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理-第一章-全球地表形态与全球气候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世界地理-第一章-全球地表形态与全球气候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世界 地理 第一章 全球 地表 形态 气候 课件
- 资源描述:
-
1、LOGO全球地表形态与全球气候全球地表形态与全球气候Contents内力作用下的全球地表形态内力作用下的全球地表形态1全球气候带和气候型及其分布全球气候带和气候型及其分布2全球气候的时空变化及其对地表形态的作用全球气候的时空变化及其对地表形态的作用3地表环境异常引发的全球性自然灾害地表环境异常引发的全球性自然灾害4分析全球海陆分布大势,概括大陆和洋底地形分析全球海陆分布大势,概括大陆和洋底地形的主要特征,运用新的全球构造理论,揭示全的主要特征,运用新的全球构造理论,揭示全球海陆演化的机理。球海陆演化的机理。阐述全球气候带和气候型的分布及其特征,掌阐述全球气候带和气候型的分布及其特征,掌握世界气
2、候的分布规律及气候的时空变化对全握世界气候的分布规律及气候的时空变化对全球地表的作用。球地表的作用。了解全球性自然灾害问题,揭示其成因,分析了解全球性自然灾害问题,揭示其成因,分析其危害,探讨防治对策,为防灾减灾服务。其危害,探讨防治对策,为防灾减灾服务。内容要点内容要点关键词关键词地表形态地表形态 landform of the earth surface)landform of the earth surface)气候带气候带 climatic zone climatic zone 气候型气候型 climatic typeclimatic type时空变化时空变化 change of ti
3、me and spatialchange of time and spatial自然灾害问题自然灾害问题 natural hazard questionnatural hazard question内容结构内容结构内力作用下的全球地表形态内力作用下的全球地表形态全球气候带和气候型及其分布规律全球气候带和气候型及其分布规律世界气候的分布规律世界气候的分布规律气候的时空变化气候的时空变化全球气候的时空变化及其对地表形态的作用全球气候的时空变化及其对地表形态的作用地表环境异常引发的全球性自然灾害问题地表环境异常引发的全球性自然灾害问题全球气候变化对地表全球气候变化对地表海陆系统的影响海陆系统的影响
4、火山喷发与地震带的活动火山喷发与地震带的活动风灾与水旱灾害风灾与水旱灾害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沙漠化沙漠化全球的气候带和气候型全球的气候带和气候型全球海陆分布大势全球海陆分布大势大陆和洋底地形大陆和洋底地形地表形态的演化地表形态的演化全球性自然灾害问题全球性自然灾害问题引起国际社会普遍关注引起国际社会普遍关注内力作用下的全球地表形态内力作用下的全球地表形态一、全球海陆分布大势:一、全球海陆分布大势:( (一一) )七大洲和四大洋七大洲和四大洋1 1、海陆对比:地球表面积、海陆对比:地球表面积5.15.1亿亿km2 km2 其中陆地其中陆地1.491.49亿亿km2 km2 ,
5、 海洋海洋3.613.61亿亿km2km2 即陆地占即陆地占29.2% 29.2% , 海洋占海洋占70.8% 70.8% 总比例:总比例:7:37:3,故又称为,故又称为“水球水球” 。LOGO 地球表面陆地按照地球表面陆地按照面积大小的不同,分为面积大小的不同,分为大陆和岛屿。面积广大大陆和岛屿。面积广大的陆地称为大陆;面积的陆地称为大陆;面积小且散布在海洋、河流小且散布在海洋、河流或湖泊中的小块陆地称或湖泊中的小块陆地称为岛屿。为岛屿。 全球有六块大陆,按面全球有六块大陆,按面积大小依次为亚欧大陆、积大小依次为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北美大陆、南美非洲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南极大陆和澳大
