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7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教育技术学》-第五章:教学系统设计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 文档编号:2558566
  • 上传时间:2022-05-04
  • 格式:PPT
  • 页数:107
  • 大小:503.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教育技术学》-第五章:教学系统设计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教育技术学 教育 技术 第五 教学 系统 设计 课件
    资源描述:

    1、教育技术学教育技术学第五章第五章 教学系统设计教学系统设计 郑起运 2010-10-91.教学系统设计概述教学系统设计概述2.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和模式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和模式 3. “以教为主以教为主”教学系统设计模式教学系统设计模式 4. “以学为主以学为主”教学系统设计模式教学系统设计模式 5.教学系统设计的进展教学系统设计的进展本章主要内容本章主要内容5.1 教学系统设计概述教学系统设计概述v 教学系统的概念和结构模式v 教学系统设计的含义及本质v 教学系统设计观的演变v 影响教学系统设计发展的主要因素1. 教学系统的概念和结构模式教学系统的概念和结构模式v系统系统是指由相互关联的若干要

    2、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v教学系统教学系统(Instruction System)作为系统的子范畴,是指为了达到特定教学目的而由各组成要素通过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的、具有一定教学功能的整体。教师、学生、教学媒体和教学内容就构成了教学系统,这四者也成为教学系统的基本要素。 按照系统概念理解,教学系统可描述为:为了达到一定的教育教学的目的,教师、学生、教学媒体、教学内容四个要素在系统内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一定的教学结构,实现特定的教育教学功能v五种典型的教学系统结构图式系系 统统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的

    3、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论思想系统论思想方法方法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要素、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并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并以优化系统观点看问题。以优化系统观点看问题。 系统论任务系统论任务不仅在于认识系统的特点和规律,更不仅在于认识系统的特点和规律,更重要地还在于利用这些特点和规律去重要地还在于利用这些特点和规律去控制、管理、改造或创造一系统,使控制、管理、改造或创造一系统,使它的存在与发展合乎人的目的需要。它的存在与发展合乎人的目的需要。设计设

    4、计有目的的创作行为有目的的创作行为2.2.教学系统设计的含义教学系统设计的含义教学系统设计是(ISD),其根本目的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所做的系统安排,创设各种有效的教学系统,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教学系统设计的含义教学系统设计的含义教学设计是系统计划或规划教学的过程过程(Kemp)教学设计是创设和开发学习经验和学习环境的技术技术 (Merrill,1996)教学设计是一种研究教学系统、教学过程、制定教学计划的系统方法教学设计是设计科学大家庭一员,设计科学各成员的共同特征是用科学原理及应用来满足人的需要。 (帕顿,1989 )关于教学设计的几种不同观点 “教学是以促进学习的方式影响学习者的一

    5、系列事件,而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加涅,1992)。 “教学设计是指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资料、教学活动、信息资源和评价的具体计划的系统化过程”(史密斯、雷根,1999)。v 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条件、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计划的系统化过程。(何克抗,2001) v 目前主流教学系统设计定义以“过程”说或“程序”说为主,即如何对教学进行任务分析、如何编写教学目标、如何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如何开展教学评价等。 教学系统设计的目的是教学效果最优化; 以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传播理论为

    6、基础; 研究对象是教学系统,教学系统中的资源和过程; 强调运用系统方法对教学系统进行预先分析与决策,创设情景,以促使学生更有效的学习。 教学系统设计特征教学系统设计特征研究对象:不同层次的学与教系统研究对象:不同层次的学与教系统研究方法:系统方法研究方法:系统方法研究目的:创设和开发能实现研究目的:创设和开发能实现预期功能的学与教系统预期功能的学与教系统教学系统设计的本质v设计设计 为了创造某种具有实际效用的新事物而进行的探究活动。 教学设计活动教学设计活动在教育活动中普遍存在的理性认识活动。 教学情境的复杂性教学情境的复杂性和教学对象的个体差异性教学对象的个体差异性。 创造性地解决教学问题的

    7、过程。教学理论与教学设计的对比 研究对象不同研究对象不同 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教学的本质与教学的一般规律;教学设计的研究对象是用系统方法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计划的过程。 学科性质不同学科性质不同 教学论是研究教学本质与规律的理论性学科,而教学设计则是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设计与计划的应用性学科。 理论基础不同理论基础不同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不仅强调教学理论而且还强调学习理论。教学系统设计的意义教学系统设计的意义v 有利于教与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结合v 有利于教学工作的科学化,能够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有利于教学工作的科学化,能够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 v 有利于科学思维习惯和能力的培养v 有利于

