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音韵讲课讲稿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古代汉语音韵讲课讲稿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代汉语 音韵 讲课 讲稿 课件
- 资源描述:
-
1、一、音韵学及其功能一、音韵学及其功能(一)音韵学:又叫声韵学。(一)音韵学:又叫声韵学。是研究古是研究古代汉语各个历史时期的语音系统及其发代汉语各个历史时期的语音系统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展规律的一门科学。第一节第一节 音韵学基本知识音韵学基本知识第六单元第六单元 音音 韵韵音韵学与语音学不同 虽然二者都研究语音的,但音韵学属于历史语音学范畴,主要是研究中国古代的各个历史时期的汉字读音及其变化。 语音学是研究人类发音的生理基础和物理基础。属于普通语音学。(1)(1)上古时期上古时期( (先秦两汉先秦两汉) ),以,以诗经诗经、形声字、形声字为主要研究材料;为主要研究材料;(2)(2)中古时期
2、(六朝至唐宋),以中古时期(六朝至唐宋),以切韵切韵为主为主要材料;要材料;隋:陆法言隋:陆法言切韵切韵宋:陈彭年宋:陈彭年广韵广韵(大宋重修广韵大宋重修广韵)(3)(3)近古时期(元、明、清),以近古时期(元、明、清),以中原音韵中原音韵为主要材料;为主要材料;元:周德清元:周德清中原音韵中原音韵 (二)音韵学发展的三个历史时期:(二)音韵学发展的三个历史时期:1.1.语音系统语音系统:指汉语的声、韵、调及其配:指汉语的声、韵、调及其配合规律。合规律。2.2.古音学:古音学:是研究上古语音系统的学科。是研究上古语音系统的学科。3.3.今音学:今音学:是研究中古语音系统的学科。是研究中古语音系
3、统的学科。4.4.北音学:北音学:是研究近古语音系统的学科。是研究近古语音系统的学科。5.5.等韵学:等韵学:依据等韵图来分析音节的结依据等韵图来分析音节的结 构,探讨发音原理和方法。构,探讨发音原理和方法。6.6.小小 学:学:是我国传统的语言学,包括音是我国传统的语言学,包括音 韵学,训诂学,文字学。韵学,训诂学,文字学。(三)音韵学的功用(三)音韵学的功用1、音韵学是建立汉语史的前提。、音韵学是建立汉语史的前提。2、是进行方言研究的必备知识。、是进行方言研究的必备知识。3、是训诂学的工具。、是训诂学的工具。4、是学习和研究古代诗歌声律的基础、是学习和研究古代诗歌声律的基础。(四)学习音韵
4、学的目的(四)学习音韵学的目的 1、有助于学好古汉语(文字学,训诂学、有助于学好古汉语(文字学,训诂学,词汇学,声训,通假,古今字等),词汇学,声训,通假,古今字等) 2、有助于学好现代汉语,了解汉语史、有助于学好现代汉语,了解汉语史(五)学习音韵学的方法(五)学习音韵学的方法 1、共时观察、共时观察 2、历时观察、历时观察 3、比较观察、比较观察(一)声母(声,母,纽,声纽,字母)(一)声母(声,母,纽,声纽,字母) 1 1、五音、七音(见教材)、五音、七音(见教材) 2 2、清音、浊音、清音、浊音 3 3、全清、次清、全清、次清 4 4、全浊、次浊、全浊、次浊二、声母的基本概念二、声母的基
