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4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指南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 文档编号:2517826
  • 上传时间:2022-04-28
  • 格式:PPT
  • 页数:34
  • 大小:703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指南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手术 抗菌 药物 预防 应用 指南 课件
    资源描述:

    1、感染是最常见的手术后并发症。正确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有助于减少手术部位感染是最常见的手术后并发症。正确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有助于减少手术部位感染。感染。 一、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i infection,SSI)的定义及诊断标准 SSI是指围手术期(个别情况在围手术期以后)发生在切口或手术深部器官或腔隙的感染,如切口感染、脑脓肿、腹膜炎。SSI约占全部医院感染的15,占外科病人医院感染的3540。SSI的概念比“伤口感染要宽,因为它包含了手术曾经涉及到的器官和腔隙的感染;又比“手术后感染的概念要窄而且具体,因为它不包括那些发生在手术后不同时期,但与手术操作没有直接关系的感染,如肺炎、

    2、尿路感染等。 手术部位感染的诊断标准如下: 1切口浅部感染:术后30天内发生、仅累及皮肤及皮下组织的感染,并至少具备下述情况之一者:(1)切口浅层有脓性分泌物;(2)切口浅层分泌物培养出致病菌;(3)具有下列症状之一:疼痛或压痛,局部红、肿、热,医师将切口开放;(4)外科医师诊断为切口浅部感染。 缝线脓点及戳孔周围有分泌物不列为手术部位感染。 2切口深部感染:术后30天内(如有人工植入物如人工心脏瓣膜、人工血管、人工关节、大块人工修补材料等则术后1年内)发生、累及切口深部筋膜及肌层的感染,并至少具备下述情况之一者:(1)从切口深部流出脓液;(2)切口深部白行裂开或由医师主动打开,细菌培养阳性且

    3、具备下列症状体征之一:体温38,局部疼痛或压痛;(3)临床或经手术或病理组织学或影像学诊断发现切口深部有脓肿:(4)外科医师诊断为切口深部感染。 感染同时累及切口浅部及深部者,应诊断为深部感染3器官腔隙感染:术后30天内(如有人工植入物则术后1年内)、发生在手术曾涉及部位的器官或腔隙的感染,通过手术打开或其他手术处理,并至少具备以下情况之一者:(1)放置于器官腔隙的引流管有脓性引流物;(2)器官腔隙的液体或组织培养有致病菌;(3)经手术或病理组织学或影像学诊断器官腔隙有脓肿;(4)外科医师诊断为器官腔隙感染。容易导致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容易导致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 :1.病人因素 高龄、

    4、营养不良、糖尿病、肥胖、吸烟、其他部位有感染灶、已有细菌定植、免疫低下、低氧血症2.术前处理 术前住院时间过长、用剃刀剃毛、剃毛过早、手术野卫生状况差(术前未很好沐浴)、对有指征者未用抗生素预防3.手术情况 手术时间长 术中发生明显污染 置入人工材料 组织创伤大 止血不彻底 局部积血积液 存在死腔和/或失活组织 留置引流 术中低血压 大量输血 刷手不彻底 消毒液使用不良 器械敷料灭菌不彻底二、手术切口的分类SSI的发生与手术野所受污染的程度有关。既往将手术切口分为三类:I类清洁切口、II类可能污染的切口及III类污染切口。在实践中发现这种分类方法不够完善。为了更好地评估手术切口的污染情况,目前

    5、普遍将切口分为4类(其中II+III类相当于原来的II类),表1 手术切口分类 类别 标准I类(清洁)切口 手术未进入炎症区,未进入呼吸道、消化道及泌尿生殖 道以及闭合性创伤手术符合上述条件者II类(清洁污染)切口 手术进入呼吸道、消化道及泌尿生殖道但无明显污染, 例如无感染且顺利完成的胆道、胃肠道、阴道、口咽 部手术III类(污染)切口 新鲜开放性创伤手术:手术进入急性炎症但未化脓区 域;胃肠道内容物有明显溢出污染;无菌技术有明显缺 陷(如紧急开胸心脏按压)者IV类(严重污染污染)切口 有失活组织的陈旧创伤手术;已有临床感染或脏器穿孔 的手术 按上述方法分类,不同切口的感染率有显著不同:据C