    8、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化,促进教育技术的发展3. 教学系统设计观的演变教学系统设计观的演变1. 教学设计的媒体观(教学设计的媒体观(Media View)2. 教学设计的狭义系统观(教学设计的狭义系统观(Narrow Systems View)3. 教学设计的标准系统观(教学设计的标准系统观(Standard Systems View)教学设计的媒体观(Media View)v 媒体选择的过程;v 媒体专家;v 媒体设计与制作。 陈陈述述 目目标标 媒媒体体设设计计制制作作 选选择择 媒媒体体 运运用用策策略略评评价价 教学设计的狭义系统观教学设计的狭义系统观v 缺少需求分析、形成性评价等;

    9、 媒媒体体设设计计制制作作 选选择择 媒媒体体 运运用用策策略略评评价价 陈陈述述行行为为目目标标 进进行行任任务务分分析析 建建立立总总体体目目标标 教学设计的标准系统观 建建立立 总总体体 目目标标 任任务务分分析析 陈陈述述目目标标 选选择择媒媒体体 媒媒体体设设计计制制作作 形形成成性性评评价价 总总结结性性评评价价 修修 正正 需需求求分分析析 策策略略运运用用 4. 影响教学系统设计发展的主要因素影响教学系统设计发展的主要因素v 系统方法v 系统论对教学系统设计的启示是:如何对教学系统的各个组成要素、结构和功能进行整体研究,从而揭示各教学要素之间必然的、规律性的联系,使教学效果达到

    10、最优化。v 混沌理论认为在混沌系统中,初始条件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v 丢失一个钉子, v 坏了一只蹄铁; v 坏了一只蹄铁, v 折了一匹战马; v 折了一匹战马, v 伤了一位骑士; v 伤了一位骑士, v 输了一场战斗; v 输了一场战争, v 亡了一个帝国。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v 学习理论学习理论研究人类学习的本质及其形成机制的心理学理论学习理论对教学系统设计的影响:相互作用论推衍论20世纪50年代70年代:以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为代表的第一代教学设计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以建构主义为代表的第三代教学设计20世纪70年代80年代

    11、:以加涅等人的认知主义及信息加工学习理论为代表的第二代教学设计教教学学设设计计理理论论发发展展 学习理论对教学设计的指导v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20世纪世纪5060年代前后)年代前后) 认为学习的本质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 斯金纳“程序教学运动”促使教学设计理论的诞生和早期发展 程序教学重视作业分析、学习行为目标的分析、教材逻辑顺序研究和教学策略设计。 教学设计强调对外部环境的控制,拟定行为目标,注重学生行为变化等学习理论对教学设计的指导v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20世纪世纪70末期末期80年代)年代) 对学习者内部心理过程的研究为教学系统设计理论及其应用提供了更坚实

    12、的理论基础。 重视对学习者特征的分析和把握;人类学习生成过程的研究; 注重学习者认知结构以及过认知过程 教学设计强调学习者的特征分析,注重教学内容分析等;注重学习者的内部心理加工过程和外部条件之间的关系;注重不同知识和技能领域内的能力发展过程分析v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知识的获得方式; 学习者具有积极的自我控制、目标导向和反思性的特点,通过在学习情境中的探究过程和精细加工行为,建构自己的知识。 强调教学的整体性,促进了教学系统设计思想的转变; 学生的学习内容知识和技能,而不是 教学设计的内容与特定情境相联系,促进学生整体知识的获取和运用。 “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强调穴学习环境的设计和自主学习策略

    13、的设计v 学习理论可以为有效的教学系统设计理论的产生提供基础提供基础和指明方向指明方向。信息技术对教学系统设计发展的影响信息技术对教学系统设计发展的影响v 信息技术与建构主义的结合,极大地推动了教学系统设计的发展,并形成了“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v 学习环境的设计和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v 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教学媒体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营造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支持。传播理论和教学理论传播理论和教学理论v 传播理论传播理论研究自然界一切信息传播活动的共同规律解释一些教学现象,找出某些教学规律;预见到可能的干扰,并利用有效手段消除这种干扰。v 教学理论教学理论对教学规律的客观总结和反映,是为解决教学问

