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评估教学课件第九章实验室检查.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健康评估教学课件第九章实验室检查.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健康 评估 教学 课件 第九 实验室 检查
- 资源描述:
-
1、健康评估第九章第九章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第九章 实验室检查 第一节 血液检查 第二节 尿液检查 第三节 粪便检查 第四节 痰液检查 第五节 脑脊液及浆膜腔积液检查 第六节 常用肝功能检查 第七节 常用肾功能检查 第八节 临床常用生物化学检查本章学习重点 1掌握血液检查、尿液检查的参考值和临床意义以及实验室检查的标本采集。 2熟悉粪便检查、肾功能、肝功能检查的参考值和临床意义。 3了解血清电解质、空腹血糖、血清脂质、脂蛋白测定肌浆膜腔穿刺液检查的参考值和临床意义。 第一节 血液检查传统的血液常规检查包括: 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 count,RBC) 血红蛋白(hemoglo
2、bin,Hb)测定 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 白细胞分类计数(differential count,DC)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标本采集:毛细血管采血。 参考值 项目项目成年男性成年男性成年女性成年女性新生儿新生儿红细胞计数(1012/L) 4.05.53.55.06.07.0血红蛋白量(g/L)120160 110150170200RBC及Hb增多的临床意义 相对性增多:由于血浆中水分丢失,血液浓缩所致。常见于严重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大量出汗、尿崩症等。 绝对性增多:由生理、病理原因引起的组织缺氧所致。生理性常见于新生儿、高原居民、剧烈运动等。
3、病理性常见于严重的慢性肺心疾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减少 单位容积的血液中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量低于参考值的低限,亦称为贫血。 生理性:妊娠中后期:血容量增加,血液稀释。某些老年人:骨髓造血组织逐渐减少、造血功能减退、对营养的摄取吸收及利用减少。 病理性: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破坏过多,失血。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标本采集法:毛细血管采血或静脉采血。 参考值 成人(410)109/L 新生儿(1520)109/L 婴儿(1112)109/L白细胞分类计数及绝对值 项目比值项目比值百分数百分数绝对值绝对值(10109 9/L/L)中性杆状核粒细胞(St)0.010.051%5%0.040.5中性分叶核
4、粒细胞(Sg) 0.500.7050%70% 27 嗜酸性粒细胞(E) 0.0050.050.5%5%0.020.5 嗜碱性粒细胞(B) 00.010%1% 00.1 淋巴细胞(L) 0.200.40 20%40% 0.84 单核细胞(M) 0.030.08 3%8% 0.120.8 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多 白细胞计数高于10109/L称白细胞增多,白细胞增多或减少通常与中性粒细胞增多或减少有密切关系和相同意义。 中性粒细胞增多: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情况。 白细胞 生理性增多见于新生儿、月经期、妊娠5个月后、剧烈运动、饱食、寒冷等,都是一过性的,通常不伴有白细胞质量的变化。 病理性增多见于急性
5、感染或炎症,急性失血和急性溶血,急性中毒,广泛的组织损伤或坏死,恶性肿瘤等。中性粒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1.5109/L,称为粒细胞减少症。低于0.5109/L,称为粒细胞缺乏症,其白细胞计数大多低于1.0109/L。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意义 部分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如伤寒、流感、病毒性肝炎等。 部分血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白细胞减少症、粒细胞缺乏症等。 理化因素损伤:放射线、解热镇痛药、抗肿瘤药、抗甲状腺药、氯霉素、磺胺类、免疫抑制剂等。 脾功能亢进。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 中性粒细胞的核象:指粒细胞的分叶状况,反映粒细胞的成熟程度,核象变化可反映某些疾病的病情和预后。 正常人外周血经