    6、ruse统计,清洁切口感染发生率为1,清洁污染切口为7,污染切口为20,严重污染感染切口为40。确切分类一般在手术后作出,但外科医生在术前应进行预测,作为决定是否须要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重要依据。 三、手术部位感染的细菌学 最常见的病原菌是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其次是肠道杆菌科细菌(大肠杆菌、肠杆菌属、克雷伯菌属等)。SSI的病原菌可以是内源性或外源性的,大多数是内源性的。即来自病人本身的皮肤、粘膜及空腔脏器内的细菌。皮肤携带的致病菌多数是革兰阳性球菌,但在会阴及腹股沟区,皮肤常被粪便污染而带有革兰阴性杆菌及厌氧菌。手术切开胃肠道、胆道、泌尿道、女性生殖道时,典型的SS

    7、I致病菌是革兰阴性肠道杆菌,在结直肠和阴道还有厌氧菌(主要是脆弱类杆菌),它们是这些部位器官腔隙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在任何部位,手术切口感染大多由葡萄球菌引起。 各类手术最易引起各类手术最易引起SSISSI的病原菌的病原菌 手术名称手术名称 最可能的病原菌最可能的病原菌 心脏手术心脏手术 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神经外科手术神经外科手术 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血管外科手术血管外科手术 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乳房手术乳房手术 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

    8、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头颈外科手术头颈外科手术 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经口咽部粘膜切口 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口咽部厌氧菌 的大手术 (如消化链球菌) 腹外疝 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应用植入物或假体的手术 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矫形外科手术(包括用螺钉、 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钢板、金属关节置换) 革兰阴性杆菌胸外科手术(食管、肺) 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肺炎链球菌,革兰阴性杆菌胃十二指肠手术胃十二指肠手术 革兰阴性杆菌,链球菌、口咽部厌氧菌革兰阴性杆菌,链球菌、口咽部厌氧菌(

    9、 (如消化链如消化链 球菌球菌) )胆道手术胆道手术 革兰阴性杆菌,厌氧菌革兰阴性杆菌,厌氧菌 ( (如脆弱类杆菌)如脆弱类杆菌)阑尾手术阑尾手术 革兰阴性杆菌,厌氧菌革兰阴性杆菌,厌氧菌 ( (如脆弱类杆菌)如脆弱类杆菌) 结、直肠手术结、直肠手术 革兰阴性杆菌,厌氧菌革兰阴性杆菌,厌氧菌 ( (如脆弱类杆菌)如脆弱类杆菌) 泌尿外科手术泌尿外科手术 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阴性杆菌妇产科手术妇产科手术 革兰阴性杆菌,肠球菌革兰阴性杆菌,肠球菌B B族链球菌,厌氧菌族链球菌,厌氧菌注注: :各种手术切口感染都可能由葡萄球菌引起各种手术切口感染都可能由葡萄球菌引起四、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适应证 抗生素对

    10、SSI的预防作用无可置疑,但并非所有手术都需要。 一般的I类即清洁切口手术,如头、颈、躯干、四肢的体表手术,无人工植入物的腹股沟疝修补术、甲状腺腺瘤切除术、乳腺纤维腺瘤切除术等,大多无须使用抗生素。2011年颁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明确规定清洁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百分率不超过30%。 预防应用抗生素主要适用于II类即清洁染切口及部分污染较轻的III类切口手术。已有严重污染的多数III类切口及IV类切口手术(如陈旧开放创伤、消化道穿孔等),以及术前已存在细菌性感染,例如化脓性腹膜炎、气性坏疽截肢术等,应根据需要在手术前后应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不属于预防用药范畴。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具体适应证