    14、题而研究教学一般规律的科学5.2 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和模式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和模式v 教学系统设计理论教学系统设计理论 是关于如何设计、规划教学活动如何设计、规划教学活动的理论,是一套用来决定在一定的教学条件下,为了使学习者达到特定的教学目标,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和应选择的教学媒体的系统化知识体系。v 影响教学系统设计的变量v 几种主要的教学系统设计理论v 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模式5.2.1 影响教学系统设计的变量影响教学系统设计的变量v 教学条件v 教学方法v 教学结果什么是成功的教学?什么是成功的教学?v效果: 增加精确回想,长期记忆,促进知识和技能向熟悉或陌生的环境更佳的迁移v

    15、效率: 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同样的学习量,效率可以通过减少设计和开发教学的时间,更好更快的教学传递方式,以及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时间减少来达到v吸引力:使学生爱学,自觉学两个名词解释两个名词解释v 描述性理论:是在给定条件和方法的情况下对出现的结果做出合理的解释或预测可能产生的结果。v 规定性理论:是在给定条件和预期结果的情况下寻求适用的方法。5.2.2 几种主要的教学系统设计理论几种主要的教学系统设计理论v 加涅的教学系统设计理论 开创性的工作; 两个基本观点: 以学论教,教是外因,学是内因; 不同的学习结果需要有不同的学习条件即教学事件。 学习结果的五种类型 “九阶段教学理论九阶段教学理论”第一

    16、章第一章 教学系统设计概论教学系统设计概论1. 1.加涅的教学系统设计理论加涅的教学系统设计理论教学事件教学事件内部心理加工过程内部心理加工过程1、引起注意接受神经冲动的模式2、告诉目标激活监控程序3、刺激对先前学习的回忆从长时记忆中提取原有相关知识进入工作记忆4、呈现刺激材料形成选择性知觉5、提供学习指导进行语义编码(以利于记忆和提取)6、诱发学习表现激活反应组织7、提供反馈建立强化8、评价表现激活提取和促成强化9、促进记忆和迁移为提取提供线索和策略第一章第一章 教学系统设计概论教学系统设计概论2.梅瑞尔的成分显示理论梅瑞尔的成分显示理论目标和内容相结合组合成目标和内容相结合组合成10种教学

    17、活动成分,种教学活动成分,每种教学活动成分与各种教学目标有一一对应每种教学活动成分与各种教学目标有一一对应关系关系教学活动成分教学活动成分学生应达到的能力学生应达到的能力行为目标教学目标的阐述记忆事实能回忆出事实能写出、能描绘、能指定、能选择有关事实。记忆概念能陈述定义能写出、能描述有关概念的定义。记忆过程能陈述步骤能作出流程图、能列出过程的步骤、能对步骤排序。记忆原理能说明关系能用文字描述或用图表、曲线表示有关原理中事物之间的关系。运用概念能分析概念能区别概念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运用过程能演示过程能实际操作、演示该过程(包括测量、计算、绘图等)。运用原理能运用原理能把所学原理应用于新情境

    18、,并能预测和解释所得出的结果。发现概念能发现概念间的关系能对概念分类、并发现概念之间的各种关系(如上下位、类属及并列等关系)。发现过程能设计新过程能设计、分析并验证新过程。发现原理能发现事物的性质规律能通过观察、分析、实验、发现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及性质。梅瑞尔的梅瑞尔的CDT理论理论v 梅瑞尔的CDT理论主要是有关认知类教学目标的教学系统设计理论,对认知领域的教学策略做出了较详尽的规定。 ID2的核心是“教学处理理论”(ITT)。梅瑞尔的ITT实际上是一个为开发教学设计专家系统而提出的理论,其基本思想是:教学处理就是“教学算法”,即解决教学问题的具体措施及步骤,是使学习者获得某类知识技能的交互

    19、作用模式。不同类型的知识需要不同类型的教学处理。教学处方理论教学处方理论第一章第一章 教学系统设计概论教学系统设计概论课后活动课后活动 课后活动:查阅有关教学系统设计理论的文献,结合教材中的内容,小组课后活动:查阅有关教学系统设计理论的文献,结合教材中的内容,小组完成下表完成下表教学系统设计理论教学系统设计理论代表人物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用自己的话描述)主要观点(用自己的话描述)来源文献来源文献5.2.3 教学系统设计的过程模式v 含义: 模式是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的简约形式。v v 功能: 相互交流的有效手段; 管理教学系统设计活动的指南; 作为设计过程决策的依据。v 三大类: “以教为主”的

