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9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中医基础知识(望诊、问诊)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 文档编号:2534229
  • 上传时间:2022-05-01
  • 格式:PPT
  • 页数:79
  • 大小:2.90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中医基础知识(望诊、问诊)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中医 基础知识 望诊 问诊 课件
    资源描述:

    1、中医基础知识中医基础知识望诊、问诊望诊、问诊望望 诊诊 概念:概念:望诊是对人体全身和局部的一切可见的征象以及排出物等进行有目的地观察,以了解身体状况的一种方法。 内容:内容:主要是观察人的神、色、形、态变化,舌象以及皮肤、五官九窍的局部变化和分泌物等。理论依据理论依据 中医学认为人体外部,特别是面部和舌象同脏腑的关系极为密切。所以,当人体脏腑、气血、经络发生病理变化时,就必然反应于体表的相关部位。因此,通过望诊就能够初步认识和推断病情。望诊要求及注意事项望诊要求及注意事项要求:要求:光线充足,以自然光线为佳;诊室温度适宜;充分暴露受检部位。注意事项:注意事项:须结合病情,有步骤、有重点地仔细

    2、观察。1.全身望诊全身望诊2.局部望诊局部望诊 望五官3. 望舌望舌望神望色望形体 望眼 望耳 望鼻 望口唇 望齿龈 望舌色望舌形望舌苔得神少神望常色望病色一、全身望诊一、全身望诊(一)(一) 望望 神神 神的含义:神有广义广义和狭义狭义之分。广义的神是指人体生命活动外在的表现。狭义的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望神是通过观察人体生命活动的整体表现来了解判断脏腑的盛衰,病情轻重,预后。望神主要是望面部的气色和眼神,形体的动静状态,以及精神意识,言语气息等,其中望眼神最为重要。包括得神得神、少神少神、失神、假神 及神志异常 、。 得神得神,也称有神。 表现为:精力充沛,神志清楚,面色红润,目光

    3、明亮,言语正常,反应灵敏,呼吸顺畅。提示正气未伤,脏腑功能未衰,病情较轻,预后良好。 少神,少神,又称神气不足。 表现为:神气不足,精神倦怠,两目乏神,面色少华,肌肉松软,动作迟钝,气短懒言,面色少华等。提示正气已伤,脏腑功能较差,多见于虚证。 失失 神神 失神,失神,也称无神。 表现为:精神委糜,言语不清,表情淡漠,目光晦暗,呼吸微弱或喘促无力,动作艰难,反应迟钝,甚至神志不清。 表示正气已伤,病情较重,预后较差。 假假 神神 假神,假神,常见于久病、重病、精气极度衰弱的患者,出现精神暂时好转的假象,是临终前先兆。 表现为:本已失神,但突然精神转佳,言语不休,想见亲友;或原本面色晦暗,突然颧

    4、赤如妆;或原来食欲全无,忽然食欲增强等。 多为精气衰竭已极,阴阳格柜,即将离决的征象,即通常所称的回光返照,或残灯复明。神志异常神志异常1.1.意识障碍意识障碍:临床表现为昏迷,不省人事。如伴口吐白沫,四肢抽搐,目睛上视,喉中发出怪叫声(羊叫声),醒后如常人者为痫病,多由脏气失调,肝风挟痰,蒙闭清窍;如伴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四肢偏废者为中风,多由肝风内动、气血逆乱、上犯于脑所致。2神志不宁:神志不宁:临床表现为烦躁不安,坐卧不宁,惊悸失眠。多由里热较甚或阴虚火旺,热忧心神所致。气血运行逆乱,导致心神不宁,或肝失疏泄,失于调畅情志。3精神狂躁:精神狂躁:临床表现为狂躁怒骂,伤人毁物,弃衣而走,登

