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课件:山东新高考试卷分析及备考策略.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PPT课件:山东新高考试卷分析及备考策略.pptx》由用户(四川天地人教育)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PPT 课件 山东 新高 考试卷 分析 备考 策略
- 资源描述:
-
1、123 对2020年高考山东卷的认识(高考考什么)一3+3:前一个3,是语文数学外语;满分150分。 后一个3,是物化生政史地6科任选三;各科满分100分,使用等级分计入高考总分。 学生选科学生选科:选历史的越来越少了。以我校现在的高二高三学生为例,1200名学生,选历史的不足400人,为6科当中最少的。山东的历史学科高考从用全国卷,到自主命题,再到用全国卷,今年又选择自主命题。改来改去,题目越出越新,越难,题目质量很高,命题水平很高。但教师和学生越来越无所适从,越来越不知所措。都说高考是命题人与老师和学生的博弈。我不这么认为。这么多年,没有赢家,也没有输家。我这样说的意思是,不管怎么考,我们
2、该怎么教就怎么教,无论是全国卷还是山东卷,抑或是江苏卷、天津卷,咱都能做。因为,历史学科素养和能力要求全国高中生都是一样的。山东省今年的高考开始实行“3+3”模式,历史等级科目也开始自主命题。而山东高考历史试卷作为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下的“第一卷”,也颇受关注。尽管山东卷在考查宗旨与原则方面与全国卷保持高度一致,但是在试卷结构、能力考查等方面,都呈现出很多新特点,对我们今后高中历史教学的开展具有很强的导向性。1试卷结构的变化与全国卷相比,尽管历史卷面总分仍然是100分,但是考试时间由原来的平均50分钟,变为90分钟,因此在试卷结构方面出现了很多的新变化。1试卷结构的变化(1)客观题方面,如下
3、表,数量分值分布全国卷12个4分/题,共计48分中国史7个,其中古代史4个、近代史3个、现代史1个;世界史5个,其中古代史1个,近代史2个、现代史1个;山东卷15个3分/题,共计45分中国史9个,其中古代史5个、近代史4个;世界史6个,其中古代史1个,近代史2个、现代史3个;由上表可知,山东卷既继承了全国卷选择题“三分天下”的命题特点(全国卷2427考查中国古代史相关知识,2831考查中国近现代相关知识,3235考查世界史相关知识),又有所创新,打破了三部分比重均衡的传统,而是世界史、中国古代史所占比重较大。1试卷结构的变化(2)非选择题方面,如下表: 数量分值分布全国卷2个必做题,1个选做题
4、,共3个必做题41题25分、42题12分;选做题45题47题每题15分,共计52分必做题中国古代史12分,现代史25分;选做题中国古代、近代。世界现代各15分;山东卷4个必做题16题12分,17题14分,18题14分,19题15分,共55分中国古代史12分,近代史14分、现代史14分;世界近代史15分;由上表可知,山东卷主观题不再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而是由4道相对小的题目组成,分值也较均衡,大多是12至15分。对于全国卷而言,历史必修和选修模块一直是单独命题,选修内容以“三选一”的选做题形式出现,而山东新高考的一个突出变化是选修模块不再以选做题的形式出现,而是通过选择题的形式单独考查。如第4题
5、,考查“改革模块”的王安石变法,第12题、14题考查“战争与和平模块”的一战和二战的相关内容。2重视对核心素养考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版)明确提出“学业水平考试要以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考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具备程度为目的”,仔细研读今年的山东卷便会发现,全卷这方面做了比较全面的落实,处处体现着对历史学科素养的考查。今年试题特别重视对“历史解释”的考查。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解释”是历史学的主要任务,而历史解释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必须以一定的史料作为依据,否则就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在山东新高考中,对历史解释的考查在选择
