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20中考语文复习课件:专项精华卷-专题六-课内文言文阅读(共49张PPT).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广东省2020中考语文复习课件:专项精华卷-专题六-课内文言文阅读(共49张PPT).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省 2020 中考 语文 复习 课件 专项 精华 专题 文言文 阅读 49 PPT 下载 _二轮专题_中考专区_语文_初中
- 资源描述:
-
1、一、一、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问题。(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问题。(1010分)分)曹刿论战曹刿论战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 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 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2、。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 靡,故逐之。”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1)又何间焉( )(2)小惠未遍( )(3)小大之狱( ) 参与参与遍及,普遍遍及,普遍指诉讼事件指诉讼事件【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的含义。解答此题【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的含义。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一鼓作气,
3、再而衰,三而竭。当官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当官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第一次击鼓能够鼓起士气,第二次击鼓时士气就第一次击鼓能够鼓起士气,第二次击鼓时士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已经枯竭了。减弱了,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已经枯竭了。【解析】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解析】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3.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
4、一项是( )(3分) A. 曹刿与乡人的对话,表现了曹刿作为一介平民对国家高度的责任感。 B. 本文第二段运用对比表现了曹刿和庄公指挥才能的高下之别。 C. 本文在剪裁上别具匠心,详写论战,略写作战,意在表现曹刿的“远谋”。 D. 在曹刿心目中,士兵的勇猛无畏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D D【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逐个判断正误即可。描述,然后逐个判断正误即可。D D项不正确,在曹刿心项不正确,在曹刿心目中,取信于民是取得战争胜
5、利的先决条件。目中,取信于民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二、二、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问题。(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问题。(1010分)分)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 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
6、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1)故不为苟得也( ) (2)故患有所不辟也( ) (3)蹴尔而与之( )因此,所以因此,所以通通“避避”,躲避,躲避踩踏踩踏【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的含义。解答此题【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的含义。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的关
7、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句意来推断词语。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2)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死亡也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死亡也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也不躲避。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也不躲避。先前(为了先前(为了“礼义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为了自己所认识的穷困的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现在为了自己所认识的穷困的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解析】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解析】本题考
8、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注意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注意关键字词的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关键字词的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3.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鱼我所欲也出自儒家经典之作孟子, 孟子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鱼我所欲也从怎样对待生与死、义与利的角度,阐述了孟子的主张:人性是恶的。 B. 本文开篇运用比喻论证方法,以鱼和熊掌为喻,论述了人生的选择应以“义”为重,必要时要 “舍生而取义”,同时批判了那些见利忘义的人。 C.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的“是心”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
9、、慈让之心、是非之心等这些善心。 D. 面对生死抉择的时候,那些“舍生取义”者的表现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A A【解析】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要对作者有基本的了解。【解析】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要对作者有基本的了解。三、三、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问题。(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问题。(1010分)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
10、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 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 (2)人恒过( ) (3)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任用,选拔任用,选拔常常常常在外面,指在国外在外面,指在国外【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 骨。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
11、后喻。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内心困惑,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内心困惑,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表现在脸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的想法,只有)表现在脸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人们了解。3.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本文第一段主要论证了古往今来受大任、成大业的人都是在困境中造就的观点。 B. 本文第二段从人应有“生于忧患”的心态角度,对上述观点进一步加以阐发。 C. 本文第二段提出了
12、文章的中心论点,告诫人们要有忧患意识,不可沉迷于安逸享乐。 D. 从全文看,主要是从“生于忧患”的角度来论证 的。D D【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先理解文章【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先理解文章内容,再逐项理解分析。内容,再逐项理解分析。D D从全文看,主要是从从全文看,主要是从“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角度来论证的。的角度来论证的。四、四、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问题。(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问题。(1010分)分)出师表出师表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 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
13、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 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
14、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3)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时候时候罚罚 给予给予【解析】识记和积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解析】识记和积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
15、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2)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晋升、处罚,赞扬、批评,不应该(因在宫中或晋升、处罚,赞扬、批评,不应该(因在宫中或丞相府中而有所)不同。丞相府中而有所)不同。就在兵败之时我接受了任命,在危难之中我受到了委就在兵败之时我接受了任命,在危难之中我受到了委任。任。3.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作者之所以要再三规劝刘禅任用贤能,一是为了解决出师的后顾之忧;二是为了汉室之隆。 B. 选文第一段作者分析形势先说不利的客观条件,后说有利的主观条件。 C. 选文第六段叙写个人经历,是为了感念先帝
16、的知遇之恩,表明自己的忠心。 D. 文中作者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广开言路” “严明赏罚”和“亲贤远佞”三项建议,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广开言路”。D D【解析】最重要的应该是【解析】最重要的应该是“亲贤远佞亲贤远佞”。五、五、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问题。(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问题。(1010分)分)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