    5、高而歌。多由暴怒伤肝、肝气过极化火、痰火扰神所致。4精神抑郁:精神抑郁:临床表现为情绪低落,表情淡漠,反应迟钝,默默无语。或神识呆滞,哭笑无常,喃喃自语,称为癫病。多由情志内伤、气郁痰凝、蒙闭心神所致。(二)望(二)望 色色 望面色望面色是指望面部的气色和光泽,面部的色泽是脏腑气血的外在表现。因此通过望色可了解脏腑功能状态和气血盛衰的情况。根据五行学说,五色配五脏,且五色变化能反应相应脏腑的精血盈亏,光泽的变化能了解神气的盛衰。 望常色望病色望面色望面色常常 色色 常色常色是指正常的面色和肤色,因种族不同而异。我国健康人的面色是微黄透红,明润光泽。常色又分主色和客色。主色:是指人与生俱来的基本

    6、面色,属个体素质,一生基本不变,故称主色。客色:是指受多种非疾病因素影响,发生正常范围内的面部色泽变化。常受气候、昼夜、情绪、饮酒和运动等因素影响。病病 色色 在疾病状态时面部的色泽,称为“病色”。病色可分青、赤、黄、白、黑五种,反映着不同的病证,而光泽则反映着机体精气的盛衰。观察患者面色,对诊断疾病的轻重和推断病情的进退意义重大。1.1.青青 色色主证:寒证、痛证、瘀血和惊风。病机:寒性凝滞,气滞血淤,经脉拘急,故面色 发青,甚至青紫。经脉瘀阻,气血运行不 畅不通则痛。血不养筋,肝风内动则惊风 搐。多见于:胸腹瘀痛,外伤剧痛及小儿惊风。赤赤 色色 主证:热证。病机:火热加速血行,热盛血脉充盈

    7、,火性炎上,血色上荣,故面色红赤。若满面通红实热证;仅颧红伴潮热、盗汗虚热证;久病、重病面色苍白,却突然转变为颧部嫩红如妆戴阳证。 黄黄 色色 主证:虚证、湿证。病机:脾失健运,水湿内停,气血不充,故面色发黄。气血不足,面色淡黄,枯槁无光,称萎黄,多为脾气虚弱,气血生化不足。面目一身俱黄,称为“黄疸”。阳黄:指黄而鲜明如橘子色者,多为肝胆湿热。阴黄:指黄而晦暗如烟熏者,多为寒湿郁阻。黄胖:面黄虚浮,多为脾气虚衰,水湿内阻所致。白白 色色 主证:虚证、寒证、失血证。病机:凡阳气虚衰,推动血行无力;或耗气失血,气血不足,不能上荣,皆可导致面呈白色。如面色白光虚浮,多属阳气虚;面色淡白消瘦,多属血虚

    8、;面色苍白,多见于里寒腹痛,阳气暴脱及大出血。黑黑 色色 主证:肾虚、寒证、水饮和瘀血。病机:肾阳虚衰,水寒内盛,脉络拘急,血失温养,影响气血运行而面色变黑,或肾精亏虚,面部失荣所致。面色淡黑,多属于肾虚水泛;妇人眼眶见黑,多为寒湿带下;面色黧黑而肌肤甲错,多属瘀血;面黑干焦,多为肾精久耗。(三)望形体(三)望形体 形体形体是指人的外形和体质。通常望胖瘦,主要是反映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形体肥胖,皮肤细白,少气乏力,为形盛气虚之痰湿体质;形体干瘦、皮肤苍黄、肌肉瘦削、易躁易怒多为阴虚内热之多火体质。 二、局部望诊二、局部望诊(一)望(一)望 眼眼 眼部内应五脏,其中目眦属心,白睛属肺,黑睛属肝,

    9、瞳孔属肾,上下眼脸属脾。眼神:是望眼的重要内容。目光有神彩,视物清晰,转动灵活,提示无病或有病较轻;白睛暗浊,黑睛晦滞,目光呆钝,视物摸糊,转动不灵,为无神,提示有病且较重。(二)望(二)望 耳耳主要反映肾与肝胆的情况:耳轮肉厚,色红明润为肾精充足或病浅易愈。肉薄干枯则为肾精不足。(三)望(三)望 鼻鼻 主要反映肺与脾胃的情况:色青多为虚寒或腹痛色赤多为脾肺热盛色黄多为湿热色白则为气血不足(四)望口唇(四)望口唇主要反映脾胃的情况:唇色红润为正常唇色红紫为实热鲜红为阴虚淡白为脾虚血少(五)望齿龈(五)望齿龈主要反映肾与胃的情况:牙龈肿痛是胃火上炎,出血兼痛为胃火,不痛为肾火;牙齿内垢为胃浊熏蒸