5、本概念清音:清音:发音时声带不振动的辅音。发音时声带不振动的辅音。浊音:浊音:发音时声带振动的辅音。发音时声带振动的辅音。全清:全清:发音时不送气,声带不振动的塞音、发音时不送气,声带不振动的塞音、擦音、塞擦音。擦音、塞擦音。次清:次清:发音时送气,而声带不振动的塞音、发音时送气,而声带不振动的塞音、擦音。擦音。全浊:全浊:发音时声带振动的塞音,擦音,塞擦发音时声带振动的塞音,擦音,塞擦音。音。次浊:次浊:发音时声带震动的鼻音,边音,半元发音时声带震动的鼻音,边音,半元音。音。 中古三十六字母:中古三十六字母:在守温三十字母的基础上,在守温三十字母的基础上,宋初有人根据当时的语音实际,又增加了
6、宋初有人根据当时的语音实际,又增加了“非、敷、奉、微、娘、床非、敷、奉、微、娘、床”这六个字母,这六个字母,并改并改“不不”为为“帮帮”、改、改“芳芳”为为“滂滂”,即成为即成为“三十六字母三十六字母”。宋三十六字母三、韵母的基本概念三、韵母的基本概念1 1、韵和韵母、韵和韵母 韵不包括韵头,只要韵腹和韵尾相同。而韵韵不包括韵头,只要韵腹和韵尾相同。而韵母还要区别韵头。韵母相同,韵一定相同;母还要区别韵头。韵母相同,韵一定相同;韵相同,韵母不一定相同。韵的概念比韵母韵相同,韵母不一定相同。韵的概念比韵母的概念大。的概念大。 2 2、韵部和韵目、韵部和韵目 韵部韵部指韵腹、韵尾相同的音节。韵书中
7、把所指韵腹、韵尾相同的音节。韵书中把所有相同韵的字汇集在一有相同韵的字汇集在一 起,构成一个韵类。起,构成一个韵类。从各个韵部中取一个代表字作为标目,这个从各个韵部中取一个代表字作为标目,这个代表字就代表字就叫叫韵目韵目。 例如:红o、孔o 、贡o三者声调不同,属于3个不同的韵类,而它们所包含的韵母只有一个。 韵类有声调的差别,而韵母不论声调。 韵部不计较韵头,也不计较声调,因此,韵部的概念比韵和韵母都大。东韵红类o:红东公空弓类io:弓戎中隆3.等和呼等和呼 等和呼是等韵学中的重要概念。等和呼是等韵学中的重要概念。 等是用来等是用来分析汉语语音的一种重要方法。呼是用来分析汉语语音的一种重要方
8、法。呼是用来区分韵母发音时嘴唇的圆展。区分韵母发音时嘴唇的圆展。4.4.洪细洪细洪细有大和小的意思。在音韵学上用这一洪细有大和小的意思。在音韵学上用这一对术语来区分韵头或韵腹开口度的大小。对术语来区分韵头或韵腹开口度的大小。洪音指的是开口度大的韵母,细音就是开洪音指的是开口度大的韵母,细音就是开口度小的韵母。口度小的韵母。 下面是中古二呼与今音四呼的对比: 例如韵镜中的开合两组以及四等的排列等韵图阴声韵阴声韵: :以元音收尾,或没有韵尾的就叫阴以元音收尾,或没有韵尾的就叫阴声韵。声韵。阳声韵阳声韵: :以鼻辅音(以鼻辅音(-m,-n,-m,-n,-)收尾的就)收尾的就叫阳声韵。叫阳声韵。入声韵
9、入声韵: :以清塞音(以清塞音(-p,-t,-k-p,-t,-k)收尾的就叫)收尾的就叫入声韵。入声韵。5.5.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 广州方言保存完整的鼻音韵尾和入声韵尾,例如: 入声韵例字四、声调的基本概念四、声调的基本概念1 1、四声、四声: :韵文的创造者为了使韵文达到抑扬顿挫韵文的创造者为了使韵文达到抑扬顿挫的音乐美而对声调的一种分类。即平、上、去、的音乐美而对声调的一种分类。即平、上、去、入四声。入四声。2 2、平仄、平仄: :就是四声的分类,是平声和仄声的合称。就是四声的分类,是平声和仄声的合称。平:中古的平声;现代的阴平、阳平。平:中古的平声;现代的阴平、