    20、教学设计模式 “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 “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模式5.3 “以教为主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v 两种典型的“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 肯普模型 “史密斯雷根模式”v “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过程分析肯普模式肯普模式特点: (1)四个基本要素 教学目标、学习者特征 、教学资源、教学评价(2)三个主要问题 学生应该学到什么?(教学目标) 教学如何进行?(教学策略) 效果如何评价?(教学评价) 第一章第一章 教学系统设计概论教学系统设计概论肯普模式肯普模式ID1的代表模式的代表模式 1、十个教学环节十个教学环节“史密斯史密斯雷根模式雷根模式”ID2的代表

    21、性模式的代表性模式学习环境分析学习环境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学习任务分析学习任务分析编写测验项目编写测验项目设设 计计组织策略(教学组织)组织策略(教学组织)传递策略(教学媒体传递策略(教学媒体 和交互方式)和交互方式)管理策略(教学资源管理)管理策略(教学资源管理)编写与制作教学资料编写与制作教学资料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修改教学修改教学教学分析教学分析策略设计策略设计教学评教学评价价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v 理论基础:理论基础:行为主义v 优点:优点: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便于教师组织、监控整个教学活动进程,便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有利于系统的科学知识的传授,并能充分考虑情感因

    22、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v 缺点:缺点:按这种模式培养出的绝大部分是知识型人材而非创造型人材。 教学设计要素和系统方法教学设计要素和系统方法v 学习需要分析学习需要分析-解决“ 为什么教” 的问题,ISD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确定学习起点学习起点教学目标。没有需求分析教学目标。没有需求分析的教学的价值受到了质疑。的教学的价值受到了质疑。v 学习内容分析学习内容分析-解决“学什么”的问题v 学习者分析学习者分析- 确定教学起点,预备技能和目标技能。个性差异、学习风格、动机v 学习目标阐明:学习目标阐明:教学起点和终点,使需求分析的微观体现v 教学策略制定教学策略制定-如何教,教学方法v 教学媒

    23、体选择教学媒体选择-属于教学策略制定范畴v 评价和修改评价和修改-教的效果如何?期望和导向,从影响和结果的价值认定,重新回到目标,开始新的循环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 使用条件:使用条件:强调知识传授的教学设计 基本要素:基本要素: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 基本流程:基本流程: 评价评价学习者分析p 智力因素:智力因素: 知识基础(预备能力、目标技能)知识基础(预备能力、目标技能) 认知能力认知能力p 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 学习风格(场依存型、场独立型)学习风格(场依存型、场独立型) 动机水平(认知、自我提高、附属内驱力)动机水平(认知、自我提高、附属内驱力) 学习者的焦虑水平

    24、(低焦虑、高焦虑)学习者的焦虑水平(低焦虑、高焦虑) 学习者的归因类型学习者的归因类型 预备能力分析示例教学目标:能列直式计算三个两位数的加法掌握进位原理掌握简单加法的概念懂得数位的概念知道0到9各数的名称知道两位数的名称能进行一位数加法能储存两个数相加之和,再加第三个数懂得数的概念设定的教学起点预备技能(编写测试项目的依据)“两位加”学习内容的分析成人学习者特征示例 学习目的明确、学习动机强学习目的明确、学习动机强 注重教学效率注重教学效率 实践经验丰富实践经验丰富 自律性和独立性强自律性和独立性强 参与教学决策参与教学决策学习者特征分析的方法v 查阅学生的一般特征资料查阅学生的一般特征资料

    25、 查阅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书籍v 调查了解学生的特征调查了解学生的特征 调查、座谈等方法,对象包括本人,教师,同学v 书面测试了解学生的特征书面测试了解学生的特征 测试、问卷、调查表等方法收集数据学习需要分析学习需要分析v 学习需要是指学习者学习方面目前的状况与所期望达到的状况之间的差距,也就是学习者目前水平与期望学习者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v 例如:某教育机构希望自己的学生中95以80分以上的成绩通过功能性识字标准测验,而目前的记录表明只有81的学生通过了考试,这样就找到了14的学生还没有达标的差距,指出了对学生集体而言的学习需要,也正是教学中要解决的问题。期望达到的学习状况目前的学习状况差