    10、;牙齿干燥不泽,为阴液已伤;牙干焦有垢是胃肾俱热;干焦无垢是胃肾阴虚;咬牙磨牙多为肝风内动;小儿眠中咬牙多因胃有积滞或虫积。三、望三、望 舌舌望望 舌舌 概概 念念望舌主要是观察舌质与舌苔的变化。舌质也称舌体,是舌的肌肉脉络组织。舌苔是附于舌面的一层苔垢,是由胃气上蒸而成。 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手少阴心经均联于舌,说明脏腑经络与舌有密切关系,即脏腑的精气上荣于舌,其身体状况可从舌质与舌苔变化反映出来。舌质反映正气情况,脏腑虚实、气血盛衰;舌苔反映邪气情况,病邪深浅和胃气存亡。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望舌时要注意光线是否充足,以自然光线为佳。顾客应自然伸舌,不可太过用力。保健师应循舌

    11、尖、舌中、舌根两旁顺序察看,先看舌苔、再看舌质并要注意辨别染苔。舌的特定部位与脏腑的联系舌的特定部位与脏腑的联系 舌尖为心肺 舌边为肝胆 舌中为脾胃 舌根为肾古人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总结发现舌的特定部位与相应脏腑密切相关古人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总结发现舌的特定部位与相应脏腑密切相关若某一脏腑有病变,在舌的相应部位可反映出来。若某一脏腑有病变,在舌的相应部位可反映出来。 正常舌象正常舌象 淡红舌,薄白苔,即舌质淡红明润,胖瘦适中,柔软灵活;舌苔薄白均匀,干湿适中,不粘不腻,揩之不去。 (一)望舌色(一)望舌色p 淡白舌p 红舌p 绛舌p 青紫舌 1.淡白舌 舌色红少白多,多主虚症、寒症。多为阳气衰弱或气

    12、血不足,舌失所养而致。 舌淡白而胖嫩多为阳虚寒湿舌淡白而瘦薄多为气血两虚淡白舌质,舌边有齿印2.红舌 舌色鲜红,主热证。多为热邪炽盛,舌之血脉充盈所致。全舌深红、质粗有苔,甚至起芒刺者多为实热新病;舌红而舌心干燥可为热灼胃津;舌边红赤为肝胆有热;舌尖红起刺多为心火上炎;舌质嫩红、少苔或无苔 多为阴虚内热。舌质红 3.绛舌 舌色深红甚于红舌,主邪热炽盛、主瘀。舌绛而起刺为热入营血;绛而干燥裂纹为热灼阴津;舌绛少苔或无苔多为阴虚火旺;舌绛无苔,舌面光亮无津称为镜面舌,为内热阴液亏耗;舌绛不鲜,干枯而萎者,为肾阴枯竭。4.青紫舌 色淡紫无红者为青舌,舌深绛而暗是紫舌,两者常常并见。青舌主阴寒,瘀血;

    13、紫舌主气血壅滞、瘀血。舌色紫绛,干燥苔黄,多为瘀热闭阻、热毒炽盛;色紫晦暗而湿润,多为痰湿或瘀血。 舌质青紫、略暗(二)望舌形(二)望舌形 p 老嫩p 胖瘦p 裂纹p 齿印p 舌疮p 芒刺 1.老嫩:辩虚实的关健。舌质粗糙,坚敛苍老,主实证或热证,多见于热病极期;舌质细腻,浮胖娇嫩,或舌边有齿痕,主虚证和寒证,多见于疾病后期。 2.胖瘦:舌体肥大为胖大舌,舌体瘦小薄瘪为瘦瘪舌。舌淡白胖嫩,苔白水滑,多为脾肾阳虚,水湿停留;舌红绛胖大,苔黄厚腻,多为脾胃湿热;舌红肿胀而苔黄多为心脾有热;舌瘦瘪淡红而嫩,为心脾两虚,气血不足;舌瘦薄绛干多为阴虚热盛。3.裂纹:舌面有裂沟,深浅不一,常见于舌面的前半

