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心经心得整理分享PPT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图解心经心得整理分享PPT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图解 心经 心得 整理 分享 PPT 课件
- 资源描述:
-
1、Page: 1 / 24圖解心經心得靜心養生班靜心養生班Date:2009/05/15 曾清炎心經心得Page: 2 / 24圖解心經心得靜心養生班靜心養生班整 体 概 述THE FIRST PART OF THE OVERALL OVERVIEW, P L E A S E S U M M A R I Z E T H E C O N T E N T第一部分Page: 3 / 24圖解心經心得靜心養生班靜心養生班Date:2009/05/15 曾清炎釋經題及心經宗旨觀照人生苦厄談五蘊談六根、六塵、六識八識淺說十二因緣(一)十二因緣(二)四聖諦心的罣礙與放下、歇下愿力與業力目錄Page: 4 /
2、24圖解心經心得靜心養生班靜心養生班Date:2009/05/15 曾清炎l心經經題: Prajna - paramita hydaya sutra 般若 波羅蜜多 心 經 妙智慧到彼岸的核心菁華l心經的宗旨: 般若思想的扼要,精簡闡述五蘊、三科、四諦、十二因緣等,都是空性的義理,終歸於無所得(不可得)。 般若妙智慧能度一切苦厄,達到究竟涅槃與證得菩提的境界。(離苦得樂從苦的此岸解脫到達樂的彼岸)心經揭示般若空性的甚深智慧。一、釋經題及心經宗旨Page: 5 / 24圖解心經心得靜心養生班靜心養生班Date:2009/05/15 曾清炎l人生八苦: 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蘊
3、熾盛 l苦的三類型:苦苦、壞苦、行苦。l煩惱:梵文klesha,藏文nyon mong(字義為內在生起的苦) 感官的經驗:眼、耳、鼻、舌、身。 心識的經驗:感官意識帶給我們身體痛苦或喜樂的經驗。 許多的苦、樂,是來自不安定的思想與動機,導致心理苦痛。 欲、貪、瞋、癡、厭惡、慢、嫉妒等都是人類體驗到的負面狀態,這些煩惱生起,立刻干擾我們的心念。 破壞性的行為是由煩亂的心所推動,是心受到由內生起的煩惱所支配。 二、觀照人生苦厄-1Page: 6 / 24圖解心經心得靜心養生班靜心養生班Date:2009/05/15 曾清炎l持三寶:歇下、放下靜中定。 感受1、今天我感到非常平靜和愉快。 感受2、今
4、天我感到非常不平靜和不愉快。【觀念】事實上,是煩惱擾亂了我們的心念,但我們卻常常歸咎於外境, 認為是週遭外在令人不悅的人或是敵對不如意的環境令我們不快樂。 真正的修行者在遭遇逆境時,都要能夠像樹一般地保持堅毅不拔。 遭遇逆境時,不見得就會讓心受到干擾;在逆境之中,不快樂的 主要原因是受煩惱覆蓋的凡夫心,煩惱來自我的內在。不瞭解這項 原則,就是讓自己受制於煩惱,產生苦的感受。我們常常擁抱和加強 煩惱,更在怒火上加材添薪。 心理的苦,本質上是相對而主觀的,它們沒有絕對或客觀的基礎。 例如對食物口感的愛好與嫌惡。【行動】持三寶讓心歇下放下靜中定。學習知行合一。 PS. 欲、貪、瞋、癡、厭惡、慢、嫉妒
5、等是心內生起的煩惱。二、觀照人生苦厄-2Page: 7 / 24圖解心經心得靜心養生班靜心養生班Date:2009/05/15 曾清炎l五蘊的蘊,梵語Skandha,音塞犍陀,是積聚的意思,意指積此五聚, 可以成就我人的身心。l1、色蘊:為什麼會有色蘊?它是四大:地水火風等元素組合而成, 如果沒有四大:骨骼、血液、分泌體、體溫、空氣,還有人的色身嗎? 2、再看受蘊。人的感受是由五根:眼、耳、鼻、舌、身,接觸到五境: 色、聲、香、味、觸才產生的。五根為因,五境為緣,產生感受的果。 若無五根、五境等接觸,如何有受蘊? 3、想蘊則產生於感受之後,當五根接觸到五境,有了各種感受,內心才取 境相而引發思
