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贾生》公开课一等奖教学设计.docx

  • 上传人(卖家):云出其山
  • 文档编号:2564397
  • 上传时间:2022-05-04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0.65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贾生》公开课一等奖教学设计.docx》由用户(云出其山)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贾生 公开 一等奖 教学 设计 下载 _其它资料_语文_初中
    资源描述:

    1、贾生一、核心素养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体会词的音律美和情感美2.思维发展与提升:欣赏欲抑先扬、借古讽今的写法3.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对艺术手法的分析,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4.文化传承与理解:揭露晚唐统治者服药求仙,荒于政事,不能任贤,不顾民生的昏庸特性,体会作者怀才不遇的苦恼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赏析李商隐诗的艺术特点;2.难点:结合时代背景,了解贾生一诗的主旨。三、过程与方法:1.结合作者生活经历以及写作背景,从具体词句入手,体会诗人的豪情壮志;2.对比分析不同诗人同题诗歌背后的用意。四、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探究法,分析鉴赏法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

    2、音频、视频六、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二首其一)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无题二首其一)何当共剪两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柳)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乐游图),今天我们要来学习李商隐的另外一首诗贾生,看看这首诗作者要表达的又是怎样的感情?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思考二、预习检测(这个环节,学生根据自己的预习,先自己说明背景,老师再根据学生不同说法,总结完善。)1.作者简介李商隐(约813约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唐文宗年号,836840年)进士。曾任

    3、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所作咏史诗多托古以讽时政,无题诗很有名。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有用典太多,意旨隐晦之病。与温庭筠合称“温李”,与杜牧并称“小李杜”。有李义山诗集。2.写作背景关于此诗的写作年代,有两种说法。其一为冯浩在玉溪生诗集笺注中所言,“此盖至昭州修祀事,故以借慨”,意谓此诗为李商隐在大中二年(848年)正月受桂州刺史郑亚之命,赴昭州任郡守时所作。因李商隐时为一郡之长,故须主奉祭祀大事,于是借题发挥,创作了本诗。另一说为杨柳提出,认为此诗当于大中二年三、四月间李商隐离开桂林北上后滞留荆巴时期所作。(见

    4、李商隐评传)这首诗的作者李商隐生活在唐王朝日趋衰败的晚唐时期,他对皇帝昏庸、宦官当权与藩镇跋扈深为不满。而且李商隐被卷入了牛李党争,屡受排挤,怀才不遇。于是他借吊贾谊来抒发自己的感慨,通过讽刺汉文帝虽能求贤却又不知贤的行为,反映了晚唐的社会现实即晚唐帝王也像文帝一般,表似开明,实则昏聩无能。三、诵读训练1.请1-2名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给予订正。2.出示投影,理解并掌握下列字词(根据导学案,先让学生)(主要检查各小组合作完成情况,对不懂的进行解析)贾生:指贾谊。宣室:汉代长安城中未央宫前殿的正室。逐臣:被放逐之臣,指贾谊曾被贬谪。才调:才华气质。可怜:可惜,可叹。虚:徒然。前席:即

    5、古人席地而坐,汉文帝听贾谊的谈论听得出神,在坐席上向前移动,靠近对方。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载:汉文帝接见贾谊时刚举过祭祀,因而向贾谊询问鬼神之事,贾谊详细地谈了自己的看法,两人一直谈到深夜。因为谈得投机,汉文帝不自觉地在坐席上把双膝移动靠近贾谊。接见结束后,文帝说:“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苍生:老百姓。这两句说,汉文帝空自半夜前向贾谊征询意见,但不问治理国家大事而询问鬼神之道。3.学生自由诵读。(结合自己的理解读出感情)明确:这是一首托古讽时诗,意在借贾谊的遭遇,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 四、熟读全文,结合注解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1.学生先听朗读,然后学生集体朗读。读的稍慢,读出感情

    6、2.学生结合下面的注解理解此诗五、学生齐读全诗(一)师生齐读全诗,整体感知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请用现代文来解读一下?明确:诗歌大意:汉文帝求贤在未央宫前殿召见被贬的臣子,贾谊才气纵横无与伦比。可惜文帝半夜移膝靠近贾谊听讲,不问百姓生机只问起鬼神之事。(二)学生自由朗读全诗,深入理解1.老师与学生共同赏析首联(1)第一联主要写了什么?明确:面写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2)思考:“求”“访”两字有何深意?明确:把文帝求贤意愿之殷切和诚恳表现出来,特别还是对一位被贬的臣子,真可谓贤明的君主了。这是诗人欲抑先扬之处2.老师与学生共同赏析颔联(1)颔联主要写了什么?明确:是对贾谊的赞扬,着眼于其才华高超、议

    7、论风发和神采照人,无与伦比。(2)请小组赏析“才调”两字“才调”兼包才能风调,与“更无伦”的赞叹配合,令人宛见贾生少年才俊、议论风发、华采照人的精神风貌,诗的形象感和咏叹的情调也就自然地显示出来。这两句,由“求”而“访”而赞,层层递进,表现了文帝对贾生的推服器重。 3.老师与学生共同赏析颈联(1)颈联主要作用是什么?明确:承、转交错,是全诗枢纽。(2)请简要赏析这一句诗?明确:承,即所谓“夜半前席”,把文帝当时那种虚心垂询、凝神倾听、以至于“不自知膝之前于席”的情状描绘得维妙维肖,使历史陈迹变成了充满生活气息、鲜明可触的画面。这种善于选取典型细节,善于“从小物寄慨”的艺术手段,正是李商隐咏史诗

