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1节 第1课时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化学反应的内能变化与焓变. 讲义-(2019)新鲁科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1章 第1节 第1课时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化学反应的内能变化与焓变. 讲义-(2019)新鲁科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由用户(大布丁)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1章 第1节 第1课时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化学反应的内能变化与焓变. 讲义-2019新鲁科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课时 化学反应 反应热 内能 变化 讲义 2019 新鲁科版 高中化学 选择性 下载 _选择性必修1_鲁科版(2019)_化学_高中
- 资源描述:
-
1、第1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1课时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化学反应的内能变化与焓变发 展 目 标体 系 构 建1.通过对日常生活生产常见化学反应的放热、吸热现象的认知,能辨识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本质;认识反应热、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的含义。2.能从内能变化角度认识反应热、焓变。3.通过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测定实验,明确反应热测定的原理和方法。一、化学反应的反应热1反应热(1)定义当化学反应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时,反应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2)表示符号用Q表示(3)单位kJmol1或 Jmol1。微点拨:(1)物理变化中的能量变化不是反应热。如物质的三态变化,物质的溶解等。(2)反应放热或吸热与反应条件无关。2反应
2、热的测定(1)仪器量热计(2)原理QC(T2T1),其中C表示溶液及量热计的热容,其单位为JK1;T1、T2分别表示反应前和反应后体系的温度。微点拨:(1)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换算关系:Tt273.15 K。(2)热容(C)与比热容(比热)的关系:比热。(3)常温下,液态水的比热为4.18 kJK1kg1。二、化学反应的内能变化与焓变1反应体系的能量2内能(1)定义:是体系内物质所含各种微观粒子的能量总和。符号:_U。(2)内能大小的影响因素内能的大小除了与物质的种类、数量及聚集状态(即气态、液态或固态等)有关,还与体系的温度、压强有关。(3)反应体系的能量变化在一般情况下,反应体系处于静止
3、状态,即体系整体的动能和势能没有变化,体系的能量变化可表示为UU(反应产物)U(反应物)QW。当反应过程中体系没有做功时,则UQ。U0,反应吸收能量;U0,反应吸热时H0C在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应均为吸热反应D一个化学反应中,当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产物的总能量时,反应放热,H为负值D反应物的物质的量越多,则焓变的绝对值越大,A项错误;反应是否需要加热,只是引发反应的条件,与反应放热还是吸热无关,C项错误;在反应中物质所具有的总能量减少,反应就放热,此时H0,因此B项错误、D项正确。3量热计直接测出的是()A质量的变化B能量的变化C温度的变化D电流的变化C量热计直接测出的是反应前后的温度差。测定
4、中和反应的反应热(素养养成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在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图1 图21用50 mL 0.50 molL1的盐酸与50 mL 0.55 molL1的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分别进行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测定的结果是否相同?哪个结果更接近于真实值?为什么?提示:两种装置测定的结果不同。用图2装置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更接近于真实值。因为图2装置热量损失少。2谈一谈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测定实验成功与否的关键是什么?提示: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测定实验成功的关键是比较准确地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量热器要尽量做到保温、绝热且可使体系温度尽快达到一致;在量热的过程中要尽量
5、避免热量的散失。1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和OH反应生成H2O。若反应过程中有其他物质生成(如生成不溶性物质、难电离物质等),这部分反应热不在中和反应反应热之内。2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1)实验中要用强酸、强碱的稀溶液(0.10.55 molL1)。(2)操作时动作要快,尽量减少热量的损失,使用绝热装置,避免热量散发到反应体系外。(3)测量盐酸的温度后,要将温度计上的酸冲洗干净后,再测量NaOH溶液的温度,避免酸、碱在温度计的表面反应放热而影响测量结果。(4)读取的中和反应的温度(T2)是反应混合液的最高温度。(5)不能用弱酸或弱碱,因弱酸、弱碱电离时吸收热量而使测量数值偏低。(6)
6、中和反应的反应热的数值是57.3 kJmol1,测定时与强酸、强碱的用量无关。1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测定实验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一组完整实验数据需要测温度三次B烧杯间填满碎纸屑是为了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散失C可用铜做的环形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因铜和盐酸不反应D在量取NaOH溶液和HCl溶液体积时均仰视,测得中和热数值将偏大C一组完整实验数据需要测实验前酸的温度、碱的温度和反应过程中的最高温度,故A正确;实验的关键是保温工作,烧杯间填满碎纸屑是为了保温,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散失,故B正确;金属的导热性很好,用铜做的环形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会导致热量的散失,使测得中和热数值偏小,故C错误;
7、在量取溶液体积时仰视,则实际量取体积偏高,测得中和热数值将偏大,故D正确。250 mL 0.50 molL1盐酸与50 mL 0.55 molL1 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回答下列问题:(1)从实验装置看,图中还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_。(2)两烧杯间填满碎纸屑的作用是_。(3)实验中改用60 mL 0.50 molL1盐酸与50 mL 0.55 molL1 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较,所放出的热量_(填“相等”或“不相等”),中和反应的反应热_(填“相等”或“不相等”),理由是_。(4)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
8、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中和反应的反应热的数值与57.3 kJmol1相比较会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5)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数值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解析(1)根据量热计的构造可知该装置还缺少的仪器是环形玻璃搅拌棒。(2)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测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保温工作,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纸屑的作用是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3)反应放出的热量和所用酸、碱的量有关,若用60 mL 0.50 molL1盐酸与50 mL 0.55 molL1 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生成水的量增多,所放出的热量多,但是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9、是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 mol水时放出的热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所以用60 mL 0.50 molL1盐酸进行上述实验,测得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相等。(4)氨水为弱碱,电离过程为吸热过程,所以用氨水代替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反应放出的热量偏小,求得的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数值将会偏小。(5)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会有一部分热量散失,求得的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数值将会偏小。答案(1)环形玻璃搅拌棒(2)保温、隔热,减少热量散失(3)不相等相等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是生成1 mol水时放出的热量(其他合理答案也可)(4)偏小(5)偏小强酸和弱碱或弱酸和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数值一般小于57.3 kJm
展开阅读全文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2522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