    14、部及舌尖两侧,多因阴液耗伤。舌质红绛,少苔燥裂为热盛伤阴;舌淡红而嫩,有裂纹者多为肾阴不足或血虚阴亏;舌生裂纹细碎常见于年老阴虚。4.齿印:舌边有齿痕印称为齿痕舌,常与胖大舌并见,多属气虚或脾虚。舌质淡红胖嫩,边有齿痕,多为脾虚水湿内停;舌质淡白,苔白湿润而有齿痕,常为寒湿困脾。5.舌疮以舌边或舌尖为多,形如粟粒或为溃疡,局部红痛,多为心经热毒壅盛而成;疮不出舌面,红痛较轻,多为肝肾阴虚,虚火上炎所致。(三)望舌苔(三)望舌苔 舌苔是附于舌面上的一层白色的苔垢,正常的舌苔为薄白苔,是胃气上蒸,胃阴上润于舌而生成。古人比喻正常的舌苔生长,犹如土地上长青苔,要有地气上蒸和充足的水分养料。 望舌苔可

    15、以反映病位的深浅,病邪的性质及疾病的轻重变化。包括望苔质和望苔色。 苔苔 质质苔苔 色色厚薄厚薄润燥润燥白苔白苔黄苔黄苔苔苔 质质 厚薄厚薄:透过舌苔能隐约见到舌质者为薄,不见舌质者为厚。舌苔的厚薄可反映病邪的深浅和轻重。苔薄者多邪气在表,病轻邪浅;苔厚者多邪入脏腑,病较深重;苔由薄渐厚,为病势渐增;苔由厚变薄,为正气渐复。 苔苔 质质 润燥:润燥:反映津液状况。苔润表示津液未伤;太过湿润,水滴欲出者为滑苔,主脾虚湿盛或阳虚水泛;苔燥者多为津液耗伤,或阴液亏虚;舌质淡白,口干不渴,或渴不欲饮,多为阳虚不运,津不上承。苔苔 色色 白苔:白苔:主表证、湿证、寒证。苔薄白为病邪在表,病情较浅;苔白而

    16、厚,主湿浊内盛或寒湿痰饮;苔白滑粘腻多主痰湿。苔苔 色色 黄苔:黄苔:主里证、热证。黄色越深,热邪越重。薄黄苔多为风热在表;苔黄滑、舌淡胖嫩,多为阳虚水湿不化;苔黄厚滑,多因湿热积滞;苔黄粘腻,为脾胃湿热或痰湿食滞;老黄焦裂或有芒刺,为里热盛极,耗伤气阴。望舌的临床意义望舌的临床意义 判断正气的盛衰 判别病位的深浅 辨别病邪的性质 推断病势的进退 指导立法及处方用药 n判断正气的盛衰判断正气的盛衰 观察舌质的神、色、形态各方面的变化,可以判断正气的盛衰。如苔薄白而润,是胃气旺盛;舌光无苔,为胃气衰败。n判别病位的深浅判别病位的深浅 随着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舌质、舌苔亦会出现相应的规律性变化

    17、。如苔薄邪入尚浅,病位在表;苔厚则为病邪入里,病位较深。n辨别病邪的性质辨别病邪的性质 不同的病邪引起舌象不同的改变。热邪舌红绛,寒邪舌淡紫,舌质紫暗为瘀血之征。黄苔主热证,白滑主寒证。n推断病势的进退推断病势的进退 舌苔的变化可反映正邪消长和病位深浅,所以,观察舌苔的变化可以推断病势的进退和发展方向。如舌苔由润转燥多为热渐盛而津渐伤;若苔由厚转薄,由燥转润,往往为病邪渐退,津液复生。n指导立法及处方用药指导立法及处方用药 舌象的状况,是临床辨证论治,处方用药的根据之一,历来得到医家的重视,以此判断疾病的表里、寒热和虚实。舌边可见瘀点、瘀斑舌边可见瘀点、瘀斑 舌中前部舌苔黑而干舌中前部舌苔黑而