    26、距(学习需要)图5-10 学习需要的概念学习需要分析v 学习需要分析的目的就是发现教学中存在的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总的教学目标,为后续教学活动提供真实的依据。后续教学活动分析学习内容编写学习目标制定教学策略选择和运用教学媒体进行教学评价学习需要分析的意义和作用学习需要分析的意义和作用v 设计的重要开端,解决“ 为什么教” 的问题。v 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期望水平之间的差距 v 经系统调研形成总的设计目标 v 有助于理清目的和手段的关系学习需要分析v内部参照需要分析法内部参照需要分析法 由学习者所在的组织机构内部,用已经确定的教学目标与学习者的学习现状作比较,

    27、找出两者差距。v外部参照需要分析法外部参照需要分析法 根据机构外社会的要求(职业要求)来确定对学习者的期望值,并以此为标准找出差距。v 期望状态: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 对学习者的总期望由以下因素决定: 学习者生活的社会及其变化与发展所赋于学习者的历史使命 学习者未来的职业或正从事的职业的新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学习者未来的工作岗位或所在岗位的技术变化对人才的希望 学习者自身对知识、技能、态度的培养和发展方面的个人要求v 现状:学习者群体在能力、素质方面现有的水平。社会需求教学目标提出的期望值学习者现状对照比较调整目标对照比较找出差距 确定学习需求的内外结合性教学目标的分析与表述教学目标的分析与表

    28、述v 使用可操作、可观察和可测定性的术语表述教学目标。v 教学目标的层次教学目标的层次教学总目标课程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课时目标课时目标教学总目标教学总目标学校教学目标学校教学目标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单元目标单元目标(教育目的)(教育目的)(学校或专业教学目标)(学校或专业教学目标)(学科教学目标)(学科教学目标)(章、节、课题教学目标)(章、节、课题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陈述方法教学目标的陈述方法 v 以研究行为目标著名的马杰在1962年出版的程序教学目标的编写这本经典著作中提出,一个学习目标应包括三个基本要素:“行为”、“条件”和“标准”。 在教学设计的实践中,教育研究者认为有必要在马杰的三要素

    29、的基础上,加上对教学对象的描述,这样,一个规范的学习目标就包括四个要素。为了便于记忆,他们把编写学习目标的基本要素简称为ABCD模式: A表示对象(audience), 即应阐明教学对象。 B表示行为(behavior),即应说明通过学习以后,学习者应能做什么(行为的变化)。 C表示条件(condition), 即应说明上述行为在什么条件下产生。 D表示标准(degree), 即应规定达到上述行为的最低标准(即达到所要求行为的程度)。v 也就是一个教学目标应包括以下四个基本要素:对象、行为、条件、对象、行为、条件、标准。标准。 实例实例 提供10道除法短除法的算式(C),小学二年级学生(A)能

    30、算出(B)正确答案,准确率达80(D)。 目标目标动词动词例子(红字为行动动词)例子(红字为行动动词)智慧技能智慧技能 辨别辨别区分区分通过比较来区分法语中通过比较来区分法语中u和和ou的发音的发音 具体概念具体概念识别识别通过说出代表性植物各部分的名称来识别根、茎和叶子通过说出代表性植物各部分的名称来识别根、茎和叶子 定义性概念定义性概念分类分类运用一个定义将概念族系分类运用一个定义将概念族系分类 规则规则演示演示通过解答口头陈述的例子来演示正负数加法通过解答口头陈述的例子来演示正负数加法 高级规则高级规则生成生成通过综合可应用的规则,生成一段描述一个人处于害怕情境下的行通过综合可应用的规则

    31、,生成一段描述一个人处于害怕情境下的行为的文章为的文章认知策略认知策略采用采用采用想象美国地图的策略,用列表的形式回忆各州州名采用想象美国地图的策略,用列表的形式回忆各州州名言语信息言语信息陈述陈述口头陈述口头陈述1932年总统竞选的主要事件年总统竞选的主要事件动作技能动作技能执行执行通过将一辆小轿车倒入车行道来执行一项任务通过将一辆小轿车倒入车行道来执行一项任务态度态度选择选择选择打高尔夫球作为一项悠闲的活动选择打高尔夫球作为一项悠闲的活动 我国新课改将教学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我国新课改将教学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v