6、题中,有着明显的体现,如第1、2、3、4、6、10、11、12、13、15题,考查学生对盐铁官营、王安石变法、西学东渐、启蒙运动等的认识与理解,透过现象探寻因果。2重视对核心素养考查再比如对时空观念的考查。时空观念亦是历史学科的基本思维,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山东卷对时空观念的考查也是做足了文章,多处使用地图、表格、文字描述等来考查政治制度、历史事件的演进等。如选择题第9题,要求考生根据“中国近代某一历史时期农民运动发展形势示意图”,分析“图中形势形成的原因”,解答此题,需要考生会读图、用图,具备时空观念,把
7、该题锁定到民国时期”;再比如13题苏联播种方式,14题法西斯德国侵占苏台德地区,16题东汉、唐初、明初人口变化,19 英国咖啡馆的变迁等,都从不同角度考查了时空观念。3凸显创新性、开放性和探究性在“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成为高考命题常态化的形式下,山东卷的全新登场,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丰富多彩的命题材料和情境创设是今年山东卷的另一个突出亮点。相比较而言,全国卷共计17道试题,采用了1幅图片、2个表格,基本以文字材料为主;而山东卷共计19道试题,采用了7幅图片、3个表格。第19题第(1)问更是新意满满,要求“编写一幕发生在17世纪伦敦咖啡馆内的人物对话场景”,此类试题不但全国卷地区考生十分陌生
8、,就是山东考生也很少涉猎。3凸显创新性、开放性和探究性在全国卷中,以第42题为代表的开放性论证题不仅是高考命题的试验田,更是历史学科能力考查的风向标,近年已经得到普遍认可,在今年的山东卷的4道主观题中也较为充分的体现了这一命题趋势,特别是第17、18、19三道题,不同程度的体现了开放性论证题的考查特点。在问题设计方面,第17题的要求是“根据材料,谈谈你对梁启超认识的理解”,第18题的要求是“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20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农村改革有哪些史料价值”;在参考答案方面,这三道试题都没有统一明确的论述,而只是提供了作答的基本角度,强调主题和观点要明确,逻辑要清晰,这就为考生提供了较
9、大的个性化思维空间,体现出鲜明的开放性。3凸显创新性、开放性和探究性对探究能力的考查集中体现在开放性试题中,试题只提供问题背景,旨在考查考生发现问题、独立提出观点和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不仅呈现结论,还要有思维过程和良好的文字表达,是考查探究能力的一种全功能的新题型。如19(1)咖啡馆一题,要求考生写对话,设置的是开放性、探究性任务,考题不仅考查学生的历史知识,还考查综合能力。此次题目切入点新,需要考生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与所给的背景材料结合起来,并在极短的时间内构思好,需要一定的语文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学生信息提取、分析、综合、运用的能力要求高。1战国时期,孟子认为“无礼义,则上下乱”,韩非子
10、认为“义者,君臣上下之事”。他们所 说“义”的实质是A中央集权政治的准则 B衡量道德修养的标准C统治阶层的行为规范 D维护等级秩序的工具考查儒家和法家的“义”。无论儒法,都认为“义”与君臣秩序联系在一起。可见,他们认为的“义”是维护等级秩序的工具。对应知识点、新教材课标:对应知识点、新教材课标: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社会及思想变动。2先秦至西汉前期,山东东部地区得“鱼盐之利”,总体上是商业活跃的地方。西汉中期以后, 这一地区的商人活动开始步入低谷。这是由于西汉政府A重视关中地区经济发展 B强化了经济控制C开通了丝路贸易? D以儒家义利观教化百姓西汉武帝加强对国家的大一统控制,在经济上采取了一系列
11、抑商政策,商业活动受到打击。此题反映了政治经济政策的强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对应知识点、新教材课标:对应知识点、新教材课标:秦汉大一统国家的建立与巩固时期概况高祖、太宗时期设立文学馆,弘文馆等学士,备君主顾问高宗、武后时期学士开始参与决策事务玄宗时期开开元初,设翰林待诏,后改为翰林学士,建立学士院,专掌最机密的诏令起草,正式参与朝政决策3.如表为唐代翰林学士的起源和演进概况。它反映了唐代A翰林学士逐渐控制了决策权 B文官地位日益提高C三省六部制渐趋成熟 D朝廷内部权力的再分配从表格看,唐朝翰林学士的职责变多,地位变重,参与中枢决策,这是权力的再分配,分割相权加强皇权的体现。对应知识点、新教材课标