    18、干 地图舌地图舌 舌前、舌中部舌苔剥脱,舌前、舌中部舌苔剥脱,舌后部可见薄白腻苔舌后部可见薄白腻苔舌苔光剥,舌质略暗舌苔光剥,舌质略暗 舌下络脉的主干、属支粗张、舌下络脉的主干、属支粗张、迂曲,并可见囊泡样变化。迂曲,并可见囊泡样变化。 问问 诊诊问诊,是对顾客进行询问,以了解顾客的身体状况的一种诊察方法。问诊的目的是了解顾客的主要不适症状,现在症状和其他与不适有关的内容。问诊在诊法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有关不适的很多情况,如顾客的自觉症状,既往健康或患病情况等,只有通过问诊才能了解。问诊所搜集的顾客资料最丰富,并可为悬灸提供线索,使之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在发病的早期,顾客只有自觉症状,缺乏客观体

    19、征,在这种情况下,通过问诊可获得诊断其身体不适原因的资料,就显得更为重要。问问 诊诊 意意 义义 悬灸保健师要准确地进行问诊,必须熟练地掌握问诊的内容,才能抓住重点,深入了解其顾客的身体情况。同时,要有认真负责,态度诚恳,说话和蔼,以取得顾客的信任,才能使顾客详细的倾诉其身体情况。问诊的内容主要包括:一般情况、主诉、现身体状况、个人生活史、家族史等。一一 般般 问问 诊诊主诉:主诉:主诉是顾客调理时最主要的症状或体征及其持续时间,如“颈肩部不适一周”。询问主诉时应注意把主诉抓准,将症状和体征的部位、性质、程度、时间等询问清楚。故主诉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是调查、认识、分析、处理不适的重要线索。一

    20、一 般般 问问 诊诊问现在史:问现在史:是指对顾客调理时所自觉的主要症状(体征),以及其他对辨证有意义的全身情况,进行详细询问。包括问寒热、问汗、问饮食口味、问大小便、问疼痛、问睡眠,女性问月经、问带下等。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饮食四问便,五问疼痛六睡眠,妇人加问经与带。问问 寒寒 热热 寒热,寒热,即怕冷、发热的症状。怕冷与发热,并不局限于体温的升高或降低;怕冷可以是顾客主观上感觉冷,而其体温不一定低于正常; 发热除指体温高于正常外,还包括顾客全身或某些局部发热的主观感觉。问问 汗汗 汗汗是阳气蒸化津液,从腠理达于体表所致。汗出与阳气盛衰、津液盈亏和腠理疏密相关。询问时应注意了解汗的有无,汗出

    21、的时间、部位、多少,以及主要兼症等。汗出有无:了解汗的有无,可以分辨表里寒热和正气的盛衰。汗出时间:根据汗出时间,可辨正气盛衰和疾病的预后。问问 汗汗 自汗:自汗:经常汗出,活动后更甚,称为自汗。 多见于气虚阳虚证。由于阳气亏虚,不能固摄肌表,腠理不密,津液外泄,故汗自出。盗汗:盗汗:入睡时汗出,醒则汗止,称为盗汗。多见于阴虚内热症。由于阴虚本已内热,入睡时阳入与阴,一者卫阳不固,二者致使内热更甚,虚热逼津外泄,故而汗出。醒则阳从阴出,卫阳复固肌表,汗即自止。问问 汗汗 汗出部位:汗出部位:根据汗出的部位,对判断其相关脏腑的阴阳盛衰有意义。头汗:头汗:仅头部和颈部出汗较多,称“头汗”。多因上焦