6、大陆、南极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利亚大陆。 习惯上把澳大利亚大陆(面积习惯上把澳大利亚大陆(面积763104 km)作为最小的大陆)作为最小的大陆,格陵兰岛(面积格陵兰岛(面积217.5104 km)作为世界面积最大的岛屿。作为世界面积最大的岛屿。 大陆及其附近的岛屿。全球共有七大洲,按面积大小依次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 亚洲与欧洲亚洲与欧洲地体相连,习惯上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地体相连,习惯上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海峡(土耳其海峡)作为二者的分界线。亚洲西南隔苏伊高加索山脉、黑海海峡(土耳其海峡)作为二者的分界线。亚洲西
7、南隔苏伊士地峡(后开凿了运河)、红海与非洲相望。士地峡(后开凿了运河)、红海与非洲相望。 北美洲和南美洲北美洲和南美洲以巴拿马地峡(运河)为界。目前经常使用的拉丁美洲以巴拿马地峡(运河)为界。目前经常使用的拉丁美洲是指美国以南所有美洲地区的通称,包括墨西哥、中美地峡、西印度群岛和是指美国以南所有美洲地区的通称,包括墨西哥、中美地峡、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南美洲。洲洲 南极洲南极洲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土地几乎都在南极圈内,四周全被大洋所围。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土地几乎都在南极圈内,四周全被大洋所围。continent 大洋洲大洋洲位于太平洋西南部和南部、赤道南北的广大海域中。其狭位于太平洋西南部和南部
8、、赤道南北的广大海域中。其狭义范围是指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新几内亚岛(伊里安岛),东部的波义范围是指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新几内亚岛(伊里安岛),东部的波利尼西亚、中部的密克罗尼西亚和西部的美拉尼西亚三大岛屿;广义利尼西亚、中部的密克罗尼西亚和西部的美拉尼西亚三大岛屿;广义范围则指除上述地区外,还包括东南太平洋岛屿。范围则指除上述地区外,还包括东南太平洋岛屿。陆陆 地地大大 洲洲面面 积积实际面积实际面积(10001000平方千米)平方千米)占地球面积占地球面积(% %)占全球陆地占全球陆地(% %)亚亚 洲洲44400444008.88.829.429.4欧欧 洲洲10200102002.12.1
9、6.86.8非非 洲洲30200302005.85.820.220.2大洋洲大洋洲890089001.81.86.06.0北美洲北美洲24400244004.74.716.216.2南美洲南美洲17800178003.43.412.012.0南极洲南极洲14100141002.82.89.49.4共共 计计15100015100029.29.100.0100.0地球陆面的基本单元地球陆面的基本单元 v海:陆地的边缘;面积较小;占海:陆地的边缘;面积较小;占11%11%,较浅,较浅,2000-,2000-3000 m3000 m;温度变化大,含盐度较小,;温度变化大,含盐度较小,32/10003