6、想。若無受蘊,想蘊何來? 4、行蘊則是思想之後,所引生的內心造作,由取境思想而產生各種情緒 變化,起為喜怒哀樂等感情。若無想蘊,行蘊何來? 5、識蘊的了解分別,則在於五根接觸五境之後所產生,稱為五識: 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加上意識,了別於內心法塵,總稱 六識。 六識的存在緣於色、受、想、行,若無前四蘊, 識蘊 又將依何而存在?三、五蘊-1Page: 8 / 24圖解心經心得靜心養生班靜心養生班Date:2009/05/15 曾清炎l五蘊都是因緣和合而有,無常、不 實。 五蘊皆空l所以,大般若經形容五蘊是:【色如聚沫】此身如水沫,雖有表面存在,體內空空,不久就消滅。 【受如水泡】就像洗
7、衣粉,和水攪一攪後,就產生水泡,但不久即滅 ,人的苦受、樂受亦然。 【想如陽燄】 如日光所照,出現了一些彩霞等美麗景色,但不久即消 失,人的思想亦然。 【行如芭蕉】 芭蕉是空心的,表示不實,人的喜怒哀樂亦然。 【識如幻事】 就如魔術師所變化出來的東西,並非真有其事,人的意 識何嘗不如此? 因此,五蘊是不實在的,它的存在只是表象、現象、假象,它們是沒有實體的,所以說五蘊皆空。空的意涵:萬事萬物的存在,都沒有恆常不變的狀態。三、五蘊-2Page: 9 / 24圖解心經心得靜心養生班靜心養生班Date:2009/05/15 曾清炎三、五蘊-3認識層面因應的態度空人類觀五蘊皆空小乘的境界急即於脫離五蘊
8、法的世界偏空宇宙觀空中無五蘊菩薩乘的境界超越害怕、逃避與執著的限制究竟空Page: 10 / 24圖解心經心得靜心養生班靜心養生班Date:2008/08/19 曾清炎四、談六根、六塵、六識:五蘊皆空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諸法空相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空中無五蘊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空中無十二處無掩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空中無十八界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三科五蘊色受想行識十二處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十八界眼界乃至意識界人類觀的空性宇宙觀的空性空性概念:從人類觀到宇宙觀的空性概念Page: 11 / 24圖解心經心得靜心養生班靜心養生班Date:2008/0
9、8/19 曾清炎十二處:人類認識活動的基礎(一)十二處內部六根六種感官外部六塵六種對象根與塵一切認識活動都是由根和塵相結合而生,故稱為十二處眼根耳根身根鼻根舌根意根生理層面123465心理層面色塵聲塵觸塵香塵味塵法塵法塵指:語言、文字、思想等種種符號,凡是用來記憶、分析、思想的符號都可以稱為法塵主體客體Page: 12 / 24圖解心經心得靜心養生班靜心養生班Date:2008/08/19 曾清炎三、空性概念:五蘊與十二處的關係五蘊物質層面(色法)色精神層面(心法)受、想、行、識眼根耳根身根鼻根舌根意根色塵聲塵觸塵香塵味塵法塵十二處抽象心理外內實體物質六塵六根(六種感官)(六種對象)Page:
10、 13 / 24圖解心經心得靜心養生班靜心養生班Date:2008/08/19 曾清炎、十八界:人類認識活動的基礎(二)十八界眼界耳界身界鼻界舌界意界色界聲界觸界香界味界法界認識的官能六根六種感官認識的對象六塵六種對象認識的作用六識六種作用眼識界耳識界身識界鼻識界舌識界意識界123465789101211131415161817十八界:是指人們依據認識官能(六根),對應外界環境(六塵),會產生六種不同的認識作用(六識)。所以十八界是六根、六塵與六識的總和。例如:認識的器官:眼睛認識的對象:花朵認識的作用:讚嘆好美麗的花啊!(眼識)Page: 14 / 24圖解心經心得靜心養生班靜心養生班五、八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