    22、邪热、中焦湿热。头汗若因上焦邪热,阳气亢盛于上所致,一般兼见烦渴,舌尖红,苔黄等症;因中焦湿热蕴结,湿郁热蒸所致,往往兼有身重困倦,小便不利,苔黄腻等症。手足汗:手足汗:是胃肠蕴热所致。因四肢为诸阳之本,阳明热盛,邪热蒸迫津液旁达四肢,外泄则为手足汗出。手足心汗多,兼见于口干咽燥、便秘尿黄,多为阴经郁热所致。问饮食口味问饮食口味 问饮食口味,问饮食口味,包括口渴与饮水、食量和口味等方面。口渴与饮水:口渴与饮水:应注意询问有无口渴、饮水多少、喜冷喜热等。食欲与食量:食欲与食量:食欲是指进食的要求和对进食的欣快感觉。食量是指实际的进食量。在疾病过程中,食欲恢复,食量渐增,是胃气渐复的表现;反之,常

    23、是脾胃功能日渐衰弱的征兆。口味:口味:主要是询问口中有无异常的味觉。口淡乏味,兼纳少,口泛清水,多见于脾胃虚寒症;口甜或粘腻,是脾胃湿热蕴热;口中酸馊,见于伤食;口苦,为肝胆火旺;口咸,为肾病阴虚火旺,或阳虚水泛。问大小便问大小便 问二便应注意询问大小便的性状、颜色、气味、时间、量的多少,以及排便次数、排便时的感觉和伴随的症状等。 问大便:便次异常 、便质异常、排便感异常; 问小便:尿量异常 、尿次异常。问问 大大 便便 大便:大便:健康人每日大便一次,或每日二次,成形不燥,或二日一次,排便畅通,均为正常次数。大便性状则以便内无脓血、粘液、未消化的食物等为生理现象。 便次异常:有便秘和泄泻之分

    24、。便秘:便秘:排便困难,排便间隔时间延长,甚至多日不便。 因热盛伤津者,为热秘; 因阴寒内结者,为冷秘; 因气机壅滞者,为气秘; 因气虚无力排便、津亏,肠道失润所致者,为虚秘。泄泻:泄泻:大便稀软不成形,或呈水样,便次增多。 大便稀薄不成形,称“溏泄”,由脾失健运所致。 腹痛泄泻必在黎明,泄后则安,称为“五更泄”,或称“黎明泄”,是肾阳亏虚,命门火衰。问问 大大 便便 便质异常:便质异常:大便中夹有未消化的食物,为“完谷不化”,是脾肾阳虚,不能腐谷消食的表现。大便干结,稀薄不稠,称“溏结不稠”。 若大便时干时稀,多由肝郁脾虚所致; 大便先干后稀,则为脾虚,运化无力。排便感异常:排便感异常:排便

    25、时肛门有灼热感,是热迫大肠;肛门有下坠落感,甚则肛门脱垂,多为脾虚气陷。问问 小小 便便 健康成人在一般情况下,日间排尿35次,夜间01次,每昼夜总尿量约10001800ml。尿次和尿量,受饮水、温度、出汗、年龄等因素的影响。由于小便为津液所化,从小便的变化,可以察知体内津液的盈亏和有关内脏的气化功能是否正常。尿量异常:尿量异常:尿量增多,多属虚寒;尿量减少,既可以由于热盛、汗多伤津,又可因吐、泻损伤津液,以致化源不足。尿次异常:尿次异常:小便次数增多,时欲小便,称“小便频数”。 新病尿短赤,急迫而频数,多属下焦湿热; 久病尿清长而频数,为肾气不固;夜间尿次增多,属肾阳虚等。排尿感异常:排尿感

    26、异常:小便涩痛,兼有急迫或灼热感的,多是湿热下注膀胱所致,常见于淋病。小便后点滴不尽,称“余沥不尽”,是因肾气亏虚,肾气不固所致。问问 疼疼 痛痛疼痛疼痛,是最常见的自觉症状之一,可发生于机体的各个部位。其形成有因实而致痛的,如感受外邪,或气滞而瘀,或痰浊凝滞,或虫积食积等,阻闭经络,使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也有因气血不足,或阴津亏损,脏腑经络失养,因虚致痛的。问疼痛问疼痛,应注意询问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时间、喜恶等。 问问 疼疼 痛痛 疼痛的部位:疼痛的部位:由于机体的各个部位总是与一定的脏腑经络相联系。所以分辨疼痛的部位,对于了解病变所在的脏腑经络,有一定的意义。问头痛:问头痛:

    27、头为诸阳之会,脑为髓之海,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大都与头部有联系,尤其是手足六条阳经,直接循行于头部。 引起头痛的原因很多,无论外感、内伤虚实诸证,均可导致头痛。如头项痛属太阳经,前额痛属阳明经,头侧痛则属少阳经,头顶痛属厥阴经等。问胁痛:问胁痛:肝与胆位于右胁,而两胁均为肝胆二经分布的部位。故胁痛一般属于肝胆的病变。如肝气不舒、肝胆火盛、气滞血瘀、以及悬饮等病变,都可引起胁痛。问问 疼疼 痛痛问脘痛:问脘痛:脘,指上腹(剑突下)部,是胃所在的部位,故称“胃脘”。胃有受纳、腐熟水谷的功能,以降为顺。若进食后痛加剧者,多属实症;进食后痛缓解者,多属虚症。问腹痛:问腹痛:腹部的范围较广,可分为大腹、小

    28、腹、少腹等部分。脐周围可称为脐腹,属脾和小肠;脐以上的腹部可统称为大腹,包括脘部、左上腹、右上腹,一般属脾胃及肝胆;脐以下为小腹,属膀胱、胞宫、大小肠;小腹两侧为少腹,是肝经经脉所过之处。根据疼痛发生的不同部位,可以察知其所属的不同脏腑。问腰痛:问腰痛:腰部中间为脊骨,督脉行于脊里,两侧为肾所在的部位。腰痛以两侧为主者,一般属于肾的病变。若腰脊疼痛连及下肢者,多属经脉阻滞。腰痛连腹,绕如带状,为带脉损伤。问四肢痛:问四肢痛:四肢疼痛,或在关节,或在肌肉,或在经络,或在筋骨,多由风寒湿邪的侵袭,或是湿热蕴结,以致阻滞气血的运行所引起。亦有困于脾胃虚损,水谷精微不能运布于四肢而作痛者。若疼痛独见于

    29、足跟,或胫膝酸痛,多属肾虚。问问 睡睡 眠眠 睡眠睡眠是人体适应昼夜阴阳消长的变化,以维持机体内阴阳协调平衡的生理现象。失眠:失眠:失眠又称“不寐”,常伴见多梦,是阳不入阴,心神不安,神不守舍的反映。常见的表现有不易入睡,甚则彻夜不眠;睡后易醒,醒后不得再睡;时时惊醒,不能安卧;以及因脘腹胀满,嗳腐吞酸而致的夜卧不安。嗜睡:嗜睡:睡意很浓,不分昼夜,经常不由自主的入睡,唤之易醒,醒后又即睡,称为“嗜睡”、“多寐”。多见于阳虚阴盛,阳不出表的病症。问问 月月 经经 健康而发育成熟的女性,每月定期来潮,月经的初潮年龄为1315岁,停(绝)经年龄约在49岁左右。在正常的情况下,月经周期一般为28天左

    30、右,行经天数为35天,经量中等,经色鲜红,经血的质不稀不稠,没有夹杂血块。问月经应该注意询问月经的周期、行经天数、经量、经色、经质及其兼症,必要时须询问末次月经的日期,以及初潮或停经年龄。根据月经的周期和量、色、质的异常改变,可判断疾病的寒热虚实。问问 带带 下下 正常情况下,妇女阴道内有少量乳白色、无臭的分泌物,有濡润前阴的作用。若分泌物过多或绵绵不绝,即为病理性带下。问带下,因注意询问量的多少、色、质和气味等。白带:白带:带下色白量多,淋漓不绝,清稀如涕,无臭味,多属脾虚湿注;黄带:黄带:带下色黄,粘稠臭秽,或伴外阴部瘙痒的,多属湿热下注;赤白带:赤白带:白带中混有血液,赤白混杂,微有臭味者,多属肝经郁热;带下色白而清稀、无臭,多属虚证、寒证;带下色黄或赤,稠粘臭秽,多属实证、热证。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中医基础知识(望诊、问诊)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2534229.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