    11、是:(1)II类清洁污染切口及部分III类(污染)切口手术,主要是进入胃肠道(从口咽部开始)、呼吸道、女性生殖道的手术;(2)使用人工材料或人工装置的手术,如心脏人工瓣膜置换术、人工血管移植术、人工关节置换术、腹壁切口疝大块人工材料修补术;(3)清洁大手术,手术时间长,创伤较大,或涉及重要器官、一旦感染后果严重者,如开颅手术、心脏和大血管手术、门体静脉分流术或断流术、脾切除术、眼内手术等;(4)病人有感染高危因素如高龄(70岁)、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尤其是接受器官移植者)、营养不良等。 此外,经监测认定在病区内某种致病菌所致SSI发病率异常增高时,除追究原因外应针对性预防用药。 五、预防用抗

    12、生素的选择 选择抗生素时要根据手术种类的常见病原菌、切口类别和病人有无易感因素等综合考虑。原则上应选择相对广谱,效果肯定,(杀菌剂而非抑菌剂)、安全及价格相对低廉的抗菌药物。头孢菌素是最符合上述条件的。心血管、头颈、胸腹壁、四肢软组织手术和骨科手术,主要感染病原菌是葡萄球菌,一般首选第一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唑啉、头孢拉定。进入腹腔、盆腔空腔脏器的手术,主要感染病原菌是革兰阴性杆菌,则多使用第二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呋辛,复杂、易引起感染的大手术可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曲松、头孢噻肟。下消化道手术、涉及阴道的妇产科手术及经口咽部粘膜的头颈部手术多有厌氧菌污染,须同时覆盖厌氧菌。一般是在第二、三代头孢菌素基

    13、础上加用针对厌氧菌的甲硝唑。肝、胆系统手术,可选用能在肝、胆组织和胆汁中形成较高浓度的头孢曲松、头孢哌酮或头孢哌酮舒巴坦,或哌拉西林。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具有耳、肾毒性,不是理想的预防药物,但因其价廉易得, 在我国耐药情况不严重的基层医院,在密切监控防止不良反应的情况下,仍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喹诺酮类在国内滥用造成恶果,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率高,一般不宜用作预防,除非药物敏感试验证明有效。下消化道手术除术中预防用药外,术前一日要分次口服不被吸收或少被吸收的肠道抗菌药物(如新霉素、庆大霉素、红霉素),并用口服泻剂或灌肠清洁肠道。不主张术前连用数日。 下表中所列药物可供选药时参考,但不同地区和医院SSI病原

    14、菌的分布及其耐药状况存在差异,选择预防药物时应充分考虑各自的特点。六、预防应用抗生素的方法给药的时机极为关键,应在切开皮肤(黏膜)前30min(麻醉诱导时)开始给药,以保证在发生细菌污染之前血清及组织中的药物已达到有效浓度(MIC 90)。不应在病房应召给药,而应在手术室给药。应静脉给药,30min内滴完,不宜放在大瓶液体内慢慢滴入,否则达不到有效浓度血清和组织内抗菌药物有效浓度必须能够覆盖手术全过程。常用的头孢菌素血清半衰期为12h,因此,如手术延长到3h以上,或失血量超过1500m1,应补充一个剂量,必要时还可用第三次。如果选用半衰期长达78h的头孢曲松,则无须追加剂量。一般应短程使用,择

    15、期手术结束后不必再用。若病人有明显感染高危因素,或应用人工植入物,或术前已发生细菌污染(如开放性创伤)时,可再用一次或数次到24h,特殊情况可以延长到48h。连续用药多日甚至用到拆线是没有必要的,并不能进一步降低SSI发生率。手术中发现已存在细菌性感染,手术后应继续用药直至感染消除。七、预防SSI的其他措施尚有较多因素能影响SSI发生率,须采取综合预防措施:尽量缩短手术前住院时间,减少医院内固有致病菌定植于病人的机会做好手术前准备工作,使病人处于最佳状态,如控制糖尿病、改善营养不良状况、积极治疗原有感染等传统的术前一日剃毛已证明是外科领域中的一个误区。剃毛后细菌会在表皮创面上定植,成倍地增加S