10、阳平。仄:中古的上,去,入三声;现代上声、去声仄:中古的上,去,入三声;现代上声、去声。3 3、舒促:、舒促:是舒声和促声的合称,本是古人用来区是舒声和促声的合称,本是古人用来区分韵尾类别的术语。平上去可叫舒声调,入可分韵尾类别的术语。平上去可叫舒声调,入可叫促声调。叫促声调。古代四声与现代方言区声调对应表古代四声与现代方言区声调对应表五、古代注音的基本概念五、古代注音的基本概念特点:用汉字给汉字注音特点:用汉字给汉字注音譬况:譬况:是用打比方,作比较,以及描写说明发音情况的方法来给汉字注音。(术语:长言之,短(术语:长言之,短言之,急气,缓气)言之,急气,缓气)例如公羊传中有一句话:“春秋伐
11、者为客,伐者为主。”这句话中的两个“伐”字意义不同,何以区别呢?古人注道:“伐人者为客,读伐长言之”,“见(被)伐者为主,读伐 短言之。” 2 2读若、读如读若、读如:用同音字或近音字注音。用同音字或近音字注音。例:渔,读若例:渔,读若论语论语之之“语语”3直音:直音:用同音字注音,用同音字注音,相对于读若和譬况譬况,直音法用完全同音的字注音是一大进步,但是,有时同音字较少,或者用来注音的同音字本身就是个生僻字,也会影响注音效果。如:瑊如:瑊,音鍼。玏,音勒。,音鍼。玏,音勒。 反切:反切:用两个字来给另一个汉字注音的方法。用两个字来给另一个汉字注音的方法。口诀如下:口诀如下: 上字取声母定清
12、浊;下字取韵调定开合上字取声母定清浊;下字取韵调定开合 例:顿,都困切;礼,卢启切;乌,哀都切例:顿,都困切;礼,卢启切;乌,哀都切 第二节第二节 中古音中古音本节学习掌握内容: 一、广韵的性质和体例 二、广韵的声母系统 三、广韵的韵母系统 四、广韵的声调 研究古代音韵多从中古音入手,这是因为,除中古音自身有其承上启下的性质外,这个时期有一部声、韵、调体系完整的广韵。凭借它上推上古音,下推近古音,都是较为方便的。 广韵是我国现存最早又较完备的一部韵书,反映了中古的语音系统。一、韵书介绍一、韵书介绍 研究中古音的依据主要是韵书。研究中古音的依据主要是韵书。 韵书是我国古代一种按韵母编排的字典韵书
13、是我国古代一种按韵母编排的字典。韵书的特点是把同韵或同音的字编排。韵书的特点是把同韵或同音的字编排在一起,便于写诗填词的人选字押韵。在一起,便于写诗填词的人选字押韵。 中古时期的语音系统将中古时期的语音系统将切韵切韵一系的一系的韵书作为代表。韵书作为代表。 最早的韵书是三国时魏李登编著的最早的韵书是三国时魏李登编著的声类声类。现现存最早的韵书是隋代陆法言的存最早的韵书是隋代陆法言的切韵切韵,书,书成于隋代仁寿元年,即成于隋代仁寿元年,即601年。年。 宋真宗赵恒大中祥符元年(宋真宗赵恒大中祥符元年(1008),由陈彭),由陈彭年等人奉敕编修年等人奉敕编修大宋重修广韵大宋重修广韵简称简称广韵广韵
14、,意思是扩大、丰富意思是扩大、丰富切韵切韵唐韵唐韵。这。这是我国第一部官修的韵书,现在用得最广泛,是我国第一部官修的韵书,现在用得最广泛,被称为被称为宋本广韵宋本广韵,广韵广韵基本上继承了基本上继承了切韵切韵的音系和反切。人们根据的音系和反切。人们根据广韵广韵整整理出来的语音系统叫做理出来的语音系统叫做“切韵切韵音系音系”,也,也称称“广韵音系广韵音系”,这就是中古音音系,代表隋,这就是中古音音系,代表隋唐时代的语音系统。唐时代的语音系统。广韵广韵是研究中古音的是研究中古音的核心材料。核心材料。 二、广韵编排体例: 第一,先按平、上、去、入四声分为五卷 第二,每个声调下再分韵。一个韵选一个代表