10、2/1000以下。以下。v洋:远离大陆;面积较大,占海洋总面积的洋:远离大陆;面积较大,占海洋总面积的89%89%,深度大,深度大,4000-5000 m4000-5000 m;温度稳定;有较完整的洋;温度稳定;有较完整的洋流系统;含盐度较大,流系统;含盐度较大,35/100035/1000。v v 地球表面广阔连续的水域,它包括洋、海和海峡。根据其地球表面广阔连续的水域,它包括洋、海和海峡。根据其地理位置及被大陆分开的情况,全球大洋分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地理位置及被大陆分开的情况,全球大洋分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北冰洋。 海海 洋洋 1.1.太平洋和大西洋通常以通过南美太平
11、洋和大西洋通常以通过南美洲最南端合恩角所处的洲最南端合恩角所处的6767 W W线为界;线为界; 2.2.太平洋和印度洋通常以通过澳大太平洋和印度洋通常以通过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岛东南角至南极大陆利亚的塔斯马尼亚岛东南角至南极大陆的的147147 E E线为界;线为界; 3.3.大西洋和印度洋则通常以通过非大西洋和印度洋则通常以通过非洲南端厄加勒斯角的洲南端厄加勒斯角的2020 E E线为界;线为界; 4.4.北冰洋大致以北极为中心,为亚北冰洋大致以北极为中心,为亚洲、欧洲和北美洲所环抱,是一个寒冷洲、欧洲和北美洲所环抱,是一个寒冷的海洋。的海洋。 海海 洋洋 北半球陆地面积占北半球总面积的2
12、/5,且在中、高纬度,分布几乎连绵不断;南半球陆地只占其总面积的1/5,且在中、高纬度陆地显著收缩,特别是在5665 S之间,除仅有少数岛屿外,几乎全部为海洋。这种现象表明地球陆地系统的形状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除南极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以外,亚欧、非洲、北美和南美的形状都是北宽南窄。 陆地主要集中于北半球陆地主要集中于北半球 (二)全球海陆分布特点(二)全球海陆分布特点分布不均分布不均v陆地占东半球总面积的陆地占东半球总面积的35%35%,占西半球的,占西半球的20%20%。v陆半球陆半球:地球上以西经:地球上以西经1 13232,北纬,北纬47471313为中为中心的半球。该中心点在法国罗亚尔
13、河河口。心的半球。该中心点在法国罗亚尔河河口。v水半球:水半球:地球上以东经地球上以东经1781782828,南纬,南纬47471313为为中心的半球。该中心点在新西兰。水半球是相对中心的半球。该中心点在新西兰。水半球是相对於陆半球的半球。於陆半球的半球。 陆地占陆半球面积的陆地占陆半球面积的47.3% 47.3% ,陆地占水半球,陆地占水半球面积的面积的9.5%9.5%。陆半球有全球七分之六的陆地,包括欧洲、陆半球有全球七分之六的陆地,包括欧洲、非洲、北美洲、亚洲大部份、以及南美洲大非洲、北美洲、亚洲大部份、以及南美洲大部份。欧洲为陆半球的中心。部份。欧洲为陆半球的中心。然而,因为陆半球的海
14、洋面积仍然大於陆然而,因为陆半球的海洋面积仍然大於陆地面积,所以陆半球是指大部份的陆地所地面积,所以陆半球是指大部份的陆地所在的半球,而不是陆地面积大於海洋面积在的半球,而不是陆地面积大於海洋面积的半球。的半球。 v(2 2)北半球中、高纬度陆地多,南半球中、高纬)北半球中、高纬度陆地多,南半球中、高纬度海洋多。度海洋多。v(3 3)对趾性(相反),陆地的)对趾性(相反),陆地的95%95%在另一半球都是在另一半球都是海洋。海洋。 除南极大陆以外,所有大陆南北成对分布,即亚洲和澳大利亚、欧洲和非洲、北美和南美,而且每对大陆之间都是地壳破裂地带,形成规模较大的陆间海,即亚澳之间的亚澳陆间海、欧非