    32、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描述学生学习课程后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应达到的水准。v 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 :所谓“过程”,是指课程教学时学生的学习过程、思维过程、探究过程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所谓“方法”,是指课程教学时学生的学习方法、思维方法、探究方法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过程与方法的目标包括两个层级: 经历(体验)尝试v 情感与态度:情感与态度:描述学生学习课程后在情感与态度方面应达到的水准。包括三个层级的目标: v 接受(或感受)反应(认同)领悟(感悟)选择与组织教学内容选择与组织教学内容 学习内容分析是根据总的数学目标,去规定学习内容的范围和深度,并揭示出学习内容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以实现教

    33、学效果的最优化。 即解决“学什么”和 “怎样学”的问题。学习内容分析以学生的学习结果为起点,并以学习起点为终点,是一个逆向分析过程。 即学习内容分析从学习需要分析所确定的总的教学目标开始,通过反复提出“学生要掌握这一水平的技能,需要预先获得哪些更简单的技能”这样的问题,并一一回答,一直分析到学生已具有的初始能力为止。3.教学策略的制定教学策略的制定v 教学策略是对完成特定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顺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媒体等因素的总体考虑。v 教学策略主要是解决教师“如何教”和学生“如何学”的问题。 v 教学策略制定的依据教学策略制定的依据 依据教学的具体目标与任务。依据教

    34、学的具体目标与任务。 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 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依据教师本身的素养。依据教师本身的素养。 依据教学策略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依据教学策略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 依据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依据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常见的几种教学策略常见的几种教学策略v 教学策略的设计是最能体现教学设计创造性的环节。v 目前较流行的以教学为主教学策略有: “先行组织者”策略、 “五段教学”策略、 “九段教学”策略、 “假设一推理”策略、 “示范一模仿”策略等。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v 奥苏贝尔认为能促进有意义学习的发生和保持的最有效策略是利用

    35、适当的引导性材料对当前所学新内容加以定向与引导,以便于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这种引导性材料称为“组织者”。由于这种组织者通常是在介绍当前学习内容之前呈现的,所以又被称为“先行组织者”。v 根据先行组织者(上位组织者、下位组织者、并列组织者)类型的不同,对教学内容的组织相应地也有三种不同的策略:“渐进分化”策略、“逐级归纳”策略和“整合协调”策略。 “渐进分化”策略:先讲授一般再讲授具体的内容。 “逐级归纳”策略:先讲授具体的抽象程度低的内容,再讲授抽象程度高的。 “整合协调”策略:无上下位关系时五段教学策略五段教学策略一种关于课堂教学阶段的理论。赫尔巴特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

    36、个阶段。其后德国的齐勒尔(Tuiskon Ziller,1817-1882)和赖因(Wilhelm Rein, 1847-1929)据此加以扩充,订出五个教学步骤:(1)预备:唤起有关的旧观念,以引起对新知识的兴趣;(2)提示:讲授新教材;(3)联想(比较与抽象):对新旧知识进行分析比较,使之建立联系;(4)总括:得出结论、定义或法则;(5)应用:运用得出的概念或法则解答课题或练习。这个学派试图把教学阶段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使教学能按照合理的步骤进行。但由于他们把教学阶段看成是独立于教学内容以外的东西,认为任何传授知识的课都应当按这样的公式进行,便陷入形式主义。九段教学策略九段教学策略这是美

    37、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加涅将认知学习理论应用于教学过程的研究而提出的一种教学策略。加涅认为,教学活动是一种旨在影响学习者内部心理过程的外部刺激,因此教学程序应当与学习活动中学习者的内部心理过程相吻合。根据这种观点他把学习活动中学习者内部的心理活动分解为九个阶段:激发兴趣与动机阐明教学目标刺激回忆呈现刺激材料根据学习者特征提供学习指导诱导反应提供反馈评定学生成绩促进知识保持与迁移,相应地教学程序也应包含九个步骤。“九段教学策略”由于有认知学习理论作基础,所以不仅能使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 假设假设推理教学策略推理教学策略v 培养学生思维能