12、:对应知识点、新教材课标:三国至唐前期的民族交融与文化创新、隋唐制度变化创新。4王安石在变法中“募饥民修水利”,以“赈救食力之农”“兴陂塘沟港之废”。与“煮粥赈灾” “开仓放粮”等赈灾方式相比,王安石此举力图A尽量减轻政府的救灾负担 B稳定灾区的社会秩序C从长远上解决灾民生计问题 D建立政府抗灾救荒体系新旧对比,突出新的救灾方式,不只是单纯给食救济,还有恢复粮食生产,垦荒修水利。可见王安石此举的目的,在于长远解决灾民生计问题。此题联系热点,为今天的扶贫攻坚、应灾与社会基层治理提供有意义的现实借鉴。反映了利用历史学知识和方法回应现实问题的命题意图。对应知识点、新教材课标:对应知识点、新教材课标:
13、“老”教材选修内容;新教材唐后期至两宋政治、社会变化、基层治理和社会保障。5黄宗羲提出,古代圣王倡行“崇本抑末”,其中“抑末”是指禁绝与巫蛊、奇技淫巧等相关的 无益于民生的工商业,而有利于民生的工商业皆属本业。他作出这一论断旨在A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B论证变革经济政策的合理性C宣扬经世致用思想 D促进资本主义萌芽发展黄宗羲借传统“圣王”之口,提出部分工商业也是本业,目的在于论证变革经济政策的合理性。这跟孔子“托古改制”目的是一样的。对应知识点、新教材课标:对应知识点、新教材课标:明至清中叶中国版图的奠定与社会变动,明清思想领域的变化。61873年,华蘅芳等人翻译的地学浅释把英国学者赖尔的地质
14、学理论介绍到中国。赖尔认为,地质的进化过程,不是由超自然力量或者巨大灾变造成的,而是由自然力量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形成的。这一理论在当时受到中国进步思想家的欢迎,是因为它A对自然演进规律进行了科学阐释 B传播了西方先进科学知识C与中国社会变革产生了共鸣 D动摇了恪守祖训的陈旧观念此题考查近代思想宣传与社会变革关系。晚清地学浅释一书收到欢迎,因为其强调变革的渐进性和自发性,与这一时期的洋务运动的变革观相符合。对应知识点、新教材课标:对应知识点、新教材课标: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7五四时期,中国知识界掀起了“平民教育运动”。图1为1919年4月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 演团”成员许德珩对一群小商
15、人、人力车夫和店员演说的内容摘录。这反映出知识界已初步认识到A平民阶层贫困落后的根源B新文化传播必须与劳工运动相结合C觉醒民众对社会进步的重要性D团结工农是革命的当务之急此题考查五四时期思想的变化。五四运动时期的“平民教育运动”的宣传对象是社会底层,特别是劳动者、无产阶级,宣传内容是用知识武装社会底层,引发民族自觉,这说明知识界初步认识到群众是社会变革民族独立的力量所在。对应知识点、新教材课标:对应知识点、新教材课标: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8.如图为19061921年日、英、德、俄四国在华商号数量变化示意图。其中是A日本 B英国 C德国 D俄国观察示意图,国在1916年后在华
16、商号急剧增加,此时正值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一战,无暇顾及东方,日本乘虚而入,加强对中国经济侵略。对应知识点、新教材课标:对应知识点、新教材课标: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民国初期的经济9图3为中国近代某一历史时期农民运动发展形势示意图。图中形势形成的原因是A辛亥革命得到各地响应B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C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辟D人民解放军展开战略反攻观察图示,这一时期政治中心在武汉,处于国民大革命时期,这时期农民运动得到初步发展,特别是湘鄂地区,毛泽东在这一时期撰写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北伐战争有利推动了农民运动发展,农民运动也支援了北伐。 对应知识点、新教材课标:对应知识点、新教材课标:辛亥革命与
17、中华民国的建立、国民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的发展10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认为,“当雅典人进行公共事务的讨论时他们听每个人的建议,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有这种美德,否则城邦将不存在”。他强调雅典的存续得益于A规范的公共事务决策程序 B积极参政的公民群体C良好的道德风尚 D发达的城邦教育此题考察雅典民主运动的特点。材料中普罗泰格拉强调雅典重视“每个人”的建议,“每个人”的参与使得城邦体制延续。这种公民参政意识又促使公民学习辩论术,智者学派得到发展。对应知识点、新教材课标:对应知识点、新教材课标:中古世界的多元面貌、智者学派的思想。11启蒙运动中,一些思想家提出,“世界可以根除一切邪恶,因为任何邪恶的