    16、SI的机会。在毛发稀疏部位无须剃毛。在毛发稠密区可以剪毛或用电动剃刀去毛。必须用剃刀剃毛时(如开颅手术),应在手术开始前在手术室即时剃毛。严格遵守手术中的无菌原则,细致操作,爱护组织,彻底止血。切口的感染与失活组织多、残留有异物、血块、死腔等关系密切。可放可不放的引流物尽量不放,能用密闭式引流的不用开放式引流,不起作用的引流物尽早拔除。长时间放置引流物不是持续应用预防性抗菌药物的指证。局部用生理盐水冲洗创腔或伤口有助于清除血块、异物碎屑和残存细菌,但抗生素溶液冲洗创腔或伤口并无确切预防效果,不予提倡。普通外科普通外科类类( (清洁清洁) )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管理实施细则切口手术围手

    17、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普外科类(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下称预防用药)的管理,减少细菌耐药,降低医药费用,促进合理用药,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办医政发2004285号)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等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类(清洁)切口手术的手术野为人体无菌部位,局部无炎症、无损伤,也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普外科类(清洁)切口手术主要包括:颈部外科(含甲状腺)手术、乳腺手术、血管外科手术、腹外疝手术、门体静脉分流术或断流术、脾切除术等。经皮肤

    18、内窥镜的胃造瘘口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内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等预防用药纳入普外科类(清洁)切口手术管理。 第三条 本细则适用于普外科类(清洁)切口手术预防用药工作相关的医师、药师、护士、患者及其他相关人员。临床上容易出现混淆的手术临床上容易出现混淆的手术 1.易将类(清洁-污染)切口混淆为类(清洁)切口的手术:剖宫产、宫颈锥切、子宫次全切、输卵管切开和结扎术、骨科开放骨折、断指再植术、泌尿外科输尿管切开术、膀胱肿瘤切除、睾丸鞘膜切除、膀胱造口术、肾囊肿切开、肾取石术、肾切除、包皮环切术、阴茎手术、胃癌根治术、总胆管切开取石、肺切除术、阑尾切除、胆囊切除术。这些手术必须切开或离断与体表相通并有污

    19、染可能的空腔脏器,应分为类。 另外,凡耳鼻喉、咽、消化道、呼吸道、泌尿道、阴道、阴囊、会阴部不易彻底消毒皮肤的切口也是类。二期缝合、切开再止血的切口以及6h内清创缝合的切口也是类。 连接 2、易将类切口混淆为类切口的手术:单纯甲状腺手术、乳腺部分切除术、内限手术(白内障)、单纯骨折切开复位术、疝修补、非创伤性路脑手术、未切开肠腔的肠粘连松解术、妇科剖腹探查术、卵巢手术、盆腔淋巴清扫术、圆韧带悬吊术。这类手术能做好无菌准备。可以做到无菌,应为类。 3、易将类切口混淆为类切口的手术:化脓性阑尾炎、窦道切除、肛瘘、与口腔相通的手术如扁桃体、唇、腭裂手术也属于类。第四条 普通外科类(清洁)切口手术围手

    20、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管理由医疗机构主管院长负责,药事管理委员会提供咨询与技术支持,医疗管理部门、药学部门、感染管理部门、护理部、普外科、感染科、麻醉科、检验科等共同参与,成立工作协作小组,负责本机构相关人员的培训、指导、管理等工作,确保本细则贯彻落实。第五条 普外科类(清洁)切口手术预防用药应当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第六条 预防用药不能代替严格的无菌操作。 第二章 预防用药的适应证 第七条 普外科类(清洁)切口手术预防用药目的: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包括切口感染和手术所涉及的器官和腔隙感染,但不包括与手术无直接关系、术后可能发生的全身性感染。 第八条 一般情况下,普外科类(清洁)切口手术不需