    38、力的教学策略v 步骤:v (1)问题(教师提出难易适中的问题)v (2)假设(通过分析、综合、比较提出假设)v (3)推理(围绕假设推理,形成教学目标要求的概念)v (4)验证(教师或学生提出进一步提出事实说明概念)v (5)结论(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活动,分析思维过程)v 优点:有利于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v 缺点:比较限于数理学科的教学内容示范示范模仿教学策略模仿教学策略v 主要用于动作技能类的教学内容,包括一些操作技能的学主要用于动作技能类的教学内容,包括一些操作技能的学习习v 步骤步骤v 1动作定向(阐明行为技能及技能的操作原理,同时向动作定向(阐明行为技能及技能的操作原理,同时向学生演示具体

    39、的动作)学生演示具体的动作)v 2参与性练习参与性练习(指导学生模仿练习一个个分解的动作,指导学生模仿练习一个个分解的动作,并及时提供反馈信息并及时提供反馈信息) v 3自主练习自主练习(将单个的技能结合成整体技能,通过反复将单个的技能结合成整体技能,通过反复练习,使技能更加熟练练习,使技能更加熟练)4技能的迁移技能的迁移(把获得的技能与其他技能组合,构成更把获得的技能与其他技能组合,构成更为综合性的能力为综合性的能力)教学媒体的选择和应用教学媒体的选择和应用v 教学媒体选择的依据:教学媒体选择的依据:v 依据学习目标依据学习目标v 依据学习内容依据学习内容v 依据学习者特征依据学习者特征v

    40、依据教学条件依据教学条件教学设计结果评价教学设计结果评价v (1)教学设计结果的评价形式)教学设计结果的评价形式v 教学设计评价主要有两种形式: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教学设计评价主要有两种形式: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一般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一般以形成性评价为主。 v (2)教学设计成果形成性评价的主要步骤)教学设计成果形成性评价的主要步骤v 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侧重于形成性评价,根据先后程序,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侧重于形成性评价,根据先后程序,教学设计成果的形成性评价包括五项工作:教学设计成果的形成性评价包括五项工作: 制定评价计划。制定评价计划。 设计编写评价工具。设计编写评价工具。 试用设计

    41、成果和收集评价资料。试用设计成果和收集评价资料。 整理和分析评价资料。整理和分析评价资料。 报告试用结果。报告试用结果。5.4“以学为主以学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v教学系统设计原则v教学系统设计模式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v 理论基础:理论基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v 特点:特点:强调注意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重视学习情景(环境)的设计,以问题为核心驱动学习,设计自主学习策略。v 优点:优点: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有利于创造性人材的培养。v 原则原则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v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v 学习问题必须在真实的情景中展开,最好是一项真实的任务。以问题为核心

    42、驱动学习,问题可以是项目、案例或实际生活中的矛盾。v 强调协作学习的重要性。v 强调设计能保证学习任务展开的学习环境、学习任务必须提供学习资源、认知工具和帮助等内容。以以“ “学学” ”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v 以以“学学”为主教学系统设计的认识和理解为主教学系统设计的认识和理解这种基于这种基于“学学”的教学设计也可称为建构主义的教学系统设的教学设计也可称为建构主义的教学系统设计,重视计,重视“情境情境”、“协作协作”在教与学中的重要作用,弥在教与学中的重要作用,弥补了传统教学设计过分分离和简化教学内容的局限,强调补了传统教学设计过分分离和简化教学内容的局限,强调发挥学习者在学习

    43、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建构性。以学为中心发挥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建构性。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主要是研究如何设计教学过程来帮助的教学设计主要是研究如何设计教学过程来帮助学学,即,即树立以学为中心的教育观,帮助学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作树立以学为中心的教育观,帮助学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作为认知工具和学习资源去进行探究学习。为认知工具和学习资源去进行探究学习。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目标(确定学习主题及学习目标要求)(确定学习主题及学习目标要求)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学习者特征(确定学习者的基础知识、认知能力和认知结构变量)(确定学习者的基础知识、认知能力和认知结构变量)学习内容特征分析学习内容特征分析(陈述性

    44、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问题、案例问题、案例项目、分歧项目、分歧学习资源设计学习资源设计学习情境设计学习情境设计认知工具设计认知工具设计任务表征工具任务表征工具知识建模工具知识建模工具信息搜索工具信息搜索工具协同工作工具协同工作工具绩效支持工具绩效支持工具管理与评价工具管理与评价工具主动性策略主动性策略社会性策略社会性策略情境性策略情境性策略协作性策略协作性策略自主学习策略设计自主学习策略设计管理与帮助设计管理与帮助设计总结与强化练习总结与强化练习学习效果形成性评价学习效果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总结性评价修订修订1、分析学习目标、分析学习目标分析教学目