15、之间的地中海、南北美之间的加勒比海。多数大陆南北成对分布多数大陆南北成对分布 除南极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以外,多数大陆通过狭窄的海峡或地峡(运河)断续相连,即亚非之间的苏伊士地峡(运河)、欧非之间的直布罗陀海峡、亚洲与北美之间的白令海峡、南北美之间的巴拿马地峡(运河)。多数大陆通过狭窄的海峡多数大陆通过狭窄的海峡或地峡(运河)断续相连或地峡(运河)断续相连直布罗陀海峡直布罗陀海峡 伊 比 利 亚 半 岛 非 洲欧 洲大 西 洋 地 中 海欧洲、非洲与南、北美洲拼合示意图欧洲、非洲与南、北美洲拼合示意图某些海陆分布具有鲜明的特点某些海陆分布具有鲜明的特点大西洋两岸大陆海岸线的走向具有明显大西洋两岸
16、大陆海岸线的走向具有明显的一致性,两岸大陆能够拼合起来;的一致性,两岸大陆能够拼合起来;亚洲大陆东缘弧沟系发育,即岛弧和海亚洲大陆东缘弧沟系发育,即岛弧和海沟伴生;沟伴生;南北半球极地的海陆分布正好相反,北南北半球极地的海陆分布正好相反,北为北冰洋,南为南极大陆。为北冰洋,南为南极大陆。二、大陆和洋底地形二、大陆和洋底地形(一)大陆地形的主要特征(一)大陆地形的主要特征陆地平均高度陆地平均高度840m840m。陆地最高点:陆地最高点:8844.43m(2005-10-98844.43m(2005-10-9公布公布) ),最低点:,最低点:死海海面为死海海面为-392m-392m,高差,高差92
17、36m.9236m.山地一般分布于大陆边缘(美洲最典型)山地一般分布于大陆边缘(美洲最典型) 地形高低起伏悬殊地形高低起伏悬殊(1 1)山地)山地38%38%,平原,平原36%,36%,高原、盆地、丘陵占高原、盆地、丘陵占26%26%(2 2)平原:一般分布于大陆中部)平原:一般分布于大陆中部(3 3)高原:分布无明显特点,大部分位于较古老)高原:分布无明显特点,大部分位于较古老的地盾之上。的地盾之上。地形类型多种多样地形类型多种多样 两条高山带:两条高山带: 一条是环太平洋褶皱带,它沿太平洋周边大体呈一条是环太平洋褶皱带,它沿太平洋周边大体呈弧形延伸;弧形延伸; 另一条是阿尔卑斯另一条是阿尔
18、卑斯- -喜马拉雅褶皱带,它沿亚欧大喜马拉雅褶皱带,它沿亚欧大陆中南部及非洲大陆西北缘大致呈东西向展布。陆中南部及非洲大陆西北缘大致呈东西向展布。 特殊地貌类型:特殊地貌类型: 冰川地貌、冻土地貌、风沙地貌、黄土地貌、岩冰川地貌、冻土地貌、风沙地貌、黄土地貌、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流水地貌、火山地貌、溶地貌(喀斯特地貌)、流水地貌、火山地貌、海岸地貌等;海岸地貌等; 地形结构因洲而异地形结构因洲而异v亚洲:亚洲:v山地为主,平均海拔山地为主,平均海拔950m950m,基岩海拔最高,基岩海拔最高,新构造运动影响大。新构造运动影响大。v地形中高周低,高大的山脉和较高的高原地形中高周低,高大的山脉
19、和较高的高原位于中南部,较低的高原和平原镶嵌在四位于中南部,较低的高原和平原镶嵌在四周。周。v欧洲:欧洲:v平原为主,平均海拔平原为主,平均海拔300m300m,海拔居七大洲,海拔居七大洲最低,第四纪冰川的影响大。最低,第四纪冰川的影响大。v山脉分布在边缘地区,中部为广大连绵的山脉分布在边缘地区,中部为广大连绵的平原。平原。非洲:非洲:古老的高原为主,平均海拔古老的高原为主,平均海拔750m750m,是一块,是一块古老的地盾。古老的地盾。山脉分布在西北部和南部边缘地区。山脉分布在西北部和南部边缘地区。北美洲:北美洲:具有亚欧的共性,山地,平原并重,平均具有亚欧的共性,山地,平原并重,平均海拔海
