳动力需求数量增加D.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增加(2)该直辖市是()A.北京市B.天津市C.上海市D.重庆市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试题情景 试题以近十年来我国某直辖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数量变化示意图为背景材料,考查对人口迁移的理解。学科素养 区域认知:通过人口的数量变化统计图判断我国某直辖市的人口特征。综合思维:通过图文材料考查区域人口特征、人口增长、人口迁移等。思路引导 第一步,读图文材料,明设问。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第二步,调知识,求答案:第(1)题,据资料可知,该直辖市常住人口小于户籍人口,说明有大量人口外迁或者外出务工,因
16、此A错误;中国处于老龄化加速、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阶段,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多为青壮年)会导致老龄化进一步加速,人口自然增长率进一步下降,因此B、D错误;2006年至2016年,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差距减小,常住人口增长幅度大,说明外出务工人员相对减少,当地就业形势较好,因此C正确。第(2)题,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思考:一是人口总数,重庆最多,其他三地均小于3 000万;二是北京、天津、上海经济发展程度较高,外来务工人员较多,户籍人口小于常住人口数量,而重庆相反。故D正确。答案 (1)C(2)D 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知识整合技能提升知识整合技能提升1.解答“人口迁移类”试题的思维流程
17、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2.分析影响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方法(1)抓主要:影响某地人口迁移的因素不止一个,要抓住主要因素作重点分析。一般情况下,在现代社会中,经济因素是主要的经常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但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并不一定都是经济因素。在某种特定的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2)重具体: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没有固定模式来套用,看似相同的人口迁移现象,其原因可能是不一样的,因此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同样是老年人的迁移,美国老年人向“阳光地带”迁移,主要是气候因素的吸引作用。中国老年人则多出于家庭因素考虑而向成年儿女居住地迁移。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
18、考点四微专题(七)3.人口迁移影响的分析思路(1)从辩证角度: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2)从区域角度:对迁出地的影响和对迁入地的影响。(3)从三大要素角度:对生态环境、经济、社会三方面的影响。(4)从具体方面:人口迁移对人口数量、性别比、职业构成、产业结构、交通、社会治安、城市化等都有重要影响。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民工流为例:弥补了人口流入地区劳动力的不足;提高了流入地区的城市化水平;缓解了流出地区人口压力;增加了经济收入,加强与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加剧了流入地区(城市)交通、住房、就业压力;导致人口流出地区土地撂荒,出现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现象。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对点训
19、练迁移巩固对点训练迁移巩固(2020山东济南一模)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流动的加速,流动老人已成为国内流动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我国主要老年人口流入大省的人口来源(下表),可为老年人口流动大省制定人口政策、合理配置养老资源提供依据。据此完成12题。主要老年人口流入大省的人口来源 流入省来源省30%以上 20%30%10%20%5%10%上海江苏安徽浙江、河南北京河北黑龙江河南、辽宁、内蒙古、吉林、山东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流入省来源省30%以上 20%30%10%20%5%10%西藏四川重庆、甘肃、河南新疆河南、四川甘肃浙江安徽四川河南、贵州、湖北、江苏辽宁黑龙江吉林内
20、蒙古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1.流动老人()A.主要来源于西部地区B.全部流入经济发达省区C.以远距离人口流动为主D.河南流出老人去向分散2.进藏流动老人以四川人为主的主要原因是()A.川藏位置相邻B.四川经济发达C.国家政策支持D.川藏习俗相似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答案 1. D2. A解析 第1题,读表可知,流动老人的主要来源为中部地区省区,A错;流入省区包括西藏,并非全部流入经济发达省区,B错;流动老人以近距离流动为主,C错;表格中的流入省区中,除辽宁外,其他省区的老年人来源地均有河南省,表明河南省流出老人去向分散,D正确。第2题,流入西藏的老人中,四川省占30
21、%以上,主要原因在于西藏和四川在空间位置上相邻,A正确;四川省经济发展水平一般,且如果四川经济发达,则就业岗位多,大多数青年人会留在四川,则进藏老人会减少(我国老人多因家庭因素前往子女所在城市居住);国家政策以及习俗不是主要原因。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2020河南郑州预测)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结果显示,目前我国人口流动规模巨大,按流动方向可分为乡城流动和城城流动。近年来,城城流动人口的规模和占比均呈上升趋势。有研究表明,现阶段城城流动人口中大学及以上学历占71%,主要分布在迁入城市的居委会社区,购买住房占比较大;乡城流动人口中大学及以上学历仅22.1%,主要分布在迁入城市的村委会
22、社区,租住私房占比较大。下图示意我国目前人口流入最多的5个省区中规模较大的城城流动人口的流动轨迹。据此完成35题。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3.影响我国城城人口流动轨迹的主要因素是()A.经济和距离B.经济和政策C.政策和环境D.政策和教育4.与乡城人口流动相比,城城流动人口()A.租住私房数量多B.购买住房数量少C.流动空间范围小D.社会融入水平高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5.针对人口流动现状,我国应()A.消除大城市的城中村现象B.抑制城城流动人口规模C.完善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D.加快中小城市产业发展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
23、)答案 3. A4. D5. D解析 第3题,从图中可看出,人口“城城流动”主要倾向于向发达地区和大城市流动,同时在流动过程中会考虑空间的邻近;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是引发城城人口流动的内在动力,故A正确。与政策、教育、环境有一定的关系,但不是主要原因,故B、C、D可排除。第4题,从材料“现阶段城城流动人口中大学及以上学历占71%,主要分布在迁入城市的居委会社区,购买住房占比较大;乡城流动人口中大学及以上学历仅22.1%,主要分布在迁入城市的村委会社区,租住私房占比较大”可知,城城流动租住私房数量少,A错;购买住房数量多,B错;城城流动人口的文化水平更高,社会收入水平也更高,流动空间范围大,C错;
24、由于城城流动的人口文化水平高,且购房的比重比乡城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流动高,故社会融入水平高,D对。第5题,从图中可看出城城流动人口主要分布在环渤海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大量人口的聚集,会带来诸多的问题,如交通拥堵、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环境破坏等问题。针对人口流动现状,我国应加快中小城市产业发展,缓解大城市的城市病,促进中小城市发展,缩小城市之间的发展差距,更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故D正确。如重建、改造等措施来消除大城市的城中村现象,不能从根本上缓解城市人口大量集中带来的问题,A错;城城流动是因为发达地区有更多的就业机会,更高的收入,更好的医疗卫生条件等,抑制人口规模
25、反而会带来诸多的社会问题,B错;完善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增加城市的“拉力”,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吸引“城城流动”,缓解城市病等,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病,C错。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典型例题剖析指导典型例题剖析指导考点三城市化及城市空间结构考点三城市化及城市空间结构(2020全国卷)为获得冬季防风、夏季通风的效果,我国东北平原的某城市对一居住区进行了相应的建筑布局规划,规划建筑物为高层(7层以上)和多层(7层或以下)。下图示意在该居住区内规划的两个居住片区、道路、出入口及当地盛行风向。据此完成下列要求。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微专题(七)(1)下列建筑布局中,适合居住片区的是()A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