    8、的绝招。通过这个生动的细节的渲染,才把由“求”而“访”而赞的那架“重贤”的云梯升到了最高处;而“转”,也就在这戏剧高潮中同时开始。诗人引而不发,给读者留下了悬念,诗也就显出跌宕波折的情致,而不是一泻无余。这一句承转交错的艺术处理,精炼,自然,和谐,浑然无迹。 3.老师与学生共同赏析尾联(1)尾联主要写了什么?明确:作者内心的概括,本应忧国忧民的皇帝不问百姓生机只问起鬼神之事,内心极为不满。(2)请扣紧“问”字谈谈你的理解明确:通过“问”与“不问”的对照,让读者自己对此得出应有的结论。辞锋极犀利,讽刺极辛辣,感概极深沉,却又极抑扬吞吐之妙。由于前几句围绕“重贤”逐步升级,节节上扬,第三句又盘马弯

    9、弓,引而不发,末句由强烈对照而形成的贬抑便显得特别有力。(二)全班自由朗读全诗,小组探究下列问题1.对于汉文帝求贤若渴,夜半与贾谊促膝长谈的做法,诗人持什么态度?由此可见本诗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明确:诗人语含讽刺,用了欲抑先扬的写法。诗的前两句从正面着笔,丝毫不露贬意,仿佛热烈颂扬文帝求贤若渴,虚怀若谷,和对贾生的赞叹。可是读了后面两句,才恍然大悟,原来郑重求贤,虚心垂询,推重叹服,乃至促膝谈心,不是为了寻求治国安民之道,却是为了“问鬼神”的本原问题!这究竟是什么样的求贤,对贤者又究竟意味着什么啊!讽刺辛辣,感慨深沉,非抑扬而不能达到此效果。2、对于汉文帝爱才如命,夜半与贾谊促膝谈心的做法,诗

    10、人持什么态度?因而可知本诗用了如何的写作手法?明确:诗人语含嘲讽,用了欲抑先扬的写法。诗的前两句从正面着笔,丝绝不露贬意,忧如热情歌颂文帝爱才如命,心怀若谷,和对贾生的赞美。但是读了后边两句,才茅塞顿开,本来郑重求贤,虚心垂询,推重叹服,以致促膝谈心,不是为了追求治国安民之道,倒是为了“问鬼神”的来源问题!这终究是什么样的求贤,对贤者又终究意味着什么啊!嘲讽辛辣,感触深邃,非抑扬而不可以达到此成效。(三)中考链接: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1. 贾生托古讽今,揭示什么社会现实?寄寓自己什么感慨?(2分)2.贾生一诗在行文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赏

    11、析。(3分)3.“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下面注释中错误的是(2分)A可怜(同情)B虚(徒然、白白的)C前席(指皇帝在座席上向前移动,靠近贾生,以便更好地倾听)D苍生(指百姓)参考答案:1.揭示晚唐皇帝求仙访道、不顾民生的社会现实。寄寓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2分,意近即可)2.(3分)在结构上,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前两句写“求贤”,后两句一转,形成强烈对比。 3.A(2分) (四)学生再次朗读全诗,主题探究明确:先扬(贾生才调更无伦)后抑(不问苍生问鬼神),议论精警,写的是汉代贾谊的遭遇,实际是托古讽今。诗歌选取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夜半倾谈的情节,揭示晚唐皇帝求仙访道、不顾国计民生的

    12、社会现实,也寄寓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 (四)探究艺术特点1.写作特点:欲抑先扬(先扬后抑)。诗人先赞扬,实际上是为了后面的讽刺。2.艺术手法:此诗托古讽今,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丰富。诗中有讽刺,有感慨。从表面看,诗人是讽汉文帝,实际上是托古讽今,晚唐许多皇帝大都崇佛或信道,服药求仙,以求长生,而不问民生疾苦,更难礼贤下士。四、课文总结在一般封建文人心目中,“宣室夜对”大概是值得大加渲染的君臣遇合的盛事。但诗人却独具慧眼,抓住不为人们所注意的“问鬼神”这件事,借题发挥,翻出了一段新警透辟、发人深省的议论。汉文帝史称明君,贾宜更是一代贤才。文帝把谪居长沙的贾宜召回京城,在宣室接见他,君臣晤谈,直至夜半。尽管文帝求贤若渴,可惜,他殷殷垂询的不是安民之策,虚心听取的只是鬼神之事,虽然听得入神,甚至移膝前席,又有何用?这是首咏叹贾生故事的短诗,其着眼点,不在个人的穷通得失,而在于指出封建统治者不能真正重视人才,使其在政治上发挥作用。讽文帝实刺唐帝,怜贾生实亦自怜。诗人夙怀“欲回天地”之志,但偏遭党争,沉沦下僚,诗中常有“贾生年少虚垂涕”之类的感慨。五、作业布置:1.背诵全诗2.完成课后练习及课时跟踪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贾生》公开课一等奖教学设计.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2564397.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