    45、标是为了确定学生学习的主题,即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或基本过程有关的知识内容。分析教学目标时首先要考虑学习者这一主体,即教学目标不是设计者或教师施加给学习过程的,而是从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中提取出来的;其次,还应尊重学习主题本身的内在的逻辑体系。2、学习者特征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对学习者特征分析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设计适合学生能力与知识水平的教学内容和问题,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恰当的指导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3、学习内容分析、学习内容分析 要使真实的任务体现教学目标,则需要对学习内容做深入分析,明确所需学习的知识内容的类型(陈述性、程序性、策略性知识)及

    46、知识内容的结构关系。这样在后面的设计学习问题(任务)时,才能很好地涵盖教学目标多定义的知识体系,根据不同的知识类型将学习内容嵌入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的不同要素中 4、设计学习任务、设计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的提出是整个建构主义教学系统设计模式的核心和重点。它为学习者提供了明确的目标、任务,使得学习者解决问题成为可能。学习任务可以是一个问题、案例、项目或是观点分歧,它们都代表某种连续性的复杂问题,能够在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维度上展开,均要求采用真实的情境通过自主建构的方式来学习。 5、学习情境设计、学习情境设计 建构主义的教学系统设计强调学习情境的设计,强调为学生提供完整、真实的问题背景,还原知识的背景,

    47、恢复其原来的主动性、丰富性,以此为出发点支撑环境,启动教学,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驱动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达到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目的。建构性的学习情境有三个要素:(1)学习情境的上下文或背景。(2)学习情境的表述及模拟。(3)学习情境的操作空间。6、学习资源设计、学习资源设计 学习者为了了解问题的背景与含义、建构自己的问题模型和提出问题解决的假设,需要知道有关问题的详细背景,并需要学习必要的预备知识,因此在教学系统设计时,必须详细考虑学生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查阅哪些详细的资料,需要了解哪方面的知识。最好能建立系统的信息资源库(或使用现有的资源管理系统),并提供正确使用搜索引擎的方法,即进

    48、行学习资源设计。 7、提供认知工具、提供认知工具认知工具是支持和扩充使用者思维过程的心智模式与设备。在现代学习环境中,主要是指与通信网络相结合的广义上的计算机工具,用于帮助和促进认知过程。学习者可以利用它来进行信息与资源的获取、分析、处理、编辑、制作等,也可用来表征自己的思想,替代部分思维,并与他人通信和写作。常用的认知工具有六类:问题/任务表征工具、静态/动态知识建模工具、绩效支持工具、信息搜集工具、协同工作工具、管理与评价工具。8、自主学习策略设计、自主学习策略设计自主学习策略是指为了激发和促进学生有效学习而安排学习环境中各个元素的模式和方法,其核心是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体

    49、现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从整体上来讲,学习策略分为四类:主动性策略、社会性策略、协作性策略和情境性策略。 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是整个以学为主教学系统设计的核心内容之一。在以学为主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常用的教学策略有“支架式教学策略”、“抛锚式教学策略”和“随机进入教学策略”等。 支架式教学策略支架式教学策略理论基础:理论基础:“最邻近发展区最邻近发展区” 支架式教学策略认为恰当的教学应该按照从教师支架式教学策略认为恰当的教学应该按照从教师的外部辅导到学生的自我内化这一顺序进行,教师的外部辅导到学生的自我内化这一顺序进行,教师应该通过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架过程,把学习的控制应该通过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架过程

    50、,把学习的控制权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学生自己,最后让学生通过提权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学生自己,最后让学生通过提供的支架实现有效的学习。供的支架实现有效的学习。 一般步骤:一般步骤: 搭建脚手架搭建脚手架 进入情境进入情境 独立探索独立探索 协作学习协作学习 效果评价效果评价 抛锚式教学策略抛锚式教学策略抛锚式教学策略要求教学必须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了一样。 步骤:(1)创设情境。 (2)确定问题。 (3)自主学习。(4)协作学习。 (5)效果评价。指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教育技术学》-第五章:教学系统设计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2558566.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