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培训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培训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传染性 单核 细胞 增多 培训 课件
- 资源描述:
-
1、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第二章病毒性传染病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作者 : 赵英仁单位 : 西安交通大学第十节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一、概述二、病原学三、流行病学四、发病机制五、病理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六、临床表现七、并发症八、实验室检查九、诊断十、鉴别诊断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
2、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十一、预后十二、治疗十三、预防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传染病学(第9版)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所导致的急性传染性疾病,主要侵犯儿童和青少年,临床上以发热、咽喉痛、肝脾和淋巴结肿大、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增多并出现异型淋巴细胞等为其特征。由于其症状、体征的多样化和不典型病例在临床上逐渐增多,给诊断治疗带来一定困难。 一、概 述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
3、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传染病学(第9版)EBV是本病的病原体。1964年由Epstein和Barr首先从患恶性淋巴瘤(Burkitt Lymphoma)非洲儿童的瘤组织中发现,1968年由Henle等报道为本病的病原体,并在此后众多的研究中得到证实。EBV属于疱疹病毒属,是一种嗜淋巴细胞的DNA病毒,具有潜伏及转化的特征。电镜下病毒呈球形,直径约150180nm。EBV基因组呈线状,但在受染细胞内,病毒DNA存在两种形式,一是线状DNA整合到宿主细胞染色体DNA中;另一种是以环状的游离体游离于宿主细胞DNA之外。这两种形式的DNA,因不同的宿主细胞而可独立或并存。二、病原学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
4、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传染病学(第9版) EBV电镜照片 EBV模式图二、病原学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传染病学(第9版)EBV有5种抗原成分,均能产生各自相应的抗体:(1)衣壳抗原(viral capsid antigen,VCA):可产生IgM和IgG抗体,VCA-IgM抗体早期出现,在12个月后消失,是新近受EBV感染的标志;VCA-IgG出现稍迟于前者,可持续多年或终生,故不能区别新近感染与既往感染。(2)早期抗原(early antigen,EA)是EBV
5、进入增殖性周期初期形成的一种抗原,其中EA-D成分具有EBV活跃增殖的标志。EA-IgG抗体于病后34周达高峰,持续36个月。 (3)核心抗原(nuclear antigen,NA):NA-IgG于病后34周出现,持续终生,是既往感染的标志。(4)淋巴细胞决定的膜抗原(lymphocyte determinant membrane antigen,LYDMA):带有LYDMA的B细胞是细胞毒性T(Tc)细胞攻击的靶细胞,其抗体为补体结合抗体,出现和持续时间与NA-IgG相同,也是既往感染的标志。(5)膜抗原(membrane antigen,MA):是中和性抗原,可产生相应中和抗体,其出现和持
6、续时间与NA-IgG相同。二、病原学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传染病学(第9版)三、流行病学n传染源:患者和EBV携带者n传播途径:口-口传播是重要的传播途径,飞沫传播虽有可能 但并不重要,偶可经输血传播n人群易感性:本病主要见于儿童和青少年,性别差异不大。6岁以下小儿得病后大多表现为隐性或轻型感染,15岁以上感染者则多呈典型症状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传染病学(第9版)四、发病机制nEBV进入口腔后,主要累及咽部上皮细胞、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及N
7、K细胞,因这些细胞均具有EBV的受体CD21。nEBV进入血液,通过病毒血症或受感染的B淋巴细胞进行播散,继而累及周身淋巴系统。受感染的B淋巴细胞表面抗原发生改变,引起T淋巴细胞的强烈免疫应答而转化为细胞毒性T细胞(主要是CD8+T细胞,TCL)。nTCL细胞在免疫病理损伤形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一方面杀伤感染EBV的B细胞,另一方面侵犯许多组织器官而产生一系列的临床表现。患者血中的大量异常淋巴细胞(又称为异型细胞)就是这种具有杀伤能力的T细胞。n此外,还有免疫复合物的沉积以及病毒对细胞的直接损害等因素。T淋巴细胞活化后产生的细胞因子亦可能在IM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文档所提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