    21、预防用药,仅在下列情况时考虑预防用药:(一)手术范围大、持续时间超过该类手术的特定时间或一般手术持续时间超过2小时、污染机会多;(二)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大血管手术、门体静脉分流术或断流术、脾切除术等; (三)异物植入术,如腹外疝人工材料修补术、异物植入的血管外科手术等;(四)有感染高危因素者,如高龄、糖尿病、恶性肿瘤、免疫功能缺陷或低下(如艾滋病患者、肿瘤放化疗患者、接受器官移植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者等)、营养不良等;(五)经监测认定在病区内某种致病菌所致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异常增高;(六)经皮肤内窥镜的胃造瘘口术、内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有感染高危因素;经皮肤内

    22、窥镜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者。 第三章 预防用药的选择 第九条 选择抗菌药物时要根据手术部位的常见病原菌、患者病理生理状况、抗菌药物的抗菌谱、抗菌药物的药动学特点、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等综合考虑。原则上应选择相对广谱、效果肯定、安全及价格相对低廉的抗菌药物。 第十条 普外科类(清洁)切口手术主要感染病原菌是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一般首选第一代头孢菌素作为预防用药。经皮肤内窥镜的胃造瘘口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内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是进入腹腔空腔脏器的手术,主要感染病原菌是革兰阴性肠杆菌,建议使用第二代头孢菌素。具体预防用药选择见附表,表中所列抗菌药物的剂量均为成人剂量。 第十

    23、一条 对-内酰胺类过敏者,可选用克林霉素(0.60.9克静脉给药)预防葡萄球菌感染;可选用氨曲南(12克静脉给药)预防革兰阴性杆菌感染。 第十二条 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高的医疗机构,如果进行人工材料植入手术,可选用万古霉素(0.51克静脉给药)或去甲万古霉素(0.40.8克静脉给药)预防感染。 第十三条 小儿剂量参照药品说明书或按公式(小儿剂量小儿体重成人剂量/70千克)计算。 第十四条 普外科类(清洁)切口手术预防用药不宜联合用药。第四章 预防用药的给药方法 第十五条 严格把握预防用药时机,应于切开皮肤(粘膜)前30分钟或麻醉诱导时开始给药,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应在

    24、术前2小时给药,在麻醉诱导开始前给药完毕,以保证在发生细菌污染之前血清及组织中的药物已达到有效浓度。 第十六条 预防用药应静脉滴注,溶媒体积不超过100毫升,一般应30分钟给药完毕,以保证有效浓度。对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克林霉素另有规定,按药品说明书等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七条 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束后4小时。选择半 衰期短的抗菌药物时,若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超过1500毫升,应补充一个剂量,必要时还可用第三次。 第十八条 一般应短程预防用药,择期手术结束后不必再用。若患者有明显感染高危因素,或应用人工植入物时,可再用一次或数次至24小时,特殊情况可延长至

    25、48小时。 第五章 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其他措施 第十九条 实施普外科类(清洁)切口手术应在符合国家规定的手术室进行。 第二十条 尽量缩短手术前住院时间,减少院内感染的机会。 第二十一条 做好术前准备工作,使病人处于最佳状态,如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改善营养不良状况、积极治疗原有感染等。 第二十二条 手术备皮:毛发稀疏部位无需剪毛;毛发稠密区可以剪毛,且应在进入手术室前即刻备皮。 第二十三条 严格遵守术中无菌原则,细致操作,爱护组织,彻底止血。切口的感染与失活组织多、残留有异物、血块、死腔等关系密切,局部用温生理盐水冲洗创腔或伤口有助于清除血块、异物碎屑和残存细菌,不提倡用抗菌药物溶液冲洗创腔或