6、涂片染色后可见中性粒细胞以23叶核为主,不分叶或分叶过多者均较少。病理情况下,出现核左移或核右移现象。 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嗜酸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变态反应性疾病;寄生虫病;皮肤病;部分血液病和恶性肿瘤;传染病的恢复期和猩红热的急性期。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及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者。嗜碱性粒细胞 增多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 减少无临床意义。 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增多:见于部分病毒或杆菌感染,如病毒性肝炎、伤寒等;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传染病恢复期。 淋巴细胞减少:见于长期接触放射线、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等。单核细胞 增多见于活动性肺结核、单核细胞白血病等。 减少无临床意义。网织
7、红细胞计数标本采集法:毛细血管采血或静脉采血1ml。 参考值: 成人0.5% 1.5%(2484)109/L 新生儿2% 6%(96288)109/L临床意义 网织红细胞增高:提示骨髓红细胞系增生旺盛,常见于失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细胞贫血经有效治疗后可见网织红细胞先于红细胞恢复之前增高,为判断贫血疗效的指标。 网织红细胞减少:造血功能减低,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 血小板计数 标本采集法:毛细血管采血或静脉采血1ml。 参考值:(100300) 109/L血小板增多 血小板数超过400109/L 见于骨髓增生性疾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和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反
8、应性增多:如急性感染、急性溶血、某些恶性肿瘤等。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数低于 100109/L 见于造血功能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放射病、骨髓纤维化;血小板破坏增加,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血小板消耗过多,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出血时间测定 出血时间是指毛细血管受到刺伤后出血至自然停止所需的时间。 1. 标本采集法:刺破微血管观察停止出血所需的时间。 2. 参考值:(6.92.1)min,9min为异常。临床意义 出血时间延长见于血小板减少或功能异常,如原发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维生素C缺乏症等,或者乙酰水杨酸、双嘧达莫(潘生丁)等抗凝药物的影响。凝血时间测
9、定 标本采集法:抽取静脉血3 ml,注入3个试管,每管1 ml,记录时间后送检。 参考值:4 12 min 临床意义:凝血时间延长见于血友病、肝病、阻塞性黄疸、先天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或应用抗凝药物等。凝血时间缩短见于DIC早期、血栓性疾病等。血块退缩试验 标本采集法:抽取静脉血1 ml,注入干燥试管(直径0.7cm,长8cm)中,记录时间并送检。 参考值: 30min 1h开始退缩,24h内完全退缩。 临床意义:退缩不良见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无力症等。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 标本采集法:静脉采血2 ml,注入含3.8%枸椽酸钠溶液0.2ml的干燥抗凝试管内。 参考值:11 13s,结果超
10、过正常对照3 s以上为异常。 临床意义: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见于严重肝病、维生素K缺乏症、纤维蛋白溶解亢进、应用抗凝药物等。凝血酶原时间缩短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早期、心肌梗死、静脉血栓等。血浆硫酸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 标本采集法:同凝血酶原时间测定。 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阳性是血管内纤维蛋白溶解的标志,见于DIC早、中期,出现假阳性可见于恶性肿瘤、上消化道出血、败血症等。阴性见于正常人、晚期DIC和原发性纤溶症。第二节 尿液检查 尿液常规检查标本采集1、用清洁容器随时留取新鲜尿液100200ml及时送检。2、肾脏疾患或做早期妊娠诊断试验时,以晨尿为好。3、糖尿病病人应空腹留尿,否则应注明留尿时间