18、存在仅仅是不良环境的产物,而这种环境是人类创造的,人类也可以改变它”。这反映出他们已经理性地思考A宗教改革运动的缺陷 B社会的改造问题C科学的价值与作用 D人类与环境的辩证关系材料中一些思想家提出“环境是人类创造的,人类也可以改变它,人类可以根据自己的创造根除世间邪恶”,说明一些思想家已经理性地思考社会的改造方向了。1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现代欧洲联合思想之父”库登霍夫卡莱基倡导建立“欧洲合众国” 并发起了“泛欧运动”,在欧洲引起了强烈回响。这是因为A战争削弱了欧洲的国际地位 B凡尔赛体系缓和了欧洲各国矛盾C美国联邦制为欧洲提供了借鉴 D国际联盟奠定了欧洲合作的基础此题考察一战后欧洲联合思想产
19、生的原因。一战削弱了欧洲的实力,欧洲开始出现联合思想。对应知识点、新教材课标:对应知识点、新教材课标:改变欧洲秩序的两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13表2为1928年和1932年苏联在农业春播中使用不同播种方式的情况。这反映出苏联A新经济政策对农业影响有限 B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C农业集体化基础相对薄弱 D工业化发展阻力较大此题材料是19281932年的苏联数据,通过时空定位排除A,数据表明手播的生产方式在当时的农业生产中仍然占主导地位,这说明农业生产以家庭或个人为单位,机械化程度低,农业集体化基础相对薄弱。对应知识点、新教材课标:对应知识点、新教材课标:苏联斯大林体制的形成方式时间方式时
20、间手播(手播(%)马拉播种机(马拉播种机(%)拖拉机牵引播种机(拖拉机牵引播种机(%)1928年年74.425.40.21932年年51.728.320.014英国学者彼得哈格特为阐明引发国家间冲突的各类地理因素编绘了一张假想国地图。图 4所示为其中的四类因素。1938年,法西斯德国制造了苏台德问题,进而占领了苏台德地区。这一事件的起因可以归类于A B C D1918年一战结束后,捷克独立,占领以德国人为主的苏台德区,从1933年开始,纳粹德国加强了对苏台德区的争夺,1938年一部分苏台德区的亲纳粹的德国人提出民族自主运动,纳粹德国利用了这一运动,制造了慕尼黑阴谋。对应知识点、新教材课标:对应
21、知识点、新教材课标:改变世界局势的两次世界大战、慕尼黑阴谋151969年美国出台了新的出口管制法,不再使用“共产党国家”与“非共产党国家”这一概念和划分方法,代之以“鼓励与美国有外交关系或贸易关系的国家进行贸易”,并要求商业部修订管制清单。这一调整主要是由于美国A同苏联关系缓和B与西欧竞争加剧C陷入侵越战争泥潭D国家实力相对衰弱根据1969年可知,此时美国陷入越战泥潭,国家干预经济政策逐渐失灵,在和苏联争霸中处于劣势,整体国家实力衰弱,因此美国调整外交政策,“鼓励与美国有外交关系或贸易关系的国家进行贸易”。对应知识点、新教材课标:对应知识点、新教材课标:20世纪下半期世界的新变化从我们的分析来
22、看,至少选择题的考查,还是考查了基础知识。每一个题目在不同版本的教材中都有依托,我们的教还是“有章可循”的。那就是主体知识。当然,今年的题目,世界史部分考查国际关系的题目多,而且考查的“时空”有那么一点点“偏”,我相信会受到诟病的。我所以对比着新教材课标来说,是想说明,不管是什么版本的教材,什么体例的教材,因为考查学生的学科素养,能力要求是一致的,大可不必在使用什么版本、在教教材上用多少力方面过于纠结。(16)图1、图2、图3是中国古代三个历史时期(东汉永和五年、唐天宝元年、明洪武二十六年)的人口密度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据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分别提取图1、图2、图3的人口分布信息,并据此说
23、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答案答案】u 图图1 1:南北人口密度差异明显,黄河中下游地区人口密度最高,南方地区人口密度相对较低。这与东汉政治、经济中心在北方,南方经济欠发达的状况相吻合。据此判定图1为东汉(永和五年)。u 图图2 2: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在长江下游地区(江浙地区)。这与明初政治中心在南京,南方经济发达的状况相吻合。据此判定图2为明代(洪武二十六年)。u 图图3 3:黄河中下游、长江下游地区人口密度都相对较高。这与唐朝政治中心在北方,江南经济不断开发的状况相吻合。据此判定图3为唐代(天宝元年)。( 17 )1900年,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说,“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