    26、伤口。 第二十四条 尽量不放引流装置,如需放置应使用闭合式引流装置,并尽早拔除。长时间放置引流装置不是持续预防用药的指证。 第二十五条 尽可能使用单股不吸收缝线缝闭切口皮肤,使用可吸收缝线缝闭切口皮肤以下各层组织。需出院后拆线的手术患者尽可能到病房由手术医生负责拆线。若发现切口感染,应及时进行相关抗感染治疗,有渗出或脓液的应及时取样做病原学检查。 第二十六条 需连台的普外科类(清洁)切口手术应安排在类(清洁)切口手术后。在污染或污秽切口手术后应关闭手术室进行消毒,符合要求方可实施连台手术。 第二十七条 术前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准备、环境消毒、器械灭菌、术中通风、围手术期保温、术后伤口护理等均应严格

    27、参照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制订的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指南中相关规定执行。第六章 用药管理 第二十八条 严格控制新上市的、限制性使用和特殊使用的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于普外科类(清洁)切口手术。 第二十九条 对于有特殊病理、生理状况的患者,预防用药应参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药品说明书等规定执行。 第三十条 各医疗机构应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定期进行细菌耐药分析,并根据本机构耐药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状况,调整预防用药的种类,并及时通报。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一条 本细则由卫生部负责解释。 第三十二条 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 颅脑

    28、手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 颈部外科(含甲状腺)手术:第一代头孢菌素 经口咽部粘膜切口的大手术:第一代头孢菌素, 可加用甲硝唑 乳腺手术:第一代头孢菌素 周围血管外科手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 腹外疝手术:第一代头孢菌素 胃十二指肠手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 阑尾手术:第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噻肟; 可加用甲硝唑 结、直肠手术:第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可加用甲硝唑肝胆系统手术:第二代头孢菌素,有反复感染史者可选头孢曲松或头孢哌酮肝胆系统手术:第二代头孢菌素,有反复感染史者可选头孢曲松或头孢哌酮或头孢哌酮或头孢哌酮/ /舒巴坦舒巴坦胸外科手术胸外科手术( (食管、肺食管、肺) ):第

    29、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心脏大血管手术:第一、二代头孢菌心脏大血管手术:第一、二代头孢菌泌尿外科手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泌尿外科手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一般骨科手术:第一代头孢菌素一般骨科手术:第一代头孢菌素应用人工植入物的骨科手术应用人工植入物的骨科手术( (骨折内固定术、脊柱融合术、关节置换术骨折内固定术、脊柱融合术、关节置换术) ) :第: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妇科手术妇科手术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涉及阴道时可加:第一、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涉及阴道时可加 用甲硝唑用甲硝

    30、唑剖宫产剖宫产 :第一代头孢菌素(结扎脐带后给药):第一代头孢菌素(结扎脐带后给药)注:注:1.1.类切口手术常用预防抗菌药物为头孢唑啉或头孢拉定。类切口手术常用预防抗菌药物为头孢唑啉或头孢拉定。2.2.类切口手术常用预防抗菌药物单次使用剂量:头孢唑啉类切口手术常用预防抗菌药物单次使用剂量:头孢唑啉 1-2g 1-2g;头孢拉;头孢拉定定 1-2g 1-2g;头孢呋辛;头孢呋辛 1.5g 1.5g;头孢曲松;头孢曲松 1-2g 1-2g;甲硝唑;甲硝唑 0.5g 0.5g。3. 3. 对对-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者,可选用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者,可选用克林霉素克林霉素预防葡萄球菌、链球菌预防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可选用感染,可选用氨曲南氨曲南预防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必要时可联合使用。预防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必要时可联合使用。4. 4.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A)(MRSA)检出率高的医疗机构,如进行人工材料植入检出率高的医疗机构,如进行人工材料植入手术(如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人工关节置换等),手术(如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人工关节置换等),也可选用也可选用万古霉素万古霉素或或去甲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预防感染。预防感染。谢谢!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指南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2517826.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