11、。4、细菌培养时,可用0.1%的新洁尔灭消毒外阴和尿道口,留取中段尿或导尿于消毒容器中。5、不可将粪便或其他分泌物、消毒液等混于尿标本中;成年女性应避免月经与白带混入尿内。6、采集24h尿液标本做尿蛋白或尿酮定量时,应加入防腐剂,常用甲苯5ml。尿量 正常值:成人每昼夜尿量约10002000ml。 多尿:成人每昼夜尿量超过2500ml为多尿。 生理性多尿:饮水过多、精神紧张、受寒等。 病理性多尿:糖尿病、尿崩症、肾脏疾病、药物影响等。 少尿、无尿或尿闭:成人每昼夜尿量少于400ml为少尿,少于100ml为无尿,少于50ml为尿闭。可为肾前性少尿、 肾性少尿和肾后性少尿。尿液颜色及透明度 正常新
12、鲜尿液:正常新鲜尿液:呈淡黄色、透明,放置后常因盐类析出而微浊。 异常改变:异常改变:血尿 、血红蛋白尿和肌红蛋白尿、胆红素尿、脓尿和菌尿、乳糜尿 。尿液颜色及透明度异常 血尿:每升尿液内含血量超过1ml即可出现淡红色称肉眼血尿。常见于泌尿系统、出血性和全身性疾病。 血红蛋白尿:尿液呈酱油色或浓茶色,镜检无红细胞但隐血试验阳性,见于阵发性血红蛋白尿、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等。 胆红素尿:见于阻塞性黄疸和肝细胞性黄疸。 脓尿和菌尿:呈白色或黄色混浊,脓尿放置后可有白色云絮状沉淀,菌尿呈云雾状且静置后不下沉。此两种尿液不论加热或加酸,其混浊均不消失。常见于泌尿系统感染。 乳糜尿:呈乳白色,见于丝虫病、
13、肾周围淋巴管阻塞等。尿液气味 新鲜尿液有氨味:慢性膀胱炎及尿潴留。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液有烂苹果气味。 有机磷农药中毒:尿液有蒜臭味。 进食较多葱、蒜后,尿液亦可有特殊气味。 尿液酸碱反应 正常新鲜尿液多呈弱酸性反应,pH约为6.5。 进食肉食类等高蛋白膳食后尿液呈酸性,进食蔬菜较多时尿液呈弱碱性。 酸中毒、发热、糖尿病、应用大量酸性药物时尿液呈强酸性。 碱中毒、膀胱炎、应用大量碱性药物时尿液呈强碱性。尿比重 正常成人尿比重波动在1.0151.025之间。 尿比重增高:急性肾小球肾炎、高热、脱水、心力衰竭、休克、糖尿病等。 尿比重降低:慢性肾炎、慢性肾衰竭、急性肾衰竭多尿期、尿崩症等。尿糖检
14、查 (1)参考值:定量试验范围为0.56 5.0 mmol/24h尿,定性试验为阴性。 (2)临床意义:尿糖定性试验阳性,称为糖尿。生理性糖尿见于食糖过多、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妊娠等;病理性糖尿见于糖尿病、嗜铬细胞瘤、库欣综合征、应激状态(如颅脑外伤、脑血管意外、急性心肌梗死等)等。尿蛋白检查 参考值:定性尿蛋白 ,定量约为0.2./24h定性尿蛋白 ,定量约为/24h定性尿蛋白 ,定量约/24h临床意义 1)生理性蛋白尿,见于劳累、高蛋白饮食、妊娠、剧烈运动、精神紧张等,多为暂时性功能性尿蛋白,尿蛋白多为轻度增高。 2)病理性蛋白尿多呈持续性:肾小管性蛋白尿:滤过功能正常,见于肾盂肾炎、氨基
15、糖苷类抗生素、间质性肾病、重金属中毒、解热镇痛药等中毒;肾小球性蛋白尿:滤过膜受损,见于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混合性蛋白尿:见于同时累及肾小球和肾小管的疾病,如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酮体 (1)参考值:阴性 (2)临床意义:阳性见于糖尿病酮症、饥饿、严重呕吐、高热、腹泻、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酒精性肝硬化、尿毒症等。尿胆原 (1)参考值:阴性或弱阳性 (2)临床意义:阳性见于肝实质性病变、溶血性黄疸、肠梗阻、发热、顽固性便秘等;减少见于阻塞性黄疸等。尿沉渣显微镜检查 细胞 正常人离心沉淀尿液中可有少量上皮细胞和白细胞,无或偶见红细
16、胞。 红细胞:离心沉淀后的尿液每高倍视野中平均见到3个以上的红细胞称镜下血尿。多形性红细胞80%,称为肾小球源性血尿,多形性红细胞50%,称为非肾小球源性血尿。 白细胞和脓细胞:离心沉淀后的尿液每高倍视野中平均见到5个以上的白细胞或脓细胞称镜下脓尿,常见于泌尿系统感染。 上皮细胞:增多见于泌尿系统炎症。管型 管型是蛋白质、细胞及其破碎产物在肾小管内凝集而成的圆柱状体。 正常尿液中无管型或偶见透明管型;透明管型增多或出现其他管型提示有肾实质的病变。 透明管型:增多见于急、慢性肾炎、肾淤血等。 颗粒管型:慢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或急性肾炎后期。 细胞管型:红细胞管型、白细胞管型、上皮细胞管型。 蜡样
17、管型:说明肾小管病变严重,预后较差。 其他管型:脂肪管型、色素管型、肾衰竭管型等。结晶体 尿内含有盐类结晶可形成结晶体,常见的有尿酸结晶、草酸钙结晶及磷酸盐结晶,一般无临床意义。 结晶体伴有较多红细胞,提示结石的可能;服用磺胺类药物后,尿中出现大量磺胺结晶并伴有红细胞,提示肾损伤甚至尿闭的可能,应立即停药,积极处理。第三节 粪便检查标本采集法 采集新鲜粪便少许置于清洁干燥不渗漏的器皿中及时送验。 无粪便而必需检查时可用肛诊采集,不可用灌肠后的粪便。 做细菌培养应置标本于无菌容器内。 应挑选黏液、脓血等异常成分,不应混入尿液、消毒剂等。 用化学方法检测隐血试验时,试验前3日内应嘱病人禁食瘦肉、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