15、字作为本韵的名称,叫韵目。如东韵即以“东”为韵目。上平28韵,下平29韵,上声55韵,去声60韵,入声34韵,共206韵。 第三,每一韵中以声纽的不同再分若干小韵。如东韵 “同”小韵中有同、仝、童、僮、铜等 45 个同音字。1.分卷、韻和小韻分卷、韻和小韻( (一一) )l廣韻層次:卷韻小韻韻 韻小韻 小韻1.分卷、韻和小韻分卷、韻和小韻( (二二) )l分卷:方式 聲調 卷 平上去入上平聲卷下平聲卷上聲卷去聲卷入聲卷1.分卷、韻和小韻分卷、韻和小韻( (三三) )l分卷:廣韻標示卷1.分卷、韻和小韻分卷、韻和小韻( (四四) )l韻:標示上平聲卷各韻目錄韻目反切東韻1.分卷、韻和小韻分卷、韻
16、和小韻( (五五) )l韻:東韻東韻1.分卷、韻和小韻分卷、韻和小韻( (六六) )l小韻:東韻中的小韻東小韻1.分卷、韻和小韻分卷、韻和小韻( (七七) )l小韻:東韻中的小韻同小韻中小韻東小韻三、广韵的声母系统 广韵的声母在广韵本书中并没有显示出来。清代学者陈澧通过分析广韵的反切上字,发现与36字母并不相同。后来学者进一步研究,认为广韵的声母系统可以归纳为36个或37个。 广韵三十六字母表见教材 注意与宋三十六字母的区别。四四、广韵广韵的韵母系统的韵母系统 、广韵广韵一共有一共有206个韵。个韵。 为什么中古会有这么多韵呢?为什么中古会有这么多韵呢? 这这206韵包括声调的不同。韵包括声调
17、的不同。 这这206韵不是同时同地的一种语言的韵母韵不是同时同地的一种语言的韵母系统,而是兼有南北古今方言的韵母系统。系统,而是兼有南北古今方言的韵母系统。 、十六摄、十六摄 等韵学家们把等韵学家们把206韵归并为韵归并为16个大类,叫做个大类,叫做十六摄。十六摄。 归并原则:韵尾必须相同,主要元音相同归并原则:韵尾必须相同,主要元音相同或相近。或相近。 、通摄、通摄 、江摄、江摄 、止摄、止摄 、遇摄、遇摄 、蟹摄、蟹摄 、臻摄、臻摄 、山摄、山摄 、效摄、效摄 、果摄、果摄 10、假摄、假摄 11、宕摄、宕摄 12、梗摄、梗摄 13、曾摄、曾摄 14、流摄、流摄 15、深摄、深摄 16、咸
18、摄、咸摄 五、五、广韵广韵的声调的声调 广韵广韵206韵按四声分卷,即平、上、韵按四声分卷,即平、上、去、入四声,汉语有个声调,是南北去、入四声,汉语有个声调,是南北朝诗人的发现。中古时期汉语有四声调朝诗人的发现。中古时期汉语有四声调:平声、上声、去声、入声。不过,其:平声、上声、去声、入声。不过,其中的平、上、去是调值的高低升降;入中的平、上、去是调值的高低升降;入声实际上与韵类有关,是指带塞音韵尾声实际上与韵类有关,是指带塞音韵尾的音节。的音节。 古人对四声的认识,非常玄妙。古人对四声的认识,非常玄妙。 明末和尚真空明末和尚真空玉钥匙歌诀玉钥匙歌诀 : 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平声
19、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 明末袁子让明末袁子让字学元元字学元元: 大概平声铿锵,上声苍老,去声脆嫩大概平声铿锵,上声苍老,去声脆嫩,入声直朴。,入声直朴。 中古四声的调值问题,至今没有解决。中古四声的调值问题,至今没有解决。中古的诗人为了押韵,把汉语声调分为两中古的诗人为了押韵,把汉语声调分为两类:平声和仄声。与四声的关系是:类:平声和仄声。与四声的关系是: 平仄平仄 中古四声中古四声 平声平声 平声平声 上声上声 仄声仄声 去声去声 入声入声 平声又叫舒声,仄声又叫促声。中古诗平声又叫舒声,仄声又叫促声。中古诗人写格律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