20、拔720m720m,新构造运动和第四纪冰川共同,新构造运动和第四纪冰川共同影响。影响。南美洲:南美洲:平原和高原并列,平均海拔平原和高原并列,平均海拔590m590m,形成原,形成原因:冈瓦纳古陆的一部分因:冈瓦纳古陆的一部分 ,新构造运动强,新构造运动强烈。烈。澳大利亚:以高原为主,平均海拔澳大利亚:以高原为主,平均海拔340m340m,冈瓦纳,冈瓦纳古陆的影响。古陆的影响。南北美、澳,形成南北纵列的三大地理单元,即南北美、澳,形成南北纵列的三大地理单元,即中部是平原,其东西两侧是山地或高原。中部是平原,其东西两侧是山地或高原。南极洲:以高原为主(冰面高厚),平均海拔南极洲:以高原为主(冰面
21、高厚),平均海拔2350m2350m。 ( (二二) )洋底地形的主要特征洋底地形的主要特征深度大、高差大深度大、高差大 以海平面为基准,世界大洋以海平面为基准,世界大洋的平均深度为的平均深度为3800 m。洋底地。洋底地势起伏的高差要远远超过陆地,势起伏的高差要远远超过陆地,如洋底最深处的马里亚纳海沟,如洋底最深处的马里亚纳海沟,深深11 034 m,而由洋底火山喷发,而由洋底火山喷发形成的夏威夷群岛上的冒纳罗亚形成的夏威夷群岛上的冒纳罗亚山,海拔山,海拔4 170 m,所以海洋的,所以海洋的最大高差为最大高差为15 204 m。洋底地形可分为大陆架、大陆坡和大洋底洋底地形可分为大陆架、大陆
22、坡和大洋底 大陆架大陆架大陆周围的浅水地带,从低潮线开始大陆周围的浅水地带,从低潮线开始以极缓的倾斜延伸至海底坡度显著增大的地方。世以极缓的倾斜延伸至海底坡度显著增大的地方。世界上的大陆架占海洋总面积的界上的大陆架占海洋总面积的7.6%7.6%,平均坡度,平均坡度 0 0。0707。大陆架水深。大陆架水深0 0200 m, 200 m, 宽度宽度10101 000 km1 000 km以上。大陆架上生物资源非常丰富,海底还蕴藏大以上。大陆架上生物资源非常丰富,海底还蕴藏大量的石油、天然气和其他矿产资源。量的石油、天然气和其他矿产资源。 大陆坡大陆坡大陆架外缘向洋底过渡的斜坡。其下大陆架外缘向洋
23、底过渡的斜坡。其下限不等,一般为限不等,一般为2 0002 0003 000 m3 000 m。世界上的大陆。世界上的大陆坡占海洋总面积的坡占海洋总面积的8.5%8.5%。 大洋底大洋底大洋的主体,约占海洋总面积的大洋的主体,约占海洋总面积的82.7%82.7%。大部分深度为大部分深度为 2 5002 5006 000 m6 000 m。洋底地形与陆地一样类型众多,包括洋脊、海岭、洋底地形与陆地一样类型众多,包括洋脊、海岭、海台、洋盆,海沟等。海台、洋盆,海沟等。 四大洋中都有高峻的洋脊,且四大洋中都有高峻的洋脊,且彼此相接贯通,全长约彼此相接贯通,全长约80 000 km80 000 km。
24、洋脊贯通四大洋洋脊贯通四大洋其中以大西洋洋脊最其中以大西洋洋脊最为典型、壮观,它宽为典型、壮观,它宽约约1 5001 5002 000 km2 000 km,相对高度约相对高度约1 0001 0003 3 000 m,000 m,约占大西洋面约占大西洋面积的积的1/31/3,它的位置,它的位置居中,与东西两岸的居中,与东西两岸的距离几乎相等,距离几乎相等,“中中脊脊”之名即由此而来。之名即由此而来。地表形态的演化地表形态的演化造山运动造山运动火山爆发火山爆发地震地震风化风化流水流水冰川冰川海浪海浪造山造海造山造海崎岖不平崎岖不平削高填低削高填低趋于夷平趋于夷平内营力内营力外营力外营力互相对立互
25、相对立 互为影响互为影响 互相转化互相转化(一)板块的划分和板块运动(一)板块的划分和板块运动 1.1.板块的划分板块的划分 板块板块指的是岩石圈板块,包括整个地壳和指的是岩石圈板块,包括整个地壳和莫霍面以下的上地幔顶部。莫霍面以下的上地幔顶部。外地核外地核v大陆漂移大陆漂移海底扩张说海底扩张说v海底扩张说认为,高热流的地幔物质沿大海底扩张说认为,高热流的地幔物质沿大洋中脊的裂谷上升,不断形成新洋壳;洋中脊的裂谷上升,不断形成新洋壳;v同时,以大洋脊为界,背道而驰的地幔流同时,以大洋脊为界,背道而驰的地幔流带动洋壳逐渐向两侧扩张;地幔流在大洋带动洋壳逐渐向两侧扩张;地幔流在大洋边缘海沟下沉,带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