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课件.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土壤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课件.pptx》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土壤 形成 地理环境 关系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第二节 土壤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n 土壤是成土母质在一定水热条件和生物作用下,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过程形成的。n 母质与环境之间发生频繁的物质能量交换和转化,形成土壤腐殖质和粘土矿物,发育了层次分明的土壤剖面,也出现了具有肥力的土壤。 一 成土因素学说n道库恰耶夫的土壤形成因素学说 函数关系方程 =f(K,O,P )T 为土壤; K为气候; 为岩石; P为地形; T为时间; O为生物 基本观点 1 土壤是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五大自然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2 所有的成土因素始终同时存在并同等重要和相互不可替代地参与了土壤形成过程。 3 土壤永远受制于成土因素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地
2、形成演化;土壤是一个运动着的和有生有灭或有进有退的自然体。 4 土壤形成因素存在着地理分布规律,特别是有由极地经温带至赤道的地带性规律。 二 成土因素对土壤形成的作用 (一) 母质因素 岩石风化的产物称成土母质,简称母质,它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多数土壤的属性均继承了母质的特性。n 具有不同质地层的母质,可影响土壤的物质迁移转化过程n 不同母质对土壤的次生矿物有影响n 不同母质所形成的土壤养分状况不相同n 成土母质影响土壤的质地(二)气候因素n 气候影响次生矿物的形成气候影响岩石矿物风化强度气候对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和分解起重要作用气候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气候影响土壤的地带性分布规律是影响土
3、壤形成方向和强度的基本因素之一,它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从而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风化过程、植物生长、微生物活动,以及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不同气候带中水热状况及其配比不同,决定土壤具有不同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作用过程及其变化。因此,气候是影响土壤地理分布的基本因素。 气候与土壤发育气候与土壤发育 气候对土壤有机的积累和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过度湿润和长期冰冻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而干旱和高温,好气微生物比较活跃,有机质易于矿化,不利于有机质积累。例如黑土地区冷湿,腐殖质含量高,而棕钙土,灰钙土地区干旱,腐殖质含量低 。 我我国国几几种种土土壤壤类类型型中中C Ca a、M Mg g、A Al
4、l、F Fe e及及腐腐殖殖质质等等的的含含量量及及其其相相对对丰丰度度* Ca Mg Fe Al 腐殖质 全氮 土壤类型 含量 (%) 相对 丰度 含量 (%) 相对 丰度 含量 (%) 相对 丰度 含量 (%) 相对 丰度 含量(%) 含量(%) PH值 红壤 0.08 0.06 0.34 0.68 3.78 0.99 8.89 1.25 黄壤 0.12 0.09 0.42 0.84 3.22 0.85 7.38 1.04 棕壤 0.70 0.51 0.79 1.58 2.89 0.76 6.38 0.90 黑钙土 1.81 1.32 0.88 1.76 2.65 0.70 5.48 0.
5、77 (020cm)7.95 (020cm)0.39 7.0 栗钙土 3.34 2.44 0.98 1.96 2.55 0.67 5.58 0.79 (015cm)2.31 (015cm)0.18 7.2 灰棕漠土 4.52 3.30 1.28 2.56 2.91 0.77 6.41 0.90 (110cm)0.36 (110cm)0.04 8.33 棕漠土 7.68 5.61 1.39 2.78 2.42 0.64 5.21 0.73 (08cm)0.19 (08cm) 8.01 绝对丰度(%) 1.37 0.50 3.80 7.10 *根据中国土壤元素背景值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1990)
6、资料计算,其中含量指算术平均值。 (三)生物因素 土壤形成的生物因素包括植物、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它们是土壤有机质的制造者和分解者,是土壤发生发展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1.绿色植物利用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成活体有机质,再以有机生物残体形式聚集于母质表层,推动土壤的形成和演化。2. 土壤微生物分解动植物有机残体,释放其中潜藏的能量和养分供生物再吸收利用,促进土壤肥力不断发展;还参与土壤腐殖质的形成。3. 土壤中的原生动物、各种昆虫等的残体也是土壤有机质来源之一,它们参与土壤有机残体的分解、破碎及翻动、搅拌疏松土壤和搬运土壤 。 植物能有选择地吸收分散于母质、水体和大气中的营养元素,利用太阳能制
7、造有机质。不同植物类型每年吸收和释放的各种矿物不同,冰沼地和森林冰沼地的针叶林灰分含量最低,盐生植被最高。有机残体数量也各不相同,大部分植物有机质集中于土壤表层,根部有机质占2030%左右。 植被类型和土壤类型的关系植被类型和土壤类型的关系 土壤动物的种类、数量繁多,其有机残体也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参与土壤腐殖质的形成过程。同时,动物对土壤的组成、形态特征也有很大的作用。如土壤中的蚯蚓,既可以翻动土壤,又可以通过它们的消化系统,使土壤中一些复杂的有机质转变为简单而有效的营养物质,然后排泄到土壤中,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同时其挖掘活动又可以增强土壤的透水性、通气性和松散度。 土壤微生物能充
展开阅读全文